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清代文官的组织人口学研究(1830—1911)
- 1
-
-
作者
康文林
高帅奇
-
机构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9,212,共14页
-
基金
香港研究资助局16602621(Campbell PI)
香港研究资助局卓越学科领域计划Ao E/B-704/22-R (陈志武PI)
-
文摘
中国历史官员量化数据库——(清)缙绅录(CGED-Q JSL)中文官的纵向关联记录揭示了19世纪清代文官整体的职业动态。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清代官僚系统的总体情况就像一个当代的大型组织,文官离职率在任职的第一年内很高,然后下降,之后趋于稳定。19世纪下半叶,官员的离职率整体下降,但于清末十年中上升。官员离职率下降导致拥有功名的候缺待补官员群体谋求仕途和进一步晋升的机会不断减少。同时,异途官员的人数不断增加,加剧了官场竞争。不同类别、品级官员的职业动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尤其是高品级官员的离职率对清代后期的官场平衡具有深刻影响。清代文官的职业动态一方面揭示了清代文官组织人口学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也为解释清代特定官员群体或特定时期的官员个案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
关键词
文官
组织人口学
《缙绅录》
CGED-Q
JSL数据库
-
Keywords
Civil Service
Organizational Demography
Jinshenlu
CGED-Q JSL Database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代云南教授的地理分布探析
- 2
-
-
作者
於守鹏
-
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
-
出处
《时代人物》
2021年第16期229-230,共2页
-
基金
2020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清代云南省官员来源的时空分布探析”(2020Y0337)
-
文摘
教授,作为官员的一种,教职的最高级别,和知县同为正七品官。教职对当地人才的培养等有动态的影响,影响人才地理的分布,但不被人重视。本文通过清代各朝《缙绅录》、云南各地方志对云南的教授进行统计,并利用Excel整理,分析教授官员来源分布变化及其特征,进一步探析造成此种分布的原因及影响。
-
关键词
清代
地理分布
《缙绅录》
-
分类号
C
[社会学]
-
-
题名清代州的政区分等与知州选任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8
- 3
-
-
作者
胡存璐
胡恒
陈必佳
康文林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
-
出处
《数字人文研究》
2021年第1期34-47,共1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代地方行政的制度变迁与空间结构研究”(16CZS018)
香港研究资助局项目(16601718)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清朝于雍正年间创设政区分等制度,直隶州、散州作为统县政区与县级政区,虽数量不及府与县,但其政区分等及知州选任均各具特色.借助新修《清史·地理志》中新整理的州的政区分等数据,可知直隶州缺分集中于要缺和中缺,而最要缺和简缺较少,体现出直隶州在府级政区中较为适中的地位.一般而言,直隶州、散州的"冲繁疲难"与最要缺、要缺、中缺和简缺的对应关系较好;不合理想制度设计的特例占比,直隶州为15.4%、散州为19.4%,绝大部分与苗疆缺、沿河缺、边缺等特殊官缺设置有关.直隶州知州中题调缺占比82.1%,比例远超过府,这与清朝政区分等之初直隶州全部设定为督抚题调有关,后虽部分改为部选缺,但题调缺大多保留了下来.散州知州题调缺比例也达到45.1%,为督抚所掌握.州的这种缺分结构使得知州成为知县晋升较为重要的去处.通过提取《缙绅录》数据库300余万条记录中37320条直隶州、散州知州的记录,追踪其来源、升转与最终任职,证明知州多来自于地方晋升而非京官外放,与知府有很大不同,且晋升来源中知县比例最高.在研究县级官员晋升乃至整个地方官员流动体系中,知州理应引起学界更多重视.
-
关键词
直隶州
散州
缺分等第
知州选任
《缙绅录》数据库
-
Keywords
Zhilizhou
Sanzhou
QuefenDengdi
Magistrates Promotion
Jinshenlu Database
-
分类号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