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5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著”与“别裁”在中医古籍书目整理中的应用与思考
1
作者 张伟娜 佟琳 +2 位作者 董燕 王腾飞 李鸿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互著”与“别裁”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对图书文献进行分类著录的特殊辅助方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中医古典目录学分类研究也离不开这2种方法的应用。首先,对“互著”与“别裁”的概念、内涵与源流进行梳理;其次,分别对古代中医专科... “互著”与“别裁”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对图书文献进行分类著录的特殊辅助方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中医古典目录学分类研究也离不开这2种方法的应用。首先,对“互著”与“别裁”的概念、内涵与源流进行梳理;其次,分别对古代中医专科书目和现代中医专科书目中使用“互著”与“别裁”的情况进行核查,重点对其在中医古籍书目整理中具体应用实例进行整理与评述;最后,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从而为现代中医古籍数字书目信息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著 别裁 中医古籍 分类著录
下载PDF
基于中医古籍知识库的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建设
2
作者 廖欣欣 王国 +4 位作者 傅昊阳 王茂 王斯琪 皮文 高秋香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5期28-32,共5页
旨在探索中医古籍知识库在临床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与建设。中医古籍包含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知识,然而由于古籍数量庞大且馆藏分散,保存状态参差不齐,使得医生在临床实践难以充分运用。因此,将中医古籍知识库与临床辅助决策系... 旨在探索中医古籍知识库在临床辅助决策系统中的应用与建设。中医古籍包含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知识,然而由于古籍数量庞大且馆藏分散,保存状态参差不齐,使得医生在临床实践难以充分运用。因此,将中医古籍知识库与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相结合,逐渐成为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趋势之一。本研究收集岭南中医古籍共计278本,涵盖488种疾病,1198种证候,3907种症状,系统对中医古籍进行整理和分类,构建出一个结构化和标准化的中医古籍库,同时关联引入现代临床医学相关知识,形成了综合性的中医临床知识库。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规则的推理引擎和机器学习算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等信息,从中医古籍知识库中检索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通过实际应用和测试,验证了基于中医古籍知识库的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可提高中医诊疗的有效性,系统的建设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医古籍知识,也为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知识库 临床辅助决策 机器学习
下载PDF
中医古籍数字出版内容优化策略
3
作者 严雪梅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第5期117-120,共4页
中医古籍数字出版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有力践行。【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古籍数字化内容现状,探索中医古籍数字化内容进一步优化策略与方法。【方法】总结近年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现... 中医古籍数字出版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有力践行。【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古籍数字化内容现状,探索中医古籍数字化内容进一步优化策略与方法。【方法】总结近年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现状,结合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古籍数字化创新发展研究,对中医古籍数字化内容现状进行分析,探索进一步内容优化的方法和路径。【结果】从中医古籍数字化内容筛选、整理,数字化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交互技术在内容建设与呈现形式方面提出中医古籍数字出版内容高质量发展建议。【结论】建立统一的筛选原则和机制,规范整理方法,对中医古籍内容进行筛选与整理,是中医古籍数字出版内容建设的质量保障;充分应用数字化新技术丰富中医古籍数字出版内容呈现形式,提高读者使用体验,有利于中医古籍数字出版“互联网+”式的全球化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数字出版 数字化技术 内容优化 古籍整理
下载PDF
一部宜置放在案头的书目——《新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评说
4
作者 段逸山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2期89-91,共3页
在薛清录主编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基础上,李洪涛主编的《新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近期问世。该书旁涉全国379家藏书机构所藏1912年前的中医古籍,搜罗尤为广泛;强调“由文献到目录”,纠正了以往“由卡片到目录”所致诸多差谬,著录益... 在薛清录主编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的基础上,李洪涛主编的《新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近期问世。该书旁涉全国379家藏书机构所藏1912年前的中医古籍,搜罗尤为广泛;强调“由文献到目录”,纠正了以往“由卡片到目录”所致诸多差谬,著录益趋准确;提出“学科优先”“首见优先”等原则,分类合理,编排有序;新增刊刻、抄录、印行者索引,有裨于中医书籍流传史,乃至于中医书籍史的研究。《新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对中医书目的编纂多有发挥创造,值得中医文献工作者置放于案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 搜罗 著录 编排 书评
下载PDF
中医古籍《灵枢》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可视化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莹璇 谢炜豪 +4 位作者 陈帆 徐倩 李荣耀 陈振虎 刘秀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82-790,共9页
【目的】探讨《灵枢》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可视化方法,以期为中医古籍理论知识的结构化存储与展示提供思路。【方法】借鉴专业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思路,利用文本挖掘技术,进行词库构建,对《灵枢》原文进行分词、实体识别、关系抽取等处理,... 【目的】探讨《灵枢》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可视化方法,以期为中医古籍理论知识的结构化存储与展示提供思路。【方法】借鉴专业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思路,利用文本挖掘技术,进行词库构建,对《灵枢》原文进行分词、实体识别、关系抽取等处理,得到知识图谱的构建基础。再利用图数据库Neo4j进行知识图谱的存储与查询,实现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展示。【结果】得到《灵枢》词库的1216个高质量词汇,实现了《灵枢》理论的知识图谱构建。构建的知识图谱可基本展示《灵枢》文本中描述的中医理论,如藏象与精气之间的关系、情志与五脏的关系等,使得相关实体与关系的检索调用成为可能,为中医古籍理论知识的结构化存储与展示提供了思路。【结论】通过知识图谱构建可以得到《灵枢》的中医理论知识图谱,展示《灵枢》中表达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的知识联系。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在图数据库中的存储,可使《灵枢》文本涉及的知识图谱能以可视化语义网络图的形式进行展示,还可使嵌入语义搜索、语义维基等系统成为可能,为中医智能医疗服务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 知识图谱 可视化 词汇挖掘 中医古籍 图数据库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中医古籍图谱推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悦悦 李燕 +1 位作者 李春雨 刘雪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4-59,共6页
目的针对中医古籍知识图谱实体关系信息缺失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知识推理方法,提升知识图谱的完备性。方法以知识图谱领域基准数据集及中医古籍数据集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推理方法,结合知识单步补全和多跳路径搜索... 目的针对中医古籍知识图谱实体关系信息缺失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知识推理方法,提升知识图谱的完备性。方法以知识图谱领域基准数据集及中医古籍数据集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推理方法,结合知识单步补全和多跳路径搜索,利用Python语言联合Neo4j图数据库实现路径间的推理。结果在知识推理任务数据集中,相较于基线模型,该推理方法在MAP指标上最高提升约53.79%,应用到中医古籍图谱时,其评价指标最高达0.776。结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知识推理方法对于提升中医古籍知识图谱的完备性具有显著优势,该方法可有效地填补中医古籍图谱中的信息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知识推理 中医古籍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胸痹中医古籍证据的评价、推荐及辨证规律研究
7
作者 张磊 张华敏 +3 位作者 孙敏 佟琳 陆惠 商洪才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41-2447,共7页
目的:运用中医古籍证据评价方法对中医古籍中治疗胸痹的方剂证据进行系统评价和推荐,并总结其辨证规律。方法:文献来自第5版《中华医典》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国医典藏”数据库。对1911年(包括1911年)以前治疗胸痹... 目的:运用中医古籍证据评价方法对中医古籍中治疗胸痹的方剂证据进行系统评价和推荐,并总结其辨证规律。方法:文献来自第5版《中华医典》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国医典藏”数据库。对1911年(包括1911年)以前治疗胸痹的古方进行收集、筛选,应用《中医古籍防治证据评价分级量表》(胸痹)进行评价与分级,用拟定的推荐标准进行证据推荐。结果:最终纳入155条治疗胸痹的中医古籍证据,其中31条证据被评价为高等级证据,65条证据被评为中等级证据,59条证据被评为低等级证据。遵循“以方测证”思维方法,可得胸痹的证型为寒凝心脉(34.19%)、气滞心脉(23.87%)、瘀血痹阻(16.13%)、痰浊凝滞(9.68%)、心阳不足(5.81%)、心气不足(4.52%)、心阴亏虚(3.87%)及心阳痹阻(1.94%)。源自《金匮要略》的人参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苏合香丸、失笑散,《正体类要》的归脾汤8条古籍证据进行强推荐,乌头赤石脂丸、丹参饮、血府逐瘀汤、橘枳姜汤4条古籍证据进行弱推荐,其他古籍证据暂不推荐。结论:《金匮要略》是治疗胸痹的经典古籍,具有完备的辨证论治体系;化痰法和活血法是治疗胸痹的基本治法,瓜蒌薤白三方、血府逐瘀汤等是治疗胸痹的重要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中医古籍 证据 循证评价 证据推荐 评价量表 辨证规律
下载PDF
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方法述要
8
作者 赵辉 张华敏 +2 位作者 张磊 刘思鸿 佟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28-233,共6页
中医古籍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医药实践的智慧结晶,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源泉。文章从概念到应用实践系统梳理中医古籍文献学研究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包括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数据挖掘、知识图谱构建、人工智能)、循证医学方法,并对... 中医古籍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医药实践的智慧结晶,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源泉。文章从概念到应用实践系统梳理中医古籍文献学研究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包括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数据挖掘、知识图谱构建、人工智能)、循证医学方法,并对其在古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举例,以期为中医古籍文献整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古籍研究方法 文献学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 综述
下载PDF
中医古籍中搐鼻法的临床应用探析
9
作者 蓝晓艳 苏巧珍 李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354-1358,共5页
对中医古籍中有关搐鼻法的论述进行整理与分析。搐鼻法为中医外治法之一,通过药物作用于鼻腔,从而通窍取嚏以治病。搐鼻法的中医取效机制与鼻为邪之出入通道之一有关,其取嚏机制与吐法类似,二者均具有通滞、祛邪外出、升提、解肌作用。... 对中医古籍中有关搐鼻法的论述进行整理与分析。搐鼻法为中医外治法之一,通过药物作用于鼻腔,从而通窍取嚏以治病。搐鼻法的中医取效机制与鼻为邪之出入通道之一有关,其取嚏机制与吐法类似,二者均具有通滞、祛邪外出、升提、解肌作用。中医古籍中,搐鼻法最常用于牙关紧闭、不省人事、中风、猝死等急性病症的治疗;其次,在头痛、黄疸、盘肠生产(即生产时子肠脱出)、转胎(即胎位不正)、小儿惊风、鼻渊、目生翳障、瘟疫等内科、妇产科、儿科、眼科、鼻喉科疾病及传染病中也可散见其运用。搐鼻法常用药有皂荚、赤小豆、鹅不食草、瓜蒂、生半夏、细辛、麝香、荜茇、藜芦、蓖麻子、川芎、莱菔子等。探析中医古籍中有关搐鼻法的论述,可为搐鼻法的现代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搐鼻法 外治法 通滞 祛邪外出 升提 解肌 皂荚 鹅不食草 瓜蒂 中医古籍
下载PDF
国内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0
作者 胡谦锋 杨心怡 +1 位作者 高雨 李文林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6期175-181,共7页
目的探讨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收录的1996年1月1日-2023年9月7日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文献,采用Excel2019软件分析纳入文献发文时间,采用CiteSpace6.2R7软件进行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时... 目的探讨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收录的1996年1月1日-2023年9月7日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文献,采用Excel2019软件分析纳入文献发文时间,采用CiteSpace6.2R7软件进行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时间线分析,采用网络调查法对我国16家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医古籍数字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86篇文献,发文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纳入文献涉及221个研究机构,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主。涉及481个关键词,高频关键词有数据挖掘、古籍保护、古籍整理、文献研究等。调研发现中医古籍数字化存在单位间缺乏合作、数字化程度不够等问题。结论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整体向好,但在技术层面有较大发展空间,后续研究应从强化中医古籍数字化基础技术研究、强化各馆藏单位间合作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数字化 数字人文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AIGC赋能中医古籍活化:Huang-Di大模型的构建
11
作者 张君冬 杨松桦 +1 位作者 刘江峰 黄奇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12,共10页
目前中医界已构建大量的古籍资源库,然而数字化研究仍以文献扫描整理、浏览检索等浅层知识服务的实现为主,生成式AI的发展为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在Ziya-LLaMA-13B-V1开源模型基础上,通过继续预训练、有监督微调、DP... 目前中医界已构建大量的古籍资源库,然而数字化研究仍以文献扫描整理、浏览检索等浅层知识服务的实现为主,生成式AI的发展为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在Ziya-LLaMA-13B-V1开源模型基础上,通过继续预训练、有监督微调、DPO优化的全流程训练步骤,构建中医古籍生成式对话大语言模型,最后通过自动评估和人工评估验证了其在中医古籍领域的优异性能。自动评估结果表明:训练损失函数成功收敛,各对话类目下BLEU、ROUGE指标值均偏低,侧面反映出该模型具备强大的领域创造力。人工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在古籍知识问答方面性能显著优于现有的中医药垂直领域两类模型,较优于通义千问,部分类目如预防养生的回答能力与ChatGPT(gpt-4)相比略有不足。本研究突破中医古籍数字化固有的研究模式,实现了古籍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利用,可满足古籍知识解答、中医问诊、养生保健等多元化的知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数字化 大语言模型 知识服务 AIGC
下载PDF
中医古籍校勘中的目录学应用
12
作者 王婧琳 李鸿涛 葛政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0-14,共5页
掌握和践行目录学的方法路径,有助于提高古医籍阅读、校勘效率,校勘因得目录门径而事半功倍。从校勘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医学书目的内容和在校勘中发挥的功用,梳理常供医籍校勘选用的3类目录:版本目录、辨伪目录、引用目录。阐明医籍校勘... 掌握和践行目录学的方法路径,有助于提高古医籍阅读、校勘效率,校勘因得目录门径而事半功倍。从校勘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医学书目的内容和在校勘中发挥的功用,梳理常供医籍校勘选用的3类目录:版本目录、辨伪目录、引用目录。阐明医籍校勘工作中目录学的应用思路:核验传承流序,鉴别医籍真伪;考察版本递藏,确定底本所出;审定卷帙缺佚,追溯卷次变化;通过《中华医藏·养生卷》校勘实例,说明在校勘工作中,应实地考察馆藏,确定删、增、调、补。以期为中医药古籍校勘与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学 中医古籍 校勘 医籍整理 中华医藏 养生卷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古籍治疗近视的组方用药规律
13
作者 吴亭彧 陈晓瑶 李凤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古籍治疗近视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第5版)和《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中,以“近视”“不能远视”“能近怯远”“近觑”为检索词。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建立标准化方药数据库,运用Ori...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古籍治疗近视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第5版)和《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中,以“近视”“不能远视”“能近怯远”“近觑”为检索词。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建立标准化方药数据库,运用Origin 2022分析药物的性味归经,运用Python 3.8.1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网络分析、k-modes聚类分析。结果纳入45首方剂,包含85味中药。方剂功效以补益肝肾和养心益智为主。药物功效以补虚药使用频次最高,药性以温、微寒、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肾、脾、肺、心经为主。高频药物共计18味,依次为茯苓、人参、远志等。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到8组药物组合。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将18味高频药物分为3类。结论中医古籍治疗近视以补益肝肾和养心益智为主,用药甘温平和,补而不滞,可为近视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数据挖掘 PYTHON 组方用药规律 中医古籍
下载PDF
中医古籍急救知识本体构建及可视化研究——以“虫兽咬伤病救治”领域为例
14
作者 张仕娜 晏峻峰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87-94,共8页
目的 深度挖掘中医古籍急救知识并进行知识可视化,促进中医古籍急救知识的信息增值和资源积累。方法 抽取中医古籍急救知识,利用本体方法和protégé本体工具,实现中医古籍数据资源间的关联组织和可视化。首先,以《肘后备急方... 目的 深度挖掘中医古籍急救知识并进行知识可视化,促进中医古籍急救知识的信息增值和资源积累。方法 抽取中医古籍急救知识,利用本体方法和protégé本体工具,实现中医古籍数据资源间的关联组织和可视化。首先,以《肘后备急方》《外台秘要》为例,展现中医古籍急救知识关联方法;其次,构建“虫兽咬伤病救治”本体,实例化展示中医古籍急救知识的统一组织和管理;最后,创建中医古籍急救知识的关联,可视化呈现以疾病、古籍、急救原文为对象的语义网络。结果 实现中医古籍急救知识的系统化组织和高效管理,且能对知识进行快速获取和精确定位,以“虫兽咬伤病救治”为例实现中医古籍急救知识的语义检索及可视化。结论 中医古籍急救知识可通过核心数据元实现关联,通过本体技术可实现多源异构中医古籍知识重组和深度利用,为古代急救知识传承和普及提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急救知识 本体构建 数据关联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古籍中治疗云雾移睛的用药规律
15
作者 刘新宇 陈星宇 +2 位作者 郭惠怡 莫亚欣 陈强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07-512,共6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古籍中治疗云雾移睛的用药规律。方法查阅《中医名词考证与规范》中有关云雾移睛的病名症状记载,搜集整理中医古籍中有关治疗云雾移睛的方剂,将方剂相关信息录入Excel软件,利用SPSS Modeler 18.0、Cytoscap...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古籍中治疗云雾移睛的用药规律。方法查阅《中医名词考证与规范》中有关云雾移睛的病名症状记载,搜集整理中医古籍中有关治疗云雾移睛的方剂,将方剂相关信息录入Excel软件,利用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 3.9.1、SPSS 25.0软件对16部中医古籍中治疗云雾移睛的方剂进行多维度分析,包括用药频次、性味归经、高频药物功效、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共纳入方剂68首,涉及153味中药,累计频次为709次,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共计27味。(2)性味归经:四气总频次153次,寒性及温性药物用药频次最高(皆为37次,24.18%);药味总频次247次,甘味药物用药频次最高(70次,28.34%);药物归经总频次374次,归肝经的药物用药频次最高(78次,20.86%)。(3)高频药物分析:使用频次排在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菊花(24次,3.39%)、防风(20次,2.82%)、羌活(19次,2.68%)、车前子(17次,2.40%)、茯苓(17次,2.40%)。(4)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排名前5位的强关联对药为茯苓-泽泻、肉苁蓉-菟丝子、茯苓-山药、蒺藜-木贼、菊花-木贼;置信度排名前5位的强关联角药分别为防风-细辛-决明子、防风-车前子-决明子、细辛-玄参-决明子、玄参-细辛-决明子。(5)聚类分析:共得到7组核心药物,分别为补肝肾药、补气血药、引经-平肝熄风药、引经-清热药、引经-利水渗湿药、清热-平肝熄风-补气药、清热药。(6)复杂网络分析:核心的药物为防风、菊花、茯苓、甘草、川芎、蒺藜,其使用频率高且与其他药物关联性强。结论中医古籍中治疗云雾移睛的核心药物以肉苁蓉、菟丝子等补益药为主,以肝肾亏损为主要病机,治法以补益肝肾、补气养血兼辛散引经为主,同时结合辨证论治,辅以清热和利水渗湿之法,用药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中医古籍 云雾移睛 用药规律 玻璃体混浊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古籍中乏力的用药规律
16
作者 聂连鹏 周明爱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1期2145-2149,共5页
目的挖掘古代中医治疗乏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与科研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华医典》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进行统计,运用Excel 2021、SPSS Statistics 27.0和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对处方的成方年代及中药的性味、归经、高频药物和... 目的挖掘古代中医治疗乏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与科研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华医典》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进行统计,运用Excel 2021、SPSS Statistics 27.0和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对处方的成方年代及中药的性味、归经、高频药物和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方剂155首,包含药物258味,方剂主要出自宋代与明代;药性以温者最为多见,寒、平者次之;药味以辛、甘、苦为主;归经以肝、脾经最为常见,肾、胃、肺、心经次之。用药频次≥20次的中药有22味,频次最高的为人参。关联分析显示置信度最高的组合为生姜-大枣-茯苓,支持度最高的组合为生姜-大枣。通过聚类分析得到3个聚类结果。结论古代医家治疗乏力多寓攻于补,主要用健脾益气、淡渗祛湿、温补脾肾、滋阴补血、理气活血等法,虽五脏均有涉及,但尤为重视调理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力 数据挖掘 中医古籍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唐宋金元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17
作者 张华南 王继升 +3 位作者 赵琦 鲍丙豪 冯隽龙 王彬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2期124-129,共6页
目的:检索唐宋金元时期中医古籍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方药记录,总结分析该时期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诊疗特色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文献调研,确定“不育”“求子”“无子”“绝嗣”等文献检索关键词,对《中医文献学》中唐宋金元时期的医学文献,... 目的:检索唐宋金元时期中医古籍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方药记录,总结分析该时期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诊疗特色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文献调研,确定“不育”“求子”“无子”“绝嗣”等文献检索关键词,对《中医文献学》中唐宋金元时期的医学文献,采用计算机配合手工检索纸质书的方式检索,并对所获取的文献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总结。结果:共涉及37本唐宋金元时期医学文献,有效处方348首,其中单味药成方7首,所用药物共344味,药物频次共5216次,其中补阳药、补气药、滋阴药、补肾健脾药等甘温药使用频率较高。结论:唐宋金元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男性不育症以补肾益精为核心,兼以活血利湿,保证精道畅通,从而治疗男性不育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不育 无子 绝嗣 唐宋金元时期 中医古籍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古籍治疗肥胖症的用药规律
18
作者 黄雄峰 章志红 李炜娟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5期80-85,共6页
目的:挖掘整理古代医籍中治疗肥胖症的医案,探析其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肥胖类疾病提供借鉴。方法:在《中华医典》(第5版)电子版中输入“肥人”“肉人”“膏人”“脂人”“体盛”等检索词,全文检索治疗肥胖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 2021收... 目的:挖掘整理古代医籍中治疗肥胖症的医案,探析其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肥胖类疾病提供借鉴。方法:在《中华医典》(第5版)电子版中输入“肥人”“肉人”“膏人”“脂人”“体盛”等检索词,全文检索治疗肥胖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 2021收集整理文献数据,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SPSS Modeler 18.0对所纳药物进行整理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入处方106首,涉及中药68味,用药总频次为501次。频次居前4位的药物为苍术74次、半夏51次、白术35次、天南星33次。性味归经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药味以温为主,其次为寒和平。五味的统计分析中,辛、苦、甘居多。归经以脾经最多,其次为胃经、肝经等。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21个核心药物组合。系统聚类分析高频药物(频次≥10)得到3个药物组合。结论:古医籍文献中肥胖医案的治疗用药有一定规律性,核心药物组合体现出主要是在利水渗湿、健脾祛湿等方面对肥胖症进行治疗,对于过食肥甘、痰湿内盛、脾失健运等导致的肥胖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古代医家的核心组方药物对中医临床治疗肥胖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为研发相关创新药物组合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中医古籍文献 肥胖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古籍文献中水沟穴临床应用规律
19
作者 邱子珊 刘群 徐振华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1期113-118,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古籍文献中水沟穴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收录的1156部古籍为检索范围,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处方并建立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RStudio 4.3.2软件对水沟穴的主治范围、腧穴配伍及施治方...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古籍文献中水沟穴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收录的1156部古籍为检索范围,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处方并建立数据库,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RStudio 4.3.2软件对水沟穴的主治范围、腧穴配伍及施治方法等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条文193条,涉及古籍93部。水沟穴主治病症以内科脑系和耳鼻喉科病症为主,单穴主治的优势病种共18种,分别为痫证、中恶、水肿、消渴、口僻、中风、厥证、唇风、乍喜乍哭、头痛、喘证、目不可视、癫狂、急惊风、卒死、鬼击、腰痛及黄疸;配伍主治的优势病种共17种,分别为中风、癫狂、腰痛、水肿、口僻、急惊风、厥证、鼻鼽、鼻衄、中恶、尸厥、鼻渊、慢惊风、卒死、口疮、口噤及鼻息肉。配伍腧穴共159个,包含十四经经穴及经外奇穴,高频腧穴有42个,其中频次最高的为合谷穴,归经以督脉最多,特定穴以五输穴最多。关联规则分析共筛选出50条。水沟穴施治方法包括针刺、灸法、点刺放血、火针、爪掐(切)、捻(揉)及外治法等,以针刺、灸法为主,刺灸法操作以针三分,留六呼,灸三壮,艾炷如雀粪、小麦大,行泻法最为常见。结论: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水沟穴在古代临床应用中主治病症、腧穴配伍及临床操作等方面的情况,可为现代临床应用及科研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沟穴 数据挖掘 《中华医典》 中医古籍文献 应用规律
下载PDF
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分析
20
作者 彭心蕾 程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530-1534,共5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经筛选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通过软件集成算法,...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明清时期中医古籍中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经筛选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中药处方数据库,通过软件集成算法,明晰核心用药,总结辨治规律。结果:共纳入方剂93首,涉及中药81味,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中药有茯苓、人参、生姜、陈皮、半夏、白术、甘草等,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居多,多归脾、肺、胃三经,高频中药的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药物组合28组,聚类分析得到潜在处方4首。结论:明清时期治疗妊娠恶阻从“脾、肺、胃”入手,用药以温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居多,治法以补中益气、燥湿化痰为主,用药具有一定的特色,可为现代中医药临床治疗妊娠恶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恶阻 用药规律 明清时期 中医古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