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区的影像解剖分型研究及其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志宾 徐远 王鑫 《海南医学》 2024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 研究双侧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三岔口”区的局部影像解剖并进行分型,初步探讨其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中心静脉置管病例389例,根据锁骨下静脉、颈静脉汇入无... 目的 研究双侧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三岔口”区的局部影像解剖并进行分型,初步探讨其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1月中心静脉置管病例389例,根据锁骨下静脉、颈静脉汇入无名静脉区局部影像解剖特点进行分型,右侧分为5型,左侧分为4型,结合置管后胸部X线片、CT检查、腔内心电及超声等资料明确中心静脉管位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三岔口”区影像解剖分型与中心静脉导管异位的关系。结果 389例病例右侧“三岔口”区影像解剖分型中Ⅰ型占44.7%、Ⅱ型占24.7%、Ⅲ型占10.3%、Ⅳ型占17.2%、Ⅴ型占3.1%;左侧“三岔口”区影像解剖分型中Ⅰ型占29.3%、Ⅱ型占59.9%、Ⅲ型占9.8%、Ⅳ型占1.0%。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共271例,右侧入路180例中导管异位共24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7例、Ⅴ型5例,左侧入路91例中导管异位共3例,其中Ⅱ型2例、Ⅲ型1例;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发生率PICC右侧入路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96,P=0.019),左侧入路各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3,P=0.557)。CVC置管118例,右侧入路104例中导管异位5例,其中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1例,左侧入路14例中导管异位3例,其中Ⅱ型2例、Ⅳ型1例,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发生率CVC右侧入路各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403,P=0.116),左侧入路各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97,P=0.213)。结论 颈静脉、锁骨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区的影像解剖分型右侧Ⅰ型最多见,左侧Ⅱ型最多见,局部影像解剖分型与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锁骨下静脉 无名静脉 影像解剖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成人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处置及预防的证据总结
2
作者 何正坤 宋希争 +1 位作者 赵利梅 裴海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8期179-184,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成人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堵塞处置及预防措施的相关循证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12年1月—2023年7月共19个中英文文献数据库、临床指南数据库及相关协会网站中关...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成人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堵塞处置及预防措施的相关循证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12年1月—2023年7月共19个中英文文献数据库、临床指南数据库及相关协会网站中关于成人CVC管理、堵塞预防及处置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证据实践、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Ⅱ,AGREEⅡ)、系统综述评价工具2(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 2,AMSTAR 2)及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专家意见与专家共识质量评价工具(joanna briggs institute text and expert opinion critical appraisal tool,JBI TEOCAT)进行文献质量评定,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证据分级和推荐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定。结果初步检索共获得文献891篇,最终纳入文献15篇,汇总了26条最佳证据。结论CVC的堵塞可从导管的全生命周期和全程管理入手进行有效预防,堵塞发生后应根据堵塞性质尽快处理。临床护士可以应用证据总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护理策略进行CVC管理,降低CVC堵塞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堵塞 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治疗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伟 陈占 +2 位作者 鲁磊 王冰涛 尚宏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发生PICC相关上肢DVT的1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发生PICC相关上肢DVT的1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组(n=65)和利伐沙班组(n=69)。比较两组患者的乳腺癌专科信息和启动抗凝治疗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部位、手术情况、放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导管功能失用率、上肢DVT复发率、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了轻微出血。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治疗乳腺癌患者PICC相关上肢DVT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但利伐沙班可能更方便患者出院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利伐沙班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
4
作者 滕支梅 朱尚 +2 位作者 薛寒 黄劲华 孔旭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05-1412,共8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制定感染防控的干预措施和开展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某院诊断为CLABSI的患者,将其定义为感染组,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1∶4匹配...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制定感染防控的干预措施和开展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某院诊断为CLABSI的患者,将其定义为感染组,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1∶4匹配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且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以是否发生CLABSI为因变量,将匹配后两组的可能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患者发生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匹配CLABSI组患者42例,非CLABSI组患者16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高[OR=1.217,95%CI(1.094~1.357),P<0.001]、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OR=1.273,95%CI(1.157~1.400),P<0.001]及股静脉置管[OR=6.846,95%CI(1.511~31.014),P=0.013]是CLA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2例CLABSI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1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6株)。结论高APACHEⅡ评分、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及股静脉置管是CLA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针对这些危险因素严格落实CLABSI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 倾向性评分匹配 危险因素 CLABSI
下载PDF
超声引导在麻醉科住院医师中心静脉穿刺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婷 冯雪辛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9期86-88,共3页
为探讨超声引导在麻醉科住院医师中心静脉穿刺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2022年9月进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15名住院医师设为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方式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的教学培训;选取往届15名新入科住... 为探讨超声引导在麻醉科住院医师中心静脉穿刺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2022年9月进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15名住院医师设为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方式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的教学培训;选取往届15名新入科住院医师作为对照组,调取其采用解剖盲探法中心静脉穿刺培训的考核成绩进行对照。所有住院医师完成相应理论授课及3次模拟操作训练后,每人选择1例合适的需行中心静脉穿刺的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操作。操作结束后,住院医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比较两组住院医师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教学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住院医师一次穿刺成功率5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P<0.05);试验组总穿刺成功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7%(P<0.05);试验组住院医师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P<0.05)。培训后,试验组住院医师自我评价对中心静脉穿刺已掌握或熟悉的比例为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可见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超声引导开展中心静脉穿刺的临床教学工作具有明显优势,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教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中心静脉穿刺 麻醉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6
作者 刘媛媛 史凌云 +1 位作者 高晶 宋蓓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042-1048,共7页
目的 分析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栓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Central venous catheter-associ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es,CADVT)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3年1-12月在新疆地区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脓毒... 目的 分析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栓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Central venous catheter-associ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es,CADVT)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3年1-12月在新疆地区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CADVT分为血栓组、非血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置管资料及检验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脓毒症患者CADVT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504例中心静脉置管的脓毒症患者,其中52例发生CADVT,发生率为10.3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假体植入史、置管穿刺次数、D-二聚体升高、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是脓毒症患者CA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吸烟史、假体植入史、置管穿刺次数、D-二聚体升高、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是脓毒症患者CA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针对此类患者应更加关注其血栓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 因素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护理体会——评《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伟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由乔爱珍,苏迅,韩立存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2504228。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的是在患者手臂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由乔爱珍,苏迅,韩立存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72504228。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的是在患者手臂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置管,令导管到达临近心脏的大静脉,使药物能顺利输入到患者的体内。对于需要长期持续性进行静脉输液或是用药的患者,PICC置管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肘正中静脉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科学技术出版社 静脉 常见并发症 长期持续性
下载PDF
基于旋动流的中心静脉导管的设计研究
8
作者 杨阳 熊艳 陈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0-360,共1页
目的血液透析是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其中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被广泛应用于透析治疗的血管通路。CVC在透析过程中因局部的血液湍流而导致的血栓生成是该器械在临床使用中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人体... 目的血液透析是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其中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被广泛应用于透析治疗的血管通路。CVC在透析过程中因局部的血液湍流而导致的血栓生成是该器械在临床使用中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人体主动脉弓内血流呈旋动流状态,这种流态可使血液稳定,减小湍流。受此鼓舞,本研究设计出一款腔内血液自发旋动的中心静脉导管,并用计算流体的方法对其进行流场研究。方法以在临床中常用的Niagara导管为原型,在其动脉腔内加上一段类似弹簧状的旋动引导装置。同时对不同横截面半径(分别为0.2、0.6 mm)的旋动引导装置采取Solidworks建模和商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当旋动流引导器的横截面半径增大时,CVC动脉腔内的平均壁面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提高(6.34 Pa>4.96 Pa)。然而,较大半径的旋动流引导器在其下游地区产生了更多的低WSS区域(7.18%>2.32%),同时记录到更小的最小WSS值(0.03 Pa<0.06 Pa)。旋动流引导器通过增大横截面半径可提高平均WSS,但同时也增加了低WSS区域的比例,这可能对导管动脉腔的长期稳定性与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未来需进一步探究如何优化旋动流引导器的设计,以实现在提高平均WSS的同时减少低WSS区域,从而更有效地防止血栓形成并延长CVC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动流 动脉腔 透析过程 中心静脉导管 引导器 透析治疗 血管通路 壁面切应力
下载PDF
重型血友病A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现状分析
9
作者 甄英姿 陈振萍 +5 位作者 刘国青 王春立 艾迪 吴心怡 迟巍 吴润晖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64-268,共5页
目的探索和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重型血友病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PICC的重型血友病A儿童的基本信息,电话询问其目前治疗现状及PICC并发症情况。结果... 目的探索和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重型血友病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PICC的重型血友病A儿童的基本信息,电话询问其目前治疗现状及PICC并发症情况。结果共纳入76例重型血友病A患儿,中位年龄4.2(2.3-5.8)岁,共安装123次PICC。安装PICC前,有17.1%(13/76)的患儿开展了家庭治疗;安装后,84.2%(64/76)的患儿进行了家庭治疗。有7.9%(6/76)的患儿出现导管位置改变,10.5%(8/76)出现导管阻塞,39.5%(30/76)出现贴膜下以及贴膜周围皮肤皮疹,2例患儿出现导管相关血栓,5例自行将PICC导管拔除,7例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结论重型血友病A患儿PICC置入后,置管局部皮疹、导管堵塞、导管滑脱、导管血栓及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较常发生,应充分考虑多种因素,为其建立最适合的血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儿童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家庭治疗
下载PDF
PDCA循环在麻醉学住院医师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冯华 肖玮 +2 位作者 孔萃萃 赵萌 王天龙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30-532,共3页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用于麻醉学住院医师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进行麻醉专业规范化培训的第一年住院医师10名。对其采用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方法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用于麻醉学住院医师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进行麻醉专业规范化培训的第一年住院医师10名。对其采用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方法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培训,“计划”(P)为设立“准备、体位与定位”“消毒铺巾”“穿刺置管”及“穿刺后处理”等4个教学点,形成教案;“实施”(D)为对每个教学点进行理论及实践教学;“检查”(C)为针对不足分析讲解;“纠正”(A)为再次操作,改正不足;“循环”为直至一个教学点完全掌握后再进行下一个教学点的教学。记录每名住院医师掌握每个教学点所需病例数,对完成培训的住院医师进行考核并记录结果。结果 10名住院医师中,学士学位8名(硕士研究生5名,社会人3名),博士学位2名(住院医生)。10名住院医师完成培训共需124例操作。平均每名医师掌握“准备、体位与定位”需要2.3例,“消毒铺巾”需要2.3例,“穿刺置管”需要5.4例,“穿刺后处理”需要2.4例,掌握全部4个教学点需要12.4例。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26.9分,优秀者7名,良好者3名。结论 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技能教学适用于麻醉临床技能教学的带教需求,能够有效提高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麻醉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开通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留置后失功中心静脉及再置管的意义
11
作者 卜泉东 栾弘 +3 位作者 牛立园 徐岩 张岩 王曰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1-966,共6页
目的 探讨DSA造影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开通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 TCC)留置后失功中心静脉和再置管的意义。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 目的 探讨DSA造影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开通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 TCC)留置后失功中心静脉和再置管的意义。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TCC留置相关中心静脉病变患者13例。TCC留置中位时间35.2个月(6~70个月)。在加硬导丝支撑下拔除失功导管并造影显示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PTA开通中心静脉并原位或异位置入新TCC。结果 13例患者中有12例原TCC顺利拔除,1例因导管粘连严重,拔除失败。中心静脉狭窄包括右颈静脉、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和右髂静脉,行PTA后均成功置入新TCC,未行支架植入。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3.1个月(6~48个月),通路功能正常。结论 DSA下PTA开通TCC相关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置入新TCC导管,能够为TCC后失功患者重新建立透析通路,延长通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中心静脉狭窄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血液透析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陕西省血液净化从业护士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知信行水平调查
12
作者 刘小敏 刘彩飞 +3 位作者 龙卓 高菊林 辛霞 代雯晴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10期60-66,共7页
目的调查陕西省血液净化从业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知信行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相关防控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2月-2024年1月对陕西省二、三级医院血液净化从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逐步多元... 目的调查陕西省血液净化从业护士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知信行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相关防控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2月-2024年1月对陕西省二、三级医院血液净化从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832份。血液净化从业护士知信行总分、知识维度、信念维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104.59±12.99)分、(15.47±1.97)分、(45.52±5.78)分、(43.61±10.23)分。医院等级是知识维度、信念维度和知信行总体的影响因素(P<0.05),所在科室、是否参加过相关防控培训是行为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参加过相关防控培训、医院相关部门是否定期督导和检查是知信行总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陕西省血液净化从业护士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的态度和行为积极,但知识水平有待提升。医院应加强培训,尤其是二级医院和I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知信行 护理质量
下载PDF
颈内中心静脉导管拔管窘迫综合征一例
13
作者 魏志红 王娟霞 +3 位作者 熊岁婷 史纪元 蔡依彤 耿婕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7期818-819,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71岁,因“上腹部胀痛20 d,加重10 d”,于2021年1月18日入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初步诊断为胃恶性肿瘤。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检查:神志清楚,无脑血管疾病。CT检查示:双肺间质性改变,双肺尖胸膜下条索灶改变,考虑... 1病例介绍患者,男,71岁,因“上腹部胀痛20 d,加重10 d”,于2021年1月18日入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初步诊断为胃恶性肿瘤。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检查:神志清楚,无脑血管疾病。CT检查示:双肺间质性改变,双肺尖胸膜下条索灶改变,考虑右肺上叶硬结灶。体温36.6℃,脉搏78次/min,呼吸频率16次/min,血压125/84 mmHg,血氧饱和度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拔管窘迫综合征 原因分析 干预对策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和评价
14
作者 郑美琼 程春燕 +5 位作者 闫凡 蔡林霖 曹政芳 付莹 张帆 陈春晓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19-124,共6页
目的构建血液内科化疗患者超声平面技术下贵要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静脉血栓(RVT)风险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175例血液内科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平面技术下贵要静脉PICC置管,收集临床数据,分析PICC-RVT发... 目的构建血液内科化疗患者超声平面技术下贵要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静脉血栓(RVT)风险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175例血液内科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平面技术下贵要静脉PICC置管,收集临床数据,分析PICC-RVT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175例化疗患者PICC-RVT发生率为19.4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PICC置管史、血栓史、化疗史、导管尖端位置、导管留置时间、院外维护场所、置管前D-二聚体(D-D)是PICC-R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构建血液内科化疗患者超声平面技术下贵要静脉PICC-RVT发生的个体化列线图预测模型,经检验,该预测模型拟合良好,校准度、预测能力均较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血液内科化疗患者超声平面技术下贵要静脉PICC-RVT的曲线下面积为0.926(95%CI:0.882~0.971),灵敏度为91.18%,特异度为79.43%。结论合并糖尿病、PICC置管史、血栓史、化疗史、导管尖端位置、导管留置时间、院外维护场所、置管前D-D是血液内科化疗患者超声平面技术下贵要静脉PICC-RVT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具有可行性,且预测价值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超声平面技术 贵要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危重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风险评估指标的构建
15
作者 周红琴 诸纪华 +4 位作者 陈朔晖 楼晓芳 张晨美 陈晓飞 章米丹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11期67-71,共5页
目的构建危重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风险评估指标。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德尔菲专家函询、优序图法构建危重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风险评估指标,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住的39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 目的构建危重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风险评估指标。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德尔菲专家函询、优序图法构建危重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风险评估指标,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住的39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条目筛选、信效度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绘制。结果通过2轮专家函询形成危重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风险评估指标,包括4个维度20个条目,项目分析后予删除1个条目,最终确定的危重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风险评估指标包括4个维度19个条目。指标各条目得分与总分相关系数为0.414~0.686(P<0.05);重测信度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99,P<0.01;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为0.90~1.00,指标水平的平均内容效度为0.95;指标的最佳截断值为19.5分,此时灵敏度为0.703,特异度为0.757。结论危重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风险评估指标的信效度好,评分>19.5分患儿发生血栓风险高,该评估指标可辅助临床快速预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儿发生血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血栓 指标构建 信度 效度 儿童
下载PDF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联合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产后出血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16
作者 赵菲 蒋红莲 +3 位作者 李丽妮 郑九生 廖宗高 汪芳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联合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_(2)]在产后出血(PPH)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胎盘植入、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联合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_(2)]在产后出血(PPH)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胎盘植入、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行常规液体复苏干预,试验组行ScvO_(2)联合P(v-a)CO_(2)监测指标进行复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容量达标时间、液体复苏前后氧合指数、6 h乳酸清除率、24 h乳酸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容量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6、24 h后试验组的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6h乳酸清除率、24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vO_(2)联合P(v-a)CO_(2)监测对PPH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具有指导作用,能缩短液体复苏时间,提高氧合指数和乳酸清除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产后出血 液体复苏 指导作用
下载PDF
枸橼酸钠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封管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17
作者 金王燕 黄旭华 +4 位作者 戴灵 邵红亚 来嘉伟 孙建飞 叶柳莺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9期857-859,共3页
颅脑外伤是外科常见的急症,发生原因多与撞击、高空坠落等有关,中心静脉由于管腔大、血流快、血管弹性好,临床上常应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作为辅助颅脑外伤患者用药途径。临床上可作为CVC封管液的主要有0.9%氯... 颅脑外伤是外科常见的急症,发生原因多与撞击、高空坠落等有关,中心静脉由于管腔大、血流快、血管弹性好,临床上常应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作为辅助颅脑外伤患者用药途径。临床上可作为CVC封管液的主要有0.9%氯化钠注射液、肝素盐水、枸橼酸钠及乙醇等,如何选择CVC冲管及封管液以及如何进行冲管及封管方面尚无统一的建议,还需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因此,本次研究观察枸橼酸钠在颅脑外伤患者CVC封管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弹性 肝素盐水 颅脑外伤 临床应用研究 枸橼酸钠 封管液 氯化钠注射液 中心静脉
下载PDF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的Meta分析
18
作者 钟学红 王晶晶 +1 位作者 吴旭红 王娟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84-887,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与新生儿PICC相... 目的系统评价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与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17日。双人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总样本量为4573例,其中共发生104例PICC相关性血栓。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为1.7%(95%置信区间:0.5%~3.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发表年份为2017—2021年的文献、经下肢静脉置管的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更高。结论新生儿PICC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为1.68%。经下肢静脉置管时,血栓的发生率更高,因此对于凝血功能障碍、血栓发生风险高的新生儿,应尽量避免选择经下肢静脉置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新生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META分析
下载PDF
青少年肿瘤患者不同中心静脉通路使用体验的质性研究
19
作者 秦海肖 张素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肿瘤患者使用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TIVAP)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这2种中心静脉通路的真实体验,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1... 目的探讨青少年肿瘤患者使用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TIVAP)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这2种中心静脉通路的真实体验,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TIVAP或PICC置管的青少年肿瘤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组合共12组,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9个亚主题,分别为通路使用的正性体验(治疗体验改善、活动自由,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通路使用的负性体验(置管决策困难、社交焦虑)、通路选择的影响因素(治疗需要、创伤和置管风险、通路维护、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青少年肿瘤患者需求,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宣教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合理选择静脉通路;引导患积极发现通路益处,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各级部门应加强培训力度,推广普及TIVAP的使用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肿瘤患者 主要照顾者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阙秋萍 吴芸 +1 位作者 彭婕 张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各30例。上肢...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早产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各30例。上肢静脉组、下肢静脉组及头部静脉组均行PICC,位置分别为上肢静脉、下肢静脉、头部静脉。比较三组置管效果。结果:下肢静脉组PICC置管疼痛评分低于上肢静脉组、头部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三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低于上肢静脉组、头部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上肢、头部静脉PICC置管,下肢静脉PICC置管能够减轻早产儿置管疼痛感,减少胆汁淤积风险,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上肢静脉 下肢静脉 头部静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