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革命芭蕾《红色娘子军》解读的“视差之见”——兼评《革命的身体:重新认识现当代中国舞蹈文化》的现代性逻辑
1
作者 刘柳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100,共12页
受知识考古学与新史学模式的影响,美国东亚舞蹈史专家魏美玲用《后殖民盲点:第三世界主义时代的中国舞蹈,1949—1965》(2018)一文,挑战了英语学术界长期将舞剧《红色娘子军》刻板化为“中国形象”背后的冷战意识,以《革命的身体:中国舞... 受知识考古学与新史学模式的影响,美国东亚舞蹈史专家魏美玲用《后殖民盲点:第三世界主义时代的中国舞蹈,1949—1965》(2018)一文,挑战了英语学术界长期将舞剧《红色娘子军》刻板化为“中国形象”背后的冷战意识,以《革命的身体:中国舞与社会主义遗产》这部历史民族志专著,彰显出区别于中国芭蕾的“中国舞”实践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遗产中的长期贡献、革命意义、重大分量与持续影响。值得肯定的是,透过“中国舞”对中国社会主义舞蹈语言之“民族形式”的重要贡献,纠正了西方学术界对中国社会主义舞蹈文化的刻板想象,逆写出一种既区别于西方舞蹈现代性逻辑,又有别于东方学逻辑的中国舞蹈实践。但一味诉诸“中国舞”在社会主义现代性进程中的优势位置,也将促使那些以反抗西方文化霸权为其标靶的研究者,落入另一套仍旧以同一化逻辑为其机制的中心之域。对此,国内学者张晴滟的《足尖上的“亮相”——样板戏与女性身体的解放》一文,在“实践论”与“矛盾论”的方法论启示下,透过“亮相”对该剧舞台形象“破旧立新”的创造性意义,确认了舞剧《红色娘子军》在身体形式与表达方式中那不应被低估的革命礼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文化视差 《革命的身体》 《足尖上的“亮相”》 魏美玲
下载PDF
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剧照
2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2024年是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60周年。作为我国第一部原创民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开启了中国民族芭蕾的艺术之路,已成为中国文艺史上的里程碑。首演60年来,该剧演出场次累计4000余场,“娘子军们”的足迹不仅遍... 2024年是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60周年。作为我国第一部原创民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开启了中国民族芭蕾的艺术之路,已成为中国文艺史上的里程碑。首演60年来,该剧演出场次累计4000余场,“娘子军们”的足迹不仅遍及祖国大江南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演出场次 中央芭蕾舞团 芭蕾舞剧 艺术之路 文艺史 娘子军 里程碑
下载PDF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音乐与舞蹈的民族性分析
3
作者 张朦滔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0期25-27,共3页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我国独立创作完成的第一部中国题材的红色芭蕾舞剧,是中国芭蕾舞剧史上一座傲人的里程碑。时隔六十年,中央芭蕾舞团仍将其作为经典剧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巡回演出,并且该剧一直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这部舞剧之...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我国独立创作完成的第一部中国题材的红色芭蕾舞剧,是中国芭蕾舞剧史上一座傲人的里程碑。时隔六十年,中央芭蕾舞团仍将其作为经典剧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巡回演出,并且该剧一直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这部舞剧之所以能够久演不衰,其原因之一在于它所蕴含的民族力量。本文从该舞剧的主题、音乐、舞蹈这三个角度出发,探讨该舞剧的民族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芭蕾舞剧 民族性 音乐 舞蹈
下载PDF
思政元素在音乐课堂的运用--以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为例
4
作者 曾若丹 《剧影月报》 2024年第3期116-118,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以红色艺术作品的形式融于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影响,是实现思政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以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为例,该作品是我国红色文化中极具代表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以红色艺术作品的形式融于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影响,是实现思政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以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为例,该作品是我国红色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文艺作品之一,兼具教育性与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思政教育 音乐课堂 思想政治教育 钢琴组曲 艺术作品 文艺作品 教育性
下载PDF
红色经典芭蕾舞剧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以《红色娘子军》为例
5
作者 于嘉奇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3期128-133,共6页
“课程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亟需迈向新的高度,需优化原有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与多样性。舞... “课程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亟需迈向新的高度,需优化原有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与多样性。舞蹈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借助和运用“红色经典”元素来开展专业舞蹈教学,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相结合,以此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芭蕾舞剧 舞蹈教学 《红色娘子军》
下载PDF
杜鸣心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艺术特征及演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三未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3年第4期129-131,共3页
钢琴诞生之后,以洪亮的音响、丰富的色彩和交响性织体的特点,在全球备受欢迎,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乐器。中国的钢琴音乐史只不过短短百余年,却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在创作水平、演奏技巧、欣赏水准等方面成就斐然,形成了独... 钢琴诞生之后,以洪亮的音响、丰富的色彩和交响性织体的特点,在全球备受欢迎,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乐器。中国的钢琴音乐史只不过短短百余年,却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在创作水平、演奏技巧、欣赏水准等方面成就斐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融合性,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作曲家们的努力。杜鸣心是一位真正有才华的作曲家,是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一面旗帜,他根据同名芭蕾舞剧改编的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融传统与现代创作技法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气韵。对《红色娘子军》的艺术特点和演奏进行研讨,将会对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民族化起到重要的指引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鸣心 钢琴组曲 《红色娘子军》 艺术特征
下载PDF
革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当代审美解构与传播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诗扬 王进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7-70,共4页
革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在特定的大众审美与政治环境中,作为民族艺术的新形式,将西方芭蕾艺术进行民族化、本土化改写。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形态逐渐消退,舞剧《红色娘子军》转而从文学、舞蹈、戏... 革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在特定的大众审美与政治环境中,作为民族艺术的新形式,将西方芭蕾艺术进行民族化、本土化改写。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形态逐渐消退,舞剧《红色娘子军》转而从文学、舞蹈、戏剧和美学角度诠释艺术与审美,它在历史浪潮中数次逆流回转,在一次次回潮中激起受众不同的审美感受,在现代社会文化日趋发展的同时,对无产阶级文化精神和民族艺术美学进行诠释和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剧《红色娘子军》 审美 解构 传播
下载PDF
《红色娘子军》的版本 被引量:4
8
作者 孔庆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4-195,共12页
本文主要梳理了《红色娘子军》故事的由来和各版本的流变。它最早的文学版本是报告文学版,是刘文韶根据《琼崖纵队战史》记载的1930年代一个"女兵连"的真实故事改编,1957年8月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上,影响很大。其实在1954年... 本文主要梳理了《红色娘子军》故事的由来和各版本的流变。它最早的文学版本是报告文学版,是刘文韶根据《琼崖纵队战史》记载的1930年代一个"女兵连"的真实故事改编,1957年8月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上,影响很大。其实在1954年就已有根据民间故事编成的琼剧版《琼花》,1955年底在地方剧团演出,1957年初定名为《红色娘子军》,1958年经修改后于次年4月公演。其后根据琼剧改写的电影版《红色娘子军》在1961年上映并红遍全国。达到顶峰的则是1964年的芭蕾舞剧版《红色娘子军》,后被列入样板戏并拍成电影。1992年还有中央芭蕾舞团重排版。后来还出现了京剧版《红色娘子军》,该版在舞剧的基础上有所增补和创新。此外《红色娘子军》还有其他剧种版本,世纪之交又被改编为小说、电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报告文学版 琼剧版 电影版 红色芭蕾舞剧版 京剧版
下载PDF
消费时代的“革命历史”叙事——以《红色娘子军》的电视剧和小说改编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罗长青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3,共5页
“革命历史”题材又被称之为“红色经典”,不过,为数不少的学者已经质疑了“红色经典”的概念,例如,董健、丁帆、王彬彬就认为,既然是文学“经典”,那就应该具有普遍性和通适性,“经典”不应该存在“红色”与“白色”的区分,而... “革命历史”题材又被称之为“红色经典”,不过,为数不少的学者已经质疑了“红色经典”的概念,例如,董健、丁帆、王彬彬就认为,既然是文学“经典”,那就应该具有普遍性和通适性,“经典”不应该存在“红色”与“白色”的区分,而应像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那样获得全世界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 《红色娘子军》 小说改编 消费时代 电视剧 红色经典” 叙事 “经典”
下载PDF
电影《红色娘子军》创作人员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吉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关于电影《红色娘子军》的创作人员问题,几十年来一直纠缠不清,本文对刘文韶、梁信、吴之等人的关系做一番梳理。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刘文韶 梁信 吴之
下载PDF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与舞蹈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其林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0-141,共2页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中国第一部成功借鉴欧洲芭蕾形式而创作的大型现代舞剧,成为一个时代成功的艺术精品。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创作上体现了音乐主题鲜明、民族风格突显、音乐服从舞蹈的特征,舞蹈编创上则体现出语汇中...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中国第一部成功借鉴欧洲芭蕾形式而创作的大型现代舞剧,成为一个时代成功的艺术精品。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创作上体现了音乐主题鲜明、民族风格突显、音乐服从舞蹈的特征,舞蹈编创上则体现出语汇中西合璧、手法对比鲜明的特征。其音乐与舞蹈在剧中的交织展衍,产生了十分强烈的戏剧性,创造出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音乐 舞蹈
下载PDF
《红色娘子军》:关于女性成长的神话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牧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95-96,共2页
以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的成长故事为例,分析了第三代电影导演塑造英雄成长的模式。以吴琼花为代表的女性的成长必经入伍、入党和完成预定任务三个阶段,当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英雄时,她作为女性的特征却消解在政治群体中。导演从... 以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的成长故事为例,分析了第三代电影导演塑造英雄成长的模式。以吴琼花为代表的女性的成长必经入伍、入党和完成预定任务三个阶段,当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英雄时,她作为女性的特征却消解在政治群体中。导演从这些革命女性身上寄托了改造民族、时代和社会的审美理想以及重建英雄神话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女性 成长 神话 卡里斯马
下载PDF
中国十七年电影英雄人物形象的符号学意义——以电影《红色娘子军》等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牧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9-53,共5页
本文试图以电影《红色娘子军》等为例,分析其英雄人物的具体特征,勾勒出英雄人物形象在十七年电影叙事策略中的重要地位,探讨英雄人物形象与作为符号存在的人的内在一致性和现实虚幻性,分析英雄人物的叙事形式和内涵上如何参与到十七年... 本文试图以电影《红色娘子军》等为例,分析其英雄人物的具体特征,勾勒出英雄人物形象在十七年电影叙事策略中的重要地位,探讨英雄人物形象与作为符号存在的人的内在一致性和现实虚幻性,分析英雄人物的叙事形式和内涵上如何参与到十七年电影符号化叙事的过程之中,并最终形成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电影 英雄人物形象 符号学 《红色娘子军》
下载PDF
再论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3
14
作者 项莉 《电影评介》 2009年第4期106-106,共1页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将西方芭蕾舞与中国民族文化完美融合,标志着中国芭蕾舞开始形成民族风格。它从诞生之日起影响力至今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作品的主体性充盈,讲究形式构成,富有独创性。这些艺术规律对今天的舞剧创作很有帮助,值...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将西方芭蕾舞与中国民族文化完美融合,标志着中国芭蕾舞开始形成民族风格。它从诞生之日起影响力至今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作品的主体性充盈,讲究形式构成,富有独创性。这些艺术规律对今天的舞剧创作很有帮助,值得回顾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主体性 独创性 形式构成
下载PDF
浅谈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音乐的创作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果蕾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红色娘子军》作为我国国内第一部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作品,为我国的芭蕾舞剧创作拉开了正式的帷幕。由于《红色娘子军》立意革命题材,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海南地区女战士艰苦革命的风貌,因而该作品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也引起了无数... 《红色娘子军》作为我国国内第一部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剧作品,为我国的芭蕾舞剧创作拉开了正式的帷幕。由于《红色娘子军》立意革命题材,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海南地区女战士艰苦革命的风貌,因而该作品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也引起了无数观众的情感共鸣。不同于之前的一些芭蕾舞剧作品,《红色娘子军》除了选题深刻而有新意之外,在其音乐创作方面更是一大突破,本文将就该剧的音乐创作特点进行阐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 音乐创作
下载PDF
政治与艺术张力下的叙事技巧——论故事片《红色娘子军》中的爱情线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世智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9-43,共5页
在《红色娘子军》的原创剧本中,不仅爱情线索明显,有关爱情的内容也成了电影内容的主体部分之一。影片导演谢晋开始也坚持把爱情线索作为电影叙事的主线之一。但由于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约束,在有关领导和部门对剧本和影片进... 在《红色娘子军》的原创剧本中,不仅爱情线索明显,有关爱情的内容也成了电影内容的主体部分之一。影片导演谢晋开始也坚持把爱情线索作为电影叙事的主线之一。但由于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约束,在有关领导和部门对剧本和影片进行的审查过程中,有关爱情描写的内容基本上全被删除了。电影生产过程中的政治因素与艺术追求之间形成很强的张力。但在这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编导通过丰富的爱情话语成功地使电影形成了一条潜在的爱情线索。因此,影片公映后,不仅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也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肯定。虽然权威历史话语把该影片评说为一个英雄成长的故事。但当时的观众仍然把电影中的爱情当做主要话题来谈论。即使是今天,我们从电影中仍然可以看见潜在的爱情线索和丰富的爱情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艺术 《红色娘子军》 线索 谢晋 张力
下载PDF
艺术置换历史的琼崖传奇——关于《红色娘子军》背后的真实性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婧婧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6,158,共6页
《红色娘子军》在"红色经典"中无疑是演出次数最多、最受好评的一部作品。从最初的报告文学发表开始,作者就一再宣称其故事的真实性。然而当我们重新查阅历史资料,寻找这些英雄儿女的感人事迹时,却发现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探究... 《红色娘子军》在"红色经典"中无疑是演出次数最多、最受好评的一部作品。从最初的报告文学发表开始,作者就一再宣称其故事的真实性。然而当我们重新查阅历史资料,寻找这些英雄儿女的感人事迹时,却发现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取材于"女子军特务连"历史的"红色娘子军"故事被当做了"历史真实"来讲述,实现了艺术对历史的巧妙置换,成为一代人对琼崖革命的"真实"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真实性 艺术虚构 相互置换
下载PDF
浅谈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选曲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奏诠释 被引量:4
18
作者 尚艳 《黄河之声》 2008年第16期89-90,共2页
典作品。它来源于同名舞剧,一方面与舞剧有重要联系,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的特点。文章试图对该组曲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尝试对该作品的演奏进行诠释。一、舞剧、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音乐的创作背景和对20世纪中国音乐的重要影响。... 典作品。它来源于同名舞剧,一方面与舞剧有重要联系,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的特点。文章试图对该组曲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尝试对该作品的演奏进行诠释。一、舞剧、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音乐的创作背景和对20世纪中国音乐的重要影响。二、钢琴组曲音乐的艺术特色。三、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本体特点。四、结论,通过文章的阐述和分析,希望唤起同行重视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的演奏,重视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 艺术特色 本体特点
下载PDF
论《红色娘子军》改编中“失语”的民族叙事
19
作者 刘琼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73-74,共2页
《红色娘子军》作为20世纪60年代红色经典中的重要作品,影片借由女主人公的个人叙事,将海南历史、民族、文化融进国家统一的宏大叙事中。在从剧本向影像转换的过程中,影片在阶级/性别/种族等一系列叙事情境中隐含一种民族叙事。影片通... 《红色娘子军》作为20世纪60年代红色经典中的重要作品,影片借由女主人公的个人叙事,将海南历史、民族、文化融进国家统一的宏大叙事中。在从剧本向影像转换的过程中,影片在阶级/性别/种族等一系列叙事情境中隐含一种民族叙事。影片通过创作意图的改变、情节线索的删改、民族叙事元素的运用、民族仪式和情感的隐没,在影像中隐藏一种对海南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叙事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谢晋 改编 叙事
下载PDF
《红色娘子军》与戏剧的可能性
20
作者 孔庆东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27-33,共7页
《红色娘子军》版本众多,历演半个多世纪,依然火爆。该剧综合了最大限度的戏剧因素,最大可能地打开了人类对戏剧的想象。本文从戏剧的虚实与阴阳、戏剧的意象与文质、戏剧的中西与前景等诸方面,剖析了《红色娘子军》的经典与宝藏意义,... 《红色娘子军》版本众多,历演半个多世纪,依然火爆。该剧综合了最大限度的戏剧因素,最大可能地打开了人类对戏剧的想象。本文从戏剧的虚实与阴阳、戏剧的意象与文质、戏剧的中西与前景等诸方面,剖析了《红色娘子军》的经典与宝藏意义,并通过京剧版的唱白欣赏,印证了此剧"人剑合一"的完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戏剧的可能性 阴阳转化 国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