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与开胸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对比研究
1
作者 罗洞波 阿布拉江·卡米力 +3 位作者 吕红博 高胜利 杨月莹 阿迪力·萨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和开胸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4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开展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的6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 目的对比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和开胸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4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开展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的6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进行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3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胸支气管袖状切除术)3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包括: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结束,均无支气管断端残留和围术期死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减少;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缩短、术后疼痛评分降低,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手术时间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肺癌 单孔胸腔镜 支气管袖状切除术 疗效
下载PDF
不同经支气管镜活检术在老年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詹培 张宇 +3 位作者 蓝飞燕 杨巍 廖晓霜 田志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经支气管镜活检术在老年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收治的97例经病理学确诊为中央型肺癌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经纤维支气管镜活... 目的 研究不同经支气管镜活检术在老年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收治的97例经病理学确诊为中央型肺癌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支气管内膜活检术(EBB)组(n=51)和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cTBNA)组(n=46)。统计组织病理学结果,计算并对比EBB、cTBNA在诊断老年中央型肺癌中的首次活检阳性率,同时评价2组患者活检耐受度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鳞癌占比均超过50%,2组患者的首次活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B组患者术中因主观耐受度导致临时退镜发生率高于cTB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不同级别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EBB组患者术中2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cTBNA组(P<0.001)。结论 对于老年中央型肺癌患者,EBB与cTBNA的首次活检阳性率大致相当,但后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前者,可将cTBNA作为该人群首选活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膜活检术 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 老年 中央型肺癌 诊断
下载PDF
自体肺移植治疗Ⅲ期中央型肺癌1例回顾性分析
3
作者 汪钴棕 孙毅 泮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1期1725-1727,共3页
Ⅲ期中央型肺癌的主要特征包括肿块局限于胸腔内、无远处转移,位置位于肺段支气管以上,并且常常伴随有对肺动脉干、主支气管的侵犯,有时还会累及肺静脉。根据2020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指南,对于... Ⅲ期中央型肺癌的主要特征包括肿块局限于胸腔内、无远处转移,位置位于肺段支气管以上,并且常常伴随有对肺动脉干、主支气管的侵犯,有时还会累及肺静脉。根据2020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指南,对于局部晚期NSCLC患者,在确保切缘阴性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进行全肺切除手术。然而,全肺切除术可能导致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并伴随围手术期高并发症发生率(3.4%~54.0%)和高病死率(3.0%~54.0%),这些因素限制了全肺切除手术的广泛应用。[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双袖式肺叶切除术在治疗局部晚期肺癌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肺癌 肺段支气管 主支气管 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指南 全肺切除术 局部晚期肺癌 肺动脉干
下载PDF
胸部X线与多层螺旋CT单独及联合检查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孙永胜 王浩 +2 位作者 呼倩倩 徐敏涛 孙瑞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0期1151-1154,共4页
目的 探讨胸部X线与多层螺旋CT单独及联合检查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35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均行胸部X线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中央型肺癌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 目的 探讨胸部X线与多层螺旋CT单独及联合检查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35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均行胸部X线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中央型肺癌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中央型肺癌TNM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中央型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的图像特征。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35例疑似中央型肺癌患者中,阳性96例,阴性39例。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Kappa=0.563)诊断中央型肺癌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高于二者单独检查(Kappa=0.491、0.558)。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诊断中央型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多层螺旋CT和胸部X线检查诊断中央型肺癌Ⅰ、Ⅱ、Ⅲ期的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对中央型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多层螺旋CT检查能区分和鉴别不同病理类型的中央型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X线 多层螺旋CT 中央型肺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晓峰 高文 +3 位作者 丁嘉安 王海峰 童稳圃 王律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方法 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 ,采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 78例 ,其中左侧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 5 3例 ,右侧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 2 5例。术后进行了放化疗...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方法 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 ,采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治疗中央型肺癌 78例 ,其中左侧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 5 3例 ,右侧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 2 5例。术后进行了放化疗综合治疗 ,并随访了 2 4~ 78月。结果 术后 1例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死亡率为 1.3 %。全组术后 1、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1.5 %、47.6%和 3 3 .2 %。结论 应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是安全的。本术式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特别是对于肺功能较差、高龄患者能适合地手术 ,减少了全肺切除术的比率 ,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重建术 中央型肺癌 肺肿瘤 肺切除术 支气管成形术 肺动脉成形术
下载PDF
支气管、隆突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邵丰 许栋生 +3 位作者 邹卫 苏宜江 杨如松 王科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42-143,共2页
外科手术是非小细胞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于病变在支气管开口附近,或已侵犯叶支气管开口、甚至主支气管及隆突部位时,支气管、隆突、血管袖状切除成形术成为最佳选择,其目的是彻底切除病变的同时保留更多的肺组织。本院自1995年1月... 外科手术是非小细胞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于病变在支气管开口附近,或已侵犯叶支气管开口、甚至主支气管及隆突部位时,支气管、隆突、血管袖状切除成形术成为最佳选择,其目的是彻底切除病变的同时保留更多的肺组织。本院自1995年1月-2007年5月,采用支气管袖状切除、隆突切除成形、支气管肺动脉双袖状切除等多种术式治疗中央型肺癌7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开口 隆突成形术 中央型肺癌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袖状切除成形术 支气管袖状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被引量:14
7
作者 潘宴青 杨如松 +2 位作者 邵丰 曹珲 刘政呈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7月,对7例肺癌行胸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术,其中6例行右肺上叶切除支气管袖式成形术,1例行左肺上叶切除支气管袖式成形术。均采用"三孔法"完全胸腔镜下行肺叶... 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7月,对7例肺癌行胸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术,其中6例行右肺上叶切除支气管袖式成形术,1例行左肺上叶切除支气管袖式成形术。均采用"三孔法"完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动脉、静脉、叶间裂切除,并袖式切除支气管。采用连续缝合法,自支气管后壁开始,完全屏视下经主操作孔行支气管端端吻合术。结果 7例均完成肺叶切除、支气管袖式成形重建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110~260 min,平均174 min;支气管吻合时间18~76 min,平均45 min。术后无吻合口漏、肺不张、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鳞癌5例,腺癌1例,类癌1例。7例随访7~34个月,平均19个月,均存活,无刺激性咳嗽、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全胸腔镜袖式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支气管袖式成形术 中央型肺癌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中央型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宝虎 袁智勇 +3 位作者 庄洪卿 刘春雷 王娟 王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0-102,106,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0年12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17例分期为T1/T2N0M0的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肿瘤位置及分期,给予不同的分割剂量,中位处方剂量56(4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0年12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17例分期为T1/T2N0M0的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肿瘤位置及分期,给予不同的分割剂量,中位处方剂量56(48~60)Gy,中位分割次数5(3~10)次,中位治疗体积46.2(13.8~92.2)mL。结果:治疗后3个月疗效评价:9例病变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例稳定,治疗反应率94.1%;中位随访期19.5(4~6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3个月,1、2年局控率、无进展生存、总生存分别为100%、87.5%,80.8%、67.3%和82.4%、68.4%。随访期内见呼吸困难、疲劳、肺不张等不良反应,其中3级不良反应1例,未见4~5级不良反应。结论:根据肿瘤位置及分期不同,给予不同的剂量分割模式,立体定向放疗可以较好的应用于早期中央型肺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射波刀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隆凸切除、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105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曾来铎 匡裕康 +6 位作者 吴九发 林群 阴兵林 王东升 王兆阁 黄健 何枝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14-415,共2页
目的 总结 1991年 11月至 2 0 0 1年 11月采用隆凸切除、支气管袖状切除、双袖状切除术治疗10 5例中央型肺癌的经验。方法 全组 10 5例 ,其中施行隆凸切除气道重建术 19例 ,左、右各式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 81例 ,双袖状肺叶切除 5例... 目的 总结 1991年 11月至 2 0 0 1年 11月采用隆凸切除、支气管袖状切除、双袖状切除术治疗10 5例中央型肺癌的经验。方法 全组 10 5例 ,其中施行隆凸切除气道重建术 19例 ,左、右各式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 81例 ,双袖状肺叶切除 5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0 .5 %。术后 1、3、5年生存率为 89.9%、60 .0 %和 47.2 %。结论 支气管袖状 /双袖状肺叶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 ,既能最大限度地切除肺肿瘤 ,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肺组织。隆凸切除气道重建术能进一步扩大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 中央型肺癌 肺肿瘤 隆凸切除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才松 邵康为 +1 位作者 吉新华 龚承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对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CT仿真内镜 (CTVB)和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检查 ,并与手术、FOB所见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CTVB主要是观察中央型肺癌腔内肿块、局限性...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对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CT仿真内镜 (CTVB)和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检查 ,并与手术、FOB所见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CTVB主要是观察中央型肺癌腔内肿块、局限性隆起、管腔狭窄及管壁增厚等形态改变 ,结合多平面重建 (MPR)能观察肿瘤的位置、范围及邻近组织侵犯的情况 ,SSD显示气管、支气管树的整体形态以及管腔的外部特征 ,它们互为补充。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有助于中央型肺癌术前诊断分期、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治疗后疗效判断及术后残端肿瘤的复发监控提供客观依据 ,是有创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有效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中央型肺癌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央型肺癌MSCT三维重建、支气管镜及其病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忠彬 牛玉军 +3 位作者 王志铭 杜亚明 郝春艳 胡占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6-600,603,共6页
目的研究中央型肺癌(CLC)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支气管镜及其病理组织学表现,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方法82例CLC患者,经MSCT平扫、增强动静脉期扫描、二维多平面及曲面重建(MPR及CPR)、三维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仿... 目的研究中央型肺癌(CLC)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支气管镜及其病理组织学表现,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方法82例CLC患者,经MSCT平扫、增强动静脉期扫描、二维多平面及曲面重建(MPR及CPR)、三维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仿真内镜重建(CTVE)检查后,经支气管镜及其病理检查证实,52例又经术后病理证实。并将MSCT诊断结果与支气管镜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82例CLC的手术分型:腔内结节型7例,环状狭窄型27例,偏心狭窄截断型48例。MPR及CPR、MIP、CTVE诊断结果与横断扫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VR差异则有显著性。MSCT三维重建诊断结果与支气管镜及其病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SCT三维重建能准确分型诊断CLC,评价气管、支气管树肿瘤侵犯程度与范围,同支气管镜具有相同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 支气管镜 病理
下载PDF
肺动脉、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被引量:10
12
作者 薛磊 徐志飞 +3 位作者 孙耀昌 秦雄 孙光远 钟镭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77-478,共2页
目的总结肺动脉、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的应用指征及方法,以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64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施行肺动脉、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包括袖式肺叶切除术21... 目的总结肺动脉、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的应用指征及方法,以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的生存率。方法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64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施行肺动脉、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包括袖式肺叶切除术21例,支气管楔形肺叶切除术11例,支气管、动脉双袖式肺叶切除术2例,肺动脉成形(楔形+线形)肺叶切除术30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18.75%),其中肺不张7例次,心律失常7例次,有肺不张、心律失常和肺部感染2例。术后随访64例,随访时间1~5年,随访期间死亡9例,死亡原因为肿瘤远处转移,包括脑、纵隔、颈部淋巴结和全身骨转移。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8%、58%和42%,中位生存时间为45.76个月。N0患者(21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2%和56%;N1患者(28例)为75%、56%和39%;N2患者(15例)为55%、21%和12%(P<0.01)。结论肺动脉、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扩大了肺癌患者的手术指征,减少了因肺动脉受侵犯而行全肺切除术,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对该类手术,淋巴结转移分期仍然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成形 支气管成形 中央型肺癌 生存率
下载PDF
支气管壁增厚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韩英 马大庆 +1 位作者 周新华 杨钧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 评价支气管壁厚度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照分析 5 7例中央型肺癌、2 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及 10例支气管腔内肿瘤的支气管壁厚度 ,测量支气管壁厚度 (T)及管壁增厚长度(L) ,计算出T/L比值。结果  5 7... 目的 评价支气管壁厚度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照分析 5 7例中央型肺癌、2 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及 10例支气管腔内肿瘤的支气管壁厚度 ,测量支气管壁厚度 (T)及管壁增厚长度(L) ,计算出T/L比值。结果  5 7例中央型肺癌能够显示支气管壁增厚 4 5例 (占 78.9% ) ,T/L为 0 .6 4。 2 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表现支气管壁增厚 6例 (占 2 1.4 % ) ,T/L为 0 .2 2。 5 7例中央型肺癌与 2 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壁增厚检出率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P <0 .0 1)。 4 5例中央型肺癌与 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壁厚度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L及T/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4例支气管腔内恶性肿瘤表现腔内结节伴有支气管壁增厚 ,5例支气管腔内良性肿瘤及 1例支气管转移瘤表现支气管腔内结节不伴支气管壁的增厚。结论 支气管壁增厚是诊断中央型肺癌和鉴别支气管腔内良恶性肿瘤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壁增厚 中央型肺癌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高龄中央型肺癌 被引量:7
14
作者 申翼 景华 +3 位作者 李德闽 王常田 黄海荣 苏畅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7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高龄中央型肺癌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02年9月~2005年8月对17例中央型肺癌累及支气管、肺动脉的70岁以上患者施行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术后病理pTNM分期:ⅡB期9例,ⅢA期8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高龄中央型肺癌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02年9月~2005年8月对17例中央型肺癌累及支气管、肺动脉的70岁以上患者施行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术后病理pTNM分期:ⅡB期9例,ⅢA期8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1年生存率为70.6%,3年生存率为47.1%,5年生存率为23.5%,中位生存时间为36个月。结论高龄中央型肺癌患者虽然心肺功能差,且常合并有其他疾病,但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恰当处理,术后严密监护,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肺癌 高龄 支气管成形 肺动脉成形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对中央型肺癌的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湘生 于红 +2 位作者 李惠民 刘士远 李成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仿真内镜 (VE)在中央型肺癌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6 9例中央型肺癌 ,行MSCT扫描后进行VE成像。其中 4 3例同期作纤维支气管镜 (FBS)检查对照。结果 VE下表现为支气管管腔闭塞 34例 ,气管或支气管偏心性狭窄...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仿真内镜 (VE)在中央型肺癌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6 9例中央型肺癌 ,行MSCT扫描后进行VE成像。其中 4 3例同期作纤维支气管镜 (FBS)检查对照。结果 VE下表现为支气管管腔闭塞 34例 ,气管或支气管偏心性狭窄 19例 ,管腔内占位病变 16例。VE与FBS一致性达 86 .1%。差异主要在过诊为闭塞 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仿真内镜 中央型肺癌 评价 诊断
下载PDF
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及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在中央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文尚 雷建明 +2 位作者 蔡勇 麦远其 谭世繁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0期62-63,6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三种方法,用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通过比较三种方法的诊断... 目的探讨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三种方法,用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通过比较三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来评价其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91.7%和40.8%,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符合率最高,胸部CT其次,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最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联合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组织学类型以鳞癌、低分化癌多见,分别为62.5%和15.8%。结论在中央型肺癌患者的诊断中,纤维支气管镜价值最大,诊断符合率高,胸部CT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可作为很好的补充方法,三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纤维支气管镜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中央型肺癌
下载PDF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下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央型肺癌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春燕 彭清臻 +3 位作者 谢志斌 历银平 黄文军 钟敏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2-313,共2页
气道阻塞可使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因而成为致死的重要原因,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治疗因能延长患者生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风险,部分患者在治疗前会产生焦虑和恐惧;且治疗时间较长,有些患... 气道阻塞可使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因而成为致死的重要原因,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治疗因能延长患者生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风险,部分患者在治疗前会产生焦虑和恐惧;且治疗时间较长,有些患者难以忍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中央型肺癌 全身麻醉 喉罩通气 肺癌患者 电子支气管镜 高频电治疗 呼吸困难
下载PDF
X线与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影像学特点和价值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许恺 王伯源 +1 位作者 白德波 陈仁裕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9期1718-1719,共2页
目的探讨X线与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93例经病理诊断为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X线表现主要是肺门区肿块,边缘模糊,呈分... 目的探讨X线与CT诊断中央型肺癌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93例经病理诊断为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X线表现主要是肺门区肿块,边缘模糊,呈分叶征,早期可见阻塞性肺气肿、肺炎、肺不张表现;CT显示早期管壁增厚、管腔内小结节、管腔狭窄或阻塞,中晚期主要是支气管狭窄、阻塞、肺门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肿块呈分叶征,边缘脐凹样改变,可见毛刺征。X线检查准确率为60.22%(56例),CT扫描检查准确率为84.95%(79例),X线结合CT诊断准确率为93.55%(88例),以两者结合诊断率最高(P<0.05)。结论 X线和CT扫描诊断中央型肺癌各有其影像学特点,两者结合诊断准确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特点 中央型肺癌 X线表现 CT诊断 价值分析 临床诊断价值 阻塞性肺气肿 CT扫描诊断
下载PDF
大分割放疗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立帅 彭生才 +3 位作者 王秋 陈洁 林川 袁志平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治疗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中央型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接受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60 Gy/15 f/3 w),37例...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治疗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中央型ⅢA~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接受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60 Gy/15 f/3 w),37例接受常规分割放疗(60 Gy/30 f/6 w),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及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大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56.8%(P<0.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9%和45.9%(P<0.05)、40.0%和29.7%(P>0.05)、22.9%和16.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严重的放疗毒性反应。结论三维适形大分割放疗治疗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放疗副反应能够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大分割放疗 中央型肺癌 三维适形放疗 生存率 不良反应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中央型肺癌全肺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敏清 杨翠芹 陈秋芳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7-228,共2页
目的 探讨胸外科全肺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分析 30例全肺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的护理经验。结果 除 1例于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死亡 ,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 重视心理护理 ,加强术前宣教 ,做好充... 目的 探讨胸外科全肺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分析 30例全肺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的护理经验。结果 除 1例于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死亡 ,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 重视心理护理 ,加强术前宣教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后注意病情监测 ,坚持三长一少 ,一加强 ,二注意的护理原则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肺癌 全肺切除术 心理护理 术前准备 病情观察 饮食护理 并发症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