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0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黄帝内经》“中气”理论探讨重建中气汤在胃癌术后中的治疗思路
1
作者 王富之 高宏 +1 位作者 邢向荣 张宁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3-55,共3页
《黄帝内经》提出了中气的概念,经后世医家不断完善,形成中气理论。“中气”理论在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中气正常运转与否直接关系到机体状况。胃癌术后患者常见乏力、食欲不振、疲惫等症状,究其原因在于中... 《黄帝内经》提出了中气的概念,经后世医家不断完善,形成中气理论。“中气”理论在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中气正常运转与否直接关系到机体状况。胃癌术后患者常见乏力、食欲不振、疲惫等症状,究其原因在于中气受损,而治疗的关键便是重新恢复中气,借由中气辅助调畅周身气机的作用,使机体逐步恢复正常功能。重建中气汤通过重建中气的方式抑癌抗癌,对胃癌术后患者的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该文从中气学说、胃癌术后特点两个角度探讨重建中气汤在胃癌术后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 重建中气 胃癌 胃癌术后
下载PDF
黄元御“中气学说”探析
2
作者 杨震 郝建梅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34-436,共3页
黄元御(1705-1758),清代乾隆年间御医,著名医学家,名玉路,字元御,又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出身书香名门,少年博极群书,抱负高远。盛壮之年,偶患目疾为庸医所误,左目失明。遂弃举子业,志向“良相之心为良医”,考镜灵兰之... 黄元御(1705-1758),清代乾隆年间御医,著名医学家,名玉路,字元御,又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出身书香名门,少年博极群书,抱负高远。盛壮之年,偶患目疾为庸医所误,左目失明。遂弃举子业,志向“良相之心为良医”,考镜灵兰之秘,讵读仲景伤寒,因给乾隆皇帝诊病数剂而愈,遂考授御医,御赐亲题“妙悟岐黄”匾额。先后写成《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悬枢》、《四圣心源》、《长沙药解》、《伤寒说意》、《素灵微蕴》、《玉楸药解》、《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医著11部,《道德悬解》和《周易悬象》哲学著作两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 黄元御 中气学说
下载PDF
标本中气理论:中医“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3
作者 陈彦竹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4期24-26,共3页
在中华传统医学宝库中,《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其内容丰富、理论深邃,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医学知识。其中,“标本中气理论”源于《内经》中的运气七篇大论,不仅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 在中华传统医学宝库中,《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其内容丰富、理论深邃,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医学知识。其中,“标本中气理论”源于《内经》中的运气七篇大论,不仅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中气 传统医学 《内经》 天人合一 中医学 医学知识 哲学思想 预防和治疗
下载PDF
基于“中气下陷”理论探析膜性肾病的病机及诊治思路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博宁 王珍 王耀献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9-523,528,共6页
基于中气下陷理论探讨膜性肾病的病机,提出“湿蕴脾肾,中气下陷”的病机理论,其中以风邪外侵,中土亏损为发病先导,中气不足,脾肾亏虚为发病基础,气机凝滞,湿瘀阻络为病机核心,毒损脾肾,中气下陷为病情进展,大气虚散,脏腑衰惫为病重结局... 基于中气下陷理论探讨膜性肾病的病机,提出“湿蕴脾肾,中气下陷”的病机理论,其中以风邪外侵,中土亏损为发病先导,中气不足,脾肾亏虚为发病基础,气机凝滞,湿瘀阻络为病机核心,毒损脾肾,中气下陷为病情进展,大气虚散,脏腑衰惫为病重结局,中气亏虚贯穿膜性肾病发病始终。论治当取升阳举陷大法,强调早期调补脾肾,御风于外,中期祛湿化瘀解毒,升阳通络,晚期升阳益胃排毒,兼顾心肾虚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蛋白尿 水肿 中气下陷 升阳益胃 脾肾亏虚 风邪外侵 毒损脾肾
下载PDF
从气化论探讨“中气” 被引量:1
5
作者 钱舒乐 于露 +2 位作者 李晓凤 王润英 杜武勋 《四川中医》 2024年第5期44-47,共4页
中医学理论源于先人对自然气候及万物的认识与总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万物都有其“中气”。天地之气的上下交互,中气以气交主之;人身之中的升降相因,中气以脾土令之。本文从气化论的角度探讨“中气”,认为天地万物的... 中医学理论源于先人对自然气候及万物的认识与总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万物都有其“中气”。天地之气的上下交互,中气以气交主之;人身之中的升降相因,中气以脾土令之。本文从气化论的角度探讨“中气”,认为天地万物的阴阳之变,本质上都是在中气的斡旋下所发生的气化之变。中气因其“外合六象”的特性于天地间上下交互、于人身中枢转气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中气 气交 阴阳
下载PDF
中气下陷型子宫脱垂患者应用芒针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其性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代凤超 曹印成 +2 位作者 赵一凡 田淑静 王雪梅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7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芒针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型子宫脱垂患者对其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0例中气下陷型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芒针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型子宫脱垂患者对其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0例中气下陷型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进行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芒针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盆底功能及性功能。结果观察组随访6个月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的最大收缩力均增大,中文版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的最大收缩力大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气下陷型子宫脱垂患者采用芒针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及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针 补中益气汤 中气下陷 子宫脱垂 性功能
下载PDF
基于黄元御中气观浅谈乌梅丸
7
作者 刘峰 徐慧 +1 位作者 欧慧萍 范伏元 《河南中医》 2024年第8期1149-1153,共5页
黄元御认为,人与天地相参而化生元气,元气内蕴阴阳,阴阳之间便是中气,中气作为阴阳升降之枢纽,当枢纽运转。“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脾胃之气由此产生。脾以升为枢机,以阳气为用,以温运脾气,温升肾水,温畅肝阳,化生和... 黄元御认为,人与天地相参而化生元气,元气内蕴阴阳,阴阳之间便是中气,中气作为阴阳升降之枢纽,当枢纽运转。“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脾胃之气由此产生。脾以升为枢机,以阳气为用,以温运脾气,温升肾水,温畅肝阳,化生和风,温养君火为用;胃以降为枢机,以阴气为用,以清降水气,潜敛相火,生化肾水为用。中焦运化精微生血濡养周身;肝为血海,受纳余血,并运化血中之至精纯者化生胆汁;胆汁为水质,内裹相火,潜藏于下焦,蒸化肾水化生肝木温升而形成循环。中虚湿盛,致肝阳虚郁与肝血胆汁内生乏源,相火浮散,湿火际会,阴阳摩荡生风,可调治以乌梅丸。乌梅丸酸甘辛苦合用,调和中焦气机升降,温化湿邪,温畅肝阳,恢复肝血胆汁化生,用大剂酸性药物泻相火,敛阳熄风,具有温中燥化、养血暖肝、通畅郁结、潜相熄风之功。其酸苦辛甘并用的组方思路,基于中虚湿化病机之下肝阳、肝血、相火、肝风胶着为病的特殊病理机转,涵盖了后世关于厥阴风木为病的基本治疗思路。同时,风为百病之长,致病极多而常隐匿难觉,在清散外风之外,乌梅丸开拓了以酸甘柔养、崇土安相、酸苦泄相、酸敛肝风为代表的内风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中气 黄元御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杨瑞龙基于“标本中气”理论辨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验
8
作者 马耀霞 杨瑞龙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8期21-25,共5页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或伴有视物旋转,或伴有耳聋、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容易复发,预后不良,...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或伴有视物旋转,或伴有耳聋、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容易复发,预后不良,除常规的西医基础治疗之外,亦可通过中医中药及物理疗法等综合治疗,因PCIV的解剖位置、结构较复杂,周围神经、血管分布密集,其病因病机更是复杂多样,虚实夹杂,给临床诊断、鉴别、治疗带来困难。研究以古籍《黄帝内经》为依据,在经典理论的指导下,探讨“标本中气”理论与眩晕的联系,通过现代技术等手段进行相关的检验检查后明确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减少复发率。标本中气理论以“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为理论指导,深刻描述三阴三阳之少阳、厥阴二经和六气之风、寒、暑、湿、燥、热(火)之风、火二者,共同导致PCIV的发生、发展。研究还探讨PCIV中医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谴方用药、随症加减等。杨瑞龙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教学多年,对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预后PCIV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为临床从不同角度认识眩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标本中气 少阳 厥阴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联合肛周局部注射在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海涛 倪晓会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7期1-4,13,共5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肛周局部注射在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7月泰安市中医二院收治的80例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局部肛周注射...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肛周局部注射在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7月泰安市中医二院收治的80例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局部肛周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服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韦克斯纳尿失禁量表(Wexner Incontinence Scale,Wexner)评分、肛门坠胀程度评分、每日肛门坠胀持续时间、静息时肛直角和每日排便次数、治疗后排尿障碍、排便障碍及肛门失禁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Wexner评分为(10.4±2.7)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15.3±4.6)分及治疗后对照组的(12.7±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0、3.412,P均<0.05)。观察组肛门坠胀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每日肛门坠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静息时肛直角小于对照组,每日排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存在的排尿障碍、排便障碍及肛门失禁总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患者,在应用肛周局部注射同时联合补中益气汤进行干预,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肛门不适时间,促进排便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肛周 局部注射 中气下陷型 肛门坠胀
下载PDF
基于骶神经调节的电针中下髎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疗效观察
10
作者 王镇澜 廖健 +6 位作者 李进安 杨年美 贾道勇 杨碧英 王永多 王奎 汪爱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4-217,共4页
目的基于骶神经调节(SNM)理论指导下,观察电针中下髎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 目的基于骶神经调节(SNM)理论指导下,观察电针中下髎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0.5 mg,2次/d口服)治疗,中药组予煎服中药补中益气汤(100 mL,3次/d口服),针刺组在SNM理论指导下电针中下髎(3次/周),针药联合组在口服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联合电针中下髎(针刺治疗方法同针刺组,煎服补中益气汤法同中药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判断止痛疗效,采用Galzer盆底表皮肌电评分与直肠感觉功能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客观评价,采用SF-36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各维度改善程度进行评估。最后比较4组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各组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针药联合组在疼痛、Galzer盆底表皮肌电、直肠感觉功能、SF-36各维度改善程度均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全程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基于SNM理论指导下,电针中下髎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型肛门坠胀可提高止痛疗效,客观改善患者的直肠感觉功能与盆底表皮肌电评分,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M理论 中气下陷 肛门坠胀 针药联合 电针中下髎 补中益气汤
下载PDF
基于“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论治小儿遗粪症
11
作者 邓媛 赵琼 +1 位作者 周鸿雲 刘茜玮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6-39,共4页
小儿遗粪症归中医“遗矢”之列,以小儿反复且不能自控地排粪为主要表现。本病病因复杂,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但其机制尚未阐明,且西医缺乏根治手段。中医辨治此病有独到优势,笔者结合导师临证经验,从“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的理论出发... 小儿遗粪症归中医“遗矢”之列,以小儿反复且不能自控地排粪为主要表现。本病病因复杂,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但其机制尚未阐明,且西医缺乏根治手段。中医辨治此病有独到优势,笔者结合导师临证经验,从“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的理论出发,认为中气不足、积滞不化为本病关键病机,情志不畅、气机郁结是其重要病理因素。中气大虚,枢机不利,清阳不升,固摄无权,纳化失常,虚积相合,终致魄门失约,遗粪无度。故治当补益中气,少佐消导,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尤应调畅情志,强化如厕训练,诸法合施,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遗粪症 中医辨治思路 中气不足 补中益气汤 临证经验
下载PDF
从标本中气理论探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内涵
12
作者 崔亚东 刘晓燕 +5 位作者 梁羽茜 张玉鑫 张文静 裴枫 邰雪莉 黄雪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9-532,共4页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中医中重要的理论问题,自提出以来就有很多解释,而这些解释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本文从五运六气中的标本中气理论出发,对“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指“肝主阳、肺主阴...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中医中重要的理论问题,自提出以来就有很多解释,而这些解释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本文从五运六气中的标本中气理论出发,对“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指“肝主阳、肺主阴的功能”的观点,且其理论内涵对临床实践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生于左 肺藏于右 五运六气 标本中气 肝主阳 肺主阴
下载PDF
张素梅教授基于中气不足 溲便为之变辨治肾病经验
13
作者 王红军 李俊 +1 位作者 郭立军 张素梅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2期2357-2360,共4页
介绍张素梅教授应用“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辨证治疗肾病的临床经验。张教授认为诸肾病虽病位多在肾脏,然多责中气不足而发,且“肾者,胃之关”,肾脏和脾胃之病变常互为因果或共存发病,中焦脾胃与肾脏功能关系密切。中焦虚惫可发为脾... 介绍张素梅教授应用“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辨证治疗肾病的临床经验。张教授认为诸肾病虽病位多在肾脏,然多责中气不足而发,且“肾者,胃之关”,肾脏和脾胃之病变常互为因果或共存发病,中焦脾胃与肾脏功能关系密切。中焦虚惫可发为脾胃气虚、脾虚气陷证,中气不足则机体化源不充,或清阳虚陷,或脾失统摄,固摄无权,致精微物质下泄,发为溲便之变。而临证可观二便之变进行辨证,可得显著之效。此文分析张教授对“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的理解,总结“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在临床辨治肾病的经验,并附验案佐证,以供诸家医者研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中气不足 溲便为之变 张素梅 经验总结 医案
下载PDF
探讨“重建中气”在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高翔 刘静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究“重建中气”在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恢复中的应用及其对胃肠激素及胃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开封市中医院2019年3月—2022年2月127例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西... 目的:探究“重建中气”在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恢复中的应用及其对胃肠激素及胃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开封市中医院2019年3月—2022年2月127例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西组。西药组63例给予常规治疗,中西组64例联合自拟建气胃安汤“重建中气”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胃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末两组脘腹痞闷、食少纳呆、肠鸣矢气、神疲乏力、大便稀溏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西组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2周末两组MTL、GAS、VI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中西组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2周末两组胃窦收缩幅度、运动指数、频率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中西组高于西药组(P<0.05)。中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与西药组的6.3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建中气”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可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调节胃肠激素水平,调控胃动力学指标,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中气 胃癌 胃肠激素 胃动力学
下载PDF
中气升降思想浅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罗海鸥 晋献春 +1 位作者 张春霞 肖黎辉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6期944-945,共2页
中气升降思想源于《易》、《河图》之理,《内经》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创立中气升降理论,明清时期中气升降理论得到发展。不同时期医家将此理论用之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药各具特色尤以明清时期医家对其阐述最为明确详尽... 中气升降思想源于《易》、《河图》之理,《内经》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创立中气升降理论,明清时期中气升降理论得到发展。不同时期医家将此理论用之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药各具特色尤以明清时期医家对其阐述最为明确详尽。从历代医家观点看,中气主要是指脾胃之气,很多医家都强调中气升降在脏腑气机上下阴阳相交中的枢机作用。中气升降是阴阳升降、五行生化、脏腑气机升降之枢轴,中气衰败,升降失司,就会产生种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 中气升降 脾胃升降 学术史 中医理论
下载PDF
从中气探讨消渴病机及治疗 被引量:4
16
作者 时吉来 郭良清 +1 位作者 刘晓 张珊珊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85-187,282,共4页
中气为阴阳交感之气,影响气机升降及阴阳变化。消渴由中气亏虚引起的水火不济、火邪内生、煎熬阴液所致,治疗上以健运中气为主,并注重调理脾胃升降、扶助阳气、清上温下、调畅气血。从中气角度治疗消渴,执简驭繁,有助于为临床诊疗提供... 中气为阴阳交感之气,影响气机升降及阴阳变化。消渴由中气亏虚引起的水火不济、火邪内生、煎熬阴液所致,治疗上以健运中气为主,并注重调理脾胃升降、扶助阳气、清上温下、调畅气血。从中气角度治疗消渴,执简驭繁,有助于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 消渴 水火不济 火邪内生 煎熬阴液 健运中气
下载PDF
六气“标本中气”学说中“中气”之管见 被引量:3
17
作者 续海卿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38-43,共6页
六气“标本中气”学说源于《内经》,是中医气化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治病求本要遵循的重要理论原则。六气“标本中气”学说的意义在于指导医生治病要辨标本、明标本、求标本,从而治病求本。分析认为:“中气”是天地之气的通道(... 六气“标本中气”学说源于《内经》,是中医气化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治病求本要遵循的重要理论原则。六气“标本中气”学说的意义在于指导医生治病要辨标本、明标本、求标本,从而治病求本。分析认为:“中气”是天地之气的通道(天地之中气);“中气”是天地之气与人体之气的通道(天地人之中气);“中气”是人体之气的通道即脾胃之中气。在疾病的病变过程中,病证的阴阳性质的变化遵循六气“标本中气”之“中气”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把握住六气“标本中气”之“中气”的变化,就可以把握住疾病传变的规律,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气 标本中气 中气 通道 治病求本
下载PDF
低渗气层中气体渗流克林贝尔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姚约东 李相方 +1 位作者 葛家理 宁正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低渗气田的开发在我国油气田开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研究低渗气层中气体的基本渗流规律有着理论和应用价值。文章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优化,选取典型的岩心,记录了CO2、N2和He等气体在不同岩心中渗流时的进出口压力和流量值。对... 低渗气田的开发在我国油气田开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研究低渗气层中气体的基本渗流规律有着理论和应用价值。文章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优化,选取典型的岩心,记录了CO2、N2和He等气体在不同岩心中渗流时的进出口压力和流量值。对以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为:气体在低渗透岩心中的渗流不遵循达西渗流规律,表现为视渗透率在渗流过程中随气体性质、外界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从岩心、气体的物理性质以及力学角度分析认为,低渗透岩心中的气体非达西渗流是由克林贝尔效应引起。文章还从岩心和气体的特性,以及温度、压力等因素系统地研究了气体渗流克林贝尔效应的影响因素,确定出克林贝尔效应常数的变化规律为:克林贝尔效应常数(b)与岩心综合参数成正比,与绝对温度(T)成正比,与气体的黏度成正比,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所建立的低渗气层中气体的渗流规律为低渗透气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 渗流规律 低渗透 气层 气体渗流 气田开发 非达西渗流 中气 实验方案 贝尔
下载PDF
从胶原代谢环节探讨补中益气汤对子宫脱垂中气下陷证患者盆底结缔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之通 蒋健 +6 位作者 吴雨 陈文文 沈明洁 钱麟 胡慧 谭丽 贺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2-496,共5页
目的围绕胶原代谢环节,探讨补中益气汤对子宫脱垂中气下陷证患者盆底结缔组织的影响。方法采集子宫脱垂中气下陷证患者的子宫主韧带标本,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予补中益气汤原药、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空白血清和阴性对照(无干预组)对... 目的围绕胶原代谢环节,探讨补中益气汤对子宫脱垂中气下陷证患者盆底结缔组织的影响。方法采集子宫脱垂中气下陷证患者的子宫主韧带标本,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予补中益气汤原药、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空白血清和阴性对照(无干预组)对人子宫主韧带成纤维细胞进行干预;采用羟脯氨酸法测定各组的总胶原含有量;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胶原合成(Ⅰ型胶原、Ⅲ型胶原、LOX、TGF⁃β、CTGF和DCN),降解(MMP⁃1、MMP⁃2、TIMP⁃1、TIMP⁃2、TIMP⁃3)主要环节的变化。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或无干预组比较,全方血清组和全方原药组细胞培养液中总胶原的含量均明显增加;全方血清组和全方原药组子宫主韧带成纤维细胞Ⅲ型胶原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MMP⁃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减少,LOX mRNA表达增加;全方血清组子宫成纤维细胞MMP⁃1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TIMP⁃1和TIMP⁃3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结论补中益气汤能提高子宫脱垂中气下陷证患者子宫主韧带成纤维细胞总胶原的含有量,且以Ⅲ型胶原为主;其机制与降低成纤维细胞MMP⁃1和MMP⁃2的表达,增加成纤维细胞TIMP⁃1和TIMP⁃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胶原 子宫脱垂 中气下陷证 盆底结缔组织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气”理论的渊源与构建 被引量:17
20
作者 彭鑫 杜松 +1 位作者 于峥 张治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5-668,672,共5页
“中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发展、演变、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学术思想最初来源于古代哲学“土居中央,调控四方”的“重中”思想和“左升右降,左旋运动”的升降理念,并在《黄帝内经》中初步构建... “中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发展、演变、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学术思想最初来源于古代哲学“土居中央,调控四方”的“重中”思想和“左升右降,左旋运动”的升降理念,并在《黄帝内经》中初步构建成型。《黄帝内经》虽首先提出“中气”一词,却没有明确定义和集中的阐述,关于“中气”理论的论述分散在不同篇章之中。本文对《黄帝内经》“中气”理论的渊源与构建进行系统整理,以期对中医理论、临床及科研工作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 中气 “重中”思想 气机升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