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延续性护理对预后影响Meta分析
1
作者 张文婷 季红 +2 位作者 张明明 杜园园 彭燕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6期45-49,共5页
目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和预后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Science Direct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心血管疾病、动... 目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和预后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Science Direct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心血管疾病、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术后护理及预后等关键词检索术后延续性护理随机对照研究(RCT)相关文献,时限为2013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将符合要求的研究文献纳入研究并开展质量评价,再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RCT文献10篇,均为中文,涉及755例患者。Meta分析表明,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P<0.05)、提高依从性(P<0.01),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P<0.05,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疾病IABP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延续性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梗伴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孙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南通大学杏林学院附属建湖医院收治急性心梗伴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南通大学杏林学院附属建湖医院收治急性心梗伴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血清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6.67%vs 76.67%,χ^(2)=5.19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水平分别为(55.15±5.36)、(102.27±8.87)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4.48±6.23)、(113.48±10.48)mL,均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水平则均高于对照组[(50.59±4.88)%vs(43.62±4.18)%、(51.59±5.01)mL vs(44.49±4.38)mL,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73±2.34)mg/L vs(37.62±3.56)mg/L、(16.94±1.44)ng/L vs(24.42±2.16)ng/L、(355.50±33.79)ng/L vs(411.60±38.51)ng/L,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梗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左西孟旦的治疗效果可靠,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左西孟旦 心功能
下载PDF
一体化干预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中的效果
3
作者 陈爽 徐文晶 +1 位作者 李赛 吴欣欣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中应用一体化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行IABP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每组2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一体化干...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中应用一体化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行IABP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每组2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一体化干预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的负性情绪评分、舒适状况、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参照组的26.92%(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ABP治疗中应用一体化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情绪 急性心肌梗死 舒适度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任彦锋 郭晶晶 +4 位作者 王增夏 冯蕊涵 王雪宁 杨树涵 邢永生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循环支持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8)接受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与对照组(n=52)单纯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两组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血氧、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治疗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以及肌钙蛋白I(cTnI)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动脉楔压(PCWP)和中心静脉压(CVP)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BP)和动脉收缩压(SB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乳酸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新发脑血管意外事件和发心房颤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部感染、下肢缺血、急性肾损伤以及消化道出血发生比例低于观察组,但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以及30d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血流动力学、血氧的改善更显著,且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下肢缺血、急性肾损伤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较体外膜肺氧合重,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临床应用(附64例报告)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玲玲 陈绍良 +2 位作者 段宝祥 常芸 阚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运用效果。方法64例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IABP治疗。机器为Datascope system97E型反搏仪,均采用40ml型球囊导管,反搏持续时间为24~... 目的 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运用效果。方法64例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IABP治疗。机器为Datascope system97E型反搏仪,均采用40ml型球囊导管,反搏持续时间为24~144h,经在IABP支持下,64例中62例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术,2例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结果 64例患者中死亡18例,病死率为29.7%。结论 IABP支架下,积极进行血管重建治疗方能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ABP 急性心肌梗死 AMI 心源性休克 治疗 临床资料
下载PDF
38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3
6
作者 张海泳 沈玉枝 +1 位作者 王贵芝 顼志敏 《护理研究》 2001年第3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护理 并发症 栓塞 下肢缺血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周昭仑 肖长华 +2 位作者 杨希立 李键民 胡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3期102-102,105,共2页
目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术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2 4例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常治疗下 ,其中 16例予IABP治疗。结果 :16例接受IABP治疗后 ,14例 (87.5 % )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休克纠正 ;而对照... 目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术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2 4例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常治疗下 ,其中 16例予IABP治疗。结果 :16例接受IABP治疗后 ,14例 (87.5 % )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休克纠正 ;而对照组则只有 2例 (2 5 % )得以改善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IABP术是治疗AMI并心源性休克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源性休克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守力 韩雅玲 +5 位作者 荆全民 王祖禄 王冬梅 邓捷 杨桂棠 于海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发心源性休克(CS)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ACS并发CS在床旁安置IABP的患者的资料,分析床旁植入IABP的成功率和IABP使用的时限及并发症,同时比较20例单纯IABP... 目的:探讨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发心源性休克(CS)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ACS并发CS在床旁安置IABP的患者的资料,分析床旁植入IABP的成功率和IABP使用的时限及并发症,同时比较20例单纯IABP患者和36例IABP结合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IABP使用时间和住院存活率的差别.结果:床旁IABP植入的成功率高(98.2%),并发症少(12.5%),最长可使用888h,IABP+PCI组的IABP使用时间小于单纯IABP组(91±10vs166±18,P<0.05),且住院存活率高于单纯IABP组(72.2%vs40.0%,P<0.05).结论:早期床旁植入IABP救治ACS合并CS安全有效,具可行性.IABP与PCI结合治疗可提高此类患者的住院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急性冠脉综合征 存活率
下载PDF
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老年心源性休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唐昱 魏春燕 +4 位作者 葛郁芝 盛国太 余茂生 吴志勇 张繁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2-432,共1页
心源性休克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泵功能衰竭,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可增加冠状动脉灌注、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心源性休克 疗效分析 主动脉搏术 心脏泵功能衰竭 老年 治疗 床旁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元 肖华 +2 位作者 张金霞 黄军 向定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681-68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后,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68例因AMI合并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应用IABP辅助治疗的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后,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68例因AMI合并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应用IABP辅助治疗的患者,根据其临床转归分为好转、死亡两组。对两组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既往冠心病史、入院时心率、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病变血管支数、发病至行IABP术时间、TIMI血流、罪犯血管14项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的死亡率为47.06%,所有危险因素中,罪犯血管是影响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其余危险因素均未影响预后(P〉0.05)。罪犯血管组间比较显示,前降支与其他罪犯血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047,95%CI 0.004~0.547,P=0.015)。结论罪犯血管是AMI合并CS或血流动力学紊乱应用IABP辅助治疗后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前降支病变患者应用IABP辅助治疗后可降低住院期间死亡率,左主干、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应用IABP辅助治疗后未能降低住院期间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紊乱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下载PDF
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26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卫生 刘兵 +2 位作者 李成祥 李伟 王海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37-83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心源性休克 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治疗 病因学
下载PDF
经肱动脉与经股动脉路径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吴铿 游琼 +4 位作者 郑锡锋 李腾 叶少强 莫海亮 黄瑞娜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经肱动脉与股动脉路径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TBA-IABP与TFA-IAB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广东医学...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经肱动脉与股动脉路径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TBA-IABP与TFA-IAB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行TBA-IABP及TFA-IABP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9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TBA-IABP组(46例)和TFAIABP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TFA-IABP组相比,TBAIABP组IABP开始工作至CS缓解时间、总住院时间、穿刺点压迫时间均降低[(44±10.6)h比(65±12.5)h;(154±26.6)h比(236±34.2)h;(3±1.6)min比(25±10.2)min,P均<0.05];TBA-IABP组迷走神经反射、血肿和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也较TFA-IABP组低(2%比10%;2%比8%;0比4%,P均<0.05);相应TBA-IABP组CS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TFA-IABP组(87%比73%,P=0.047)。TBA-IABP组有2例出现轻度远端肢体血运欠佳,但经解痉镇痛症状缓解。结论对AMI合并CS患者,TBA-IABP的血管并发症发生少,且CS抢救成功率高,其机制可能与TBAIABP有利于局部压迫止血、无体位限制(患者可半坐卧位)、患者痛苦小和心理压力轻(减少交感神经张力)有关,作为可选择的血管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动脉 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泵衰竭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围术期血液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22
13
作者 韩晓霞 李秀兰 +2 位作者 刘秀红 周萍 但国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760-762,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泵衰竭(CS)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围手术期内血液动力学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泵衰竭的患者52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观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泵衰竭(CS)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围手术期内血液动力学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泵衰竭的患者52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4例)。观察组应用介入手术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对照组单纯应用介入手术治疗。应用多参数血流动力学检测仪观察术前、术后1 h及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1 h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显著好转(P<0.05),且术后24 h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S抢救成功率、尿量、肺水肿发生率、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PCI成功率方面两组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泵衰竭的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降低住院期间病死率,且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泵衰竭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许燕莉 罗美宜 许永霞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r aortic balloon pump,IABP)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给予46例行IABP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术后5d观察患者焦虑及不适症状情况。结果 46例患者焦虑评分为(1.22±0.3)分,属于轻度焦虑...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r aortic balloon pump,IABP)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给予46例行IABP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术后5d观察患者焦虑及不适症状情况。结果 46例患者焦虑评分为(1.22±0.3)分,属于轻度焦虑状态;不适症状在舒适护理后5d内得到缓解。结论 IABP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后,能有效缓解IABP患者术后过度的紧张心理及不适,提高患者生理与心理上的舒适感,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焦虑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宁小方 姬富才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442-14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急诊PCI治疗病人106例,按照是否采用IABP支持,分为对照组(未行IABP...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急诊PCI治疗病人106例,按照是否采用IABP支持,分为对照组(未行IABP)和观察组(行IABP)。比较两组病人术后2 d时血液动力学变化,3 d时心肌酶学变化,术后3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室舒张末径(LVEDD)的变化,3个月内两组病人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 d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时心肌酶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在术后3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LVEDD在术后3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3个月时死亡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再发心肌梗死以及血栓形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ABP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能有效的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增强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成功救治重症心肌炎并发心源性休克1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星宇 吕利雄 徐欣晖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6-116,共1页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成功救治重症心肌炎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1例,报告如下。 1病历简介 患者男性,48岁,因胸闷、气促、心悸、少尿3d,加重半日入院,3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入院查体:患者端坐呼吸、...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成功救治重症心肌炎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1例,报告如下。 1病历简介 患者男性,48岁,因胸闷、气促、心悸、少尿3d,加重半日入院,3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入院查体:患者端坐呼吸、气促、唇绀.心率(HR)140次/min,心尖部听诊可闻及奔马律,血压(BP)95/52mmHg(1mmHg=0.133kPa),血氧饱和度(SO2)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休克 心源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8
17
作者 何佩丽 黄水英 李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7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20例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好球囊护理,加强循环系统监测,预防并发症。结果:该组患者手术成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得到较满意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20例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好球囊护理,加强循环系统监测,预防并发症。结果:该组患者手术成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得到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为心脏辅助循环装置,护士在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可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IABP治疗成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春来 胡恺 +2 位作者 陈淑真 许贤彬 吴平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40例,均为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IABP治疗;对照组20例继续常规药物...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40例,均为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IABP治疗;对照组20例继续常规药物治疗,不予IABP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20例患者住院期间3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其余12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对照组中5例死亡,10例自动出院,5例症状改善.左心功能不全加重、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治疗组也低于对照组;下肢动脉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疗程短于对照组.结论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对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确切,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疗效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左心功能不全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护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潘敏 李本玲 喻贤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0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观察分析20例AMI患者IABP治疗前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和尿量数据,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观察分析20例AMI患者IABP治疗前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和尿量数据,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评价预后的改善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术后2例发生出血或局部血肿并发症;16例病情好转,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4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相关监测指标显示,治疗前后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尿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在对AMI患者进行IABP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明显促进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护理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重症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宿学家 张慧颖 +3 位作者 张志勇 范波 林庆录 李松龄 《心脏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重症冠心病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自2005年7月-2014年1月,作者所在科室共手术治疗的重症冠心病65例,其中应用IABP34例,分为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21例,术中或术后补救性应...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重症冠心病外科治疗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自2005年7月-2014年1月,作者所在科室共手术治疗的重症冠心病65例,其中应用IABP34例,分为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21例,术中或术后补救性应用IABP13例。结果: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9%低于术中或术后补救性应用IABP组(31%),但差异未到达统计学显著水平(P=0.11)。两组IABP应用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居留时间分别为:[(32±18)h vs.(55±22)h,P〈0.05];[(122±37)min vs.(167±74)min,P〈0.05];[(36±18)h vs.(60±22)h,P〈0.05]和[(52±13)h vs.(57±21)h,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辅助可降低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到9%,明显减少IABP应用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在外科治疗重症冠心病时,IABP使用适应证应当适当放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重症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围术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