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癫痫药物致住院患者药疹的临床表现及防治策略
1
作者 陈慧 张青霞 +4 位作者 张艺丹 林于樱 赵琛 赵宇 朱威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 初步评价抗癫痫药物的安全性,并探讨抗癫痫药物引发药疹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神经内科或儿科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经皮肤科会诊确诊为由抗癫痫药物致药疹的1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常见引发药疹的抗癫痫药... 目的 初步评价抗癫痫药物的安全性,并探讨抗癫痫药物引发药疹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神经内科或儿科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经皮肤科会诊确诊为由抗癫痫药物致药疹的1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常见引发药疹的抗癫痫药物种类、药疹的分型、系统受累情况、药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结果 15例患者中,最常引发药疹的药物为奥卡西平(6/15);药疹分型中以麻疹型最常见(13/15),2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型分别由奥卡西平和苯巴比妥引起;除药疹外,患者常合并肝功能异常(8/15)、发热(7/15)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6/15)。经停用/更换致敏抗癫痫药物、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后,药疹完全消退、系统损害恢复正常。结论 多种抗癫痫药物均可引发药疹,抗癫痫药物引发的药疹以麻疹型多见,但应警惕SJS型的出现及肝功能损害。及时停用致敏药物并更换抗癫痫药物的种类,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组胺药物对症治疗,对抗癫痫药物引发的药疹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 药疹 临床表现 防治策略
下载PDF
18例胸腹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CT及MRI表现
2
作者 陈阳阳 岳军艳 +2 位作者 李培恒 付义彬 陈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3148-3154,共7页
目的探讨胸腹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CT及MRI表现,提高对该病影像学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胸腹部经典型FDCS或肝脾E... 目的探讨胸腹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CT及MRI表现,提高对该病影像学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胸腹部经典型FDCS或肝脾Epstein-Barr病毒(EBV)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EBV+IFDCS)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行CT平扫+增强检查,13例行MRI平扫+增强检查;分析FDCS及EBV+IFDCS患者的临床表现、CT表现、MRI表现、病理特征和复发、转移情况。结果18例FDCS中5例为经典型FDCS,3例来源于十二指肠旁淋巴结,1例位于胰尾部,1例位于右前上纵隔,均为单发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1例可见钙化,5例均见囊变、坏死,呈不均匀轻中度持续强化,未见包膜结构;13例EBV+IFDCS,10例位于脾脏,3例位于肝脏;均为单发边缘清晰的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1例可见钙化,9例可见坏死、囊变,肿瘤实质成分呈不均匀轻中度持续强化,2例来源于肝脏的呈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有减退;多数可见低信号/低密度包膜且包膜延迟强化。经典型FDCS及EBV+IFDCS肿瘤实性成分DWI均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DWI及ADC信号与相应脾脏信号相仿。结论经典型FDCS是罕见的中度恶性肿瘤,易复发、转移,多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单发肿块,无包膜结构,较大肿块多合并坏死、囊变,偶见钙化,增强后呈不均匀持续强化;而EBV+IFDCS是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肝脾,无临床症状,多为单发肿块,较大肿块多合并坏死、囊变,偶见钙化,发生于肝脾病变强化方式不一致,多数在T2WI图像上可见环状低信号包膜且包膜呈延迟强化,经典型FDCS及EBV+IFDCS肿瘤实性成分DWI均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与相应脾脏一致,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MRI对FDCS和EBV+IFDCS诊断更有优势及价值,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断及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临床表现 病理特征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逆流超声分型的相关性
3
作者 张利媛 张慧 +4 位作者 运宏飞 李智慧 陶书英 柏艳芳 李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2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的临床表现与逆流超声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者彩色多...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的临床表现与逆流超声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记录超声特征。同时调查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68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眩晕38例、感觉异常5例,双侧视力障碍7例、间歇性跛行10例、发音困难5例、耳鸣9例、抽搐2例。锁骨下动脉逆流超声分型判断为盗血Ⅰ期29例,盗血Ⅱ期30例,盗血Ⅲ期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为锁骨下动脉轻度狭窄34例,中度狭窄28例,重度狭窄5例,闭塞1例。随着逆流超声分型的增加与狭窄程度的增加,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患侧流速都显著上升(P<0.05)。在68例患者中,盗血Ⅰ期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感觉异常,盗血Ⅱ期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双侧视力障碍、间歇性跛行,盗血Ⅲ期临床主要表现为耳鸣、抽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能较全面地评估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逆流超声分型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临床表现 逆流超声分型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原文传递
抗肿瘤靶向药物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
4
作者 马晓惠 齐蔓莉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958-1960,共3页
恶性肿瘤危害人类健康,具有发病率、死亡率高的特点,临床中主要以手术、放化疗为主,但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并且传统的放化疗对人体副作用明显,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皮疹等[1]。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使传统的手术、放化疗进入到... 恶性肿瘤危害人类健康,具有发病率、死亡率高的特点,临床中主要以手术、放化疗为主,但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并且传统的放化疗对人体副作用明显,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皮疹等[1]。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使传统的手术、放化疗进入到靶向治疗时代,具有疗效确切、靶位精准、不良反应小等特点,现已被广泛用于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3]。但在治疗中不可忽视ACR,其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用药中断等[4]。目前导致出现ACR的药物种类较多,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等。本研究对ICIs、EGFRIs、mTORIs临床使用中ACR临床表现和预防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抗肿瘤靶向药物 皮肤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佩戴耳塞的外耳道炎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金悠悠 刘昊天 +9 位作者 华薇 李利 郭成辰 姚心怡 张湘玲 李梅 张潇云 汪欣 时若瑄 郑芸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佩戴耳塞(插入式耳机)外耳道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诊断为外耳道炎的患者291例,按照有无佩戴耳塞将患者分为佩戴耳塞组128例和无...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佩戴耳塞(插入式耳机)外耳道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诊断为外耳道炎的患者291例,按照有无佩戴耳塞将患者分为佩戴耳塞组128例和无佩戴耳塞组163例。佩戴耳塞组根据佩戴后是否有外耳道炎临床表现分为有外耳道炎临床表现87例和无临床表现4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佩戴耳塞外耳道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可能危险因素。结果87例(67.97%)自述在佩戴耳塞后出现外耳道炎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包括佩戴后耳痒、耳痛、溢液流脓等症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佩戴耳塞的外耳道炎临床表现与既往外耳道疾病史、皮肤油脂分泌旺盛表现、耳塞材质、佩戴耳塞目的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肤油脂分泌旺盛表现是佩戴耳塞的外耳道炎临床表现的独立危险因素(OR=0.399,95%CI:0.172~0.926)。结论佩戴耳塞的外耳道炎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其危险因素为既往外耳道疾病史、皮脂分泌旺盛、耳塞材质和佩戴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炎 耳塞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分析
6
作者 李叶青 王鹤 +4 位作者 黄光伟 李世荣 胡岚 王超 齐文杰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目的分析探讨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 pneumonia,PJP)的发病情况及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PJ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 目的分析探讨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 pneumonia,PJP)的发病情况及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PJ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以及诊治过程。结果本研究共收录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3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感染时间为肾移植术后8.5(6.0,18.0)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31例(占91.2%)、干咳14例(占41.2%)及喘憋13例(占38.2%);相关感染指标中(1,3)-β-D葡聚糖[147.7(60.0,258.7)pg/mL]、乳酸脱氢酶[(393.94±107.94)U/L]及C-反应蛋白[30.5(12.8,57.5)mg/L]明显升高,与出院时结果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病原学检查以痰耶氏肺孢子菌PCR检测为主,阳性率为56.7%,肺泡灌洗液(BALF)PCR、痰液、肺泡灌洗液及血液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acro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检测阳性率为100%;研究中有25例(占73.5%)患者使用标准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TMP-SMZ)抗感染治疗,9例(占26.5%)病变相对严重或合并肾功能不全者使用低剂量TMP-SMZ联合卡泊芬净,两组治愈率均为100%;治疗中共出现骨髓抑制12例(占35.3%)、Ⅰ型呼吸衰竭11例(占32.4%)、急性肾损伤9例(占26.5%)、急性肝损伤3例(占8.8%),两组间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439,1.000,0.386,0.549)。结论可疑的临床及肺CT表现结合(1,3)-β-D葡聚糖的升高及痰耶氏肺孢子菌PCR检测有利于PJP的早期诊断,BALF的PCR及相关标本mNGS检测可协助提高诊断阳性率,标准剂量TMP-SMZ或低剂量联合卡泊芬净对PJP疗效值得肯定,但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合并症仍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合并症
下载PDF
合并肝胆胰疾病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特点分析
7
作者 丰雯诗 段瑶 +5 位作者 李妮 李悦 沈宇鑫 张陈光 陈旭岩 王逸群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 探讨合并肝胆胰疾病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21年10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15例,按照有无肝胆胰疾病分为有肝胆胰疾病组和无肝胆胰疾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表... 目的 探讨合并肝胆胰疾病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21年10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15例,按照有无肝胆胰疾病分为有肝胆胰疾病组和无肝胆胰疾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表现,实验室、病原学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 115例患者中男76例、女39例,年龄24~92岁,平均(59.8±14.9)岁。与无肝胆胰疾病组相比,有肝胆胰疾病的患者年龄较高[(62.5±11.5)岁比(57.5±17.0)岁],3个月内行胃肠道手术或操作比例较高(38.1%比1.9%),医院获得性感染比例较高(26.9%比1.6%),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比例较高(26.9%比4.8%),住院时间较长[(22.7±14.6) d比(17.1±9.6) d];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比例较高(63.5%比33.3%),发热天数较长[13.0(5.0,30.0) d比4.0(3.0,7.0) d],寒战(69.2%比28.6%)、腹痛(53.8%比23.8%)、黄疸(36.5%比4.8%)及多发肝脓肿灶的比例较高(44.2%比20.6%),CRP较低[(146.9±58.9)mg/L比(175.9±70.7)mg/L],Hb较低[(102.4±24.0)g/L比(131.9±18.3)g/L],ALB较低[(31.8±6.4)g/L比(37.1±5.4)g/L];血培养的耐药菌比例较高(19.2%比1.6%),脓液培养的耐药菌比例较高(11.5%比1.6%),脓液培养的复合菌比例较高(17.3%比1.6%);应用联合抗感染方案比例较高(46.2%比7.9%),60 d死亡比例较高(13.5%比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有肝胆胰疾病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病情更重、住院时间更长,病原学检查结果更复杂,应充分评估有肝胆胰疾病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耐药菌感染及复合菌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肝脓肿 肝胆胰疾病 临床表现 病原学
下载PDF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诊断分析
8
作者 但倩 吴海燕 +2 位作者 黄昀桀 罗飞 李旭雪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回顾性分析13例因骨折或骨科手术发生脂肪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7~60岁。入院后或术后发生精神及呼吸异常、生命体征改变,患者... 目的: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回顾性分析13例因骨折或骨科手术发生脂肪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7~60岁。入院后或术后发生精神及呼吸异常、生命体征改变,患者胸部、颅脑影像检查结果异常,对患者的精神及呼吸异常、生命体征、胸部及颅脑影像结果进行连续监测。结果:主要临床表现肺呼吸异常13例、中枢神经功能异常7例、斑点皮疹2例,胸部CT结果表现为弥漫性分布的磨玻璃影13例,严重时表现为“暴风雪”征;9例磨玻璃样融合实变;5例可见多发结节影;4例伴有双侧胸腔积液。5例头颅CT表现为阴性,1例头颅MRI表现为基底节区、放射冠、半卵圆中心、丘脑及额顶叶皮层及皮层下多发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影,DWI高信号影,表现为“星空征”。结论:脂肪栓塞综合征致死率高,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皮肤斑点皮疹具有特征性表现;“暴风雪”征是脂肪栓塞胸部X线及CT检查的特异性表现,“星空征”是脂肪栓塞颅脑MRI检查弥散加权序列的典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栓塞综合征 临床表现 影像学
下载PDF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临床表现及诊断新进展
9
作者 田欣 吴思华 +3 位作者 但红霞 曾昕 王冏珂 陈谦明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09-213,共5页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疾病,可累及口腔、眼、鼻、肺及肾脏等全身多个器官,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其主要以肉芽肿和局灶性坏死的形成、血管的炎症为特征,临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免...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疾病,可累及口腔、眼、鼻、肺及肾脏等全身多个器官,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其主要以肉芽肿和局灶性坏死的形成、血管的炎症为特征,临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其临床表现认知的加深,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分类诊断标准被重新制定。该文主要从口腔角度对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分类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进行更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临床表现与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潘绵鸾 邱晔 +1 位作者 曾文 张建全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544-1548,共5页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SM)是一种由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引起的地方性机会性真菌病。不同免疫状态宿主感染TM后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特征,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机制是宿主易感因素,而TM对宿主的免疫逃逸是临床预后的主要原因。宿主与TM之间...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SM)是一种由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引起的地方性机会性真菌病。不同免疫状态宿主感染TM后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特征,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机制是宿主易感因素,而TM对宿主的免疫逃逸是临床预后的主要原因。宿主与TM之间的免疫反应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对TSM的临床表现与免疫机制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篮状菌 免疫逃逸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鲍妍 杨翠 +4 位作者 王树龙 王云 韩惠淑 姚明瑞 刘向东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6期1791-1793,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MM合并肾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MM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n=90)和预后不良(n=31),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MM合并肾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MM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n=90)和预后不良(n=31),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M合并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MM合并肾损伤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贫血(72.73%),其次为感染(44.63%)、颜面及双下肢浮肿(42.98%)、血压升高(33.88%)。MM合并肾损伤患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管型肾病(48.76%),其次为淀粉样变(25.62%)。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MM合并肾损伤患者的尿酸、β_(2)-微球蛋白、血镁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酸、β_(2)-微球蛋白、血镁水平均为MM合并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贫血、感染、颜面及双下肢浮肿、血压升高、管型肾病、淀粉样变是MM合并肾损伤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尿酸、β_(2)-微球蛋白、血镁均为MM合并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肾损伤 临床表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司美格鲁肽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牟钰钦 罗易 +1 位作者 王思琪 汤世国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05-109,共5页
目的分析司美格鲁肽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并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59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后是否发生不... 目的分析司美格鲁肽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并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597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使用司美格鲁肽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n=177)和无反应组(n=420)。收集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用药目的、司美格鲁肽维持剂量、电话,通过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任何不适症状。结果司美格鲁肽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累及的器官/系统为消化系统,占比为82.48%。在177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中,有18例(10.16%)患者因该药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而停止用药;有7例(3.95%)患者因该药所致不良反应相关症状持续不缓解而住院治疗;有2例(1.12%)患者因该药所致严重腹泻诱发基础疾病加重而死亡。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BMI水平,超说明书用药人数比例以及用药目的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BMI、患2型糖尿病、超说明书用药是患者服用司美格鲁肽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司美格鲁肽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同时,其还可能增加胆囊结石形成风险。建议临床使用司美格鲁肽应严格遵循适应证用药,用药前应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及甲状腺状况进行评估,且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其用药初期及长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美格鲁肽 不良反应 临床表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13
作者 赵格格 刘珊珊 于珈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期194-198,共5页
空气栓塞是一种起病隐匿、发展迅速、死亡率高的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医源性操作,早期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由于空气栓塞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易被漏诊和误诊,从而造成严重后果,诊断及治疗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是一种起病隐匿、发展迅速、死亡率高的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医源性操作,早期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展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由于空气栓塞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易被漏诊和误诊,从而造成严重后果,诊断及治疗空气栓塞是一项艰苦的挑战。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国内以及国际上空气栓塞患者的相关诊疗情况进行综述,分别从空气栓塞的分类及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总结,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以便于早期识别及诊断空气栓塞,并及时有效进行干预,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食管超声心动图、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可以早期识别、及时诊断空气栓塞,及时对患者进行终止空气栓塞的来源、合适的体位、高流量的纯氧吸入及高压氧治疗等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栓塞 气体栓塞 分类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40例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表现、手术选择及其转归评价
14
作者 刘罗海 李仕青 《肝脏》 2024年第1期102-104,109,共4页
目的分析4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的临床特征、手术选择及预后转归。方法2017年6月-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分析其临床表现,总结手术治疗,并评价转归结局。结果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常以腹痛... 目的分析4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的临床特征、手术选择及预后转归。方法2017年6月-202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分析其临床表现,总结手术治疗,并评价转归结局。结果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常以腹痛、腹胀、脾脏肿大为临床症状表现,伴随多项肝功能指标改变,影像学检查可见食管静脉曲张。4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实施Rex手术28例(70.0%),实施脾肾分流手术8例(20.0%),实施肝移植手术4例(10.0%)。40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术后均存活,随访结果显示,28例接受Rex手术患儿中,25例(62.5%)搭桥血管通畅,血流速度正常,无血管狭窄,剩余3例(7.5%)术后出现血管闭塞;8例接受脾肾分流手术患儿中,3例(7.5%)术后未见脾脏缩小,食管静脉曲张未缓解,但未发生呕血、黑便;4例接受肝移植手术患儿中,1例(2.5%)术后早期发生肝动脉血栓,经抗凝治疗后再通。结论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临床可根据患儿肝内外门静脉发育情况进行术式选择,其中Rex手术能够恢复门静脉系统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改善肝脏灌注情况,避免术后不良情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临床表现 手术治疗 转归
下载PDF
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转归
15
作者 高硕玉 张秦 +1 位作者 张帅 姚博悰 《肝脏》 2024年第8期971-974,979,共5页
目的分析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转归。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患者47例。分析纳入病例的年龄阶段、用药情况、临床表现、致病药物及影像学表现,比较不同预后... 目的分析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转归。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患者47例。分析纳入病例的年龄阶段、用药情况、临床表现、致病药物及影像学表现,比较不同预后结局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47例患者中,年龄<40岁、40~60岁、>60岁分别为3例(6.4%)、23例(48.9%)、21例(44.7%)。用药时间为3~150 d,潜伏时间2~180 d。42例(89.4%)存在1种及以上临床症状,5例(10.6%)仅有肝功能异常而无自觉症状。致病药物共计74种,其中31例(65.9%)服用1种以上致病药物,排名前5种药物包括服用中草药21例(44.7%)、服用抗菌类药物16例(34.0%)、服用抗结核药物14例(29.8%)、服用消化系统药物13例(27.6%)及服用抗肿瘤药物7例(14.9%)。病情严重程度1级、2级、3级、4级分别为19例(50.0%)、17例(44.7%)、6例(15.8%)、5例(13.1%)。有30例(63.8%)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其余患者均行B超或腹部CT检查。10例(21.3%)影像学上存在硬化性胆管炎样改变,其中5例(10.6%)为肝外狭窄,3例(6.4%)肝内外胆管均有狭窄,2例(4.2%)为肝门部胆管狭窄。随访至2023年10月,治愈27例(62.5%),好转11例(20.0%),预后不良7例(12.5%),死亡2例(5.0%),总有效率为82.5%。定义治愈、好转病例为有效组(n=38),预后不良、死亡病例为无效组(n=9)。有效组年龄、RUCAM评分、WBC、PLT、初始ALP、初始TBil、峰值ALP、峰值TBil、硬化性胆管炎样改变分别为(53.5±7.0)岁、8(7,9)分、5.0(3.9,7.5)×10^(9)/L、227(170,278)×10^(9)/L、(401.6±37.2)U/L、(126.5±21.3)μmol/L、(436.0±37.2)U/L、(146.3±35.6)μmol/L、4例(10.5%),无效组分别为(62.4±11.3)岁、6(6,7)分、7.4(5.0,9.3)×10^(9)/L、130(98,155)×10^(9)/L、(503.4±54.0)U/L、(150.2±47.0)μmol/L、(634.5±82.6)U/L、(181.2±64.5)μmol/L、6例(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1、2、3、4级为17例(44.7%)、16例(42.1%)、3例(7.9%)、2例(5.3%),无效组1、2、3、4级为2例(22.2%)、1例(11.1%)、3例(33.3%)、3例(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CAM评分、峰值ALP、峰值TBil及病情严重程度是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数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预后良好,临床应对RUCAM评分低、峰值ALP、峰值TBil高及病情严重患者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 胆汁淤积型 肝损伤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征 转归
下载PDF
鸡巴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与防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洪丽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期60-61,共2页
鸡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导致,呈地方流行,根据发病缓急程度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主要表现全身症状,急性发病鸡病死率较高,临床危害较大;对健康鸡群接种疫苗能显著降低感染率,加强舍内消毒能切断其传播,同时还要... 鸡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导致,呈地方流行,根据发病缓急程度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主要表现全身症状,急性发病鸡病死率较高,临床危害较大;对健康鸡群接种疫苗能显著降低感染率,加强舍内消毒能切断其传播,同时还要提升鸡场的整体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病鸡推荐使用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硫酸黏菌素、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抗菌治疗,慢性感染鸡及进入产蛋期的鸡可通过中药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杆菌 临床表现 防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树梨 《畜禽业》 2024年第4期89-91,共3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发的急性、高传染性的疫病,在鸡养殖业中较为常见,可导致患鸡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并出现腹泻、采食量降低等临床表现,造成患病鸡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还会引发死亡,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发的急性、高传染性的疫病,在鸡养殖业中较为常见,可导致患鸡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并出现腹泻、采食量降低等临床表现,造成患病鸡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还会引发死亡,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介绍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原学和流行特点,并对各类型的临床症状进行了阐述,提出预防该病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疫苗免疫计划等综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临床表现 预防策略 治疗
下载PDF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2
18
作者 格桑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35-37,共3页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其对现阶段牛群的健康养殖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该疾病不仅导致牛只的生长受阻和死亡,还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了解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其对现阶段牛群的健康养殖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该疾病不仅导致牛只的生长受阻和死亡,还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了解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对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探讨目前可行的防控措施。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相关防控工作的进行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出血性败血症 临床表现 防控措施
下载PDF
某院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的临床表现与病原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珍生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患儿的临床表现与病原学特点,为临床急性菌痢患儿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菌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微生物检查结果等信息,分析患儿... 目的:分析医院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患儿的临床表现与病原学特点,为临床急性菌痢患儿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68例急性菌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微生物检查结果等信息,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与病原学特点。结果:68例急性菌痢患儿中,多数患儿存在腹痛(59例,占86.76%)、黏液脓血便(62例,占91.18%)和腹泻次数>5次(50例,占73.53%)等情况,而发热情况多表现为中热(35例,占51.47%)和低热(20例,占29.41%);68例急性菌痢患儿中有59例的粪便标本中检出志贺菌属,其中主要为福氏志贺菌(46例,占77.97%);药敏结果显示,志贺菌属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30.00%),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诺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60.00%)。结论:医院患儿急性菌痢的病原菌以福氏志贺菌感染为主,其有着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在治疗时应尽量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细菌性痢疾 临床表现 病原菌学特点
下载PDF
女童子宫阴道积液超声鉴别诊断及临床表现
20
作者 刘阿丽 吴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女童梗阻性与非梗阻性子宫阴道积液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20年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21例超声诊断为子宫阴道积液女童,均有完整影像学、手术资料。结果:梗阻性子宫阴道积液19例(手术证实处女膜闭锁14例... 目的:探讨女童梗阻性与非梗阻性子宫阴道积液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20年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21例超声诊断为子宫阴道积液女童,均有完整影像学、手术资料。结果:梗阻性子宫阴道积液19例(手术证实处女膜闭锁14例,阴道闭锁5例),包括青春期14例、学龄前期2例、幼儿期1例、新生儿期1例、胎龄5个月1例。非梗阻性子宫阴道积液2例(膀胱阴道反流),积液透声好,排空膀胱后复查消失,分别为学龄期、学龄前期。结论:女童子宫阴道积液可通过超声区分梗阻性与非梗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阴道积液 超声检查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