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57年关于中国哲学遗产继承问题的“百家争鸣” |
李燕
|
《学术界》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中国哲学“直觉”论内涵辨析 |
王丽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中国哲学中的“心”之性能与精神——以“心无限量”为中心的考察 |
李承贵
|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中国哲学话语的“精神”概念解析 |
柴文华
姜楠
|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浸润“中国哲学元素”教学范式创新研究 |
旷开源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道法自然”与“道由心悟”(上)--庄玄禅本体论和中国哲学的构建发展 |
徐良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7
|
“道法自然”与“道由心悟”(下)——庄玄禅本体论和中国哲学的构建发展 |
徐良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8
|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哲学自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会通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追求 |
胡海波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革故鼎新:中国哲学转型期脉络 |
宋志明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0
|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互为“他者”:以葛瑞汉等人的研究为中心 |
周炽成
|
《管子学刊》
|
2024 |
0 |
|
11
|
专业良知、文化自信与中国哲学主体性——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片论 |
许苏民
|
《船山学刊》
|
2024 |
0 |
|
12
|
从萧萐父的“两化”主张反思中国哲学的建构 |
景海峰
|
《船山学刊》
|
2024 |
0 |
|
13
|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中的中国哲学精神书写 |
汪顺来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24 |
0 |
|
14
|
从“照着说”到“自己说”——对自主性中国哲学史话语建构的思考 |
柴文华
郭佳明
|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中国哲学深层逻辑的学理地位及其现代意义观察——基于中西哲学视角的比较 |
程少川
|
《中国文化与管理》
|
2024 |
0 |
|
16
|
中国哲学典籍翻译传播的行动者网络研究——以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为例 |
蔡瑞珍
|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
2024 |
0 |
|
17
|
1902年的“中国哲学”——聚焦中国哲学学科化历史起步的考察 |
黄前程
|
《怀化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8
|
坚持“两个结合”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
宋文新
|
《新长征》
|
2024 |
0 |
|
19
|
基于哲学维度的研究生“翻转式”互动教学探索——以2022届“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课程为例 |
柴文华
于跃
|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4 |
0 |
|
20
|
《中国哲学家孔夫子》最早法语全译本《论语导读》研究 |
吕颖
孙梦
|
《国际汉学》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