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5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维视角下乡村社区空间减碳策略综述
1
作者 徐峰 杨清欣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乡村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场域,但其社区层面的空间低碳策略在理论探索与实践验证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为进一步明确乡村社区空间减碳路径,有必要厘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进展,识别未来研究方向。本文针对乡村社区空间减碳领域进行政... 乡村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场域,但其社区层面的空间低碳策略在理论探索与实践验证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为进一步明确乡村社区空间减碳路径,有必要厘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进展,识别未来研究方向。本文针对乡村社区空间减碳领域进行政策梳理和文献综述,从规划、景观、建筑的多维视角梳理了研究进展并识别当前研究不足。研究综述的结果突出了强化多维视角、完善数据框架、量化生态价值、深化数字赋能及注重文脉保护等未来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有助于在双碳目标的扎实推进中挖掘更多的乡村力量,为乡村社区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乡村社区 多维视角 空间要素 减碳策略
下载PDF
国家公园与乡村社区融合发展评价研究——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为例
2
作者 徐冬平 张婉璐 +1 位作者 赵力 王静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34,165,共8页
国家公园既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也是乡村共同体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乡村社区的高质量发展则是维护国家公园生态安全的关键,二者的融合发展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文章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 国家公园既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也是乡村共同体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公园内部及周边乡村社区的高质量发展则是维护国家公园生态安全的关键,二者的融合发展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文章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范围内不同发展类型的乡村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PSR模型对祁连山国家公园和12个乡村社区进行融合发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公园与乡村社区的融合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投入联系紧密。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公园与乡村社区融合发展建设有一定的提升,但还存在部分乡村社区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均衡、生态环境品质不高、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应持续解决国家公园社区民生问题,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乡村产业的投入,完善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制度,推进乡村社区与国家公园融合发展走向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乡村社区 融合发展 PSR模型
下载PDF
城郊型乡村社区老年人生活圈测度与界定——以德安县梅桥村、岳山垅村为例
3
作者 李小云 杨玉婷 程桂林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4,共7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型村庄作为乡村社区的重要类型之一,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及配置的适老化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在梳理乡村老年人生活圈测度方法的基础上,以江西省德安县梅桥村、岳山垅村为例,采用调查问卷、现场踏勘、GIS、GPS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型村庄作为乡村社区的重要类型之一,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及配置的适老化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在梳理乡村老年人生活圈测度方法的基础上,以江西省德安县梅桥村、岳山垅村为例,采用调查问卷、现场踏勘、GIS、GPS等研究方法,对城郊型乡村社区老年人生活圈进行了实证测度,提出了包含邻里生活圈、日常生活圈和拓展生活圈等的圈层结构内容,以准确地刻画老年人日常性的活动轨迹、生活圈范围及相应的设施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型村庄 乡村社区 老年人生活圈 测度
下载PDF
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新内生发展路径研究
4
作者 殷成志 刘露雅 《城市观察》 2024年第5期117-132,163,共17页
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通过对北京市S镇X村的历时性研究,从整合资源基础观点、知识基础观点和能力基础观点的角度解释了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中内生与外生动力融合的新内生发... 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通过对北京市S镇X村的历时性研究,从整合资源基础观点、知识基础观点和能力基础观点的角度解释了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中内生与外生动力融合的新内生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乡村利用既有资源,在内生与外生主体的交互中进行知识生产,其中组织力发挥了协调整合作用,体现了乡村发展的价值观,进而在乡村社区生活圈的建设中开创了一系列新内生创新举措。这一过程有着前馈效应的特点,前一阶段的发展创新举措丰富了下一阶段的村庄资源,实现了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的新内生发展路径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提供了实践范本,推动特大城市远郊乡村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生活圈 新内生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 组织能力
下载PDF
向变而生 乡村重构:“熟人社会”到“陌新社会”——兼论乡村社区新型共同体建构 被引量:2
5
作者 雷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在乡村空心化、产业多元化,特别是休闲康养趋势化的当下,我国乡村社会正经历着不同于传统乡村、“乡民”不同于传统农民、“产业”不同于传统农业的嬗变。城乡融合、城乡要素互动趋势加强,新乡村正在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发展。乡村正从生... 在乡村空心化、产业多元化,特别是休闲康养趋势化的当下,我国乡村社会正经历着不同于传统乡村、“乡民”不同于传统农民、“产业”不同于传统农业的嬗变。城乡融合、城乡要素互动趋势加强,新乡村正在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发展。乡村正从生存依赖型社区向乡村生活居住型(生活+生产)社区转变,居住地与职业的关系不断弱化,乡村居民的职业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和多变,传统乡村因血缘相关而形成的差序结构“熟人社会”正逐步被以血缘+利益链接为关联的血缘+契约型“陌新社会”替代。在这种情况下,打造乡村社区新型共同体势在必行。文章正是基于大量实地调研观察,对乡村这一变化进行了深入刻画和剖析,并对在这一变化前提下乡村社区新型共同体建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人社会 陌新社会 乡村社区共同体 乡村重构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可持续理念下的乡村社区营造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宇彤 管雪松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51-55,共5页
以常州刘巷村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理念为理论基础,结合乡村规划与社区营造探索刘巷村的规划建设方向。基于刘巷村基本情况及现存问题,结合可持续理念与村落发展间关系,构建以环境可持续为基础、经济可持续为着力点、生活可持续为建设目... 以常州刘巷村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理念为理论基础,结合乡村规划与社区营造探索刘巷村的规划建设方向。基于刘巷村基本情况及现存问题,结合可持续理念与村落发展间关系,构建以环境可持续为基础、经济可持续为着力点、生活可持续为建设目标的逻辑框架。提出激发居民参与意愿、村域空间整体管控、拓展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的营造策略,以期为乡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理念 乡村社区 规划营造 刘巷村
下载PDF
国外乡村社区变迁研究概述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晓华 张小林 《皖西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14-118,共5页
自19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开展乡村社区研究以来,乡村社区一直受到社会学、地理学和乡村人类学等学科的关注。各学科都对乡村社区的概念内涵、乡村社区的变迁及其机制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形成了乡村城市化理论、城... 自19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开展乡村社区研究以来,乡村社区一直受到社会学、地理学和乡村人类学等学科的关注。各学科都对乡村社区的概念内涵、乡村社区的变迁及其机制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形成了乡村城市化理论、城乡连续体(统)、乡村社会变迁的时空模型等理论体系。研究尺度上从中观层次的乡村地域研究向大尺度宏观研究和针对要素的微观机理分析转变。国外乡村社区及其变迁研究的经验、理论与方法对于我国乡村社区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乡村社区 乡村社区类型 乡村社区变迁 国外
下载PDF
差序格局视域下民办社工机构参与乡村社区治理的过程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垚 孟庆天 +1 位作者 杨盼盼 于增艳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乡村社区治理是我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发挥政治、专业以及地缘优势成为乡村社区治理的有效载体。在差序格局视角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经历主动建立信任关系—重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乡村社区共同体的治... 乡村社区治理是我国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发挥政治、专业以及地缘优势成为乡村社区治理的有效载体。在差序格局视角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经历主动建立信任关系—重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乡村社区共同体的治理过程,并提出中国特有乡土关系的特征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乡村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治理 民办社工机构 差序格局 乡土关系 路径
下载PDF
乡村社区教育赋能新乡贤的价值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辛治杰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新乡贤是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乡村社区教育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二者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目标诉求一致、角色功能重合、工作协同互促,这为乡村社区教育赋能新乡贤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行性。基于新乡贤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各种... 新乡贤是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乡村社区教育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二者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目标诉求一致、角色功能重合、工作协同互促,这为乡村社区教育赋能新乡贤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行性。基于新乡贤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各种困境,从提升新乡贤治理资源的供给效率、优化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模式、改善新乡贤与其他治理主体关系等三个方面,研究乡村社区教育通过整合资源平台、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等赋能新乡贤的价值实现,提升新乡贤的参治能力,为推动新乡贤更好服务乡村治理提供新的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教育 新乡贤 赋能 价值
下载PDF
地方依恋视角下乡村社区营建的内涵、机制与实施策略研究
10
作者 丁蔚 崔东旭 +1 位作者 崔恒瑞 韩欣宇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3,共8页
现阶段,我国乡村现代化转型不断引发社会经济与空间功能的重构,社区营建已成为消解集体社会解构危机、建构内生发展机制的重要路径。因此,引入地方依恋理论,建构乡村社区主体参与营建实践的情感分析视角,厘清人地互动下乡村社区主体依... 现阶段,我国乡村现代化转型不断引发社会经济与空间功能的重构,社区营建已成为消解集体社会解构危机、建构内生发展机制的重要路径。因此,引入地方依恋理论,建构乡村社区主体参与营建实践的情感分析视角,厘清人地互动下乡村社区主体依恋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空间营建行为的影响。进而,阐释情感范畴下乡村社区营建的理论内涵,归纳情感作用下营建实践的尺度差异性、层级多样性和动态循环性特征,借助“情感—行为”主线建构乡村社区营建的驱动模型,分析社区主体营建行为与情感变化之间的互馈机理。基于此,从重塑空间“地方性”、整合多尺度发展条件、利用共识共建行动网络和借助空间标绘提升实践效能等方面,进一步提出社区营建的优化策略与路径,以期引导人地关系良性互动,凝聚和重塑乡村社区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依恋 乡村社区 营建 机制 策略
下载PDF
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与实践——以广东省陆丰市为例
11
作者 李立峰 梁伟研 +1 位作者 祝文明 黄俊杰 《城乡规划》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乡村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理念已然嵌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但由于乡村地区人、地、资源方面的分布特征与城市地区的均质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仍面临着村民需求结构多样化、生活圈空间范围不明确、设施... 乡村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理念已然嵌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但由于乡村地区人、地、资源方面的分布特征与城市地区的均质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仍面临着村民需求结构多样化、生活圈空间范围不明确、设施配置指引落地难、衔接路径不明晰等问题。文章尝试构建“需求摸查—空间划示—设施指引—规划衔接”的规划实践思路,选取广东省陆丰市作为典型案例,抽样获取村民对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特征,划分乡村社区生活圈实体范围,提出设施配置指引,即“基础必配、提升选配、特色特配”,探索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衔接路径,以期为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生活圈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衔接 公共服务设施
下载PDF
乡村社区生活圈“参与式”规划设计实现路径探索——以上海市松江区泖新村为例
12
作者 苏思玮 黄一如 《住宅科技》 2024年第5期58-64,共7页
公众参与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途径,社区生活圈的建设作为统筹城市资源的重要一环,更是离不开多方参与。然而,在乡村语境下,社区生活圈的建设面临物质及人文环境的特殊性、“三生融合”的复杂性等诸多挑战,且当前“参与式”建... 公众参与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途径,社区生活圈的建设作为统筹城市资源的重要一环,更是离不开多方参与。然而,在乡村语境下,社区生活圈的建设面临物质及人文环境的特殊性、“三生融合”的复杂性等诸多挑战,且当前“参与式”建设的实践多为试点性、阶段化的探索,缺少系统性的方法论建构。文章首先建立对乡村社区生活圈共性与特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市松江区泖新村为实证案例,就参与主体关系构成、全生命周期进程、参与的具体方式,以及预期成果等方面对乡村生活圈“参与式”规划设计的具体实现路径进行研究;最终以一份清单、一张蓝图及多个场景呈现阶段实践成果。研究从概念、方法到实践的层面探索乡村环境中的“参与式”规划设计工作,以期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并进一步思考“参与式”设计工作在未来提升与优化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 社区生活圈 社区治理 参与式设计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社区治理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探究——以潮汕地区为例
13
作者 鲁涵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第13期172-175,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潮汕地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涌现出东华村、旦家园社区、东陇社区等一批美丽乡村。同时,广东“双百工程”在汕头落地生根,至2022年底基本实现镇(街)、村(社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潮汕地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涌现出东华村、旦家园社区、东陇社区等一批美丽乡村。同时,广东“双百工程”在汕头落地生根,至2022年底基本实现镇(街)、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点100%覆盖。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对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均起到促进作用。基于此背景,文章以潮汕地区为例,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社区治理的网格化服务管理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社区治理 网格化服务管理
下载PDF
乡村社区康养农业环境的适老性研究
14
作者 刘敬允 康小花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6-48,共3页
乡村社区发展康养农业,其文化基础根植于小农传统,其社会基础根植于国家对农村土地的福利保障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自留地制度。发展乡村社区康养农业,第一能节省农民现金开支,第二能使农村老龄人口维持自在的农耕文明生活... 乡村社区发展康养农业,其文化基础根植于小农传统,其社会基础根植于国家对农村土地的福利保障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自留地制度。发展乡村社区康养农业,第一能节省农民现金开支,第二能使农村老龄人口维持自在的农耕文明生活方式,第三能发挥农村老年剩余劳动力的社会价值,意义重大。文章聚集乡村社区康养农业环境的适老性改造原则,提出实用性、安全性、社会性、乡土性、生态可持续性的建议,对其改造方案提出生产性空间进行便捷改造、生活性空间进行舒适性改造、社会性空间进行情感互动改造、文化性空间进行地域特色保留与多元功能融合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 康养农业 适老性 改造方案
下载PDF
生态学视角下温州乡村社区现代化研究
15
作者 叶崇凉 孙非寒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3期17-22,共6页
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温州乡村社区现代化进行了探索和反思。首先,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阐释了乡村社区作为有机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现代化对乡村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性,并从生态学原理的角度描绘了乡村社区现... 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温州乡村社区现代化进行了探索和反思。首先,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阐释了乡村社区作为有机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现代化对乡村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性,并从生态学原理的角度描绘了乡村社区现代化的应然图景;其次,分析了乡村社区现代化过程中面临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传统文化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从乡村生态规划建设、乡村生态产业、乡村生态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乡村社区现代化的可行性路径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 生态社区 生态文化 生态规划 生态建设
下载PDF
场域理论视角下的新乡贤参治困境及乡村社区教育赋能路径
16
作者 辛治杰 《湖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新乡贤参治与乡村社区教育的融合对于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面临角色定位不明确、关系处理不够协调、作用发挥空间受限、工作开展缺乏支持、乡贤传承缺少延续等现实困境。基于场域理论,从主体认知偏差... 新乡贤参治与乡村社区教育的融合对于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面临角色定位不明确、关系处理不够协调、作用发挥空间受限、工作开展缺乏支持、乡贤传承缺少延续等现实困境。基于场域理论,从主体认知偏差、资本单一匮乏、惯习不合拍、行动策略内耗等深入分析原因,通过激发正向动机、增厚治理资本、调整强化惯习、协同行动策略等路径,实现乡村社区教育赋能新乡贤,为推动新乡贤服务乡村治理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新乡贤 乡村社区教育 赋能路径
下载PDF
差异化视角下山区型乡村社区生活圈的营建
17
作者 云建民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5-109,共5页
【目的】为推进城乡治理现代化,拉近城乡之间的差距,以解决乡镇实际问题出发,营建有针对性、倾向性的乡村社区生活圈,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治共享。【方法】在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开展实地调查,运用空间计量法等方法,对山区型... 【目的】为推进城乡治理现代化,拉近城乡之间的差距,以解决乡镇实际问题出发,营建有针对性、倾向性的乡村社区生活圈,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治共享。【方法】在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开展实地调查,运用空间计量法等方法,对山区型乡镇独特的空间特征和村民不同的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包括村落空间分布、设施使用便利度、交通路网和居民使用供需关系等多重因素。【结果】综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多重影响因子,分等级营建差异化的乡村社区生活圈,对其空间覆盖的区域内构建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在构建的新体系下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进行差异化引导,以期达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实现针对性、精准化按需配置的公共设施服务目标。【结论】为同类山区型乡村营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模式提供借鉴,使设施利用效率实现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生活圈 差异化 公共服务设施
下载PDF
基于公共性的城市近郊乡村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以上海市新丰村朱家墩村民小组为例
18
作者 周龙娟 沈辉 《住宅科技》 2024年第6期53-58,共6页
上海市近郊乡村呈现人口倒挂现象,乡村人口老龄化及外来人口的导入,导致原有公共空间并不能满足多元人群的使用需求,且部分村民公共意识淡薄,侵占公共空间,使公共空间“私有化”“破碎化”,公共空间所承担的公共交往、社会整合功能日渐... 上海市近郊乡村呈现人口倒挂现象,乡村人口老龄化及外来人口的导入,导致原有公共空间并不能满足多元人群的使用需求,且部分村民公共意识淡薄,侵占公共空间,使公共空间“私有化”“破碎化”,公共空间所承担的公共交往、社会整合功能日渐衰退,进而削弱乡村社会凝聚力。公共空间是社会实现公共性的容器,公共性则是公共空间的价值所在,基于公共性的公共空间建设,可以使多元人群在空间场域中获得存在感及归属感,有助于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文章以位于上海近郊的新丰村朱家墩村民小组为例,分析其公共空间公共性消解的现实表征,并从公私平衡的空间权属、均衡便捷的空间布局、丰富多元的空间功能、共同参与的空间主体等方面提出基于公共性的公共空间更新策略,以期激活乡村社区活力、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近郊乡村 乡村社区 公共空间 社会整合
下载PDF
老龄化背景下外四道沟乡村社区营造研究
19
作者 杨雨佳 陈辰 《工程与建设》 2024年第3期515-516,525,共3页
近年来,中国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当前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面临着如何解决老龄化人口安置的问题.对于乡村来讲,工作形式单一造成的大批青壮年人员流失,加剧了村庄人口老龄... 近年来,中国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当前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面临着如何解决老龄化人口安置的问题.对于乡村来讲,工作形式单一造成的大批青壮年人员流失,加剧了村庄人口老龄化,导致村庄可持续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但现有的乡村发展模式未能有效解决农村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协调问题,并且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农村规划导致农村生活环境逐渐破坏.本文以黑河市爱辉区瑷珲镇外四道沟村进行农村社区营造为例,旨在发展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可持续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构建一种适合全民居住的乡村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乡村社区 社区营造 外四道沟村
下载PDF
构建乡村社区治理行动共同体的实践研究——以毕节市X村为例
20
作者 李小典 《村委主任》 2024年第3期37-39,共3页
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仅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更有助于建设更高层次的平安中国,为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乡村社区治理行动共同体是今后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 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不仅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更有助于建设更高层次的平安中国,为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乡村社区治理行动共同体是今后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积极响应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模式。文章以毕节市X村为例,分析了构建乡村社区治理共同体存在的困境,并从构建乡村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中得出启示,旨在探索构建乡村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 社区治理 行动共同体 实践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