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经方的普适性和持续力探讨
1
作者 陈永灿 马凤岐 +1 位作者 王恒苍 杨益萍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6期471-474,共4页
中医经方即《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载之方,历经千年,验之有效,是中医临床的源头活水。作为群方之祖,用药精简,配伍严谨。药味上,或加减有法,一药变化而成新方;或药量严格,而现“同药异方”之象。配伍上,或相互辅佐,药专力宏;或相反... 中医经方即《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载之方,历经千年,验之有效,是中医临床的源头活水。作为群方之祖,用药精简,配伍严谨。药味上,或加减有法,一药变化而成新方;或药量严格,而现“同药异方”之象。配伍上,或相互辅佐,药专力宏;或相反相成,协调统一。古代名家熟稔经方,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并积累丰富经验。经方配伍有理有法,运用不论何科,注重辨证论治,可以为临床诊疗开阔思路,启发灵感。经方作为中医治疗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继往开来的使命。不仅在临床治疗疾病时能够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于今后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发展壮大也有着很大的推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普适性 持续力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学术成就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明亮 田思胜 +1 位作者 王功国 汉吉健 《中医正骨》 2016年第9期75-77,共3页
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正式独立分科,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理论与临床上卓有成就的骨伤科医家。他们重视人体解剖结构,完善骨伤疾病的诊断,创新和总结手法,改良和革新固定器具,改进固定方法,发展方药应用,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 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正式独立分科,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理论与临床上卓有成就的骨伤科医家。他们重视人体解剖结构,完善骨伤疾病的诊断,创新和总结手法,改良和革新固定器具,改进固定方法,发展方药应用,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撰写了许多骨伤科专著,对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对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学术发掘 医学史 明朝 医学史 清朝
下载PDF
海派中医妇科学术特点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亚楠 胡国华 黄素英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63-65,共3页
海派中医妇科,医家荟萃,名医辈出,源远流长。著名中医妇科流派有九家,另有庞泮池、沈仲理、唐吉父等妇科名医,海派中医妇科流派是在近代上海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海派中医具有开放、兼容、吸纳、创新的特点。海派中医妇科... 海派中医妇科,医家荟萃,名医辈出,源远流长。著名中医妇科流派有九家,另有庞泮池、沈仲理、唐吉父等妇科名医,海派中医妇科流派是在近代上海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海派中医具有开放、兼容、吸纳、创新的特点。海派中医妇科各流派在学术上相互学习,相互兼容,在治学和学术方面具有家学渊源、注重经典、办会办校、汇通中西、古方新用、组方精简、善用膏方等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中医 中医妇科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陈绍宏教授中医急症学术思想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建文 张静 +1 位作者 陈绍宏 张晓云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0,共3页
中医理论对于急症临床有确切的指导作用,临床运用得当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医急症专家陈绍宏教授认为中医急症工作应全面系统地继承中医理论,客观、真实地收集四诊信息,规范使用中医术语,辨证求本,用药以稳、准、狠为原则,并介入现... 中医理论对于急症临床有确切的指导作用,临床运用得当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医急症专家陈绍宏教授认为中医急症工作应全面系统地继承中医理论,客观、真实地收集四诊信息,规范使用中医术语,辨证求本,用药以稳、准、狠为原则,并介入现代医学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急症学 中医学术发掘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张景岳阴阳并调学术思想与中医带瘤生存思维的临床探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俞俊薏 常青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3期159-161,共3页
肿瘤治疗一直是中医药学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领域,近现代中医治疗肿瘤经历过由祛邪为主向以扶正为主转变,初兴时一味地强调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后来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转向强调扶正为主,结合适时祛邪的治则。这显然符合当前肿瘤... 肿瘤治疗一直是中医药学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领域,近现代中医治疗肿瘤经历过由祛邪为主向以扶正为主转变,初兴时一味地强调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后来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转向强调扶正为主,结合适时祛邪的治则。这显然符合当前肿瘤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慢性病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景岳 阴阳并调 带瘤生存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现状的反思与前瞻 被引量:4
6
作者 朱锦善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9年第1期4-9,共6页
回顾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历史,对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现状,从中西医结合、医辨证论治、教学与科研、继承、发扬、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反思,以推动中医儿科学术向前深入发展。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发展趋势 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术发掘 辨证论治 辨病 辩证
下载PDF
从文化传承研究中医学术流派探讨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庆其 《浙江中医杂志》 2012年第7期469-470,共2页
当今中医学术界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的时候,忽然发现我们曾经拥有的许多宝贵经验却正在逐步丢失。但无论如何今天重视对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对弘扬发展中医学是一件大好的事情。中医学术流派究竟应该传承什么?怎样传承?毫无疑问,
关键词 中医学术流派 文化传承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浙派中医对中医药学术进步的贡献 被引量:7
8
作者 朱建平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第10期703-705,共3页
浙江地处东海之滨,钟灵毓秀,华物天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已揭开浙江历史的序幕。自跨湖桥文化开始,后经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春秋时期的“越文化”,尤其宋室南迁以降,历元明清,以至近世,浙江... 浙江地处东海之滨,钟灵毓秀,华物天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已揭开浙江历史的序幕。自跨湖桥文化开始,后经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春秋时期的“越文化”,尤其宋室南迁以降,历元明清,以至近世,浙江人文荟萃,经济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中医学术发掘 中医医史文献
下载PDF
请大家关注辨证论治——论拯救与发展中医儿科学术之本 被引量:1
9
作者 朱锦善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9年第5期428-431,共4页
本文首次从学术的深度论述风行中医各个领域的以"辨证分型"代替辨证论治,是致使中医后继乏术的癥结与根源,文章剖析"辨证分型"的来历及其对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的危害,指出"辨证分型"是西医的定势思维模式,... 本文首次从学术的深度论述风行中医各个领域的以"辨证分型"代替辨证论治,是致使中医后继乏术的癥结与根源,文章剖析"辨证分型"的来历及其对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的危害,指出"辨证分型"是西医的定势思维模式,是对辨证论治的曲解与异化,是违背中医辨证论治精髓的伪科学命题,更不能以此作为中医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否则必然异化中医,消灭中医。文章还重点从内经的基本理论到温病学说的发展,从理论到临床,对辨证论治的内涵与精髓进行了深层次论述,认为中医学术的发展实质是辨证论治的发展。文章呼吁拯救辨证论治,破除"辨证分型",还中医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辨证分型 中医儿科学/发展趋势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关于中医学术思想研究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庆其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第5期313-315,共3页
什么是中医学术思想?这一问题在当前中医学术流派及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研究过程中,业界似比较模糊,表述颇不统一。笔者认为,学术思想就是把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提炼成对事物本质及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本文就目前学术思想整理... 什么是中医学术思想?这一问题在当前中医学术流派及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研究过程中,业界似比较模糊,表述颇不统一。笔者认为,学术思想就是把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提炼成对事物本质及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本文就目前学术思想整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术思想的形成、提炼等问题作了探讨,以期正与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术思想 中医经验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试谈易学原理与中医学术特色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炳文 李秀玉 《江苏中医药》 CAS 2004年第6期1-4,共4页
易学作为中国古代研究宇宙万物本源、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哲学典籍 ,以太极“气一元论”的宇宙观 ,对大千世界进行了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动态、立体、综合地探索和认识 ,是中华民族传统科学文化的渊薮。易学哲理同样奠定了中医学的... 易学作为中国古代研究宇宙万物本源、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哲学典籍 ,以太极“气一元论”的宇宙观 ,对大千世界进行了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动态、立体、综合地探索和认识 ,是中华民族传统科学文化的渊薮。易学哲理同样奠定了中医学的立论基础 ,中医学则是易学原理实际运用之典范。中医学以易理为指导 ,自觉地运用了易学取类比象、推理演绎的思维逻辑 ,强调生命过程中整体系统的气化综合效应 ,创立了包括天象、地象、社会象及人象在内 ,体现阴阳、刚柔、形气、体用、脏腑、经络、气血和精神等浑然一体的天人系统观 ,并在医易同步发展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以“四时五脏阴阳”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学术风范 ,以及“整体系统观”、“时空流行观”、“协调中和观”、“辨证医易观”为中医的四大学术特色 ,成为中医学术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中医学术特色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河北中医流派医家活血化瘀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岚 王贺飞 +3 位作者 孟晓晨 杨然 李昭莹 张振伟 《河北中医》 2020年第9期1409-1413,共5页
活血化瘀法作为中医学重要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广泛。本文从具有代表性的河北中医流派入手,分析古代河北医家扁鹊、窦材、李东垣、王清任,近现代河北医家岳美中、王国三、张锡纯有关活血化瘀的学术思想,探讨活血化瘀学术思想的萌芽、发... 活血化瘀法作为中医学重要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广泛。本文从具有代表性的河北中医流派入手,分析古代河北医家扁鹊、窦材、李东垣、王清任,近现代河北医家岳美中、王国三、张锡纯有关活血化瘀的学术思想,探讨活血化瘀学术思想的萌芽、发展、传承及应用,以期更好地裨益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中医学术发掘 河北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下载PDF
中医“郁闷不舒状态”的辨治与脉象辨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文瑜 齐向华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第6期416-417,共2页
“郁闷不舒状态”是一种心理紊乱状态,既可以是紊乱情绪导致的果,又可以作为疾病的始动病因,对其病因、病机的分析诠释及总结其脉象规律,以期为临床辨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郁闷不舒状态 病机 脉象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从郑钦安的学术承传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术的影响
14
作者 周辉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1期16-17,共2页
中医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努力创造并赖以保障健康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发展历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它们作为母体与子体,相互刺激,不断完善,所以历... 中医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努力创造并赖以保障健康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发展历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它们作为母体与子体,相互刺激,不断完善,所以历代名医们一般都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故其医学观点能另出手眼,轶超前人。徐昂在《图注八十一难经》序中说:“通乎儒不通乎医者,容有已,未有通乎医而不通乎儒者也。徒通乎医者,庸人也,兼通乎儒者,明医也。”故历代医家多以明医的标准要求自己,王纶甚至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明医杂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钦安 刘沅 儒学 道学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本立道生,求索益智之源
15
作者 王永炎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189-189,共1页
中医药学具有科学与人文双重属性,是全球唯一全面系统传承从未断裂的医药学。以四诊法、本草学、方剂学、针灸四项发明奉献于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信息守恒定律的提出,高概念、系统化、信息化、数字化、大数据技术的新时期,文明互鉴促... 中医药学具有科学与人文双重属性,是全球唯一全面系统传承从未断裂的医药学。以四诊法、本草学、方剂学、针灸四项发明奉献于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信息守恒定律的提出,高概念、系统化、信息化、数字化、大数据技术的新时期,文明互鉴促使东西方医学朝着整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益智学术论稿 中医学术发掘 书评
下载PDF
平乐郭氏正骨流派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39
16
作者 郭珈宜 崔宏勋 +4 位作者 郭马珑 李峰 张琳 郭艳锦 郭艳幸 《中医正骨》 2015年第1期71-74,共4页
平乐正骨即平乐郭氏正骨,是一个理论体系完整,学术内涵和诊疗经验丰富的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是我国中医药学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盛传8代,历时220年。平乐郭氏正骨第6代传人郭维淮先生,将平乐正骨前人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归纳总结为&qu... 平乐正骨即平乐郭氏正骨,是一个理论体系完整,学术内涵和诊疗经验丰富的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是我国中医药学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盛传8代,历时220年。平乐郭氏正骨第6代传人郭维淮先生,将平乐正骨前人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归纳总结为"平乐正骨气血辨证理论"以及"三原则""四方法"。第7代传人郭艳锦、郭艳幸将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思想扩展为"六原则""六方法",并构建了平乐正骨"平衡理论"体系。本文就平乐郭氏正骨流派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术发掘 中医流派 平乐郭氏正骨 平乐正骨
下载PDF
中医五音认识浅议 被引量:38
17
作者 梁辉 李艳青 李明 《江苏中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5-8,共4页
中医五音学说源远流长,现代对其理论基础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均未获得突破性进展,究其原因在于对五音认识不够透彻,甚至存在误解。了解中医五音知识应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依据,只有明确把握"五音"本质,现代五音研究才能有的放矢... 中医五音学说源远流长,现代对其理论基础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均未获得突破性进展,究其原因在于对五音认识不够透彻,甚至存在误解。了解中医五音知识应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依据,只有明确把握"五音"本质,现代五音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其所衍生的五音疗法才能在临床得到正确有效的使用,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我们应该抓住契机,凭借中医五音已有的数千年底蕴和中医诊疗体系的独特优势,以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五音疗疾的更深层次的内在依据,扩大音乐治疗疾病范围以及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音学说 五脏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被引量:16
18
作者 郭小青 马晓军 贾红声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1-242,共2页
从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肝气郁结、肝火上炎、气滞痰蕴、气滞血瘀、气血两虚、阴虚内热、阳虚寒湿等中医证型 ,探讨其病情演变规律 ,探究其病理本质 。
关键词 抑郁症 辨证分型 中医学术发掘 肝气郁结
下载PDF
中医心病学科内涵与外延的探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学信 张骞 +2 位作者 刘建平 李忘明 徐娟 《陕西中医》 2013年第7期862-863,共2页
中医心病学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中医心病学古今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的过程中,根据本学科发展规划及研究目标,通过探讨中医"心"的概念,对本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作了界定,并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进行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心病学 内涵 外延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近十年中医古代医案整理研究述要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禾 刘小斌 胡经航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8-90,共3页
历代医家对中医医案的整理研究大体分二类,一类是顺应医案自身形成发展需求的研究,如对医案的撰写收集汇编、注疏整理加按,重在对医案结构、内容、形式的完善规范,以保存完整客观、有参照价值的临床记录,指导后世医家对医案的编写,并从... 历代医家对中医医案的整理研究大体分二类,一类是顺应医案自身形成发展需求的研究,如对医案的撰写收集汇编、注疏整理加按,重在对医案结构、内容、形式的完善规范,以保存完整客观、有参照价值的临床记录,指导后世医家对医案的编写,并从医案发展史的角度,研究历代医案形成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各自成就及代表作,进而探讨医案整理研究方法学的规律;一类是从指导中医临床应用角度,对医案内容加以分析归纳研究,如对医者临证思维的阐释,对各医家、流派学术思想的探讨,各专科、专病、专症理法方药运用特点的归纳,以供后世医家临证学习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案 古籍 整理 中医学术发掘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