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智慧: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华传统美学的贯通枢纽
1
作者 宋伟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9期13-23,I0001,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同时特别阐明了“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艺术审美维度是我们领会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践智慧是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同时特别阐明了“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艺术审美维度是我们领会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践智慧是贯通“第二个结合”的核心范畴、关键枢纽和契合结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华传统美学共同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共同关注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社会、艺术与伦理、艺术与自由等与人类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美学问题,因此,可以将两者共同指认为一种以“实践智慧”为体用贯通的实践美学或“知行合一”美学。本文以“知行合一”实践智慧为关键枢纽,贯通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华传统美学之间的互文对话与有机融合,以期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艺术理论的中国化提供可资借鉴的哲学视域、人文维度与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智慧 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美学 中华传统美学 “第二个结合”
下载PDF
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在古籍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侯妍妍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6年第4期49-53,共5页
从古籍及古籍修复的艺术角度出发,以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为基础,论述了古籍及古籍修复中蕴含的美学理念,分析了影响当代古籍修复审美观念的因素,旨在为进行古籍修复时更好地贯穿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奠定基础。
关键词 古籍 古籍修复 中华传统美学思想 审美素质
下载PDF
诗情画意·民胞物与——中华传统美学的诗性精神内蕴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经太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20,共9页
当代中华传统美学的继承和发展,有赖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学思想精神的发现与阐扬,而中华传统美学之最为生动的精神实践形态,则是人文关怀与诗情画意的相得益彰。为此,在思想原理和实践原则同步探询的意义上,可围绕以下三题展开论述:一、叩... 当代中华传统美学的继承和发展,有赖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学思想精神的发现与阐扬,而中华传统美学之最为生动的精神实践形态,则是人文关怀与诗情画意的相得益彰。为此,在思想原理和实践原则同步探询的意义上,可围绕以下三题展开论述:一、叩问于"目击可图"与"游心太玄"两端,以阐明中华诗情画意的生成原理;二、辨析原始儒家"博施济众"之圣人人格与原始道家"相忘于江湖"之人学理念之间的文明契合关系,从而阐明"民胞物与"的终极境界;三、探讨西方哲人所提出的"人,诗意地栖居"的中国实践模式,进而讨论中华传统文化自信之美育养成的关键课题。关于中华传统美学之诗性精神内蕴的学术性阐释,有助于构建当代中国之传统文化自信的精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情画意 民胞物与 中华传统美学 精神内蕴
原文传递
论中华传统美学与广告设计之融合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梦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77,共4页
中华文化传承至今,历经千年风霜而不改色,反倒被打磨得越来越耀眼出彩,这体现出中华文明强大的坚韧性,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出的美学表达更是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相比较,广告出现的历史要短得多,由于社... 中华文化传承至今,历经千年风霜而不改色,反倒被打磨得越来越耀眼出彩,这体现出中华文明强大的坚韧性,中华传统文化体现出的美学表达更是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相比较,广告出现的历史要短得多,由于社交媒体的发达,广告越来越成为推销产品的不二渠道,那么,能否将传统文化之美与广告设计进行完美的融合,既可以在广告设计中展示商品的优点,又可以体现其产品背后的文化之美,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学 广告设计 融合发展 融合方法
原文传递
毛泽东长征诗词: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阐扬与升华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焕琴 王胜国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9年第6期16-26,共11页
1934年10月-1935年10月,长征时期的毛泽东创作了六首记录和歌颂红军长征的诗词。毛泽东长征诗词,既是生动地再现和描绘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壮举和光辉历程,热情地讴歌和赞扬了红军将士... 1934年10月-1935年10月,长征时期的毛泽东创作了六首记录和歌颂红军长征的诗词。毛泽东长征诗词,既是生动地再现和描绘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壮举和光辉历程,热情地讴歌和赞扬了红军将士们蔑视一切顽敌和艰难困苦、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突出地展示和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回的豪情壮志,而且是集中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奇丽而璀璨的不朽华章。毛泽东长征诗词,既是对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所要求的诗文应该体现的"气势美""意境美""哲理美(思想美)""通俗美"和"精神美"的一次集中阐扬,更是一次空前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长征诗词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
原文传递
中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展望——浅析道家美学思想与现代审美的融合 被引量:2
6
作者 邹睿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7期67-68,共2页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影响逐渐加深。作为国家软实力之一的文化在其中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尤其在审美倾向上,人们更多感知到的是外来文化。但以道家美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美学,在中华民族美学进程中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影响逐渐加深。作为国家软实力之一的文化在其中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尤其在审美倾向上,人们更多感知到的是外来文化。但以道家美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美学,在中华民族美学进程中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我国现代审美应积极融合道家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学 道家美学 当代价值
下载PDF
简析金湘歌剧《杨贵妃》咏叹调中的中华美学传统 被引量:2
7
作者 唐贤美 魏扬 《音乐探索》 2016年第2期55-60,共6页
金湘的歌剧创作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之中,汲取西方传统歌剧的精髓,发扬东方音乐美学的理念,开拓出一条独特的中国歌剧创作之路。以家喻户晓的杨贵妃的故事为素材的大型歌剧《杨贵妃》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排演,上演后反响热烈... 金湘的歌剧创作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之中,汲取西方传统歌剧的精髓,发扬东方音乐美学的理念,开拓出一条独特的中国歌剧创作之路。以家喻户晓的杨贵妃的故事为素材的大型歌剧《杨贵妃》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排演,上演后反响热烈。研究其中咏叹调部分所散发出的"空灵、虚清、散逸、含蕴、离远"的中华美学传统有助于理解金湘的歌剧创作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湘 歌剧《杨贵妃》 中华美学传统
下载PDF
中国泛审美传统的意义生成机制
8
作者 于广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4,共12页
泛审美是中国美学传统的鲜明特质,审美意义无孔不入地渗入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美学传统的泛审美特质需要新的理论方法介入。符号美学是对“美学文本”进行形式意义分析的方法论,通过符号美学可以发现中国泛审美传统独特的... 泛审美是中国美学传统的鲜明特质,审美意义无孔不入地渗入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美学传统的泛审美特质需要新的理论方法介入。符号美学是对“美学文本”进行形式意义分析的方法论,通过符号美学可以发现中国泛审美传统独特的意义生成方式:意义的四联体滑动、意义的“部分滑动”与四性共存、意义的跨界滑动与泛审美综合体建构。中国传统审美符号的四个不同意义维度兼容互渗、交融共存,在审美意义生成的同时,又向人的生活世界全面敞开,并适时地将其提升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学 泛审美 符号美学
下载PDF
现代中华美学精神体系的建构与弘扬浅议
9
作者 蔚广玉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第12期12-13,共2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传统美学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美学体系建构时间虽短,却蕴含着显著的营造诗性写意品格、天人合一的包容理念以及兼顾出世入世人间情怀的特征。当下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与范畴的研究仍有欠缺之处,对本土传统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传统美学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美学体系建构时间虽短,却蕴含着显著的营造诗性写意品格、天人合一的包容理念以及兼顾出世入世人间情怀的特征。当下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与范畴的研究仍有欠缺之处,对本土传统文化独有的美学观念、命题及范畴进行创造性阐发与深度剖析挖掘亟待加强。因此,建构与弘扬当代美学体系,应需精准把握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并结合当代艺术实践与审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美学思想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美学体系 现代美学体系
下载PDF
中华视听美学传统的电视艺术新形态
10
作者 王一川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共12页
中华视听美学传统在电视艺术中具体呈现出五层面的构造:电视艺术媒介层、电视艺术形式层、电视艺术形象层、电视艺术品质层和电视艺术余衍层。结合近年来电视剧的新表达,可见中华视听美学传统在当前电视剧中的新形态:电视艺术媒介层突... 中华视听美学传统在电视艺术中具体呈现出五层面的构造:电视艺术媒介层、电视艺术形式层、电视艺术形象层、电视艺术品质层和电视艺术余衍层。结合近年来电视剧的新表达,可见中华视听美学传统在当前电视剧中的新形态:电视艺术媒介层突出家国为重的题旨,电视艺术形式层传承“景语情语皆心语”的美学传统,电视艺术形象层以现代君子之风再现古典君子人格传统,电视艺术品质层形塑悲喜交融的风格,电视艺术余衍层传达心安即美的深长余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视听美学传统 电视艺术新形态 君子之风 悲喜交融 心安即美
原文传递
关于人生论美学的思考
11
作者 仲呈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6-127,256,共3页
近十余年来,以金雅教授为领军人物的学术团队锲而不舍地高举起"人生论美学"的旗帜,可谓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成果累累,已成气候。笔者是"人生论美学"的赞成者、信奉者。理由如次:第一,"人生论美学"传承和... 近十余年来,以金雅教授为领军人物的学术团队锲而不舍地高举起"人生论美学"的旗帜,可谓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成果累累,已成气候。笔者是"人生论美学"的赞成者、信奉者。理由如次:第一,"人生论美学"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第二,"人生论美学"昭示了中华传统美学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条正确路径。第三,"人生论美学"紧扣"人生",即以人为本、以人生为对象的美学研究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因而具有强大坚实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用武之地,前途未有限量。第四,"人生论美学"为创建中国现当代美学美育理论和话语体系、创建中国美学学派,开通了一条充满希望和生气的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体系 人生论美学 中华传统美学 中国美学
下载PDF
史前“文明”与中华美学传统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望衡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共7页
史前可以说是文明前的"文明",虽然是文明前的"文明",却不妨碍它也产生美,大量的考古材料证明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传统、史筮合一传统、阴阳和合传统、礼乐和合传统和意象合一传统等诸多审美传统均肇始于史前。
关键词 史前“文明” 艺术活动 中华美学传统
下载PDF
新时代“文创+”视角下中国传统美学的创新应用和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子澜 《艺术教育》 2023年第3期209-212,共4页
新时代,传统艺术精神在科技、理念和思想的飞速发展之下呈现出耀眼的光芒。传统文化因为文创思想和产品的出现而展现出新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获得了更多人的青睐和支持。文章基于新时代、新思想的角度,从人们所熟知的文创商品和文创... 新时代,传统艺术精神在科技、理念和思想的飞速发展之下呈现出耀眼的光芒。传统文化因为文创思想和产品的出现而展现出新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获得了更多人的青睐和支持。文章基于新时代、新思想的角度,从人们所熟知的文创商品和文创活动两个方面切入,对产品创新形式背后蕴藏的深层次的中国美学文化积淀进行分析,认为其不仅彰显了我国新时代的文化软实力,也突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进而呼吁国人进一步拓展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独具中华美学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 中华传统美学 创新表达 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文化类综艺节目中传统文化的剧式表达与视觉构建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汝喆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70,共5页
近年来,借鉴戏剧演出形式的“剧式表达”已成为国内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表述新路径。本文聚焦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剧式表达架构,分析其中的戏剧化表现手法与舞台化视觉构建方式,并探讨戏剧“移植”至综艺节目后的延续及嬗变,认为文化类综艺节... 近年来,借鉴戏剧演出形式的“剧式表达”已成为国内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表述新路径。本文聚焦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剧式表达架构,分析其中的戏剧化表现手法与舞台化视觉构建方式,并探讨戏剧“移植”至综艺节目后的延续及嬗变,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通过戏剧形式与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当下与传统之间隐存的时代鸿沟,强化了文化传承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类综艺节目 剧式表达 中华传统美学 视觉呈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