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日文学关系述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黎跃进 《枣庄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1-16,共6页
中日文学的影响是双向的,近代以前主要是中国影响日本,近代以来主要是日本影响中国。日本的神话传说就有中国的成分,汉文学成为日本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游仙窟》是对日本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唐代传奇,白居易是深受日本文坛欢迎的... 中日文学的影响是双向的,近代以前主要是中国影响日本,近代以来主要是日本影响中国。日本的神话传说就有中国的成分,汉文学成为日本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游仙窟》是对日本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唐代传奇,白居易是深受日本文坛欢迎的唐代诗人,日本江户小说的繁荣是中国明清小说影响的结果。历史上著名的遣唐使既学习中国文学和文化,也带来了日本的文学和文化。明代有了日本和歌的翻译,明清时期中国出现日本题材的文学创作。明治维新以后,中国文学在文学观念和理论、文学思潮和运动、文学形式和表现技巧受到日本文学全方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文学关系 影响 本汉文学 汉俳
下载PDF
中日文学关系学术研讨会在长召开
2
作者 秋实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年第6期93-93,共1页
为推动中日文学关系研究的深入发展,由吉林大学中文系主办的全国首届中日文学关系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8月8日至8月13日在长春新华宾馆召开。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瑶、孙玉石。
关键词 教授 中日文学关系 文系 学术研讨会 吉林大学 深入发展 孙玉石 山东大学 北京大学 王瑶
下载PDF
中日文学关系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
3
作者 乐秋 《现代日本经济》 1987年第5期12-12,共1页
吉林大学中文系主办及该校日本研究所协助的中日文学关系学术研讨会,于8月8日在长春宾馆召开。参加大会的著名学者、专家有:王瑶、孙昌熙、张松如、蒋锡金、刘柏青、赵乐甡、吕之明、孙玉石、孙中田、张大明、许志英、刘中树以及来自全... 吉林大学中文系主办及该校日本研究所协助的中日文学关系学术研讨会,于8月8日在长春宾馆召开。参加大会的著名学者、专家有:王瑶、孙昌熙、张松如、蒋锡金、刘柏青、赵乐甡、吕之明、孙玉石、孙中田、张大明、许志英、刘中树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及我省高等院校、科研机关和出版单位的专家、学者及年轻新秀共50余人。吉林大学副校长林沄到会讲话。著名诗人公木讲话并赋诗祝贺。王瑶在讲话中特别指出:有的日本学者说,中日两国的友好容易,理解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文学关系 学术研讨会 吉林大学 本学者 高等院校 两国 本研究 科研机关 张松如 出版单位
下载PDF
“中日文学关系研究”的本体论意识——关于我的“厨川白村研究”的思考
4
作者 李强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 201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文学关系研究'已不仅限于用来表述'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也可以通过'语境还原'和'文本阐释'等,在'比较文学'或'国别文学'的诸多层面探索和揭示双边或多边文学关系中...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文学关系研究'已不仅限于用来表述'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也可以通过'语境还原'和'文本阐释'等,在'比较文学'或'国别文学'的诸多层面探索和揭示双边或多边文学关系中更为本质的'事实真相',其前提是要具有'本体论意识'。'中日文学关系研究'应如何体现这种'本体论意识'?本文以'厨川白村研究'为例,从三个方面谈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川白村研究” 中日文学关系研究” 本体论意识
原文传递
中日文学如何“关系”——以2011年度的研究状况为断面的思考
5
作者 汪徐莹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99-103,共5页
对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研究向来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显学"之一,本年度,学者们的两百余篇论文围绕各自关心的课题进行探讨,均取得十分可观的成绩。其中值得推荐的是王晓平对日译本《聊斋志异》的接受与变异的系列研究... 对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研究向来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显学"之一,本年度,学者们的两百余篇论文围绕各自关心的课题进行探讨,均取得十分可观的成绩。其中值得推荐的是王晓平对日译本《聊斋志异》的接受与变异的系列研究、王向远对日本古典文论"幽玄"、"心"的研究、刘伟对伊藤虎丸的鲁迅观的研究、王升远对日本作家笔下的周作人实像与虚像的研究及以"都市空间"为视角的研究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文学关系 2011 研究状况
下载PDF
从文学史到思想史——中日“无产阶级小说”的形象关联和思想关联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福贵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48,共7页
20世纪30年代苏联、日本、中国等无产阶级文学的兴盛,是世界近代文学史也是思想史上的一大转折。近年来中国"革命文学"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开始进行了一种回归性的判断。无产阶级文学绝不是单纯的艺术运动,是带有思想... 20世纪30年代苏联、日本、中国等无产阶级文学的兴盛,是世界近代文学史也是思想史上的一大转折。近年来中国"革命文学"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开始进行了一种回归性的判断。无产阶级文学绝不是单纯的艺术运动,是带有思想解放和思想限制的双重性质的社会运动。这一属性就为人们从文本的思想主题出发,进行外在的批评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中日无产阶级小说是一种事实的关联,也是一种思想的关联。在苏联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各自文学的主题在一致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文学 中日文学关系 文学形象 思想变异
下载PDF
日本《望乡》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观众及中国文学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瑞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48-156,160,共10页
在日本战后的反战题材或战争反省的文学创作中,山崎朋子的《望乡》及"南洋姐叙事"具有特殊的价值与作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不久,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望乡》在中国各地上映,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望乡》既让中国观众看到... 在日本战后的反战题材或战争反省的文学创作中,山崎朋子的《望乡》及"南洋姐叙事"具有特殊的价值与作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不久,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望乡》在中国各地上映,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望乡》既让中国观众看到了日本军国主义之丑恶,也看到了有良知的日本人对战争的反省以及被损害被侮辱的"南洋姐"的人性人情之美。在改革开放初期,《望乡》对中国人日本观的演变、对读者文学趣味的转变、对此后中国文学创作由社会政治主题到人性表现主题一定程度的转换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文学关系 山崎朋子 《望乡》
下载PDF
日本古代汉文学的发展轨迹与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文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7-101,共5页
日本汉文学是在我国古代文学的直接影响下逐步发展、繁荣起来的,是日本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时期,日本汉文学的创作主体是以皇室为中心的朝臣、贵族,模仿、借鉴的主要对象是我国六朝及初、中唐时期的作品;镰仓、室町中期,五山... 日本汉文学是在我国古代文学的直接影响下逐步发展、繁荣起来的,是日本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安时期,日本汉文学的创作主体是以皇室为中心的朝臣、贵族,模仿、借鉴的主要对象是我国六朝及初、中唐时期的作品;镰仓、室町中期,五山禅林文学十分繁荣,禅林诗僧对我国宋、明诗抱有浓厚兴趣;江户时期,汉文学的创作主体是儒士,诗人的视野相对开阔,对我国的历代诗风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汉文学 发展 主要特征 中日文学关系
下载PDF
上海沦陷时期中日文人交流场域与文学关系——以《上海文学》同人为中心
9
作者 吕慧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7-134,共8页
本文以20世纪40年代前半期,沦陷期上海唯一的日本文学杂志《上海文学》的同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中日文一手资料的钩沉,以同时期上海的日本报刊、文化团体和沦陷区的中国报刊为两条主轴,对围绕《上海文学》交织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本文以20世纪40年代前半期,沦陷期上海唯一的日本文学杂志《上海文学》的同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中日文一手资料的钩沉,以同时期上海的日本报刊、文化团体和沦陷区的中国报刊为两条主轴,对围绕《上海文学》交织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梳理,重新审视抗战后期中日文人和中日报刊媒体之间构建的言论空间,还原处于日本侵占上海的特殊时期、所谓国策文学主导的特殊语境下不为人知的近代中日文人交流现场,揭示中日文人之间貌似热闹却畸形的文学交流场域和异质的中日文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杂志 《上海文学 上海沦陷时期 中日文学关系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日新闻视野中的文学关系——以《光明日报》和《朝日新闻》为中心
10
作者 祝然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31-39,共9页
作为在各自国内都颇具影响力的报纸,《光明日报》与《朝日新闻》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中日文学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光明日报》围绕德永直展开的多篇文章,体现出当时中国在译介日本文学时立意明确、针对性强的主观能动选... 作为在各自国内都颇具影响力的报纸,《光明日报》与《朝日新闻》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中日文学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光明日报》围绕德永直展开的多篇文章,体现出当时中国在译介日本文学时立意明确、针对性强的主观能动选择;《朝日新闻》针对郭沫若进行的系列报道,表明了该报更愿意通过中国作家与日本之间的"历史渊源"唤起读者的"亲近感"的姿态。两份报纸对"友好"定义的不同依据,联手架构起该时期中日文学交流有分歧亦有共识的主体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文学关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光明 新闻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史》读后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舒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4-55,共2页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几近百年,其终极目的,便是取代国别文学而建立世界文学或称总体文学。然而除法国的洛里哀(Loliée)之《比较文学史》对此有实绩显示而外,迄无一本本学科所规定性质之“世界文学史”。即使洛氏之书亦不过是...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几近百年,其终极目的,便是取代国别文学而建立世界文学或称总体文学。然而除法国的洛里哀(Loliée)之《比较文学史》对此有实绩显示而外,迄无一本本学科所规定性质之“世界文学史”。即使洛氏之书亦不过是一善良愿望而已。且不论1903年时洛氏眼中的“世界”不外是“欧洲”的代名词,更为可叹的是,本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缤纷异彩,繁花似锦,许多刚有文字的国家、民族都已结出累累硕果,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洛氏之书,不知有汉,焉论魏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四川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一部《比较文学史》,就有了特别突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读后 世界文学 文学 中日文学关系 总体文学 国别文学 文学现象 四川人民 欧美文学
下载PDF
东北亚文学关系研究中的几点思考——以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为中心
12
作者 孟庆枢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0-55,2,共7页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渊远流长.根据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在3世纪初,这一交流已经开始,至今已有1700年左右的历史.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为比较文学研究留下了丰富的宝藏.在近代,当比较文学研究在日本、中国开展伊始,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就...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渊远流长.根据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在3世纪初,这一交流已经开始,至今已有1700年左右的历史.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为比较文学研究留下了丰富的宝藏.在近代,当比较文学研究在日本、中国开展伊始,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分野,在这一研究领域留下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日本中日比较文学学者们的业绩更为显著.近年来,中日两国比较文学学者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如何推动这一事业的发展是两国学者的共同心愿。纵观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也许是才疏学浅,孤陋寡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研究 两国 比较 文学传统 本新感觉派 文学 文化交流 中日文学关系 国文化 文学
原文传递
2012-2013年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伟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3年第6期76-85,共10页
本文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期刊论文等为线索,回顾了2012—2013年的日本文学研究状况。总体上看,其主要成果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中日文学关系的研究上,聚焦于训读与东亚汉字文化圈、中日古代文论的关联性、殖民地文学、日本的鲁迅研究等论域... 本文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期刊论文等为线索,回顾了2012—2013年的日本文学研究状况。总体上看,其主要成果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中日文学关系的研究上,聚焦于训读与东亚汉字文化圈、中日古代文论的关联性、殖民地文学、日本的鲁迅研究等论域,在研究视域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注重跨学科研究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文学关系 研究视域 方法论 跨学科研究
原文传递
鲁迅的抵抗与亚洲的主体性建构——伊藤虎丸和竹内好关于中日近代化的比较性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伟 《理论界》 2011年第10期113-114,共2页
伊藤虎丸继承了竹内好等人对于过去的日本所进行的亚洲侵略的自我反省的态度,吸收了竹内好的"文化"的观点和"比较"的方法,在不失其本来精神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思想与理解加以补充或阐发,并置于思想史的语境中加以比... 伊藤虎丸继承了竹内好等人对于过去的日本所进行的亚洲侵略的自我反省的态度,吸收了竹内好的"文化"的观点和"比较"的方法,在不失其本来精神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思想与理解加以补充或阐发,并置于思想史的语境中加以比较,从根本上思考鲁迅及现代中国文学在日本近代化和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意义,使竹内精神在伊藤思想中获得新意和新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虎丸 竹内好 现代文学关系研究 比较视角
原文传递
一个中国学者的日本观——访北京大学教授严绍璗
15
作者 刘迪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23-128,共6页
严绍?,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比较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日本研究中心委员、中国中日文学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等。 最近,记者在北京大学蔚秀园的一所公寓里见到了严绍?,作了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谈话。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北京大学 中日文学关系 国学者 关系 本观 本文化 研究 公寓 本民族
原文传递
女性身体与战争创伤的另类叙事——重读山崎朋子《望乡:底层女性史序章》
16
作者 林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134,共5页
日本女作家山崎朋子《望乡:底层女性史序章》是战争创伤的另类叙事,它为背对祖国"望乡"的日本海外妓女魂鸣冤,把批判锋芒直指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通过阿崎婆等底层女性个人史,审视女性身体与国家权力及现代性,控诉侵略扩... 日本女作家山崎朋子《望乡:底层女性史序章》是战争创伤的另类叙事,它为背对祖国"望乡"的日本海外妓女魂鸣冤,把批判锋芒直指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通过阿崎婆等底层女性个人史,审视女性身体与国家权力及现代性,控诉侵略扩张。40年来,这一边缘叙事曾通过电影热播及译著的畅销,突破中日之间既有的政治纠葛及共有的男权意识形态,为中日文学关系增添了不可替代的一页。201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重读这部战争创伤的另类叙事,进行更深层的反思,无疑将推进更为贴近历史、深入人心的国际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身体 战争边缘叙事 中日文学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