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2篇文章
< 1 2 2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氟-2,2-二甲基-1,3-二氧环戊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流变特性
1
作者 郑威 余大洋 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全氟-2,2-二甲基-1,3-二氧环戊烯-四氟乙烯(PDD-TFE)共聚物是高性能含氟聚合物,开展PDD-TFE共聚物平均分子量(MW)、分子量分布(MWD)和流变特性研究对拓展其加工应用有重要意义。鉴于溶液法测定PDD-TFE共聚物MW及MWD存在难度,建立了由动... 全氟-2,2-二甲基-1,3-二氧环戊烯-四氟乙烯(PDD-TFE)共聚物是高性能含氟聚合物,开展PDD-TFE共聚物平均分子量(MW)、分子量分布(MWD)和流变特性研究对拓展其加工应用有重要意义。鉴于溶液法测定PDD-TFE共聚物MW及MWD存在难度,建立了由动态流变法和动态黏弹法获得PDD-TFE共聚物MW及MWD的改进方法。根据Fox方程、共聚物结构和性能参数得到了PDD-TFE共聚物的零切黏度与MW之间的关系;通过Carreau-Yasuda方程拟合PDD-TFE共聚物的复数黏度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零切黏度。在实验测定PDD-TFE共聚物的储能模量与频率关系基础上,应用动态黏弹法得到其MW及MWD,并进一步研究了220℃时PDD-TFE共聚物的MW及MWD对共聚物熔体流变特性的影响,发现共聚物的MWD越宽,共聚物熔体的“剪切变稀”行为越明显;随着共聚物MW增大,共聚物熔体的非牛顿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2 2-二甲基-1 3-二氧环戊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平均分子量 流变特性 黏度
下载PDF
苯乙烯共聚物增容玻纤增强PA10T/PPE复合材料
2
作者 夏厚胜 姜振 +4 位作者 汤娇 汤家祥 曹永均 盛仲夷 牛俊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6,共7页
以熔融己内酰胺为溶剂,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得一系列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物(PSG),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SG增容玻璃纤维(GF)增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聚苯醚(PPE)复合材料。考察了PSG增容剂的物化特性以及PSG... 以熔融己内酰胺为溶剂,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得一系列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物(PSG),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SG增容玻璃纤维(GF)增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聚苯醚(PPE)复合材料。考察了PSG增容剂的物化特性以及PSG增容剂中GMA的含量对GF/PA10T/PPE复合材料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PSG增容剂5%热失重温度不低于374℃,满足GF/PA10T/PPE复合材料增容剂的使用要求。加入PSG显著改善了PA10T相与PPE相的相容性,有效细化了PPE分散相,增强了GF与树脂间的界面结合。当PSG中的GMA物质的量分数为4%时,复合材料展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130.4 MPa,弯曲强度为164.4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7.5 kJ/m^(2),同时该复合材料的饱和吸水率降低至1.32%。该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有望在汽车、电器和通信等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容剂 乙烯共聚物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 聚苯醚 玻璃纤维
下载PDF
富含间规聚苯乙烯链段的乙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力学性能
3
作者 曾玺文 何盼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5,共7页
文中采用半夹芯型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乙烯和苯乙烯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共聚单体组成、富含间规聚苯乙烯链段的乙烯/苯乙烯共聚物。通过控制苯乙烯的投入量调控共聚物中乙烯的插入率,研究了乙烯插入率对共聚物熔点和力学性能的影... 文中采用半夹芯型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乙烯和苯乙烯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共聚单体组成、富含间规聚苯乙烯链段的乙烯/苯乙烯共聚物。通过控制苯乙烯的投入量调控共聚物中乙烯的插入率,研究了乙烯插入率对共聚物熔点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烯插入率从9.6%升高到27.6%,共聚物中间规苯乙烯连续链段变短,熔点从256.3℃逐渐降低至241.4℃;当乙烯摩尔分数为72.9%时,表现出类似乙烯的熔点126.3℃。随着乙烯插入率的升高,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逐渐升高,将乙烯插入间规聚苯乙烯链段有效改善了材料的脆性。当共聚物中乙烯摩尔分数为22.0%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54.3 MPa和20.4 kJ/m^(2)。文中合成的乙烯/苯乙烯共聚物强度大、熔点高,并具有一定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金属配合物 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配位聚合 间规聚苯乙烯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丙烯-乙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层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沈佳斌 王明 +4 位作者 李姜 杜芹 许双喜 陈光顺 郭少云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27-832,共6页
利用自主设计的一套可进行微层共挤出的口模,分别制备了2层、16层、32层和64层丙烯-乙烯共聚物(PPE)/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交替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得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利用等效盒子模型(equivalent box model)描述... 利用自主设计的一套可进行微层共挤出的口模,分别制备了2层、16层、32层和64层丙烯-乙烯共聚物(PPE)/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交替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得的层状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行为,利用等效盒子模型(equivalent box model)描述了层状复合材料与相应的常规PPE/POE共混材料力学行为的区别.通过对共挤出材料和共混材料的拉伸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具有层状结构特别是多层结构的共挤出材料具有比共混材料更为优异的屈服和断裂伸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乙烯共聚物 乙烯-1-辛烯共聚物 多层挤出 层状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微孔膜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波 林亚凯 +3 位作者 马文中 唐元晖 田野 王晓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85-2590,共6页
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微孔膜,考察了ECTFE与不同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对ECTFE/溶剂体系的液液相区的影响,通过相容性分析及对ECTFE微孔膜断面结构的观察,筛选出能与ECTFE发生明显液液相分离的溶剂——邻苯... 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微孔膜,考察了ECTFE与不同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对ECTFE/溶剂体系的液液相区的影响,通过相容性分析及对ECTFE微孔膜断面结构的观察,筛选出能与ECTFE发生明显液液相分离的溶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热力学相图证明,ECTFE/DEP体系具有较宽的液液相分离区,偏晶点所对应的ECTFE质量分数高达55%.考察了冷却条件对ECTFE/DEP体系膜断面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膜断面孔径随着淬冷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淬冷温度为458 K时膜断面孔径随粗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法 微孔膜 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下载PDF
废晶体硅光伏组件中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处理及产物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董莉 刘景洋 +2 位作者 周潇云 郭玉文 乔琦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1-66,共6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对废晶体硅光伏组件中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热处理实验,研究了EVA的热失重特性及热处理产物。结果表明,EVA在氮气和氧气气氛中均为两个阶段失重,失重温度分别为300~520、250~550℃,最终失重率均在99...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对废晶体硅光伏组件中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热处理实验,研究了EVA的热失重特性及热处理产物。结果表明,EVA在氮气和氧气气氛中均为两个阶段失重,失重温度分别为300~520、250~550℃,最终失重率均在99%以上。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EVA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中的热处理气体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C5以下的烷烃及烯烃,热处理液体产物以长直链的烷烃和烯烃为主,并带有少量的芳香类化合物和醇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光伏组件 热失重 热处理 产物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的增强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利杰 郎丰正 +1 位作者 李帅 王兆波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1,共5页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氯化聚乙烯橡胶(CM)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TPV),通过在树脂相中HDPE与EVA的复合实现体系的增强,对其力学性能、断面微观结构及结晶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EVA/CM共混型TPV,当HDP...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氯化聚乙烯橡胶(CM)共混型热塑性硫化胶(TPV),通过在树脂相中HDPE与EVA的复合实现体系的增强,对其力学性能、断面微观结构及结晶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EVA/CM共混型TPV,当HDPE质量分数在0~20%的范围内,其动态硫化产物均表现出TPE的特征;随着树脂相中HDPE用量的提高,体系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趋于显著提高,断裂伸长率与扯断永久形变趋于下降;FE-SEM的观察表明,动态硫化TPV的拉伸断面较平坦,且有微量纤维束,在刻蚀样品的表面均匀分散着CM硫化胶粒子,其平均尺寸为2μm左右;XRD的研究表明,随着HDPE含量的增加,TPV中结晶衍射峰强度增加,晶粒尺寸明显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氯化聚乙烯 动态硫化 增强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长安 吴育良 +1 位作者 许凯 陈鸣才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75,共5页
介绍了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改性沥青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聚合物改性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丁苯橡胶(SBR)与基质沥青的分散性、溶胀性和相容性问题,着重论述了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化学改性沥青的可能性。指出SBS、SBR与... 介绍了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改性沥青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聚合物改性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丁苯橡胶(SBR)与基质沥青的分散性、溶胀性和相容性问题,着重论述了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化学改性沥青的可能性。指出SBS、SBR与沥青适当相容并达到均匀分散,是充分发挥改性效果的前提;化学改性以及复合改性技术是提高沥青性能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丁苯橡胶 改性沥青 化学改性 综述
下载PDF
氯化聚乙烯橡胶/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热塑性硫化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利杰 赵静 +1 位作者 杜芳林 王兆波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6-470,共5页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氯化聚乙烯橡胶(CM)/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热塑性硫化胶(TPV),研究了TPV的应力-应变行为、物理机械性能、微观相态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CM/EVA TPV呈现出典型弹性体软而韧的应力-应变行为,当CM/EVA(质量比)为6...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氯化聚乙烯橡胶(CM)/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热塑性硫化胶(TPV),研究了TPV的应力-应变行为、物理机械性能、微观相态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CM/EVA TPV呈现出典型弹性体软而韧的应力-应变行为,当CM/EVA(质量比)为60/40~80/20时,TPV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CM/EVA TPV的拉伸断裂面较平坦,CM分散相粒子外观形貌不规则,平均尺寸为2μm左右;随着CM用量的增加,CM/EVA TPV中EVA结晶衍射峰强度减弱,晶体中的缺陷增多,熔点降低且熔限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橡胶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动态硫化 热塑性硫化胶 应力-应变行为 物理机械性能 微观相态 结晶性能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新法 黄灵阁 +4 位作者 胡宏伟 蒋爱云 孟程程 牛明军 陈金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4-126,131,共4页
利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表观黏度、粘流活化能、非牛顿指数等流变参数,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等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熔体的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粘流活化能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实验... 利用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表观黏度、粘流活化能、非牛顿指数等流变参数,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等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熔体的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了粘流活化能与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熔体的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粘流活化能ΔE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实验温度范围内,EVA熔体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而降低,其非牛顿指数n小于1,说明EVA熔体为假塑性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流变性能 表观黏度
下载PDF
氮化硼在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选择分布及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金 王春锋 +1 位作者 王永亮 韩志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2,107,共6页
采用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以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基体树脂制备了导热复合材料。利用溶剂选择性萃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E-EVA共混物的相结构及BN在两相中的分布行为,以热导率为参数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采用氮化硼(BN)为导热填料、以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基体树脂制备了导热复合材料。利用溶剂选择性萃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E-EVA共混物的相结构及BN在两相中的分布行为,以热导率为参数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E-EVA共混物的相结构与两者的用量比相关,在PE/EVA质量比为1/1时可获得具有共连续结构的共混物;在两相共连续PE-EVA共混物中引入BN后,发现BN选择分布在PE相中,BN/PE相与EVA形成共连续结构。BN的选择分布及共连续结构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在BN质量分数为30%时,与BN/PE相比,具有选择分布和相连续结构的BN/PE-EVA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高了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乙烯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共连续结构 导热率
下载PDF
乙烯共聚物弹性体在PP/LLDPE共混物中的增韧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姬荣琴 杨明 +3 位作者 张洋 荆占山 贾刚刚 瞿雄伟 《塑料科技》 CAS 2004年第1期22-25,共4页
研究了乙烯共聚物弹性体对聚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P/LLDPE)共混物的增韧作用。结果说明,乙烯共聚物弹性体对LLDPE分散相起到了很好的分散作用,PP基体的韧性显著增大。
关键词 聚丙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乙烯共聚物弹性体 增韧作用 力学性能 冲击断面形貌
下载PDF
铁(Ⅲ)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环己烷羟化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汉城 陈鲜丽 +2 位作者 李锡贤 黄锦汪 计亮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合成了铁(Ⅲ)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并以UV-V IS,IR,ICP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共聚物模拟细胞色素P450催化环己烷羟化作用,发现该共聚物具有比未以高分子负载的铁(Ⅲ)卟啉高很多的催化活性,循环使用多次后其催化活... 合成了铁(Ⅲ)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并以UV-V IS,IR,ICP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共聚物模拟细胞色素P450催化环己烷羟化作用,发现该共聚物具有比未以高分子负载的铁(Ⅲ)卟啉高很多的催化活性,循环使用多次后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以铁(Ⅲ)卟啉周围微环境的观点讨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Ⅲ)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 合成 催化 环己烷羟化作用
下载PDF
苯乙烯共聚物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建文 邱化玉 詹怀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2,共4页
苯乙烯共聚物在造纸工业作为湿部添加剂如中性施胶剂、增干强剂、助留助滤剂及加工纸用化学品等 ,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苯乙烯共聚物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乙烯共聚物 湿部化学品 加工纸用化学品 涂布粘合剂
下载PDF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树脂改性天然木粉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祁宗 薛平 +2 位作者 丁筠 贾明印 李建立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7,共4页
采用一种新型方法以改善木粉与烯烃树脂的相容性,利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对天然木粉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木粉改性前后的表面化学基团变化,利用热失重曲线分析木粉的热稳定性,并结合微观扫描电镜分析改性前后木... 采用一种新型方法以改善木粉与烯烃树脂的相容性,利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对天然木粉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木粉改性前后的表面化学基团变化,利用热失重曲线分析木粉的热稳定性,并结合微观扫描电镜分析改性前后木粉表面微观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中改性后木粉的羟基峰基本消失,从而降低了原始木粉表面的化学极性,改善了改性木粉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EVA 的加入会提高木粉的热稳定性,并且阻止木粉吸附空气中的水分;扫描电镜分析表明,EVA 可以包覆木粉表面,添加过量 EVA 会使木粉颗粒之间相互粘接,当 EVA 用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在木粉表面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 EVA 包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木粉 表面改性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的共混相容性及结晶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衡峰 谢玲 +1 位作者 边宏 李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459,共5页
将聚偏氟乙烯(PVDF)颗粒与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P(VDF-CTFE))物理共混后采用溶液浇注的方法制备成共混薄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PVDF/P(VDF-CTFE)共混薄膜的相容性、结晶行为及表... 将聚偏氟乙烯(PVDF)颗粒与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P(VDF-CTFE))物理共混后采用溶液浇注的方法制备成共混薄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PVDF/P(VDF-CTFE)共混薄膜的相容性、结晶行为及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VDF/P(VDF-CTFE)体系中P(VDF-CTFE)作为一种无规共聚物在与PVDF共混时有一定的相容性,影响着PVDF的结晶熔融热力学特征;PVDF/P(VDF-CTFE)共混结晶时,P(VDF-CTFE)的存在有利于形成β型晶体;PVDF均匀地分散在P(VDF-CTFE)相中,而且随着PVDF含量的减少,分散点的PVDF球晶数量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 共混 相容性 结晶性
下载PDF
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及其在电线电缆上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万里 郑刚 +2 位作者 孙斌 陈卡凌 沈翔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609-612,共4页
电线电缆是输送电能、传送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电器、仪表、汽车、机床等设备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器材,是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行业产值在电工电器行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作为重要的基... 电线电缆是输送电能、传送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电器、仪表、汽车、机床等设备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器材,是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行业产值在电工电器行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性产业,电线电缆行业被喻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肩负着为各行各业国民经济支柱行业配套的职能。电线电缆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机车车辆、能源、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核电站等,传统的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等材料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而含氟材料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及其改性树脂具有优异的电性能、防火性能、耐热性、耐候性及耐化学性,作为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材料正好可以满足这些特殊领域的使用要求。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是乙烯与三氟氯乙烯以1∶1的物质的量比共聚制得的交替共聚物,是一种半结晶、可熔融加工的含氟聚合物。目前,国内外ECTFE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ECTFE的制备方法及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了ECTFE在电线电缆上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 电线电缆 电性能 防火阻燃
下载PDF
单轴取向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纤维结晶结构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健 肖长发 +2 位作者 赵健 黄庆林 任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77,共5页
以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为成纤聚合物,采用熔融纺丝技术制备了单轴取向ECTFE纤维,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力学性能测试、蠕变性能测试等分析了所得纤维的结晶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抗蠕变性能等。结果... 以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为成纤聚合物,采用熔融纺丝技术制备了单轴取向ECTFE纤维,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力学性能测试、蠕变性能测试等分析了所得纤维的结晶结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抗蠕变性能等。结果表明:单轴取向ECTFE纤维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结晶属六方晶系,结晶取向度约90%;纤维力学性能、耐热性、抗蠕变性以及耐化学试剂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 单轴取向 结晶结构 力学性能 耐化学试剂性
下载PDF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动态流变法测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占晓强 包永忠 +1 位作者 黄志明 王树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25,共4页
针对溶液法测定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困难,文中建立了由动态流变法测定ETFE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改进方法。采用Carreau-Yasuda方程拟合复数黏度与频率(ω)的关系,得到零剪切黏度并计算分子量。采用广义Maxwel... 针对溶液法测定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困难,文中建立了由动态流变法测定ETFE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改进方法。采用Carreau-Yasuda方程拟合复数黏度与频率(ω)的关系,得到零剪切黏度并计算分子量。采用广义Maxwell模型拟合动态模量与ω的关系,得到平台模量G0N;根据粘弹理论,建立了由G0N计算-Mw-ω关联系数K2(K2=12π2×K1G0N)的新方法。由于实验仪器频率范围的限制,由动态模量-ω关系得到的分子量分布偏窄,由动态模量计算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与由复数黏度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之间存在一定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分子量及其分布 黏度 动态模量
下载PDF
傅立叶红外光谱法测定丙烯-乙烯共聚物中丙烯单元含量 被引量:7
20
作者 俞雄飞 张伟 莫卫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50-1052,共3页
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根据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红外特征性,寻找较好的峰位,使用通用型制膜机制得厚度均匀一致的膜片,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快速检测丙烯-乙烯共聚物中丙烯单元含量的方法。将红外光谱法分析结果与核磁共振法分析结果进行比... 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根据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红外特征性,寻找较好的峰位,使用通用型制膜机制得厚度均匀一致的膜片,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快速检测丙烯-乙烯共聚物中丙烯单元含量的方法。将红外光谱法分析结果与核磁共振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相对误差在2%以内,测得不同丙烯单元含量的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4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红外光谱法 丙烯-乙烯共聚物 丙烯单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