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机器人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的效果及对患者步行和平衡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孙建淼 张孟利 +1 位作者 权璐 杨傲然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1期1654-1658,共5页
目的分析下肢机器人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的效果及对患者步行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10例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5例... 目的分析下肢机器人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的效果及对患者步行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10例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下肢机器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及Berg平衡量表(BB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下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血清神经肽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4.5%(52/55)比74.5%(4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治疗后观察组6MWT距离及BBS、FMA、SS-QOL评分长于/高于常规组,MAS分级情况优于常规组,血清NPY水平低于常规组,血清BDNF、NGF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下肢机器人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步行能力、平衡能力、运动能力,下调血清NPY表达量,上调血清BDNF、NGF表达量,提高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机器人 下肢运动障碍 步行能力 平衡能力
下载PDF
rTMS同步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黄玉婵 刘伟有 +2 位作者 吴振洁 刘晓桐 梁静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3577-3580,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rTMS)同步电针治疗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2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200例SCI患者随机分成同步组(n=50)、rTMS-电针时序组(n=50)、rTMS组(n=50)和电针组(n=5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rTMS)同步电针治疗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2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200例SCI患者随机分成同步组(n=50)、rTMS-电针时序组(n=50)、rTMS组(n=50)和电针组(n=50)。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同步组采用rTMS同步电针治疗,rTMS-电针时序组rTMS治疗后再进行电针治疗,rTMS组单用rTMS,电针组单用电针治疗。比较四组患者ASIA下肢运动评分(LEMS)、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Ⅱ)、改良Ashworth量表(MAS)、10m步行速度(10MWT)以及血清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胎肝激酶-1(FLK-1)、星形胶质原性钙结合蛋白(S-100β)]。结果:治疗前四组LEMS、WISCIⅡ、MAS评分、10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LEMS、WISCIⅡ、10MWT均升高,MAS评分均降低,且同步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四组NGF、FLK-1、S-100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四组S-100β水平均降低,NGF、FLK-1均升高,且同步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SCI患者下肢运动障碍采用rTMS同步电针治疗效果更好,利于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增强步行能力与步行速度,减轻痉挛程度,改善血清指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下肢运动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 电针治疗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截瘫三联针法治疗脑损伤后下肢运动障碍疗效及对患者下肢肌力、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安霞 刘畅 +2 位作者 张黎明 潘化杰 杨傲然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1期1632-1635,共4页
目的:分析截瘫三联针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损伤后下肢运动障碍对下肢肌力、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方法:选定92例脑损伤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NME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分析截瘫三联针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损伤后下肢运动障碍对下肢肌力、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方法:选定92例脑损伤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NME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截瘫三联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下肢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下肢肌力、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BI评分、FMA下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AC分级、下肢肌力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下肢股总静脉血流量、血流峰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截瘫三联针法联合NMES可有效改善脑损伤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加快血液流动速度,提高下肢肌力,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下肢运动障碍 截瘫三联针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 下肢肌力 深静脉血流
下载PDF
刘志顺深刺大肠俞治疗下肢运动障碍诊疗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汐 王扬 刘志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0-42,共3页
总结介绍刘志顺教授深刺大肠俞治疗下肢运动障碍的临证经验。刘志顺教授以“病—症—位”为针刺理论基础,重视中西医结合诊断,明辨病变部位,分型论刺,尤擅长从深刺大肠俞入手,施以独创针刺技巧,配合局部和循经远取腧穴,共助下肢运动功... 总结介绍刘志顺教授深刺大肠俞治疗下肢运动障碍的临证经验。刘志顺教授以“病—症—位”为针刺理论基础,重视中西医结合诊断,明辨病变部位,分型论刺,尤擅长从深刺大肠俞入手,施以独创针刺技巧,配合局部和循经远取腧穴,共助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并开展多项临床研究以验证疗效。为下肢运动障碍诊疗提供了灵活思路和创新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俞 针刺疗法 下肢运动障碍 诊疗经验
下载PDF
髋膝联合针刺疗法辅治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疼痛及下肢运动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高超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髋膝联合针刺疗法辅治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疼痛和下肢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口服双氯芬酸钠片,观察组加用髋膝联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膝关节... 目的:观察髋膝联合针刺疗法辅治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疼痛和下肢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口服双氯芬酸钠片,观察组加用髋膝联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FMA-L下肢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膝联合针刺疗法辅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髋膝 针刺疗法 疼痛 下肢运动障碍
下载PDF
互动式头针联合易化技术对卒中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庄燕 孟宪忠 +5 位作者 李贞晶 瞿昱 任敏 蒋琳玲 吴海博 徐杰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12期10-14,共5页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联合易化技术对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卒中恢复期伴下肢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互动式头针组、传统头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对应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按5米折返试验评定移动能力、Berg平衡量表...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联合易化技术对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卒中恢复期伴下肢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互动式头针组、传统头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对应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按5米折返试验评定移动能力、Berg平衡量表评估平衡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综合评价整体康复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5米折返试验时间、Berg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前后差值比较,互动式头针组5米折返试验、Berg评分均大于传统头针组和对照组(P<0.05),改良Barthel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与传统头针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传统头针组5米折返试验、Berg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改良Barthel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方案有助于卒中患者下肢运动障碍改善,提高其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恢复期 互动式头针 易化技术 下肢运动障碍
下载PDF
小儿痉挛性下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病理分类及手术治疗(附214例报告) 被引量:5
7
作者 宁志杰 李贵涛 黄彦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4-25,共2页
作者从1985~1995年收治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所致的脑性瘫下肢肢体运动障碍患者214例。男性162人、女性52人,平均年龄10岁(3~15岁),双下肢受累者181人。经过临床病理分类,分别给予软组织手术(STO)和... 作者从1985~1995年收治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所致的脑性瘫下肢肢体运动障碍患者214例。男性162人、女性52人,平均年龄10岁(3~15岁),双下肢受累者181人。经过临床病理分类,分别给予软组织手术(STO)和选择性后根切断术(SPR)治疗,个别病人做了截骨术(OT),近期效果满意。为了减少SPR椎管内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根据其手术原理,作者设计了选择性周围神经束切断术(SelectivePeripherialNervetractNeurotomy),初步观察有一定疗效。远期疗效,STO组随着年龄增长,部分病例3~5年后又重新出现术前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症状,尤其痉挛性足下垂比较多见。SPR组随访时间比较短,效果尚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 运动障碍 儿童 脑性瘫痪 下肢运动障碍
下载PDF
小儿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关于“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左下肢运动障碍1月余,加重伴呕吐4天”的病例讨论 被引量:3
8
作者 徐灵敏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7期78-80,共3页
1病例特点本病例患儿为1岁6个月,以"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左下肢运动障碍1月余,加重伴呕吐4天"为主诉入院。该患儿病史较长,临床诊疗过程较复杂,长期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病情未愈,且有逐渐加重趋势,家长提供的病史资料又很不规范和... 1病例特点本病例患儿为1岁6个月,以"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左下肢运动障碍1月余,加重伴呕吐4天"为主诉入院。该患儿病史较长,临床诊疗过程较复杂,长期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病情未愈,且有逐渐加重趋势,家长提供的病史资料又很不规范和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运动障碍 病例特点 间断发热 结核性脑膜炎 咳嗽 呕吐 结核病 小儿
下载PDF
小儿痉挛性下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病理分类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宁志杰 《实用医药杂志》 1997年第1期48-49,共2页
小儿痉挛性下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病理分类及手术治疗88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山东泰安271000)宁志杰我科从1985~1995年共收治先天或后天原因所致的脑性瘫下肢肢体运动障碍患者214例。根据临床病理分类,分别给予软组织... 小儿痉挛性下肢运动障碍的临床病理分类及手术治疗88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山东泰安271000)宁志杰我科从1985~1995年共收治先天或后天原因所致的脑性瘫下肢肢体运动障碍患者214例。根据临床病理分类,分别给予软组织手术(STO)和选择性后根切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运动障碍 手术治疗 病理分类 临床病理 痉挛性 运动功能 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 肌张力 脑性瘫 股骨髁上截骨术
下载PDF
间断发热伴咳嗽2月余,左下肢运动障碍1月余,加重伴呕吐4天
10
作者 徐灵敏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2年第7期74-74,共1页
1病例简介患儿,男,1岁6个月。于2008年4月21日以"发热10余天,呕吐4天"为主诉入院,入院诊断为"发热待查,败血症?颅内感染?"。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足体重、正常娩出。预防接种随社会计划进行,否认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
关键词 间断发热 下肢运动障碍 呕吐 咳嗽 入院诊断 病例简介 发热待查 颅内感染
下载PDF
双下肢运动障碍为首发的心房粘液血栓1例
11
作者 刘立群 李凤云 《吉林医学信息》 1997年第7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下肢运动障碍 心房粘液血栓 首发症状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联合常规训练对严重烧伤后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12
作者 孙阳阳 张亚妮 +4 位作者 卢迎 赵海洋 陈媛 焦晓春 周琴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5期876-880,886,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联合常规训练对严重烧伤后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的严重烧伤后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障碍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表...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联合常规训练对严重烧伤后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的严重烧伤后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障碍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常规训练干预)和研究组(49例,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联合常规训练干预),比较两组下肢运动能力、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4个月左右步长差降低,10 m步行测试、起立行走测试用时缩短,步频、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LE)评分升高,稳定时间(TS)、多姿势下稳定测试(PS)降低,稳定极限(LoS)、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升高,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分级更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左右步长差更低,10 m步行测试、起立行走测试用时更短,步频、FMA-LE评分更高,TS、PS更低,LoS、BBS评分更高,FAC分级更优(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联合常规训练应用于严重烧伤后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可提高下肢运动能力、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 常规训练 严重烧伤 下肢运动障碍 平衡功能障碍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用于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现状
13
作者 刘语嫣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7期527-532,共6页
目的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脑卒中所致的下肢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平衡和步行能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功能性电刺激是一种采用低频脉冲电流来刺激与行走动作相关... 目的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脑卒中所致的下肢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平衡和步行能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功能性电刺激是一种采用低频脉冲电流来刺激与行走动作相关的肌肉,产生功能性肌肉收缩及关节活动,以改善行走功能的一种物理治疗技术,可用于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有关功能性电刺激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障碍康复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了功能性电刺激在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方面的前沿研究信息、临床应用现状、临床疗效评估及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以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指导今后的专业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康复治疗 脑卒中 下肢运动障碍
下载PDF
脑血管意外下肢运动障碍的运动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凝 王冬梅 +1 位作者 石玉兰 于亮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8期490-491,共2页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康复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患者期待首先解决的问题。我们应用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46例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在急性期对症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运动功能训练,同时与未进行训练的34例进行比较。现...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康复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患者期待首先解决的问题。我们应用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46例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在急性期对症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运动功能训练,同时与未进行训练的34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下肢运动障碍 运动疗法 偏瘫 康复
原文传递
泛发性带状疱疹并发双下肢运动性障碍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俊 冒萍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8年第1期18-18,共1页
患者男,40岁,因广泛疱疹并双下肢运动障碍于1996年8月14日入院,入院前4天患者右臀部出现成簇丘疱疹,2天内扩展至胸腹下肢,自觉疼痛,出疹后第4天清晨两下肢无力。无大小便失禁。检查:一般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下肢运动障碍 并发症 病例报告 脊髓运动性麻痹
下载PDF
程序康复法治疗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史春青 余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24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程序康复法对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内外科的常规处理,康复组为在此基础上行程序康复法。结果康复组膝伸、踝背伸肌力恢复明显优于对... 目的探讨程序康复法对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40例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内外科的常规处理,康复组为在此基础上行程序康复法。结果康复组膝伸、踝背伸肌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住院天数亦少于对照组,康复组:(50.5±2.1)d,对照组(66.5±4.6)d。结论程序康复法对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康复法 下肢运动障碍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头皮针配合舒筋活血方药浴治疗痉挛型脑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31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会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6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头皮针刺配合中药药浴治疗脑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6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儿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增加头皮针配合中药药浴;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下肢肌张力治疗组优于对照... 目的观察头皮针刺配合中药药浴治疗脑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6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儿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增加头皮针配合中药药浴;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下肢肌张力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65%)。结论头皮针刺配合中药药浴治疗脑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 中药药浴 痉挛型脑瘫 下肢运动障碍 五硬
下载PDF
四肢联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亚急性期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俞红 张传中 黄先森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7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前,脑卒中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中老年患者伤残的首要原因。有研究统计,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增长8.7%的速度急速上升,且70%~80%的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下肢运动障碍[1]。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高低严重影响着其对他人、... 目前,脑卒中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中老年患者伤残的首要原因。有研究统计,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增长8.7%的速度急速上升,且70%~80%的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下肢运动障碍[1]。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高低严重影响着其对他人、家庭、社会的依赖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多数临床康复医生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下肢运动功能 亚急性期 四肢 下肢运动障碍 下肢运动能力 中老年患者 身体健康
下载PDF
肌内效贴贴扎治疗对脑卒中后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陆佳敏 高天昊 +4 位作者 贾杰 吴澄 陆蓉蓉 赵娟 薛赟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65-1167,共3页
由于脑血管意外发生率的增高和死亡率的下降,导致了脑血管意外的致残率逐日上升.由运动障碍所导致的功能缺陷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大,其中,以下肢运动障碍最为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梗死后期伸肌优势导致下肢呈固定伸展位,同... 由于脑血管意外发生率的增高和死亡率的下降,导致了脑血管意外的致残率逐日上升.由运动障碍所导致的功能缺陷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大,其中,以下肢运动障碍最为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梗死后期伸肌优势导致下肢呈固定伸展位,同时伴有下肢外旋足内翻下垂的异常肢位,严重影响患者步行、体位转移等ADL能力.造成足内翻和足下垂的主要原因是腓肠肌张力增高,以及胫前肌等踝背屈肌力相对减弱.上述异常肢位的持续存在会导致跟腱挛缩,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所以,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需要同时包括背屈外翻肌力训练及踝关节牵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功能 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 脑卒中患者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肢运动障碍 脑血管意外
下载PDF
被动式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恩祥 孙建东 +3 位作者 李春旺 雷红 刘自萍 付丽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2-553,共2页
由于疾病或运动损伤造成的下肢运动障碍的患者很多,患者的康复过程多数都要经过从被动运动训练到主动运动训练。目前用于下肢被动训练的器械大多都是只具有单一冠状面上运动功能的训练器,该类训练器仅适用于下肢骨科患者手术后的关节... 由于疾病或运动损伤造成的下肢运动障碍的患者很多,患者的康复过程多数都要经过从被动运动训练到主动运动训练。目前用于下肢被动训练的器械大多都是只具有单一冠状面上运动功能的训练器,该类训练器仅适用于下肢骨科患者手术后的关节功能恢复训练。对于属于球铰关节的下肢关节来说,如果要保持或恢复基本运动功能,还应当做矢状面上的训练。以使患者下肢关节的运动功能得到保持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运动障碍 康复训练器 多功能 被动式 下肢关节 主动运动训练 被动运动训练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