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6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教学论研究的“中国逻辑”与延展路径
1
作者 赵鑫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66,共10页
教育强国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时代号角呼唤教学论研究遵循并彰显鲜明的“中国逻辑”,即研究者在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进行时代化调整、对域外教学理论学说进行本土化改造的基础上所探索的中国道路。中国教学论研究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 教育强国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时代号角呼唤教学论研究遵循并彰显鲜明的“中国逻辑”,即研究者在对中国传统教学思想进行时代化调整、对域外教学理论学说进行本土化改造的基础上所探索的中国道路。中国教学论研究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逻辑起点、以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逻辑基点、以紧跟先进生产力发展为逻辑支点、以聚焦主体生命成长为逻辑原点、以秉持多元共生格局为逻辑落点,在发展征程中取得显著成就。新时代教学论研究的延展,需要以中国为根基、以中国为立场、以中国为引擎、以中国为方法,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厚植育人情愫、延展功能旨趣,达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融通,增强中国教学论研究的理论原创力、实践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熔铸教学论研究独特的“中国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论 中国逻辑 学科立场 中国话语 中国意识
下载PDF
论栾调甫中国逻辑研究范式
2
作者 曾昭式 凌敏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栾调甫提出读《墨子》书必有八法,即考版本、正文字、明训诂、离章句、辨真伪、定篇什、辑遗佚、辨异同,此八法为“实证”之一端。栾调甫基于此八法以“虚会”之另一端建构墨家辩学知识体系,内容包括《墨子》的考版本、正文字、明训诂... 栾调甫提出读《墨子》书必有八法,即考版本、正文字、明训诂、离章句、辨真伪、定篇什、辑遗佚、辨异同,此八法为“实证”之一端。栾调甫基于此八法以“虚会”之另一端建构墨家辩学知识体系,内容包括《墨子》的考版本、正文字、明训诂等内容;还有对同时代学者相关研究的批判;又有自己义理分析,如其认为墨子之辩学亦为名学,为中国逻辑代名词,其他诸子无辩学,中国逻辑特征为别同异、明是非。栾调甫的墨子辩学思想包括知识论和理论体系,其中知识论是墨子辩学形成的思想基础,墨子辩学之理论体系包括名的特征、种类,辞的特征、种类,辩说的特征、结构、应用和种类,狂举的定义和种类等,墨子辩学与因明、亚氏三段论之异大于同。不过栾调甫也把《墨子》中的“逻辑”应用视作逻辑理论,并与三段论、三支论式作比较,但栾调甫的中国逻辑研究“虚会实证”范式为我们重建中国逻辑思想体系提供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栾调甫 中国逻辑 虚会实证
下载PDF
中国逻辑学会批判性思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3
作者 林胜强 罗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2023年12月30-31日,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的号召,推动批判性思维研究与教学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中国逻辑学会批判性思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 2023年12月30-31日,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的号召,推动批判性思维研究与教学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中国逻辑学会批判性思维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逻辑学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四川省逻辑学会等单位承办,《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等单位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逻辑学会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南京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师范大学学报 批判性思维
下载PDF
从中国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的中国逻辑
4
作者 袁银传 朱冉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56-263,340,共9页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先后经历了从走西方的路到走俄国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演进,实现了从中国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飞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先后经历了从走西方的路到走俄国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演进,实现了从中国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飞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对资本逻辑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整体超越,开辟了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人类解决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深刻彰显了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和中国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规律 中国逻辑
下载PDF
科层制困境破局的中国逻辑:构建党全面领导的新型国家治理结构
5
作者 叶子鹏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60,158,共15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起了一套有别于西方的国家治理结构,在探索对传统科层制运用、改造与超越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来,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以构建党对国家治理结构的全面领导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起了一套有别于西方的国家治理结构,在探索对传统科层制运用、改造与超越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近五年来,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以构建党对国家治理结构的全面领导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点,实现治党逻辑与治国逻辑高度互洽,进而超越传统科层制国家治理模式,充分激发出蕴含于中国制度中的现代化治理能量。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新型国家治理结构,正是实现政治与行政辩证统一于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进程的组织依托,通过“政治”领导优势有效抑制“行政”的“负功能”,为消弭与科层制相伴而生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问题开辟了全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制 中国逻辑 国家治理结构 机构改革 党的全面领导
下载PDF
百年来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的中国逻辑
6
作者 牛文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2-24,共13页
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的百年征程,昭示了100年来乡土中国“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奋进历程。1921至1950年的30年间,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向“耕有其田居有其屋”的农民个人所有制转换,构成了中国宅基地制度的初步探索。1951至1982年的... 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的百年征程,昭示了100年来乡土中国“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奋进历程。1921至1950年的30年间,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向“耕有其田居有其屋”的农民个人所有制转换,构成了中国宅基地制度的初步探索。1951至1982年的逾30年间,宅基地农民个人所有制转换为农民集体所有制,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宅基地制度的核心框架。1983至2012年的30年间,农村宅基地制度适度矫正,实现了农村宅基地管控逻辑与衍生权益配置规则的重建和优化。2013年以来的新时代十余年,进一步厘清农村宅基地产权改革逻辑,构筑了农户权益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宅基地收益配置机制,显著改善了农民宅基地财产权益的实现能力和实际获得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农民为优先”的根本逻辑、“从强制性变迁到诱致性变迁”的改革逻辑、“以持续改善工农城乡关系为取向”的行动逻辑、“从满足农民基本生存到实现农民充分发展”的政策逻辑,构成了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的中国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制度变迁 中国逻辑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中国逻辑与深化路径
7
作者 王鹏翔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9-26,共8页
中国提出的共同富裕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系统性、长远性、战略性制度设计。区别于其他国家,中国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动态调整政府与市场互动,避免发展失衡。中国成功的关键在于坚... 中国提出的共同富裕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系统性、长远性、战略性制度设计。区别于其他国家,中国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动态调整政府与市场互动,避免发展失衡。中国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系统思维以及历史必然性与发展阶段性相统一。深入推进共同富裕需应对国内外挑战,理顺机遇与挑战逻辑,夯实发展基础,通过“微改革”解决差异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逻辑 路径分析
下载PDF
中国逻辑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困境之解
8
作者 何洁 《大学(思政教研)》 2024年第9期11-14,共4页
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是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文章通过分析情感认同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原因,进而发掘解决问题的思维元层次路径即中... 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是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文章通过分析情感认同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原因,进而发掘解决问题的思维元层次路径即中国逻辑路径。中国逻辑是应对“知行分离”、补足传统情感认同培育模式,抵御对抗性思维模式负面影响、构建自我实现正向反馈机制的有效路径,其以一种更符合中国人心理和认知习惯的方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感认同 困境 中国逻辑
下载PDF
汪奠基与中国逻辑史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汪奠基在20世纪中叶实现了学术研究的重心转移,由现代逻辑转向中国逻辑史。关于后者的研究,他既充分借鉴西方逻辑史的研究成果,又不为已有研究框架所囿,进而在20世纪的中国逻辑史研究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通过对中国... 汪奠基在20世纪中叶实现了学术研究的重心转移,由现代逻辑转向中国逻辑史。关于后者的研究,他既充分借鉴西方逻辑史的研究成果,又不为已有研究框架所囿,进而在20世纪的中国逻辑史研究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通过对中国古代是否存在逻辑,中国逻辑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中国逻辑史的基本特征等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汪奠基系统阐述了其中国逻辑史观。汪奠基是中国逻辑史料学的早期开拓者,他不仅提出了若干构想,而且努力将相关构想付诸实践。墨家逻辑是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一个重点,汪奠基在这一领域亦进行了独到的研究,具体涉及墨家逻辑的历史地位以及对以往研究方法的反思,墨家逻辑的主要内容,墨家逻辑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奠基 中国逻辑史观 中国逻辑史料学 墨家逻辑
下载PDF
一次有理有据的回应——简评张忠义《中国逻辑对“必然地得出”的研究》
10
作者 董志铁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3期44-45,共2页
中国逻辑界曾对有无中国逻辑的问题形成了尖锐对立的意见:有"中国逻辑";无"中国逻辑"。张忠义教授的《中国逻辑对"必然地得出"的研究》一书是对"无中国逻辑"观点的一次有理有据、有份量、严肃... 中国逻辑界曾对有无中国逻辑的问题形成了尖锐对立的意见:有"中国逻辑";无"中国逻辑"。张忠义教授的《中国逻辑对"必然地得出"的研究》一书是对"无中国逻辑"观点的一次有理有据、有份量、严肃而认真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逻辑 中国逻辑对“必然地得出”的研究》 回应
下载PDF
推类:中国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 被引量:35
11
作者 崔清田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136-141,共6页
逻辑有共同性 ,也有特殊性。主导的推理类型不同是希腊逻辑、印度因明、中国逻辑三者彼此有别的重要方面。本文认为 ,推类是中国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推类是以类同为依据的推理 ,有类比推理的逻辑性质 ,有重内容、轻形式的特征。推类以... 逻辑有共同性 ,也有特殊性。主导的推理类型不同是希腊逻辑、印度因明、中国逻辑三者彼此有别的重要方面。本文认为 ,推类是中国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推类是以类同为依据的推理 ,有类比推理的逻辑性质 ,有重内容、轻形式的特征。推类以及推类成为中国逻辑主导的推理类型 ,是先秦文化制约的结果。所以 ,对推类的理解与说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逻辑 推类 类同 文化诠释
下载PDF
论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与中国逻辑——对五四运动以来百年历史的现代性审思 被引量:36
12
作者 任平 郭一丁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257,共13页
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上,以唯物史观深望伟大的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历史及期间开创的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具有重大意义。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即中国新现代性道路,包括中国新现代性的革命道路和发展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 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上,以唯物史观深望伟大的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历史及期间开创的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具有重大意义。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即中国新现代性道路,包括中国新现代性的革命道路和发展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新现代性的中国道路之"新"在于以中国方案深刻解答了"马克思之问"和"列宁之问",它不是套用西方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经典现代性道路的模板,不是苏联社会主义的经典现代性道路的翻版,更不是鸦片战争以来现代性的中国道路的再版,而是形成了鲜明的新现代性方案,在新世界历史场域中创造着人类新文明道路,其内蕴的中国逻辑书写着中国化的唯物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新现代性 中国道路 中国逻辑
下载PDF
新近中国逻辑史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学立 刘明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28,共4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逻辑史研究不断深化"逻辑与文化"的理论探讨,确立了广义逻辑观;运用文化诠释和历史分析方法,以"推类"研究为"纲",系统梳理中国古代逻辑体系;深入开展中国古代逻辑与文化的专题研究和...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逻辑史研究不断深化"逻辑与文化"的理论探讨,确立了广义逻辑观;运用文化诠释和历史分析方法,以"推类"研究为"纲",系统梳理中国古代逻辑体系;深入开展中国古代逻辑与文化的专题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国古代有无逻辑之辩仍然是一重要论题;构建比较逻辑学学科体系成为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逻辑 推类 名学 辩学 因明 西方逻辑
下载PDF
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困难与出路——从逻辑与文化的视角看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晓明 董云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1,共5页
从文化与逻辑的关系探讨中国古代有无逻辑是逻辑学界与哲学界的新热点。由于"据西释中"的方法无法适当地解读逻辑与文化的联系,使中国逻辑不仅面临名称的困惑,而且面临失去作为学科存在理由的困境。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逻... 从文化与逻辑的关系探讨中国古代有无逻辑是逻辑学界与哲学界的新热点。由于"据西释中"的方法无法适当地解读逻辑与文化的联系,使中国逻辑不仅面临名称的困惑,而且面临失去作为学科存在理由的困境。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未来。从归纳逻辑的视角看,多元化研究路径是中国逻辑研究的必由之路,归纳化路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 文化 逻辑 归纳逻辑 非形式逻辑 中国逻辑
下载PDF
用逻辑的观念审视中国逻辑研究——兼论逻辑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2
15
作者 翟锦程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5,共10页
中国逻辑研究作为逻辑学的分支领域是从中国近代开始的。其后,一直到今天,中国逻辑研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重要领域。逻辑观念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出现了从文化意义到哲学意义以及向逻辑意义回归的多重意义演变,这种演变在整... 中国逻辑研究作为逻辑学的分支领域是从中国近代开始的。其后,一直到今天,中国逻辑研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重要领域。逻辑观念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出现了从文化意义到哲学意义以及向逻辑意义回归的多重意义演变,这种演变在整体上直接影响了中国逻辑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模式。逻辑以证明为研究对象,中国逻辑史的对象是关于中国思想史中与证明有关的思想学说的研究。中国逻辑研究的方法主要有逻辑解读、文化解读、动态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观念 中国逻辑 印度逻辑 希腊逻辑
下载PDF
汪奠基中国逻辑思想史研究四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道德 李先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4,共6页
汪奠基先生在中国逻辑思想史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创造性见解有四点:(1)中国逻辑史具有人类共同的思维形式,但它具有中国语言的特殊表达形式;(2)"名辩"学是中国古代的逻辑,属于非形式逻辑的范围;(3)"推类"是... 汪奠基先生在中国逻辑思想史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创造性见解有四点:(1)中国逻辑史具有人类共同的思维形式,但它具有中国语言的特殊表达形式;(2)"名辩"学是中国古代的逻辑,属于非形式逻辑的范围;(3)"推类"是中国传统推理的主要形式;(4)研究中国逻辑史不仅要研究人文历史的资料,更要重视研究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发展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奠基 中国逻辑 名辩学 推类
下载PDF
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及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晓壮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63-70,共8页
试图构建一个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总体性理论。首先,在梳理治理与现代化理论基础上,提出中国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即由一系列制度安排为内涵的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由主体性能力为内涵的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构成,并给出了... 试图构建一个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总体性理论。首先,在梳理治理与现代化理论基础上,提出中国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即由一系列制度安排为内涵的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由主体性能力为内涵的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构成,并给出了社区治理现代化概念;其次,从法的本源性视角研究,认为社区治理现代化需依赖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两个社区元属性及其派生性的实践逻辑结构为介质实现其现代化。最后,从社区治理现代化实践逻辑结构的制度性主体、治理技术、社区居民3个层面论述其实现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从而推动社区治理现代性要素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变革,最终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现代化 制度安排 主体性能力 社区元属性 中国逻辑
下载PDF
同构推演法:中国逻辑如何论证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晓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97,共18页
自然语言逻辑都基于自然语言的语法。基于汉语语法的中国逻辑因此不同于希腊逻辑。由于具有生物学基础,因此全人类都会使用同构思维方式。但是中国人特别善于也乐于进行同构思维,这是因为汉语的同构语法原理规定了我们的思维路向,加上... 自然语言逻辑都基于自然语言的语法。基于汉语语法的中国逻辑因此不同于希腊逻辑。由于具有生物学基础,因此全人类都会使用同构思维方式。但是中国人特别善于也乐于进行同构思维,这是因为汉语的同构语法原理规定了我们的思维路向,加上同音原理的放大强化。这些语言因素发扬光大了同构思维,使得它成为中国逻辑的两大思维范畴(同构观、本末观)之首,也成了两大思维方式(同构推演、对比推演)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构 同构推演法 中国逻辑 同构语法律 同音联想 证同同构推 驳异对比演 同同异对
下载PDF
国家认同的中国逻辑:基于西南民族地区的考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勇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国家认同建设在国家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认同建设不同路径影响到国家政治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国家认同建设而言,传统意义上国家认同更多基于文化的意义,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帝国体系的解体以及现代国家建设内容的展开,国家认同建设实... 国家认同建设在国家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认同建设不同路径影响到国家政治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国家认同建设而言,传统意义上国家认同更多基于文化的意义,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帝国体系的解体以及现代国家建设内容的展开,国家认同建设实现了现代性的转换并被赋予了新内容。此时的国家认同融合了现代化过程中各种要素,不仅体现为国家对个人和社会行为的深入影响,而且也体现了国家的集体意识和有机团结,具有规范性、传统型和现实性的综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中国逻辑 现代转换 价值体系
下载PDF
国家认同、中国逻辑与国家建设:侧重于西南民族地区的考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任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94,共14页
国家认同建设不同路径影响到国家政治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国家认同建设而言,古典意义上国家认同更多基于文化层次,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帝国体系的解体以及现代国家建设内容的展开,国家认同建设实现了现代性的转换并被赋予了新内容。此时的... 国家认同建设不同路径影响到国家政治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国家认同建设而言,古典意义上国家认同更多基于文化层次,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帝国体系的解体以及现代国家建设内容的展开,国家认同建设实现了现代性的转换并被赋予了新内容。此时的国家认同融合了现代化过程中各种要素,不仅体现为国家对个人和社会的深入影响,而且也体现了国家的集体意识和有机团结,具有了规范性、传统型和现实性的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中国逻辑 价值体系 国家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