1
|
消费意识形态:符码操控中的真实之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解读 |
张一兵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2
|
|
2
|
鲍德里亚和马克思的异曲同工之处: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 |
吴玉彬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3
|
传播学思想的“激情”演进——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 |
殷晓蓉
|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4
|
一个关于幸福的传说——从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说起 |
许欢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5
|
从译错读解《消费社会》 |
李政亮
|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6
|
《消费社会》中的大众媒介与“现代神话” |
张倩
|
《新闻研究导刊》
|
2016 |
0 |
|
7
|
解读大众传媒文化——评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 |
汪周礼
钟之静
|
《青年记者》
|
2007 |
2
|
|
8
|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解读 |
张中强
王伟
|
《中外企业家》
|
2009 |
1
|
|
9
|
浅析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中的“符号消费”理论 |
杨迪
|
《沧桑》
|
2010 |
1
|
|
10
|
从《消费社会》一书看网络米姆现象——以“主要是气质”为例 |
邓曦
|
《新闻研究导刊》
|
2016 |
0 |
|
11
|
底层:消费社会的另类符码 |
刘桂茹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12
|
我消费故我在——读《消费社会》有感 |
毛顺
|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3
|
电视媒介在消费社会下的话语特征 |
潘兰
|
《中国集体经济》
|
2011 |
1
|
|
14
|
消费社会主体价值的异化与失落——读施叔青《微醺彩妆》 |
陈磊
|
《衡水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5
|
鲍德里亚社会测定兼容性模型中的个体及其意义 |
李怡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24 |
0 |
|
16
|
时代需要怎样的传媒消费文化——读蒋建国著《消费文化传播与媒介社会责任》 |
彭兰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7
|
试论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为宁逸先生一辩 |
肖建华
肖明华
|
《青年思想家》
|
2004 |
0 |
|
18
|
主体与客体的双重陷落——后现代文化中女性身体的消费现象 |
郭春林
李晓花
|
《理论与创作》
|
2008 |
2
|
|
19
|
名人图书出版与畅销动因——出版者与消费主义的共谋 |
王莉莉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0
|
基于消费语境的上海电影消费现状分析 |
刘飞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