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托邦情结与《文城》《边城》的归乡书写
1
作者 翟文辉 陈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8-84,共7页
作为对“现代”反应的产物,《边城》和《文城》都力图用片段的时间和零星的历史资料重新拼凑湘西和江南的一段历史图景,并让其在“现代”时间和历史概念的参与中有效地介入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以乌托邦为情结中介完成各自的“归乡”书... 作为对“现代”反应的产物,《边城》和《文城》都力图用片段的时间和零星的历史资料重新拼凑湘西和江南的一段历史图景,并让其在“现代”时间和历史概念的参与中有效地介入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以乌托邦为情结中介完成各自的“归乡”书写。这段历史图景以空间为依托,借助沈从文的经验体知和余华的童年家乡,完成各自的精神乌托邦,展现各自“归乡”书写中的心理幻想。可时间和历史的双向互动导致文本呈现的空白和裂缝,理想的乌托邦构建也反向喻指精神“失”乐园。异时共地的空间表面是沈从文和余华归乡所在,实质是从现代的批判性入手,重新认知中国古代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承接和转换的可行性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情结:《边城 《文城》 归乡 “失”乐园
下载PDF
论师陀的“乌托邦”情怀
2
作者 张冉 《南腔北调》 2024年第3期33-41,87,共10页
“乌托邦”情怀是师陀的重要精神特质,师陀以此为根基构建出潜藏于乡村—都市双重批判下的“乌托邦”精神家园。以“乌托邦”情怀为着力点深入探究师陀的精神世界,分析其作品的独特性,观照隐于文字中容易被人忽略的对现实世界“审美超越... “乌托邦”情怀是师陀的重要精神特质,师陀以此为根基构建出潜藏于乡村—都市双重批判下的“乌托邦”精神家园。以“乌托邦”情怀为着力点深入探究师陀的精神世界,分析其作品的独特性,观照隐于文字中容易被人忽略的对现实世界“审美超越”,有助于更全面、充分地了解和展现师陀的创作和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陀 乌托邦”情怀 精神还乡 乡土情结
下载PDF
《边城》与道德乌托邦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洁 刘乃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06-111,共6页
《边城》创造了一个传统性的道德乌托邦,旨在批判受到工业文明污染的现代社会,并宣传自己的德治理想,但其强烈的悲剧意识却又宣告了这一道德乌托邦的破灭。
关键词 《边城 道德乌托邦 德治 悲剧
下载PDF
教育:难解的乌托邦情结 被引量:6
4
作者 孙传宏 孙元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共5页
:教育因其表现着对“不在场”的未来价值理想的不懈追求 ,因而具有鲜明的乌托邦精神。教育的乌托邦精神铸就了教育的超越品性 。
关键词 教育 难解 乌托邦情结
下载PDF
欧洲文学的乌托邦情结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志斌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1-116,共6页
在欧洲文学史上 ,许多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过乌托邦思想 ,从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剧本《鸟》开始 ,后来又历经托马斯·莫尔、康帕内拉、摩莱里、伏尔泰、孟德斯鸠、歌德、巴尔扎克、哈代、车尔尼雪夫斯基、乔治·... 在欧洲文学史上 ,许多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过乌托邦思想 ,从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剧本《鸟》开始 ,后来又历经托马斯·莫尔、康帕内拉、摩莱里、伏尔泰、孟德斯鸠、歌德、巴尔扎克、哈代、车尔尼雪夫斯基、乔治·桑和雨果等欧洲作家的创作 ,欧洲文学的乌托邦情结得以生成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文学 情结 乌托邦思想 作家 哈代 乔治·桑 巴尔扎克 托马斯 孟德斯鸠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下载PDF
人文精神与乌托邦情结──对人文精神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7
6
作者 贺来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0-15,共6页
在目前学界关于人文精神的热烈争论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透露出一种乌托邦主义的倾向,这是人文精神探寻中的“乌托邦情结”.它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道德浪漫主义倾向;二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倾向;三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脱节... 在目前学界关于人文精神的热烈争论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透露出一种乌托邦主义的倾向,这是人文精神探寻中的“乌托邦情结”.它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道德浪漫主义倾向;二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倾向;三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相脱节的倾向。哲学中的唯理论信念是乌托邦情结的最根本的理论基石和思想预设、这一唯理论哲学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一是在现象界背后设定不动的本体和实体的本体形而上学;二是以给定的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为前提,又要统一二者的主体形而上学。唯理论哲学的根本失误在于它对人们现实生活世界的否定和对“另一个世界”的执着和迷狂,由此而成为把人文精神的追求导向乌托邦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根源。它具体表现为认识论上的客观主义、生在论的真善一体论和人性论中忽视人之有限性的倾向。而超越了人文精神追求中的这种马托邦情结之后,我们要营造新的人文精神。新人文精神不是排它独断的,不是要消除多极的存在,而是对多样性价值的尊重与宽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乌托邦情结 理论哲学 主体形而上学 客观主义 认识论 人文知识分子 人的有限性 生存论 唯理论
下载PDF
论汪曾祺小说的乌托邦情结——构筑桃花源境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民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0年第3期122-123,共2页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濡染和明清后士大夫精神气质与文化心态影响的汪曾祺在屡受磨难、饱经风霜之后,痛苦又无奈地选择了远离社会政治,着力构筑温馨和谐的乌托邦以躲避矛盾和纠纷的道路,但同时其作品中也流露出对人世、人生与人性的关怀和...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濡染和明清后士大夫精神气质与文化心态影响的汪曾祺在屡受磨难、饱经风霜之后,痛苦又无奈地选择了远离社会政治,着力构筑温馨和谐的乌托邦以躲避矛盾和纠纷的道路,但同时其作品中也流露出对人世、人生与人性的关怀和悲悯。其作品中营造的温馨恬静的氛围、至真至纯的人性和民俗、淳朴清新的桃花源境深深吸引着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小说 创作倾向 乌托邦情结 桃花源境
下载PDF
《边城》中的恋父情结与情爱悲剧 被引量:1
8
作者 段新权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6-39,共4页
沈从文的《边城》展示了一个地处边远的田园牧歌世界 .生存的默契与依恋跨越了伦理界限 ,凸现在翠翠与祖父的情感世界中。这种默契与依恋铸就了翠翠的情爱悲剧。
关键词 《边城 恋父情结 情爱悲剧 沈从文 伦理 小说 人物形象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诗意“香格里拉”的守望者——沈从文《边城》的家园情结 被引量:2
9
作者 鲁建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58-59,96,共3页
《边城》是沈从文美丽而伤感的恋乡梦,是沈从文充满诗意的精神归宿—"香格里拉"。湘西的山水孕育了他的家园情结,人性眷恋中蕴藏着浓浓的家园情怀,使他成为诗意"香格里拉"的守望者。
关键词 沈从文 《边城 家园情结
下载PDF
鲁迅作品中的乌托邦情结 被引量:2
10
作者 汲安庆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40-43,共4页
鲁迅作品中的乌托邦情结集中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这些人物形象揭示的是人尚未实现的状态或者部分实现的状态,看似描述当下,实则指向未来。这种乌托邦情结构成了鲁迅人格的主要特质,推动他不断走向自我生命的超越,也帮助他实现了对... 鲁迅作品中的乌托邦情结集中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这些人物形象揭示的是人尚未实现的状态或者部分实现的状态,看似描述当下,实则指向未来。这种乌托邦情结构成了鲁迅人格的主要特质,推动他不断走向自我生命的超越,也帮助他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叛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乌托邦情结 现实批判 生命超越 文化叛逆
下载PDF
论《边城》是农耕文化情结的必然产物
11
作者 唐霞 赵耀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5-36,共2页
以恩格斯的“合力说”解读《边城》,可以看到其折射出的古老农业中国向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转换,透视出沈从文固守传统、渴望宁静纯真的原始欲望和逃避现状的农耕文化情结。
关键词 边城 文化情结 农耕 现代化
下载PDF
寻找通向彼岸之桥——试析《边城》与《格列弗游记》的乌托邦主题
12
作者 孙旸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36-139,共4页
“乌托邦”作为人们一直渴望和寻找的梦想,在中外众多的文学作品里多有反映。沈从文的《边城》和斯威夫特的《格列弗游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其乌托邦主题有很大不同。二者一个重构过去,一个虚拟未来,以不同的视角揭示了一个相同的主题:... “乌托邦”作为人们一直渴望和寻找的梦想,在中外众多的文学作品里多有反映。沈从文的《边城》和斯威夫特的《格列弗游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其乌托邦主题有很大不同。二者一个重构过去,一个虚拟未来,以不同的视角揭示了一个相同的主题:美好的乌托邦是以放弃精神、灵魂、自由为代价的,而人又不可能做出真正的选择。因此,人类永远找不到通向彼岸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城 格列弗游记 乌托邦
下载PDF
好莱坞电影的乌托邦情结
13
作者 刘焱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27,共3页
好莱坞,作为一个造梦的地方,吸引了很多人,成就了很多人,也成就了美国梦。"乌托邦"之梦是众多美国梦中的一个。美国文化中始终伴随着这样的梦,他们乐观豁达的性格想必就源于此。好莱坞电影也始终伴随着这样的梦,这就必然注定... 好莱坞,作为一个造梦的地方,吸引了很多人,成就了很多人,也成就了美国梦。"乌托邦"之梦是众多美国梦中的一个。美国文化中始终伴随着这样的梦,他们乐观豁达的性格想必就源于此。好莱坞电影也始终伴随着这样的梦,这就必然注定了它的不同。好莱坞电影中的乌托邦情结是一种美好憧憬,这种憧憬是伴随着好莱坞的电影发展而发展的,是一种事物理想化。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主流价值观念、乐观的情感性、故事的非逻辑性和娱乐的至上性,这是本文着重要探究的,并力求将其很好地诠释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 美国梦 乌托邦 情结
下载PDF
余光中《乡愁》诗中的乌托邦家园情结
14
作者 杜红蓉 郭华俊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9年第1期33-34,共2页
“乌托邦”这一概念出自于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不朽巨著《乌托邦》,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即“乌有之乡”。“乌托邦”常用于比喻无法实现的理想... “乌托邦”这一概念出自于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不朽巨著《乌托邦》,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即“乌有之乡”。“乌托邦”常用于比喻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会。在今天,它的意义变得更加广泛,有时破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现实的尝试;育时破用来表示某些妤的。但是无法实现的建议、愿望、计划等,甚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乡愁》诗 家园情结 空想社会主义者 余光中 乌托邦 “没有” 托马斯
下载PDF
网络文学的乌托邦情结
15
作者 黄海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80-82,共3页
网络为文学提供了自治开放的传播环境、即时交互的交流方式、客观公正的评判机制、虚拟真实并存的写作乐趣,因而引发了写手的乌托邦情怀,表现为作品中多重话语的异质共存、权威削弱的审美狂欢。但是,这样众声喧哗的狂欢反而湮没了各自... 网络为文学提供了自治开放的传播环境、即时交互的交流方式、客观公正的评判机制、虚拟真实并存的写作乐趣,因而引发了写手的乌托邦情怀,表现为作品中多重话语的异质共存、权威削弱的审美狂欢。但是,这样众声喧哗的狂欢反而湮没了各自的声音。对网络文学的环境进行规范,对受众加以引导,才有可能把这种基于现实社会的追求和期待加以实现,才有可能接近这样的社会理想状态,为文学的终极理想的不断接近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乌托邦情结 多重话语 消解中心
下载PDF
还乡情怀与乌托邦终结论——海德格尔与马尔库塞乌托邦情结比较
16
作者 刘海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2期30-32,共3页
西方的人本主义美学家对个体生存困境的审美救赎,基本上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审美乌托邦的色彩。然而,相比海德格尔在诗意的追寻中向古希腊的回归,马尔库塞"乌托邦终结"论具有明显地向未来可能性探索的理论勇气。造成他们这... 西方的人本主义美学家对个体生存困境的审美救赎,基本上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审美乌托邦的色彩。然而,相比海德格尔在诗意的追寻中向古希腊的回归,马尔库塞"乌托邦终结"论具有明显地向未来可能性探索的理论勇气。造成他们这种明显的理论差异的原因是: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思想既贯通整个人本主义美学家的浪漫主义气息,又沾染了德国美学家的气质,更关键的是,他的理论生成的社会语境决定了其美学思想的个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乌托邦 马尔库塞 海德格尔 终结论 情结 情怀 还乡 人本主义
下载PDF
乡土乌托邦的破毁与重建──读解《边城》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维保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419-423,共5页
对现实的深刻焦虑和对理想人性的追寻并存于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焦虑使他不能不将作品的故事处理为悲剧的结局,将这座人性的小庙破毁;而追寻则使他竭力将“边城”理想化,使其成为具有中国乡土特色的伦理乌托邦。
关键词 沈从文 <<边城>> 乡土乌托邦 小说 文学研究
全文增补中
《受活》在历史语境中的乌托邦情结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鸿达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61-64,共4页
阎连科的《受活》运用怪诞的手法,在历史叙事中对生命的本源意义和主人公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描摹和展示。但在反复推演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下"发展"所面临的文化困境的同时,又借助历史语境中呈现出乡村乌托邦图景的巨大诱惑力,以... 阎连科的《受活》运用怪诞的手法,在历史叙事中对生命的本源意义和主人公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描摹和展示。但在反复推演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下"发展"所面临的文化困境的同时,又借助历史语境中呈现出乡村乌托邦图景的巨大诱惑力,以独特的人文视角启迪人们对现实社会进行思考,其间既有苦涩也有幸福,使置身中国广大乡村之外的我们,在用怀疑的目光打量受活、以荒诞的心理阅读《受活》时,也会感受到以"善"为内核的真实的中国乡村的模糊映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语境 乌托邦 乌托邦情结
下载PDF
乌托邦的疑惧与破毁——以《边城》《九月寓言》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义报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9-54,共6页
一般认为 ,《边城》和《九月寓言》都营造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世界。但如果从两个文本中呈现的时间观念上考察 ,从《边城》中“水”和《九月寓言》中“大地”等中心意象上来考察 ,那么作家主体内心深处对于乌托邦存在的犹疑就会显现出来 ... 一般认为 ,《边城》和《九月寓言》都营造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世界。但如果从两个文本中呈现的时间观念上考察 ,从《边城》中“水”和《九月寓言》中“大地”等中心意象上来考察 ,那么作家主体内心深处对于乌托邦存在的犹疑就会显现出来 ,这最终导致了乌托邦存在的虚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城 《九月寓言》 乌托邦 "水" "大地" 意象 虚幻性 小说
下载PDF
浅析《边城》的“桃源”情结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敏敏 任强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3-37,共5页
"桃花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母题,在后世的文学书写中,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各种文本中。中国现代文学30年代,以沈从文为代表,面对人性异化的现实状况,对"桃花源"这一母体进行了现代重塑。在小说《边城》中... "桃花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母题,在后世的文学书写中,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各种文本中。中国现代文学30年代,以沈从文为代表,面对人性异化的现实状况,对"桃花源"这一母体进行了现代重塑。在小说《边城》中,通过平和自由的自然风俗、人与人之间淳朴的自然温情,谱写了一曲居于世俗之外的田园牧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边城 自然风俗之美 情感之美 桃源情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