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诗话中佛禅话头及其喻意(一)——范温《潜溪诗眼》禅语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裕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0-155,共6页
在宋诗话的作者队伍里,不少人与佛禅有各种瓜葛,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一、被禅宗灯录列为法嗣,如《彦周诗话》的作者许顗,《岁寒堂诗话》的作者张戒。二、自以学佛居士为别号,如《藏海诗话》作者吴可号藏海居士,《竹坡诗话》的作者周紫... 在宋诗话的作者队伍里,不少人与佛禅有各种瓜葛,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一、被禅宗灯录列为法嗣,如《彦周诗话》的作者许顗,《岁寒堂诗话》的作者张戒。二、自以学佛居士为别号,如《藏海诗话》作者吴可号藏海居士,《竹坡诗话》的作者周紫芝号竹坡居士,《石林诗话》的作者叶梦得号石林居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彦周话》 《潜溪诗眼》 佛禅 《石林话》 《岁寒堂话》 作者队伍 禅语 范温
下载PDF
范温《潜溪诗眼》论韵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海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0-58,共9页
范温《潜溪诗眼》论韵张海明范温,一名仲温,字元实,成都华阳人。生平事迹不详。据蔡《铁围山丛谈》,吕本中《紫微诗话》、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等书的零星记载,我们只知范温是宋代著名史学家范祖禹的儿子,吕本中的表叔,秦观的女... 范温《潜溪诗眼》论韵张海明范温,一名仲温,字元实,成都华阳人。生平事迹不详。据蔡《铁围山丛谈》,吕本中《紫微诗话》、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等书的零星记载,我们只知范温是宋代著名史学家范祖禹的儿子,吕本中的表叔,秦观的女婿。他曾从黄庭坚学诗,受其影响颇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溪诗眼》 范温 人物品评 黄庭坚 书画 《沧浪话》 音乐性 《二十四品》 钱钟书 以禅喻
下载PDF
《潜溪诗眼》之诗学价值
3
作者 邓国军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2-45,共4页
《潜溪诗眼》条目虽不多 ,但其中却有富含诗学价值的内容 ,特别是涉及“识”、“炼字”、“命意”等的内容。其论“识” ,与黄庭坚、严羽之论有相通之处 ;其论“句法” ,亦有可取之处 ,与黄庭坚、吕本中有同有异 ;其论“命意” ,涉及“... 《潜溪诗眼》条目虽不多 ,但其中却有富含诗学价值的内容 ,特别是涉及“识”、“炼字”、“命意”等的内容。其论“识” ,与黄庭坚、严羽之论有相通之处 ;其论“句法” ,亦有可取之处 ,与黄庭坚、吕本中有同有异 ;其论“命意” ,涉及“言”与“意”之重要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溪诗眼》 炼字 命意
下载PDF
说“诗眼” 被引量:3
4
作者 裘惠楞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潜溪诗眼》 刘熙载 《艺概》 范温 乃神光所聚 同一概念 范成大 章质夫 词旨
下载PDF
杜诗中的“虚”“实”——从范温论杜诗中的“虚字”说起
5
作者 李杰玲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0-52,57,共4页
宋人范温评杜诗时举了四个"全虚而意味无穷"的例子,虚,即虚字。但用现代汉语语法显然无法分析其所谓"虚字"。论文结合大量古人论杜诗中"虚字"和"实字"的例子,分析归纳,发现古人诗论中所说的&qu... 宋人范温评杜诗时举了四个"全虚而意味无穷"的例子,虚,即虚字。但用现代汉语语法显然无法分析其所谓"虚字"。论文结合大量古人论杜诗中"虚字"和"实字"的例子,分析归纳,发现古人诗论中所说的"虚字"和"实字"与今天语法的界定不同。论文认为不能用今天的语法去分析、界定古人所说的"虚字"和"实字",并指出古人所说的"虚字"和"实字"的具体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字 实字 范温 《潜溪诗眼》 仇兆鳌
下载PDF
解读的可能性——从余刚诗谈起
6
作者 王依民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77-79,共3页
余刚认为诗歌是拓宽人类思路的途径之一,它应该比哲学带有更深的理性。本文作者却认为对于“哲学”、“深度”的片面追求是余刚诗难以解读的原因所在,也是当代诗歌值得警醒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当代 真正的 哲学 《五灯会元》 爱因斯坦 梅特林克 理性 《苕溪渔隐丛话》 《潜溪诗眼》 怪异性
下载PDF
再论“下笔如有神”是杜甫赠韦见素的诗 被引量:2
7
作者 钟来茵 《杜甫研究学刊》 1995年第4期61-65,共5页
再论“下笔如有神”是杜甫赠韦见素的诗钟来茵我曾作《杜诗〈上韦见素〉考》,刊于《福建论坛》1982年第5期。我根据宋朝的资料,考定“纨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这首诗不是赠韦济的,而是赠韦见素的。十多年过去了,我的研究中又有... 再论“下笔如有神”是杜甫赠韦见素的诗钟来茵我曾作《杜诗〈上韦见素〉考》,刊于《福建论坛》1982年第5期。我根据宋朝的资料,考定“纨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这首诗不是赠韦济的,而是赠韦见素的。十多年过去了,我的研究中又有些新的发现,觉得有必要补写此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草堂笺》 天宝七载 《九家集注杜 《潜溪诗眼》 乾元二年 华州司功 黄庭坚 《杜详注》 再使风俗淳
下载PDF
宋诗创作对范温“韵”理论建构的影响
8
作者 王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1-15,32,共6页
北宋后期,范温在其诗学著作《潜溪诗眼》中将“韵”作为最高的美学范畴,并以“有余意”来解释“韵”,这正是宋诗创作和宋人美学追求的集中体现。范温“韬晦众善”求余意的理论滥觞于欧阳修与苏轼等通才型诗人的创作实践;一长有余却以淡... 北宋后期,范温在其诗学著作《潜溪诗眼》中将“韵”作为最高的美学范畴,并以“有余意”来解释“韵”,这正是宋诗创作和宋人美学追求的集中体现。范温“韬晦众善”求余意的理论滥觞于欧阳修与苏轼等通才型诗人的创作实践;一长有余却以淡求韵的理论植根于梅尧臣与苏舜钦等人追求平淡简易的创作实践;注重主体见识的理论则源自王安石和黄庭坚等人器识卓异与别具只眼的创作实践。通过对北宋诗坛追求余意的创作实践进行总结,范温重新定义和阐释了“韵”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温 《潜溪诗眼》
下载PDF
读《玉溪生诗》随笔
9
作者 王筑民 《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 1996年第3期38-41,44,共5页
李商隐诗各体俱有佳作,而近体(尤其是七言近体)更能体现其独特风格。于此,历代多有评述。如范温《潜溪诗眼》称其有“高情远意”,葛立方《韵语阳秋》引杨大年论义山诗,以为“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多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敖陶... 李商隐诗各体俱有佳作,而近体(尤其是七言近体)更能体现其独特风格。于此,历代多有评述。如范温《潜溪诗眼》称其有“高情远意”,葛立方《韵语阳秋》引杨大年论义山诗,以为“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多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敖陶孙《诗评》称“李义山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瑰妍”;叶燮《原诗》则谓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可空百代,无其匹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葛立方 义山 随笔 范温 《潜溪诗眼》 七绝 叶燮 韵语 无穷
下载PDF
杜诗新话十一则(四)
10
作者 许永璋 《杜甫研究学刊》 1996年第1期28-34,共7页
杜诗新话十一则(四)许永璋一、江亭(原诗从略)穷寒趋暖日,野望伦怀时。心逆浮云竞,意期逝水迟。江山宁有待?直笥已无私。极目归何处?乾坤寄此诗。杜公依旧次,当作于上元二年。杜公作此诗时之心情,观第二句“长吟野望时”及尾... 杜诗新话十一则(四)许永璋一、江亭(原诗从略)穷寒趋暖日,野望伦怀时。心逆浮云竞,意期逝水迟。江山宁有待?直笥已无私。极目归何处?乾坤寄此诗。杜公依旧次,当作于上元二年。杜公作此诗时之心情,观第二句“长吟野望时”及尾联“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即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乡” 仇注 宝应元年 樱桃 五言绝句 胡应麟 《潜溪诗眼》 艺术特色 陶谢
下载PDF
论气韵生动 被引量:6
11
作者 邓乔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8-84,共7页
谢赫《古画品录》的最大贡献,在于首次为中国的绘画理论,钩勒出一个纲领性的轮廓——六法,虽然其中的不少基本思想在顾恺之的理论中已初具形态,但毕竟是由谢赫加以条理化,以形成一个虽简却全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形成,与齐梁时代玄学影响渐... 谢赫《古画品录》的最大贡献,在于首次为中国的绘画理论,钩勒出一个纲领性的轮廓——六法,虽然其中的不少基本思想在顾恺之的理论中已初具形态,但毕竟是由谢赫加以条理化,以形成一个虽简却全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形成,与齐梁时代玄学影响渐衰,汉人“象数之学”重新受到重视,以及佛学传入,因明学之注重数量关系有关.冯友兰先生认为,“象数之学”本意在于对宇宙及其中各方面事物作一有系统的解释,其注重“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韵生动” “气” 以形写神 谢赫 “气韵” 世说新语 应物象形 “韵” 《文心雕龙》 《潜溪诗眼》
下载PDF
悟入:文字形式中的抽象精神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裕锴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文字形式 黄庭坚 “韵” 《潜溪诗眼》 悟入 江西 吕本中 江西派 存在状态 “悟”
下载PDF
韵:宋代美学的新追求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苏淮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96-100,共5页
"韵"是宋代诗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书画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韵"和"胸次"有关,"胸次"又和圣哲之学、道义相关,与"俗"是对立的。综合宋代学者的看法,曹植、陶渊明被认为是有&qu... "韵"是宋代诗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书画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韵"和"胸次"有关,"胸次"又和圣哲之学、道义相关,与"俗"是对立的。综合宋代学者的看法,曹植、陶渊明被认为是有"韵"的诗人。"韵"是不可学的,是一种天生的灵性。范温在《潜溪诗眼》中对"韵"作了规定:有余意和美之极。从美学史的角度看,"韵"主要概括了欧阳修、梅尧臣、苏轼等诗歌美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美学 书画美学 范温《潜溪诗眼》 《永乐大典》
下载PDF
张侃及其《拙轩词话》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扬 《贵州文史丛刊》 1997年第5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词话丛编 比较批评 词学思想 中国文学 影响的焦虑 总目提要 《潜溪诗眼》 词体 词学批评 文化成因
下载PDF
从与意、味、气的关系看中国艺术中的韵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承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5-60,共6页
从与意、味、气的关系看中国艺术中的韵刘承华中国美学中最早出现“韵”这一范畴,是在南朝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的序中。这篇序中提到绘画“六法”,“气韵生动”一法居于首位。之后有许多人也跟着谈“韵”,并极力推崇“韵”在艺术... 从与意、味、气的关系看中国艺术中的韵刘承华中国美学中最早出现“韵”这一范畴,是在南朝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的序中。这篇序中提到绘画“六法”,“气韵生动”一法居于首位。之后有许多人也跟着谈“韵”,并极力推崇“韵”在艺术中的至高地位。例如张彦远在《历代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 “味” 中国艺术 “气” “意” 《潜溪诗眼》 中国美学 中国哲学 《管锥编》 钱钟书
下载PDF
从与意、味、气的关系看中国艺术的“韵”──“中国韵美学”研究之一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承华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5年第4期57-62,共6页
从与意、味、气的关系看中国艺术的“韵”──“中国韵美学”研究之一刘承华中国美学中最早出现“韵”这一范畴,是在南朝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的序中,这篇序中提到绘画“六法”,其“气韵生动”一法居于首位。之后有许多人也跟着谈... 从与意、味、气的关系看中国艺术的“韵”──“中国韵美学”研究之一刘承华中国美学中最早出现“韵”这一范畴,是在南朝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的序中,这篇序中提到绘画“六法”,其“气韵生动”一法居于首位。之后有许多人也跟着谈“韵”,并极力推崇“韵”在艺术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 “味” 中国艺术 《潜溪诗眼》 “意” “气” 中国美学 中国哲学 《管锥编》 钱钟书
下载PDF
论范温“诗眼”的内涵与价值——范温诗论中的对照之法与感兴之法分析
17
作者 周华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9年第2期50-54,共5页
经郭绍虞先生启发,在对《潜溪诗眼》文本的解读中,发现范氏'诗眼'的内涵为:'眼''意'相通有赖于形态丰富的对照之法,主要归结为优劣相照和优中见异这两种基本类型;'眼'中见'意'的内在活力在于... 经郭绍虞先生启发,在对《潜溪诗眼》文本的解读中,发现范氏'诗眼'的内涵为:'眼''意'相通有赖于形态丰富的对照之法,主要归结为优劣相照和优中见异这两种基本类型;'眼'中见'意'的内在活力在于运用发挥'感兴',其具体实践集中于'人心所同'和'性理'这两个基本方向。因此,为范温所独标的'诗眼'具有高超的灵活性和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溪诗眼》 范温 对照之法 “感兴”
原文传递
奇崛雄浑 动人心魄——杜甫《白帝》论赏
18
作者 李炎 《安顺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2-26,共5页
杜甫在虁州(今四川奉节)居住期间,常登白帝城,到白帝庙和附近的武侯祠等处游览。大历元年(766)秋,一天杜甫登白帝城楼时,偶见“城中出云,城下大雨烦盆”的奇景,有所感触,即景寄情,便写出了这首奇崛雄浑、千锤百炼的拗体七律: 白帝城中... 杜甫在虁州(今四川奉节)居住期间,常登白帝城,到白帝庙和附近的武侯祠等处游览。大历元年(766)秋,一天杜甫登白帝城楼时,偶见“城中出云,城下大雨烦盆”的奇景,有所感触,即景寄情,便写出了这首奇崛雄浑、千锤百炼的拗体七律: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形容词 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军阀混战 居住期间 大历元年 武侯祠 艺术效果 《潜溪诗眼》
下载PDF
唐宋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概述》之三
19
作者 江永源 《昌吉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4-20,共7页
唐宋时代,文艺获得很大发展。哲学思想也很活跃,儒、道、佛(禅)各派思想相互斗争,相互补充。美学思想方面,也呈现出这种相互斗争中的"互补"趋势.这一时期美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论"和"书画论"方面.一、... 唐宋时代,文艺获得很大发展。哲学思想也很活跃,儒、道、佛(禅)各派思想相互斗争,相互补充。美学思想方面,也呈现出这种相互斗争中的"互补"趋势.这一时期美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论"和"书画论"方面.一、唐宋诗歌美学思想唐宋时代诗歌创作空前繁荣。"唐诗"、"宋词"成为唐宋时代的文学标志。韩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羽 苏轼 《潜溪诗眼》 范温 司空图 歌创作 文学创作 美学命题 妙悟 《二十四品》 《沧浪话》 书法艺术 论家 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美学
下载PDF
写景泛泛
20
作者 陈如江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1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潜溪诗眼》 《北征》 《登金陵凤凰台》 郭祥正 歌作品 写作能力 审美能力 李白 古代 歌欣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