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与中国科学史研究——科学编史学意义上的理论可能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章梅芳 刘兵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5-70,共6页
在科学史研究的不同阶段,许多来自其他领域的思潮、学说和观点,不断地影响到它的发展,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的不同,使得其不断以新的形式,体现出新的视野、新的内容、新的解释和新的寓意,科学史学科也因此而不断发展。在国际背景中,后殖... 在科学史研究的不同阶段,许多来自其他领域的思潮、学说和观点,不断地影响到它的发展,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的不同,使得其不断以新的形式,体现出新的视野、新的内容、新的解释和新的寓意,科学史学科也因此而不断发展。在国际背景中,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都是近些年来颇有影响而且发展迅速的学术思潮,在包括科学史在内的许多领域中表现出生命力。就中国科学史而言,虽然已有少数相关研究,但在国际范围的科学史领域中,尚未成为学术主流。本文将从科学编史学的立场,就这些思潮对于中国科学史研究可能带来的影响与意义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女性主义 中国科学史
下载PDF
世界背景下的中国科学史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浩菊 甘向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国际科学史研究经历了成就描述、思想探讨的内史阶段和考察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外史阶段 ,而国内科学史研究基本上属于肤浅的成就描述和泛泛的外史探讨。究其原因 ,有科学史观方面非理性的先天不足 ,也有科学素质欠缺的状况。
关键词 中国科学史 现状 对策 研究
下载PDF
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历史略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文照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1年第6期60-63,共4页
我国关于科学史的工作,开展得相当早。大约在秦汉时期就开始有了萌芽;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又得到一定的发展。直至十九世纪末,这个工作大体上是处于对科技史料的汇集和记述的阶段。如二十四史中的天文、律历诸志,就有关于历代的天... 我国关于科学史的工作,开展得相当早。大约在秦汉时期就开始有了萌芽;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又得到一定的发展。直至十九世纪末,这个工作大体上是处于对科技史料的汇集和记述的阶段。如二十四史中的天文、律历诸志,就有关于历代的天象观测记录、观测仪器、历法改革和乐律发展情况的记载;食货志也有关于国家经济制度、农业手工业生产和技术发展方面的记述;兵志也有关于军事制度、军事装备和兵器制造等方面的记载。这些都是有关前代科技史料的搜集和评述的工作,无疑是具有科学史工作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秦汉时期 二十四史 手工业生产 历史时期 科技史料 食货志 律历 中国科学史研究 五十年代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中算史研究的新气象--国际中国科学史第一至五届会议回眸 被引量:1
4
作者 罗见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10-17,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中算史研究开创了新局面,在当代学术史中引人注目.以中国科学史第一届(1982,鲁汶)至第五届(1988,圣迭戈)国际会议为例,叙述中算史研究出现的新气象,回顾作者亲历的某些会议和活动,讨论其特点和中外老一辈数学史家的开创引... 20世纪80年代中算史研究开创了新局面,在当代学术史中引人注目.以中国科学史第一届(1982,鲁汶)至第五届(1988,圣迭戈)国际会议为例,叙述中算史研究出现的新气象,回顾作者亲历的某些会议和活动,讨论其特点和中外老一辈数学史家的开创引领之功,认识到20世纪80年代的努力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史 中算史 科学史 数学史家 国际学术组织和会议 本土研究与国际化
下载PDF
世界背景下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刍论
5
作者 杨浩菊 甘向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2-24,共3页
国际科学史研究经历了成就描述、思想探讨的内史阶段和考察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外史阶段 ,而国内科学史研究基本上属于肤浅的成就描述和泛泛的外史探讨。文章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
关键词 中国科学史研究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中国科学史研究中的历史误读举隅
6
作者 关增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2-47,共6页
中国科学史研究中比较常见的失误是对古人见解的误读。在对中国古代的时空观问题、古人的大地形状概念、月食解说、陨石成因等问题的研究上 ,都存在着比较典型的误读现象。辉格史学倾向对这种误读现象有一定的引发作用 。
关键词 中国科学史 辉格文学 历史误读 误读现象
下载PDF
基于ACA的中国科学史研究群体分类的知识图谱分析
7
作者 尹莉 《情报探索》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为数据来源,以《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1995-2010年的高被引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他们之间的共被引矩阵,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标准化后的共引矩阵进行分析,描绘出了中国科学史界研... 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为数据来源,以《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1995-2010年的高被引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他们之间的共被引矩阵,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标准化后的共引矩阵进行分析,描绘出了中国科学史界研究群体的分类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共被引分析(ACA) 社会网络分析 中国科学史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中国科学史学史概述(摘要)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迪 《科学管理研究》 1982年第4期20-22,共3页
中国科学史是一门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萌芽了;说它年轻是因为它到现在还不能算是进入成熟时期,严格地说尚未形成一门真正的科学。因此有必要把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一步,提高到科学的程度。... 中国科学史是一门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萌芽了;说它年轻是因为它到现在还不能算是进入成熟时期,严格地说尚未形成一门真正的科学。因此有必要把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一步,提高到科学的程度。研究科学史和研究其他学科一样,必须跟上时代,不论是研究方法还是指导思想都应随时代而改变。中国科学史做为世界科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用新观点、新方法。中国科学史研究从其萌芽时起,到现在已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目前应转入第三个历史阶段。下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史研究 科学史学史 研究方法 中国数学史 化学史 指导思想 历史阶段 整体研究 研究工作 中国医学史
下载PDF
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的历程简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红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4年第11期155-156,共2页
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是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它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影响都相当广泛。自1982年起,该系列国际学术会议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3届,最近的一届于2012年7月23日至26日在希腊雅典召开。第14届国际中国科学史... 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是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它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影响都相当广泛。自1982年起,该系列国际学术会议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3届,最近的一届于2012年7月23日至26日在希腊雅典召开。第14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中国科技史及其与伊比利亚文明的相互影响国际会议将于2014年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是为全世界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学者们搭建的一个小规模、高层次、重成效的交流平台,它引领把握着中国科技史的发展方向,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中国科技史学科的发展。本文首次梳理了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自创办至今的历程,揭示了其坎坷的命运以及何丙郁、钱临照等诸先生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所做的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 中国科技史 国际化
下载PDF
“见物”:“非席文式”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基于对《本草纲目》科学成就内因的探赜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忠华 于新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61,共8页
席文用“社会纬度”取代李约瑟“自然纬度”的科学史研究是“见人不见物”,忽略了中国传统科学独立于人类社会史的生命与历史。对中国传统“纯粹本土科学”最后一高峰《本草纲目》科学成就主因的梳理,主要集中于内在逻辑和驱动机制上。... 席文用“社会纬度”取代李约瑟“自然纬度”的科学史研究是“见人不见物”,忽略了中国传统科学独立于人类社会史的生命与历史。对中国传统“纯粹本土科学”最后一高峰《本草纲目》科学成就主因的梳理,主要集中于内在逻辑和驱动机制上。哲学基础上“理实二学”的交互导引、探索动力上“卫生济世”的德性使然、逻辑方法上“多法共用”的综合保障、理论跨度上“综罗百科”的视野促成以及发展模式上“食古善化”的快捷助力是对其梳理的主要结果。当然,中国科学史研究最终应走到席文的“上面”而非“反面”,即舍弃单向度的固定框架,旨归涵摄多种异质性因素的“人物俱见”的视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史 “非席文式”研究 《本草纲目》 科学成就内因
下载PDF
第三届中国科学史国际讨论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被引量:1
11
作者 刁培德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4年第6期76-77,共2页
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科学史国际讨论会,于8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日本、美国、英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国外学者50名,包括著名的中国科学史专家、84岁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 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科学史国际讨论会,于8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日本、美国、英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国外学者50名,包括著名的中国科学史专家、84岁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以及席文(美)、中山茂(日)、何丙郁(港)、伊东俊太郎(日)、钱存训(美)等。中国的科学史家钱临照、席泽宗、柯俊、王振铎、胡道静、曹天钦、薄树人、杜石然、潘古星等出席了这次讨论会。严敦杰因病未能参加会议。周谷城、严济慈、夏鼐、卢嘉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史 李约瑟 科学史研究 钱临照 席泽宗 中国科技史 比较研究 方法论 国际讨论会 中外学者
下载PDF
第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概况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绍庚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6年第5期72-73,共2页
第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于1986年5月16日至2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举行。这次会议主要是由悉尼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东方学系组织的。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何丙郁教授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院远东历史系主任王赓武教授担任主席,新... 第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于1986年5月16日至2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举行。这次会议主要是由悉尼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东方学系组织的。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何丙郁教授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院远东历史系主任王赓武教授担任主席,新堡大学历史系讲师,悉尼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主席陈民熙先生担任秘书长,悉尼大学东方学系肖虹(女)博士担任副秘书长。会议主题是:中国的科学技术:过去和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中国科学史 国际会议 会议代表 研究中心 东方学 国立大学 悉尼 大学校长 王赓武
下载PDF
第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香港大学举行 被引量:1
13
作者 席泽宗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4年第3期78-79,共2页
继1982年8月比利时鲁文大学召开第一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见本刊1982年第6期报道)之后,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何丙郁教授于1983年12月14日至17日主持召开了第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 继1982年8月比利时鲁文大学召开第一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见本刊1982年第6期报道)之后,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何丙郁教授于1983年12月14日至17日主持召开了第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英国、法国、西德、比利时等九个国家和香港地区的三十三名学者。会议于14日下午五时开幕,在香港大学副校长黄丽松致开幕词之后,即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做题为《中国科技史和中国考古学》的公开演讲。他以许多亲身经历的事例,说明搞科技史的人必须随时注意考古发掘的新资料作为自己的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大学 中国科技史 考古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 考古学家 新资料 农学史 中国科学史 五时 夏鼐
下载PDF
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沈括与《梦溪笔谈》 被引量:1
14
作者 松使 《学会》 1991年第Z1期97-97,共1页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现浙江省杭州市)人,仁宗嘉祐年间进士,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之职。宋神宗熙宁年间,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革新运动,是中坚人物之一。当时官至三司使,主管全国财政、经济工作。还曾...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现浙江省杭州市)人,仁宗嘉祐年间进士,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之职。宋神宗熙宁年间,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革新运动,是中坚人物之一。当时官至三司使,主管全国财政、经济工作。还曾出使过辽国,在力争领土主权,阻止西夏入侵和巩固西北边防等方面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沈括屡遭贬谪,长期担任地方官吏,晚年被迫退居润州(现江苏镇江市)东部梦溪园潜心著作,撰写《梦溪笔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溪笔谈》 三司使 熙宁 地方官吏 嘉祐 中国科学史 梦溪园 辽国 中坚人物 江苏镇江
下载PDF
中国科学史综合研究
15
作者 李迪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1993年第S1期4-6,共3页
这里所要介绍的是指那些包括两个学科以上的论著,包括断代史、人物研究和综述等方面。此类研究在建所以前已有一定基础,那时主要是对某些科技人物的研究,如祖冲之既是数学家,又是天文学家,还是机械制造家。又如张遂(一行)和郭守敬都是... 这里所要介绍的是指那些包括两个学科以上的论著,包括断代史、人物研究和综述等方面。此类研究在建所以前已有一定基础,那时主要是对某些科技人物的研究,如祖冲之既是数学家,又是天文学家,还是机械制造家。又如张遂(一行)和郭守敬都是天文学家,又在数学上有贡献,都制造过天文仪器,郭守敬还是著名的水利专家。在建所以后,这类研究共有15篇论文,现分以下四方面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专家 人物研究 中国科学史 综合研究 天文仪器 科学技术发明 机械制造 张遂 天文学史 李约瑟
下载PDF
继承与创新: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回顾与瞻望——纪念严敦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16
作者 潘澍原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1,共4页
严敦杰先生(1917-1988)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早年坚持业余研究,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参与组建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任学术秘书、《科学史集刊》副主编,改革开放后担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首届副... 严敦杰先生(1917-1988)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早年坚持业余研究,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参与组建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任学术秘书、《科学史集刊》副主编,改革开放后担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首届副理事长、《自然科学史研究》主编、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史 学术研讨会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综述 创新 科学史 改革开放
下载PDF
第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澳大利亚召开(简讯)
17
作者 何山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6年第4期384-384,共1页
1986年5月16日至2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召开了第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讨论会。会议由悉尼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东方学系主办,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何丙郁教授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院远东历史系主任王赓武教授任主席,新堡大学历史系讲... 1986年5月16日至2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召开了第四届国际中国科学史讨论会。会议由悉尼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东方学系主办,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何丙郁教授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研究院远东历史系主任王赓武教授任主席,新堡大学历史系讲师、悉尼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主席陈民熙任秘书长,悉尼大学东方学系肖虹(女)博士任副秘书长。会议主题为"中国的科学技术:过去和现在",内容包括中国科技史和考古学,以及当代中国的科技政策和科学家的培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中国科学史 东方学 会议 国立大学 大学历史 悉尼 研究中心 科技政策 中国科技史
下载PDF
出版一流的中国科学史著作——大象出版社的“九五”精品战略
18
作者 孙伟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8-48,共1页
出版一流的中国科学史著作———大象出版社的“九五”精品战略孙伟华河南教育出版社近期改称大象出版社,是受到新闻出版署表彰的全国良好出版社之一。建社十余年来,出版图书2500余种,印行达6亿册。有200余种图书获得包括“... 出版一流的中国科学史著作———大象出版社的“九五”精品战略孙伟华河南教育出版社近期改称大象出版社,是受到新闻出版署表彰的全国良好出版社之一。建社十余年来,出版图书2500余种,印行达6亿册。有200余种图书获得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史 史著 精品战略 出版社 大象 科技史 中国数学史 传统工艺 中国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
下载PDF
第十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哈尔滨召开
19
作者 郭长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史 学术会议 中华文明 工艺学
下载PDF
中国科学史第一次国际会议在比利时鲁文大学举行
20
作者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2年第6期76-76,共1页
由比利时鲁文天主教大学东方学系数授、中国数学史专家李伯河(U. Libbrecht)发起的中国科学史第一次国际会议于1982年8月16日至20日在该大学中心图书馆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日、新加坡、美、英、法、荷兰、丹麦和比利时的二十二名... 由比利时鲁文天主教大学东方学系数授、中国数学史专家李伯河(U. Libbrecht)发起的中国科学史第一次国际会议于1982年8月16日至20日在该大学中心图书馆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日、新加坡、美、英、法、荷兰、丹麦和比利时的二十二名学者。西德库恩的文章由比利时万得沃尔代读,苏联学者别寥司金娜临时因病未到。旁听会议的有东方系学生和中国在比利时的留学生。会议由英国李约瑟担任名誉主席,由美国席文(N. Sivin)担任执行主席,由李伯河任秘书长。 8月16日上午,在李伯河致简短欢迎词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史 国际会议 比利时 大学 中国数学史 李约瑟 中心图书馆 新加坡 留学生 南怀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