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9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发生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陈丽娟 朱蕻潮 +3 位作者 吴晓丽 杨康群 秦海艳 王昕雯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263-1268,共6页
目的研究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61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两性霉... 目的研究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61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两性霉素B脂质体相关AKI分为AKI组23例(37.7%),非AKI组38例(62.3%)。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两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人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L-AMB使用累积剂量及治疗前血清钾水平在诊断AKI方面的能力。结果有23例病人在使用L-AMB治疗过程中发生AKI,AKI发生率为37.7%。L-AMB疗程、累积剂量、日剂量,L-AMB治疗前血钾水平在AKI及非AKI两组病人比较中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累积剂量是发生L-AMB相关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6,95%CI:(1.08,1.98),P=0.014];在L-AMB治疗前低血钾水平是发生L-AMB相关AKI的另一个独立危险因素[OR=0.05,95%CI:(0.01,0.43),P=0.007]。累积剂量和治疗前血钾水平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分别为0.88(0.79,0.98)、0.88(0.79,0.96),灵敏度分别为86.9%、81.5%,特异度分别为89.4%、86.9%。结论L-AMB累积剂量及治疗前低血钾水平均是L-AMB相关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在L-AMB相关AKI的诊断中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且累积剂量的诊断价值大于治疗前低血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脂质体 侵袭性真菌感染 急性肾损伤 药物毒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传统两性霉素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患者安全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徐芳菲 梁密 黄伟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比较传统两性霉素B(conventional amphotericin B,C-AM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liposomal amphotericin B,L-AMB)治疗血液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2022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接受C-AMB或L-AMB治疗的... 目的比较传统两性霉素B(conventional amphotericin B,C-AM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liposomal amphotericin B,L-AMB)治疗血液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2022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接受C-AMB或L-AMB治疗的血液病患者信息,通过倾向性匹配评分分析法将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进行匹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时间,因治疗成功或失败而停药的发生率,因低钾血症、肝毒性和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导致停药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肾毒性和低钾血症发生率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两性霉素B的单日最大剂量是影响其相关肾毒性和低钾血症的关键因素。结论C-AMB仍然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使用的安全有效的药物,特别是对于经济条件较差、需要接受经验性或抢先抗真菌治疗的血液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两性霉素b 脂质体两性霉素b 药品安全 血液病
下载PDF
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联合局部点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
3
作者 安琳 连慧芳 +3 位作者 韦秋红 蔡晶晶 杨赪雯 张荣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目的 探究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联合局部点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的效果及对角膜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白... 目的 探究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联合局部点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的效果及对角膜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69例(69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局部点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视力、角膜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和IL-1β水平,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43%)较对照组(70.59%)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异物感、畏光、前房积脓消失时间及角膜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视力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NLRP3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K患者应用基质内注射两性霉素B联合局部点眼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视力,降低角膜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IL-1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真菌性角膜炎 局部点眼 NLRP3炎症小体 IL-1Β
下载PDF
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同加量方案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中的安全性
4
作者 陈婷婷 张华堂 林志强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索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临床应用中不同加量方案的安全性、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使用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病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两性霉素... 目的探索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临床应用中不同加量方案的安全性、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使用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病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同加量方案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及低钾血症的影响,统计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并使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对用药后钾离子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0例患者,快速加量法(n=23,≤4d)与慢速加量法(n=27,>4d)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及钾离子浓度的影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钾血症(76.0%)是两性霉素B脂质体最常见不良反应,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用药前钾离子浓度(P=0.008)是用药后钾离子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可安全使用快速加量法以尽快达到治疗剂量,该药临床应用中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低钾血症,用药前钾离子浓度是用药后钾离子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脂质体 加量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不同pH的5%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何旭 梁丽媛 赵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18-22,共5页
目的通过不同pH的5%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以探讨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变化对注射用两性霉素B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调节5%葡萄糖溶液至pH=3.2、3.4、3.6、3.8、4.0、4.2、4.4、4.6、4.8、5.0,并分别... 目的通过不同pH的5%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以探讨5%葡萄糖注射液的pH变化对注射用两性霉素B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调节5%葡萄糖溶液至pH=3.2、3.4、3.6、3.8、4.0、4.2、4.4、4.6、4.8、5.0,并分别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在避光条件下室温放置0、1、2、3、4、5、6、7 h。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性霉素B的含量变化情况,同时考察供试液的pH变化情况;通过加速实验增加输液体系中两性霉素B降解产物量,并最终通过质谱分析来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pH≤3.4的5%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两性霉素B配伍后会产生明显可见的浑浊沉淀;5%葡萄糖注射液pH≤4时,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注射用两性霉素B相对含量下降,降解量可达10%,而降解到的杂质结构为甲氧基取代杂质。结论为了保证注射用两性霉素B的输液安全,在溶媒pH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减少输液时间可以有效降低两性霉素B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两性霉素b 5%葡萄糖注射液 稳定性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全身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例
6
作者 吕飞飞 高婕 +1 位作者 吕昌亮 张盼盼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期32-34,共3页
两性霉素B为多烯类抗真菌药,通过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结合,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离子、核苷酸和氨基酸外漏,从而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而抑制其生长。本文对1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经支气管镜... 两性霉素B为多烯类抗真菌药,通过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结合,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离子、核苷酸和氨基酸外漏,从而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而抑制其生长。本文对1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全身应用注射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的病例进行讨论,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支气管肺泡灌洗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下载PDF
四种两性霉素B静脉制剂抗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7
作者 王月玥 卢金淼 +4 位作者 张宇 朱琳 张俊琦 王艺 李智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327-332,共6页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四种两性霉素B静脉剂型在治疗真菌感染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英文电子数据库(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四种两性霉素B静脉剂型在治疗真菌感染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英文电子数据库(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比较两性霉素B与三唑类或棘白菌素类药物治疗真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网状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5日,文献质量采用GRADE分级。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4365例患者。在疗效方面,两性霉素B脂质体>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两性霉素B胶体分散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性霉素B脂质体复合物与其他剂型相比差异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四种两性霉素B静脉剂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相比两性霉素B胶体分散体具有更高的神经系统毒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种两性霉素B静脉剂型中,脂质体剂型的疗效优于脱氧胆酸盐传统剂型;胶体分散体剂型的疗效显著低于传统剂型,同时神经系统毒性也较低。由于研究纳入文献数量有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故仍需更多大样本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脱氧胆酸盐 脂质制剂 真菌感染 疗效 安全性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8
作者 张露 鲁雁秋 +1 位作者 刘丹 胡婧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18-2022,共5页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艾滋病合并CM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艾滋病合并CM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AmB+FC)组和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AmB+POS)组,每组各22例。AmB+FC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注射液,AmB+POS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两性霉素B+泊沙康唑注射液。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脑脊液隐球菌转阴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发热、视物模糊发生率以及白细胞减少、贫血、肾功能异常、低钾血症、肝功能异常、皮疹、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B+POS组患者的脑脊液隐球菌转阴率显著高于AmB+FC组,头痛、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任何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mB+FC组(P<0.05)。两组患者的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脑脊液葡萄糖含量、脑脊液氯化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泊沙康唑可提高艾滋病合并CM患者的脑脊液隐球菌转阴率,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脑膜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两性霉素b 泊沙康唑 氟胞嘧啶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在线二维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两性霉素B的杂质谱
9
作者 翁荣文 王轩堂 +1 位作者 闻宏亮 刘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2-444,共13页
建立了基于在线二维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2D HPLC-Q TOF/MS)的两性霉素B杂质谱分析方法。第一维液相色谱(^(1)D-LC)以XBridge Shield C18为色谱柱、甲醇-乙腈-4.2 g/L柠檬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第二维液相色谱(^(2)D-LC)以Xtim... 建立了基于在线二维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2D HPLC-Q TOF/MS)的两性霉素B杂质谱分析方法。第一维液相色谱(^(1)D-LC)以XBridge Shield C18为色谱柱、甲醇-乙腈-4.2 g/L柠檬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第二维液相色谱(^(2)D-LC)以Xtimate C8为捕集柱,以含0.1%甲酸的1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乙腈(95∶5, v/v)为流动相进行捕集和脱盐;以Xtimate C8为色谱柱,以含0.1%甲酸的1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洗脱。该方法结合了在线稀释和多针捕集装置,实现了10个组分/杂质的高效分离,并通过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实现了对不稳定组分/杂质的结构推断,解决了2D HPLC溶剂兼容性的难题,增加了分析通量,提高了2D HPLC的自动化能力,避免了两性霉素B与部分杂质在色谱分离过程中相互转化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利用该方法可以灵敏地对两性霉素B的杂质谱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对两性霉素B的生产工艺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二维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两性霉素b 杂质谱
下载PDF
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联合口服伏立康唑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治疗效果
10
作者 倪雅静 聂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8-140,共3页
目的:分析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联合口服伏立康唑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本院收治的52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口服伏... 目的:分析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联合口服伏立康唑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本院收治的52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口服伏立康唑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伏立康唑)与观察组(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咳嗽咳痰改善时间、发热改善时间、肺部湿啰音改善时间、CRP、ESR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治疗期间,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联合口服伏立康唑有助于患者影像学表现改善及临床症状及早减轻,改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伏立康唑 电子支气管镜局部灌注 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
下载PDF
支气管镜下灌注两性霉素B治疗肺结核合并肺曲霉病的疗效
11
作者 黄华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2183-2185,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灌注两性霉素B治疗肺结核合并肺曲霉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3年6月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肺曲霉病患者6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21例,支气管镜下灌注两性霉素B+口服伏立康唑治疗)、B组...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灌注两性霉素B治疗肺结核合并肺曲霉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3年6月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肺曲霉病患者6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21例,支气管镜下灌注两性霉素B+口服伏立康唑治疗)、B组(21例,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口服伏立康唑治疗)、C组(21例,单纯口服伏立康唑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C组(6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80.9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B组与C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略低于B组(14.28%)与C组(23.8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下灌注两性霉素联合伏立康唑治疗肺结核合并肺曲霉病较单一使用伏立康唑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下灌注治疗 两性霉素b 伏立康唑 肺结核 肺曲霉病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寒颤、恶心、呼吸困难1例
12
作者 刘丽娜 张凤琴 刘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9期155-158,共4页
两性霉素B类药物是多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主要用于真菌感染的治疗,也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真菌感染治疗首选药物,但两性霉素B制剂具有明显肾毒性,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较多。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是两性霉素B与胆固醇酰... 两性霉素B类药物是多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主要用于真菌感染的治疗,也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真菌感染治疗首选药物,但两性霉素B制剂具有明显肾毒性,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较多。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是两性霉素B与胆固醇酰硫酸酯钠形成的胶体分散体,因胆固醇酰硫酸酯钠可抑制两性霉素B与人体细胞膜中胆固醇的结合,从而降低与肾小管细胞膜上胆固醇的结合率,降低肾毒性,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较平稳,连续给药时血药浓度波动小,便于临床控制剂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治疗基础上的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探究
13
作者 张晓倩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738-743,共6页
目的: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治疗基础上探究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探究。方法:分析比较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54只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经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交替滴眼治疗前及治疗后2 d、4 d、15 d、30 d患者血清中IL-1、I... 目的: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治疗基础上探究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探究。方法:分析比较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54只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经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交替滴眼治疗前及治疗后2 d、4 d、15 d、30 d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Dectin-1、Nrf2、HO-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2 d,IL-1、IL-6、TNF-α、Dectin-1血清水平下降,Nrf2、HO-1水平上升,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用药后4 d开始,血清IL-1、IL-6、TNF-α、Dectin-1水平下降,及Nrf2、HO-1上升水平均较用药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感染真菌后,Dectin-1促进角膜病变进展,Nrf2、HO-1促进角膜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两性霉素b 氟康唑 DECTIN-1 Nrf2 HO-1
下载PDF
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肺曲霉菌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14
作者 钟芝梅 《医师在线》 2024年第10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肺曲霉菌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肺曲霉菌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伏立康唑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肺曲霉菌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肺曲霉菌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伏立康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水平、病灶吸收情况、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1/FVC)]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8、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吸收有效率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VC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4/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肺曲霉菌病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助于病灶吸收及疾病的恢复,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曲霉菌病 伏立康唑 两性霉素b 炎症因子 肺功能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致急性肾损伤的自动监测比较
15
作者 于承暄 郭代红 +4 位作者 郭海丽 张博 朱雨 李伯妍 王嘉熙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住院患者中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致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特点和临床特征,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医疗机构药物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ADE-ASAS)回顾性监测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 目的对比分析住院患者中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致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特点和临床特征,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医疗机构药物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ADE-ASAS)回顾性监测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所有使用两性霉素B普通制剂(AmB-D)和脂质体制剂(L-AmB)的住院患者,并根据给药途径将AmB-D分为静脉途径及其他途径2个亚组进行分析,经系统报警、双人盲评、专家审核最终确认AmB-D及L-AmB致AKI阳性病例。结果AmB-D及L-AmB用药患者分别为2139例次及717例次,AmB-D静脉途径、其他途径及L-AmB致AKI阳性病例分别为53例次(6.92%)、45例次(3.28%)及27例次(3.77%),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B-D静脉途径致AKI中位发生时间4(2~6)d,其他途径为3(2~6)d,L-AmB为5(3~6)d,均以1期AKI为主(分别占77.4%,73.3%,55.6%)。2种剂型都以血液科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AKI占比最高。静脉用药后血清肌酐(SCr)及峰值SCr均以L-AmB略高于AmB-D。结论ADE-ASAS能够精准高效获取真实世界用药安全数据;静脉使用AmB-D致AKI的发生率高于其他途径,同时高于L-AmB;临床应用中均应监测重点科室用药人群肾功能变化,尤其是用药后3~5 d的SCr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 肾损伤 急性 自动监测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葡萄糖溶液配制及输注方法探索
16
作者 张俊丽 蔡诗琪 +3 位作者 方莉 吕芳芳 俞云松 周志慧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487-492,共6页
目的分析两性霉素B合适的溶媒pH值、缓冲液、终溶液浓度、输注方法等。方法测量不同规格、批号的5%葡萄糖注射液pH,测量不同pH和体积的5%葡萄糖加入缓冲液剂量pH,测量不同浓度两性霉素B输注液以及加入不同体积缓冲液溶液pH,并观察外观... 目的分析两性霉素B合适的溶媒pH值、缓冲液、终溶液浓度、输注方法等。方法测量不同规格、批号的5%葡萄糖注射液pH,测量不同pH和体积的5%葡萄糖加入缓冲液剂量pH,测量不同浓度两性霉素B输注液以及加入不同体积缓冲液溶液pH,并观察外观等。结果有61.11%批次的5%葡萄糖pH不在两性霉素B配制要求范围内,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0.1 mL均可将不同体积及pH的5%葡萄糖调至5.0以上;浓度4 mg/100 mL~10 mg/100 mL的两性霉素B终溶液pH值为6.00~7.60,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0.03 mL~0.15 mL可将不同浓度250 mL 5%的葡萄糖pH调至6.00~7.50,无沉淀、结晶现象;不管葡萄糖溶液初始pH值,配制浓度0.1 mg/mL的AMB终溶液pH值7.10~7.70,未见混浊现象。结论配制前关注5%葡萄糖注射液pH值,若pH<4.20,建议加缓冲液,若临床两性霉素B需求较大,可考虑订购pH≥4.20的5%葡萄糖注射液;建议输注液终浓度0.04~0.1 mg/mL(不超过0.1 mg/mL),该浓度下可不用调整葡萄糖注射液初始pH值;根据总剂量平衡调整输液时间(推荐4~8 h),基线肾功能不全患者、器官移植、肿瘤化疗等肾功能不全风险较大患者可适当延长,但不建议超过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堵管现象 5%葡萄糖注射液 5%碳酸氢钠注射液 pH值 输注浓度 输注速度
下载PDF
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两性霉素B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皓飞 王金龙 +9 位作者 胡文瀚 宋倩文 吴昌德 何洁 胡琳璘 徐静媛 李卿 潘纯 谢剑锋 黄英姿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脱氧胆酸盐两性霉素B在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特点及目标靶值并分析其PK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从2018年11月—2022年1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并接受脱氧胆酸盐两性霉... 目的探讨脱氧胆酸盐两性霉素B在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特点及目标靶值并分析其PK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从2018年11月—2022年1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并接受脱氧胆酸盐两性霉素B输入治疗的重症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用药从1 mg/d开始逐渐累加至50 mg/d,持续静脉泵入6 h,在用药第7、14天采集给药前及给药后1、3、6、9、12 h的外周血2 mL,采用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两性霉素B的浓度。观察两性霉素B的PK特点并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影响其PK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2例重症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对比正常受试者中得到的脱氧胆酸盐两性霉素B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患者体内两性霉素B的谷浓度(Cmin)、清除率(clearance,CL)、半衰期(t_(1/2))和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均高于健康受试者(均P<0.05),而血药浓度峰值(Cmax)(1.63±0.77)mg/L未见明显差异。更快的两性霉素B剂量累加速度相比于正常累加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P>0.05)变化,并且其Cmax和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d)更高。单因素分析显示实时APACHEⅡ评分可能是两性霉素B峰浓度的影响因素(P=0.008)。结论重症IFI患者体内两性霉素B的谷浓度、CL、半衰期(t_(1/2))、和AUC均高于健康受试者,但Cmax两组未见明显差异,实时APACHEⅡ评分可能是影响两性霉素B峰浓度的影响因素。更快的两性霉素B药物累加速度未表现出明显的即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增加,并且存在更高的药效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侵袭性真菌感染 药物代谢动力学 重症患者
下载PDF
注射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挽救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易耕 陈兵 +12 位作者 史鹏程 杨继龙 何祎 魏嘉璘 庞爱明 杨栋林 马巧玲 张荣莉 翟卫华 陈欣 冯四洲 韩明哲 姜尔烈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3-448,共6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ABCD)挽救治疗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既往抗真菌治疗失败后在2021年4—8月间接受ABCD治疗的106例患者资料。统计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结局以及ABCD相关不良反应... 目的评价注射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ABCD)挽救治疗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既往抗真菌治疗失败后在2021年4—8月间接受ABCD治疗的106例患者资料。统计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结局以及ABCD相关不良反应指标。结果106例患者中,ABCD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输液反应,包括寒颤(60.4%)、发热(54.7%)和畏寒(11.3%)。不良反应多为1~2级。106例患者的ABCD挽救治疗有效率为85.8%(91例,95%CI:77.7%~91.9%)。其中,确诊/临床诊断IFD患者有效率为92.6%(25/27,95%CI:75.7%~99.1%),包括毛霉病(9例)、肺曲霉病(5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5例)、马尔尼菲篮状菌病(3例)、肺念珠菌病(2例)患者治疗均有效,3例念珠菌血症患者中的1例治疗有效。7例既往接受过多烯类抗真菌药物治疗的确诊/临床诊断IFD患者挽救治疗均有效。此外,确诊/临床诊断IFD患者6周内均为生存状态。结论ABCD治疗IFD安全可耐受,肾毒性较低,用于既往抗真菌治疗不耐受或无效患者仍可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病 注射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血液疾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雯慧 王丽宁 +2 位作者 王苓 姜杰玲 胡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16,共6页
我国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确诊和临床诊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发生率在接受化疗人群中为2.1%[1],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人群中达7.7%[2]。曲霉与念珠菌是血液病患者... 我国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确诊和临床诊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发生率在接受化疗人群中为2.1%[1],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人群中达7.7%[2]。曲霉与念珠菌是血液病患者IFD最常见致病菌,毛霉则相对少见[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病 两性霉素b脂质体 血液疾病
下载PDF
1例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致低钾血症病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明明 王娜 +3 位作者 朱珊珊 丁晓晴 费群 何心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7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致低钾血症的相关因素和防治对策。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致低钾血症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结合相关文献和指南分析出现低钾血症的原因,计算补钾治疗剂量,并调整治疗方案... 目的 探讨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致低钾血症的相关因素和防治对策。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致低钾血症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结合相关文献和指南分析出现低钾血症的原因,计算补钾治疗剂量,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药师建议口服枸橼酸钾3.0 g(每天3次)后加用10%氯化钾注射液静脉补钾治疗,患者血清钾含量稳定,继续口服补钾治疗,抗真菌感染治疗有效,血清钾紊乱得到及时纠正,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药师从药学角度为低钾血症患者提供补钾方案,可辅助医师诊疗,提高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隐球菌性脑膜炎 低钾血症 药学监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