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骨转移的蛋白质组学特性及代谢途径活化研究
1
作者 袁春露 陈龙 +2 位作者 廖雅芳 施佳诺 章丹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95-702,共8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骨转移细胞的蛋白表达特征及调控骨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过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luc和骨转细胞亚系MCF-7-BOM-luc;左心室注射细胞建立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应用小动物活性成像仪、微计算机断... 目的:探究乳腺癌骨转移细胞的蛋白表达特征及调控骨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过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luc和骨转细胞亚系MCF-7-BOM-luc;左心室注射细胞建立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应用小动物活性成像仪、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检测骨转移及骨小梁变化;采用Transwell小室法评估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蛋白质组学、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差异蛋白表达、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指标和信号通路活化情况;使用2-NBDG、ELISA法和Seahorse能量代谢仪分别检测葡萄糖摄取、L-乳酸含量和细胞能量代谢参数。结果:MCF-7-BOM-luc细胞迁移、侵袭、EMT特性以及骨骼转移能力方面优于MCF-7-luc。蛋白质组学发现MCF-7-BOM-luc中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S100A4)表达增加,且差异蛋白主要集中在代谢途径。MCF-7-BOM-luc表现出E盒结合锌指蛋白1/2(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2,ZEB1/2)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上升,E-钙黏蛋白(E-cadherin)下降,葡萄糖摄取、L-乳酸生成和糖酵解速率增强,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1/2,ERK1/2)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磷酸化水平提升。结论:MCF-7-BOM-luc通过激活ERK1/2和STAT3信号通路促进S100A4表达,从而增强EMT进程和糖酵解速率,具备骨转移恶性。通过蛋白质组学解析乳腺癌骨转移细胞的蛋白特征将为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潜力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蛋白质组学 S100钙结合蛋白A4 肿瘤代谢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白细胞介素-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信号通路探讨长链非编码RNA-1614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调控机制
2
作者 丁浩龙 吴晓波 欧阳倩雯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1614和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传导通路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表达水平及其在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乳腺癌骨转移...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1614和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传导通路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表达水平及其在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乳腺癌原发病灶肿瘤组织、乳腺癌原发癌癌旁组织、乳腺癌骨转移灶肿瘤组织、乳腺癌骨转移灶癌旁组织中LINC01614和IL-6、STAT3相对表达量,分析LINC01614与IL-6、STAT3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选取SPF级健康雌性小鼠20只,进一步构建乳腺癌骨转移小鼠模型,获取模型小鼠骨转移灶组织作为模型组(n=10),同时,以正常健康小鼠作为对照组(n=10),检测并比较模型组与对照组乳腺癌骨转移肿瘤组织中LINC01614和IL-6、STAT3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乳腺癌原发灶、乳腺癌骨转移灶癌组织中LINC01614相对表达量均高于乳腺癌原发灶、乳腺癌骨转移灶癌旁组织,且乳腺癌骨转移灶癌组织高于乳腺癌原发灶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骨转移灶癌组织中IL-6、STAT3相对表达量均高于乳腺癌骨转移灶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骨转移灶癌组织LINC01614相对表达量与IL-6、STAT3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r>0,P<0.05)。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组小鼠LINC01614及IL-6、STAT3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NC01614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表达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具有促进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L-6/STAT3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长链非编码RNA-1614 白细胞介素-6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蛇床子-补骨脂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柯昌虎 严慧 +3 位作者 陈琴华 黄慧敏 昝继斌 何晓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5期479-485,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蛇床子-补骨脂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药物的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药物成...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蛇床子-补骨脂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药物的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药物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在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中检索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8.2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蛇床子-补骨脂中40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99个靶点和147条通路对乳腺癌骨转移产生作用。香叶木素、(E)-2,3-双(2-酮-7-甲氧基-甲氧羰基-8-基)丙烯醛、异补骨脂二氢黄酮、cniforin B、补骨脂甲素、O-乙酰异蛇床素、O-乙酰二氢欧山芹酯、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美花椒内酯、邻-异戊酰基二氢山芹醇、欧芹素、蛇床子素等成分可以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等关键靶点介导癌症途径、内分泌抵抗、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癌症中的微小RNA、癌症中的中心碳代谢、催乳素、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AGE-RAGE)、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来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结论蛇床子-补骨脂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参与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为其临床应用及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机制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 补骨脂 乳腺癌骨转移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名老中医宋爱莉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许继升 宋爱莉 +4 位作者 浦冬青 王静 张靖誉 时光喜 李静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9期131-134,143,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宋爱莉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宋教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服用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用药频次、药物功效...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宋爱莉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宋教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服用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四气、五味、归经及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中药处方145首,共涉及中药161味,用药频次居于前6味的是补骨脂、三七、枸杞子、黄芪、党参、莪术,药物类别以补肾、活血类药使用频率最高,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关联规则网络分析发现补骨脂、枸杞子、三七、白花蛇舌草、莪术、黄芪、党参、甘草、茯苓、当归10味药为宋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核心处方,基于熵聚类药物核心组合挖掘出潜在新方3个。结论宋教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以“补肾活血,益气养血”为核心治法,辅以化痰祛湿、理气、解毒抗癌等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名老中医 宋爱莉 数据挖掘 用药经验
下载PDF
李佩文运用风药开玄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经验 被引量:6
5
作者 南云鑫 张磊 +1 位作者 陈洪炀 万冬桂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3期224-227,共4页
总结李佩文基于风药开玄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证经验。李佩文认为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在于骨玄府郁闭,肾阳亏虚;痰湿瘀毒的产生使玄府失养、失通。基于风药开玄,李佩文以助阳化气养玄、胜湿化痰通玄、行气活血开玄,并用风药引经直达病所... 总结李佩文基于风药开玄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证经验。李佩文认为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在于骨玄府郁闭,肾阳亏虚;痰湿瘀毒的产生使玄府失养、失通。基于风药开玄,李佩文以助阳化气养玄、胜湿化痰通玄、行气活血开玄,并用风药引经直达病所,通补结合,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玄府学说 风药 李佩文 名医经验
下载PDF
白术附子汤加味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程旭锋 张新峰 +2 位作者 刘琦 蔡文敏 刘兴国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探讨白术附子汤加味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白术附子汤加味和唑来膦酸干预4疗程,观察给药后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疼痛评分变化、体力状况ECOG评分... 目的:探讨白术附子汤加味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白术附子汤加味和唑来膦酸干预4疗程,观察给药后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疼痛评分变化、体力状况ECOG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在近期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在疼痛VAS评分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中药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中药组疼痛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COG生存质量评分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中药组和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中药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安全性方面,唑来膦酸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中药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白术附子汤加味可用于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且在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附子汤 乳腺癌骨转移 骨痹 湿痹 金匮要略
下载PDF
血清P1NP、β-CTX检测在老年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孙献甫 崔树德 +3 位作者 孙淼淼 贺亚宁 邵营波 刘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827-382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和β-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在乳腺癌骨转移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8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乳腺癌骨转移组48例,无骨转移组40例,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P1NP和β-CT...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和β-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在乳腺癌骨转移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8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乳腺癌骨转移组48例,无骨转移组40例,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P1NP和β-CTX水平。结果乳腺癌骨转移组的血清P1NP明显低于无骨转移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血清β-CTX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乳腺癌骨转移患者P1NP与β-CTX呈负相关(r=-0.677,P<0.05)。结论血清P1NP和β-CTX对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CTX P1NP
下载PDF
益肾化痰法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液PTHrP、FGF-β、BSP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俊涛 尹怡 +6 位作者 李晓婷 马征 马金玉 郅中怡 杨明明 杨冠森 王祥麒 《中医药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益肾化痰法方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血液PTHrP、FGF-β、BSP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分析益肾化痰法方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血液PTHrP、FGF-β、BSP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方法,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使用益肾化痰方,对比两组患者血液PTHrP、FGF-β、BSP水平改变与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PTHrP细胞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阳性率均降低,但观察组阳性率(69.42±3.12)%低于对照组(77.53±4.01)%,两组相比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GF–β细胞阳性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细胞阳性指数均下降,但观察组的阳性指数(5.02±0.94)分低于对照组(6.80±0.82)分,两组相比P<0.05;干预前两组的BSP细胞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阳性率均降低,但观察组阳性率(61.31±6.45)%低于对照组(70.40±6.10)%,两组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98%VS 53.33%),两组相比P<0.05。结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化痰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PTHrP、FGF-β、BSP水平,对抗骨转移症状,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机制与益肾化痰方改善肾虚骨髓空虚及药物有效成份可抑制骨破坏增加骨形成及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化痰方 乳腺癌骨转移 PTHRP FGF-β BSP
下载PDF
补肾活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方颖 胡金辉 +4 位作者 杨争 袁博 王希 刘德果 陈杏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乳腺癌骨转移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单用唑来膦酸治疗,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后...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乳腺癌骨转移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单用唑来膦酸治疗,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质修复疗效及疼痛评分(NRS评分)、Karnofsky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骨质修复总有效率为86.9%,对照组为6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S评分及Karnofsky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在骨质修复及减轻患者疼痛方面优于单用唑来膦酸,同时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补肾活血汤 唑来膦酸 临床观察 熟地黄 杜仲 当归尾
下载PDF
浙江省11家医院2010-2015年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相关骨损害及疼痛的利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莹莹 王增 +4 位作者 方罗 戚雅君 余佳文 骆虹 宋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了解双膦酸盐类药物在浙江省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趋势,为进一步促进该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分析和用药频度分析方法,对抽取的浙江省11家医院2010-2015年接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的乳腺癌骨... 目的:了解双膦酸盐类药物在浙江省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趋势,为进一步促进该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分析和用药频度分析方法,对抽取的浙江省11家医院2010-2015年接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样本处方中所使用的该类药物相关品种的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计算、排序及分析。结果:6年间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使用金额总体稳中有升(其中2011年增幅较大),2015年比2010年增加了96.26%。使用金额排前3位的品种分别是注射用唑来膦酸(进口)、注射用唑来膦酸(国产)和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其中注射用唑来膦酸(进口)的使用金额总体基本呈上升趋势,而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的使用金额总体基本呈下降趋势。DDDs排前3位的品种分别是注射用唑来膦酸(国产)、注射用唑来膦酸(进口)和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其中注射用唑来膦酸(国产)和注射用唑来膦酸(进口)的DDDs总体基本呈上升趋势,而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的DDDs总体基本呈下降趋势。双膦酸盐类药物各品种的B/A值介于0.33~2.00之间,其中2012-2015年注射用唑来膦酸(国产)的B/A值均为2.00,注射用唑来膦酸(进口)的B/A值均为0.50。DDC排第1、2位的品种均为注射用氯屈膦酸二钠、注射用唑来膦酸(进口)。结论:浙江省11家医院2010-2015年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使用金额总体稳中有升,其中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价格适中的第二和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的部分品种(如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注射用唑来膦酸等,尤其是后者)在临床使用中占优势。双膦酸盐类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基本合理,但价格仍然是限制部分品种进一步广泛应用的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类药物 乳腺癌骨转移 骨损害 疼痛 药物利用研究 使用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下载PDF
附子-白术药对对乳腺癌骨转移裸鼠生存时间及血清中TGF-β1、PTHrP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旭锋 张新峰 +3 位作者 刘琦 乔翠霞 赵慧朵 王蓓蓓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4-548,共5页
目的观察附子-白术药对对乳腺癌骨转移裸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抑制骨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左心室注射乳腺癌细胞MDA-MB-231BO法建立骨转移模型;裸鼠随机分为A大组和B大组;A大组分为模型组、唑来膦酸组、附子-白术药对组;B大组分为... 目的观察附子-白术药对对乳腺癌骨转移裸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抑制骨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左心室注射乳腺癌细胞MDA-MB-231BO法建立骨转移模型;裸鼠随机分为A大组和B大组;A大组分为模型组、唑来膦酸组、附子-白术药对组;B大组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唑来膦酸组、附子-白术药对组;并进行相应干预。观察A大组裸鼠生存时间及体质量变化情况;观察B组裸鼠骨转移程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法(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观察骨转移灶中破骨细胞数量,ELISA法法检测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的含有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对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造模后6周时体质量下降率减小(P<0.05),骨转移程度明显降低(P<0.01)、TRAP(+)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P<0.05),血清中TGF-β1和PHTrP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附子-白术药对可改善乳腺癌骨转移裸鼠体质量下降,延长生存时间,减轻骨转移溶骨性损伤,其机理可能与其调控TGFβ信号通路,减少PTHrP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白术药对 乳腺癌骨转移 生存时间 TGF-Β PHTrP
下载PDF
益肾化痰方对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小鼠血液PTHr P、TGF-β、BSP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伟明 和瑞欣 +2 位作者 朱梅 乔敏 王颖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分析益肾化痰方对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小鼠血液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 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唾液酸蛋白(BSP)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雌性小鼠共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肾虚组及治疗组,各3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肾虚组... 目的分析益肾化痰方对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小鼠血液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 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唾液酸蛋白(BSP)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雌性小鼠共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肾虚组及治疗组,各3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肾虚组及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制成肾虚模型。肾虚模型制成3 d后将三组小鼠腹腔注射硫喷妥钠和腿部肌肉注射氯胺酮,使用29G注射器将8×105个肿瘤细胞注射入小鼠左心室制作骨转移模型。对照组与肾虚组小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小鼠使用益肾化痰方浓缩药液灌胃。对比三组小鼠血液PTHr P、TGF-β、BSP水平。结果 PTHr P情况:三组总阳性率无明显差异,肾虚组的强阳性率与阳性细胞的平均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的强阳性率与阳性细胞的平均百分比低于肾虚组(P <0. 05); FGF–β情况:肾虚组的细胞染色率与阳性系数高于对照组与治疗组(P <0. 05); BPS情况:肾虚组的细胞染色率、强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但低于治疗组(P <0. 05)。提示肾虚组的PTHr P、TGF-β、BSP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治疗后PTHr P、TGF-β、BSP得到控制。结论使用益肾化痰方可通过充盛肾精,充壮骨髓与促进成骨细胞生殖分化、抑制肿瘤因子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方式对抗乳腺癌骨转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益肾化痰方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骨唾液酸蛋白
下载PDF
维生素D与乳腺癌骨转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园 翟琼莉 卫红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666-3668,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约为65%~75%。一旦发生骨转移,将伴有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剧烈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仅能降低乳腺癌患病率、复发率和死亡率,还可降低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约为65%~75%。一旦发生骨转移,将伴有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剧烈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仅能降低乳腺癌患病率、复发率和死亡率,还可降低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现将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维生素D 病理性骨折 恶性肿瘤 脊髓压迫 高钙血症 剧烈疼痛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乳腺癌骨转移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曾慧娟 王少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2-436,共5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骨为其最易发生转移的部位。一旦发生骨转移,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然而目前仍缺乏有力证据证实的、能够应用于临床的特异性诊疗手段。因此,迫切需要从其分子机制入手,寻找新的分子靶点。文中...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骨为其最易发生转移的部位。一旦发生骨转移,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然而目前仍缺乏有力证据证实的、能够应用于临床的特异性诊疗手段。因此,迫切需要从其分子机制入手,寻找新的分子靶点。文中就乳腺癌骨转移在基因、蛋白及miRNA3个层面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阐述了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分子机制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基于RANK/RANKL/OPG系统探讨阳和汤对阳虚证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冯磊 毛丹 +3 位作者 陈州华 李玲 肖玉洁 黄立中 《北京中医药》 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阳和汤对阳虚证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70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S组),阳虚骨转移组(YG组),阳虚骨转移+唑来膦酸组(YGZ组),阳虚骨转移+阳和汤等临床剂量组(YGY组),阳虚骨转移+阳和汤2倍临床剂量组(... 目的探讨阳和汤对阳虚证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70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S组),阳虚骨转移组(YG组),阳虚骨转移+唑来膦酸组(YGZ组),阳虚骨转移+阳和汤等临床剂量组(YGY组),阳虚骨转移+阳和汤2倍临床剂量组(YG2Y组),骨转移+唑来膦酸组(GZ组),骨转移+阳和汤等临床剂量组(GY组)7组。肌注氢化可的松建立阳虚证裸鼠模型;再将NS组以外的所有裸鼠左心室注射乳腺癌细胞MDA-MB-231悬液建立裸鼠骨转移模型;YGY、YG2Y、GY组造模后第5天开始中药煎剂灌胃干预,YGZ、GZ组于造模后第5、7、9、12、14、16、19天腹腔注射唑来膦酸,YG组造模1周后灌胃蒸馏水。用药20天后对裸鼠进行X线摄像、影像学评分、病理组织观察,取骨转移组织进行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结果阳和汤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裸鼠模型的生存质量(P<0.05),抑制骨转移,治疗骨转移引起的溶骨性骨质破坏(P<0.05),并能明显增加裸鼠OPG的表达(P<0.01)、抑制RANKL的表达(P<0.01)。结论阳和汤等临床剂量能有效治疗阳虚证乳腺癌骨转移,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增加OPG的表达、抑制RANKL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骨转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K RANKL OPG 阳和汤 乳腺癌骨转移 中医证候 阳虚证
下载PDF
益肾骨康汤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性贫血2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生奇 张媛 冯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益肾骨康汤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加减而成,重在补肾填髓、强筋壮骨,在我科针对骨转移瘤长期使用,临床效果较好。卡培他滨(希罗达)是氟尿嘧啶氨基甲酸酯药,在肝脏及肿瘤组织中可转化为5-Fu,对于肿瘤负荷低或是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为... 益肾骨康汤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加减而成,重在补肾填髓、强筋壮骨,在我科针对骨转移瘤长期使用,临床效果较好。卡培他滨(希罗达)是氟尿嘧啶氨基甲酸酯药,在肝脏及肿瘤组织中可转化为5-Fu,对于肿瘤负荷低或是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为重要的治疗用药,临床有效率为30%~4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性贫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肾骨康汤 卡培他滨
下载PDF
首诊Ⅳ期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建娜 刘红 +1 位作者 孔令军 远小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940-944,共5页
目的:探讨首诊Ⅳ期乳腺癌骨转移(initially diagnosed stageⅣbreast cancer bone metastasis,IDBCB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6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IDBCBM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首诊Ⅳ期乳腺癌骨转移(initially diagnosed stageⅣbreast cancer bone metastasis,IDBCB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6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IDBCB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单因素分析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3.3岁。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34.3个月,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7.8%和12.2%。首发转移模式仅为骨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中位生存时间为41.7个月,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4.5%和20.4%。在单因素分析中,分子亚型、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情况、淋巴结状态、Ki-67指数、骨转移数目(number of bone metastasis,NBM)、初始转移模式、药物治疗模式及局部治疗与预后相关;74例IDBCBM患者的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首发骨转移模式,NBM,药物治疗模式,Ki-67均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Ki-67的高表达、单一的药物治疗模式、NBM较多、骨合并内脏转移均与患者预后较差相关,但局部的手术和放疗是否获益尚无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诊Ⅳ期乳腺癌骨转移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骨转移的分子靶向治疗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惠雪 王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3119-3121,共3页
晚期乳腺癌患者通常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可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症状和高钙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早期的诊断和有效的化疗放疗能显著降低原发性乳腺癌的死亡率.但不能延长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成... 晚期乳腺癌患者通常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可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症状和高钙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早期的诊断和有效的化疗放疗能显著降低原发性乳腺癌的死亡率.但不能延长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成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骨重塑过程中成骨与溶骨保持平衡状态,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密切相关。乳腺癌细胞通过刺激破骨细胞分化,增强活性和延长其生存期,从而促进骨吸收。所以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和抑制其生存成为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一个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分子靶向治疗 破骨细胞活性 乳腺癌患者 原发性乳腺癌 破骨细胞分化 成骨细胞 病理性骨折
下载PDF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CA15-3、IL-6、IL-8检测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阳 杨自更 严红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94-595,共2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为(35~55)岁,其中45岁左右为乳腺癌高峰年龄段,有研究资料表明,该肿瘤骨转移的发生几率为28%~69%。因此,早期确诊乳腺癌骨转移对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为(35~55)岁,其中45岁左右为乳腺癌高峰年龄段,有研究资料表明,该肿瘤骨转移的发生几率为28%~69%。因此,早期确诊乳腺癌骨转移对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4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血清CA15-3、IL-6、IL-8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CA15-3 IL-6 检测结果 IL-8 骨转移患者 血清 发病年龄
下载PDF
乳腺癌骨转移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丽 王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058-4059,共2页
目前以手术为主的乳腺癌综合治疗虽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转移仍是引起肿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骨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乳腺癌发生骨转移后,可导致骨质疏松、高血钙症、脊髓压迫和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目前,常规治疗手段... 目前以手术为主的乳腺癌综合治疗虽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转移仍是引起肿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骨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乳腺癌发生骨转移后,可导致骨质疏松、高血钙症、脊髓压迫和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目前,常规治疗手段有:化疗、放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但现有疗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常用化疗药物紫杉醇具有多种毒副作用,且其单剂应答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 靶向治疗 化疗药物 以手术为主 病理性骨折 内分泌治疗 综合治疗 转移部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