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优化生产模式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玉香 周道玮 张玉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0-254,共5页
以位于东北农牧交错带的吉林省长岭县种马场为例,调查了其农业生产状况,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对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进行优化,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优化生产模式。经过优化设计后,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趋于合理,优化后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使... 以位于东北农牧交错带的吉林省长岭县种马场为例,调查了其农业生产状况,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对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进行优化,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优化生产模式。经过优化设计后,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趋于合理,优化后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使1hm2农田的纯收益达到8254.6元,是优化前(4019.96元)的2.05倍,单位面积土地承载牛的数量也明显增加。优化结果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趋于合理,整体效益明显优于优化之前,本优化方案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农牧交错带 农业生态系统 优化模式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种植苜蓿与玉米综合效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恒山 曹敏建 +2 位作者 范富 李春龙 李凤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研究表明种植苜蓿当年干物质量仅为玉米干物质量的48.8%,而粗蛋白质量较玉米高66.3%,其投入及产出均低于种植玉米,其净产值与种植玉米接近;0~30cm土层内苜蓿根干物质量为玉米的3.06倍,苜蓿地土壤容重、孔隙度分别为玉米地的95.53%和104... 研究表明种植苜蓿当年干物质量仅为玉米干物质量的48.8%,而粗蛋白质量较玉米高66.3%,其投入及产出均低于种植玉米,其净产值与种植玉米接近;0~30cm土层内苜蓿根干物质量为玉米的3.06倍,苜蓿地土壤容重、孔隙度分别为玉米地的95.53%和104.81%,pH较玉米地下降0.1;0~20cm土层内苜蓿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均低于玉米地,速效钾含量则高于玉米地;春季苜蓿地土壤风蚀量仅为玉米地的4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玉米 综合效益 农牧交错带 玉米地 东北农牧交错带 苜蓿根 种植 效益 干物质量
下载PDF
农业东北农牧交错带玉米适宜收获方式的研究(Ⅱ)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玉香 周道玮 张玉芬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61-65,共5页
从增加农牧交错地区饲料来源的角度出发,尝试改变当地玉米Zeamays常规的收获方式,采用提前收获果穗、植株继续生长5d后收回的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收获方式使籽粒产量下降,秸秆产量提高。籽粒的总淀粉及粗蛋白含量下降;茎、叶粗蛋白含... 从增加农牧交错地区饲料来源的角度出发,尝试改变当地玉米Zeamays常规的收获方式,采用提前收获果穗、植株继续生长5d后收回的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收获方式使籽粒产量下降,秸秆产量提高。籽粒的总淀粉及粗蛋白含量下降;茎、叶粗蛋白含量增加;NDF,ADF和ADL含量下降,秸秆的饲用价值提高。通过能量折合计算,籽粒产量损失可由秸秆产量的增加弥补,该收获方式在农牧交错地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农牧交错带 玉米 收获方式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旱涝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7
4
作者 韩晓敏 延军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从旱涝灾害角度分析气候变化对东北农牧交错带的影响,对该区的气候变化和旱涝特征进行研究,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灾害应变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1960—2011年东北农牧交错带21个气象台站的逐月气温、降... [目的]从旱涝灾害角度分析气候变化对东北农牧交错带的影响,对该区的气候变化和旱涝特征进行研究,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灾害应变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1960—2011年东北农牧交错带21个气象台站的逐月气温、降水资料,应用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法、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样条函数插值法对该带旱涝状况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1)东北农牧交错带气候呈现出明显的暖干化趋势,SPI3表明春、夏、秋三季干旱事件增多,21世纪以来,春旱事件较为频繁,冬季降水略微增加;(2)气温突变发生在1988年,突变后,干旱的比例增加了20.7%,涝的比例增加了9.3%,降水处于"正常"的年份则大幅度减少,对该区极为不利;(3)SPI12低值中心由科尔沁沙地向东北延伸到松嫩平原,干旱面积有大幅度增加的趋势,东北农牧交错带中南部旱化较为严重。[结论]东北农牧交错带暖干化的趋势给该区农牧业带来不利影响,受旱地区应及时启动干旱预警紧急方案,开展抗旱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农牧交错带 气候暖干化 旱涝响应 SPI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玉米田收获高品质粗饲料方法研究Ⅰ--玉米去雄摘叶对产量及秸秆饲用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靳英华 周道玮 +1 位作者 姜世成 陈钱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共6页
在东北农牧交错带玉米田中两种垄距种植玉米,吐丝期对玉米进行三种去雄摘叶(去雄穗+1顶叶。去雄穗+2顶叶,去雄穗+3顶叶)处理,收获膏绿秸秆作饲料。研究不同去雄摘叶处理对产量及鲜秸秆饲用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窄垄种植玉米... 在东北农牧交错带玉米田中两种垄距种植玉米,吐丝期对玉米进行三种去雄摘叶(去雄穗+1顶叶。去雄穗+2顶叶,去雄穗+3顶叶)处理,收获膏绿秸秆作饲料。研究不同去雄摘叶处理对产量及鲜秸秆饲用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窄垄种植玉米三种去雄摘叶的处理与不去雄摘叶传统垄距种植的玉米产量比较,增产16.6%~32%,又可获得较多的含粗蛋白高、消化率大的青绿秸秆,并提供较多的代谢能。如果仍然保持传统垄距种植,去掉雄穗+1个顶叶的处理产量略高于不去雄摘叶的对照并可获取优质青绿秸秆。因此,在不影响玉米籽实产量的前提下,提前收获青绿秸秆,将为东北农牧交错带家畜提供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可替代部分饲草的青绿饲料,为发展草地农业,缓解草原压力提供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去雄摘叶 吐丝期 产量 饲用价值 东北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锌、硒元素的营养状况 被引量:1
6
作者 温铁峰 李惠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2002年,对东北农牧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的被毛、血液、肝脏,牧地土壤及2种主食牧草(羊草、虎尾草)中锌、硒元素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是该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锌、硒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4.50μg/g3、39.50μg/kg,血液中锌、硒的... 2002年,对东北农牧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的被毛、血液、肝脏,牧地土壤及2种主食牧草(羊草、虎尾草)中锌、硒元素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是该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锌、硒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4.50μg/g3、39.50μg/kg,血液中锌、硒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7μg/g、124.36μg/kg,肝脏中锌、硒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2.15μg/g、244.13μg/kg;牧地土壤中锌、硒总平均含量分别为45.97μg/g1、16.99μg/kg;2种主食牧草中锌、硒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26.90μg/g,80.99μg/kg。分析认为,该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有发生锌缺乏症的可能,但不会发生硒元素的缺乏症或中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农牧交错带 小尾寒羊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小尾寒羊放牧系统中硒的营养状况 被引量:1
7
作者 胡锐 刘月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5-29,共5页
选择东北农牧交错带内某典型羊草草甸,对小尾寒羊放牧系统中硒元素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 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该交错带草甸土壤中硒的总平均含量为116.99μg/kg;2种小尾寒羊主食牧草中硒 的总平均含量为80.99μg/kg;放牧小尾寒羊被毛... 选择东北农牧交错带内某典型羊草草甸,对小尾寒羊放牧系统中硒元素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 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该交错带草甸土壤中硒的总平均含量为116.99μg/kg;2种小尾寒羊主食牧草中硒 的总平均含量为80.99μg/kg;放牧小尾寒羊被毛、血液中硒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339.50μg/kg、124.36 μg/kg。该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不会也没有发生硒缺乏症和硒中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农牧交错带 小尾寒羊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小尾寒羊放牧系统中镁含量的分析
8
作者 胡锐 周道玮 +2 位作者 王爱霞 张宝田 李河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32-36,共5页
2 0 0 2年 5 ,7,9月 ,对东北农牧交错带内某草甸土壤、小尾寒羊主食 3种牧草、放牧小尾寒羊被毛和血液中镁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交错带草甸土壤中镁的总平均含量为 0 4 1% ;小尾寒羊主食 3种牧草中镁的年平均含量分别为 0 4 ... 2 0 0 2年 5 ,7,9月 ,对东北农牧交错带内某草甸土壤、小尾寒羊主食 3种牧草、放牧小尾寒羊被毛和血液中镁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交错带草甸土壤中镁的总平均含量为 0 4 1% ;小尾寒羊主食 3种牧草中镁的年平均含量分别为 0 4 6 %、0 2 2 %、0 15 % ,牧草中镁的总平均含量为 0 2 8% ;放牧小尾寒羊被毛和血液中镁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 85 8 5 1μg g和 30 38μg g。据此认为 ,该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不会发生镁缺乏症和镁中毒病 ,但其镁营养处于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农牧交错带 小尾寒羊 放牧系统 镁含量 草甸土壤 牧草 被毛 血液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小尾寒羊放牧系统中铁含量的分析
9
作者 温铁峰 胡锐 +2 位作者 胡薇 周道玮 王爱霞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
2 0 0 2年 5 ,7,9月 ,对东北农牧交错带内某草甸土壤、小尾寒羊主食的 2种牧草、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铁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交错带草甸土壤中铁的总平均含量为 0 .96 % ,小尾寒羊主食的 2种牧草中铁的总平均含量为 75 9.85 μg/... 2 0 0 2年 5 ,7,9月 ,对东北农牧交错带内某草甸土壤、小尾寒羊主食的 2种牧草、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铁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交错带草甸土壤中铁的总平均含量为 0 .96 % ,小尾寒羊主食的 2种牧草中铁的总平均含量为 75 9.85 μg/g ;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铁的总平均含量为 2 33.30 μg/g。据此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农牧交错带 小尾寒羊 放牧系统 铁含量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小尾寒羊营养素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苏海涛 谢丽波 +2 位作者 解名环 邢义 于明月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08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研究羊肉中营养素含量与草原类淹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肉品中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的含量,元素测定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结果肉品中钠含量(mg/kg)在3... 目的研究羊肉中营养素含量与草原类淹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肉品中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的含量,元素测定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结果肉品中钠含量(mg/kg)在3个草原类型间有差异,其中Ⅲ型最高(Ⅰ类为628.17±46.36,Ⅱ类为620.17±49.03,Ⅲ类为737.67±48.64,F=7.824,P<0.05);Ⅲ型草原小尾寒羊肉品中锌含量(mg/kg)最高(Ⅰ类为27.20±1.39,Ⅱ类为32.97±4.82,Ⅲ类为36.16±7.29;F=8.734,P<0.05);Ⅲ型草原小尾寒羊肉品中硒含量(mg/kg)最低(Ⅰ类为0.048±0.012,Ⅱ类为0.048±0.007,Ⅲ类为0.011±0.002;F=19.006,P<0.05)。肉品中重金属的检出值均符合GB 18406.3-2001无公害畜禽肉安全的要求,肉品中氟含量高出国家标准2倍多。草原类型不同对肉品中常规营养成分、重金属和氟元素的含量无影响(均P>0.05)。结论东北农牧交错带小尾寒羊羊肉基本没有受到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肉品中硒元素含量偏低,氟元素含量偏高,与该区土壤中元素含量水平有关,应引起该地区人群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 生态环境 小尾寒羊 东北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春季小尾寒羊放牧系统中含硒量的分析
11
作者 杨宝田 张爱武 温铁峰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5-97,共3页
2002年5月,对东北农牧交错带内某草甸土壤、小尾寒羊主食的羊草、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含硒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交错带春季土壤中平均含硒量为111.80μkg/kg,羊草中平均含硒量为78.88 μg/kg;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平均含硒量为420.28... 2002年5月,对东北农牧交错带内某草甸土壤、小尾寒羊主食的羊草、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含硒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交错带春季土壤中平均含硒量为111.80μkg/kg,羊草中平均含硒量为78.88 μg/kg;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平均含硒量为420.28μg/kg。据此认为,该交错带春季放牧小尾寒羊不会发生硒缺乏症和硒中毒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农牧交错带 小尾寒羊 放牧 羊草 土壤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让虎 李晓燕 +2 位作者 李艳博 张茜 张树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28-232,236,共6页
基于RS和GIS技术,选取吉林省通榆县为研究区,以1986年、2000年、2008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分析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并结合气象、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人文驱动因素。... 基于RS和GIS技术,选取吉林省通榆县为研究区,以1986年、2000年、2008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分析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并结合气象、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人文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耕地和草地的面积和始终占总面积的50%以上,城市、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变化波动仅为0.22%,城市化进程缓慢;(2)耕地主要由草地和未利用地转化而来,其中草地的贡献率分别为22.88%和12.00%;减少的草地主要转移为耕地,转移率高达31.84%和42.75%;(3)2000—2008年间研究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达到2.55%,土地利用程度大大提高;(4)气候暖干化构成了研究区近20多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背景,而人口压力、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等人为因素则是影响和控制土地利用变化方向的主导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LUCC) 驱动因素 RS和GIS 东北农牧交错带 通榆县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小尾寒羊放牧系统中铜的营养状况
13
作者 胡锐 《丹东纺专学报》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对东北农牧交错带内具有代表性的某草甸土壤、2种小尾寒羊主食牧草、放牧小尾寒羊被毛及肝脏中铜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交错带草甸土壤中铜的总平均含量为8.58μg/g;2种小尾寒羊主食牧草中铜的总平均含量为9.60μg/g;放牧小尾寒... 对东北农牧交错带内具有代表性的某草甸土壤、2种小尾寒羊主食牧草、放牧小尾寒羊被毛及肝脏中铜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交错带草甸土壤中铜的总平均含量为8.58μg/g;2种小尾寒羊主食牧草中铜的总平均含量为9.60μg/g;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铜的总平均含量为5.53μg/g,肝脏中铜的总平均含量为86.17μg/g。2002年,该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当年没有发生铜缺乏症和铜中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农牧交错带 小尾寒羊 营养状况 放牧系统 平均含量 2002年 铜缺乏症 代表性 铜含量 600 中毒病 土壤 草甸 牧草 主食 肝脏 被毛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小尾寒羊集群放牧系统中钙、磷元素营养状况分析
14
作者 李国华 温铁峰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46-153,共8页
对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内小尾寒羊集群放牧生态系统中5、7、9月钙、磷元素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牧地土壤中钙、磷元素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1.46%、178.88μg/g;小尾寒羊2种主食牧草中钙、磷元素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0.39%、256.26... 对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内小尾寒羊集群放牧生态系统中5、7、9月钙、磷元素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牧地土壤中钙、磷元素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1.46%、178.88μg/g;小尾寒羊2种主食牧草中钙、磷元素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0.39%、256.26μg/g;小尾寒羊羊毛中钙元素的总平均含量为2111.45μg/g;小尾寒羊羊血中钙、磷元素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69.65μg/g、10.21μg/g;小尾寒羊羊骨中钙、磷元素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4.44%、2.45%。据此认为,在该交错带集群放牧的小尾寒羊不会发生钙缺乏症或中毒病,但可能发生磷缺乏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农牧交错带 小尾寒羊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土地利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图 《现代农业研究》 2016年第8期4-4,共1页
东北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在长期的垦草农作、超载过牧之下,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呈现沙漠化、盐碱化与草原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交叉最为密切的环节,土地利用以及由此导致的土地覆被的... 东北农牧交错带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在长期的垦草农作、超载过牧之下,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呈现沙漠化、盐碱化与草原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交叉最为密切的环节,土地利用以及由此导致的土地覆被的变化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区域气候、水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生物多样性等产生重大影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对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将是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东北农牧交错带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典型区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系统功能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优质肉羊产业化生产模式的研究
16
作者 王伟霞 李信涛 +5 位作者 姜怀志 郭立民 潘志忠 李雪平 张桂山 姜国立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10期159-160,共2页
我国养羊产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饲养方式逐渐摆脱传统的靠天养羊、粗放管理的低效生产模式,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的高效养羊方式迈进。特别是东北地区农牧交错带,利用牧区羊的繁殖优势和农区羊的育肥优势,“牧繁农育”... 我国养羊产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饲养方式逐渐摆脱传统的靠天养羊、粗放管理的低效生产模式,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的高效养羊方式迈进。特别是东北地区农牧交错带,利用牧区羊的繁殖优势和农区羊的育肥优势,“牧繁农育”的养羊方式迅猛发展,肉羊产业化发展初具模型。本项研究通过对农牧交错带优质肉羊产业化生产模式的研究,建立起以优质肉羊生产体系为重点,实施产业化开发,逐步形成高于国内现有技术水平,有别于国外的集约化方式,适合我国国情的优质肉羊杂交配套系和产业化生产模式。成果在东三省和内蒙古部分农牧交错带推广后,产生了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肉羊 东北农牧交错带 杂交配套系 产业化生产模式
下载PDF
东北农牧交错带花生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爱冬 王小蕾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4期18-18,20,共2页
从品种和地块选择、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介绍东北农牧交错带花生栽培技术,以指导花生栽培。
关键词 花生 栽培技术 东北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经济动物学报》2004年总目次
18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经济动物学报 白秀娟 梅花鹿茸 东北梅花鹿 东北农牧交错带 泰和乌骨鸡 目次
下载PDF
Use of Intensity Analysis to Measure Land Use Changes from 1932 to 2005 in Zhenlai County,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9
19
作者 YANG Yuanyuan LIU Yansui +1 位作者 XU Di ZHANG Shuwe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3期441-455,共15页
Analyzing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over time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important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provide solutions for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specially in ecolo... Analyzing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over time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important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provide solutions for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specially in ecologically fragile region. In this paper, a case study was taken in Zhenlai County, which is a part of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ast China. This study seeks to use multi-temporal satellite images and other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to analyz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from 1932 to 2005, and applied a quantitative methodology named intensity analysis in the time scale of decades at three levels: time interval, category, and transition. The findings of the cas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interval level of intensit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annual rate of overall change was relatively fast in 1932–1954 and 1954–1976 time intervals. 2) The category level showed that arable land experienced less intensively gains and losses if the overall change was to have been distributed uniformly across the landscape while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forest land, grassland, water, settlement, wetland and other unused land were not consistent and stationary across the four time intervals. 3) The transition level illustrated that arable land expanded at the expense of grassland before 2000 while it gained intensively from wetland from 2000 to 2005. Settlement targets arable land and avoids grassland, water, wetland and other unused land. Besides, the loss of grassland was intensively targeted by arable land, forest land and wetland in the study period while the loss of wetland was targeted by water except for the time interval of 1976–2000. 4) During the early reclamation period, land use change of the study area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policy, institution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followed by the natural disa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nsity analysis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pattern driving forces Northeast China
下载PDF
Vegetation Change of Ecotone in West of Northeast China Plain Using Time-series Remote Sensing Data 被引量:10
20
作者 HUANG Fang WANG P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0年第2期167-175,共9页
Multi-temporal series of satellite SPOT-VEGETATION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NDWI) data from 1998 to 2007 were used for analyzing vegetation change of the eco... Multi-temporal series of satellite SPOT-VEGETATION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NDWI) data from 1998 to 2007 were used for analyzing vegetation change of the ecotone in the west of the Northeast China Plain. The yearly and monthly maximal values,anomalies and change rates of NDVI and NDWI were calculated to reveal the interannual and seasonal changes in vegetation cover and vegetation water content.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characterize the trends in vegetation change. The yearly maximal NDVI decreased from 0.41 in 1998 to 0.37 in 2007,implying the decreasing trend of vegetation activit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maximal NDVI in spring and summer over the study period,while an increase trend was observed in autumn. The vegetation-improved regions and vegetation-degraded regions occupied 17.03% and 20.30% of the study area,respectively. The maximal NDWI over growing season dropped by 0.027 in 1998–2007,and about 15.15% of the study area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of water content. Vegetation water stress in autumn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spring. Vegetation cover and water content variations were sensitive to annual precipitation,autumn precipitation and summer temperature. The vegetation degradation trend in this ecotone might be induced by the warm-drying climate especially continuous spring and summer drought in the recent ten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chang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NDWI) SPOT-VEGETATION ECOTONE Northeast China Pla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