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5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医临证四大核心理念之中和观
被引量:
13
1
作者
刘应科
孙光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7,共7页
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崇奉"中和"之道,创建中和医派,倡导治疗目的是实现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因此要重视自然、社会、气候、食物、水源、情志、劳逸、阴阳、气血津液代谢与人体的关系。将中和观视为中医学健康观、疾病观、...
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崇奉"中和"之道,创建中和医派,倡导治疗目的是实现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因此要重视自然、社会、气候、食物、水源、情志、劳逸、阴阳、气血津液代谢与人体的关系。将中和观视为中医学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和养生观的核心与精髓:认为身体健康有中和;身体疾病为失中和;主张治疗疾病求中和;养生保健顺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证理念
中和观
阴阳和合
气血
中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生病起于过用”看中医养生的中和观
被引量:
5
2
作者
熊玉鑫
梁润英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3期185-186,共2页
《黄帝内经》"生病起于过用"理论,不但从一个发病观的角度体现了中医养生学的中和观念,而且还上升到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揭示了中医养生学与中和观之间的联系,并以一种哲学的行为准则标准倡导人们要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顺应...
《黄帝内经》"生病起于过用"理论,不但从一个发病观的角度体现了中医养生学的中和观念,而且还上升到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揭示了中医养生学与中和观之间的联系,并以一种哲学的行为准则标准倡导人们要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顺应日月星辰的阴阳消长变化和人体本身"生物钟"的自然节律。文章从"生病起于过用"的养生观念以及中医养生中的中和思想两方面相结合,探讨了对于当今物质极其丰富、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生病起于过用"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用
中医养生
中和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病因和养生理论看中医学的中和观
被引量:
1
3
作者
石和元
王平
裴迅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61-63,共3页
中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贯穿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各个层面,对中医病因和养生理论的影响尤为明显。通过比较分析中医病因理论和养生理论中有关气候、情志、饮食、起居等内容,认为中医病因理论和养生理论讨论的内容多...
中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贯穿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各个层面,对中医病因和养生理论的影响尤为明显。通过比较分析中医病因理论和养生理论中有关气候、情志、饮食、起居等内容,认为中医病因理论和养生理论讨论的内容多涉及同一对象,而中和观就是二者联系的纽带,也是衡量某一事物是病因抑或是养生因素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病因
养生
中和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儒家的中和观
被引量:
1
4
作者
董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9-54,23,共7页
在先秦儒学 中,中和观念渗透 于本体论、道德 论、价值论以至社 会管理等各方面。 它既具有本体论内 容,也包含主体性 内容;既是对事物 进行判断的价值尺 度,也是保持人际 和谐的行为规范。 中和是先秦儒学的 核心范畴之一。 一、关于中...
在先秦儒学 中,中和观念渗透 于本体论、道德 论、价值论以至社 会管理等各方面。 它既具有本体论内 容,也包含主体性 内容;既是对事物 进行判断的价值尺 度,也是保持人际 和谐的行为规范。 中和是先秦儒学的 核心范畴之一。 一、关于中和 的意义限阀 从语源上来说,“中”有三种初文形态,即、中、。以旌旗表日中之形,为旌,为日影:中,以矢贯的;,盛简策之器。这三种形态的基本母体是中,以后即统书为“中”。(参见姜亮夫《中形形体分析及其语音衍变之研究》,《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增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
中和观
天道
儒家
先秦儒学
万物
“中”
中正
皇极
意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向维度凝视下城市公示语英译规范的中和观
被引量:
2
5
作者
熊力游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34-738,共5页
以凝视理论为基础,论述了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主要手段之一的标示语是一种静态的、被动式的自导解说结构;英汉双语乃至多语的标示在发挥对外宣传和服务的同时,也处在多向维度的凝视之下;对公示语的英译从追求双语标示在公共场所内的整体效...
以凝视理论为基础,论述了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主要手段之一的标示语是一种静态的、被动式的自导解说结构;英汉双语乃至多语的标示在发挥对外宣传和服务的同时,也处在多向维度的凝视之下;对公示语的英译从追求双语标示在公共场所内的整体效果,到平衡多向凝视方之间的需要而采用的翻译方法,再到各方之间微妙关系的协调,都需要译者多维的思考。认为中和观强调不同事物、因素之间协调、平衡和有序的关系,可为城市公示语翻译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观
公共标示
英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失中为病”-探讨中医病因学中的儒家“中和观”
被引量:
3
6
作者
邰东梅
吴景东
《医学信息》
2008年第8期1463-1464,共2页
儒家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学派,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显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体,广泛渗透于古代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
中医病因学
儒家
中和观
中国文化
古代文化
科学文化
汉武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中庸思想与中医学的中和观
被引量:
2
7
作者
段振离
《中医研究》
1990年第3期9-11,共3页
中医学的中和观是儒家中庸思想渗透于中医学术的结果。在中医的生理病理、治则治法、养生康复、升降出入等方面都有中庸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
儒家
哲学
中医学
中和观
中庸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中和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
2
8
作者
雷庆翼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08-113,共6页
《礼记·中庸》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儒家的这种中和观 ,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思想影响甚为深远。要“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要“怨诽而不乱” ,要“发乎情 ,止乎礼义” ,要“温柔敦厚”。中国的戏...
《礼记·中庸》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儒家的这种中和观 ,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思想影响甚为深远。要“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要“怨诽而不乱” ,要“发乎情 ,止乎礼义” ,要“温柔敦厚”。中国的戏剧、小说 ,有一个大团圆的固定模式。要“文质彬彬” ,追求“尽善尽美”。在风格上要刚柔相济、奇正相依、浓淡适宜……这样才合乎中和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中和观
中国
古代文学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祖国医学的中和观
被引量:
1
9
作者
段振离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6,共2页
中和观渊源于《易经》。中医进行整体治疗的根本目的即在于,使失去平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和重建,保持新的相对平衡,这就是祖国医学的中和现。文章着重从理论上和对临证的指导作用上对祖国医学的中和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祖国医学
相对平衡
《易经》
临证
整体治疗
根本
《周易》
中和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蕺山“中和观”探微
10
作者
李兵
袁建辉
《船山学刊》
2002年第2期77-80,共4页
关键词
刘蕺山
"
中和观
"
宋明儒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中和观”对中医生理学的影响
11
作者
邰东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 909-910,共2页
儒家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学派,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显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体,广泛渗透于古代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庸>是儒家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蕴含了极其深刻...
儒家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学派,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显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体,广泛渗透于古代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庸>是儒家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蕴含了极其深刻的哲学原理,其核心命题是'致中和'思想,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宇宙万物便达到了一种最佳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生理学
中和观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极拳的中和观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研究
12
作者
王辉
赵连保
《少林与太极》
2009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太极拳文化中的中和因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果:从太极拳命名的角度论述了太极拳中和观的内涵及体现,分析了太极拳中和观的传统文化基础;结论:太极拳的中和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有...
目的:探讨太极拳文化中的中和因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果:从太极拳命名的角度论述了太极拳中和观的内涵及体现,分析了太极拳中和观的传统文化基础;结论:太极拳的中和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运动理念方面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中和观
和谐社会
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医学的中和观
被引量:
2
13
作者
徐楚韵
张光霁
申力
《浙江中医杂志》
2015年第12期921-922,共2页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中和”作为儒家的主流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从儒家的“中庸之道”,到如今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无不围绕着“中和”这一人文内涵而展开,其对中医理论的构建与临床实践亦产生巨大...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中和”作为儒家的主流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从儒家的“中庸之道”,到如今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无不围绕着“中和”这一人文内涵而展开,其对中医理论的构建与临床实践亦产生巨大影响,中医学的生命观、发病观、治疗观与养生观都渗透着中和观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观
中医文化
学术发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中和观的哲学意蕴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
2
14
作者
李恬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3-15,共3页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中和观作为传统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原则,其核心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探讨中和思想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可以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中和观作为传统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原则,其核心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探讨中和思想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可以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观
相反相成
多样性统一
系统
观
和谐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徐干《中论》修身观、中和观、名实观窥管——兼述《中论》批判意识之指向
15
作者
牛勇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中论》是由东汉末年徐干撰写的一部子部儒家类政治论集,此书思想锋芒外露,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多所指斥,而修身观、中和观、名实观在此书中贯穿前后。对于这些思想观念的梳理,有利于了解徐干对前代儒家思想体系的继承与发展,并可借此寻...
《中论》是由东汉末年徐干撰写的一部子部儒家类政治论集,此书思想锋芒外露,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多所指斥,而修身观、中和观、名实观在此书中贯穿前后。对于这些思想观念的梳理,有利于了解徐干对前代儒家思想体系的继承与发展,并可借此寻绎徐氏批判意识之指向,观照汉末古文经学、政治生活、社会风气之诸般流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论》
生平
修身
观
中和观
名实
观
批判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中和观的探研——略论先秦中和观的发展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杨木生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6-48,共3页
“中和” ,既是一种道德范畴 ,也是一种哲学范畴。作为一种观念和思想 ,形成于古代先秦时期 ,后有一个丰富发展过程。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笔极为可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
中和观
先秦时期
"中"
"和"
道德
晏婴
孔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一百周年:中和观:通向“剧圣”之路——试论梅兰芳演剧观
17
作者
蒋锡武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2-33,共12页
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周信芳对现代中国戏曲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们高尚昀艺德,精湛的技艺,令世人钦仰,有口皆碑,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梅、周二位大师在艺...
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周信芳对现代中国戏曲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们高尚昀艺德,精湛的技艺,令世人钦仰,有口皆碑,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梅、周二位大师在艺术实践中,追随时代步伐,锐意创新,精益求精,各自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京剧艺术流派:“梅派”、“麒派”。他们的艺术经验博大精深,是当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振兴京剧艺术的宝贵财富。值此梅兰芳、周信芳两位艺术大师百年诞辰之际,本刊特发表研究二位大师艺术经验的论文数篇,以资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诞辰一百周年
周信芳
纪念
京剧表演艺术家
中和观
民族文化艺术
艺术大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中和观理论本质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1
18
作者
孙可兴
《中医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中和”为本,强调“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自然与社会秩序。立足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视角,对历代重要中医典籍的基本理论、医学原则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中医理论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中和观”思想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中和”为本,强调“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自然与社会秩序。立足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视角,对历代重要中医典籍的基本理论、医学原则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中医理论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中和观”思想内涵,呈现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守中致和”“内外平衡”“动态和谐”的基本特征。深入考察这一基本理念和方法的内涵、特征与价值,能够为重构中医话语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提供研究范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中和观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守中致和
内外平衡
动态和谐
理论本质
历史考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和”观对中医学的影响
被引量:
5
19
作者
董少萍
罗曼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5期7-8,共2页
就古代先哲的“中和”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祖国医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先哲的中和思想,其中和思想贯串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和观
古代哲学
中医药学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和观”的医儒会通与逻辑理性
20
作者
孙可兴
《儒学与文明》
2018年第1期225-242,共18页
'中和观'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与把握的一个根本法则,不但得到儒家与医家的继承与发散,而且呈现出理论上融会贯通的基本特征。它们在理论渊源、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环节都有着一定的内在连贯和一致性。...
'中和观'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与把握的一个根本法则,不但得到儒家与医家的继承与发散,而且呈现出理论上融会贯通的基本特征。它们在理论渊源、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环节都有着一定的内在连贯和一致性。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中西文化沟通的大背景下,探寻医儒中和思想的合理要素及其在理论本质上的契合性与差异性,有助于深化传统儒学与医学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为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黄帝内经》
中和观
医儒会通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医临证四大核心理念之中和观
被引量:
13
1
作者
刘应科
孙光荣
机构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出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孙光荣国医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资助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名中医工作室学术经验传承项目
文摘
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崇奉"中和"之道,创建中和医派,倡导治疗目的是实现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因此要重视自然、社会、气候、食物、水源、情志、劳逸、阴阳、气血津液代谢与人体的关系。将中和观视为中医学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和养生观的核心与精髓:认为身体健康有中和;身体疾病为失中和;主张治疗疾病求中和;养生保健顺中和。
关键词
临证理念
中和观
阴阳和合
气血
中和
Keywords
clinical symptoms
moderation view
harmony of Yin-Yang
moderation of Qi-Blood
分类号
R62-0 [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生病起于过用”看中医养生的中和观
被引量:
5
2
作者
熊玉鑫
梁润英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
出处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3期185-186,共2页
文摘
《黄帝内经》"生病起于过用"理论,不但从一个发病观的角度体现了中医养生学的中和观念,而且还上升到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揭示了中医养生学与中和观之间的联系,并以一种哲学的行为准则标准倡导人们要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顺应日月星辰的阴阳消长变化和人体本身"生物钟"的自然节律。文章从"生病起于过用"的养生观念以及中医养生中的中和思想两方面相结合,探讨了对于当今物质极其丰富、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生病起于过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过用
中医养生
中和观
分类号
R221.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病因和养生理论看中医学的中和观
被引量:
1
3
作者
石和元
王平
裴迅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内科
出处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61-63,共3页
文摘
中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贯穿于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各个层面,对中医病因和养生理论的影响尤为明显。通过比较分析中医病因理论和养生理论中有关气候、情志、饮食、起居等内容,认为中医病因理论和养生理论讨论的内容多涉及同一对象,而中和观就是二者联系的纽带,也是衡量某一事物是病因抑或是养生因素的标准。
关键词
中医病因
养生
中和观
Keywords
pathogeny of TCM,health maintenance,moderation
分类号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儒家的中和观
被引量:
1
4
作者
董平
机构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9-54,23,共7页
文摘
在先秦儒学 中,中和观念渗透 于本体论、道德 论、价值论以至社 会管理等各方面。 它既具有本体论内 容,也包含主体性 内容;既是对事物 进行判断的价值尺 度,也是保持人际 和谐的行为规范。 中和是先秦儒学的 核心范畴之一。 一、关于中和 的意义限阀 从语源上来说,“中”有三种初文形态,即、中、。以旌旗表日中之形,为旌,为日影:中,以矢贯的;,盛简策之器。这三种形态的基本母体是中,以后即统书为“中”。(参见姜亮夫《中形形体分析及其语音衍变之研究》,《杭州大学学报》1984年增刊)
关键词
天地
中和观
天道
儒家
先秦儒学
万物
“中”
中正
皇极
意动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向维度凝视下城市公示语英译规范的中和观
被引量:
2
5
作者
熊力游
机构
长沙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34-738,共5页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WLH06)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7C0140)
文摘
以凝视理论为基础,论述了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主要手段之一的标示语是一种静态的、被动式的自导解说结构;英汉双语乃至多语的标示在发挥对外宣传和服务的同时,也处在多向维度的凝视之下;对公示语的英译从追求双语标示在公共场所内的整体效果,到平衡多向凝视方之间的需要而采用的翻译方法,再到各方之间微妙关系的协调,都需要译者多维的思考。认为中和观强调不同事物、因素之间协调、平衡和有序的关系,可为城市公示语翻译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
中和观
公共标示
英译
Keywords
way of mean and harmony
public signs
English translation
分类号
H319.5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失中为病”-探讨中医病因学中的儒家“中和观”
被引量:
3
6
作者
邰东梅
吴景东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医学信息》
2008年第8期1463-1464,共2页
文摘
儒家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学派,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显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体,广泛渗透于古代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
中医病因学
儒家
中和观
中国文化
古代文化
科学文化
汉武帝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12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中庸思想与中医学的中和观
被引量:
2
7
作者
段振离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研究》
1990年第3期9-11,共3页
文摘
中医学的中和观是儒家中庸思想渗透于中医学术的结果。在中医的生理病理、治则治法、养生康复、升降出入等方面都有中庸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
儒家
哲学
中医学
中和观
中庸思想
分类号
R2-02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中和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
2
8
作者
雷庆翼
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资助项目 (湘宣字 [2 0 0 0 ] 2 3号A13 1)
文摘
《礼记·中庸》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儒家的这种中和观 ,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思想影响甚为深远。要“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要“怨诽而不乱” ,要“发乎情 ,止乎礼义” ,要“温柔敦厚”。中国的戏剧、小说 ,有一个大团圆的固定模式。要“文质彬彬” ,追求“尽善尽美”。在风格上要刚柔相济、奇正相依、浓淡适宜……这样才合乎中和美。
关键词
儒家
中和观
中国
古代文学
影响
Keywords
golden mean
gentle and kind
couple hardness with softnes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祖国医学的中和观
被引量:
1
9
作者
段振离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
出处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6,共2页
文摘
中和观渊源于《易经》。中医进行整体治疗的根本目的即在于,使失去平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和重建,保持新的相对平衡,这就是祖国医学的中和现。文章着重从理论上和对临证的指导作用上对祖国医学的中和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祖国医学
相对平衡
《易经》
临证
整体治疗
根本
《周易》
中和观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蕺山“中和观”探微
10
作者
李兵
袁建辉
机构
湖南大学麓书社文化研究所
中南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船山学刊》
2002年第2期77-80,共4页
关键词
刘蕺山
"
中和观
"
宋明儒学
分类号
B24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中和观”对中医生理学的影响
11
作者
邰东梅
机构
辽宁中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 909-910,共2页
文摘
儒家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学派,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显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体,广泛渗透于古代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庸>是儒家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蕴含了极其深刻的哲学原理,其核心命题是'致中和'思想,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宇宙万物便达到了一种最佳动态平衡.
关键词
中医生理学
中和观
影响
分类号
R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B2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极拳的中和观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研究
12
作者
王辉
赵连保
机构
商丘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出处
《少林与太极》
2009年第4期11-14,共4页
基金
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调研课题项目项目编号:SKL-2008-1709
文摘
目的:探讨太极拳文化中的中和因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果:从太极拳命名的角度论述了太极拳中和观的内涵及体现,分析了太极拳中和观的传统文化基础;结论:太极拳的中和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运动理念方面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太极拳
中和观
和谐社会
价值
Keywords
Taijiquan
View of neutralization
Harmonious social
value
分类号
G852.11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医学的中和观
被引量:
2
13
作者
徐楚韵
张光霁
申力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2015年第12期921-922,共2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课题中医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研究
编号:13NDWT05YB
文摘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中和”作为儒家的主流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从儒家的“中庸之道”,到如今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无不围绕着“中和”这一人文内涵而展开,其对中医理论的构建与临床实践亦产生巨大影响,中医学的生命观、发病观、治疗观与养生观都渗透着中和观的精髓。
关键词
中和观
中医文化
学术发掘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中和观的哲学意蕴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
2
14
作者
李恬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社会科学部
出处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3-15,共3页
文摘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中和观作为传统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原则,其核心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探讨中和思想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可以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中和观
相反相成
多样性统一
系统
观
和谐社会
Keywords
Balance
unity of opposites
unity of variation
theory of systematicness
harmonious society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徐干《中论》修身观、中和观、名实观窥管——兼述《中论》批判意识之指向
15
作者
牛勇军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文摘
《中论》是由东汉末年徐干撰写的一部子部儒家类政治论集,此书思想锋芒外露,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多所指斥,而修身观、中和观、名实观在此书中贯穿前后。对于这些思想观念的梳理,有利于了解徐干对前代儒家思想体系的继承与发展,并可借此寻绎徐氏批判意识之指向,观照汉末古文经学、政治生活、社会风气之诸般流弊。
关键词
《中论》
生平
修身
观
中和观
名实
观
批判意识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中和观的探研——略论先秦中和观的发展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杨木生
机构
中共江西省南康市委
出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6-48,共3页
文摘
“中和” ,既是一种道德范畴 ,也是一种哲学范畴。作为一种观念和思想 ,形成于古代先秦时期 ,后有一个丰富发展过程。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笔极为可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
中和观
先秦时期
"中"
"和"
道德
晏婴
孔子
Keywords
thought of neutralization
Pre qing Dynasty
“neutral'
“peaceful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一百周年:中和观:通向“剧圣”之路——试论梅兰芳演剧观
17
作者
蒋锡武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2-33,共12页
文摘
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周信芳对现代中国戏曲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们高尚昀艺德,精湛的技艺,令世人钦仰,有口皆碑,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梅、周二位大师在艺术实践中,追随时代步伐,锐意创新,精益求精,各自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京剧艺术流派:“梅派”、“麒派”。他们的艺术经验博大精深,是当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振兴京剧艺术的宝贵财富。值此梅兰芳、周信芳两位艺术大师百年诞辰之际,本刊特发表研究二位大师艺术经验的论文数篇,以资纪念。
关键词
梅兰芳
诞辰一百周年
周信芳
纪念
京剧表演艺术家
中和观
民族文化艺术
艺术大师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中和观理论本质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1
18
作者
孙可兴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ZX076)。
文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中和”为本,强调“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自然与社会秩序。立足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视角,对历代重要中医典籍的基本理论、医学原则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中医理论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中和观”思想内涵,呈现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守中致和”“内外平衡”“动态和谐”的基本特征。深入考察这一基本理念和方法的内涵、特征与价值,能够为重构中医话语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提供研究范导。
关键词
中医
中和观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守中致和
内外平衡
动态和谐
理论本质
历史考察
Keywords
view of Zhong He of TCM
unity of human and nature
law of nature governing all
"sticking to Zhong and aiming at harmony"
harmony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ynamic harmony
the nature of theory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R2-05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和”观对中医学的影响
被引量:
5
19
作者
董少萍
罗曼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
出处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5期7-8,共2页
文摘
就古代先哲的“中和”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祖国医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先哲的中和思想,其中和思想贯串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和观
古代哲学
中医药学术
分类号
R2-02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和观”的医儒会通与逻辑理性
20
作者
孙可兴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儒学与文明》
2018年第1期225-242,共18页
基金
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中华传统中文化研究”重大课题之子课题“《<黄帝内经>中和观的思维路径与文化特质研究》”(ZD-1-14)
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黄帝内经》中和观理论建构与中医文化精神探原”(BSJJ2015-18)
文摘
'中和观'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与把握的一个根本法则,不但得到儒家与医家的继承与发散,而且呈现出理论上融会贯通的基本特征。它们在理论渊源、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环节都有着一定的内在连贯和一致性。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中西文化沟通的大背景下,探寻医儒中和思想的合理要素及其在理论本质上的契合性与差异性,有助于深化传统儒学与医学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为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儒家思想
《黄帝内经》
中和观
医儒会通
Keywords
Confucianism
the Orthodox Classic of Huangdi
Mean and Harmony
integration of medicine and Confucianism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医临证四大核心理念之中和观
刘应科
孙光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生病起于过用”看中医养生的中和观
熊玉鑫
梁润英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病因和养生理论看中医学的中和观
石和元
王平
裴迅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儒家的中和观
董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多向维度凝视下城市公示语英译规范的中和观
熊力游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失中为病”-探讨中医病因学中的儒家“中和观”
邰东梅
吴景东
《医学信息》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儒家中庸思想与中医学的中和观
段振离
《中医研究》
199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儒家中和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雷庆翼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试论祖国医学的中和观
段振离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8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刘蕺山“中和观”探微
李兵
袁建辉
《船山学刊》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儒家“中和观”对中医生理学的影响
邰东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太极拳的中和观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研究
王辉
赵连保
《少林与太极》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中医学的中和观
徐楚韵
张光霁
申力
《浙江中医杂志》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儒家中和观的哲学意蕴及其现代意义
李恬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徐干《中论》修身观、中和观、名实观窥管——兼述《中论》批判意识之指向
牛勇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古代中和观的探研——略论先秦中和观的发展
杨木生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一百周年:中和观:通向“剧圣”之路——试论梅兰芳演剧观
蒋锡武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中医中和观理论本质的历史考察
孙可兴
《中医学报》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和”观对中医学的影响
董少萍
罗曼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中和观”的医儒会通与逻辑理性
孙可兴
《儒学与文明》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