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作者

共找到88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注射液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递质、炎性因子及脑电图的影响
1
作者 邹昂儒 庞霖霖 +1 位作者 钟才 周少旦 《右江医学》 2024年第7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递质、炎性因子及脑电图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递质、炎性因子及脑电图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连续治疗2周。观察临床总有效率、神经递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炎性因子[蛋白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电图慢波化比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1.67%vs 55.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NSE[(10.22±1.30)mg/L vs(14.35±2.60)mg/L],NPY[(116.25±6.38)ng/L vs(150.17±8.22)n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血清BDNF[(7.52±1.48)ng/mL vs(5.31±1.06)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血清Lp-PLA2[(25.47±4.13)μg/L vs(41.83±5.36)μg/L]、IL-6[(88.65±4.28)pg/L vs(101.39±6.10)pg/L]、hs-CRP[(4.10±0.62)ng/L vs(7.78±1.55)n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脑电图慢波化比率[(2.36±0.59)vs(4.27±1.1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改善神经递质水平,能抑制炎性反应,提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神经递质 炎性因子 脑电图
下载PDF
机械取栓术后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许辉 蔡辉 张孟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34-037,共4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联合机械取栓术、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共计150例。研究组、对照组经过分配后,各7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机械取栓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另外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结果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联合机械取栓术、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共计150例。研究组、对照组经过分配后,各7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机械取栓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另外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结果 对比疗效、血管再通、90d预后效果、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炎症指标相关指标,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没有差异(P>0.05)。结论 机械取栓术后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可提高血管再通率,调节神经功能、炎症反应、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90d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术 丁苯酞注射液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再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3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3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8.95±1.34)分,低于对照组的(14.03±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细胞比容水平分别为(1.86±0.21)mPa/s、(14.78±3.55)mPa/s、(3.98±0.50)mPa/s、(39.62±2.23)%,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调节其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李娜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5期42-44,48,共4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试验组(n=40)与参照组(n=40)。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试验组(n=40)与参照组(n=40)。参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炎性指标变化、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炎症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炎性指标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氧化氮水平、GCS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GC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丁苯酞注射液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杜盼盼 韩敏 +1 位作者 吴斌 耿万杰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巴塞尔指数(BI)评分、血液流变学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缺损及日常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且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12.61±1.31)分vs.(14.74±1.49)分],脑卒中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及巴塞尔指数(BI)得分高于对照组[(164.69±14.15)分vs.(133.15±11.69)分、(86.39±8.91)分vs.(71.63±7.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91、10.251、6.329,P<0.05)。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且观察组HSV、PSV、FIB、血小板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压积低于对照组[(2.31±0.36)mPa·s vs.(3.37±0.49)mPa·s、(1.21±0.24)mPa·s vs.(1.72±0.31)mPa·s、(2.31±0.32)g L vs.(2.99±0.46)g L、(14.12±1.32)%vs.(17.19±2.21)%、(0.18±0.06)vs.(0.6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5、4.985、4.561、5.323、22.504,P<0.05)。两组用药期间电解质紊乱、低血压、腹部不适、皮疹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1,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用于脑梗死患者中,能减轻患者神经缺损,提升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丁苯酞注射液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通脉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6
作者 董蕾蕾 梁红 +4 位作者 史宝光 王奇 赵丹 陈莉莉 杨青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01-206,共6页
目的探讨通脉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1日—2023年6月30日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且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70例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通脉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8月1日—2023年6月30日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且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丁苯酞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汤,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损害标志物、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载脂蛋白O(APO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LX6-AS1、5-脂氧合酶(5-Lox)的相对表达量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红素氧合酶1(HO-1)、神经丝轻链(NFL)、人磷酸化神经丝重链(PNFH)、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清神经损害标志物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DA、ET-1、APOO以及MMP-9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ncRNA DLX6-AS1相对表达量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ncRNA DLX6-AS1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Lox相对表达量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Lox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可有效改善AIS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及血清炎性因子,调节lncRNA DLX6-AS1及5-Lo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通脉汤 丁苯酞注射液 神经损害标志物 氧化应激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耿莹 李克虎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81-282,共2页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及TNF-α、 hs-CRP、 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vs. 16.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丁苯酞注射液 神经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张俊冬 杨玉锋 +1 位作者 李建波 郭芳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579-583,共5页
目的分析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6例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将8... 目的分析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其临床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6例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将8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对照组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研究组予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2组治疗周期为2周。对2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治疗1、2周后改良Rankin量表(mRS)、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对照组、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患者分别为33例,40例,占77%、93%,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高(χ^(2)=4.440,P=0.035);2组治疗2周后相较于治疗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27.371,6.088,P均<0.05);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研究组较对照组延长更明显(t=2.463,P<0.05);2组治疗1、2周后相较于治疗前,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降低,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3.026、3.936,6.204、8.381,P均<0.05);2组治疗2周后相较于治疗1周后,mR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研究组较对照组mRS评分降低更明显(t=10.705,P<0.05),BI评分升高更明显(t=12.500,P<0.05)。结论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一定程度改善凝血功能,使血管内皮损害减轻,为患者日后日常生活能力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替罗非班 丁苯酞注射液 预后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9
作者 林高攀 郑立冠 王文峰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61-663,共3页
目的: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将单用依达拉奉治疗的25例患者作... 目的: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将单用依达拉奉治疗的25例患者作为A组,将单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25例患者作为B组,将联合用药的30例患者作为C组。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等方面评价三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的差异;随访3个月,调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两者联用能够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具备良好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溶栓时间窗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依达拉奉
下载PDF
rt-PA静脉溶栓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晶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rt-PA开展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先给予丁苯酞注射液...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rt-PA开展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先给予丁苯酞注射液,再采用rt-PA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对比本组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全血高切粘度(4.20±0.54)mPa·s、全血低切粘度(10.05±0.98)mPa·s、血浆粘度(1.39±0.40)mPa·s、红细胞压积(31.28±2.36)%均低于对照组的(4.81±0.59)mPa·s、(11.20±1.13)mPa·s、(1.87±0.45)mPa·s、(34.59±3.04)%(P<0.05)。对比本组治疗前,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NIHSS评分(9.12±2.74)分、mRS评分(1.89±0.62)分低于对照组的(12.54±3.05)、(2.65±0.74)分(P<0.05)。研究组出血事件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对于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采用rt-PA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前应用丁苯酞注射液,可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有利于增强神经功能修复效果,改善其预后,还可减少出血事件发生,提高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丁苯酞注射液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的临床疗效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林鸿盛 李东航 蔡凯兵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0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4月—2022年9月普宁华侨医院内科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3)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4月—2022年9月普宁华侨医院内科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3)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汉语标准失语症评分(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 Aphasia Examination, CRRCAE)、治疗效果、失语程度(aphasia quotient, AQ)、血清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5)。治疗组AQ改善有效率为100.00%(43/43)高于对照组的83.72%(3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RCA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RRCA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失语患者可改善症状,恢复语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语言功能 失语 丁苯酞注射液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磊 董淑芳 +1 位作者 刘芳菲 陈二永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60-63,共4页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常规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常规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及丙二醛(MDA)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及平均血流量(Qmean)显著高于常规组,外周阻力(RV)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取得安全高效的临床效果,并改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华佗再造丸辅助丁苯酞注射液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3
作者 安红艳 鲁晶晶 赵士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36-538,623,共4页
目的:研究华佗再造丸辅助丁苯酞注射液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随机对照法将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确诊的脑卒中患者88例分为研究组(44例)、参照组(44例).参照组行丁苯酞注射液等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 目的:研究华佗再造丸辅助丁苯酞注射液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随机对照法将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确诊的脑卒中患者88例分为研究组(44例)、参照组(44例).参照组行丁苯酞注射液等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华佗再造丸治疗.治疗2 w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2 w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2 w后研究组各神经功能量表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治疗2 w后研究组搏动指数低于参照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2 w后研究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改善水平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2 w后研究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华佗再造丸辅助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卒中患者,可改善凝血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炎症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华佗再造丸 丁苯酞注射液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14
作者 王颖 张宁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n=55)与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丁苯酞...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7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n=55)与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丁苯酞注射液治疗,n=55)。比较两组入院时与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改良Rankin量表(mR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NIHSS评分、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MMSE评分均高于入院时,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mRS评分为(1.34±0.11)分,对照组mRS评分为(1.89±0.13),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SS-QOL活动能力、自理能力、思维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SS-QOL上述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入院时,观察组SS-QOL上述3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极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丁苯酞注射液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郭利娜 赵晓玲 孙立强 《临床研究》 2024年第9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AC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研究组给予丁苯...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AC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研究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与rt-PA静脉溶栓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脑血流灌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SV)水平下降,且研究组HSV、LSV、PS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升高,平均通过时间(MTT)缩短,且研究组CBV、CBF水平高于对照组,MT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与对照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与rt-PA静脉溶栓联合应用于ACI患者治疗中,能够提升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加脑血流灌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下载PDF
早期康复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16
作者 李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深入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组5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深入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组5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水平、FMA、NIHSS评分、ADL评分、临床指标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水平、FMA、NIHSS评分、ADL评分、临床指标水平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早期康复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肢体功能与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丁苯酞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应激指标 炎性因子水平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赵斐 何明伍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957-958,共2页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81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81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凝血四项指标。结果 治疗14 d后,联合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14 d后,联合组的PT、 TT、 APTT均明显长于对照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ACI患者可明显改善其凝血功能,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丁苯酞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凝血指标
下载PDF
甘露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研究
18
作者 官小江 代文玉 +1 位作者 申慧琴 李秀琴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4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甘露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的临床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于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甘露醇,观...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甘露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的临床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于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甘露醇,观察组应用甘露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脑部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18/20),高于对照组的60.0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化应激反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甘露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的疗效较高,可有效调节脑血流动力学,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甘露醇 丁苯酞注射液 氧化应激反应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芪参归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陈群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6期175-178,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给予芪参归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3年4—10月常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联合芪参归汤治疗,...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给予芪参归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3年4—10月常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联合芪参归汤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生化指标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0%(93/100),高于对照组的73.00%(7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74,P<0.05)。观察组的生化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芪参归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水平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归汤 丁苯酞注射液 脑梗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RI灌注成像影像学评价
20
作者 咸耀林 黄荣荣 《神经药理学报》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MRI灌注成像从影像学角度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临床...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MRI灌注成像从影像学角度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临床路径开展治疗,均给予降压、降糖、调脂、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注射液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分组治疗10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以及给予MRI灌注成像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0%vs 77.5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感兴趣区的衰减指数均明显降低,平均扩散系数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治疗组治疗后平均扩散系数(r=-0.503,r=0.482)、衰减指数(r=-0.487,r=0.414)、脑血容量(r=-0.527,r=0.402)及脑血流量(r=-0.625,r=0.516)与NIHSS评分和BI评分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基于多模态MRI成像结果可证实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良好,展现治疗前后病灶区域平均扩散系数和衰减指数的差异变化,直观反映容积比各向异性和部分各向异性的变化以及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的改善,且上述指标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的相关性良好,提示多模态MRI成像结果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MRI灌注成像 丁苯酞注射液 血塞通注射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