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北洞穴中华白蛉生态学及其与防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金长发 熊光华 +3 位作者 洪玉梅 苏忠伟 李国茹 高斌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3-276,共4页
山洞为当地中华白蛉产卵、孳生的良好场所。在白蛉高峰时,试用奋斗呐(50mg/m2)对洞内墙面作滞留喷洒,结果能大量杀死洞内白蛉,自然感染前鞭毛体的白蛉也未再出现,并能保持两个白蛉季节无白蛉的良好效果。如能对近村寨周围... 山洞为当地中华白蛉产卵、孳生的良好场所。在白蛉高峰时,试用奋斗呐(50mg/m2)对洞内墙面作滞留喷洒,结果能大量杀死洞内白蛉,自然感染前鞭毛体的白蛉也未再出现,并能保持两个白蛉季节无白蛉的良好效果。如能对近村寨周围的山洞,采用这种灭蛉方法,并结合村内家犬药浴措施,将对降低村内蛉口密度和预防内脏利什曼病起到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蛉 生理龄期 季节消长 内脏利什曼病
下载PDF
陇南川北中华白蛉生物学及其与人、犬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熊光华 金长发 +9 位作者 陈信忠 洪玉梅 苏忠伟 刘丕宗 陈生邦 任文蔚 魏露生 李万宏 袁海树 张勇 《武夷科学》 1992年第1期7-18,406,共13页
本文报告陇南川北山区中华白蛉若干生物学观察的结果及其与人、犬内脏利什曼病的关系。中华白蛉为本区的优势种,具有野栖习性,发生季节自5月至10月,7月为高峰期,峰幅宽和持续时间长为其特点。我们对中华白蛉全季节的性营养周期变动作了... 本文报告陇南川北山区中华白蛉若干生物学观察的结果及其与人、犬内脏利什曼病的关系。中华白蛉为本区的优势种,具有野栖习性,发生季节自5月至10月,7月为高峰期,峰幅宽和持续时间长为其特点。我们对中华白蛉全季节的性营养周期变动作了观察和分析,指出它是阐明蛉口动力学、预报和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指征。饲血测试表明中华白蛉吸犬血率为61.5%(198/322),当地犬感染内脏利什曼病是与当地中华白蛉吸犬血的习性密切相关。不同垂直高度中华白蛉的发育史比较观察,证明其发育期长短是受自然因素的严格制约。提高温度和增加光照并不能使滞育幼虫提前解除滞育;相反,在自然室温和自然光下饲养的滞育幼虫是实验室饲养越冬幼虫的理想方法。中华白蛉人工感染试验和自然感染调查数据表明,本区中华白蛉是传播人、犬内脏利什曼病的唯一媒介。同时证明本区存在黑热病的自然疫源地。调查说明了媒介生态习性与其传病有直接的关系,并可表达在相互间传播,它们是怎样起着不同的传播作用,因此,研究媒介的生物学及其传病的各种因素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蛉 性营养周期 自体生殖 垂直分布 野栖 野外吸血 前鞭毛体 杜氏利什曼原虫 野生动物自然疫源地
下载PDF
防制中华白蛉对控制内脏利什曼病的效果追踪 被引量:7
3
作者 金长发 何生全 +1 位作者 洪玉梅 李国茹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8-339,共2页
目的 观察灭蛉与家犬药浴措施后对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的影响。 方法 在四川省南坪县野外洞穴用奋斗呐 (5 0mg/m2 )滞留喷洒灭蛉和药浴 (2 .5 %溴氰菊脂可湿性粉剂 2 5 0mg/L)家犬防治中华白蛉措施后 ,逐年进行野外洞穴白蛉密度观察和... 目的 观察灭蛉与家犬药浴措施后对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的影响。 方法 在四川省南坪县野外洞穴用奋斗呐 (5 0mg/m2 )滞留喷洒灭蛉和药浴 (2 .5 %溴氰菊脂可湿性粉剂 2 5 0mg/L)家犬防治中华白蛉措施后 ,逐年进行野外洞穴白蛉密度观察和当地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 野外洞穴白蛉密度得到有效控制。家犬药浴和白蛉密度降低后 ,对控制内脏利什曼病起到一定作用。 结论 在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 ,采取家犬药浴和野外洞穴药物滞留喷洒灭蛉措施 ,对预防和阻断内脏利什曼病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中华白蛉 野外 滞留喷洒 药浴 观察 奋斗呐 家犬 防制 可湿性粉剂
下载PDF
地理位置对中华白蛉基因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嘉惠 乔中东 +2 位作者 殷国荣 尹镭 李国锦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7-30,F003,共5页
目的观察地理位置对中华白蛉基因多态性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地采集的5组中华白蛉,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它们的咽甲,并用5种单一的10bp引物对其基因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在扫描电镜下,5组中华白蛉的咽甲形态基本一... 目的观察地理位置对中华白蛉基因多态性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地采集的5组中华白蛉,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它们的咽甲,并用5种单一的10bp引物对其基因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在扫描电镜下,5组中华白蛉的咽甲形态基本一致,各组间未见明显不同。3叶咽甲的形态也无大的区别。5组白蛉的基因组DNA共扩增出138个条带,有些条带为5组白蛉所共有,大多为组间共有,个别为个体特异性条带。这样,受检的3地5组白蛉就可根据其由数种单一10bp引物扩增的基因多态性图谱区分开来。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南坪的中华白蛉其亲缘关系介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的白蛉之间。结论3地采集的5组中华白蛉虽然在形态上有某些差别,但仍属同一生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蛉 RAPD-PCR 亲缘关系 地理位置
下载PDF
四地中华白蛉咽甲的电镜扫描研究(双翅目毛蛉科)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瑞君 李国锦 +1 位作者 乔中东 殷国荣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4-26,共3页
咽甲是白蛉分类的重要依据。用电镜扫描对采自山西吉县、陕西宜川和四川南坪两个海拔高度的4个中华白蛉种群的咽甲进行了研究。结果:来源不同的4组中华白蛉虽然形态有些差异,但无本质不同,仍属一个种。
关键词 中华白蛉 电镜扫描 咽甲 分类
下载PDF
氟氯氰菊酯畜窑内喷洒防制中华白蛉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颜秋叶 贺丽君 +2 位作者 雒进才 李东方 尚乐园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观察氟氯氰菊酯畜窑内喷洒防制中华白蛉的效果,为有效控制黑热病的传播媒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5、203、0 mg/m2剂量的5%氟氯氰菊酯水乳剂对畜窑墙面进行喷洒,人工捕蛉观察喷洒前、后白蛉密度,解剖分类,用相关密度指数评价效果。... 目的观察氟氯氰菊酯畜窑内喷洒防制中华白蛉的效果,为有效控制黑热病的传播媒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5、203、0 mg/m2剂量的5%氟氯氰菊酯水乳剂对畜窑墙面进行喷洒,人工捕蛉观察喷洒前、后白蛉密度,解剖分类,用相关密度指数评价效果。结果3个剂量组喷洒后第1、2天窑内中华白蛉密度下降96.7%以上,喷洒后20 d下降率在94.8%以上,且各组间的密度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氯氰菊酯室内墙面喷洒防制中华白蛉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蛉 氟氯氰菊酯 畜窑喷洒 防制效果
下载PDF
中华白蛉微卫星DNA序列的分离和多态位点筛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丽 樊勇 马雅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3-507,共5页
目的分离中华白蛉的微卫星DNA序列,并筛选其中具有多态性的位点。方法应用中华白蛉基因组DNA的酶切片段与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AAT)17、(GA)25、(CCT)17和(TG)18杂交,亲合素富集和超滤离心浓缩目的片段,扩增放大后克隆并测序,构建... 目的分离中华白蛉的微卫星DNA序列,并筛选其中具有多态性的位点。方法应用中华白蛉基因组DNA的酶切片段与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AAT)17、(GA)25、(CCT)17和(TG)18杂交,亲合素富集和超滤离心浓缩目的片段,扩增放大后克隆并测序,构建中华白蛉微卫星DNA库。挑选合适的微卫星位点,建立PCR扩增体系。应用中华白蛉现场标本对不同的微卫星DNA进行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筛选具有多态性的位点。结果本研究分离中华白蛉微卫星DNA的方法效率高,重组克隆阳性率为78.6%。构建的微卫星DNA库含有118条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FJ919812~FJ919932(登录号为FJ919833、FJ919836和FJ919869除外),其中典型微卫星DNA序列72条(占61.0%),非典型序列46条。在构建的中华白蛉微卫星DNA库中选择22个位点进行多态性筛选,电泳结果显示14个为多态位点,双核苷酸重复的位点比三核苷酸和多核苷酸重复位点的多态性高。结论首次构建了含有118条序列的中华白蛉微卫星DNA库,共获得14个新的多态微卫星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蛉 微卫星DNA 多态位点
下载PDF
陇南川北中华白蛉种型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熊光华 金长发 +4 位作者 洪玉梅 刘丕宗 陈生邦 任文蔚 魏路生 《地方病通报》 1990年第1期53-60,共8页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陇南川北中华白蛉种型的实质性问题。认为分布本区山野的中华白蛉无论个体大小、分布海拔高低应概称中华白蛉。其主要依据是:不同垂直高度区内的中华白蛉及其育出的四龄幼虫主要形态特征无区别。其个体大小不稳定,在特...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陇南川北中华白蛉种型的实质性问题。认为分布本区山野的中华白蛉无论个体大小、分布海拔高低应概称中华白蛉。其主要依据是:不同垂直高度区内的中华白蛉及其育出的四龄幼虫主要形态特征无区别。其个体大小不稳定,在特定条件下,大个体可以变小,小个体可以变大,它不受基因控制,与遗传无关。在自然界和实验室内大个体和小个体中华白蛉均可自由交配。雄蛉的触角列式存在2/(3~15)和2/(3~8)及1/(9~15)二种类型,是本区中华白蛉种型分化的标志,但从羽化的第2代雄性白蛉的触角列式来看,原属于2/(3~8)及1/(9~15)触角列式的,在6只中有3只触角列式恢复到2/(3~15)。而原呈2/(3~15)列式的雄蛉触角属稳定型,在剖检的53只雄蛉中其触角列式仍全部是2/(3~15)。据此认为其分化梯度甚低,在分类上并无意义。 我们核对了四川白蛉标本,实际上它就是我们反复说明的主要分布在海拔2千米以上的个体较大的中华白蛉,所以四川白蛉应是中华白蛉的同物异名。作者对白蛉分类的现状和以成蛉形态为主要分类依据的缺陷作了研讨。对苏联学者Artemieve,M.M.(1980)作艾蛉亚属白蛉的修订一文提出了商榷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蛉 受精囊 咽甲 结节型 交配
下载PDF
陇南川北中华白蛉垂直分布及其与黑热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熊光华 金长发 《地方病通报》 1989年第4期15-21,共7页
陇南、川北是我国目前黑热病高发区,病人与病犬颇为常见。中华白蛉是本区常见的、分布广泛的优势种,也是本区山野唯一昼夜吸取人、畜血的蛉种。中华白蛉随海拔高度递增蛉体大小差异显著,大个体多见于海拔2000米或以上,小个体则常见于海... 陇南、川北是我国目前黑热病高发区,病人与病犬颇为常见。中华白蛉是本区常见的、分布广泛的优势种,也是本区山野唯一昼夜吸取人、畜血的蛉种。中华白蛉随海拔高度递增蛉体大小差异显著,大个体多见于海拔2000米或以上,小个体则常见于海拔1600米以下。 给311只中华白蛉饲吸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背纹仑鼠,结果有229只白蛉感染了前鞭毛体,感染率为69.2%。前鞭毛体不仅见于白蛉中胃内,也见于食道、咽喉和啄部等。前鞭毛体见于白蛉食道的有104只(54.4%),见于咽喉和啄部的分别为40只(17.5%)和5只(2.2%)。 在海拔2000米以上山野剖检吸血雌性中华白蛉440只,其中有1只(0.23%)发现自然感染前鞭毛体,其病原鉴定为杜氏利什曼原虫。在海拔1600米以下剖检吸血雌性中华白蛉1293只,发现3只(0.23%)白蛉有自然前鞭毛体感染,其中一只阳性白蛉经斑点ELISA检侧确定为杜氏利什曼原虫。自然感染前鞭毛体在白蛉体内的分布与人工感染所见结果相似。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本区黑热病患者和病犬主要见于海拔1600米以下地带,在海拔2000米以上山野系无人居住,既无病人又无病犬,显然白蛉自然感染前鞭毛体来自野生动物,这一山野为黑热病自然疫源地。 根据流行病学和生态学资料论证结果,作者认为大个体中华白蛉主要在海拔2000米以上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蛉 黑热病 垂直分布 感染
下载PDF
溴氰菊酯与DDT防治近野栖中华白蛉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长发 熊光华 《地方病通报》 199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用相同的方法比较溴氰菊酯和DDT防治近野栖中华白蛉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喷洒DDT的畜窑内野外中华白蛉拒绝飞入,该蛉对DDT似已产生行为抗性;在喷洒溴氰菊酯的畜窑内未见相似的情况。对杀虫剂使用不当而产生抗性的情况作了讨论,并提请各方... 用相同的方法比较溴氰菊酯和DDT防治近野栖中华白蛉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喷洒DDT的畜窑内野外中华白蛉拒绝飞入,该蛉对DDT似已产生行为抗性;在喷洒溴氰菊酯的畜窑内未见相似的情况。对杀虫剂使用不当而产生抗性的情况作了讨论,并提请各方面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氰菊酯 DDT 中华白蛉 防治
下载PDF
畜窑内喷洒百树得防制黑热病传播媒介中华白蛉效果观察
11
作者 雒进才 孙卫科 吴彦领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I0003-I0004,共2页
以15、20、30 mg/m2剂量的百树得水乳剂对畜窑墙面进行喷洒,喷洒后第1、2 d中华白蛉密度下降率在96.7%以上,喷洒后20 d下降率在94.8%以上,且各组间的密度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明畜室内墙面喷洒百树得防制黑热病传播... 以15、20、30 mg/m2剂量的百树得水乳剂对畜窑墙面进行喷洒,喷洒后第1、2 d中华白蛉密度下降率在96.7%以上,喷洒后20 d下降率在94.8%以上,且各组间的密度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明畜室内墙面喷洒百树得防制黑热病传播媒介中华白蛉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蛉 百树得 畜窑喷洒 防制效果
下载PDF
陇南川北中华白蛉种型垂直分布及其与黑热病关系的研究
12
作者 熊光华 《医学研究杂志》 1994年第5期26-26,共1页
陇南川北原系内脏利什曼病(俗称黑热病)低度散发区。既往研究表明家犬为本病的重要宿主,通过灭犬并及时治疗病人,黑热病曾一度消失。80年代中期起,本病又复出现且愈演愈烈,年平均新发病例将在250例以上。
关键词 中华白蛉 利什曼病 前鞭毛体 北原 年平均 垂直分布 川北 利什曼原虫 南川
下载PDF
四川省黑水县中华白蛉季节消长及生态习性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文华 唐远方 +3 位作者 泽朗罗尔基 李国茹 高斌 魏红雨 《地方病通报》 2000年第3期37-39,共3页
对黑水县三个不同海拔高度 (1810~ 2 40 0 m)的山洞内白蛉密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对捕获的白蛉作了鉴定 ,发现三个观察点的白蛉皆系中华白蛉 ,在一年内均有两个密度高峰期 ,白蛉全年持续活动时间约为四个半月。
关键词 中华白蛉 季节消长 黑水县 四川 生态习性
下载PDF
四川省九寨沟县中华白蛉调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勇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40-241,共2页
对四川省九寨沟县中华白蛉生物学的观察,表明中华白蛉是当地的优势蛉种,是黑热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当地白蛉季节较长,密度高,高峰季节峰幅宽,导致传播黑热病的强度增加。野外洞穴药物滞留喷洒对控制白蛉密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华白蛉 内脏利什曼病
下载PDF
我国首次发现自体生殖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 Newstead,1916.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光华 朱显因 赵佳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1年第3期291-293,共3页
吸血昆虫通常在不吸血情况下,交配后依靠自体营养进行生殖的现象称自体生殖。本文首次报告我国中华白蛉存在自体生殖现象。从现场调查和实验室观察结果表明此种白蛉自体生殖的形成可能与该种白蛉腹节内蓄积着脂肪体有着生理性联系。
关键词 中华白蛉 吸血昆虫 脂肪体 现场调查
下载PDF
中华白蛉成虫体表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乔忠东 路应连 《地方病通报》 1990年第2期52-54,124-125,共3页
本文报告了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华白蛉的体表形态进行了初步观察,发现白蛉成虫全身被有许多刚毛。鳞片和微毛等。触角膝状刺和触须牛氏刺经高倍放大后、表面有许多微孔。牛氏刺并非真正的刺状结构,而是鳞片类的组织。在雄蛉上抱器第... 本文报告了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华白蛉的体表形态进行了初步观察,发现白蛉成虫全身被有许多刚毛。鳞片和微毛等。触角膝状刺和触须牛氏刺经高倍放大后、表面有许多微孔。牛氏刺并非真正的刺状结构,而是鳞片类的组织。在雄蛉上抱器第二节上的长毫表面有十余条纹脊,这是光镜下无法分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蛉 成虫 体表结构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NA的我国中华白蛉群体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丽 马雅军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947-952,共6页
目的阐明我国中华白蛉群体的遗传差异,探讨四川白蛉的分类地位。方法在我国陕西、河南、甘肃和四川等地采集白蛉,依据形态和分子特征鉴别种类,扩增其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mitochondrial DNA cytochrome b,mt DNA-Cytb)基因片段,测定和分... 目的阐明我国中华白蛉群体的遗传差异,探讨四川白蛉的分类地位。方法在我国陕西、河南、甘肃和四川等地采集白蛉,依据形态和分子特征鉴别种类,扩增其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mitochondrial DNA cytochrome b,mt DNA-Cytb)基因片段,测定和分析序列。结果共获得42个单倍型,形成2个独立的家系,存在明显的地理聚集性,分别是来自陕西和河南的各单倍型家系,以及四川和甘肃的单倍型家系,均呈平行演化,四川白蛉与中华白蛉的单倍型未完全区分。分子变异等级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计算结果显示变异主要存在于种内群体间(89.25%),其次是群体内个体间(20.41%),种间的变异部分为负值,FST值为0.808,各群体间具有相当水平的遗传分化。各群体间的地理距离与基因流的相关性Mantel检验,显示两者呈负相关性(R2=0.888),群体遗传结构符合距离隔离模型。结论我国中华白蛉群体间遗传差异大小与地理距离存在密切相关性,综合分析显示中华白蛉与四川白蛉在形态和分子水平已出现遗传分化,支持其为独立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蛉 四川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 群体遗传结构
原文传递
白蛉栖性及其治理对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熊光华 金长发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298,共6页
作者对我国传播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的4种重要白蛉媒介的生物学及生态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用于指导利什曼病白蛉媒介防制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即是对该项研究的全面总结。
关键词 栖性 内脏利什曼病 中华白蛉
下载PDF
河南省黑热病媒介白蛉残存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颜秋叶 贺丽君 +6 位作者 苏云普 李东方 刘辉 尚乐园 胡留安 罗进才 张波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377-377,i008,共2页
关键词 中华白蛉 黑热病 情况调查 病媒 结果报告 病例 潜在危险 重流行区 种类调查 丘陵山区
下载PDF
湖北省消灭黑热病后的白蛉监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左胜利 桂爱芳 +4 位作者 吴锦华 胡乐群 杨连第 张绍清 付在凤 《医学动物防制》 2003年第3期188-190,共3页
1997~ 1998年在 2 2个县 (市 ) 6 3个自然村 ,用扑蛉管、扑蛉纸和灯光诱扑等方法 ,开展了白蛉监测 ,共扑获白蛉 12 0 8只 ,经鉴定 99.38% (12 0 0只 )为鳞喙白蛉 ,0 .6 6 % (8只 )为鲍氏白蛉 ,未发现黑热病的传播媒介—中华白蛉。
关键词 湖北 黑热病 监测 中华白蛉 鲍氏 传染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