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效果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薛雷 曹树业 刘庆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 分析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TKOA)患者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效果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TKOA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 目的 分析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TKOA)患者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效果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TKOA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行常规膝关节手术,观察组行关节镜微骨折术,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另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有血栓组和无血栓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分析影响关节镜微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4.00%,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血栓组比较,有血栓组年龄≥60岁、高血脂症、止血带应用时间>90 min、术后卧床时间≥3 d、手术时间≥1 h率和Caprini评分较高(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脂症、止血带应用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手术时间、Caprini评分均是TKOA患者关节镜微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高血脂症、止血带应用时间>90 min、术后卧床时间≥3 d、手术时间≥1 h、Caprini评分均是TKOA患者关节镜微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关节镜微骨折术在TKOA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但受年龄过大、术后卧床时间和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影响极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只有加强对该类影响因素的预防干预,才能有效降低患儿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微骨折术 治疗效果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主动运动联合医用弹力袜对预防静脉曲张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及观察
2
作者 王俊伟 石竹 +2 位作者 毛伟鉴 侯青春 李邦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64-0067,共4页
探究主动运动在静脉曲张患者中对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以及预防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14例于2022年09月-202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被诊断为静脉曲张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联合治疗观察组,对照组... 探究主动运动在静脉曲张患者中对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以及预防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14例于2022年09月-202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被诊断为静脉曲张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联合治疗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医用弹力袜干预治疗,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设定合理的主动运动方案,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凝参数、血液流动学指标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相比于医用弹力袜的单独治疗方式,主动运动联合医用弹力袜的治疗方式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凝参数与血液流动学指标,并且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更好的预防结果,证明主动运动对于治疗静脉曲张,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具有显著效果。结论 主动运动联合医用弹力袜的治疗方式对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有着良好的预防作用,且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运动 医用弹力袜 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孙玉兰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新泰市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术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 目的探讨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新泰市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术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干预,比较2组产妇的凝血功能、下肢疼痛程度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5 d的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d、5 d及7 d的下肢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干预,可以改善产妇的凝血功能,减轻产妇术后下肢疼痛,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 下肢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干预对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4
作者 吴静 王红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61-0164,共4页
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利用规范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并探析其对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风险。方法 病例择取区间为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总计纳入60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方式完成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 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利用规范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并探析其对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风险。方法 病例择取区间为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总计纳入60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方式完成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按照规范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进而探究各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DVT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频次发生更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弹性呈现数据水平更高(P<0.05);QOL量表最终结果展现观察组数据水平处于更高状态(P<0.05)。结论 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按照规范化护理措施行全程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DVT的发生,能够全面改善机体的凝血功能,优化个人心理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恶性肿瘤 规范化护理模式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孕产妇下肢静脉血栓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梦圆 朱艳菊 +2 位作者 赵宇 王茜 葛永梅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孕产妇下肢静脉血栓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事件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栓结局情况将其分为血栓完全消失组(34例)和血栓机化残留组(24例)。比... 目的:探讨影响孕产妇下肢静脉血栓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事件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栓结局情况将其分为血栓完全消失组(34例)和血栓机化残留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孕产妇下肢静脉血栓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产次、血栓形成部位、产前产后血红蛋白差值、产前产后血小板差值与下肢静脉血栓结局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产(aOR=0.268,95%CI为0.079~0.909)是血栓机化残留的保护因素,相对产前产后PLT差值(6~40)×10^(9)/L,产前产后PLT差值<6×10^(9)/L(aOR=0.076,95%CI为0.008~0.680)为血栓机化残留的保护因素。结论:产前产后血小板差值越小,静脉血栓完全消失的可能性越大;与初产妇相比,经产妇静脉血栓机化残留的可能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下肢静脉血栓 转归
下载PDF
基于CCD-RSM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抗下肢静脉血栓颗粒制剂工艺的研究
6
作者 仲瑞雪 程子为 +4 位作者 杨曼宁 唐雨 万军 吴传红 段小云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抗下肢静脉血栓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 以溶媒用量、煎煮时间为主要考察因素,以有效成分丹酚酸B和多糖含量及干膏收率的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采用CCD-RSM确定最佳提取工...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抗下肢静脉血栓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 以溶媒用量、煎煮时间为主要考察因素,以有效成分丹酚酸B和多糖含量及干膏收率的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采用CCD-RSM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颗粒吸湿率为评价指标,结合溶化性、成型率、休止角等,利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最佳成型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采用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00 min。成型工艺为浸膏与辅料比例1:2,辅料间比例为可溶性淀粉:糊精:蔗糖=0.452:0.518:0.030。结论 优选的制剂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为抗下肢静脉血栓颗粒的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颗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D-最优混料设计 提取工艺 成型工艺
下载PDF
重症护理超声在预防VA-ECMO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
7
作者 冷夏华 吴洁华 +4 位作者 王蒙蒙 方岚 况玲 彭珍 陶少宇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15-18,共4页
目的:探究重症护理超声在预防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6月31日符合条件的80例VA-ECMO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究重症护理超声在预防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6月31日符合条件的80例VA-ECMO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症护理超声技术引导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下肢肌力及血管直径。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髂腰肌、臀大肌、内收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的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而血管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护理超声在预防VA-ECMO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中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下肢肌力回复,缩小血管直径,加快下肢静脉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 重症护理 超声
下载PDF
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对骨科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果
8
作者 李付彬 武永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8期2675-2679,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血流参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对骨科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VT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 目的分析超声血流参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对骨科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VT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超声血流参数[舒张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血流速度(Vs)、阻力指数(RI)]、血清生物化学指标[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18(IL-1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科患者围术期DVT形成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骨科围术期DVT形成患者超声血流参数与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对骨科患者围术期DVT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经DVT诊断,血栓组有36例患者,非血栓组有110例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Vs、Vd低于非血栓组,RI、D-D、Hcy、IL-18水平高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科围术期DVT形成患者Vs、Vd与D-D、Hcy、IL-18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RI与D-D、Hcy、IL-18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6项指标联合预测骨科患者围术期DVT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1,大于Vs、Vd、RI、D-D、Hcy、IL-18单独预测的AUC(Z=6.055、5.725、5.583、5.014、4.479、5.318,P<0.05)。结论骨科患者围术期Vs、Vd、RI、D-D、Hcy、IL-18水平异常,且与DVT形成密切相关,6项指标联合对骨科患者围术期DVT形成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血流参数 D-二聚体 同型半胱氨酸 白细胞介素-18 骨科 围术期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颅脑术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9
作者 葛志强 左刚 +4 位作者 徐前 梁继尧 陈毅斌 霍俊杰 姜明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索颅脑术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因颅脑外伤行开颅手术病人共427例为训练集,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2021年1月~2021年6月手术病人共106例... 目的探索颅脑术后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因颅脑外伤行开颅手术病人共427例为训练集,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2021年1月~2021年6月手术病人共106例为验证集,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对于训练集进行单因素分析后纳入所有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分别通过C指数、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来验证列线图性能。结果训练集427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07例,发生率25.1%。验证集106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3例,发生率3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降低、术后下肢肌力<3级、高血压、糖尿病为颅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训练集和验证集列线图的C指数分别为0.837(95%CI:0.796~0.878)和0.933(95%CI:0.886~0.979)。结论由病人年龄、术前GCS评分、术后下肢肌力<3级、高血压、糖尿病构建的列线图能便捷、准确、可靠地预测颅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术后 下肢静脉血栓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研究规范护理在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护理期间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干预效果
10
作者 郭钰 罗桢宁 江美英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2833-2836,共4页
目的:探究在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康复中规范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 目的:探究在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康复中规范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规范护理)各45例,比较两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不良心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7.78%)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护理期间,对患者采用规范护理干预策略,有助于加强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预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而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肝胆胰外科手术 规范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 干预效果
下载PDF
那曲肝素钙注射液联合气压治疗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倩云 冯元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49-451,共3页
目的分析那曲肝素钙注射液与气压治疗联合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01月~2023年12月期间的剖宫产产妇120例,根据电脑随机发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单用气压治疗,观察组联合应... 目的分析那曲肝素钙注射液与气压治疗联合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01月~2023年12月期间的剖宫产产妇120例,根据电脑随机发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单用气压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那曲肝素钙注射液与气压治疗,对比两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的11.67%(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那曲肝素钙注射液与气压治疗联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及血流状况,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曲肝素钙 气压治疗 剖宫产 下肢静脉血栓 凝血功能 预防效果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在预防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许志向 刘忠国 《北方药学》 2024年第5期91-93,共3页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在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实际效用,旨在更全面地了解低分子肝素在降低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风险方面的实际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0... 目的:探究低分子肝素在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实际效用,旨在更全面地了解低分子肝素在降低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风险方面的实际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髋部骨折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用阿司匹林预防,试验组用低分子肝素,并辅以足底静脉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指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预防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髋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凝血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预警风险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青梅 胡月 张凤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究预警风险护理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02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信封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结合预警风险护... 目的探究预警风险护理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02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信封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结合预警风险护理。护理干预1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护理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及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结果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96%)低于对照组(1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3,P=0.027)。护理干预前,两组GSES、ESC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GSES、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髋部骨折术老年患者实施预警风险护理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与自护能力,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风险护理 髋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自我效能感 自护能力 术后康复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研究
14
作者 王娅玲 汪丽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下肢静脉血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关节科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下肢静脉血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关节科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患肢肿胀情况、总疗效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重度及轻度肿胀率2.00%、16.00%均低于对照组的18.00%、42.00%,无肿胀率82.00%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的86%(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的84%(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减轻症状,增加患者的整体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 下肢静脉血栓 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PDF
踝泵运动对肝癌术后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15
作者 田静静 邹燕 +1 位作者 陈奕辰 顾娇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75-0078,共4页
探讨在肝癌术后老年患者群体中开展护士主导的踝泵运动措施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肝癌手术的老年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肝胆外科围术期... 探讨在肝癌术后老年患者群体中开展护士主导的踝泵运动措施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肝癌手术的老年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护士主导的踝泵运动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老年患者术后血小板、凝血酶原(PT)等血液指标和下肢静脉血流超声检查结果状况。结果 实验组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PT血液监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老年患者干预后血小板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癌老年患术后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踝泵运动能够较好预防DVT的发生,减少老年患者肝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术后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泵运动 肝癌手术 老年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系统评价芪红通络方配合推拿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
16
作者 王伟伟 刘强 +3 位作者 熊小云 李雪飞 邢勇胜 杨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7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芪红通络方配合推拿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96例择期行TKA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均给... 目的系统评价芪红通络方配合推拿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96例择期行TKA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均给予抗感染、镇痛、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推拿,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芪红通络方,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随访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不同组间、时点间TT、APTT、FIB、D-D的主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术后两组TT、APTT逐渐增加,FIB、D-D水平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术后7、14 d TT、APTT较对照组长(P<0.05),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组间、时点间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的主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术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4 d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组间、时点间IL-6、hs-CRP、TNF-α的主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术后两组IL-6、hs-CRP、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术后7、14 d IL-6、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9.58%,43/48)高于对照组(70.83%,34/48),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2.08%,1/48)低于对照组(14.58%,7/4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红通络方配合推拿抗凝、溶栓、抗炎作用更明显,可有效预防TKA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全膝关节置换术 推拿 芪红通络方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不同血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差异性及分子机制研究
17
作者 王勇超 粟钦 +3 位作者 林昕 田强 罗张风 李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VTE)形成的差异性及分子机制。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60例,根据血型分组:A型组40例,B型组40例,AB型组40例和O型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闭合... 目的:探讨不同血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VTE)形成的差异性及分子机制。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60例,根据血型分组:A型组40例,B型组40例,AB型组40例和O型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不同血型组VTE发生情况;比较不同血型组术前和术后1周血栓弹力图(TEG)指标,D-二聚体水平,促凝关键因子和抗凝关键因子水平变化。结果:1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VTE发生43例,发生率为26.87%。O型组VTE发生率低于A型组、B型组和AB型组(P<0.05)。不同血型组术前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固角(α角)、最大凝块强度(MA)值、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VⅢ因子(FVⅢ)、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抑制物(TFPI)、蛋白C(PC)、蛋白S(PS)和血栓调节蛋白(T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型组、B型组和AB型组术后1周R值、TFPI、PC、PS和TM低于术前,而K值、α角、MA值、D-二聚体、vWF、FVⅢ、TF高于术前(P<0.05);O型组术后1周R值、K值、α角、MA值、D-二聚体、vWF、FVⅢ、TF、TFPI、PC、PS和TM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O型组术后1周R值、TFPI、PC、PS和TM高于A型组、B型组和AB型组,而K值、α角、MA值、D-二聚体、vWF、FVⅢ、TF低于A型组、B型组和AB型组(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VTE形成中O型发生率最低,且O型R值、TFPI、PC、PS和TM较A型组、B型组和AB型组高,而K值、α角、MA值、D-二聚体、vWF、FVⅢ、TF较A型组、B型组和AB型组低,其差异性可能与不同血型患者VTE形成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血型 老年髋部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差异性 分子机制
下载PDF
骨科Ⅰ号合剂联合利伐沙班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肢肿胀及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张飞 刘俊 杨晓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骨科Ⅰ号合剂联合利伐沙班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肢肿胀及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骨科Ⅰ号合剂联合利伐沙班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肢肿胀及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骨科Ⅰ号合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栓弹力图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固角(α)、血栓最大强度(MA)和综合凝血指数(CI)],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下肢静脉彩超结果(双侧股静脉血流速度),患肢肿胀程度(膝关节周径、髌骨上10 cm周径、髌骨下10 cm周径)及治疗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 <0.05);治疗后两组血栓弹力图指标R、K值均较治疗前升高,α、MA、CI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血凝指标PT、APTT、TT值均较治疗前升高,FIB、D-二聚体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快,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髌骨上10 cm周径、髌骨下10 cm周径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89%(P <0.05)。结论:骨科Ⅰ号合剂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降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改善凝血及血栓弹力图指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Ⅰ号合剂 利伐沙班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 患肢肿胀程度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弹力袜配合体位护理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19
作者 李雪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探究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运用弹力袜配合体位护理干预对其凝血功能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22年2月—2023年10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n=100),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运用弹力袜配合体位护理干预对其凝血功能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22年2月—2023年10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n=100),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联用弹力袜、体位护理),50例/组。对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评估。结果:组间比较患者干预前的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不具有统计差异(P>0.05);干预后的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差异(P<0.05)。组间比较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0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0%),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后,实施弹力袜+体位护理联合干预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与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弹力袜 体位护理 凝血功能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多学科整合护理路径联合手术室优质护理对下肢骨折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影响
20
作者 吕丽霞 肖将娣 陈美 《广州医药》 202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目的 探讨多学科整合护理路径联合手术室优质护理对下肢骨折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 目的 探讨多学科整合护理路径联合手术室优质护理对下肢骨折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组患者实施多学科整合护理路径联合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二者住院时间以及引流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降低,联合组优于常规组(P<0.05),且联合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0%vs17.14%,P<0.05);联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升高,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多学科整合护理路径联合手术室优质护理可改善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指标和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患者远期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整合 护理路径 优质护理 手术室 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