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森林小气候对中气候波动的响应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力立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46,共4页
以南京地区城市森林区林外定点气象观测站和市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同期(1988年1月至2002年12月)的4个气候要素(降水量、蒸发量、空气湿度、空气温度)记录值为依据,对两测站各要素值的年际变化趋势及气候反常(定量化)两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 以南京地区城市森林区林外定点气象观测站和市区国家气象观测站同期(1988年1月至2002年12月)的4个气候要素(降水量、蒸发量、空气湿度、空气温度)记录值为依据,对两测站各要素值的年际变化趋势及气候反常(定量化)两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小气候对中气候波动的响应程度。结果显示:(1)两测站相同气候要素间的年际变化趋势吻合率平均达90%以上;(2)两测站各要素的月、季、年值中均出现过"反常",其中达"异常"程度的概率未超过"反常"总数的15%。在实际气候反常事件中,林区站比市区站单一要素"反常"的概率多26%,但在3和4个要素"反常"方面少约30%。因此,可以认为城市森林对气候反常有协调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小气候 中气候 波动
下载PDF
我国小气候和中气候研究在农业生产应用中的经济效益
2
作者 陈万隆 浓雪芳 《气象教育与科技》 1992年第1期21-25,共5页
关键词 气候 中气候 农业生产 塑料薄膜
下载PDF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内陆干旱区古气候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3
作者 吕壮壮 乔庆庆 +1 位作者 董孙艺 汪冬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9-1322,共14页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是新生代全球降温趋势下一次强烈的全球升温事件,其气候状态被认为是未来全球变暖最可能达到的状态。亚洲内陆干旱区是全球典型的中纬度干旱区,其干旱化过程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最为深刻、最为直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是新生代全球降温趋势下一次强烈的全球升温事件,其气候状态被认为是未来全球变暖最可能达到的状态。亚洲内陆干旱区是全球典型的中纬度干旱区,其干旱化过程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最为深刻、最为直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区变得更加脆弱,其扩张或变迁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探讨亚洲内陆干旱区在中中新世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气候演化历史,对未来气候变暖模式下干旱区的气候变化预估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梳理了亚洲内陆干旱区典型盆地现有中中新世期间古气候演化研究结果,通过环境磁学参数、孢粉、同位素等多种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在中中新世期间,多数地区呈现湿润化,但开始的时间有所差异,同时,少量地区呈现持续干旱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中中新世适宜期形成的主控因素依然存在较大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哥伦比亚玄武岩喷发是主要因素,有的学者认为构造活动是主要因素。要解决上述争议,需要获取更多具有精确年代控制的高分辨率记录,以确定中中新世升温事件的起始响应时间。通过正确解译气候代用指标,特别是对古气候变化响应最为直接和敏感的孢粉,以及环境磁学参数和地球化学比值等蕴含的古环境信息,厘清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揭示亚洲内陆干旱区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气候演化的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气候适宜期 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代用指标 驱动机制 环境磁学 亚洲内陆干旱区
下载PDF
中美气候竞合背景下中国的“碳权力”及其维护
4
作者 韩德睿 《国际石油经济》 2024年第5期19-31,共13页
中美两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进行良性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到全人类的未来。中国也需要通过“碳权力”护持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碳权力”是一种国家持有的、基于已有气候治理和碳排放制度、合法且渐进的间接制度性权力。它有着特定的... 中美两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进行良性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到全人类的未来。中国也需要通过“碳权力”护持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碳权力”是一种国家持有的、基于已有气候治理和碳排放制度、合法且渐进的间接制度性权力。它有着特定的类属、发生机制、内涵及其性质。中国维护“碳权力”的路径分为四个层面。首先,要通过与美国进行良性的新能源技术竞赛维护“碳权力”。其次,努力构建“碳联盟”,积极拓展海外关键领域投资规模。再次,针对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碳正义”施压,中国应防范化解“碳正义”的政治宣传性质,实施稳健的环境和能源政策,维护“碳权力”。最后,中国应主动推进中美两国气候治理合作,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竞合 全球气候治理 “碳权力” 美国
下载PDF
中拉气候合作深化路径探析
5
作者 彭程 杨明刚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15,共8页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根据公共产品理论,气候作为一种全球共享品,其改善需要大国参与下的国家间合作来实现。中国作为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合作的负责任大国,与拉美各国存在共同的气候治理需求,双方在自然资源、技术、能源市...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根据公共产品理论,气候作为一种全球共享品,其改善需要大国参与下的国家间合作来实现。中国作为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合作的负责任大国,与拉美各国存在共同的气候治理需求,双方在自然资源、技术、能源市场等方面优势互补,在气候合作方面存在较大潜力。然而,当前中拉气候合作仍面临三大挑战,即中拉气候合作的总体性平台和机制缺乏、适应性设施和资金配置不足,以及本土化不够充分。可以从气候治理技术、韧性设施建设和资金配置及配套三个层面应对以上挑战。将气候治理技术合作项目加入中拉技术经验转移网络,增强气候韧性设施建设合作,并通过增加气候适应性资金投入及加强人员、技术、评估流程配套,提升气候资金效用,促进中拉气候合作高效、稳步、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合作 技术转移 气候韧性 气候金融
下载PDF
拜登政府的气候政策及中美气候合作前景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金金 余秀兰 《区域国别学刊》 2023年第4期128-153,160,共27页
拜登政府执政后大幅调整了特朗普政府时期的气候政策,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施政重点,突出气候安全。在美国国内,拜登政府开展以清洁能源革命为核心,以节能减排、调整气候管理机构等为辅的气候部署;在国际上,拜登政府积极开展双边、多边气... 拜登政府执政后大幅调整了特朗普政府时期的气候政策,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施政重点,突出气候安全。在美国国内,拜登政府开展以清洁能源革命为核心,以节能减排、调整气候管理机构等为辅的气候部署;在国际上,拜登政府积极开展双边、多边气候合作。从政策实施效果看,拜登政府在提高全球减排标准、气候外交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在气候立法、气候融资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从政策面临的挑战看,拜登政府在国内受到来自美国国会、联邦法院等多方阻力;在国际层面,拜登政府受到对华政策和俄乌冲突的影响。拜登政府气候政策调整给中国带来了一定挑战。当前,全球气候问题刻不容缓,中、美两国有必要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危机,两国可在绿色经济、脱碳等方面展开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气候治理 气候合作
下载PDF
本体安全与社会认同:美国次国家行为体参与中美气候治理合作的动向探析
7
作者 王联合 陈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46,共11页
在大国博弈趋于长期化、复杂化的背景下,中美全球气候治理的竞争性突出,美国次国家行为体参与中美气候治理呈现从“领导”“合作”到“竞合”的演变趋势。基于本体安全和社会认同理论,美国次国家行为体参与中美气候治理的逻辑可被概括... 在大国博弈趋于长期化、复杂化的背景下,中美全球气候治理的竞争性突出,美国次国家行为体参与中美气候治理呈现从“领导”“合作”到“竞合”的演变趋势。基于本体安全和社会认同理论,美国次国家行为体参与中美气候治理的逻辑可被概括为“大国竞争烈度与美国气候政策取向交互作用—美国次国家行为体身份和行为调整”框架。两个自变量决定了美国次国家行为体的本体安全和社会认同,进而导致其在参与中美气候合作中的身份和行为方式调整差异。为维护本体安全,美国次国家行为体将调整其身份定位和参与中美气候合作的具体实践,保持与全球气候治理趋势的一致性。随着美国气候政策的周期性摇摆以及中美战略竞争的激化,美国次国家行为体将强化其身份建构的施动性,应对中美气候治理合作中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博弈 气候合作 美国次国家行为体 本体安全 社会认同
下载PDF
簇中微气候对天然彩茧家蚕品种茧丝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俊凤 刘彬斌 +1 位作者 陈义安 杜周和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64-66,共3页
研究了不同微气候条件对天然彩色茧品种"蜀黄1号"蚕茧质量和茧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湿度加大和通风不良,普通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茧质指标均下降;鲜茧出丝率、纤度和净度受簇中微环境影响较小;高... 研究了不同微气候条件对天然彩色茧品种"蜀黄1号"蚕茧质量和茧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湿度加大和通风不良,普通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茧质指标均下降;鲜茧出丝率、纤度和净度受簇中微环境影响较小;高湿、高热叠加使粒茧丝长急剧变短;解舒率随温度升高、湿度加大和通风不良而明显降低。适合于"蜀黄1号"的最佳簇中环境为温度24℃、相对湿度70%、自然通风。在此条件下重要质量指标均达到最佳:普茧率95.12%,茧层量0.432 g,茧层率22.62%,粒茧丝长1154 m,解舒率79.24%,鲜茧出丝率1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候 天然彩茧 茧质 丝质
下载PDF
1.5 Ma以来黄土高原风尘堆积的岩石磁学记录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被引量:17
9
作者 宋友桂 方小敏 +5 位作者 石川尚人 鸟居雅之 李吉均 史正涛 强小科 符超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51,共9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中部朝那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建立了1.5 Ma以来黄土高原高分辨率岩石磁学指标演化序列.岩石磁学记录表明本区1.5 Ma以来以0.93和0.62 Ma为界经历了3个不同的气候演化阶段.在1.5~0.93和0.62~0 Ma期... 通过对黄土高原中部朝那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建立了1.5 Ma以来黄土高原高分辨率岩石磁学指标演化序列.岩石磁学记录表明本区1.5 Ma以来以0.93和0.62 Ma为界经历了3个不同的气候演化阶段.在1.5~0.93和0.62~0 Ma期间各种磁学参数大致呈同步变化趋势,能较好地与深海氧同位素(MIS)曲线相对应,而在0.93~0.62 Ma期间(相当于L9底到L6顶,MIS24-MIS16),尽管磁化率、饱和剩磁强度(Mr)、饱和磁化强度(Ms)与剩磁矫顽力(Bcr)、矫顽力(Bc)曲线的峰谷能与MIS的峰谷相对比,但该阶段的磁学参数变化幅度和形式明显不同于1.5~0.93和0.62 Ma以来的两个演化阶段.磁化率、Mr和Ms在0.93 Ma突然降低,此后变幅很小,反映夏季风较弱且相对稳定,一直维持到0.62 Ma前后.在0.9 Ma前后Bc、Bcr突然增大,可能反映了冬季风突然增强,然后宽幅波动下降.这种变化可能是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的响应.黄土高原岩石磁学记录的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发生于0.93 Ma,结束于0.62 Ma.造成这次气候转型事件的原因除了与全球冰量和太阳辐射变化有关之外,还可能与中更新世青藏高原急剧隆升而激发的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从而导致亚洲内陆沙漠的形成与扩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磁学 黄土-古土壤 气候 更新世气候转型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100ka周期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邬光剑 潘保田 +1 位作者 管清玉 高红山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4期605-611,共7页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是第四纪气候变化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它是指全球气候的主导周期在中更新世时从 4 1ka转变为 10 0ka ,且气候波动的幅度也加大。经典的Milankovitch假说不能完全解释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原因以及 10 0ka周期在气候记录...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是第四纪气候变化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它是指全球气候的主导周期在中更新世时从 4 1ka转变为 10 0ka ,且气候波动的幅度也加大。经典的Milankovitch假说不能完全解释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原因以及 10 0ka周期在气候记录中的强烈表现 ,因为太阳辐射与气候记录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异 ,尤其是二者在变化幅度上不匹配。近年来围绕这一转型过程的时代和原因获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主要是针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时间、对气候记录中 10 0ka周期的重新检讨以及非太阳辐射因素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其它可能的转型原因包括大冰盖、温室气体、地球轨道面倾角、冰盖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气候转型 100ka周期 Milankovitch假说 全球冰量
下载PDF
九江JL红土剖面记录的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明强 朱丽东 +4 位作者 姜永见 叶玮 王天阳 王海力 张璐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123,共9页
粒度测试表明九江红土具风成特征。粉砂(4~63μm)为优势粒级,含量为66.20%~74.02%,富集风尘粒组。选择敏感粒组15~30μm作为气候代用指标,根据ESR测年和粒度年龄模型,建立JL剖面时间标尺,结果表明其沉积时代为2098.4~233.2kaBP,跨... 粒度测试表明九江红土具风成特征。粉砂(4~63μm)为优势粒级,含量为66.20%~74.02%,富集风尘粒组。选择敏感粒组15~30μm作为气候代用指标,根据ESR测年和粒度年龄模型,建立JL剖面时间标尺,结果表明其沉积时代为2098.4~233.2kaBP,跨早、中更新世。下段网纹红土的沉积年龄为2098.4~441.5kaBP,上段棕黄色土的沉积时代为441.5~233.2kaBP。基于3PBase软件对234~2084kaBP期间气候周期的频谱分析,九江JL红土剖面记录了准100ka、准41ka和准30ka的地球轨道要素变化周期,并在734~784kaBP期间,气候周期发生了转型,由之前的准41和准30ka地轴倾斜率周期变成之后的准100ka地球轨道偏心率周期,这一信号响应了全球范围内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谱密度分析还表明剖面气候周期具复杂性,可能与东亚季风的非线性反馈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积型红土 更新世气候转型 ESR测年 频谱分析 江西九江
下载PDF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南海北部和南部的气候变化差异 被引量:10
12
作者 金海燕 翦知湣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1-390,共10页
选取大洋钻探ODP184航次在南海北部采集的1144站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中更新世0.4—1.4Ma期间506个样品中浮游有孔虫氧、碳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并与南海南部ODP1143站和西太平洋暖池ODP807站的同位素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南海北部的... 选取大洋钻探ODP184航次在南海北部采集的1144站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析中更新世0.4—1.4Ma期间506个样品中浮游有孔虫氧、碳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并与南海南部ODP1143站和西太平洋暖池ODP807站的同位素资料进行比较,发现南海北部的氧、碳稳定同位素及其差值的变化响应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事件,在中更新世距今约0.9Ma之后100ka的偏心率周期明显增强。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之前,南海北部、南海南部和赤道西太平洋都呈现出典型的热带气候特征,具有岁差和半岁差的气候周期;转型之后,随着北半球冰盖的进一步扩张,南海北部受东亚冬季风增强的影响而导致温度下降、温跃层变深,但南海南部与赤道西太平洋的温度变化较小且温跃层变浅,说明同属季风区的南海北部和南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气候转型 南海 东亚季风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西太平洋807A孔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的记录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旻哲 乔培军 邵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7-74,共8页
通过对ODP807A孔上部60.77m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晚上新世3.2Ma以来的沉积物元素含量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元素含量在中更新世过渡期均发生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与陆源碎屑密切相关的元素含量下降,生物源元素含量显著上升,而同... 通过对ODP807A孔上部60.77m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晚上新世3.2Ma以来的沉积物元素含量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元素含量在中更新世过渡期均发生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与陆源碎屑密切相关的元素含量下降,生物源元素含量显著上升,而同期物源区岩石类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陆源元素含量的降低是由陆源碎屑含量降低导致的,反映出中更新世过渡期风搬运能力较弱。生物源元素含量的上升主要受生物生产力提高的影响。稀土元素总和(∑REE)的频谱分析显示了元素地球化学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响应,即主导周期从41ka过渡到100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气候转型 稀土元素 物源 周期性 翁通-爪哇海台
下载PDF
南海北部ODP 1144站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有孔虫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1
14
作者 金海燕 翦知湣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4-921,共8页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是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一个特殊时期。利用大洋钻探ODP184航次在南海北部钻取的1144站时间分辨率高达约290年的沉积物样品,开展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古气候变化的研究。在中更新世距今80~100万年前,浮游和底栖有孔虫...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是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一个特殊时期。利用大洋钻探ODP184航次在南海北部钻取的1144站时间分辨率高达约290年的沉积物样品,开展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古气候变化的研究。在中更新世距今80~100万年前,浮游和底栖有孔虫壳体的稳定氧碳同位素变化揭示出,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中心,即中更新世革命0.9Ma左右,南海北部表层海水温度的降低和降水量的增加指示东亚冬、夏季风增强。以中更新世革命为界,水体垂向结构上温跃层和营养跃层的深度从之前的间冰期较浅转变为之后的间冰期较深,底层水与表层水的垂直温度梯度从冰期时较大转变为冰期时较小。轨道尺度上,冰消期时南海北部的表层水、次表层水和底层水的变化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不存在超前或滞后的相位差。千年尺度上,有孔虫的氧碳同住素变化都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约0.8ka和约1.4ka的气候波动周期。氧同位素0.8ka滤波显示出: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较强的信号主要出现在间冰期,有时也出现在冰期,与晚第四纪千年尺度气候波动主要出现在冰期不同,说明中更新世的气候转型不仅表现在轨道尺度的气候周期变化上,同时也体现在千年尺度气候波动的特征变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更新世气候转型 氧碳同位素 千年尺度气候波动
下载PDF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西太平洋暖池的表层海水温度和氧同位素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海燕 翦知湣 +1 位作者 乔培军 成鑫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7-113,共7页
通过对大洋钻探(ODP)第130航次807站A孔井深12.54~16.38m沉积物中浮游和底栖有孔虫的稳定同位素δ18 O以及浮游有孔虫壳体的Mg/Ca测试,揭示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800~1 000kaBP)西太平洋暖池表层海水温度和氧同位素的变化。研究发现,... 通过对大洋钻探(ODP)第130航次807站A孔井深12.54~16.38m沉积物中浮游和底栖有孔虫的稳定同位素δ18 O以及浮游有孔虫壳体的Mg/Ca测试,揭示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800~1 000kaBP)西太平洋暖池表层海水温度和氧同位素的变化。研究发现,中更新世时期ODP 807站的表层海水温度在25.1~30.9℃之间浮动,平均为28.4℃,接近现代暖池区实测温度值,冰期/间冰期之间的温度差值在1.5~5℃左右,与晚第四纪时的温差相近;同时,表层海水温度和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呈现同步变化的趋势,没有明显的超前或滞后的相位关系,区别于前人在暖池区的研究结果。间冰期时,表层海水温度上升伴随着温跃层变深、盐度降低,与现代西太平洋暖池La Ni珘na状态类似;冰期时则类似于El Ni珘no状态。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西太平洋暖池的表层海水温度、温跃层深度变化受低纬热带驱动影响,都显示出强烈的岁差周期(16.8ka),而底层水氧同位素更多受到高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气候转型期 表层海水温度 氧同位素 西太平洋暖池
下载PDF
后京都时代中美气候合作:机遇、挑战与未来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露阳 魏庆坡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130,共6页
在多边气候合作遭遇困局的背景下,外界期待中美双方能在气候合作上有所作为。随着中美两国国内社会经济变化,以及"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的协调作用,尤其是2014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布,开启了两国气候合作新篇... 在多边气候合作遭遇困局的背景下,外界期待中美双方能在气候合作上有所作为。随着中美两国国内社会经济变化,以及"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的协调作用,尤其是2014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布,开启了两国气候合作新篇章。文章考虑气候危机和强化与美合作,尤其是中国当下社会经济新常态下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和国内外减排压力,结合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合作现状,立足中美气候合作背景、可行性和挑战进行分析,借鉴美国对外环境合作实践、中美碳交易实践以及能源贸易问题,提出了"债务转为技术"模式、省市碳交易市场合作、强化能源贸易合作三个潜在合作方案,以期为后京都时代中美气候合作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合作 碳交易 能源贸易
下载PDF
中美气候合作与《巴黎协定》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强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70,共4页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威胁,而中美气候合作已成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中美气候合作的政治共识和行动计划不仅铸就了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全球气候协议的信心,而且为《巴黎协定》确定总体目标、原则和实施路线图...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威胁,而中美气候合作已成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中美气候合作的政治共识和行动计划不仅铸就了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全球气候协议的信心,而且为《巴黎协定》确定总体目标、原则和实施路线图清除了核心障碍。更重要的是,中美气候合作将成为落实《巴黎协定》并凝聚全球共识与合作行动的压舱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合作 巴黎气候大会 巴黎协定 美新型大国关系
下载PDF
中美气候合作的信任缺失与合作困境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庆娜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57-61,共5页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能源消耗大国,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信任缺失成为两国合作的主要障碍。中国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与能源消耗国的身份、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构成美国对华信任缺...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能源消耗大国,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信任缺失成为两国合作的主要障碍。中国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与能源消耗国的身份、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构成美国对华信任缺失的现实基础。由此引发两国在气候领域里的合作困境,即双方对"零和"博弈的担忧、气候责任分配争端与"近视眼"现象等。然而,中美建立互信、破除困境,携手合作仍是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合作 信任缺失 合作困境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山西长治盆地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环境变化特征
19
作者 李金秋 李向全 +5 位作者 范保硕 王振兴 李月丛 刘林敬 侯新伟 张春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32-3543,共12页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PT)是第四纪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气候模式、气候周期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然而不同区域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响应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选取了长治盆地XZK4钻孔中更新世转型前后(1.8~0.1 Ma)共207个样品...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PT)是第四纪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气候模式、气候周期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然而不同区域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的响应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选取了长治盆地XZK4钻孔中更新世转型前后(1.8~0.1 Ma)共207个样品,通过古地磁定年,运用粒度端元分析和孢粉分析,阐述了长治盆地中更新世转型期的环境变化与湖泊演化特征。结果显示,1.8 Ma以来,孢粉组合中乔木花粉含量多高于60%,但个别时段草本植物花粉占优,显示区域植被多数阶段为森林,但存在明显冷期,并且1.1 Ma和0.55 Ma是研究区环境转变的重要转折点。中更新世转型期前(~1.1 Ma):沉积物粒度总体较细,黏土含量多高于25%,EM1组分(湖相沉积)多高于60%,EM3(河流相组分)在个别时段出现,总体显示该阶段沉积物组成以湖相沉积为主,个别阶段受到河流影响大;中更新世转型时期(1.1~0.55 Ma):沉积物粒度较上一阶段更细,黏土含量(平均为30%)、EM1占比和孢粉浓度均达到研究段最高,沉积物颜色以棕灰色为主,EM3组分占比降至最低,其中1.1~0.95 Ma喜冷的云杉属花粉出现,显示该时期研究区气候总体偏冷湿,湖泊面积较1.1 Ma之前扩大;中更新世转型后(~0.55 Ma):沉积物粒度明显变粗,达到钻孔最高值,沉积物颜色变黄,EM2(风成组分)和EM3占主导,草本植物含量增加,尤其是喜干的蒿属花粉增加明显,表明气候较之前变干,沉积物类型以风力沉积为主,湖泊消亡。综合对比显示,构造运动是影响长治古湖消长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干加剧了湖泊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气候转型 粒度分析 环境变化 长治盆地
下载PDF
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石霞 裴树文 邓成龙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6-453,共18页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研究的发展,我们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材料和数据。尽管个别遗址的年代、文化性质和化石人类分析及鉴定仍有争议,但如此长时间的积累依然为构建序列性认识和思考提供了基础。目前的研究多集...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旧石器时代考古与古人类研究的发展,我们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材料和数据。尽管个别遗址的年代、文化性质和化石人类分析及鉴定仍有争议,但如此长时间的积累依然为构建序列性认识和思考提供了基础。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遗址或者区域的古人类化石、石器打制技术和气候环境背景的个案分析,对早-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尚缺乏系统探讨。本文选取过去百万年里地球气候冰期-间冰期旋回经历的两次显著转型事件: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和中布容事件作为时间节点,讨论伴随气候转型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秦岭及周边地区和中国南方地区出现的早期古人类演化特征的变化。具体从遗址分布、石器技术变化、早期人类化石特征等方面入手,尝试构建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气候转型期 布容事件 人类化石 石器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