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末粤东新式学堂创设:丘逢甲与日本东亚同文会会员 |
曾志灵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丘逢甲不曾登黄帝陵辨 |
马家骏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3
|
丘逢甲与南洋华侨 |
冀满红
赵金文
|
《东南亚研究》
CSSCI
|
2010 |
5
|
|
4
|
日据前期台湾的文化民族主义——以连雅堂、洪弃生、丘逢甲等为例 |
朱双一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03 |
7
|
|
5
|
丘逢甲离台内渡新考 |
张晓辉
付祥喜
|
《韶关学院学报》
|
2002 |
5
|
|
6
|
试论丘逢甲与康、梁、黄之关系 |
丘铸昌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7
|
丘逢甲与台湾的私塾及书院 |
黄新宪
|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8
|
丘逢甲与乙未抗日保台运动 |
戚其章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9
|
丘逢甲在庚子“勤王”中何以蛰伏未动 |
赵春晨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0
|
关于丘逢甲与黄遵宪“争雄”的问题 |
张应斌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1
|
丘逢甲与客家文学 |
罗可群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12
|
台湾内渡文人与清末民初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以台湾进士许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为例 |
汪毅夫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06 |
2
|
|
13
|
论丘逢甲诗中的“新中国”思想 |
刘学照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4
|
丘逢甲参与庚子两广武装“勤王”密谋考 |
赵春晨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5
|
夏同龢与丘逢甲的交往——以诗作与题字为证 |
夏远鸣
|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
2011 |
2
|
|
16
|
丘逢甲诗学观的成因分析 |
管华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7
|
晚清诗坛双子星:黄遵宪与丘逢甲 |
管华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8
|
丘逢甲《虫豸诗》初探 |
李小燕
李晓静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9
|
丘逢甲广州诗词对广府文化的承载 |
张介凡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1
|
|
20
|
对近代中国“爱国主义”问题的剖析——兼论丘逢甲爱国思想的定位问题 |
李锦全
|
《广东社会科学》
|
200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