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蕉乙二醛酶基因MaGLO14的克隆及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功能鉴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菊华 邓成菊 +4 位作者 金志强 谢学立 贾彩红 张建斌 徐碧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92,共6页
为研究香蕉乙二醛酶基因的功能,根据香蕉果实采后早期成熟的抑制缩减杂交文库(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library,SSH)获得的香蕉乙二醛酶基因片段,首次从香蕉中克隆了乙二醛酶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MaGLO14。该cDNA的OR... 为研究香蕉乙二醛酶基因的功能,根据香蕉果实采后早期成熟的抑制缩减杂交文库(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library,SSH)获得的香蕉乙二醛酶基因片段,首次从香蕉中克隆了乙二醛酶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MaGLO14。该cDNA的ORF全长1 074 bp,编码358个氨基酸。BlastX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云杉(ABK22263)、葡萄(CBI23235)、葡萄柚(CAB09799)、棉花(ACJ11750)和蓖麻(EEF43857)有较高的一致性,分别为82%、83%、82%、80%、82%。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在香蕉根、茎、叶、花、果实中均有表达。在NaCl、低温、乙烯利胁迫处理后基因呈现上调表达;在干旱、涝害胁迫处理后基因呈现下调表达。该基因转化烟草显示能够增强转基因烟草离体叶片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乙二醛酶 克隆 表达分析 胁迫 转基因
下载PDF
乙二醛酶Ⅰ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智 闫世军 +2 位作者 王思彤 盛军 张文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8-431,共4页
乙二醛酶Ⅰ是人体中广泛存在的α-羰基醛解毒酶,能有效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形成。AGEs与其主要前体甲基乙二醛(MG)具有细胞毒性,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提高乙二醛酶Ⅰ活性有望成为缓解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新途径。
关键词 乙二醛酶 甲基乙二醛 α-羰基醛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糖尿病并发症 调控网络
下载PDF
乙二醛酶Ⅰ的结构、功能及其与阿尔采末病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闫世军 李智 张文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04-1408,共5页
胞质中的乙二醛酶系能有效去除胞内α-羰基醛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对细胞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乙二醛酶Ⅰ是该酶系的关键酶。α-羰基醛是体内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主要活性中间体。α-羰基醛和AGEs都能促进阿尔采末病(AD)的发... 胞质中的乙二醛酶系能有效去除胞内α-羰基醛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对细胞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乙二醛酶Ⅰ是该酶系的关键酶。α-羰基醛是体内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主要活性中间体。α-羰基醛和AGEs都能促进阿尔采末病(AD)的发生和发展。因此乙二醛酶Ⅰ的表达和酶活性水平与AD病变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酶 阿尔采末病 甲基乙二醛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α-羰基醛 调控网络
下载PDF
当归四逆汤对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及对乙二醛酶Ⅰ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晓晶 李晶 +5 位作者 于江波 王永彬 李欣 邢日新 明容美 张文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302-5304,共3页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对乙二醛酶Ⅰ(GLO1)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另设健康鼠为正常组。观察当归四逆汤对大鼠DPN的防治作用...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对乙二醛酶Ⅰ(GLO1)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另设健康鼠为正常组。观察当归四逆汤对大鼠DPN的防治作用,干预8 w后检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GLO1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构明显有改善,GLO1的活性增强、蛋白及mRNA表达均上调(P<00. 5)。结论当归四逆汤能够提高坐骨神经GLO1活性、上调蛋白及mRNA表达,对大鼠DPN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与对GLO1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四逆汤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乙二醛酶
下载PDF
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与乙二醛酶Ⅰ基因A111E多态性相关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颜振兴 刘振华 吴多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9-991,共3页
目的探讨乙二醛酶Ⅰ(GLO-Ⅰ)基因A111E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2例AD者和121例健康对照者,使用限制性内切酶SfaNI的PCR-RFLP法检测乙二醛酶Ⅰ基因多态性。结果AD组A111E位点E型等位... 目的探讨乙二醛酶Ⅰ(GLO-Ⅰ)基因A111E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2例AD者和121例健康对照者,使用限制性内切酶SfaNI的PCR-RFLP法检测乙二醛酶Ⅰ基因多态性。结果AD组A111E位点E型等位基因型频率(18.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9%)(P<0.05);E型等位基因者发生AD的危险性增加;A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AA:68.6%,81.8%;AE:25.5%,16.5%;EE:5.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5,P<0.05)。结论GLO-Ⅰ基因多态引起的GLO-Ⅰ功能性氨基酸突变与AD的发生及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酶 基因多态性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及乙二醛酶Ⅰ对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小丹 黄启成 +2 位作者 姚馨怡 赵蕴芝 许文娟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10期152-157,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胰岛素(INS)及乙二醛酶Ⅰ(GLO-Ⅰ)在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预测子宫内膜癌(EC)的诊断能力。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1月于笔者医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子宫内膜...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胰岛素(INS)及乙二醛酶Ⅰ(GLO-Ⅰ)在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预测子宫内膜癌(EC)的诊断能力。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1月于笔者医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210例和正常对照60例共270例,所有研究对象按病理结果分为EC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各80、65、65、60例。4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两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同时对IGFBP-7、INS及GLO-Ⅰ运用ROC曲线分析其对EC的诊断能力。结果 IGFBP-7、INS及GLO-Ⅰ在EC组患者的血清浓度均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中3项血清指标浓度均高于子宫内膜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BP-7、INS及GLO-Ⅰ鉴别EC组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677、0.758、0.718,鉴别EC组与子宫内膜息肉组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91、0.867、0.820。结论 IGFBP-7、INS及GLO-Ⅰ可作为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胰岛素 乙二醛酶I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乙二醛酶Ⅰ介导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活性的调控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倩倩 廖虹 +8 位作者 魏桠楠 吴凌 赖允丽 孙姗姗 赵贵旭 顾红琴 祝亚平 张箴波 丰有吉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孕激素是否通过其受体调控乙二醛酶Ⅰ(GloⅠ)的表达,进而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活性。方法:应用Westen blot检测孕激素对GloⅠ,Caspase3,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经孕激素受体(PR)特异性抑制剂RU-486处理后,用Westen blo... 目的:探讨孕激素是否通过其受体调控乙二醛酶Ⅰ(GloⅠ)的表达,进而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活性。方法:应用Westen blot检测孕激素对GloⅠ,Caspase3,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经孕激素受体(PR)特异性抑制剂RU-486处理后,用Westen blot检测PR介导的GloⅠ,Caspase3,Cyclin D1分子的表达;应用siRNA干扰技术敲除GloⅠ表达后,检测GloⅠ对caspase3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并分别应用MTT和TUNEL检测孕激素通过GloⅠ介导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1)孕激素呈剂量依赖效应地下调GloⅠ、Cyclin D1的表达、上调Caspase3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PA+RU-486组GloⅠ,Cyclin D1的蛋白水平比RU-486组、MPA处理组增加,Caspase3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iGloⅠ干扰组GloⅠ蛋白表达水平比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干扰效率达50%(P<0.05),GloⅠ被干扰后,加入孕激素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凋亡活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激素可通过PR调控GloⅠ介导的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甲羟孕酮 孕激素受体 乙二醛酶 细胞增殖和凋亡
下载PDF
泥蚶乙二醛酶Ⅰ基因的克隆及时空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姚韩韩 董迎辉 +2 位作者 姚彬彬 包永波 林志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02-1309,共8页
为探索贝类乙二醛酶Ⅰ基因的结构及功能特征,实验利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获得泥蚶乙二醛Ⅰ基因(Tg-GLOI)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氨基酸序列特征及时空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Tg-GLOI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为1 807 bp,开放阅读框为540... 为探索贝类乙二醛酶Ⅰ基因的结构及功能特征,实验利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获得泥蚶乙二醛Ⅰ基因(Tg-GLOI)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氨基酸序列特征及时空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Tg-GLOI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为1 807 bp,开放阅读框为540 bp,编码180个氨基酸,在27~169 aa处具有典型的乙二醛酶系保守序列;成熟的乙二醛酶Ⅰ由2个相同的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由乙二醛Ⅰ基因编码,其二级结构由18个α-螺旋、20个β-折叠片和36个转角组成,每个亚基各含1个Zn2+;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Tg-GLOI氨基酸序列与太平洋牡蛎的同源性达到86.1%,与其他脊椎动物的同源性也都在70%以上,表现出高度保守性。qRT-PCR结果显示,Tg-GLOI基因在泥蚶成贝8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内脏团中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地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各发育时期中,Tg-GLOI表达量随发育进程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眼点幼虫期达到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1),而在幼虫变态至稚贝时,表达量又极显著地下降(P〈0.01)。研究表明,Tg-GLOI具有类似于高等动物的分子结构,并在泥蚶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表达差异显著,这为进一步研究该酶在贝类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乙二醛酶Ⅰ基因 基因克隆 时空表达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乙二醛酶Ⅰ在相关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唐阁 杨洪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73-2676,共4页
乙二醛酶Ⅰ(Glo-1)具有将细胞毒性的甲基乙二醛(MG)转化为无毒的乳酸盐排出体外的作用,是调节糖代谢的关键酶。在正常状态下机体MG水平极低,但在疾病状态下,体内糖酵解发生异常,导致MG积累并与蛋白质反应形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前... 乙二醛酶Ⅰ(Glo-1)具有将细胞毒性的甲基乙二醛(MG)转化为无毒的乳酸盐排出体外的作用,是调节糖代谢的关键酶。在正常状态下机体MG水平极低,但在疾病状态下,体内糖酵解发生异常,导致MG积累并与蛋白质反应形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前期研究表明两者与肿瘤、糖尿病、肾脏病等疾患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调控Glo-1的表达来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已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文章就近年来对Glo-1在多种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酶Ⅰ(Glo-1) 甲基乙二醛(MG)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
下载PDF
乙二醛酶Ⅰ过表达对孕激素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增殖和凋亡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倩倩 王亮 +2 位作者 祝亚平 张箴波 丰有吉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乙二醛酶I(GLO-I)过表达对孕激素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将GLO-I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 DNA GLO-I及空白载体pc DNA转染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G418筛选获得抗性亚克隆细胞株。RT-PCR和Weste... 目的:探讨乙二醛酶I(GLO-I)过表达对孕激素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将GLO-I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 DNA GLO-I及空白载体pc DNA转染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G418筛选获得抗性亚克隆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中GLO-I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未转染组、转染pc DNA-GLO-I组及转染pc DNA组的caspase 3、cyclin D1凋亡和增殖分子的表达。用DMSO和10μmol/L甲羟孕酮(MPA)分别刺激转染pc DNA-GLO-I组和未转染Ishikawa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和凋亡分子表达。结果:转染pc DNA-GLO-I组细胞中GLO-I mRNA、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未转染组(P<0.01)。与未转染组和转染pc DNA组比较,转染pc DNA-GLO-I组细胞的增殖分子cyclin D1表达增加,凋亡分子caspase 3表达相对减少(P<0.05)。经MPA刺激后,未转染组Ishikawa细胞的增殖分子cyclin D1表达量明显降低,而凋亡分子caspase 3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而转染pc DNA-GLO-I组细胞增殖分子和凋亡分子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GLO-I高表达影响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并影响孕激素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甲羟孕酮 乙二醛酶I 基因表达 增殖和凋亡
下载PDF
精液乙二醛酶Ⅰ分型与男性不育症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伍新尧 魏民新 +4 位作者 杨洁 罗超权 杨英浩 蔡珊元 吴国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1-33,共3页
本文介绍用琼脂糖淀粉混合凝胶电泳法检测156例精液的乙二醛酶Ⅰ(glyoxalase Ⅰ,GLo Ⅰ)表典的结果。其中93例为异常精液,有GLOⅠ1-1型27例(29.03%),2-1型33例(35.48%),2-2型30例(32.26%),另3例(3.23%)未表现GLOⅠ活性。与广州地区... 本文介绍用琼脂糖淀粉混合凝胶电泳法检测156例精液的乙二醛酶Ⅰ(glyoxalase Ⅰ,GLo Ⅰ)表典的结果。其中93例为异常精液,有GLOⅠ1-1型27例(29.03%),2-1型33例(35.48%),2-2型30例(32.26%),另3例(3.23%)未表现GLOⅠ活性。与广州地区正常人群GLOⅠ表型分布比较后发现,异常精液的GLOⅠ基因频率明显升高(x^2=121.54,df= 2,P<0.005),经疾病关联分析证明,带GLOⅠ~1基因者出现异常精液的相对风险为3.91(x^2=10.77,df=1,P<0.05)。精浆和无精子的精液也能测出GLOⅠ表型。室温下保存1周的精斑能正确测出其GLOⅠ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 乙二醛酶 男性 不育症
下载PDF
乙二醛酶-Ⅰ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糖尿病周围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岩 宋莉 +3 位作者 张芊 纪立农 魏亚楠 惠汝太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0-382,共3页
目的 研究乙二醛酶 Ⅰ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尿病周围大血管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糖尿病有、无周围大血管并发症DNA样本各 3 6例及 46例 ,正常对照 4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测序的方法。结果 检出C3 2 9A和A3 69T两个多... 目的 研究乙二醛酶 Ⅰ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尿病周围大血管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糖尿病有、无周围大血管并发症DNA样本各 3 6例及 46例 ,正常对照 4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测序的方法。结果 检出C3 2 9A和A3 69T两个多态位点。糖尿病有周围大血管病变组C3 2 9A位点AA型基因型频率 72 .2 %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周围大血管并发症组的 5 0 .0 % (P <0 .0 5 )和正常人组的 49.0 % (P <0 .0 5 ) ,通过 χ2 检验 ,此位点为AA型患周围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增加(OR =2 .6,95 %可信限为 1.0 2 5~ 6.5 93 ,P <0 .0 5 )。糖尿病有、无周围大血管病变组及正常人组的A3 69T位点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5 5 .6%、60 .9%及 61.2 % ,三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乙二醛酶 IC3 2 9A位点AA基因型与糖尿病周围大血管并发症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酶-Ⅰ 单核苷酸多态性 糖尿病周围大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乙二醛酶Ⅰ在肝再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耿小芳 张富春 +1 位作者 马纪 徐存拴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2-1705,共4页
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甲基乙二醛(MG)可通过乙二醛酶系转化成非毒性物质D-乳酸。再生肝等正常生理性增生以及肝癌等病理性增生组织中,乙二醛酶Ⅰ(GLO1)的表达和活性增加,可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和应激反应能力,促进肝细胞存活和增殖,保护肝... 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甲基乙二醛(MG)可通过乙二醛酶系转化成非毒性物质D-乳酸。再生肝等正常生理性增生以及肝癌等病理性增生组织中,乙二醛酶Ⅰ(GLO1)的表达和活性增加,可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和应激反应能力,促进肝细胞存活和增殖,保护肝脏细胞免受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甲基乙二醛 乙二醛酶 细胞存活与增殖
下载PDF
维吾尔族乙二醛酶Ⅰ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涛 赵修竹 《人类学学报》 1988年第3期280-281,共2页
1975年Kompt等首先发现了GLO的多态现象。在生命的进化过程中,GLOI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中也保存下来。随着物种进化程度越高而其多态现象也越来越复杂。其基因频率存在种族差别,而且基因在人类与HLA呈连锁不平衡,因而作为一种特殊的遗传标... 1975年Kompt等首先发现了GLO的多态现象。在生命的进化过程中,GLOI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中也保存下来。随着物种进化程度越高而其多态现象也越来越复杂。其基因频率存在种族差别,而且基因在人类与HLA呈连锁不平衡,因而作为一种特殊的遗传标记倍受重视。本文选择了具有特殊地理位置、人口为595万之多的新疆维吾尔族人群进行了GLO表型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现象 维吾尔族 多态性研究 基因频率 连锁不平衡 乙二醛酶 物种进化 进化过程 表型检测 地理位置
下载PDF
辽宁地区汉族谷丙转氨酶与乙二醛酶Ⅰ遗传多型性研究
15
作者 庞灏 贾静涛 杨宏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本文报道了辽宁地区汉族人群谷丙转氨酶型与乙二醛酶Ⅰ型遗传多型性的分布。谷丙转氨酶的基因频率为GPT^1 =0.5718,GPT^2=0.4282;乙二醛酶Ⅰ的基因频率为GLOl^1=0.1878,GLO1~2=0.8122。文中并对不同人群的差异性做了比较。
关键词 谷丙转氨 乙二醛酶I 遗传多型性
下载PDF
中国人红细胞乙二醛酶Ⅰ的遗传多态性及在PV、SLE及重IDDM病时的变化
16
作者 吴雄文 赵修竹 +4 位作者 孙曾拯 胡长发 张惠芳 项慧丽 祝希嫒 《自然杂志》 1989年第1期75-76,共2页
乙二醛酶Ⅰ(glyoxakse Ⅰ,GLO)是广泛分布在动植物及微生物细胞中乙二醛酶系的第一个酶,可将生物体内的α酮基醛类转化为α羧基酸。人类红细胞GLO在凝胶电泳时呈现出三种常见的表型,分别称为GL01。
关键词 乙二醛酶 IDDM PV SLE 三种常 遗传多态性 类红细胞 人红细胞 基因频率 酮基
下载PDF
贵州省六个民族红细胞酯酶D和乙二醛酶Ⅰ的分布研究
17
作者 华浩根 周宗旗 +2 位作者 齐宏文 张工梁 赵桐茂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92-194,共3页
调查了贵州省汉、苗、水、布依、彝和回等6个民族的EsD和GLOⅠ的酶型分布及基因频率。研究结果表明:汉、苗、水、布依、彝和回等民族EsD1基因频率依次为0.6298、0.6220、0.6105、0.6209、0.6509和0.6576。GLO1基因频率依次为0.1... 调查了贵州省汉、苗、水、布依、彝和回等6个民族的EsD和GLOⅠ的酶型分布及基因频率。研究结果表明:汉、苗、水、布依、彝和回等民族EsD1基因频率依次为0.6298、0.6220、0.6105、0.6209、0.6509和0.6576。GLO1基因频率依次为0.1509、0.1548、0.1207、0.1452、0.1619和0.1484。根据表型频率分布分别计算了6个民族的EsD和GLOⅠ识别能力(DP值)和累积DP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酯D 乙二醛酶 基因频率 表型分布
下载PDF
乙二醛酶Ⅰ表型分布与子宫肌瘤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朱名安 李治贵 周新 《华中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168-169,共2页
对广州地区55例子宫肌瘤患者与当地正常妇女红细胞乙二醛酶Ⅰ(GLOI)表型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子宫肌瘤患者红细胞GLOI_(1-1) 、GLOI_(2-1)、GLOI(2-2)的表型频率分别为12.73%、56.36%和30.91%;与正常妇女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 对广州地区55例子宫肌瘤患者与当地正常妇女红细胞乙二醛酶Ⅰ(GLOI)表型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子宫肌瘤患者红细胞GLOI_(1-1) 、GLOI_(2-1)、GLOI(2-2)的表型频率分别为12.73%、56.36%和30.91%;与正常妇女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且患者GLOI^1的基因频率(40.91%)亦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酶I 子宫肌瘤 表型分布 基因频率
下载PDF
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患者血中乙二醛酶Ⅰ表型分布
19
作者 张建华 夏建川 《赣南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23-25,共3页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析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患者血液中乙二醛酶(GLO I)的表型分布,计算各自的基因频率。结果表明,在31例子宫肌瘤和36例卵巢肿瘤患者中,GLO I^1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890,0.4167均显著高于广州地区正常人群(p<0.01)。提...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析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患者血液中乙二醛酶(GLO I)的表型分布,计算各自的基因频率。结果表明,在31例子宫肌瘤和36例卵巢肿瘤患者中,GLO I^1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890,0.4167均显著高于广州地区正常人群(p<0.01)。提示GLO I_(1-1)表型分布与这两种疾病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卵巢肿瘤 乙二醛酶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通过乙二醛酶1影响脊髓钝挫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英杰 董越娇 +4 位作者 王若遥 赵鑫鑫 母姝祺 张晓 荣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3-329,335,共8页
目的用慢病毒介导的方法抑制白细胞介素-10(IL-10)的RNA,观察IL-10通过乙二醛酶1(GLO1)影响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方法SD大鼠66只,采用Allen’s法制备脊髓钝挫伤(spinal cord contusion,SCC)模型,随机分为Sham组(n=9)、SCC组(n=... 目的用慢病毒介导的方法抑制白细胞介素-10(IL-10)的RNA,观察IL-10通过乙二醛酶1(GLO1)影响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方法SD大鼠66只,采用Allen’s法制备脊髓钝挫伤(spinal cord contusion,SCC)模型,随机分为Sham组(n=9)、SCC组(n=27)、Vector组(n=15)和IL-10 SH组(n=15),分别注射空质粒和包装IL-10 siRNA的质粒;每组再分为3 d、7 d和28 d亚组。采用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免疫组织化学和qRT-PCR技术定位和定量测定IL-10和GLO1的表达变化;用慢病毒包装的RNA构建IL-10的RNA干扰模型(IL-10-SH-LV)评估IL-10和GLO1在脊髓损伤后的功能,GeneMANIA生物信息学预测IL-10和GLO1的关系。结果SCC后大鼠双后肢截瘫,后肢运动功能消失,BBB评分在损伤后1 d,3 d,7 d,14 d逐渐恢复,但低于对照组。qRT-PCR结果显示IL-10在脊髓损伤后表达显著降低;SCC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L-10主要在脊髓前角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表达。慢病毒干扰IL-10的表达后,随着时间推移,GLO1表达增加,大鼠运动功能BBB评分也逐渐恢复。GeneMANIA结果显示GLO1和IL-10通过共表达的Hpd和Klk1c2、Kcns1、Proc相互作用。结论IL-10通过上调抗氧化应激因子GLO1的表达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乙二醛酶1 RNAI 大鼠 脊髓钝挫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