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1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转化家蚕BmN细胞表达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曦 赵越 +3 位作者 周文林 曹广力 薛仁宇 贡成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2-307,共6页
为了建立稳定转化家蚕细胞持续表达外源基因的技术体系,构建了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带有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hGM-CSF)和新霉素抗性基因(neo)表达元件的转基因载体pigA3GFP-IE-neo-FH-hGM-CSF-polyA-fib-L-intron1,以及带... 为了建立稳定转化家蚕细胞持续表达外源基因的技术体系,构建了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带有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hGM-CSF)和新霉素抗性基因(neo)表达元件的转基因载体pigA3GFP-IE-neo-FH-hGM-CSF-polyA-fib-L-intron1,以及带有hGM-CSF和吉欧霉素(zeocin)抗性基因的昆虫细胞转化载体pIZT-IE-hGM-CSF,分别转染家蚕卵巢BmN细胞,并以含相应抗生素G418或zeocin的培养液筛选,得到稳定的转化细胞系FH-hGM-CSF和IE-hGM-CSF。ELISA检测结果显示,hGM-CSF在FH-hGM-CSF和IE-hGM-CSF转化细胞系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534 55 fg/个细胞和2.227 38 fg/个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GYBAC转座子 pIZT/V5-His载体 家蚕BmN细胞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纳米银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景哲 陈凤平 +2 位作者 耿琪瑛 冯欣姝 温海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511-2514,共4页
目的比较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与纳米银敷料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A、B、C 3组,A组(n=30):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n=30):纳米银敷料覆盖;C组(n=30):rhGM-CSF涂... 目的比较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与纳米银敷料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A、B、C 3组,A组(n=30):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n=30):纳米银敷料覆盖;C组(n=30):rhGM-CSF涂抹创面。分别于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炎症反应,计算愈合率,细菌培养并计数。结果 A、B、C 3组均在第10天出现明显的血管化和上皮化,A组创面伤后红肿明显,并且在第14天出现痂下积脓,向皮下潜行,切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聚集、迁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化和上皮化进程较慢;B、C组创面伤后红肿,在伤后第4天炎症反应最重,切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聚集、迁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化和上皮化进程较A组明显加快,至第14天因为创面溶痂,炎症反应较前略有加重。创面愈合率方面,C组>B组>A组,第14、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C组分别于伤后第4和10天出现细菌生长,第10、14、21天,B组、C组比A组细菌生长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结论 rhGM-CSF和纳米银敷料外用,均能减少深Ⅱ度烫伤创面细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方面,rhGM-CSF优于纳米银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纳米银 烧伤创面 细菌
下载PDF
全肺灌洗术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原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伟 李强 +1 位作者 董宇超 姚小鹏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98-300,共3页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肺泡蛋白沉积症 全肺灌洗术 治疗方法 原发性 文献复习 皮下注射 PAS染色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创面修复效果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帆 郑梁 +3 位作者 徐风瑞 李江华 赵坤 张翔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6月急诊收治的74例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临床治疗特征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6月急诊收治的74例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临床治疗特征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用纳米银敷料对创面给予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涂抹创面,再用纳米银敷料进行创面换药,两组患者均至创面完全愈合后停止治疗。观察两组愈合情况及细菌检出率,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第3、6和8天,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创面炎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第3、6和8天创面炎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细菌检出率和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01)。两组治疗后主要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皮肤软组织撕脱伤安全有效,可对创面的修复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能明显的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皮肤 撕脱伤 纳米银敷料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夏卫东 陈光夷 +3 位作者 戴文统 赵胜 李粟 林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98-150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应用于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应用于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4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伤口中心行中厚皮移植的74例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予积极血糖监测,药物控制血糖,适当的抗炎、补液、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按术后供皮区处理方式的不同,将供皮区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的患者设为rhGM-CSF组(38例),将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6例)。分别计算2组患者治疗后第8日和第14日供皮区愈合率及供皮区完全愈合时间,比较rhGM-CSF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治疗前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供皮区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8日和第14日,rhGM-CSF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3±19)%、(92±14)%,高于对照组的(35±18)%和(7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59,P=0.000;t=-3.462,P=0.000)。rhGM-CSF组供皮区完全愈合时间为(14±3)d,较对照组的(16±3)d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52,P=0.000)。rhGM-CSF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Z=-3.491,P=0.000),但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无临床意义。结论·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使用rhGM-CSF凝胶,能够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并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肤移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供皮区创面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复性和纯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建波 于占江 +2 位作者 邓玲娟 张尼 白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8-111,118,共5页
比较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在用疏水色谱(HIC)、离子交换色谱(IEC)和体积排阻色谱(SEC)3种液相色谱进行复性和纯化,选择较好的复性和纯化方法。通过对比rhGM-CSF在液相色谱上复性和纯化的主要指标,包括比活、纯... 比较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在用疏水色谱(HIC)、离子交换色谱(IEC)和体积排阻色谱(SEC)3种液相色谱进行复性和纯化,选择较好的复性和纯化方法。通过对比rhGM-CSF在液相色谱上复性和纯化的主要指标,包括比活、纯度和质量回收率,结果发现采用HIC和IEC对rhGM-CSF进行复性和纯化时,其比活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纯度和质量回收率也比较高,而采用SEC,其比活、纯度和质量回收率远低于HIC和I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疏水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体积排阻色谱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深Ⅱ度烫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景哲 陈凤平 +2 位作者 冯欣姝 温海玲 耿琪瑛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研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90只Wistar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A、B、C三组,每组30只。A组: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纳米银敷料覆盖;C组:rh GM-CSF涂抹创面。伤后第1,4... 目的研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90只Wistar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A、B、C三组,每组30只。A组: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纳米银敷料覆盖;C组:rh GM-CSF涂抹创面。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病理学改变,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病理学改变:A、B、C三组均在第10天出现明显的上皮化;EGF水平逐渐上升,A组上升最慢,C组上升最快,第1,4天各组间及第7天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其余各组间及第10,14,21天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GF-β1mRNA相对表达量,A组、B组逐渐上升,C组在第14天达到峰值,第21天下降,第1天,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0,14,21天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GM-CSF可加速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纳米银 烧伤创面 表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文超 艾晓杰 乔中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04-207,214,共5页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是重要的造血细胞因子。hGM-CSF基因表达受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hGM-CSF受体由1个α亚基和1个βc亚基组成,它涉及Ras/Raf/MAPK和JAK/STAT途径。hGM-CSF有促进靶细胞分化、存活和增殖等多种功...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是重要的造血细胞因子。hGM-CSF基因表达受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hGM-CSF受体由1个α亚基和1个βc亚基组成,它涉及Ras/Raf/MAPK和JAK/STAT途径。hGM-CSF有促进靶细胞分化、存活和增殖等多种功能。介绍了重组hGM-CSF在大肠杆菌、酵母、植物细胞、昆虫细胞和哺乳动物等多种体系中表达后的异同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细胞因子 基因表达 表达调控 信号传导 细胞分化
下载PDF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清路 李俏俏 +2 位作者 张玉军 张锐 徐寿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2-36,共5页
hGM-CSF是一种重要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糖蛋白,在造血调控和免疫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近些年来各国对hGM-CSF的研究情况,首先对hGM-CSF的基因结构、蛋白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接下来... hGM-CSF是一种重要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糖蛋白,在造血调控和免疫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近些年来各国对hGM-CSF的研究情况,首先对hGM-CSF的基因结构、蛋白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接下来,又从基因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两个方面对hGM-CSF的表达调控做了介绍;最后,对比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GM-CSF基因在不同生物中的表达情况,详细讲解了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结构特点hGM-CSF生物表达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淼 刘波 +2 位作者 王越 刘党生 吴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6期848-851,共4页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野生型菌株GS115(his4)和突变型菌株GJK01(ura3,ade1,arg4,his4,och1)表达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并对其活性及糖基修饰情况进行比较。方法: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引入XhoⅠ、NotⅠ双酶切位点,构建p...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野生型菌株GS115(his4)和突变型菌株GJK01(ura3,ade1,arg4,his4,och1)表达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并对其活性及糖基修饰情况进行比较。方法: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引入XhoⅠ、NotⅠ双酶切位点,构建pPIC9-hGM-CSF表达载体,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和GJK01感受态细胞,得到工程菌;经甲醇诱导,对其表达产物进行糖基分析和生物学活性分析。结果:hGM-CSF在野生型菌株GS115和突变型菌株GJK01中均得到表达,其中野生菌表达的为过度糖基化的糖蛋白,而突变型菌株表达的为低糖化的糖蛋白,且二者均可刺激TF-1细胞的生长,比活性分别为9.79×105和2.21×105U/mL。结论:利用酵母工程菌表达了低糖化的重组hGM-CSF,为其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酵母的糖基工程改造提供了良好的糖蛋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毕赤酵母 N-糖基化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融合蛋白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迎基 吕厚峰 +3 位作者 廖建民 张奉国 刘煜 沈子龙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55-359,共5页
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融合蛋白(GM-CSF/IL-3,MX)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HPLC分析,建立了MX在大鼠血浆中的测定方法,并测定了MX皮下注射3个剂量水平和静脉注射中剂量水... 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融合蛋白(GM-CSF/IL-3,MX)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HPLC分析,建立了MX在大鼠血浆中的测定方法,并测定了MX皮下注射3个剂量水平和静脉注射中剂量水平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高中低剂量T1/2分别为(1 5.4±2.0),(1 6.1±1.8)h,(1 3.2±2.2)h;AUC分别为(5 8 8±1 2 0),(2 8 6±4 7),(1 4 2±2 0)μg/(L.h),Cmax分别为(3 1.2±8.3),(1 4.8±1.2),(8.3±1.4)μg/L。结论:MX皮下注射给药后,Cmax和AUC与剂量成比例,MX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消除是线性的。7 0μg/kg组生物利用度为3 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3融合蛋白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
下载PDF
用疏水色谱法复性并同时纯化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建波 古元梓 +2 位作者 王欢 张尼 白泉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9年第4期548-551,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复性并同时纯化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的方法。方法:研究rhGM-CSF在疏水色谱(HIC)上的复性和纯化机理,并对固定相和流动相进行选择和优化,包括固定相配基、流动相中盐的种...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复性并同时纯化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的方法。方法:研究rhGM-CSF在疏水色谱(HIC)上的复性和纯化机理,并对固定相和流动相进行选择和优化,包括固定相配基、流动相中盐的种类、流动相pH值、流动相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比例,以及流动相中尿素的浓度。结果:优化后的固定相为PEG600,流动相中的盐为(NH4)2SO4,流动相pH值为7.0,流动相中添加2.0mol/L尿素、1.8mmol/L GSH和0.3mmol/L GSSG。在优化条件下,HIC可使rhGM-CSF在分离纯化的同时得到复性,比活达1.58×107U/mg,纯度为95.7%,质量回收率为56.8%。结论:建立的疏水色谱复性和纯化工艺可简化操作步骤,缩短生产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色谱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复性 纯化
下载PDF
大肠杆菌表达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中试纯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智华 姬秋彦 +3 位作者 李珺 杨旭 刘红岩 徐维明 《云南医药》 CAS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uGM -CSF)表达产物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方法 包涵体高压匀浆破菌抽提后 ,经凝胶过滤层析、复性、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等纯化步骤。结果终产物纯度达 97% ,比活性达 1 2... 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uGM -CSF)表达产物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方法 包涵体高压匀浆破菌抽提后 ,经凝胶过滤层析、复性、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等纯化步骤。结果终产物纯度达 97% ,比活性达 1 2× 10 7U/mg蛋白 ,测定N端 2 0个氨基酸系列与其DNA系列推导的氨基酸系列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大肠杆菌 中试纯化
下载PDF
马铃薯片外敷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引起硬结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正梅 《全科护理》 2012年第14期1274-1275,共2页
[目的]观察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引起硬结的效果。[方法]将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发生红肿、硬结的5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局部外... [目的]观察马铃薯片外敷治疗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引起硬结的效果。[方法]将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发生红肿、硬结的5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新鲜马铃薯片局部外敷,对照组采用传统湿热敷,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鲜马铃薯片局部外敷治疗因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引起的硬结,其疗效优于传统湿热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结 马铃薯片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皮下注射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致变态反应1例的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玉卿 《护理与康复》 2010年第8期734-734,共1页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for injection,rhGM-CSF)又称健白针,内含活性成分(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非活性成分(甘露醇、...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for injection,rhGM-CSF)又称健白针,内含活性成分(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非活性成分(甘露醇、人血白蛋白、磷酸盐缓冲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变态反应 护理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兔牙龈创伤愈合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慧颖 车彦海 +1 位作者 何畔 马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6-1209,1335,1336,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于牙龈创伤修复的影响,为其在口腔牙周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16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手术刀切除上下切牙唇侧牙龈2mm。术后实验组每日3次...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于牙龈创伤修复的影响,为其在口腔牙周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16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手术刀切除上下切牙唇侧牙龈2mm。术后实验组每日3次创面涂抹rhGM-CSF,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于术后3、7、11和15d各处死动物2只,HE染色观察镜下上皮及上皮下结缔组织的结构、分布,各种创伤修复细胞的变化,PCNA染色后观察阳性染色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数目。结果:形态学观察,第3天2组均表现出炎细胞浸润,但实验组浸润数目更多;第7天2组均可见到新生血管、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实验组新生血管化的程度较为显著;第11天2组出现大量增殖的成纤维细胞,但实验组和程度更广泛,至第15天时2组的创伤均已基本恢复正常,组间差异不明显。PCNA染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增殖的上皮细胞数目逐渐增加,至第15天时达到高峰,增殖的成纤维细胞数目从第3天起开始增加,至第11天达到高峰,第15天则明显降低为最低值。实验组增殖的上皮细胞数量在第3和1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增殖的成纤维细胞数量在第11和15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M-CSF可以促进牙龈组织中炎细胞的浸润、血管的新生、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rhGM-CSF可以促进牙龈组织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创伤愈合 牙龈创伤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联合远红外线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顾忠强 郭金龙 +2 位作者 张亮 朱承亮 周金龙 《青岛医药卫生》 2015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及远红外线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148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Ⅱ度烧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创面涂抹rhGM-CSF凝胶,并定...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及远红外线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148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Ⅱ度烧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创面涂抹rhGM-CSF凝胶,并定时外用远红外线照射创面。对照组常规运用磺胺嘧啶银。观察第7、14、21天的创面愈合情况、7天创面细菌检出率、瘢痕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个时间段的创面愈合时间均减少(P<0.05),抑菌效果相当(P>0.05),瘢痕评分(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降低(P<0.05)。结论 rhGM-CSF凝胶联合远红外线治疗Ⅱ度烧伤创面效果良好,可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远红外线 Ⅱ度烧伤创面
下载PDF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NA 5'端的修饰提高其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智清 张颖 +8 位作者 路秀华 王世骢 邵魁 马丽娟 李玉英 周圆 姚立红 贺秉坤 侯云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6-143,共8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人工合成的寡聚DNA引物,对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cDNA作了修饰。在不改变氨基酸的前提下,将一些G或C改成A或T,以避免形成不利的二级结构,并将一些密码子换成大肠杆菌喜用的密码子。修饰后的...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人工合成的寡聚DNA引物,对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cDNA作了修饰。在不改变氨基酸的前提下,将一些G或C改成A或T,以避免形成不利的二级结构,并将一些密码子换成大肠杆菌喜用的密码子。修饰后的GMCSF cDNA在大肠杆菌的表达水平高于其母株。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其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免疫学和生物学活性检测表明该表达产物具有天然GM-CSF的构型和生物学活性。部分纯化的重组人GM-CSF已用于维持依赖人GM-CSF的TF-1细胞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 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包涵体提取、复性和纯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永春 陆峰 +3 位作者 金永明 贾林 林爱友 陆德如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由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通过破菌、洗涤获得包涵体,再经过溶解、凝胶过滤、复性、疏水和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了均一的产品,经高压液相和SDS... 由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通过破菌、洗涤获得包涵体,再经过溶解、凝胶过滤、复性、疏水和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了均一的产品,经高压液相和SDSPAGE电泳测定纯度均大于98%,rhGMCSF的比活为32×107IU/mg,纯化获得的rhGMCSF为一酸性蛋白,等电点约为52,NH2末端前20个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rhGMCSF的NH2末端不均一,其中带Met的分子约占595%,第一个氨基酸为Ala的分子约占246%,为Pro的分子约占146%。纯化过程中蛋白的纯化倍数为39,生物活性总得率为691%,工艺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包涵体 复性 纯化
下载PDF
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纯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凌明圣 邹民吉 +2 位作者 徐明波 王嘉玺 马贤凯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7-221,共5页
对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高效表达克隆pZW.GM的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并对纯化的GM-CSF进行了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人GM-CSF基因表达产物在大肠杆菌中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经过... 对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高效表达克隆pZW.GM的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并对纯化的GM-CSF进行了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人GM-CSF基因表达产物在大肠杆菌中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经过超声破菌、包涵体抽提、凝胶过滤层析、复性、离子交换一系列化步骤,终产物纯度达99%,按蛋白总量计算回收率达10%,比活性达1×10^7u/mg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 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RHGM-CSF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