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王光敏 逯霞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9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究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10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人性化优质护理对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10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满意度、DVT发生情况、凝血功能及心理状况。结果:优质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01);优质组DVT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01);护理后,两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优质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优质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人性化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DVT发生风险,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轻负面情绪,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下肢创伤骨折 人性化优质护理 静脉血栓 满意度
下载PDF
血浆多种纤溶生物标志物与创伤性下肢骨折术前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2
作者 张丹龙 梁少博 +2 位作者 魏巍 庄岩 张堃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研究血浆多种纤溶生物标志物与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29例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 目的研究血浆多种纤溶生物标志物与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29例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43例)和非DVT组(286例),纳入同时期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在影像学检查前利用纤溶电位测定法检测溶解电位(lysis potential,LP)、溶解时间(lysis time,LT),测量并比较各组的血细胞计数、常规凝血试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复合物(tissue plasmin activator inhibitor complex,tPAIC)等实验室参数指标。结果非DVT组患者LP和LT高于DVT组和对照组(P<0.05)。DVT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ratio,IN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和tPAIC水平均高于非DVT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OR=0.005,P<0.001)和LT(OR=0.475,P=0.002)的降低、血浆FIB(OR=1.003,P=0.006)和tPAIC(OR=1.461,P<0.001)水平升高与DVT风险增加相关。联合检测LP、LT、FIB和tPAI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2。结论联合检测LP、LT、FIB、tPAIC有望成为创伤性下肢骨折后继发DVT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创伤性骨折 纤维蛋白溶解 辅助诊断
下载PDF
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
3
作者 邵航 徐岩 +1 位作者 杨双铭 王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01—2024-01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且术后发生下肢DVT的3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发生组,以1∶1配比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下肢DVT的32例患者作为未...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01—2024-01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且术后发生下肢DVT的3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发生组,以1∶1配比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下肢DVT的32例患者作为未发生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慢性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以及骨折侧别、骨折部位、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和术中体位、输入红细胞(RBC)、输入血浆、血液回收量、止血带使用时间、失血量、补液量等信息。分析术后下肢DVT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骨折部位、麻醉方式,以及术中输入RBC、失血量、补液量是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盆骨及下肢骨折、全身麻醉,以及术中输入RBC过多、失血量过多、补液量过多是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骨及下肢骨折、全身麻醉,以及术中输入RBC、失血量、补液量是导致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临床需结合相关因素采取措施进行预防,以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和高密度脂蛋白联合检测对创伤性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阎洪亮 董森 +1 位作者 王言青 马彬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2期2716-2718,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高密度脂蛋白(HDL)联合检测对创伤性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科室收治的75例创伤性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高密度脂蛋白(HDL)联合检测对创伤性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天津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科室收治的75例创伤性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其分为DVT组(n=29)和非DVT组(n=46)。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Fib、HDL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Fib、HDL对创伤性下肢骨折术后DVT发生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DVT组Fib水平高于非DVT组,血清HDL水平低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57、6.613,P<0.05);血清Fib、HDL二者联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G)面积高于单独检测。结论:血清Fib、HDL水平与创伤性下肢骨折术后DVT发生情况关系密切,二者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治疗创伤性下肢骨折术后DVT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下肢骨折 静脉血栓 纤维蛋白原 高密度脂蛋白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预防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丁振华 谢文生 《北方药学》 2024年第6期36-37,4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选择低分子肝素钠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8月,研究对象为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数量为76例,以随机法分组,选择低分子肝素钠的设为观察组,选择常规疗...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选择低分子肝素钠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8月,研究对象为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数量为76例,以随机法分组,选择低分子肝素钠的设为观察组,选择常规疗法的设为对照组,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凝血功能指标、静脉血流速度和下肢周径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栓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下肢周径为(30.07±1.67)cm,相比对照组的更短(31.28±2.23)cm(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8.75±1.02)s<(9.41±1.17)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26.15±2.93)s<(28.84±3.55)s]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静脉血流速度[(20.04±3.50)cm/s>(17.23±2.89)cm/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期间,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效果好,能有效降低血栓发生风险,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老年患者 下肢创伤骨折 静脉血栓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预测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雷秀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预测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01—2023-01项城市中医院手术治疗的97例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均检测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预测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01—2023-01项城市中医院手术治疗的97例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均检测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等血小板参数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凝血指标。根据是否发生下肢DVT,分为发生DVT组、未发生DVT组。分析2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及其预测术后下肢DVT的临床价值。结果97例患者中,22例(22.68%)术后发生下肢DVT,其PDW、MPV、PLT、TAT、Fbg、D-D高于DVT未发生组(P<0.05)。2组患者的PTA、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小板参数及TAT、Fbg、D-D凝血指标检测结果与术后下肢DVT发生有关(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血小板参数PDW、MPV、PLT及TAT、Fbg、D-D凝血指标检测结果预测术后下肢DVT发生中的AUC分别为0.724、0.745、0.740、0.898、0.846、0.906,均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对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检测血小板参数PDW、MPV、PLT及凝血指标TAT、Fbg、D-D,对预测术后下肢DVT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创伤性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血小板参数 凝血指标
下载PDF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明 陈铮 +6 位作者 王晓彦 张佳琦 张娇 张晶 薛慧 李秀婷 邸禄芹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300例,按照住院时间将2021年1~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7~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150...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2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300例,按照住院时间将2021年1~6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7~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2组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水平、基本预防措施依从性、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水平、对基本预防措施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可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健康教育 下肢骨折 静脉血栓 依从性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器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麻朋艳 章丹丹 +3 位作者 孙学余 张钿钿 黄赛燕 王红霞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317-1319,1327,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器(NMES)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102例,其中2021年4至10月采用早期活动+药物抗凝+...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器(NMES)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102例,其中2021年4至10月采用早期活动+药物抗凝+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DVT形成的51例患者作为IPC组,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采用早期活动+药物抗凝+NMES预防DVT形成的51例患者作为NMES组。3 d后,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视觉模拟评分)、股静脉流速峰值及DVT发生情况。结果NMES组视觉模拟评分平均1(1,2)分,IPC组平均2(2,5)分。NMES组舒适度优于IP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MES组预防前后股静脉流速峰值分别为(8.69±1.62)、(16.20±2.48)cm/s(P<0.001),IPC组预防前后分别为(8.62±1.68)、(14.91±2.22)cm/s(P<0.001),预防后NMES组股静脉流速峰值大于IPC组(P<0.001);NMES组发生DVT 2例(3.92%),IPC组发生DVT 3例(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结论NMES可加快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下肢血流速度,患者舒适度高,能有效预防DVT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神经肌肉电刺激器 血栓预防 下肢静脉曲张
下载PDF
全麻患者术后麻醉重症监护室中新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飞 孙铭阳 张加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筛选全麻术后转入麻醉重症监护室(AICU)的患者新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5—8月择期行全麻下手术后带气管插管转入AICU的患者192例,男105例,女87例,年龄18~85岁,BMI 18~31 kg/m^(2),ASAⅡ或Ⅲ级。收... 目的筛选全麻术后转入麻醉重症监护室(AICU)的患者新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5—8月择期行全麻下手术后带气管插管转入AICU的患者192例,男105例,女87例,年龄18~85岁,BMI 18~31 kg/m^(2),ASAⅡ或Ⅲ级。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麻醉手术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根据入AICU 6 h内的超声结果是否有新发DVT将患者分为两组:DVT组和非DVT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ICU中患者术后6 h内新发DVT的危险因素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全麻术后在AICU新发DVT的患者有64例(33.3%),均为小腿肌间静脉血栓(CMVT)。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心律失常(OR=2.236,95%CI 1.011~4.943,P=0.047)、术前血小板计数高(OR=1.006,95%CI 1.002~1.010,P=0.007)、术前D⁃二聚体浓度高(OR=1.203,95%CI 1.046~1.383,P=0.010)、术中低血压(OR=1.010,95%CI 1.002~1.019,P=0.020)和术中应用去甲肾上腺素(OR=3.796,95%CI 1.697~8.492,P=0.001)是全麻术后AICU中患者新发DVT的危险因素;阿司匹林规律服用史(OR=0.176,95%CI 0.060~0.518,P=0.002)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术前心律失常、术前血小板计数高、术前D⁃二聚体浓度高、术中低血压及术中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是全麻手术后AICU患者6 h内新发DVT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全麻 麻醉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骨科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增高的血流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敏 高兴莲 +3 位作者 王曾妍 柯稳 肖潇 梁元元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增高的血流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手术室护理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151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下肢血流改变特征,并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手...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增高的血流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手术室护理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151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使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下肢血流改变特征,并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患者手术结束24 h内采血行D-二聚体凝血功能检测。结果D-二聚体检测结果显示,DVT高风险患者70例(46.36%),低风险81例(53.64%)。手术结束后DVT高风险患者下肢平均血流速度、血管内径显著低于或小于低风险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120 min、凝血酶原时间(PT)>13.1 s、术中发生低体温和术中失血量>100 mL是骨科患者术中DVT风险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术中DVT发生风险较高,存在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手术室护理人员需针对性地开展手术效率管理、术中低体温监测和预防、维持术中血容量稳定,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术中DV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术中 下肢静脉血栓 血流动力学 低体温 术中失血量 风险管理 手术室护理
下载PDF
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术中预防方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双 宋秋英 +2 位作者 姚媛媛 张立维 陈晓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分析预防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术中应用方案。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于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256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2年9月前未应用术中改良方案的患者作为常规组(n=119),将2022年9月开始应用... 目的分析预防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术中应用方案。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于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256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22年9月前未应用术中改良方案的患者作为常规组(n=119),将2022年9月开始应用术中改良方案的患者作为改良组(n=137)。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配合度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手术前后股静脉血流指标(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及术后LDVT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配合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室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10 min、术毕即刻,改良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良组患者股静脉的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改良组患者的PT、APTT、TT均长于常规组患者,D-D、FIB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LDVT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人员于术中应用改良方案能够改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提高手术配合度,降低术中出血量,从而减轻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促进术后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降低术后LDVT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乐英 许钦玲 +2 位作者 彭银英 阳静 黎慕佳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04-912,共9页
目的 探究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此类患者DVT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431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DVT... 目的 探究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此类患者DVT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431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DVT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用列线图展示,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使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431例患者中,有36例发生DVT,发生率为8.35%,建模组301例患者有26例发生DVT,发生率为8.64%,验证组130例患者有10例发生DVT,发生率为7.6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BI积分、Caprini血栓风险因素总分、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肌酐(Cr)、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是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0.978、1.186、0.662、0.979、1.043、1.766,均P<0.1)。以该6个因素为自变量构建列线图,建模组AUC为0.842,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525,诊断值为0.115,敏感度为0.833,特异度为0.692;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458,P=0.589。验证组AUC为0.720,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425,诊断值为0.072,敏感度为0.675,特异度为0.70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11.414,P=0.248。结论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DVT发生率较高,MBI积分、Caprini血栓风险因素总分、MPV、Cr、TT、D-Dimer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个性化预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DVT发生风险,有助于医护人员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诺莫图构建髋部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银平 杜雪莲 +4 位作者 王亮云 黄瑞珍 罗乙舒 熊俊琴 何丽连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和验证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n=159)和验证组(n=68)。收集...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和验证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组(n=159)和验证组(n=68)。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筛选髋部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和列线图。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建模组159例髋部骨折中发生DVT 33例,发生率为20.89%。LASSO回归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糖尿病、受伤至手术时间≥5 d、低蛋白血症、D-二聚体>0.5是髋部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模型,将上述5个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区分度良好(C-index=0.932);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列线图的拟合优度良好(χ^(2)=57.625,P=0.732)。建模组和验证组发生DV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2、0.821,模型准确度高。结论年龄≥70岁、糖尿病、受伤至手术时间≥5 d、低蛋白血症、D-二聚体>0.5是髋部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髋部骨折患者发生DVT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围手术期间歇性充气加压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芳 赵配配 +2 位作者 徐美娜 付燕荣 王睿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2-12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下肢深静脉血预防性干预,研...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2-12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下肢深静脉血预防性干预,研究组增加间歇性充气加压。比较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静脉血流流速及干预7 d后下肢肿胀情况。结果研究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2.86%),对照组6例(17.14%),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下肢各血管静脉流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2组股静脉、髂外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流速较干预前均明显提升,研究组流速快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研究组轻度+无肿胀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充气加压可有效预防肢深静脉血栓,原因可能在于间歇性充气加压可改善下肢血管静脉流速,建议重度TBI患者围术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间歇性充气加压 重度颅脑损伤 下肢静脉血栓 血管静脉流速 下肢肿胀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cTnI、Hcy水平与合并肺栓塞风险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文宣 刘国娟 乔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合并肺栓塞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08例DVT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肺栓塞分...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合并肺栓塞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08例DVT患者,依据是否合并肺栓塞分为对照组(单纯DVT)68例,观察组(DVT合并肺栓塞)40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高血压史、高血脂史、慢性肺部疾病、脑血管意外、下肢骨折、吸烟史、饮酒史、血栓受累肢体、受累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wells评分、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cTnI及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DVT合并肺栓塞的影响因素。根据肺栓塞危险程度将DVT合并肺栓塞患者划分为高危组(n=10)、中危组(n=17)、低危组(n=13);比较不同危险程度肺栓塞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cTnI、Hcy水平及wells评分间差异。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cTnI及Hcy水平与wells评分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肺部疾病、脑血管意外、下肢骨折、吸烟史、饮酒史、血栓受累肢体及受累静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wells评分、PLT、NEUT、CRP、D-D、cTnI及Hcy水平分别为(52.37±12.19)%、(5.16±1.07)分、(284.63±90.72)×10^(9)/L、(71.22±10.16)%、(15.29±2.39)mg/L、(1051.27±271.19)ng/mL、(0.33±0.13)ng/mL、(21.27±2.16)μmol/L,均高于对照组[41.67±10.28)%、(3.28±0.94)分、(206.27±86.15)×10^(9)/L、(64.31±8.75)%、(10.33±1.71)mg/L、(739.52±206.34)ng/mL、(0.21±0.06)ng/mL、(10.19±1.7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wells评分、cTnI及Hcy为DVT合并肺栓塞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肺栓塞低危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cTnI、Hcy水平及wells评分均低于中危组、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比、cTnI、Hcy水平与well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DVT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密度、血清cTnI、Hcy可有效预测合并肺栓塞,同时可判断患者肺栓塞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静脉血栓密度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 同型半胱氨酸 肺栓塞
下载PDF
风险预警护理预防创伤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研究
16
作者 赵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81-0084,共4页
分析风险预警护理对创伤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7月时间范围内我院94例采用手术方案施治的创伤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行分两组处理,参照组、验证组分别采用... 分析风险预警护理对创伤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7月时间范围内我院94例采用手术方案施治的创伤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行分两组处理,参照组、验证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风险预警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观察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生活质量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验证组包括D-D、APTT、PT、Fbg在内的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相较,干预后验证组患者包括SF、PF、BP在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验证组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比例为2.13%(1/47),较参照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4.89%(7/47)明显更低(P<0.05)。结论 创伤骨折患者经由手术治疗后的凝血功能、生活质量水平可经在实施风险预警护理干预后得到明显改善,该护理手段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十分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警护理 创伤骨折 术后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下载PDF
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预防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17
作者 班丽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12-0115,共4页
研究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预防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 天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预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随机分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康复护理+心理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 研究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预防骨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 天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预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随机分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康复护理+心理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预防骨创伤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康复护理+心理干预的方案应用后,在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基础上,可以改善凝血指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对各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心理干预 创伤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作用
下载PDF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18
作者 徐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88-0191,共4页
分析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DVT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本院78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9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的生活质量、凝血功能... 分析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DVT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本院78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9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的生活质量、凝血功能指标、心理状态和DVT等并发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给予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预见性护理能防范DVT等并发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下肢骨折 静脉血栓形成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医护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洪丽 顾晨丛 +6 位作者 杨晓敏 魏丽丽 杨毅捷 胡春娜 韩刚 杨桐 王利春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8-43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医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关于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医护理预防下... 目的系统评价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医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关于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医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2—2022年11月。采用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5.1.0版)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项研究,涉及1087例患者,其中研究组597例,对照组5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RR=0.18,95%CI(0.09~0.35),Z=5.03,P<0.00001]。中医护理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纤维蛋白原降低程度较常规护理明显[MD=-0.47,95%CI(-0.77~-0.16),Z=2.96,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凝血酶原时间[MD=1.86,95%CI(-1.64~5.36),Z=1.04,P=0.3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MD=3.77,95%CI(-1.84~9.38),Z=1.32,P=0.19]与常规护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医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效果,且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但在改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方面,其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纳入范围和纳入研究质量的影响,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的试验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静脉血栓 META分析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预防创伤外科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评价
20
作者 彭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15-0118,共4页
探讨护理干预对创伤外科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0月68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两组,每组34例,并对其具体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与对照组相... 探讨护理干预对创伤外科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0月68例下肢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两组,每组34例,并对其具体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股静脉峰流速、血流平均速度更快,DVT发生率更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更短,护理质量更高(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创伤外科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防止骨折术后DVT的发生,还可以加快血液流速,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值得重视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预防 创伤外科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