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志荣 林祁 +2 位作者 文香英 曾庆文 周小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63,共17页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南五味子属(Kadsura Kaem pf.ex.Juss.)全属11种,八角属(Illicium Linn.)2种,共108个样品的叶表皮特征。在南五味子属中,叶表皮细胞的形状、叶表皮表面的纹饰、气孔器的形状、气孔极区的形状、表皮毛的...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南五味子属(Kadsura Kaem pf.ex.Juss.)全属11种,八角属(Illicium Linn.)2种,共108个样品的叶表皮特征。在南五味子属中,叶表皮细胞的形状、叶表皮表面的纹饰、气孔器的形状、气孔极区的形状、表皮毛的有无等性状能用于研究南五味子属种间关系,以及与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aux)和八角属之间的关系。在八角目(Illiciales)中发现的一个新分类学性状(叶表皮表面具角质网纹),支持将南五味子属分为离蕊南五味子亚属(Subg.Cosbaea)和南五味子亚属(Subg.Kadsura)。根据叶表皮形态特征,支持将南五味子亚属分为南五味子组(Sect.Kadsura)和肉蕊组(Sect.Sarcocarpon),支持R.M.K.Saunders和林祁对某些种的归并处理。根据与五味子属和八角属叶表皮形态特征的比较,认为这3个属的叶表皮形态特征相似,但南五味子属叶表皮形态比五味子属和八角属的叶表皮形态复杂,不支持将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从八角目(Illiciales)中分出而成立五味子目(Schisandrales)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五味子属 五味子属 叶表皮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属药用植物木脂素的含量 被引量:53
2
作者 王彦涵 高建平 陈道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55-1160,共6页
目的 :对五味子属植物的木脂素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探讨五味子药物资源问题。方法 :用HPLC对五味子属 14个种 (变种 ) 18个样品 (果实、茎藤和根 )中木脂素成分五味子醇甲 (schisandrin) ,五味子醇乙 (gomisinA) ,五味子酯甲 (schisanthe... 目的 :对五味子属植物的木脂素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探讨五味子药物资源问题。方法 :用HPLC对五味子属 14个种 (变种 ) 18个样品 (果实、茎藤和根 )中木脂素成分五味子醇甲 (schisandrin) ,五味子醇乙 (gomisinA) ,五味子酯甲 (schisantherinA) ,五味子甲素 (deoxyschizandrin) ,表 加巴辛 (d epigalbacine) ,安五脂素 [(+) anwulig nan],五味子乙素 (wuweizisuB) ,6 O 苯甲酰戈米辛O(6 O benzoylgomisinO)和五味子丙素 (wuweizisu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5种不同种的五味子果实中 ,9种木脂素总量为 0 .5 2 %~ 1.96 % ,其中以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含量最高 ,11种 (包括变种 )茎的 9种木脂素总量为 0 .0 2 %~ 1.5 1% ;小花五味子果实含有与华中五味子相似的木脂素成分 ,其中甲素的含量较高 (0 .5 9% ) ;绿叶五味子与五味子成分相似 ,其醇甲、醇乙和乙素的含量均较高 ;翼梗五味子果实、华中五味子果实、小花五味子茎、毛脉五味子茎和二色五味子根的安五脂素含量较高 ,分别 0 .77% ,0 .4 2 % ,0 .5 0 % ,0 .2 6 % ,0 .38% ;毛脉五味子茎、毛叶五味子茎和金山五味子茎的表 加巴辛含量较高 (分别为0 .89% ,1.5 1% ,0 .17% )。结论 :五味子属植物果实的木脂素含量高于根和茎 ;翼梗五味子果实、小花五味子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五味子属 药用植物 木脂素
下载PDF
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的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37
3
作者 毕海燕 林祁 +1 位作者 刘长江 赵建成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1-510,共10页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南五味子属Kadsura 1 1种植物 36个样品的种子宏观形态及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种子形状为肾形、椭球形、心形或肾状扁球形。在扫描电镜下种子表面特征有种间差异 ,其纹饰可分为 3种类型 ,即...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南五味子属Kadsura 1 1种植物 36个样品的种子宏观形态及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种子形状为肾形、椭球形、心形或肾状扁球形。在扫描电镜下种子表面特征有种间差异 ,其纹饰可分为 3种类型 ,即近平滑型、负网纹型和网纹型。短梗南五味子K .borneensis和披针叶南五味子K .lanceolata为近平滑型 ,其种子表面近平滑 ;黑老虎K .coccinea和柄果南五味子K .verrucosa为负网纹型 ,其种子表面具负网纹 ,网眼凸起 ,网脊凹陷 ;异形南五味子K .hetero clita、毛南五味子K .induta、南五味子K .japonica、冷饭藤K .oblongifolia、狭叶南五味子K .angustifolia、南洋南五味子K .scandens和大叶南五味子K .marmorata为网纹型 ,其种子表面具网纹 ,网眼凹陷 ,网脊凸起 ,此类型在南五味子属中最为普遍。种皮微形态特征在种内相当稳定 ,在一些种的划分上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南五味子属种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支持将多子南五味子K .polysperma和凤庆南五味子K .interior归并入异形南五味子以及将长梗南五味子K .longipedunculata归并入南五味子的分类学处理。本文还对南五味子属植物种皮微形态的各种类型的演化趋势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属 五味子 种子形态 分类学
下载PDF
中国南五味子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邓白罗 谢碧霞 张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94,共5页
南五味子属是现存双子叶植物中的原始类群,全世界有28种,呈东亚——北美间断分布,主产亚洲东南部至东部,我国产10种,是南五味子属的自然分布中心,该属植物对于理解被子植物的起源、演化、迁移和植物区系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南五味子属是现存双子叶植物中的原始类群,全世界有28种,呈东亚——北美间断分布,主产亚洲东南部至东部,我国产10种,是南五味子属的自然分布中心,该属植物对于理解被子植物的起源、演化、迁移和植物区系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系统介绍了南五味子属植物分类、种质资源、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等4个热点问题.将南五味子属植物应用于药物开发、食品开发和园林造景等方面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但目前关于南五味子属的栽培、繁殖及应用研究十分匮乏.最后,对其合理化开发利用提出了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引种驯化及加强综合开发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五味子属 种质资源 地理分布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南五味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5
作者 李晓光 罗焕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20-1125,共6页
对近 2 0年来国内外南五味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南五味子属植物主要含有木脂素类和三萜类成分 ,其中许多为该属植物特有成分 ,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HIV病毒、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等活性。
关键词 五味子属 植物药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抗氧化 抗HIV病毒 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
下载PDF
五味子属雄花的形态发生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忠 路安民 +1 位作者 林祁 潘开玉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2期169-177,共9页
在五味子属 (Schisandra (Schizandra)Michx .)中 ,雄花的形态变异极大 ,是属下分类的主要性状。借助扫描电镜 ,全面观察了五味子属几个不同类型雄花的形态发生 ,结合已有的工作 ,首次提出该属雄花的形态建成有 3种类型。 (1)柱托型 (co... 在五味子属 (Schisandra (Schizandra)Michx .)中 ,雄花的形态变异极大 ,是属下分类的主要性状。借助扫描电镜 ,全面观察了五味子属几个不同类型雄花的形态发生 ,结合已有的工作 ,首次提出该属雄花的形态建成有 3种类型。 (1)柱托型 (columnar_torustype)。雄花的花托在花形态发生的全过程中 ,保持柱状 ;根据雄蕊成熟时 ,药室着生的方向 ,又可分为两个亚型 :华中五味子亚型 (sphenantheraceoussubtype)和大花五味子亚型 (grandifloraceoussub type) ,前者药室侧向 ,后者药室外向或外侧向。 (2 )平托型 (flattened_torustype)。雄花的花托随花的发育逐渐扁化 ,雄蕊着生于四周而使雄蕊群呈扁平五边形。 (3)球托型 (spherical_torustype)。雄花的花托肉质化膨大 ,雄蕊着生于球状花托上的凹穴内。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讨论了诸类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 ,认为柱托型是原始类型 ;平托型与球托型源自于柱托型 ,它们是柱托型向不同方向演化的结果。分析了雄花形态变异的原因 ,认为昆虫咬食带来的进化压力导致本属雄花形态的高度分化。雄花花托增生膨大变扁平或者呈球状 ,可能是该属植物中以鞘翅目(Coleoptera)昆虫为主要传粉媒介的类群对系统演化上雄蕊数目减少时的适应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属 形态发生 柱托型 平托型 球托型 传粉毁介 系统发育 雄花 栏科
下载PDF
南五味子属花的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段林东 林祁 袁琼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92,共6页
借助扫描电镜观察了南五味子属 (Kadsura)中黑老虎 (K .coccinea)、南五味子 (K .japon ica)和狭叶南五味子 (K .angustifolia)雄花和雌花的形态发生过程 ,三种植物花发育早期相似而发育后期出现分异。根据花形态发生早期的相似性 ,支... 借助扫描电镜观察了南五味子属 (Kadsura)中黑老虎 (K .coccinea)、南五味子 (K .japon ica)和狭叶南五味子 (K .angustifolia)雄花和雌花的形态发生过程 ,三种植物花发育早期相似而发育后期出现分异。根据花形态发生早期的相似性 ,支持南五味子属为单系起源 ;根据花形态发生后期的分异状态 ,支持将南五味子属分为离蕊南五味子亚属 (SubgenusCosbaea)和南五味子亚属 (SubgenusKadsura)。借助扫描电镜观察了短梗南五味子 (K .borneensis)和披针叶南五味子 (K .lanceolata)花的形态 ,将南五味子和狭叶南五味子的花与短梗南五味子和披针叶南五味子的花比较 ,赞成在南五味子亚属下设南五味子组 (SectionKadsura)和南洋南五味子组 (SectionSarcocar pon)。根据在狭叶南五味子中观察到的两性花痕迹和在五味子属 (Schisandra)东亚五味子 (S .e longata)花中观察到的两性花 ,本文认为现存五味子科 (Schisandraceae )植物的单性花可能由具两性花结构的祖先演化而来。根据五味子科植物柱头与八角科 (Illiciaceae)植物柱头的相似性 ,不支持将五味子科从八角目 (Illiciales)中分出而成立五味子目 (Schisandr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属 形态 系统演化 五味子
下载PDF
中国五味子属植物叶表皮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文香英 林祁 +1 位作者 曾庆文 周小春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1-47,共7页
用浓硫酸 -铬酸离析法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中国五味子属植物 1 4种 ,1亚种 ,2变种 ,共 2 4个样品成熟叶的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特征 .结果表明 :五味子属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 ,垂周壁式样为平直 ,弓形或浅波浪 ... 用浓硫酸 -铬酸离析法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中国五味子属植物 1 4种 ,1亚种 ,2变种 ,共 2 4个样品成熟叶的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特征 .结果表明 :五味子属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 ,垂周壁式样为平直 ,弓形或浅波浪 ;少数种类上表皮有气孔器或分泌细胞 ,所有的种类下表皮具气孔器和分泌细胞 ;气孔器类型以平列型为主 ,并伴有侧列型 ,极少数出现不规则型 ;气孔极区呈稍角质加厚或棒形角质加厚 ,稀 T形角质加厚 .叶表皮特征能较好地解决分种问题 ,并为确定本属中各分类单位之间的演化趋势 ,亲缘关系等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属 叶表皮 气孔器 中国 表皮细胞 分类
下载PDF
五味子属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志荣 林祁 +1 位作者 刘长江 赵建成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7-637,共11页
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五味子属 (Schisandra) 10种 96号样品的种子宏观形态和种皮的微观形态特征进行观察 ,首次对该属的种皮微观形态特征进行系统报道 ,并编排有分种检索表。研究结果表明 :该属的种子宏观形态呈现平滑、细皱纹或... 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五味子属 (Schisandra) 10种 96号样品的种子宏观形态和种皮的微观形态特征进行观察 ,首次对该属的种皮微观形态特征进行系统报道 ,并编排有分种检索表。研究结果表明 :该属的种子宏观形态呈现平滑、细皱纹或瘤状突起 ,并认为五味子属种子形态可能有从平滑到有细皱纹再到有瘤状突起的演化趋势 ;该属种皮表面微观形态可分为疣状突起型和网纹型。结合其它性状 ,本文认为网纹型所代表的两种植物应与本属中其它植物建立并列的分类单元。五味子属植物在种子形态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可为属以下、种以上的分类提供依据 ,并为探讨该属的系统演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属 种子形态 分类学意义 种皮微观形态
下载PDF
五味子属(五味子科)分类系统的初步修订 被引量:12
10
作者 林祁 杨志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5,共10页
通过对前人提出的五味子属(五味子科)分类系统的点评,根据五味子属植物的33个形态性状及其性状分析,经过分支分析,提出一个新的五味子属分类系统:将五味子属分为五味子亚属和团蕊五味子亚属;将五味子亚属分为多蕊五味子组、少蕊五味子... 通过对前人提出的五味子属(五味子科)分类系统的点评,根据五味子属植物的33个形态性状及其性状分析,经过分支分析,提出一个新的五味子属分类系统:将五味子属分为五味子亚属和团蕊五味子亚属;将五味子亚属分为多蕊五味子组、少蕊五味子组、中华五味子组和五味子组。编排了分亚属、组和种的检索表,对每个种上分类等级均列出其模式、异名和代表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属 形态学数据 分支分析 分类系统
下载PDF
五味子属植物降三萜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薇丹 周大铮 叶正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12-1916,共5页
关键词 五味子属 降三萜 抗HIV活性
下载PDF
广西南五味子属植物的分布与利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韦霄 梁惠凌 +2 位作者 唐辉 蒋运生 蒋福勇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南五味子属为五味子科常绿攀援木质藤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果用和观赏价值。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东南亚一带。中国共有10种,主产于西南至东南部。广西现有7种,即冷饭团、毛南五味子、冷饭藤、异型南五味子、南五味子、仁昌... 南五味子属为五味子科常绿攀援木质藤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果用和观赏价值。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东南亚一带。中国共有10种,主产于西南至东南部。广西现有7种,即冷饭团、毛南五味子、冷饭藤、异型南五味子、南五味子、仁昌五味子和广西南五味子。文章介绍了广西南五味子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和利用现状,并对其合理化开发利用提出了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引种驯化及综合利用研究等3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五味子属 分布 利用 观赏价值 木质藤本植物 引种驯化
下载PDF
秦岭地区五味子属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维 徐敏 +1 位作者 刘小霞 顾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6-241,共6页
通过查阅标本、文献,走访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对陕西省6市20县26乡镇五味子属植物野生资源现状及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秦岭地区有6种五味子属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红花五味子(Schisandra rubriflora... 通过查阅标本、文献,走访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对陕西省6市20县26乡镇五味子属植物野生资源现状及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秦岭地区有6种五味子属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红花五味子(Schisandra rubriflora)、大花五味子(Schisandra grandiflora)、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 var. sinensis)、金山五味子(Schisandra glaucescens)和狭叶五味子(Schisandra lancifolia),分布于海拔500~2 800 m之间,华中五味子数量多且分布广,大花五味子相对稀少。根据调研确定不同地区各种五味子的花期和果期,并制定分种检索表,补充了秦岭地区五味子属植物的分布状况。调查显示,分布区内五味子属植物野生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特别是稀少种亟待保护。本研究为道地药材的合理采收和可持续利用、加强对稀少物种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属 野生资源 秦岭 分布
下载PDF
南五味子属(五味子科)三种植物之补记 被引量:11
14
作者 林祁 段林东 姚炳矾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7-570,共4页
报道南五味子属Kadsura的黑老虎K.coccinea(Lem.)A.C.Smith在印度尼西亚的分布新记录,毛南五味子K.indutaA.C.Smith在中国贵州的分布新记录,冷饭藤K.oblongifoliaMerrill在中国福建和台湾以及越南的分布新记录,补充或纠正了前人对毛南... 报道南五味子属Kadsura的黑老虎K.coccinea(Lem.)A.C.Smith在印度尼西亚的分布新记录,毛南五味子K.indutaA.C.Smith在中国贵州的分布新记录,冷饭藤K.oblongifoliaMerrill在中国福建和台湾以及越南的分布新记录,补充或纠正了前人对毛南五味子的形态描述,取消了Saunders对海南黑老虎K.hainanensisMerrill和冷饭藤所作的后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属 黑老虎 毛南五味子 冷饭藤 新记录
下载PDF
五味子属药用植物木脂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15
作者 梁文斌 谢碧霞 邓白罗 《经济林研究》 2006年第4期77-82,共6页
木脂素是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其成分、含量与植物器官、部位、产地、生长季节、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等有很大关系,本文中就其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探讨,为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 木脂素是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其成分、含量与植物器官、部位、产地、生长季节、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等有很大关系,本文中就其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探讨,为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属 木脂素 提取工艺 测定方法
下载PDF
五种五味子属药用植物及东紫苏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英文)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蓉涛 孙汉董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69-575,共7页
对5种五味子属(Schisandra)药用植物(小花五味子Schisandra micrantha,狭叶五味子S. lancifolia,滇翼梗五味子S. henryi var. yunnanensis var.yunnanensis,复瓣黄龙藤S. Plena,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和唇形科植物东紫苏(Elsholtzi... 对5种五味子属(Schisandra)药用植物(小花五味子Schisandra micrantha,狭叶五味子S. lancifolia,滇翼梗五味子S. henryi var. yunnanensis var.yunnanensis,复瓣黄龙藤S. Plena,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和唇形科植物东紫苏(Elsholtzia bodinieri)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共分离鉴定了101个化合物,26个为新化合物.首次从3种五味子属植物中发现了3种高度氧化的新奇骨架类型.此外,还发现了18,19-seco-乌索酸型苷和17,20断裂并失去17位侧链的羊毛甾烷型和环阿尔廷型八降三萜等新的骨架类型.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HIV-1、急毒、抗炎和抗肿瘤活性实验,发现部分化合物具有抗HIV-1活性.其中化合物SM-10和SM-26具有显著的抑制HIV-1病毒活性,选择指数分别为174.08和>25.04,且毒性较小,作为作用于病毒与细胞结合和融合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属 东紫苏 化学成分 抗HIV活性 生源途径
下载PDF
两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油性成分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庆耀 孙全忠 +1 位作者 陈道峰 江明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6-56,共1页
国产南五味子属植物多作药用,计10种,常以藤茎和根入药,具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的功能,用于各种痛症[1]。作者等对两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油性成分用小鼠扭体试验进行了药理活性测定,以研究其镇痛作用。材料和方法油性成分的... 国产南五味子属植物多作药用,计10种,常以藤茎和根入药,具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的功能,用于各种痛症[1]。作者等对两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油性成分用小鼠扭体试验进行了药理活性测定,以研究其镇痛作用。材料和方法油性成分的提取①取内南五味子K.inte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属植物 油性成分 镇痛
下载PDF
五味子属植物木脂素类资源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万志 童玉懿 陈鹭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0年第4期51-58,共8页
本文调查了15个省区71个样品的15种五味子属植物。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8种木脂素有效成分在五味子属植物中的含量进行了分析,这8种木脂素提五味子醇甲(schizandrol A)、醇乙(schizandrol B)、酯甲、酯乙(gomisinC,B)、五味子酚(schiza... 本文调查了15个省区71个样品的15种五味子属植物。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8种木脂素有效成分在五味子属植物中的含量进行了分析,这8种木脂素提五味子醇甲(schizandrol A)、醇乙(schizandrol B)、酯甲、酯乙(gomisinC,B)、五味子酚(schizanhenol)、甲素(deoxyschizandrin)、乙素(γ-schizandrin)及丙素(schizandrin C),同时对12种五味子的醇提物进行了主要药理作用的比较。根据研究结果,对各种五味子的质量作出评价以及可供开发利用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属 木脂素 化学成分 药理
下载PDF
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29
19
作者 陈道峰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5-19,共5页
综述了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对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工作。我们从5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藤茎中共分离鉴定了80余种化合物,并主要探讨了这些化合物的抗脂质过氧化、钙拮抗和PAF拮抗等与补血活血作... 综述了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对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工作。我们从5种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藤茎中共分离鉴定了80余种化合物,并主要探讨了这些化合物的抗脂质过氧化、钙拮抗和PAF拮抗等与补血活血作用相关的生物活性,同时也尝试抗HIV方面的研究工作,发现部分木脂素和三萜类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属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木脂素 三萜
下载PDF
南五味子属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涛 尹登攀 +3 位作者 金吉芬 彭志军 李兴忠 汪得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109,共8页
为探究南五味子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及影响因素,利用Codon W 1.4.2、CUSP及EMBOSS等程序,进行中性绘图、ENC-plot及PR2-plot绘图分析。结果表明,南五味子属4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总体偏性较弱,只有rps14的ENC值... 为探究南五味子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及影响因素,利用Codon W 1.4.2、CUSP及EMBOSS等程序,进行中性绘图、ENC-plot及PR2-plot绘图分析。结果表明,南五味子属4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总体偏性较弱,只有rps14的ENC值小于40;物种间的密码子参数高度保守,GC_(2)对ENC影响较大;有31个密码子RSCU大于1,均以A/U结尾;自然选择在4个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同义密码子使用偏性中发挥主导作用;南五味子属4个物种中分别确定了18、17、16和18个最优密码子,共有的最优密码子有14个;在ΔR_(SCU)>0.5的高频密码子中,仅有编码半胱氨酸(Cys)的UGU为共有最优密码子。表明南五味子属4个物种间密码子偏好性较保守,自然选择是影响密码子偏好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南五味子属物种鉴定、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属 叶绿体基因组 偏好性 最优密码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