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为中正之官”论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任健 《吉林中医药》 2003年第2期4-4,共1页
关键词 中正之官 决断
下载PDF
“君主之官”与“中正之官”新解 被引量:6
2
作者 高雅 安宏 徐世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6期129-131,143,共4页
既往对"君主之官"与"中正之官"多理解为官职。本文以诠释学的方法,通过释义、明理和致用等三方面,揭示"君主之官"和"中正之官"的天文学含义,指出心、胆的位置、功能是北斗授时和立中测影活动... 既往对"君主之官"与"中正之官"多理解为官职。本文以诠释学的方法,通过释义、明理和致用等三方面,揭示"君主之官"和"中正之官"的天文学含义,指出心、胆的位置、功能是北斗授时和立中测影活动在人体的投射,而心、胆的关系也是两种授时方法关系的体现,从而称之为"君主之官"与"中正之官",进一步阐述其深层含义——无为与有为,并从调心理神、运胆治形和心胆互治三方面进行心胆调治,治病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主之官 中正之官
下载PDF
“胆为中正之官”新识
3
作者 宋波 王丽丽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6期440-440,共1页
关键词 中正之官 河北省邯郸市 取决于胆也 生理功能 凡十一脏 通假字 排泄胆汁 《说文》 职工医院 决断
下载PDF
五脏六腑都有“官职”
4
作者 江海涛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11期81-81,共1页
阴阳、脏腑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特别关注五脏六腑。所谓五脏,是肝、心、脾、肺、肾的总称;而六腑,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有意思的是,古代中医就把五脏六腑分配了"官职",用社会现象来比喻人体。
关键词 将军之官 气机畅通 中医理论 古代中医 相傅之官 中正之官 仓廪之官 决渎之官 升降出入 精微物质
下载PDF
梁代无中正说辨析——与万绳楠先生商榷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旭华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3X期32-36,共5页
《通典》卷十四《选举二》云:“梁初无中正,制年二十有五方得入仕。天监中又制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至七年,州置州重,郡置郡崇,乡置乡豪,各一人,专典搜荐,无复膏梁寒素之隔。普通七年,诏凡... 《通典》卷十四《选举二》云:“梁初无中正,制年二十有五方得入仕。天监中又制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至七年,州置州重,郡置郡崇,乡置乡豪,各一人,专典搜荐,无复膏梁寒素之隔。普通七年,诏凡州岁贡二人,大郡一人。敬帝太平二年,复令诸州各置中正,仍旧访选举,皆须中正押上,然后量授,不然则否”。《文献通考》卷二八《选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正品第 中正 梁武帝 梁代 九品中正 制度 中正之官 辨析 州郡中正 选举制度
下载PDF
六腑通,体魄强
6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第11期3-3,共1页
胆胆腑与胆汁的储藏、排泄密切相关,排出的胆汁进入小肠后参与食物消化,被称为“中正之官”,与一个人是否能够果断作出决定、判断有关。如出现口干口苦、容易暴躁发怒等,可能是胆气出现问题,可以对阳陵泉穴(膝盖外下方凸起的腓骨小头,... 胆胆腑与胆汁的储藏、排泄密切相关,排出的胆汁进入小肠后参与食物消化,被称为“中正之官”,与一个人是否能够果断作出决定、判断有关。如出现口干口苦、容易暴躁发怒等,可能是胆气出现问题,可以对阳陵泉穴(膝盖外下方凸起的腓骨小头,在其前下方凹陷处)进行按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陵泉穴 中正之官 腓骨小头 按揉 食物消化 胆腑 胆气 六腑
下载PDF
《素问·阴阳类论》“一阳为游部”渊源考释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建宇 宋雪艾 +3 位作者 张晓峰 史文丽 房吉祥 王立福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404-1407,共4页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一阳为游部"与古代圭表测景的内在联系。方法:通过对"游"的来源、内涵、演变的考证,深入分析"一阳为游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游"的本义是指旗帜的飘带...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一阳为游部"与古代圭表测景的内在联系。方法:通过对"游"的来源、内涵、演变的考证,深入分析"一阳为游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游"的本义是指旗帜的飘带,它可以用来区别贵族王公身份的等级;"游"的引申义有"不固定"之意,因此古代的人口流动也称作"游";"游"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还被用来形容能使光线发生反射或折射或散射现象的事物,如"游云""游气"。而"游"的所有这些意义均来源于甲骨文卜辞中的"立中"———上古的圭表测景。结论:古人对圭表测景意义的认识是"一阳为游部"的理论渊源,同时《黄帝内经》中的"胆者,中正之官""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及五运六气学说"少阳相火""相火以位"理论亦与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一阳为游部” 表正于中 中正之官
下载PDF
《内经》“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机制探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潘毅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9-12,共4页
在归纳《黄帝内经》颇具争议的"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一语的诸家之见基础上,认为有两解可互参互补。其一,基于《素问.六节藏象论》以时节论脏腑的天人背景,同意以胆气应春,具生、升之气为解,此偏"气"之"取决&quo... 在归纳《黄帝内经》颇具争议的"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一语的诸家之见基础上,认为有两解可互参互补。其一,基于《素问.六节藏象论》以时节论脏腑的天人背景,同意以胆气应春,具生、升之气为解,此偏"气"之"取决";其二,胆为中正之官取决论亦具意义,此偏"神"之"取决"。鉴于历来持后见者之释常语焉不详,笔者着重就中正与决断、决断与取决关系作了机制探析,或存启示。"神"与"气",本就气能生神,神能驭气关系,两种见解,自可并行不悖,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正之官 决断 取决 黄帝内经
下载PDF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新释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少才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1-902,共2页
关键词 阳气 功能 输注 六腑 升发 胆经 一阳生 手少阳三焦经 少阳经 经脉 经络 阳维脉 奇经八脉 君主之官 水谷精微 中正之官 五藏 十二 十二脏 三焦
下载PDF
从文化学角度探析《内经》义理
10
作者 吴弥漫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关键词 文化学 内经 九针 汤液醪醴 祝由 大气举之 中正之官 飧泄
下载PDF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新解
11
作者 王海林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35-36,共2页
《素问·六节脏象论》在阐述了人体以五脏为本、五脏与精神活动相关等基本观点后,又提出了“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的观点。因这一观点似与五脏为本的基本观点相悖,“盖脏象功能,胆擅其首,于理似难通也。”遂成千古疑案。
关键词 六节脏象 精神活动 中正之官 胆腑 奇恒 马漪 奇病论 张景 五运六气 六脏
下载PDF
肝胆保卫“站”
12
作者 宋萌 《家庭中医药》 2017年第5期28-29,共2页
《黄帝内经》中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可见脏腑精气是情志产生的物质基础,而情志又可使脏腑致病。谈到情志,又不得不提及五脏之中最容易受情志影响的一个——肝。花茶配方,调畅情志《黄帝内经》中有言:"肝者,将军... 《黄帝内经》中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可见脏腑精气是情志产生的物质基础,而情志又可使脏腑致病。谈到情志,又不得不提及五脏之中最容易受情志影响的一个——肝。花茶配方,调畅情志《黄帝内经》中有言:"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胆作为身体中主持疏泄功能的重要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正之官 思伤脾 将军之官 喜伤 忧伤肺 恐伤肾 怒伤肝 调畅情志 理气开郁
下载PDF
“五劳”“七伤”简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昔安 《家庭中医药》 1999年第9期18-18,共1页
何谓五劳?《证治要诀》云:“五劳者,五脏之劳也。”《医学纲目》释曰:“何谓五劳?心劳血损,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因于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劳损伤。《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 何谓五劳?《证治要诀》云:“五劳者,五脏之劳也。”《医学纲目》释曰:“何谓五劳?心劳血损,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因于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劳损伤。《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伤 五劳所伤 《医学纲目》 《诸病源候论》 中正之官 久视伤血 久坐伤肉 久卧伤气 忧愁思虑伤心 脾主运化
下载PDF
温胆汤方名小考
14
作者 贾士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3期24-24,共1页
温胆汤首载于孙思邈《千金要方》,其《卷十二·胆腑》篇说:“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也,宜服温胆汤。”《内经》认为,胆与肝合,同属甲木,为中正之官,主决断、助运化、定勇怯,所以若胆气虚怯、疏泄不及,则木郁土壅、脾胃失健、... 温胆汤首载于孙思邈《千金要方》,其《卷十二·胆腑》篇说:“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也,宜服温胆汤。”《内经》认为,胆与肝合,同属甲木,为中正之官,主决断、助运化、定勇怯,所以若胆气虚怯、疏泄不及,则木郁土壅、脾胃失健、温聚为痰、蕴而化热、痰热内扰,而见虚烦不眠、惊悸不宁等症。《千金要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千金要方》 虚烦不得眠 中正之官 疏泄不及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方名 胆气虚 《内经》 脾胃失健
下载PDF
内经部分
15
作者 杨牧祥 《河北中医》 1984年第1期63-63,共1页
7.如何理解《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中“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两段经文? 答:“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从文义来讲,是说胆好比一个不偏不倚的司法官,使人具有正确的判断力... 7.如何理解《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中“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两段经文? 答:“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从文义来讲,是说胆好比一个不偏不倚的司法官,使人具有正确的判断力,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一种表现。引申来说,胆的决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中正之官 灵兰秘典论 精神活动 十一藏 判断力 素问
下载PDF
转变心理获健康——王中平在国际中医心理学大会上发言
16
作者 王中平 《健身科学》 2006年第9期7-9,共3页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6月底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大会的论文集收集了37篇心平健康学用心理调治疾病的相关论文。王中平老师在大会上做了“中医心理病因与治疗的新思路”的专题演讲,...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6月底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大会的论文集收集了37篇心平健康学用心理调治疾病的相关论文。王中平老师在大会上做了“中医心理病因与治疗的新思路”的专题演讲,会中王中平老师与中医前辈就中医心理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使大家了解、认识了心平健康学。下边是王中平老师的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心理学 心理调治 中医理论 健康 对应规律 病因 疾病 中正之官 心情 大会
下载PDF
“肝胆相照”--身体的护卫大臣
17
作者 王贞虎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第1期20-21,共2页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根据上古医典《黄帝内经》所阐述的脏腑箴言,换成现代说法来看,肝是指挥官(大将军),胆是执行长CEO,如果谋虑少(肝失调),莽撞行事,逞匹夫之勇...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根据上古医典《黄帝内经》所阐述的脏腑箴言,换成现代说法来看,肝是指挥官(大将军),胆是执行长CEO,如果谋虑少(肝失调),莽撞行事,逞匹夫之勇,容易败阵而归,如果缺胆识(胆失衡),拖泥带水,不干不脆,丧失先机,同样难成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灵兰秘典论 中正之官 将军之官 医典 《黄帝内经》 执行长
下载PDF
温胆汤:调胆气,治痰浊
18
作者 黄孙焕 《医食参考》 2024年第10期50-50,共1页
中医之“胆”“胆小如鼠”“胆大包天”这两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不同人之间勇气的巨大差异,也隐含着中医对于“胆”的独特认识。根据中医理论,胆不仅负责辅助消化,而且胆的功能正常与否,对个人的情绪稳定和决策果断性有着直接影响,正如《... 中医之“胆”“胆小如鼠”“胆大包天”这两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不同人之间勇气的巨大差异,也隐含着中医对于“胆”的独特认识。根据中医理论,胆不仅负责辅助消化,而且胆的功能正常与否,对个人的情绪稳定和决策果断性有着直接影响,正如《黄帝内经》中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正之官 中医理论 果断性 《黄帝内经》 温胆汤 情绪稳定
原文传递
论胆的命名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斐宏 董尚朴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868-1871,共4页
《正字通》中,"胆"的原意为"口脂泽、肥貌";"膽"的原意为"连肝之腑",即胆囊。根据《正字通》成书的时间,推断膽、胆二字至迟在明末已经出现混用情况,现代推广普及简化字时彻底用"胆"... 《正字通》中,"胆"的原意为"口脂泽、肥貌";"膽"的原意为"连肝之腑",即胆囊。根据《正字通》成书的时间,推断膽、胆二字至迟在明末已经出现混用情况,现代推广普及简化字时彻底用"胆"取代了"膽"。"詹"字原意为对"中正状态"或"可能的威胁"识别并发出警报;以"膽"命名"胆"是古人认为胆对人阴阳平和状态有监测作用,并以情绪作为"语言"做出提醒。从唐代到清代治疗胆病的方剂分析表明,胆病最常出现以恐怯或焦虑为核心的精神状态变化。故胆为人体之"中正之器",负责监测人体中正状态或识别威胁。这也是对"膽"原始命名的内涵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字通》 胆主决断 中正之官 胆气虚 胆气实
下载PDF
“治节”本义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发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肺主治节 治理 本义 相傅之官 调节 内经 宰相 生理功能 呼吸节律 中正之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