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外科人文传承推进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刘明 林鸿国 +2 位作者 沈展涛 黄亚兰 蔡炳勤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32-136,共5页
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融合是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议题,中医人文传承是中医师承教育的一部分,传统中医外科人文传承有兼容开放、务实求真、重视外治的特色。本文拟在岭南中医外科学术流派研究及中医师承研究的基础上,挖掘中医... 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融合是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议题,中医人文传承是中医师承教育的一部分,传统中医外科人文传承有兼容开放、务实求真、重视外治的特色。本文拟在岭南中医外科学术流派研究及中医师承研究的基础上,挖掘中医外科人文传承内涵,通过对岭南中医外科医家及传人的访谈,研读医家现存著述,整理其中具有高尚医德、影响医术传承的人文故事,建立中医外科人文传承相关的课程思政史料库,丰富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本文归纳阐述了中医外科人文传承参与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及内涵,并详细论述中医外科人文传承元素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入路径、融入点和融入载体,并对融入成效评价进行初步探索,为中医院校临床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传承 中西医结合外科 思政 中医外科
下载PDF
中医外科技术结合长皮膏在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王永灵 李松 +4 位作者 孙旺 代秋颖 廖明娟 李琰 梁嘉玲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外科技术结合长皮膏方案在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术后创面病例65例,采用中医外科技术结合长皮膏的综合治疗方案,自身前后对照,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创面65例,其中肿瘤术后33例(口腔颌面肿瘤术后18... 目的观察中医外科技术结合长皮膏方案在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术后创面病例65例,采用中医外科技术结合长皮膏的综合治疗方案,自身前后对照,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创面65例,其中肿瘤术后33例(口腔颌面肿瘤术后18例,乳腺肿瘤术后10例,阴部肿瘤术后3例,肺癌术后病例2例),跟腱断裂术后6例,心脏搭桥术后6例,下肢内固定取出术后3例,皮脂腺囊肿切排术后4例,肛旁脓肿术后3例,血管瘤切除术后2例,植皮术后5例,剖腹产术后3例。结果治愈62例,无效3例,无效病例中1例骨髓炎,2例肿瘤复发转移。治愈患者愈合时间最短6 d,最长时间184 d。结论中医外科技术结合长皮膏在术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明显,能促进术后创面修复,避免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科技术 长皮膏 术后创面 修复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中医外科学皮肤病单元临床见习模式研究
3
作者 徐光耀 杨新伟 +2 位作者 陈春艳 章斌 李淑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113-114,共2页
目的:在中医外科学皮肤病单元临床见习教学中引入OBE理念,分析基于OBE理念的中医外科学皮肤病单元临床见习模式教学改革实践效果。方法:把中医外科学皮肤病单元临床见习的学生以单双周为单位分为两组。双周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目的:在中医外科学皮肤病单元临床见习教学中引入OBE理念,分析基于OBE理念的中医外科学皮肤病单元临床见习模式教学改革实践效果。方法:把中医外科学皮肤病单元临床见习的学生以单双周为单位分为两组。双周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单周组为试验组,采用OBE教学模式,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反映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试验组学员期末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OBE教学模式进行临床见习模式的教学改革,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缩短课堂教学时间,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具有一定创新性及应用价值,为探索中医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中医外科 临床见习教学
下载PDF
中医外科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现状与思考
4
作者 袁艺 高杰 +6 位作者 夏联恒 崔璇 李令根 徐雨霏 胥可 刘启明 潘明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0期97-100,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医学人才培养中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途径之一,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医学教学是现在备受关注的话题。在挖掘医学教学的课程思政元素过程中,中医教学优势明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医学人才培养中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途径之一,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医学教学是现在备受关注的话题。在挖掘医学教学的课程思政元素过程中,中医教学优势明显。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医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注重培养现代中医的中医临床思维,坚持中西医并补,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是中医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主要实施路径。中医外科教学作为中医教学的重要部分,从中医外科独具中医药特色的外治法和方药出发,探索可发展的课程思政元素。本文从中医外科角度对中医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医 中医外科 教学改革 临床教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李忠教授运用中医外科理论辨证论治肿瘤
5
作者 王羽嘉 付蔷 +3 位作者 孙可意 王俊霏 朱雪莹 李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2期124-127,共4页
传统上,临床大部分肿瘤均属于中医外科疾病范畴。中医外科众多医家详细探讨了其病因病机及治疗,许多外科方药治疗肿瘤效果确切,在文献中均有载明。中医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包括外因与内因,疾病的发展与“气”“血”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为... 传统上,临床大部分肿瘤均属于中医外科疾病范畴。中医外科众多医家详细探讨了其病因病机及治疗,许多外科方药治疗肿瘤效果确切,在文献中均有载明。中医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包括外因与内因,疾病的发展与“气”“血”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为“营气不从,经络阻塞”;在诊疗中形成独特“护场”理论;以“消”“托”“补”为三大临床治疗法则。李忠教授在肿瘤临床诊治中证明:灵活运用中医外科理论辨证论治肿瘤,可收获意想不到的疗效。本文通过梳理中医外科辨证论治肿瘤的脉络及理论,并结合李忠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以期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医外科 理论 治疗 临床经验
下载PDF
罗兆琚针灸诊治中医外科病症特色探析
6
作者 金园 杨舜雪 +1 位作者 张欣 纪军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43-346,共4页
近代著名针灸学家罗兆琚所著《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收录了当今中医临床分科中的外科病证150余种,详列诊治指南,体现了其针灸学术思想。该文应用中医文献研究及归纳分析等方法,对《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中外科疾病的病因、病... 近代著名针灸学家罗兆琚所著《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收录了当今中医临床分科中的外科病证150余种,详列诊治指南,体现了其针灸学术思想。该文应用中医文献研究及归纳分析等方法,对《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中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状、治疗、助治及附记中所体现的理、法、方、穴、术之规律进行初步归纳与总结。罗兆琚认为针灸外科诊疗特色包括4个方面,即详究辨证,统以八纲;内外同治,平秘阴阳;刺灸放血,相机应变;近治远取,善用奇穴。罗兆琚在针灸治疗外科疾患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现代针灸治疗外科病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著中国针灸外科治疗学》 针灸学 中医外科 罗兆琚 经验总结
下载PDF
中医外科治疗内痔患者120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7
作者 周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18-0121,共4页
基于实证研究得出精准可靠结论,判定采用中医外科方式对治疗内痔患者的所能够取得的临床疗效,为相关研究及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参与本地三甲医院的临床研究,以2022年10月以来的一年为周期,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筛选确立研究对象,共计120例... 基于实证研究得出精准可靠结论,判定采用中医外科方式对治疗内痔患者的所能够取得的临床疗效,为相关研究及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参与本地三甲医院的临床研究,以2022年10月以来的一年为周期,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筛选确立研究对象,共计120例,为所收治的内痔患者。将研究对象均等划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命名为观察组,给予中医外科治疗,另一组命名为对照组,给予西医方式治疗。治疗结束后,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包括对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症状恢复情况的观察、统计与比较。结果 经实证研究所得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整体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更高且症状恢复情况更优,结合两组患者的症状恢复情况来看,观察组有2例待恢复症状的情况,检出率为3.34%。对照组有16例待恢复症状的情况,检查率为26.67%。组间比较差距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中医外科治疗内痔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科 内痔 治疗有效率
下载PDF
改革中医外科学临床见习课的体会
8
作者 徐武清 冯振娥 《西北医学教育》 1995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临床见习 中医外科 中医外科疾病 辨证治疗 学生 临床实习 临床课程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 皮肤病
下载PDF
张燕生教授从中医外科角度辨治肛窦炎 被引量:20
9
作者 杜炳林 钟馨 +1 位作者 张燕生 郭明浩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70-72,共3页
张燕生教授认为肛窦炎属于中医外科的"脏毒"范畴。过食辛辣,内生湿热火毒;肠燥便秘,破损染毒;五志过极,郁热邪毒等"毒邪"发于肛门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症状多样,易反复发作。中医外科强调辨... 张燕生教授认为肛窦炎属于中医外科的"脏毒"范畴。过食辛辣,内生湿热火毒;肠燥便秘,破损染毒;五志过极,郁热邪毒等"毒邪"发于肛门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症状多样,易反复发作。中医外科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肛窦炎、肛痈、肛漏相当于疾病的初起、成脓、溃后三个阶段。肛窦炎阶段尚未成脓或毒邪尚未扩散,邪毒蕴结,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内治遵循中医外科"消、托、补"原则,综合采用"消法"和"托法"治疗;外治则遵循"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内治与外治并重,相辅相成,以增强疗效,达到已病防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燕生 脏毒 中医外科 肛窦炎
下载PDF
刺络拔罐在中医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艳冉 裴晓华 +1 位作者 张双强 王超颖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0期1465-1468,1472,共5页
刺络拔罐是在单纯的刺血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刺血疗法,又称为"双针一罐",即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皮肤点刺出血后,扣上火罐,利用负压吸引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往往立起沉疴,顿消痼疾,起到意... 刺络拔罐是在单纯的刺血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刺血疗法,又称为"双针一罐",即先用梅花针或三棱针在局部皮肤点刺出血后,扣上火罐,利用负压吸引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往往立起沉疴,顿消痼疾,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刺络拔罐在中医外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并且在临床上常可结合体针、耳针、中药、穴位埋线、艾灸等方法综合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医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内外同治的整体观和特色优势,可以预见刺络拔罐在中医外科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每一种疾病的分型、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不够统一规范,治疗结果可比性差,不利于临床研究和应用;刺络中所采用的针具不统一;治疗每种疾病的选穴方案、刺激强度、拔罐的负压力度、留罐时间、出血量、具体疗程等没有统一规范;大部分临床报道鲜有对照组,或未遵从随机和盲法,疗效标准主观性强,存在偏差;对刺络拔罐治疗外科疾病的机制研究较少,深层次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中医外科 综述
下载PDF
中医外科关于疮疡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杨秦 曾莉 李文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2000年以来中医外科疮疡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为学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2000-2011年间的496篇主题为疮疡的文献作为分析对象,基于共词分析的方法,构建本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结果中医外科关于疮疡的... 目的探讨2000年以来中医外科疮疡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为学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2000-2011年间的496篇主题为疮疡的文献作为分析对象,基于共词分析的方法,构建本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结果中医外科关于疮疡的研究主要涉及了用药疗效、活血化瘀与清热解毒、外治法、内治法、皮肤与创面治疗、临床病症、学术思想与名家经验、临床治疗与护理以及方药的应用等9个方面。结论共词分析及社会网络分析等构建知识图谱的方法,揭示了中医外科疮疡的主题分布与研究概况,表明2000年以来,中医外科疮疡研究基本围绕常见疮疡的诊断、治疗规律的总结及部分有效方药的应用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科 疮疡 共词分析 聚类 社会网络分析 知识图谱
下载PDF
四川文氏皮科流派从脾胃论治中医外科疾病经验 被引量:8
12
作者 谭强 方明 +1 位作者 艾儒棣 陈明岭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7-1228,共2页
四川文氏皮科流派为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之一,形成于文琢之教授,由艾儒棣教授发展壮大。艾老从医近50年,师古不泥古,遵《内经》,崇东垣,倡《正宗》,重视脾胃思想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笔者总结其经验,以襄同道。
关键词 文氏皮科 脾胃 中医外科 气血 主运化 主统血
下载PDF
基于单元式教学探讨中医外科局部辨证PBL教学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彭娟 张朝晖 +2 位作者 关靖 卢旭亚 孙玉芝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237-240,共4页
中医外科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为临床辨证提供了有效的客观依据,中医外科疾病诊断必须掌握局部辨证方法。局部辨证方法的掌握是中医理论、中医基础、外科特点的总结和凝练,形成这一有特点的辨证方法需要通过单元式教学贯穿和引导,利用... 中医外科局部病灶存在的直观性,为临床辨证提供了有效的客观依据,中医外科疾病诊断必须掌握局部辨证方法。局部辨证方法的掌握是中医理论、中医基础、外科特点的总结和凝练,形成这一有特点的辨证方法需要通过单元式教学贯穿和引导,利用多媒体技术看到疾病的动态变化,再通过病例化、互动化的PBL教学模式,对理解和记忆就会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临床技能的培训,可以事半功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式教学 中医外科 局部辨证 PBL教学
下载PDF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法结合形成性评价在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4
作者 宾东华 曹晖 +2 位作者 王孙亚 周青 何清湖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将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结合形成性评价应用于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以提升中医外科教学效果及学生的临床学习能力。方法:将80名中医外科临床实习学生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 目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将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结合形成性评价应用于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以提升中医外科教学效果及学生的临床学习能力。方法:将80名中医外科临床实习学生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名,两组均进行PBL教学,对照组实施一次性终结考核评价;试验组实施形成性评价,包括闭卷测试、临床操作能力、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并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对照组自评量表总分为(45.00±2.12)分,对照组学生认为PBL教学结合一次性终结评价主要培养中医外科思维能力,约有83%的学生认同;试验组自评量表总分为(78.00±3.11)分,且在提高学习积极性、兴趣、团队协作、临床操作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效果明显(P<0.05)。两组学生均对PBL教学方式及增强理论知识记忆力评价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结合形成性评价体系应用于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不仅能促进教师的教学效果,且能提高学生的临床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形成性评价 中医外科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奚氏中医外科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18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杨婷 邱祥 柳国斌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298-301,共4页
[目的]观察奚氏中医外科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并根据溃疡的类型分为筋疽组、脱疽组分别对照。除常规全身系统治疗外,治疗组使用奚氏中医外科技术,... [目的]观察奚氏中医外科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并根据溃疡的类型分为筋疽组、脱疽组分别对照。除常规全身系统治疗外,治疗组使用奚氏中医外科技术,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技术,换药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脱疽治疗组疮面愈合的总显效率为66.7%,脱疽对照组疮面愈合的总显效率为3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筋疽治疗组疮面愈合的总显效率为76.2%,筋疽对照组疮面愈合的总显效率为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奚氏中医外科技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疮面愈合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奚氏中医外科技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唐汉钧教授中医外科学术思想探微 被引量:8
16
作者 阙华发 张臻 +1 位作者 肖秀丽 唐汉钧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2-943,共2页
介绍唐汉钧教授中医外科学术思想,分别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结合,主张"以证统病"及"以病统证",分期论治;外病内治,重视整体;内治顾护脾胃;用药轻灵,因时制宜;内外合举,善... 介绍唐汉钧教授中医外科学术思想,分别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结合,主张"以证统病"及"以病统证",分期论治;外病内治,重视整体;内治顾护脾胃;用药轻灵,因时制宜;内外合举,善用外治等。该学术思想对中医外科学术理论的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汉钧 学术思想 中医外科
下载PDF
中医体质学在中医外科中的运用及思考 被引量:11
17
作者 夏仲元 裴晓华 吕萌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429-143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学在中医外科疾病发病、诊断、治疗、预防中的作用,为中医外科学和体质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分析中医体质学在乳腺病、甲状腺病、皮肤疾病、男性疾病和其他外科疾病中的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学在中医外科疾病发病、诊断、治疗、预防中的作用,为中医外科学和体质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分析中医体质学在乳腺病、甲状腺病、皮肤疾病、男性疾病和其他外科疾病中的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结果:中医外科疾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体质与证候之间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外科疾病的防治应结合辨体论治,具体方法有待深入研究。结论:运用体质学方法防治中医外科疾病具有重要和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学 中医外科 乳腺病 甲状腺病 皮肤疾病 男性疾病
下载PDF
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对乳岩的认识探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静 陆德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6-437,共2页
明清之际是中医外科成熟和全盛时期,通过对汪机、薛己、王肯堂、申斗垣、陈实功、陈士铎、祁坤、祁宏源、王维德、高秉钧、许克昌等众多名家著作的回顾,认为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家对于乳岩的症状、病因病机、治疗和预后已经有了非常充分... 明清之际是中医外科成熟和全盛时期,通过对汪机、薛己、王肯堂、申斗垣、陈实功、陈士铎、祁坤、祁宏源、王维德、高秉钧、许克昌等众多名家著作的回顾,认为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家对于乳岩的症状、病因病机、治疗和预后已经有了非常充分的认识。在病因上情志因素是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病机上女子与肝脾有关,男子与肝肾有关,治疗多以疏肝解郁、健脾益肾扶正为主,重视日常生活调摄,反对妄用清凉行气破血攻伐,并积累了一定的外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岩 明代 清代 中医外科
下载PDF
宋以后中医外科托法演变及组方 被引量:6
19
作者 石志强 班秀芬 +2 位作者 郝晶涛 王琦 荣宝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425-428,共4页
托法是中医外科内治三大法则之一,与外科其他理论同步酝酿产生,并随着外科的发展,逐步演变而成熟,组方及作用等亦随之更替转化。宋代《圣济总录》提出了托法的名称、适应证与作用,托法正式形成。之后,金元时期,托法理论不断创新,方剂日... 托法是中医外科内治三大法则之一,与外科其他理论同步酝酿产生,并随着外科的发展,逐步演变而成熟,组方及作用等亦随之更替转化。宋代《圣济总录》提出了托法的名称、适应证与作用,托法正式形成。之后,金元时期,托法理论不断创新,方剂日趋丰富,得到了快速发展;明代则托法更加强调辨证用药,渐趋成熟;清代,完善及系统总结了托法,托法的发展达到了历史鼎盛。新中国成立后,规范了托法基本理论体系,进入了崭新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法 演变与组方 中医外科 宋代及以后
下载PDF
加强中医外科研究生专利教育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秀娟 林燕 +1 位作者 薛妍 李萍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6期127-129,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外科研究生教育中加强专利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提出研究生专利教育的基本路径,评价改进效果。方法:分析中医药相关专利的特点以及研究生对中医药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在对中医外科研究生教学中增设专利课程或讲座,将专利授权作... 目的:研究中医外科研究生教育中加强专利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提出研究生专利教育的基本路径,评价改进效果。方法:分析中医药相关专利的特点以及研究生对中医药认知上存在的问题,在对中医外科研究生教学中增设专利课程或讲座,将专利授权作为研究生评优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立完善的经济激励政策。结果:初步建立研究生专利保护意识,加强措施在激励学生开展科研的同时训练成果专利保护的综合能力方面发挥了作用,有益于培养更多专业化、复合化的中医药人才。结论:对中医外科研究生进行专利教育可防止本单位科研成果流失,为科研创新提供动力,对中医外科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有重要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科 研究生教育 专利 中医器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