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体: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中介体”——兼论智能体在新闻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作者 杨保军 孙新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4年第3期3-23,共21页
认识智能体在新闻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智能体的性质。智能体既不是“人主体”,也不是“一般人造客体”,而是人类总体能力对象化的创造物,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中介体”。在新闻生产实践中,新闻智能体由提供算力的动... 认识智能体在新闻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智能体的性质。智能体既不是“人主体”,也不是“一般人造客体”,而是人类总体能力对象化的创造物,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中介体”。在新闻生产实践中,新闻智能体由提供算力的动力机器系统、结成网络的传动机器系统、供给算法的控制机器系统、直接参与新闻生产的工作机器系统共同构成。就目前来看,新闻智能体是创构、保障、调适新闻生产网络体系的基础设施型生产工具,它以新闻生产数据化的方式,催生出新的新闻劳动分工,从而在人与新闻双向运动中发挥中介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体 新闻生产 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中介体
下载PDF
关于教育管理活动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绵涛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39,共4页
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对所作用的对象有影响作用的个人或群体。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要发挥影响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力和相应的能力和知识。教育管理活动的客体主要是人,但有时也指物。教育管理活动主客体的关系首先... 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对所作用的对象有影响作用的个人或群体。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要发挥影响作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力和相应的能力和知识。教育管理活动的客体主要是人,但有时也指物。教育管理活动主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主客体状态之间的关系;然后才是教育管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活动 主体与客体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下载PDF
教育中“主体与客体之说”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9
3
作者 何玉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5-101,共7页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者提出了教育活动与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说",即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的理论。这一理论被广泛地接受并且发展成了我国教育的基础理论。该理论把教师和学...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者提出了教育活动与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说",即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的理论。这一理论被广泛地接受并且发展成了我国教育的基础理论。该理论把教师和学生二者对立起来,从二者中选择谁是"主体",谁是"客体",是对教育本质的曲解,是一大悖论。也正是这一"悖论"使我国当前教育出现了许多困惑和误区。只有彻底摒弃"教育中的主体和客体之说",树立教师"服务者",学生"学习者"的师生角色观,才能彻底挣脱这一"悖论"的影响和束缚,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客体 主体与客体之说 服务者 自主创新性学习者
下载PDF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与客体的本土化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广忠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3,共4页
对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与公共事业改革方向、途径的认识。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与客体必须从国情实际出发。现阶段,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由政府、执政党、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民众... 对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与公共事业改革方向、途径的认识。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与客体必须从国情实际出发。现阶段,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由政府、执政党、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民众构成的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则可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 主体与客体 本土化
下载PDF
论发生认识论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理论 被引量:2
5
作者 石向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1-16,共6页
论发生认识论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理论石向实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现代任何一种认识论都必须回答和说明的问题。对主体与客体以及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看法,是研究和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基石。发生认识论之所以能够在当代心理学和认识论研... 论发生认识论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理论石向实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现代任何一种认识论都必须回答和说明的问题。对主体与客体以及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看法,是研究和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基石。发生认识论之所以能够在当代心理学和认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及对心理学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亚杰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发生认识论原理》 主体客体 唯物主义反映论 认识论意义 客观性 认识活动 本体论 认识结构
下载PDF
论高师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互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建明 李同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38-140,共3页
在高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既要强化主体的主体性,又要增强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并正确把握双方关系和原则,增强和谐互动,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关键词 主体与客体 高师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和谐互动 实效性
下载PDF
主体与客体的双重陷落——后现代文化中女性身体的消费现象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春林 李晓花 《理论与创作》 2008年第2期40-42,共3页
后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在制造业驱动向内在消费业刺激的发展模式的转变,消费一词变得无处不在。消费概念通过对生活每个角落乃至对人的心灵的全面渗透,成为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消费社会使一切都模糊在物质与利益的盘... 后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在制造业驱动向内在消费业刺激的发展模式的转变,消费一词变得无处不在。消费概念通过对生活每个角落乃至对人的心灵的全面渗透,成为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消费社会使一切都模糊在物质与利益的盘算中,它让精神成为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心灵成为绚烂物品后的隐匿能指。在消费社会中最习见与最迷乱、最痛恨与最欢快的就是视觉里到处都充斥着身体的符号。而女性身体符号正是借消费快感从黑暗而隐蔽的历史阴影中走向耀眼而裸露的前台,实现一次意气昂扬也是被愚弄的狂欢。法国社会学教授让·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论述到身体消费时说:“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它比负载了全部内涵的汽车还要负载了更沉重的内涵。这便是身体……今天的一切都证明身体变成了救赎物品。在这一心理和意识形态功能中它彻底取代了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现象 女性身体 后现代文化 主体与客体 《消费社会》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经济增长方式 意识形态功能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与客体向度及其培育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芳 《党政论坛》 2013年第21期50-52,共3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既是一种思想体系、实践运动、社会制度,更是一种价值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既是一种思想体系、实践运动、社会制度,更是一种价值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是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运动的指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体与客体 社会主义运动 培育 向度 思想体系 社会关系 社会制度
下载PDF
个体与整体、主体与客体的互涉——论李金发诗中的多维象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哈建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1-84,共4页
受象征主义的影响,李金发走上了象征主义的道路,他的诗歌中有着多维意象:象征主体(诗人和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和象征客体(被表现和被用来表现、象征的对象)之间的意合神涉,象征的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契合互涉。
关键词 象征主义 意象 个体与整体 主体与客体 互涉
下载PDF
概论主体与客体的四重关系
10
作者 周荫祖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5期40-42,77,共4页
主体和客体作为认识结构的两极,不是预先给定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在实践总体中生成与创造、建构与重构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 作为现实主体的人,其... 主体和客体作为认识结构的两极,不是预先给定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在实践总体中生成与创造、建构与重构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 作为现实主体的人,其规定性至少有三:一是客观现实性。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肉体的,自然力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简言之,主体首先是一种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且,对于人的活动来说,“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二是自觉能动性。马克思主体观的本质规定性是“实践存在物”,是“感性活动“,而不是“感性存在”。人区别于物的能动性就在于它具有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鉴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重关系 理想客体 实践关系 主体与客体 客体 真与善 价值关系 认识关系 审美关系 主体本质力量
下载PDF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解读《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
11
作者 毕懿晴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0-22,共3页
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体现了审美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马克思还阐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审美中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通过人的本质力... 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体现了审美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马克思还阐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审美中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通过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实践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主体与客体 审美 实践
下载PDF
主体与客体之间——写作教学中的哲学思考
12
作者 林东源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97-99,共3页
鲁迅先生说过:“作文即好象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①作文“无秘诀”,不能“祖传”;说明这种高级的精神劳动主要靠的是作者得之于心而运之于意,只能意会,难于言传,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 鲁迅先生说过:“作文即好象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①作文“无秘诀”,不能“祖传”;说明这种高级的精神劳动主要靠的是作者得之于心而运之于意,只能意会,难于言传,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写作具有很强的主体性和意向性。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写作主体 意向性 主体与客体 “本质力量” 对象化 制约作用 毛泽东 存在主义 感性活动
下载PDF
浅谈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铧 《医院院长论坛-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4-45,50,共3页
本文探讨了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和客体关系问题;简析了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提出了开展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强化客体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客体主动配合主体实施教育管理计划;②客体以自己的威望... 本文探讨了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和客体关系问题;简析了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提出了开展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强化客体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客体主动配合主体实施教育管理计划;②客体以自己的威望、素质和能力影响思想政治工作主体;③客体自觉地把自身的思想转化为行动,用正确的思想指导实践。实践证明,这对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老干部工作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下载PDF
论决策主体与客体的优化
14
作者 宋玉祥 孙连香 《行政与法》 1997年第3期45-46,共2页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固然是进行决策活动必须遵循的两个密切联系的重要思想原则,可是,要真正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还必须重视这两个思想原则的至关重要的基本前提,即决策客体与决策主体的优化.这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并影响决策...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固然是进行决策活动必须遵循的两个密切联系的重要思想原则,可是,要真正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还必须重视这两个思想原则的至关重要的基本前提,即决策客体与决策主体的优化.这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并影响决策成败得失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与客体 决策科学化 决策客体 决策主体 民主化 决策活动 决策体制 决策者 决策对象 思想原则
下载PDF
“物”的诱惑——鲍德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的主体与客体
15
作者 余睿 金怡 《新丝路(下旬)》 2016年第11期239-,共1页
本论文主要围绕鲍德里亚(Jean Boudrillard,1929—2007)对于"主体与客体"对立传统关系的颠覆性论述进行阐释和讨论。鲍德里亚关于物的概念的论述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哲学中的"客体"的含义。鲍德里亚为"物"... 本论文主要围绕鲍德里亚(Jean Boudrillard,1929—2007)对于"主体与客体"对立传统关系的颠覆性论述进行阐释和讨论。鲍德里亚关于物的概念的论述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哲学中的"客体"的含义。鲍德里亚为"物"正名,他指出客体已经取代了主体在以往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德里亚 主体与客体 “物” “诱惑”
下载PDF
刘勰论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初探
16
作者 傅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94-99,共6页
着重探讨了《文心雕龙》对写作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认识。对刘勰既强调客体激发创作激情和作为写作材料等重要作用,又重视主体的主导地位和对客体的能动改造,通过“情以物迁”、“物以情观”的双向矛盾运动可达到物我交... 着重探讨了《文心雕龙》对写作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认识。对刘勰既强调客体激发创作激情和作为写作材料等重要作用,又重视主体的主导地位和对客体的能动改造,通过“情以物迁”、“物以情观”的双向矛盾运动可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对刘勰既重视内容的决定作用和核心地位,又不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求达到“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写作主体与客体 内容与形式 辩证关系
下载PDF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主体与客体—自我异化和产品异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南宁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29-36,共8页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发现和出版后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说,很象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历史命运的一个缩影。《手稿》问世后,就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特别是其中的异化理论,吸引了各种关心马克思...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发现和出版后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说,很象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历史命运的一个缩影。《手稿》问世后,就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特别是其中的异化理论,吸引了各种关心马克思主义的人。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甚至把消除异化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并在实践上自觉地注意克服实际存在的异化现象。所有这些,都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自我异化 马克思异化理论 劳动者 黑格尔 绝对精神 私有财产 对象化 主体与客体 异化劳动理论 费尔巴哈
下载PDF
“文以识为本”——谈修志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18
作者 党戈 《黑龙江史志》 1995年第3期20-21,共2页
当年,毛泽东同志发表《沁园春·雪》以后,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寻常的反响.身居国民党总裁的蒋介石曾急不可耐地给一批秀才下令一定要出赶上或超过毛泽东这篇诗词的佳作。结果,写了一篇又一篇终难如愿。
关键词 主体与客体 记述对象 编纂者 “识” 《沁园春·雪》 修志 内在联系 毛泽东 东北沦陷时期 蒋介石
下载PDF
解读内部审计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
19
作者 刘霞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8年第4期38-38,共1页
企业内部审计是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强化业务基础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内部审计机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所在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秩序,促进内部管理良性运转。内审中的“审”与“被审”双方,即审计主体与客体是审计矛盾统... 企业内部审计是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强化业务基础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内部审计机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所在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秩序,促进内部管理良性运转。内审中的“审”与“被审”双方,即审计主体与客体是审计矛盾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企业内审人员与企业内部被审计单位其工作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内部审计 主体与客体 矛盾统一体 企业内部管理 被审计单位 业务基础建设 内部审计机构
下载PDF
一个艺术合题:主体与客体的融合
20
作者 邬锡鑫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5-30,共6页
这是一个难于掌握的艺术必然,这是一个永远需要的艺术合题——主体与客体的融合。艺术史上,许多大师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融合,取得了辉煌的不朽的艺术成果,这就当然要求美学理论对这种融合进行深入的研究。 16—17世... 这是一个难于掌握的艺术必然,这是一个永远需要的艺术合题——主体与客体的融合。艺术史上,许多大师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融合,取得了辉煌的不朽的艺术成果,这就当然要求美学理论对这种融合进行深入的研究。 16—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弗·培根用拉丁文为艺术下了个定义:Ars est homo additus naturae。意思为: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乘。培根没有说“相加”,而是说“相乘”,因为相加表明的只是一种简单的组合关系,只有相乘才能表明二者的融合。当然,培根用“相乘”来表述艺术主体与艺术客体的相互溶解和化合,显得还不够精细,但他的这个定义的确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题 主体与客体 正题 艺术创作 反题 艺术主体 艺术客体 艺术家 思想感情 现实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