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豫剧“二本腔”的审美变迁
被引量:
1
1
作者
邱雅洲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6-168,共3页
豫剧二本腔唱法,传统上多见于豫东调声腔中,声高音细,具有粗犷奔放、挺拔高亢之特点。板式变化丰富多彩,旋律曲调质朴明朗,昔日深受广大听众、观众的喜爱。它的唱法是根据生理学、解剖学中声带“弛振”原理,把咽壁调节成特殊的状态发出...
豫剧二本腔唱法,传统上多见于豫东调声腔中,声高音细,具有粗犷奔放、挺拔高亢之特点。板式变化丰富多彩,旋律曲调质朴明朗,昔日深受广大听众、观众的喜爱。它的唱法是根据生理学、解剖学中声带“弛振”原理,把咽壁调节成特殊的状态发出的一种纯假声声音,富有穿透力和表现力。豫剧“二本腔”的唱法,是一条解决男声唱腔中高音问题的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剧
二本腔
真声
假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豫剧二本腔科学性的再认知
2
作者
王十庆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79,共3页
在豫剧传统戏演出实践中,男声唱腔分好几道腔,即"大本腔"、"二本腔"和"老包腔"。我们这里探讨的二本腔是经过豫剧历代艺人数百年创造打磨而形成的一种声腔艺术。它是运用人的声带弛振机能进行歌唱,无论...
在豫剧传统戏演出实践中,男声唱腔分好几道腔,即"大本腔"、"二本腔"和"老包腔"。我们这里探讨的二本腔是经过豫剧历代艺人数百年创造打磨而形成的一种声腔艺术。它是运用人的声带弛振机能进行歌唱,无论是在呼吸发声、共鸣调节方面,还是在行腔吐字情感表达方面,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然而近年来随着戏曲危机的加深,人们对"二本腔"这种传统的民族唱法产生了怀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种唱法的科学性进行—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剧
二本腔
弛振
发声状态
假声
原文传递
不囿陈规 独树一帜——豫剧名家任宏恩的表演艺术
3
作者
冯建志
《戏曲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253-261,共9页
任宏恩是久负盛名的豫剧喜剧表演艺术家,他的唱腔自成一系,嗓音清澈透亮、灵巧质朴,演唱豪迈奔放、独树一帜,表演幽默生动、细腻含蓄,可塑性强,所演人物情感丰富、特点鲜明。他的成功表演,开拓了豫剧现代戏贴近生活、真实自然、幽默风...
任宏恩是久负盛名的豫剧喜剧表演艺术家,他的唱腔自成一系,嗓音清澈透亮、灵巧质朴,演唱豪迈奔放、独树一帜,表演幽默生动、细腻含蓄,可塑性强,所演人物情感丰富、特点鲜明。他的成功表演,开拓了豫剧现代戏贴近生活、真实自然、幽默风趣的表演新思路,为现代戏表演中"戏曲化"和"生活化"的争论下了一个结论:从生活和人物出发,在贴近生活、"心里有"的基础上将戏曲传统化融入生活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宏恩
豪迈奔放
情感丰富
阎立品
马金凤
二本腔
大
本腔
常香玉
魏淑兰
我爱
原文传递
海南岛有一个豫剧部落
4
作者
张平
林琛
《东方艺术》
2016年第S1期24-27,共4页
习近平主席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惠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
习近平主席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惠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对于中州河南来说,海南岛是一个极其边远的地方。北宋时期,有一位叫丁谓的高官在政界权斗中失利被流放到海南岛,曾无限感慨地写下这样的诗句:'今到崖州事可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工作者
丁谓
历史创造者
崖州
金牛岭公园
孩提时代
二本腔
唐喜成
祥符调
李老师
原文传递
豫剧唱法初探
被引量:
2
5
作者
郭克俭
《戏曲研究》
2002年第2期154-162,共9页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流行于河南全省、长江以北和西北各省,以及新疆、西藏、台湾等省、自治区。豫剧的历史较长,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被称为'土梆戏'或'汴梁腔',已经相当兴盛;戏曲史家周贻白认为:'河南戏曲,在...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流行于河南全省、长江以北和西北各省,以及新疆、西藏、台湾等省、自治区。豫剧的历史较长,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被称为'土梆戏'或'汴梁腔',已经相当兴盛;戏曲史家周贻白认为:'河南戏曲,在清代乾隆年间,流传的声调,是弋阳腔衍变而来的所谓弦索腔,或名女儿腔。其唱法与高腔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儿
腔
二本腔
弋阳
周贻白
大
本腔
戏曲作品
豫西调
清代乾隆
豫东调
同州梆子
原文传递
恩师永生——缅怀恩师唐喜成
被引量:
1
6
作者
任家波
《东方艺术》
2005年第6期74-75,共2页
我的恩师唐喜成先生逝世至今已11年了,但他那高亢明亮、行云流水、委婉动听的"二本腔"依然回荡在广阔的空间;他那自然洒脱、细腻飘逸、生动真实的舞台形象,依然活跃在电视屏幕上;他的<三哭殿>、<血溅乌纱>、<...
我的恩师唐喜成先生逝世至今已11年了,但他那高亢明亮、行云流水、委婉动听的"二本腔"依然回荡在广阔的空间;他那自然洒脱、细腻飘逸、生动真实的舞台形象,依然活跃在电视屏幕上;他的<三哭殿>、<血溅乌纱>、<南阳关>、<辕门斩子>等经典剧目,依然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观众百看不厌,以致很多观(听)众都误以为唐老师还依然健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本腔
永生
唐喜成
豫剧
河南梆子
梆子戏
辕门斩子
原文传递
黄河儿女声声情——记豫剧豫西调传人李树建
7
作者
效挺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21-23,共3页
九曲黄河,在山、陕、河南省交接处,拐了个弯,湍急奔腾的黄河水,在这里劈出了人门、鬼门、神门。1958年,黄河上的第一道大坝在这里筑起,随着三门峡水电站的落成,三门峡市也诞生了。近几年来,这个小市豫剧团的主演、团长李树建的名字,因...
九曲黄河,在山、陕、河南省交接处,拐了个弯,湍急奔腾的黄河水,在这里劈出了人门、鬼门、神门。1958年,黄河上的第一道大坝在这里筑起,随着三门峡水电站的落成,三门峡市也诞生了。近几年来,这个小市豫剧团的主演、团长李树建的名字,因他那一口纯正甜美的豫西调唱腔,不仅为三门峡市二百万市民所熟悉,而且在河南、山西、陕西的广大观众中也声誉雀起,人们公认他是豫剧豫西调男声唱腔的优秀传人。一些专家们经过考证研究认为。豫剧是由陕西的秦腔流入河南,囿于地域、口音、人文等因素,逐渐形成了有别于秦腔的豫剧豫西调;往河南的东部发展,出现了豫剧中的豫东调;往河南的南部发展,出现了祥符、沙河调。豫西、豫东调是豫中的两大主要流派。豫东调高亢嘹亮,男声用边音、二本腔;豫西调则深沉苍凉,男声全用大本腔。豫西调唱腔,以“宫”调式构成,由“i、6、5、3、1”5个骨干音组成。基本旋律是:5i655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调
李树建
黄河儿女
豫东调
大
本腔
二本腔
沙河调
三门峡水电站
王
二
顺
东部发展
原文传递
李树建的追求
8
作者
王立令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2-33,共2页
1988年,在河南省首届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组台演出中,李树建一腔唱出,台下掌声雷动,三分钟的清唱,观众竟鼓掌四次。观众震惊了,豫剧界啥时冒出这个娃娃。他矢志要吃这碗饭李树建天生一副好嗓子,七、八岁上山放牛,一段《红灯记》的“临行...
1988年,在河南省首届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组台演出中,李树建一腔唱出,台下掌声雷动,三分钟的清唱,观众竟鼓掌四次。观众震惊了,豫剧界啥时冒出这个娃娃。他矢志要吃这碗饭李树建天生一副好嗓子,七、八岁上山放牛,一段《红灯记》的“临行喝妈一碗酒”,山山沟沟都是回响。乡亲们说:“这娃是块唱戏的料!”李树建更是爱唱,想唱,越唱声音越亮,一天不唱就觉得憋得慌。那时公社、队、学校、修渠工地都有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他便到处“走穴”,不仅没任何报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树建
组台演出
王
二
顺
《红灯记》
二本腔
马长礼
中国戏曲学院
临汝县
亲戚们
毯子功
原文传递
豫剧石印戏本赏析
9
作者
邢薇薇
《东方收藏》
2016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古籍收藏有很多门类,其中,石印古籍也得到了许多藏家的重视。对于戏曲石印戏本,虽算不上什么古籍善本,但其研究价值不可忽视。从清末到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出现的大小石印书局多达百余家,以上海为中心遍布全国,其中以官刻书和私家刻书为主...
古籍收藏有很多门类,其中,石印古籍也得到了许多藏家的重视。对于戏曲石印戏本,虽算不上什么古籍善本,但其研究价值不可忽视。从清末到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出现的大小石印书局多达百余家,以上海为中心遍布全国,其中以官刻书和私家刻书为主流,而供应人民群众所需要的通俗读物则仍然有赖于民间书坊。清末民初,坊刻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许多民间大众读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善本
官刻
大众读物
坊刻
三上轿
打金枝
文友堂
秦香莲
二本腔
大
本腔
原文传递
用唱刻画文丑形象
10
作者
张喜亮
《东方艺术》
2008年第S1期121-121,共1页
豫剧《喜盈公堂》是一部以文丑为主角的喜剧,它说的是某知县不畏强暴,秉公执法,伸张正义,将霸占民女的知府少爷金魁绳之以法的故事。一般的文丑大都是心地善良、朴实淳厚、滑稽乐观、风趣幽默、有正义感的下层官吏,此官也不例外。
关键词
风趣幽默
四功
刻画人物
二本腔
大
本腔
豫西调
伸张正义
平
腔
二
八板
喜剧效果
原文传递
忽如一夜春风来——河南省第七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综述
11
作者
李红艳
王荧荧
《东方艺术》
2013年第S1期9-14,共6页
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河南省第七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经过7天15场复赛、5场决赛的紧张角逐,于6月15日晚在河南儿童剧院圆满落下了帷幕。河南青年戏剧演员大赛肇始于1999年,旨在发现和推出优秀青年戏剧人才,...
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河南省第七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经过7天15场复赛、5场决赛的紧张角逐,于6月15日晚在河南儿童剧院圆满落下了帷幕。河南青年戏剧演员大赛肇始于1999年,旨在发现和推出优秀青年戏剧人才,为河南的戏剧事业储备和积蓄后备力量。经过14年的苦心经营,此项大赛已经成为河南艺术的一项品牌赛事。本届大赛,是在我省戏剧事业近几年良好的生态环境下举办的,各个剧团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和队伍的建设,都规模不同地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青年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演员
忽如一夜春风来
文化艺术
后备力量
评奖办法
全省水平
生态环境
二本腔
大平调
打神
原文传递
题名
豫剧“二本腔”的审美变迁
被引量:
1
1
作者
邱雅洲
机构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6-168,共3页
文摘
豫剧二本腔唱法,传统上多见于豫东调声腔中,声高音细,具有粗犷奔放、挺拔高亢之特点。板式变化丰富多彩,旋律曲调质朴明朗,昔日深受广大听众、观众的喜爱。它的唱法是根据生理学、解剖学中声带“弛振”原理,把咽壁调节成特殊的状态发出的一种纯假声声音,富有穿透力和表现力。豫剧“二本腔”的唱法,是一条解决男声唱腔中高音问题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
豫剧
二本腔
真声
假声
Keywords
Henan opera
falsetto
the comparatively realer voice than falsetto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豫剧二本腔科学性的再认知
2
作者
王十庆
机构
河南省艺术职业学院
出处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79,共3页
文摘
在豫剧传统戏演出实践中,男声唱腔分好几道腔,即"大本腔"、"二本腔"和"老包腔"。我们这里探讨的二本腔是经过豫剧历代艺人数百年创造打磨而形成的一种声腔艺术。它是运用人的声带弛振机能进行歌唱,无论是在呼吸发声、共鸣调节方面,还是在行腔吐字情感表达方面,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然而近年来随着戏曲危机的加深,人们对"二本腔"这种传统的民族唱法产生了怀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种唱法的科学性进行—些探讨。
关键词
豫剧
二本腔
弛振
发声状态
假声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囿陈规 独树一帜——豫剧名家任宏恩的表演艺术
3
作者
冯建志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戏曲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253-261,共9页
文摘
任宏恩是久负盛名的豫剧喜剧表演艺术家,他的唱腔自成一系,嗓音清澈透亮、灵巧质朴,演唱豪迈奔放、独树一帜,表演幽默生动、细腻含蓄,可塑性强,所演人物情感丰富、特点鲜明。他的成功表演,开拓了豫剧现代戏贴近生活、真实自然、幽默风趣的表演新思路,为现代戏表演中"戏曲化"和"生活化"的争论下了一个结论:从生活和人物出发,在贴近生活、"心里有"的基础上将戏曲传统化融入生活化中。
关键词
任宏恩
豪迈奔放
情感丰富
阎立品
马金凤
二本腔
大
本腔
常香玉
魏淑兰
我爱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海南岛有一个豫剧部落
4
作者
张平
林琛
机构
苏州大学音乐学院
海南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院
出处
《东方艺术》
2016年第S1期24-27,共4页
文摘
习近平主席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惠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对于中州河南来说,海南岛是一个极其边远的地方。北宋时期,有一位叫丁谓的高官在政界权斗中失利被流放到海南岛,曾无限感慨地写下这样的诗句:'今到崖州事可嗟。
关键词
文艺工作者
丁谓
历史创造者
崖州
金牛岭公园
孩提时代
二本腔
唐喜成
祥符调
李老师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豫剧唱法初探
被引量:
2
5
作者
郭克俭
机构
安徽省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音乐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处
《戏曲研究》
2002年第2期154-162,共9页
文摘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流行于河南全省、长江以北和西北各省,以及新疆、西藏、台湾等省、自治区。豫剧的历史较长,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被称为'土梆戏'或'汴梁腔',已经相当兴盛;戏曲史家周贻白认为:'河南戏曲,在清代乾隆年间,流传的声调,是弋阳腔衍变而来的所谓弦索腔,或名女儿腔。其唱法与高腔相近,……
关键词
女儿
腔
二本腔
弋阳
周贻白
大
本腔
戏曲作品
豫西调
清代乾隆
豫东调
同州梆子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恩师永生——缅怀恩师唐喜成
被引量:
1
6
作者
任家波
出处
《东方艺术》
2005年第6期74-75,共2页
文摘
我的恩师唐喜成先生逝世至今已11年了,但他那高亢明亮、行云流水、委婉动听的"二本腔"依然回荡在广阔的空间;他那自然洒脱、细腻飘逸、生动真实的舞台形象,依然活跃在电视屏幕上;他的<三哭殿>、<血溅乌纱>、<南阳关>、<辕门斩子>等经典剧目,依然在戏曲舞台上盛演不衰,观众百看不厌,以致很多观(听)众都误以为唐老师还依然健在.
关键词
二本腔
永生
唐喜成
豫剧
河南梆子
梆子戏
辕门斩子
分类号
J1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黄河儿女声声情——记豫剧豫西调传人李树建
7
作者
效挺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21-23,共3页
文摘
九曲黄河,在山、陕、河南省交接处,拐了个弯,湍急奔腾的黄河水,在这里劈出了人门、鬼门、神门。1958年,黄河上的第一道大坝在这里筑起,随着三门峡水电站的落成,三门峡市也诞生了。近几年来,这个小市豫剧团的主演、团长李树建的名字,因他那一口纯正甜美的豫西调唱腔,不仅为三门峡市二百万市民所熟悉,而且在河南、山西、陕西的广大观众中也声誉雀起,人们公认他是豫剧豫西调男声唱腔的优秀传人。一些专家们经过考证研究认为。豫剧是由陕西的秦腔流入河南,囿于地域、口音、人文等因素,逐渐形成了有别于秦腔的豫剧豫西调;往河南的东部发展,出现了豫剧中的豫东调;往河南的南部发展,出现了祥符、沙河调。豫西、豫东调是豫中的两大主要流派。豫东调高亢嘹亮,男声用边音、二本腔;豫西调则深沉苍凉,男声全用大本腔。豫西调唱腔,以“宫”调式构成,由“i、6、5、3、1”5个骨干音组成。基本旋律是:5i655321。
关键词
豫西调
李树建
黄河儿女
豫东调
大
本腔
二本腔
沙河调
三门峡水电站
王
二
顺
东部发展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李树建的追求
8
作者
王立令
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2-33,共2页
文摘
1988年,在河南省首届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组台演出中,李树建一腔唱出,台下掌声雷动,三分钟的清唱,观众竟鼓掌四次。观众震惊了,豫剧界啥时冒出这个娃娃。他矢志要吃这碗饭李树建天生一副好嗓子,七、八岁上山放牛,一段《红灯记》的“临行喝妈一碗酒”,山山沟沟都是回响。乡亲们说:“这娃是块唱戏的料!”李树建更是爱唱,想唱,越唱声音越亮,一天不唱就觉得憋得慌。那时公社、队、学校、修渠工地都有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他便到处“走穴”,不仅没任何报酬。
关键词
李树建
组台演出
王
二
顺
《红灯记》
二本腔
马长礼
中国戏曲学院
临汝县
亲戚们
毯子功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豫剧石印戏本赏析
9
作者
邢薇薇
出处
《东方收藏》
2016年第6期101-103,共3页
文摘
古籍收藏有很多门类,其中,石印古籍也得到了许多藏家的重视。对于戏曲石印戏本,虽算不上什么古籍善本,但其研究价值不可忽视。从清末到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出现的大小石印书局多达百余家,以上海为中心遍布全国,其中以官刻书和私家刻书为主流,而供应人民群众所需要的通俗读物则仍然有赖于民间书坊。清末民初,坊刻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许多民间大众读物。
关键词
古籍善本
官刻
大众读物
坊刻
三上轿
打金枝
文友堂
秦香莲
二本腔
大
本腔
分类号
TS8-09 [轻工技术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用唱刻画文丑形象
10
作者
张喜亮
机构
中牟县豫剧团
出处
《东方艺术》
2008年第S1期121-121,共1页
文摘
豫剧《喜盈公堂》是一部以文丑为主角的喜剧,它说的是某知县不畏强暴,秉公执法,伸张正义,将霸占民女的知府少爷金魁绳之以法的故事。一般的文丑大都是心地善良、朴实淳厚、滑稽乐观、风趣幽默、有正义感的下层官吏,此官也不例外。
关键词
风趣幽默
四功
刻画人物
二本腔
大
本腔
豫西调
伸张正义
平
腔
二
八板
喜剧效果
分类号
J812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忽如一夜春风来——河南省第七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综述
11
作者
李红艳
王荧荧
出处
《东方艺术》
2013年第S1期9-14,共6页
文摘
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河南省第七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经过7天15场复赛、5场决赛的紧张角逐,于6月15日晚在河南儿童剧院圆满落下了帷幕。河南青年戏剧演员大赛肇始于1999年,旨在发现和推出优秀青年戏剧人才,为河南的戏剧事业储备和积蓄后备力量。经过14年的苦心经营,此项大赛已经成为河南艺术的一项品牌赛事。本届大赛,是在我省戏剧事业近几年良好的生态环境下举办的,各个剧团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和队伍的建设,都规模不同地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青年演员。
关键词
戏剧演员
忽如一夜春风来
文化艺术
后备力量
评奖办法
全省水平
生态环境
二本腔
大平调
打神
分类号
J892.7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豫剧“二本腔”的审美变迁
邱雅洲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豫剧二本腔科学性的再认知
王十庆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0
0
原文传递
3
不囿陈规 独树一帜——豫剧名家任宏恩的表演艺术
冯建志
《戏曲研究》
CSSCI
2014
0
原文传递
4
海南岛有一个豫剧部落
张平
林琛
《东方艺术》
2016
0
原文传递
5
豫剧唱法初探
郭克俭
《戏曲研究》
2002
2
原文传递
6
恩师永生——缅怀恩师唐喜成
任家波
《东方艺术》
2005
1
原文传递
7
黄河儿女声声情——记豫剧豫西调传人李树建
效挺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2
0
原文传递
8
李树建的追求
王立令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89
0
原文传递
9
豫剧石印戏本赏析
邢薇薇
《东方收藏》
2016
0
原文传递
10
用唱刻画文丑形象
张喜亮
《东方艺术》
2008
0
原文传递
11
忽如一夜春风来——河南省第七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综述
李红艳
王荧荧
《东方艺术》
201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