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649例中国东南部地区腮腺肿瘤构成比分析
1
作者 顾挺 孙晶晶 +6 位作者 王瑜 田臻 王丽珍 胡宇华 夏荣辉 李江 张春叶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90-596,共7页
目的:分析腮腺内肿瘤的病理类型及构成比,为流行病学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确诊为腮腺内的肿瘤病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特点。结果:共收集13649例腮... 目的:分析腮腺内肿瘤的病理类型及构成比,为流行病学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确诊为腮腺内的肿瘤病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特点。结果:共收集13649例腮腺内肿瘤病例。患者年龄1~104岁,高峰年龄51~60岁,男女之比为1.3∶1。其中,良性11008例(80.7%),中间型/恶性2641例(19.3%)。上皮源性肿瘤12856例(94.2%),软组织肿瘤454例(3.3%),淋巴造血系统来源肿瘤339例(2.5%)。原发唾液腺肿瘤12228例,其中恶性占15.9%(1939/12228),良性占84.1%(10289/12228)。多形性腺瘤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分别是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类型,转移性肿瘤以鼻咽淋巴上皮癌转移至腮腺最常见;神经鞘膜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是腮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类型。结论:中国东南部地区腮腺内肿瘤,多形性腺瘤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是最常见的良、恶性肿瘤,神经鞘膜瘤和MALT淋巴瘤分别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肿瘤构成 流行病学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地特征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175
2
作者 舒良树 周新民 +3 位作者 邓平 余心起 王彬 祖辅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76-884,共9页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地与花岗岩构成了复杂的盆岭镶嵌体系———华南盆岭构造。根据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与构造演化特征,将研究区中、新生代盆地划分为类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断陷盆地三大类型。对晚三叠世以来各个时代盆...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地与花岗岩构成了复杂的盆岭镶嵌体系———华南盆岭构造。根据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与构造演化特征,将研究区中、新生代盆地划分为类前陆盆地、裂谷盆地和断陷盆地三大类型。对晚三叠世以来各个时代盆地的规模、产状、边界、岩石组合、指相矿物、沉积构造进行了分析。不同时代盆地的特征和重点区段盆区岩层的节理测量-统计结果表明,晚三叠世以来研究区的盆-岭格局至少经历过4期地球动力学演化。该盆-岭体系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二者时间相近,空间相伴,成因相关。研究表明,永定-龙南-始兴是一个中侏罗世陆内裂谷带,武夷山是晚中生代的古地理与气候分隔带,赣江带是晚中生代的火山岩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构造 中、新生代 盆-岭体系 构造演化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与日本中—新生代构造-岩浆作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毛建仁 高桥浩 +6 位作者 厉子龙 中岛隆 叶海敏 赵希林 周洁 胡青 曾庆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4-856,共13页
重点讨论了中国东南部和日本中、新生代火成岩的时空分布及其构造环境,总结了两者的异同性。印支期和燕山早期(190~170Ma)中国东南部和日本具有不同的岩浆活动演化史。在165~150Ma期间,中国东南部广泛分布有过铝和弱过铝的S型花岗岩,... 重点讨论了中国东南部和日本中、新生代火成岩的时空分布及其构造环境,总结了两者的异同性。印支期和燕山早期(190~170Ma)中国东南部和日本具有不同的岩浆活动演化史。在165~150Ma期间,中国东南部广泛分布有过铝和弱过铝的S型花岗岩,而170~130Ma则为日本岩浆活动沉寂期。燕山晚期,中国东南部和日本都发生大规模的火山-侵入活动,同是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碰撞及其后伸展-裂解的产物,日本开始时代晚(130Ma),并一直持续到始新世(45Ma)。进入喜马拉雅期,在日本海打开之前(>15Ma),中国东南部和日本同处于大陆伸展构造环境,在日本海打开之后(<15Ma),中国东南部和日本进入完全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分布 岩浆作用 新生代 中国东南部和日本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94
4
作者 沈渭洲 凌洪飞 +2 位作者 李武显 黄小龙 王德滋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2-32,共11页
根据本文测定的58个数据以及已发表的127个数据讨论了中国东南部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特征,并通过与基底变质岩SmNd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研究了这些花岗岩类的物质来源与成因。仅分布于浙西南的古元古代花岗岩... 根据本文测定的58个数据以及已发表的127个数据讨论了中国东南部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NdSr同位素特征,并通过与基底变质岩SmNd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研究了这些花岗岩类的物质来源与成因。仅分布于浙西南的古元古代花岗岩类是由成分上类似于被其侵入的八都群片麻岩经部分熔融形成的。沿江绍断裂带分布的新元古代花岗岩类是由地幔来源岩浆或初生地壳形成的;浙西—皖南—赣北地区的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可能是由中元古代地层中的低成熟度组分形成的。古生代和大部分中生代花岗岩类主要是由所在区域内出露的中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的相当物衍生的。沿浙闽沿海地区分布的大多数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含有较多的地幔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物质来源 中国东南部 钕-锶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5
5
作者 谢桂青 毛景文 +2 位作者 胡瑞忠 李瑞玲 曹建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3-620,共8页
近年来,有关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地幔性质、岩石圈减薄、岩石圈伸展和构造背景四个方面。研究表明,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的地幔性质主体是亏损地幔和EM型富集地幔混合,中生代以富集地... 近年来,有关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地幔性质、岩石圈减薄、岩石圈伸展和构造背景四个方面。研究表明,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的地幔性质主体是亏损地幔和EM型富集地幔混合,中生代以富集地幔为主,而新生代主体为亏损地幔。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经历了岩石圈减薄,并伴生了玄武质底侵作用,具有较为复杂的岩石圈增生—减薄过程。大量事实表明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存在多期岩石圈伸展事件,侏罗纪存在局部岩石圈伸展,主要集中于内陆地区,白垩纪经历了区域性岩石圈伸展。近二十年来,中国东南部大规模岩浆的构造背景一直存在着争论,焦点在于太平洋俯冲对中国东南部产生什么的影响。从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白垩纪地幔源区受到太平洋俯冲的影响,太平洋俯冲和玄武质岩浆底侵诱发了地壳加厚,岩石圈拆沉和软流圈上涌而导致岩石圈伸展是中国东南部主要构造背景。但是,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以来的岩石圈伸展—减薄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是目前急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性质 岩石圈减薄 地壳拉张 构造背景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植被NPP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4
6
作者 崔林丽 杜华强 +2 位作者 史军 陈昭 郭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7-793,共7页
基于2001-2010年MOD17A3年均NPP数据和气象站点气温、降水资料,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中国东南部植被NPP的时空格局、动态变化及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东南部植被年均NPP总体上呈现从南到北、由东至西逐渐减... 基于2001-2010年MOD17A3年均NPP数据和气象站点气温、降水资料,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中国东南部植被NPP的时空格局、动态变化及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东南部植被年均NPP总体上呈现从南到北、由东至西逐渐减少的分布,不同植被类型的NPP存在明显差异,以常绿阔叶林最高,落叶针叶林最低。2001~2010年间,植被NPP整体上略有减少。空间上植被NPP在南部地区明显减少,而在北部地区明显增加。植被NPP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性均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47
7
作者 汪凯 叶红 +3 位作者 陈峰 熊永柱 李祥余 唐立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9-1124,共6页
基于8个站点1961年以来的长期太阳辐射及其它气象观测数据,通过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东南部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地表总太阳辐射自196... 基于8个站点1961年以来的长期太阳辐射及其它气象观测数据,通过线性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东南部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地表总太阳辐射自1961年以来呈下降趋势,变化率为-10.17MJ·m-2·a-1。太阳辐射下降主要集中在1961到1990年间,该时间段的下降趋势达到-39.43MJ·m-2·a-1,主要表现为直接辐射显著下降,散射辐射则变化不大;1990年代以后,地表总太阳辐射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变化率为13.21MJ·m-2·a-1。该地区太阳辐射变化与全球范围内太阳辐射"变暗"及"变亮"的变化是一致的。从云量对太阳辐射的作用来看,该地区太阳辐射的变化很有可能是受到低云量变化的影响;而太阳辐射的这种变化直接导致气温发生变化,使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出现不一致,日较差随之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日照时数 云量 气候变化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锆石La-ICP-MS U-Pb与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及其对中国东南部早燕山事件的制约 被引量:18
8
作者 徐先兵 张岳桥 +3 位作者 贾东 舒良树 王瑞瑞 许怀智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94,共8页
起始于中、晚侏罗世之交的燕山运动使中国东南部上三叠统至中侏罗统发生强烈的褶皱和逆冲变形,形成北北东向构造带,并诱发广泛的深熔作用和岩浆活动。迄今为止,对该事件的形成时代尚缺乏精确的年代学制约。基于武夷山地区的野外调查,选... 起始于中、晚侏罗世之交的燕山运动使中国东南部上三叠统至中侏罗统发生强烈的褶皱和逆冲变形,形成北北东向构造带,并诱发广泛的深熔作用和岩浆活动。迄今为止,对该事件的形成时代尚缺乏精确的年代学制约。基于武夷山地区的野外调查,选取挤压活动前形成的正长岩和挤压过程中形成的片麻状花岗岩进行锆石La-ICP-MSU-Pb定年,并对逆冲剪切过程中形成的云母片岩进行40Ar/39Ar年代学测试分析,结合区域上后构造期的伸展型花岗岩对早燕山事件的形成时代进行制约。结果表明,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的福建政和县铁山正长岩,其结晶年龄为(169.3±1.6)Ma,提供了早燕山事件的下限;形成于挤压环境的粤北平远县八尺片麻状花岗岩,其结晶年龄为(165.4±1.2)Ma,指示早燕山事件的主变形时代;同变形期的闽西长汀县濯田云母片岩,其40Ar/39Ar坪年龄为(162±2)Ma,代表逆冲剪切的冷却年龄,可视作早燕山事件的上限。结合区域上侵入北北东向褶皱的花岗岩年龄,认为早燕山挤压事件发生在(165±4)Ma,其动力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南大陆之下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燕山事件 锆石LA-ICP-MS U-PB 40AR/39AR 逆冲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5—8月持续性强降水和环流异常的准双周振荡 被引量:31
9
作者 曹鑫 任雪娟 +1 位作者 杨修群 房佳蓓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6-778,共13页
利用1979—2009年夏季(5—8月)中国站点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中国东南部夏季持续性强降水的低频特征及其伴随的低频大气环流形势,利用超前滞后合成的方法对该低频信号的来源和传播特... 利用1979—2009年夏季(5—8月)中国站点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中国东南部夏季持续性强降水的低频特征及其伴随的低频大气环流形势,利用超前滞后合成的方法对该低频信号的来源和传播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南部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准双周低频振荡,低频降水事件(持续性强降水)在6月10日前后和7月1日前后发生的次数较多,持续5d的低频降水事件降水量占总低频降水事件的比例最大。在低频降水事件发生时期,中国东南部在低层是很强的低频气旋式环流,而在中国南海至西太平洋一带则是强大的低频反气旋,同时低频的水汽从孟加拉湾北部以及中国南海、菲律宾海一带输送到长江以南地区强烈辐合上升;此时在高层一个低频反气旋控制中国东北部地区,该低频反气旋与其西侧的低频反气旋以及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低频气旋相互配合,使得长江以南地区高层强烈地辐散,加强了低层的上升运动。在超前低频降水7d左右时,大气低层在150°E洋面附近开始出现低频反气旋,逐渐加强并向西移动到达中国东南沿海,而在中国南海一带的低频气旋则向西北移动到长江以南地区,与此同时,副热带高压有一个明显的西伸过程,高低层相互配合最终导致低频降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南部 持续性强降水 低频降水 低频大气环流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作用 被引量:264
10
作者 舒良树 周新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9-260,共12页
濒太平洋西缘,位居东亚陆缘南段的中国东南部,是在EW向古亚洲构造域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研究表明,该区在早、中侏罗世经历了一次从EW向古亚洲构造域向NE向西太平洋构造域的体制转换,其转换位置之一是在南岭一带,其地质标志是侏罗纪盆... 濒太平洋西缘,位居东亚陆缘南段的中国东南部,是在EW向古亚洲构造域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研究表明,该区在早、中侏罗世经历了一次从EW向古亚洲构造域向NE向西太平洋构造域的体制转换,其转换位置之一是在南岭一带,其地质标志是侏罗纪盆地内近东西走向的灰色沉积岩层、同位素年龄值为180 Ma左右的双峰式火山岩和中侏罗世A型花岗岩等。到早白垩世,本区已基本完成古亚洲域向西太平洋构造域的体制转换。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的成因机制基本上可用古太平洋岩石圈消减作用、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和地壳深熔作用相结合的模式来解释。日本中央构造线—台湾纵谷带—菲律宾民都洛-巴拉望带是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陆缘的消减带。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琦和库拉板块)低角度(<30°)、快速率(>10cm/a)的俯冲,是西太平洋陆缘区能形成宽阔火山岩带的重要动力学原因。宽阔的火山—侵入杂岩区和6条区域断裂构成了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的基本构造框架。台湾纵谷带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缝合带,而发育在大陆内部的5条区域断裂则具不同构造属性:长乐—南澳带是晚中生代大陆内部的左旋走滑带,上虞—政和—大埔断裂是古基底隆升区与晚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地区的分界带,绍兴—江山—东乡—萍乡断裂是晚白垩世—古近纪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带 构造体制转换 构造格架 区域断裂 晚中生代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 被引量:201
11
作者 王德滋 沈渭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9-220,共12页
中国东南部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分布十分广泛 ,各类花岗岩的出露面积达 2 0 0 0 0 0km2 以上。其中 ,前侏罗纪花岗岩大部分具有较低的ε(Nd ,t)、较高的Ni(87Sr) /Ni(86Sr)和较古老的Nd模式年龄 ,相似于周围的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因此 ... 中国东南部不同时代花岗岩类的分布十分广泛 ,各类花岗岩的出露面积达 2 0 0 0 0 0km2 以上。其中 ,前侏罗纪花岗岩大部分具有较低的ε(Nd ,t)、较高的Ni(87Sr) /Ni(86Sr)和较古老的Nd模式年龄 ,相似于周围的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因此 ,它们的主体属壳源型 ,其成因可能主要同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的多次碰撞拼贴有关 ,由当时被加厚的地壳在降压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燕山期花岗岩在中国东南部分布最广。其中 ,呈东西向展布的燕山早期花岗岩 (南岭花岗岩 )被认为是与印支运动有联系的后造山花岗岩组合 ,多数具壳源型特征。而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燕山晚期花岗岩则不同 ,它们具有较高的ε(Nd ,t)、较低的Ni(87Sr) /Ni(86Sr)和相对年轻的Nd模式年龄 ,反映其源区中含有较多的地幔组分。它们的形成可能同太平洋板块俯冲、玄武岩浆底侵以及由此引起的地壳深熔和壳幔混合有关。根据花岗岩的Nd模式年龄以及地壳岩石中继承锆石U Pb年龄 ,认为中国东南部地壳具幕式生长特征 ,古—中元古代为主要的生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ND同位素 地壳演化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12
作者 余心起 吴淦国 +4 位作者 张达 狄永军 臧文拴 张祥信 汪群峰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67-1174,共8页
介绍了对中国东南部中生代时期由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转换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即:中侏罗世太平洋构造域开始作用,形成的北东向构造形迹叠加在早期和同期的近东西向构造带之上,开始了从东西向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北东-北北东向太... 介绍了对中国东南部中生代时期由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转换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即:中侏罗世太平洋构造域开始作用,形成的北东向构造形迹叠加在早期和同期的近东西向构造带之上,开始了从东西向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北东-北北东向太平洋构造域的体制转换;早期以南岭东段闽西、赣南、粤北一带为构造域转换的交接带,此后可能以“非正交叠加斜向迁移”的方式向北东方向浙闽沿海一带发展,于早白垩世全面完成转换过程;赣江断裂带和吴川-四会断裂带是南岭以北两大构造域的分界线。在地球动力学体制上,由挤压应力体制转换为伸展应力体制,并一直持续到中生代末期至第三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体制转换 中生代 古特提斯构造域 太平洋构造域 中国东南部 构造体制 转换作用 特提斯构造域 吴川-四会断裂带 东西向构造带
下载PDF
土地细碎化对中国东南部水稻小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3
13
作者 谭淑豪 Nico Heerink 曲福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67-2473,共7页
目的水稻生产是中国广大稻区农民收入和减轻贫困的重要途径,而土地细碎化可能是目前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减轻农村贫困的主要瓶颈之一。方法采用详实的农户调查以及作物水平和地块层次的数据,用两阶段法分析了土地细碎化对中国东南部... 目的水稻生产是中国广大稻区农民收入和减轻贫困的重要途径,而土地细碎化可能是目前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减轻农村贫困的主要瓶颈之一。方法采用详实的农户调查以及作物水平和地块层次的数据,用两阶段法分析了土地细碎化对中国东南部一个水稻主要产区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研究区早稻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5,晚稻为0.83,而单季稻为0.79。稻田平均地块大小对早、中、晚3种水稻的技术效率都有显著的正影响。此外,家庭规模和农地规模对3种水稻生产的技术效率也有显著影响。人口较多的家庭或规模较大的农场技术效率较小家庭或小农场要高。结论在现有技术状态下,水稻小农户的技术效率仍可得到可观的提高。研究揭示,减轻土地细碎度的项目如果能够与促进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措施结合起来,将是提高水稻生产技术效率行之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细碎化 随机前沿函数 技术效率 水稻生产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新生代玄武岩与壳幔作用 被引量:126
14
作者 徐夕生 谢昕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8-334,共17页
中国东南部的火山活动在早中生代时期仅有很小规模,晚中生代最早的、较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始于中侏罗世早期,至早白垩世是火山岩浆活动的鼎盛期,在近100个Ma的时间内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晚中生代火山-侵入岩,而在新生代则以面积较小的玄武... 中国东南部的火山活动在早中生代时期仅有很小规模,晚中生代最早的、较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始于中侏罗世早期,至早白垩世是火山岩浆活动的鼎盛期,在近100个Ma的时间内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晚中生代火山-侵入岩,而在新生代则以面积较小的玄武岩浆喷出活动为主,局限分布于沿海一带.以晚中生代湘南、赣南和闽西南的近EW向火山岩带和浙、闽沿海地区的近NNE向火山岩带,以及新生代近NNE向火山岩带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结合时空分布,讨论了它们的起源及其与壳幔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它们形成的构造环境,其结果显示,EW向晚中生代火山岩带(180~170 Ma)的西段玄武岩独立产出,且明显属碱性系列;而中段和东段玄武岩和流纹岩伴生,其中的玄武岩均为亚碱性系列的拉斑玄武岩.它们形成于板内拉张构造环境,是中国东南部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转换、晚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的序幕.研究表明,该火山岩带自西向东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壳幔相互作用,玄武岩在成岩过程中有少量陆壳组分加入.NNE向晚中生代火山岩带(130~90 Ma)主要为流纹质岩石,安山岩和玄武岩很少.即使是双峰式火山岩也以酸性岩为主,玄武岩仅占全部火山岩体积的30%以下.其中的玄武岩主要属钙碱性系列,少数属拉斑系列.它们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是中国东南部受太平洋构造域影响发生大规模火山岩浆作用的主旋律.其中玄武岩岩浆成分受到了较高程度的陆壳物质混染,同时代的中性火山岩是由底侵的玄武岩岩浆和陆壳物质来源的酸性岩浆发生岩浆混合作用而形成的,反映了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NNE向新生代火山岩带,分布在浙闽沿海,以碱性系列玄武岩为主,均含幔源包体,并受NNE向大陆边缘断裂构造的控制.它们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是中国东南沿海由晚中生代火山弧构造环境转换为新生代板内裂谷环境的标志,起源于软流圈地幔,并有EMII岩石圈地幔的混合组分,但基本没有受到陆壳物质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壳幔作用 构造环境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伸展应力体制的岩石学标志 被引量:56
15
作者 孙涛 周新民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7-746,共10页
在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时期(J2-K2),发育着大规模岩墙群、广泛的岩浆混合作用(包括侵入杂岩中的岩浆混合和火山岩中的复合岩流/双峰式火山岩)、大范围玄武岩浆的底侵、巨型链状火山岩带、晶洞花岗岩-A型花岗岩带、变质核杂岩,以及玄武岩... 在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时期(J2-K2),发育着大规模岩墙群、广泛的岩浆混合作用(包括侵入杂岩中的岩浆混合和火山岩中的复合岩流/双峰式火山岩)、大范围玄武岩浆的底侵、巨型链状火山岩带、晶洞花岗岩-A型花岗岩带、变质核杂岩,以及玄武岩的无斑隐晶-细粒结构和花岗岩的均匀块状构造.对它们的研究表明,它们形成于伸展应力体制,是伸展构造的岩石学标志,发生在晚中生代整个地质时期,并认为这一伸展构造由古太平洋库拉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消减作用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应力体制 伸展作用 岩石学标志 中国东南部 晚中生代 构造动力学 岩浆作用
下载PDF
北美西部与中国东南部盆岭构造对比研究 被引量:39
16
作者 舒良树 王德滋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共13页
北美西部与中国东南部盆地与山岭构造是太平洋东西两岸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它们的形成与演化有着其特定的时间、空间、物质条件和深刻的构造背景。分别阐述了这两个地区盆岭构造的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划分及其构造岩浆组合、基底与深部... 北美西部与中国东南部盆地与山岭构造是太平洋东西两岸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它们的形成与演化有着其特定的时间、空间、物质条件和深刻的构造背景。分别阐述了这两个地区盆岭构造的地质背景、构造单元划分及其构造岩浆组合、基底与深部构造特征、不同类型盆地与花岗岩山岭的时空演化、成因机制、耦合样式、演化历史,对这两个盆岭地区变质核杂岩的几何学、岩石学、年代学、成因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基本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太平洋东西两岸盆岭构造存在许多相似处,包括:(1)中、新生代均属太平洋构造域,均受太平洋构造体制制约;(2)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的开始时间相同,均为中侏罗世,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宽度相近;(3)板块俯冲角度均在早、晚白垩世之交发生变化,从低角度转为高角度,导致弧后进一步伸展垮塌、岩石圈减薄;(4)均程度不等地发育了科迪勒拉型伸展构造和变质核杂岩;(5)伸展盆地与花岗岩山岭的形成背景相似,盆岭空间相伴,成因相关,时间相近。正是这些相似性,使中国东南部盆岭构造和北美西部盆岭构造的对比成为可能。同时,两岸盆岭构造也存在若干差异,如:(1)岩石组合差异;(2)形成时代差异;(3)地幔柱活动差异;(4)俯冲带位置迁移差异;(5)基底固结程度与变质核杂岩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了太平洋东西两岸盆岭构造的不同地域特色和地质地貌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岭构造 地质特征 中、新生代 北美西部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夕生 蔡元峰 周新民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773-779,共7页
利用中国东南部新生代玄武岩中约 2 0 0个深源捕虏体 ,试图认识该区岩石圈地幔的成分特征 ,了解其经历的地幔作用过程 .通过电子探针 (EMP)和激光探针 (LAM ICPMS)微束技术 ,对具代表性的深源捕虏体中的矿物进行了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 利用中国东南部新生代玄武岩中约 2 0 0个深源捕虏体 ,试图认识该区岩石圈地幔的成分特征 ,了解其经历的地幔作用过程 .通过电子探针 (EMP)和激光探针 (LAM ICPMS)微束技术 ,对具代表性的深源捕虏体中的矿物进行了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结合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提出中国东南部元古代地壳之下主要为新的饱满型地幔 ,而这种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的形成与该区晚中生代以来软流圈上涌、岩石圈减薄和伸展作用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捕虏体 岩石圈地幔 地球化学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类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 被引量:12
18
作者 夏炎 刘磊 徐夕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9-1119,1070-1071,共11页
本文综述了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类的分布和成因的研究进展。按其形成时代和空间分布,将该区的A型花岗岩类分为4个带,即赣南-闽西南带、湘桂粤带、赣杭带和沿海带,并进行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组合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讨... 本文综述了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类的分布和成因的研究进展。按其形成时代和空间分布,将该区的A型花岗岩类分为4个带,即赣南-闽西南带、湘桂粤带、赣杭带和沿海带,并进行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组合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4个分带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南大陆俯冲和后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南部 晚中生代 A型花岗岩类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俯冲板片后撤
下载PDF
WP和NAO对中国东南部冬季温度的协同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施春华 孙伟佳 郭栋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4-404,共11页
利用NCEP/NCAR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遥相关型(Western Pacific teleconnection,WP)和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的不同配置对中国东南部冬季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WP... 利用NCEP/NCAR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遥相关型(Western Pacific teleconnection,WP)和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的不同配置对中国东南部冬季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WP正位相年,中低纬太平洋被异常暖性高压控制,其局地作用使得中国东南部温度偏高;NAO正位相年,其遥相关作用通过南、北两支波列,分别调控南、北支槽系统,协同作用使得中国东南部30°N附近温度偏低。考虑这两种遥相关型的共同作用,当WP和NAO同位相时,两者作用部分抵消,中国东南部温度变化不显著;当WP正位相、NAO负位相时,两者同步的加热效应使得中国东南部显著暖异常;当WP负位相、NAO正位相时,两者同步的冷却效应使得中国东南部显著冷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P NAO 中国东南部 冬季气温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的基底探讨 被引量:26
20
作者 邓平 舒良树 肖旦红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9-179,共11页
根据浙闽赣粤地区出露的中深变质岩石构造组合、构造形迹和近年报道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认为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之下存在一个前泥盆纪的变质基底。其中 ,前震旦纪的变质基底以呈面形分布的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为特征 ,年龄值大于 ... 根据浙闽赣粤地区出露的中深变质岩石构造组合、构造形迹和近年报道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认为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之下存在一个前泥盆纪的变质基底。其中 ,前震旦纪的变质基底以呈面形分布的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为特征 ,年龄值大于 8亿年 ,是构成华南地区最古老的陆壳基底之一 ,俗称华夏古陆。 9亿年左右 ,该陆块和扬子陆块碰撞 ,其缝合带为绍兴—江山—东乡—萍乡断裂带。稍后 ,受区域拉张构造事件的影响 ,它被裂解为三个走向各异、分布在浙东南—闽西北、赣中—赣南和云开三个地区的块体 ,分别呈NEE、NNE和NE方向展布。三者之间为巨厚的震旦纪—早古生代沉积物质所充填 ,并有复式岩浆岩流出现。研究表明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的基底构造至少经历过三期构造—热事件的演化。这种古构造格局 ,制约了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大规模构造 -岩浆活动、岩浆成分差异及其空间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 多期演化 同位素年龄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