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1
作者 韦昌鹏 韦秀媚 +3 位作者 荣昌友 曹春芮 覃其云 唐健 《中国林业产业》 2024年第2期63-65,共3页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它是衡量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当前,对土壤肥力单项指标的分析研究比较深入,许多指标已有公认的量化表达肥力等级的标...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它是衡量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当前,对土壤肥力单项指标的分析研究比较深入,许多指标已有公认的量化表达肥力等级的标准,但对诸多指标综合作用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则相对困难。灰色关联理论是以分析和确定因素间的相互影响程度或因子对主行为的贡献程度而进行评估的一种分析方法,根据因素之间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接近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物理 灰色关联分析 不同森林类型 灰色关联理论 综合反应 生物学性质 肥力等级 贡献程度
下载PDF
辛家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基本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瑞英 谭胡燕 +2 位作者 杨改河 任学敏 王得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23,共6页
研究秦岭辛家山9种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基本化学性质,为进一步探讨该区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森林植被规划提供基础数据。选取代表性标准样地(20 m×25 m),在其内对角线布点法采集土样,分析基本化学性质。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不同... 研究秦岭辛家山9种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基本化学性质,为进一步探讨该区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森林植被规划提供基础数据。选取代表性标准样地(20 m×25 m),在其内对角线布点法采集土样,分析基本化学性质。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不同森林类型之间土壤养分状况,并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森林土壤养分,pH值都存在显著差异;3个土层(0-20、20-40、40-60 cm)下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养分和pH也存在显著差异;9种森林类型土壤pH值介于4.75-6.22之间,土壤pH多表现为表层低于下层。森林土壤有机质均为表层含量高于下层;9种森林类型中,华山松林下土壤的全效养分含量均为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氮与有机质、碱解氮、全磷含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有机质、全磷显著正相关;pH与全氮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磷含量与土壤全磷量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家山 不同森林类型 土壤养分 土壤PH
下载PDF
不同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校 耿凤梅 +5 位作者 孟东霞 杜鸿云 时君伟 徐国巧 王雄宾 李永杰 《河北林果研究》 2007年第2期130-133,共4页
采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对雾灵山不同森林类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影响森林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在不同森林类型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 采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对雾灵山不同森林类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影响森林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在不同森林类型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多数森林类型草本层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灌木层,而均匀度指数则相反。影响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包括林龄、郁闭度和坡向,影响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包括林分公顷株数、郁闭度和土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灵山 不同森林类型 物种多样性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北京地区林木损失额的价值计量研究——不同森林类型的功能定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米锋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5,共5页
在对北京市森林类型进行细分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北京地区常见的10种森林类型的各项功能进行了定位研究。通过对不同森林类型所具有某项功能认可度的统计、计算与分析,依据"认可度R≤60%为其它功能,60%<R<70%为重... 在对北京市森林类型进行细分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北京地区常见的10种森林类型的各项功能进行了定位研究。通过对不同森林类型所具有某项功能认可度的统计、计算与分析,依据"认可度R≤60%为其它功能,60%<R<70%为重要功能,R≥70%为主导功能"的原则,提出了10种不同森林类型的功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森林类型 功能定位 认可度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不同森林类型两栖动物群落结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声文 钱海源 +3 位作者 王宇 泮琦斌 吴驰星 邵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213-218,共6页
于2014年7—8月和2015年7—8月在浙江省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和油茶林等4种不同森林类型中选取具有一定海拔梯度的样带(1 000 m×5 m)各8条,以遇见法或鸣声法记录并比较两栖动物的群落组成及其特征.结果显示:... 于2014年7—8月和2015年7—8月在浙江省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阔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和油茶林等4种不同森林类型中选取具有一定海拔梯度的样带(1 000 m×5 m)各8条,以遇见法或鸣声法记录并比较两栖动物的群落组成及其特征.结果显示:在4种林型生境中共记录到两栖动物2目6科12属13种709只,其中以华南湍蛙为优势物种,其次是花臭蛙和淡肩角蟾.不同林型生境中物种群落组成有所不同,但两栖动物的个体数与物种数在不同森林类型之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阔叶林和杉木林中两栖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高于其他两种林型,杉木林型生境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高,马尾松林次之.不同森林类型的两栖动物群落相似度系数为0.667~0.987,其中杉木与油茶林中两栖类物种的Morisita-Horn相似度系数最高(0.987).表明不同两栖动物物种对于不同生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两栖类物种分布的差异可能与溪流分布、食物类型、竞争关系等因素有关,而与森林类型并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田山 不同森林类型 两栖类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北京市3种典型森林类型林内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变化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晨 章尧想 +3 位作者 吴迪 吴莎 辛学兵 裴顺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139,共10页
【目的】揭示北京市九龙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典型森林类型BVOCs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方法】以北京九龙山森林康养基地核心区的油松纯林、侧柏纯林、山楂-日本落叶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 【目的】揭示北京市九龙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典型森林类型BVOCs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方法】以北京九龙山森林康养基地核心区的油松纯林、侧柏纯林、山楂-日本落叶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动采样法测定不同森林类型内BVOCs的组成,分析主要BVOCs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气象要素、空气负离子对其的影响。【结果】秋季北京九龙山森林康养基地核心区3种典型森林类型林内BVOCs成分组成大致相同,且均以芳香烃、酯类、烷烃、醛类物质为主,而烯烃类物质较少;不同林分类型BVOCs组分日平均相对含量仅烯烃存在显著差异,且针叶纯林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其他BVOCs组分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3种林分空气中萜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较低,且除叶绿醇为针阔混交林相对含量较高外,其他均为针叶纯林高于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一天内不同时间段林内BVOCs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而针叶纯林林内仅萜类、烯烃、醇类物质存在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规律,即12:00最高,而9:00、15:00较低;一天内相同的时间,针叶纯林林内萜类、烯烃类、醇类物质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其他物质无显著差异;5种环境因子与不同林分林内BVOCs相对含量以显著正相关为主,且气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风速,而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负离子的影响最小。【结论】植物组成、温度、风速是影响北京九龙山森林康养基地林内BVOCs的关键因素,且在温度较高、风速较小的午后,常绿针叶纯林林内对人体健康有益的BVOCs含量相对较高,更适合开展森林康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不同类型森林群落 BVOCs相对含量 时空变化规律 环境影响因素
下载PDF
热带滨海台地典型森林类型凋落物及土壤有机碳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薛杨 杨众养 +5 位作者 陈毅青 王小燕 宿少锋 林之盼 林日武 薛雁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83-2088,共6页
以海南岛滨海台地5种典型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地调查法对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及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及土壤表层细根的碳含量、碳密度和单位面积碳储量... 以海南岛滨海台地5种典型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地调查法对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及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及土壤表层细根的碳含量、碳密度和单位面积碳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种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1.79-10.60 g/kg之间,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壤(0-10 cm)有机碳密度和单位面积碳储量分别介于0.79-1.47 kg/m^2和7.9-14.67 t/hm^2之间;桉树林(2.11 t/hm^2)和木麻黄林(1.73 t/hm^2)凋落物单位面积碳储量高于其他3种林分;5种类型森林土壤表层细根单位面积碳储量介于0.29-0.47 t/hm^2之间,木麻黄林最高(0.47 t/hm^2),大叶相思林最低(0.29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滨海台地 不同森林类型 土壤有机碳特征
下载PDF
海南省文昌市9个不同植被类型林地土壤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康雄 王小燕 +3 位作者 薛杨 林之盼 宿少锋 薛超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281-283,共3页
[目的]研究海南文昌9个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成分,以期提高土壤养分水平,促进林木生长。[方法]对文昌地区木麻黄、桉树、大叶相思、湿加松、椰树等9个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9个不同植被类型土壤p H为4.53~8.23;有机质... [目的]研究海南文昌9个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成分,以期提高土壤养分水平,促进林木生长。[方法]对文昌地区木麻黄、桉树、大叶相思、湿加松、椰树等9个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9个不同植被类型土壤p H为4.53~8.23;有机质含量为0~24.89 g/kg;林分表层土壤全氮为0.055~1.132 g/kg;林分土壤表层(0~20 cm)碱解氮含量为0.11~2.43 g/kg;林分表层土壤全磷为0.017~0.110 g/kg,林分土壤表层(0~20 cm)有效磷含量为3.12~56.97 g/kg;林分表层土壤全钾为0~0.95 g/kg,速效钾含量为0~119.36 mg/kg;沿海混交林呈碱性(p H8.23),其他8不同植被类型呈酸性,半红树林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等含量都较高。[结论]9种类型林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均处于极低水平,全磷和全钾含量也均处于分级中最低的水平;除桉树林土壤养分贫瘠状况外,其他8种类型林分土壤表层有效磷也较低,接近贫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森林类型 土壤 成分分析
下载PDF
云南出台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指导意见
9
作者 本刊综合 《致富天地》 2023年第11期11-12,共2页
10月9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云南省关于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指导意见》,针对不同森林类型和林地科学合理开展经营利用提出指导意见。
关键词 森林可持续经营 不同森林类型 云南省 意见 科学合理
下载PDF
文昌8个森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洪仁辉 薛杨 +3 位作者 王小燕 李敦禧 林之盼 宿少锋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51-56,共6页
以文昌航天发射缓冲区不同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选择8个不同植被类型,分别设置1 hm2固定大样地,对森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优势度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 以文昌航天发射缓冲区不同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选择8个不同植被类型,分别设置1 hm2固定大样地,对森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优势度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半红树林群落树种种类最高,物种多样性最高达到2.38,其次分别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混交林;不同森林群落中不同层次植物均匀度总体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但天然次生林由于郁闭度较高,林下草本较灌木少,多样性和均匀度均小于灌木层;红树林物种优势度最小,各物种优势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森林类型 多样性 均匀度 优势度 动态观测
下载PDF
甘南白龙江上游小流域主要林分地被物层的持水特性分异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飞 陈国鹏 +2 位作者 齐瑞 杨永红 张小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2-247,共6页
在甘南白龙江上游林区内,采用实地踏测和浸水法,对林区内主要的4种不同林分类型(冷杉原始林、云杉、落叶松和华山松人工林)林下地被物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4种不同类型树种林下地被物的总蓄积量为11.75~28.96t/hm^2,其... 在甘南白龙江上游林区内,采用实地踏测和浸水法,对林区内主要的4种不同林分类型(冷杉原始林、云杉、落叶松和华山松人工林)林下地被物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4种不同类型树种林下地被物的总蓄积量为11.75~28.96t/hm^2,其冷杉林(28.96t/hm^2)>落叶松林(16.17t/hm^2)>华山松林(14.36t/hm^2)>云杉林(11.75t/hm^2);(2)不同林分类型地被物的持水量、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的动态变化基本相似,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存在对数关系,其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3)不同树种林下地被物的总有效拦蓄量为21.00~41.99t/hm^2,其中冷杉林最大,其次是落叶松林,最后是华山松林和云杉林;最大拦蓄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量和总有效拦蓄深的变化与总有效持水量变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白龙江 不同森林类型 地被物 持水特性
下载PDF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Five Subtropical Forests in Lingao of Hainan
12
作者 薛杨 宿少锋 +1 位作者 王小燕 林之盼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8期1459-1464,共6页
With 5 types of typical forests as research object,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forests were analyzed by sample plot investig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total porosi... With 5 types of typical forests as research object,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forests were analyzed by sample plot investig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total porosity was the highest in the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est (46.168%), but the lowest in the Encalyptus robusta forest (39.46%). The soil capillary porosity was the highest in the Acacia mangium forest (22.57%), but the lowest in the secondary forest (18.95%). The soil water content was the highest in the C. equisetifolia forest, with a mean value of 27.85%, but the lowest in the secondary forest, with a mean value of 4.34%. The soil pH values were in the range of 4.81-6.59, the soils in the A. mangium forest, C. equisetifolia forest and E. robusta forest were strongly acidic (pH 4.5-5.5), and the soils in the secondary forest and C. nucifera forest were weakly acidic. The soils had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in the range of 0.34-28.68 g/kg, and showed an order of A. mangium forest〉C. equisetifolia forest〉E. robusta forest〉secondary forest〉C. nucifera forest, with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the soil depth increasing. The soil total N cont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10-1.63 g/kg, the A. mangium forest showed the highest soil total N contents, while the C. nucifera forest exhibited the lowest soil total N contents; the soil total P cont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21-1.74 g/kg, and the E. robusta forest had the highest soil total P contents; and the soil total K cont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16-2.15 g/kg, and the A. mangium forest exhibited the highest soil total K contents. The soil available P cont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0.98-132.46 mg/kg; and the secondary forests had the highest soil available P contents; and the soil rapidly available K cont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3.03-27.35 mg/kg, and the C. nucifera forest exhibited the highest soil rapidly available K contents. The soil ammonium N contents were in the range of 1.38-5.15 mg/kg, and the nitrate N contents were in the range were in the range of 0.56 -3.51 mg/kg. The A. mangium forest showed the highest soil nitrate N contents (with a mean value of 2.29 mg/kg) and ammonium N contents (with a mean value of 3.93 mg/kg). For the same forest type,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 the nitrate nitrogen and ammonium nitrogen content also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ao County Coastal platform Different forest types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COMPARISON
下载PDF
Forest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Eight Forest Communities in Wenchang City
13
作者 洪仁辉 薛杨 +3 位作者 王小燕 李敦禧 林之盼 宿少锋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9期2137-2141,共5页
The research took different forest communities in Wen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elected 8 forests to explore species diversity, evenness, and dominance of for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 The research took different forest communities in Wen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elected 8 forests to explore species diversity, evenness, and dominance of for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ecies diversity tended to be volatile upon forest communities; semi-mangrove species was the richest, as high as 2.38, followed by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and mixed forests. Plant evenness from high to low was as follows: herbaceous layer〉shrub layer〉tree layer.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was higher in canopy density, and fewer in herbaceous plants; diversity and evenness were lower than shrub layer. Mangrove forests held lower dominance, and dominance showed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 forest types Diversity EVENNESS Degree of domin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