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性直觉与言辞策略——乔治·奥本的客体派诗学
1
作者 殷晓芳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3期78-84,共7页
美国现代诗人乔治·奥本以法国诗哲雅克·马利坦的诗性直觉概念及其形式表现的美学理论为重要依据,使其早期的客体派思想逐渐发展成为将直觉主体观看的对象以及观看过程的意识行为同时写入诗歌的主题和形式的客体派诗学。奥本... 美国现代诗人乔治·奥本以法国诗哲雅克·马利坦的诗性直觉概念及其形式表现的美学理论为重要依据,使其早期的客体派思想逐渐发展成为将直觉主体观看的对象以及观看过程的意识行为同时写入诗歌的主题和形式的客体派诗学。奥本利用诗歌语言的内部逻辑、以语言自身的组织能量显现已被概念结构或因果逻辑压制的诗性意义。表现诗性直觉的言辞策略使奥本的客体派诗歌既涵纳物性的感觉又具有人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奥本 诗性直觉 言辞策略 客体派 诗学
下载PDF
构建跨文化文学史的特性:简论乔治·奥本和拉里·艾格纳的诗歌(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汉克.雷泽尔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2,共14页
20世纪美国两位重要诗人——乔治·奥本和拉里·艾格纳——尚不为中国学界熟知。奥本曾经是一名共产主义者,离开美国后在墨西哥度过了漫长岁月,其间停止诗歌创作长达25年之久,此后他重新拾笔创作的诗歌反映了他对于强调个体身... 20世纪美国两位重要诗人——乔治·奥本和拉里·艾格纳——尚不为中国学界熟知。奥本曾经是一名共产主义者,离开美国后在墨西哥度过了漫长岁月,其间停止诗歌创作长达25年之久,此后他重新拾笔创作的诗歌反映了他对于强调个体身份、认同集体和更具有集体意识的自我观念这两者相互冲突的动机所进行的深刻思考。天生残疾的艾格纳出版了30多部诗集,是语言派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并逐渐成为残障研究领域的关键人物。艾格纳能够敏感把握诗歌版面空间的可能性,能够专注于以类似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方式进行感知的行为,这些都为进一步研究其诗歌提供了充满希望的机会。本文探讨了奥本和艾格纳创作的能够与中国古典(和当代)诗歌形成跨文化跨语言生动对话的诗歌,既是向中国当代读者推介这两位诗人,也是展示一次构建跨文化文学史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文学史 乔治·奥本 拉里·艾格纳 中国诗歌
原文传递
创新诗歌的伦理批评与挑战(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汉克.雷泽尔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0,共14页
继聂珍钊教授开创了文学伦理学批评这一新的学术领域后,大量的研究集中于现代小说及其人物的伦理维度与伦理选择,不过,运用这一理论对美国创新型诗歌进行解读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也有益于这一理论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与创新型诗歌... 继聂珍钊教授开创了文学伦理学批评这一新的学术领域后,大量的研究集中于现代小说及其人物的伦理维度与伦理选择,不过,运用这一理论对美国创新型诗歌进行解读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也有益于这一理论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与创新型诗歌阅读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旨在拓展和评述文学伦理学批评。例如,乔治·奥本的作品及其生平就构成了挑战。本文从伦理出发,将创新型诗歌阅读的伦理维度从对虚构作品的二手阅读重新定位为一定意义上的由读者/批评者多维度参与的第一手体验、选择、行动。本文也考察了文学伦理学批评介入到对拉里·艾格纳诗歌的阅读过程。此外,本文还基于孔子与老子著作中表现的突出的伦理差异和认知差异对阅读创新型诗歌相关的伦理认知论特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伦理学批评 创新诗歌 老子 拉瑞·艾格纳 乔治·奥本 理解的局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