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5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丹霞地貌演化阶段与分布及其构造控制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勇彪 郭福生 +8 位作者 黎广荣 李蓉 楼法生 汪震 陈留勤 郄海满 闫罗彬 李益朝 凡秀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8,共15页
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期间,江西省内沿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30余个断陷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已发现的228处丹霞地貌点主要分布于江西东部武夷山北麓和西麓的红层盆地内。利用面积—高程积分法,... 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期间,江西省内沿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30余个断陷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已发现的228处丹霞地貌点主要分布于江西东部武夷山北麓和西麓的红层盆地内。利用面积—高程积分法,对江西省9个盆地的丹霞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省内丹霞地貌景区的面积—高程HI为0.17~0.52,平均为0.38,即其演化阶段处于壮年晚期至老年早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由南向北,由壮年期转为老年期的趋势。该趋势可能与武夷山的构造隆升有关。构造分析显示,节理与武夷山的隆升对江西丹霞地貌演化起控制作用,具体表现为:(1)龙虎山、九仙湖、仙岩、蛤蟆坞、赭亭山、龟峰等地发育的崖壁、一线天、巷谷、石墙、石寨、峰丛、峰林等丹霞典型景观均与节理有关。(2)流水侵蚀等外营力的作用对丹霞地貌的剥露、削平起重要作用,统计表明距离武夷山越近,丹霞地貌山峰越密集、崖壁越陡峻,指示武夷山的隆升与丹霞地貌的发育有直接关系。总体来看,江西省内的红层为丹霞地貌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武夷山的隆升控制了丹霞地貌的分布。值得注意的是,丹霞地貌区的节理构造是否与武夷山的隆升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丹霞地貌 演化阶段 断裂构造 江西省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温宿大峡谷丹霞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
2
作者 张菩 陈留勤 +2 位作者 邵崇建 李文 杜丁丁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587,共12页
由于造景岩石普遍为钙质和铁质胶结的砂岩和砾岩,丹霞地貌具有独特的景观特征和成因机制,同时因具有较高的科学和观赏价值而成为备受关注的旅游资源。东南湿润区丹霞地貌的研究程度较高,但是对西北干旱气候区丹霞地貌的研究还比较少见... 由于造景岩石普遍为钙质和铁质胶结的砂岩和砾岩,丹霞地貌具有独特的景观特征和成因机制,同时因具有较高的科学和观赏价值而成为备受关注的旅游资源。东南湿润区丹霞地貌的研究程度较高,但是对西北干旱气候区丹霞地貌的研究还比较少见。以新疆阿克苏温宿大峡谷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样品显微镜观察、盐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实验以及ArcGIS面积高程积分(Hypsometric integral,HI)方法,探讨该地区丹霞地貌的特征和成因。结果显示:(1)研究区呈现峡谷、山峰及峰林景观,以发育陡崖泥流林和顶盖型石柱为特色,其造景岩石主要为新近纪河流相红色砾岩和砂岩,硬度较高的砾岩层为形成顶盖型石柱提供了有利保障。(2)红层位于温宿盐丘附近,岩石含盐量较高,主要的盐类型为氯化物、硫酸盐和硝酸盐。陡崖洞穴风化碎屑物样品中的大部分主量元素相对于表岩迁出,说明干旱气候下化学风化仍较活跃。(3)面积高程积分显示研究区南部HI值为0.61,处于幼年期,而北部HI值为0.38,处于老年期,整体地貌演化发育阶段差别较大。研究区虽然降水量较低,但河流侵蚀作用明显,同时构造也是影响丹霞地貌演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干旱气候 盐风化 阿克苏
下载PDF
韶关丹霞地貌铁皮石斛野生资源调查与生境分析
3
作者 刘舒萍 蓝绮倩 +3 位作者 胡莉 何丽倩 陈莉 魏刚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7期1127-1133,共7页
目的:调查广东韶关丹霞地貌现存铁皮石斛野生资源的生存现状,为野生铁皮石斛就地保护、回归保育及仿野生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铁皮石斛野生资源情况进行整理,基于本课题组近10年来对广东韶关丹霞地貌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分布和生境开... 目的:调查广东韶关丹霞地貌现存铁皮石斛野生资源的生存现状,为野生铁皮石斛就地保护、回归保育及仿野生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铁皮石斛野生资源情况进行整理,基于本课题组近10年来对广东韶关丹霞地貌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分布和生境开展的跟踪调查,对11个调查地点的海拔、朝向、铁皮石斛数量、坡位、坡向进行分析,探讨丹霞地貌野生铁皮石斛植物形态和生境特点。结果:调查记录了广东韶关丹霞地貌中的野生铁皮石斛300余丛,约3000 g,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实地观察发现,野生铁皮石斛茎多呈紫红色,长5~10 cm,有“形似蚱蜢髀”的茎条,叶铁锈色斑点明显;丹霞地貌的野生铁皮石斛大多生长在海拔100~500 m的丹霞崖壁中部或近坡顶处,常与苔藓和地衣伴生,一般生长在东南至西南朝向、通风良好、傍水潮湿的丹霞岩壁上,且半阳偏阴、温凉高湿环境下长势较好。结论:野外考察证实,《本草经集注》中记载的“今用石斛出始兴”的石斛为铁皮石斛,其药用历史在1500年以上;丹霞地貌的铁皮石斛为目前国内铁皮石斛的主要种源之一;野生丹霞铁皮石斛因自身繁殖率低、人为长期采摘等原因,现已极度濒危,亟须开展铁皮石斛野生资源的调查与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丹霞地貌 资源调查 生境分析
下载PDF
对丹霞地貌与其他地貌交集形成的两种特殊地貌的界定
4
作者 罗成德 王付军 孙永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49-57,共9页
丹霞地貌是近八十年来地貌学中新诞生的一种地貌类型,它以红色碎屑岩构成的具有丹崖赤壁的地貌形态为特色。由于它是后起的定名,自然会与已经定名的地貌产生交集。其中与喀斯特地貌交叉,产生喀斯特式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交叉,产生雅丹... 丹霞地貌是近八十年来地貌学中新诞生的一种地貌类型,它以红色碎屑岩构成的具有丹崖赤壁的地貌形态为特色。由于它是后起的定名,自然会与已经定名的地貌产生交集。其中与喀斯特地貌交叉,产生喀斯特式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交叉,产生雅丹式丹霞地貌。如何界定这两种地貌,文章通过对红层中可溶盐含量差异的比较,以及形态特征等的研究,对两种特殊地貌进行了界定,对于今后合理利用它们的特殊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它们具有的特色景观,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交集 喀斯特式丹霞地貌 雅丹式丹霞地貌
下载PDF
延安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发育演化研究
5
作者 彭小华 吴昊 +2 位作者 张俊良 王扬 祝捷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4,共13页
本文是在延安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技术获得暴露年龄和侵蚀速率,研究“黄土覆盖型沟谷丹霞”地貌景观的演化历史。研究结果显示:延安典型丹霞地貌的类型有狭缝式、石蘑菇式、天生桥式,其... 本文是在延安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技术获得暴露年龄和侵蚀速率,研究“黄土覆盖型沟谷丹霞”地貌景观的演化历史。研究结果显示:延安典型丹霞地貌的类型有狭缝式、石蘑菇式、天生桥式,其中狭缝式丹霞的景观特征为“窄狭、多弯、韵律、多彩”,同时也是典型的“黄土覆盖型沟谷丹霞”,石蘑菇式丹霞造型奇特,天生桥式丹霞地貌整体规模宏大,这两者发育都严格受控于垂直节理和外力作用的侵蚀;运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技术,计算获得志丹猫巷狭缝式丹霞地貌的暴露年代有两期,分别为(0.75±18)~(0.83±0.14)ka和(1.14±13)~(1.29±0.30)ka,安塞王家湾石蘑菇式丹霞地貌暴露年代为(1.76±0.45)~(1.77±0.15)ka,这两处丹霞地貌暴露地表的年代都在全新世(Qh),前者晚于后者,地貌较年青;运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计算获得两处典型丹霞地貌侵蚀速率为(39±3.3)~(104±24.4)cm·ka~(-1),与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地表和基岩得到的侵蚀速率对比,这两处典型丹霞地貌的侵蚀速率较大,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延安典型丹霞地貌景观发育的演化始于白垩纪红层的堆积,大致都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初步揭示了地质构造、上覆黄土盖层以及流水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和影响延安典型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阶段总体都处于青年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特征 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 暴露年龄 侵蚀速率 发育演化
下载PDF
贵州省丹霞地貌区工程边坡变形机制模拟分析
6
作者 陈婷婷 《青海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96-100,106,共6页
贵州省仁赤高速在修建时,对沿线丹霞工程边坡采取主动防护网的支护措施。经过几年的风化剥蚀,此段工程边坡岩体出现了卸荷松动、剥落掉块的现象,影响公路安全运营。为掌握丹霞工程边坡的变形机制,以旺隆匝道边坡为例,采用野外地质调查... 贵州省仁赤高速在修建时,对沿线丹霞工程边坡采取主动防护网的支护措施。经过几年的风化剥蚀,此段工程边坡岩体出现了卸荷松动、剥落掉块的现象,影响公路安全运营。为掌握丹霞工程边坡的变形机制,以旺隆匝道边坡为例,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和底摩擦试验的方法开展贵州省丹霞地貌区工程边坡变形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丹霞地貌区的边坡岩层属于典型的泥岩和砂岩相间组合的红层边坡,由于泥岩和砂岩的岩性不同,造成了泥岩多发育成凹岩腔,而砂岩则会形成危岩体。新开挖的边坡坡面在卸荷裂隙、风化的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下发生浅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工程边坡 变形机制 模拟研究
下载PDF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学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碧霞山丹霞地貌研学实践活动为例
7
作者 王志远 刘艳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20期6-8,共3页
依托乡土资源进行地理研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以滦平县城西南郊碧霞山丹霞地貌研学实践活动为例,阐述研学实践活动目的地的确定、研学目标的预设、研学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以及研学实践... 依托乡土资源进行地理研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以滦平县城西南郊碧霞山丹霞地貌研学实践活动为例,阐述研学实践活动目的地的确定、研学目标的预设、研学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以及研学实践活动评价,为教师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研学实践课程提供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乡土资源 研学实践活动 丹霞地貌
下载PDF
湖北远安丹霞地貌特征及演化研究
8
作者 王子洋 《炎黄地理》 2024年第7期191-193,共3页
远安丹霞地貌以其独特的赤壁丹崖、鲜明的“顶平、身陡、麓缓”特征闻名,源于中生代白垩纪时期丰富的红层沉积,记录着地球演变的悠久历史。当前,远安丹霞地貌处于中青年期,其形态在流水侵蚀、风化剥蚀及重力崩塌等多重自然力量的作用下... 远安丹霞地貌以其独特的赤壁丹崖、鲜明的“顶平、身陡、麓缓”特征闻名,源于中生代白垩纪时期丰富的红层沉积,记录着地球演变的悠久历史。当前,远安丹霞地貌处于中青年期,其形态在流水侵蚀、风化剥蚀及重力崩塌等多重自然力量的作用下不断演变,展现了大自然的动态美。文章深入探讨湖北远安丹霞地貌的显著特征及其地质演化过程,旨在为地质学、旅游学等领域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风化剥蚀 流水侵蚀 动态美 远安 地质演化 演化研究 地质学
下载PDF
兰州“天斧沙宫”丹霞地貌景观与旅游开发 被引量:2
9
作者 董晓峰 陈致均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313-315,共3页
“天斧沙宫”是兰州市安宁区一处壮美奇险、旅游开发前景广阔的丹霞地貌景观。本文首先分析该景观资源的特色,然后进行其旅游开发规划探讨。期望这一名列兰州十景的宝贵旅游资源得到有关部门充分重视,早日得以开发开放。
关键词 天斧沙宫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
下载PDF
中国丹霞地貌空间格局 被引量:77
10
作者 齐德利 于蓉 +2 位作者 张忍顺 葛云健 李加林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52,共12页
通过分析中国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格局,把我国丹霞地貌划分东南、西南和西北三大集中分布区。主要研究了三大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的景观异质性。东南区(包括浙、闽、赣、粤、湘、桂等省区)多发育临溪丹霞峰林、丹霞赤壁、一线天、天生桥... 通过分析中国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格局,把我国丹霞地貌划分东南、西南和西北三大集中分布区。主要研究了三大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的景观异质性。东南区(包括浙、闽、赣、粤、湘、桂等省区)多发育临溪丹霞峰林、丹霞赤壁、一线天、天生桥等景观;西南区(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带)以赤壁与急流瀑布相伴为主要景观特色;西北区(包括陇山周围、河湟谷地)则呈现出特有的干旱区丹霞地貌景观,区内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如小气候及流水作用,黄土盖层成分及其存在与否的差异性,区内景观异质性显著。从三区的构造运动上升速度、降水强度、植被等生物作用、河川过程以及黄土作用等地质地理、气候条件、生物、理化等内外动力作用,分析了形成这种景观差异性的原因、形成机理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丹霞地貌 空间格局 景观异质性 构造运动 降水强度 生物作用 地质地理 形成机理
下载PDF
福建冠豸山丹霞地貌成因及旅游景观特色 被引量:40
11
作者 朱诚 俞锦标 +2 位作者 赵宁曦 李刚 吴承照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79-688,共10页
福建冠豸山自晚侏罗世以来经历了山间盆地形成和侏罗、白垩系巨厚砂砾岩堆积成岩阶段 ,新构造运动中使盆地隆升和节理发育。自第三纪以来主要经历了 4次较大幅度具掀斜性质的抬升过程。从 4级夷平面的相对高差可知 ,第一、二次抬升之间... 福建冠豸山自晚侏罗世以来经历了山间盆地形成和侏罗、白垩系巨厚砂砾岩堆积成岩阶段 ,新构造运动中使盆地隆升和节理发育。自第三纪以来主要经历了 4次较大幅度具掀斜性质的抬升过程。从 4级夷平面的相对高差可知 ,第一、二次抬升之间幅度差为 34~ 78.8m,第二、三次抬升之间的幅度差为 81~ 1 0 0 m,第三、四次为 38~ 46m。在抬升过程中 ,受内力挤压和四周围岩压力逐渐消失造成的卸荷作用影响 ,岩层出现众多深大裂隙和多组垂直节理 ,发育有石墙、石堡 (寨 )、陡崖壁、柱峰、石梁、隙谷、嶂谷、峰林、峡谷、巷谷、天生桥等的丹霞地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豸山 丹霞地貌 成因 福建 旅游资源 开发
下载PDF
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发育的年代与成因 被引量:38
12
作者 朱诚 彭华 +15 位作者 李中轩 张广胜 李兰 俞锦标 朱光耀 欧阳杰 钟宜顺 朱青 周书勤 郑朝贵 周日良 李东 朱雨鸣 吕文 武弘麟 徐龙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32,共12页
江郎山位于华南褶皱系、江山—绍兴深断裂和保安—峡口—张村断裂带之间。白垩纪早期这两大断裂的拉张断陷导致峡口盆地的形成,随之主要有下白垩统永康群馆头组(K1g)、朝川组(K1c)和方岩组(K1f)在盆地中的沉积。白垩纪晚期上述两大断裂... 江郎山位于华南褶皱系、江山—绍兴深断裂和保安—峡口—张村断裂带之间。白垩纪早期这两大断裂的拉张断陷导致峡口盆地的形成,随之主要有下白垩统永康群馆头组(K1g)、朝川组(K1c)和方岩组(K1f)在盆地中的沉积。白垩纪晚期上述两大断裂发生强烈挤压活动,峡口盆地逐渐隆升。新生代以来,峡口盆地在构造抬升中,产生大量张断裂和节理,加速了对岩体的切割,以及岩体被切割后的崩塌,导致了丹霞地貌的发育。江郎山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主要依据是其特有的壮观而独特的老年期孤峰—巷谷以及生动而逼真的象形石丹霞地貌特征、独特的地台活化现象与重要的岩石学科学研究意义以及该区特有的重要事件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科学意义。本文根据对江郎山亚峰垂直贯穿于丹霞地貌岩层永康群中辉绿岩脉标本K-Ar法的测年,揭示了当地峡口红层盆地抬升的时代为晚白垩世77.89±2.6MaBP(K2),这也是我国目前丹霞地貌研究中所测得的可靠年代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江郎山 丹霞地貌 地貌发育 地貌成因
下载PDF
丹霞地貌定义、分类及丹霞作用研究 被引量:46
13
作者 郭福生 陈留勤 +4 位作者 严兆彬 刘富军 潘志新 张炜强 胡海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1-374,共14页
丹霞地貌以广东丹霞山最为典型而得名,是一种发育赤壁丹崖群的特殊地貌类型,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不断升温而成为景观地貌学关注的重要对象,但其中一些基本问题长期争论不休。本文从命名地的地质、地貌特征和我国区域地质发展史角度出发,... 丹霞地貌以广东丹霞山最为典型而得名,是一种发育赤壁丹崖群的特殊地貌类型,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不断升温而成为景观地貌学关注的重要对象,但其中一些基本问题长期争论不休。本文从命名地的地质、地貌特征和我国区域地质发展史角度出发,重新厘定了丹霞地貌的定义与分类,强调丹霞地貌的三大基本要素:赤壁丹崖地貌特征、燕山旋回以来陆相红层基础和以流水侵蚀为主的地质营力。西北地区也广泛发育丹霞地貌,一类是黄土覆盖下的古丹霞,另一类是干旱区片流侵蚀和泥乳贴膜的丹霞。丹霞作用是对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岩经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和风化剥落等多种地质作用的统称,其产物就是丹霞地貌。岩性控制和崖壁片流垂蚀是丹霞作用的两种特殊机理。红层盆地的沉积相及其岩性差异控制着丹霞地貌的发育及其景观类型,据此在地貌发育的构造、外力和时间三个因素基础上增加了岩性因素。南方典型的红层盆地中,边缘冲积扇相粗碎屑岩地区可经历青年、中年和老年等发展阶段,盆地中央湖泊相泥岩、粉砂岩却没有经历过绝壁陡崖发展阶段。暴雨水流在丹霞崖壁上发生近垂直向下的侵蚀作用叫片流垂蚀作用。其中冲蚀作用形成竖状沟槽、竖状洞穴,涡蚀作用(借助风力吹动发展成垂直崖壁的涡旋)形成圆锥状洞穴、串珠状洞穴,后者使得洞穴沿软弱岩层分布,进一步扩大成扁平状洞穴。这些洞穴形成年代具有垂向一致性,不具有上老下新变化趋势,而在水平方向上,不同部位洞穴的形成年代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丹霞作用 红层 地貌演化模式 片流垂蚀作用
下载PDF
黔北丹霞地貌桫椤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徐德静 王鹏鹏 +5 位作者 何跃军 郭能彬 张仁波 吴长榜 穆军 李崇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2-618,共7页
为探讨黔北丹霞地貌桫椤群落优势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对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种群间的相互关系,揭示该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以及植物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态适应性。对黔北丹霞地貌濒危植物桫椤群落进行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用Levins... 为探讨黔北丹霞地貌桫椤群落优势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对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种群间的相互关系,揭示该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以及植物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态适应性。对黔北丹霞地貌濒危植物桫椤群落进行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等指数公式研究了桫椤群落中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以及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罗伞、杜茎山、桫椤生态位宽度较大,Shannon Wiener和Levins指数分别为7.6076、7.3449、6.9105和0.5314、0.5931、0.6515,表明它们广布于该群落内,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2)石岩枫和川桂生态位相似比例最大,Cih值为0.998 6;(3)裂叶榕与美脉琼楠生态位重叠最大,其值为0.3365;(4)生态位宽度较高的两个树种,其种间生态位相似比例值较高,生态位重叠也较大,但由于个别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本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不一定相同,对环境资源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导致其间的生态位重叠与相似系比例并不一定很高;(5)从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分布格局来看,桫椤群落主要植物种群利用资源相似程度较高,生态位重叠较普遍,但主要集中在较低水平,表明群落内因利用相同资源或占有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种间竞争并不激烈,均表明各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较为明显,显示桫椤群落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生态位重叠 丹霞地貌 黔北
下载PDF
浙江方岩丹霞地貌发育的年代、成因与特色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朱诚 彭华 +14 位作者 欧阳杰 张广胜 李兰 俞锦标 朱光耀 李中轩 钟宜顺 朱青 吕文 胡永起 周日良 郑朝贵 吕振荣 胡昶 武弘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7,共9页
方岩丹霞地貌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华南褶皱系构造单元,该单元在燕山运动时期,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入欧亚板块之下,促使大陆边缘地壳重新活动。晚侏罗世末至早白垩世,本区构造应力场由晚侏罗世的北西-南东向挤压,转为早白垩世的北东-南西... 方岩丹霞地貌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华南褶皱系构造单元,该单元在燕山运动时期,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入欧亚板块之下,促使大陆边缘地壳重新活动。晚侏罗世末至早白垩世,本区构造应力场由晚侏罗世的北西-南东向挤压,转为早白垩世的北东-南西向挤压和北西-南东向的拉张,发育了永康早白垩世断坳盆地,在盆地中沉积了下白垩统永康群馆头组(K1g)、朝川组(K1c)和方岩组(K1f)地层。中生代晚期永康盆地逐渐隆升,结束了红层沉积,遭受侵蚀,方岩地区丹霞地貌密集围谷、密集方山和廊穴等青年期的地貌特点表明该区大规模的抬升发生在较近的地质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方岩 丹霞地貌 发育年代 成因与特色
下载PDF
江西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及其丹霞地貌发育特征 被引量:23
16
作者 朱志军 黄宝华 +2 位作者 郭福生 郑海峰 姜勇彪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9-387,共9页
通过野外露头及相关室内研究,分析了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及邻区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特征及其与丹霞地貌发育规律关系。研究认为: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发育除了与冲积扇相沉积有关外,还与辫状河相沉积有关,表现为辫状河道巨厚砂体为... 通过野外露头及相关室内研究,分析了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及邻区白垩系辫状河相沉积特征及其与丹霞地貌发育规律关系。研究认为: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发育除了与冲积扇相沉积有关外,还与辫状河相沉积有关,表现为辫状河道巨厚砂体为丹霞丘陵地貌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发育于辫状河道中呈小型透镜体或扁平状、脉状体的河床滞留沉积和洪泛沉积,易风化剥蚀形成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此外,多期河道的多旋回沉积交错叠置形成楔状交错层理,其层系上下界面平直,层系厚度在小范围内变化很快,层系内细层的倾向相反,为后期风化剥蚀提供了条件,易形成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进一步研究发现丹霞丘陵地貌、溶蚀风化崩塌型丹霞地貌分布与辫状河相沉积平面展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吻合度较高。本文首次研究了辫状河沉积体系与丹霞地貌发育特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地貌 白垩系 辫状河相沉积
下载PDF
丹霞地貌沟谷生态效应 被引量:19
17
作者 彭少麟 李富荣 +3 位作者 周婷 陈磊夫 陈宝明 彭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947-2953,共7页
以广东省丹霞山为研究实例,探讨丹霞地貌特殊的沟谷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丹霞地貌的特殊沟谷生态效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丹霞地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石峰隆起和沟谷凹陷,特殊的地貌环境使得沟谷中的生态因子与其它非丹霞地貌开... 以广东省丹霞山为研究实例,探讨丹霞地貌特殊的沟谷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丹霞地貌的特殊沟谷生态效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丹霞地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石峰隆起和沟谷凹陷,特殊的地貌环境使得沟谷中的生态因子与其它非丹霞地貌开阔区域产生差异,小气候相对封闭,水湿条件极好,为喜高温高湿的热带物种提供了较好的生存环境;沟谷所处位置的地理环境,如四周崖壁的光滑程度会影响到太阳光反射到沟谷的光强,这些都会对沟谷中的温湿度产生影响。第二是丹霞地貌特殊的生态条件,为沟谷地带孕育出一批热带性较强的分类群提供了可能,与相近纬度的诸多植被相比,丹霞地貌植物区系热带性明显增强,热带分布区类型所占比重比同纬度区域要大10%以上,大多数沟谷中热带性物种分布现象比较明显,藤本分布较多,蕨类植物也较丰富,耐水湿的植物区系发育良好;这实际上造成了植物水平分布上的移位,使中亚热带区域中分布有南亚热带甚至热带区域的物种,出现了由于其特殊的沟谷地貌效应而形成的与其地貌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演替顶级群落类型,称为地貌顶级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沟谷地貌效应 地貌顶级群落 小气候 热带性物种
下载PDF
江西信江盆地白垩系沉积体系及其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被引量:30
18
作者 郭福生 朱志军 +1 位作者 黄宝华 姜勇彪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4-964,共11页
根据野外沉积层序、岩石学特征、古生物资料和地貌景观特征,本文对江西信江盆地白垩系沉积相进行了初步分析,首次探讨了沉积体系与丹霞地貌发育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信江盆地白垩系主要发育4种沉积体系,即冲(洪)积、三角洲、湖泊和扇三... 根据野外沉积层序、岩石学特征、古生物资料和地貌景观特征,本文对江西信江盆地白垩系沉积相进行了初步分析,首次探讨了沉积体系与丹霞地貌发育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信江盆地白垩系主要发育4种沉积体系,即冲(洪)积、三角洲、湖泊和扇三角洲。早白垩世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扇三角洲相沉积,晚白垩世从盆地南缘到北缘大致为洪冲积相→辫状河流→三角洲→滨浅湖→三角洲→辫状河流→洪冲积相的展布方式。研究表明,该区丹霞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上白垩统冲积扇、辫状河相沉积产物,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与盆地冲积扇、辫状河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沉积亚相、微相类型对丹霞地貌的发育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江盆地 沉积体系 白垩系 丹霞地貌
下载PDF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地貌成景系统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36
19
作者 郭福生 姜勇彪 +2 位作者 胡中华 刘林清 李虹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201,共7页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分布着大量以石寨、石墙、巷谷、峰林、石峰、石柱、石崖、巷谷、一线天、造型石等景观类型,它们形成于晚白垩系龟峰群,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之一。其形成不仅与红层、构造及流水等外营力等构成了丹霞地貌的...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分布着大量以石寨、石墙、巷谷、峰林、石峰、石柱、石崖、巷谷、一线天、造型石等景观类型,它们形成于晚白垩系龟峰群,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分布区之一。其形成不仅与红层、构造及流水等外营力等构成了丹霞地貌的成景系统因素有关,而且也与它们在信江盆地内的空间位置相关,共同制约着不同位置上丹霞地貌的演化进程及其景观总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成景系统 演化模式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
下载PDF
贵州赤水南部地区丹霞地貌类型特征及成因演化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霞 何庆成 +3 位作者 董颖 曹晓娟 王智勇 段学敏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1-508,共8页
贵州赤水南部地区广泛分布着白垩系嘉定群巨厚红层,受构造活动、流水侵蚀、风化剥蚀和重力崩塌等内外力地质作用影响,形成了类型丰富的丹霞地貌景观。本文将丹霞地貌的类型特征与成因演化相结合,按主导动力对丹霞地貌进行分类,包括丹霞... 贵州赤水南部地区广泛分布着白垩系嘉定群巨厚红层,受构造活动、流水侵蚀、风化剥蚀和重力崩塌等内外力地质作用影响,形成了类型丰富的丹霞地貌景观。本文将丹霞地貌的类型特征与成因演化相结合,按主导动力对丹霞地貌进行分类,包括丹霞构造地貌、丹霞水蚀地貌、丹霞风化地貌和丹霞重力地貌等类型,并对典型的代表景观特征进行描述。重点分析了赤水南部地区丹霞地貌的成因演化过程,从地质学的角度揭示出丹霞地貌景观的成因演化机理,起到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开展地学研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地貌 类型 特征 成因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