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机制研究现状
1
作者 赵欣佳 范林鹃 +3 位作者 焦琮舒 陈璐 申鹏飞 石江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38-141,共4页
人迎穴是针灸临床要穴,同时也是公认的降压效穴,其作为“活血散风”降压针刺法的主穴,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针刺人迎穴的降压机制主要与提高血管压力感受性反射、改善血管重构、抗氧化功能、影响基因表达、影响中枢神经... 人迎穴是针灸临床要穴,同时也是公认的降压效穴,其作为“活血散风”降压针刺法的主穴,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针刺人迎穴的降压机制主要与提高血管压力感受性反射、改善血管重构、抗氧化功能、影响基因表达、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相关。文章将通过对以往研究中的重要成果加以概括,从而进一步阐明针人迎穴对防治高血压病的功能机制,以期进一步深入探讨高血压病的形成机制和临床应用人迎穴的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人迎穴 高血压病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针刺人迎穴调控RhoA/ROCK1通路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管损伤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周诗远 杨永可 +5 位作者 熊飞然 陆妍 赵轶文 刘嘉妍 史慧妍 石学敏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基于RhoA/ROCK1通路探讨针刺人迎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管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1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选取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针刺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针刺人迎穴和... [目的]基于RhoA/ROCK1通路探讨针刺人迎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管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11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选取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针刺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针刺人迎穴和厄贝沙坦灌胃给药。观察大鼠血压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ROCK1的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素-1(ET-1)和人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AA(PDGF-A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颈动脉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RhoA的定位及表达水平。[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针刺组在治疗3周,治疗6周时的平均动脉压有降低(P<0.05)。2)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针刺组在治疗6周时ET-1和PDGF-AA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5)。3)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针刺组在治疗6周时RhoA、AngⅡ和ROCK1的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针刺组在治疗6周时MMP2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4)与西药组比较,针刺组在治疗6周时AngⅡ和ROCK1的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针刺人迎穴可能通过下调颈动脉RhoA/ROCK1通路来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穴 针刺 血压 ET-1 AngⅡ PDGF-AA MMP2 RhoA/ROCK1通路
下载PDF
千山活血膏贴敷人迎穴治疗颈动脉斑块疗效观察
3
作者 黎莉莉 曹慧玲 +5 位作者 王乐 董笑克 李中浩 吴梦玮 王凯悦 刘金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675-1679,共5页
目的观察千山活血膏穴位贴敷人迎穴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科门诊的颈动脉斑块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 目的观察千山活血膏穴位贴敷人迎穴治疗颈动脉斑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科门诊的颈动脉斑块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试验组同时给予千山活血膏贴敷人迎穴,对照组给予千山活血膏安慰剂贴敷人迎穴,2组均治疗90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疗效、颈动脉超声指标。结果试验组27例,对照组24例完成研究。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51.9%(14/27),对照组为16.7%(4/24),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项症状疗效,试验组头痛的总有效率为75.0%(9/12),对照组为16.7%(2/12),头晕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9.1%(13/22)和21.1%(4/19),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右侧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呈现试验组较前降低,对照组较前升高的趋势。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千山活血膏穴位贴敷人迎穴可改善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症状,有降低双侧颈动脉IMT的趋势,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位贴敷 人迎穴 千山活血膏
下载PDF
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人迎穴温度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娴 赵梅珍 燕群美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红外线体温测量仪测量人迎穴温度代替测量额温的可行性,寻找一种准确快速且安全可靠的体温测量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在院患者148例,同时分别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患者的腋温,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患者额温和人迎穴温度。结果腋温、额温... 目的探讨红外线体温测量仪测量人迎穴温度代替测量额温的可行性,寻找一种准确快速且安全可靠的体温测量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在院患者148例,同时分别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患者的腋温,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患者额温和人迎穴温度。结果腋温、额温及人迎穴温分别为(36.71±0.06)℃、(36.21±0.06)℃、(36.18±0.06)℃,三种方法测得的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迎穴温、额温分别与腋温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人迎穴温与额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测温仪只宜用于体温初步检测;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体温时,可选择人迎穴代替前额测温,既简便快捷又避免伤害眼部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 红外线测温仪 水银体温计 腋温 额温 人迎穴 人迎穴
下载PDF
人迎穴改良针刺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神经肽Y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婷 马朝阳 +3 位作者 唐雷 万文俊 王艳富 陈号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7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人迎穴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血浆神经... 目的观察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人迎穴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评分(FS-CSA)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和55.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血浆神经肽Y水平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FS-CS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FS-CSA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满意,可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动脉型 眩晕 人迎穴 改良针刺法 神经肽Y 交感神经
下载PDF
34例高血压患者激光照射人迎穴前后微循环观察及其治疗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云清 吴燕 +3 位作者 马剑峰 戴顺龄 薛全福 李绮芳 《微循环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1-12,15,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氦氖 (HE Ne)激光照射两侧人迎穴前后微循环及血压的变化。方法 :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 3 4例高血压患者氦氖 (HE Ne)激光照射 15min两侧人迎穴前后球结膜、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并量取血压。结果 :照射后与照射前比 ,...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氦氖 (HE Ne)激光照射两侧人迎穴前后微循环及血压的变化。方法 :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 3 4例高血压患者氦氖 (HE Ne)激光照射 15min两侧人迎穴前后球结膜、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并量取血压。结果 :照射后与照射前比 ,球结膜毛细血管开放数、微动脉的口径、甲襞管袢数、袢长均有增加 (P <0 .0 1)。球结膜微血管血流 ,流经 1mm所需的时间及甲襞血流 ,流经全袢所需的时间均缩短 (P <0 .0 1)。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 (P <0 .0 1)。并发现两例球结膜扭曲的微血管有“跳摆现象”。结论 :HE Ne激光照射高血压患者两侧人迎穴可有效改善球结膜、甲襞微循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激光照射 人迎穴 微循环 甲襞微循环
下载PDF
基于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探讨针刺人迎穴降压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郑婕 孟智宏 +1 位作者 申鹏飞 冯晓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81-187,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大鼠双侧人迎穴对血压、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RS)和中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从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ABR)角度探讨其降压机制。方法DSI植入术后,将18只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单纯针... 目的观察针刺大鼠双侧人迎穴对血压、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RS)和中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从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ABR)角度探讨其降压机制。方法DSI植入术后,将18只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单纯针刺组及电针组各6只,6只Wistar大鼠为空白对照组。单纯针刺组只针刺大鼠双侧人迎穴,不作任何手法;电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1 min,留针20 min;空白及模型对照组与以上两组采用同样方法抓取固定,不予其他任何干预。采用DSI植入系统收集4组干预前及每日干预后连续30 min血压值;分别在干预前及最后一次干预后测算2次BRS。处死大鼠,取延髓,分别进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指标检测。结果单纯针刺组干预后第14、21、28天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与干预前对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SBP干预后第7天、DBP干预后第14天可见明显下降(P<0.05),其后均呈持续下降趋势,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8天两组间对比,电针组SBP下降幅度更大(P<0.05),DB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针刺组、电针组的BRS_(PE)、BRS_(SNP)干预后与干预前对比,均可见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单纯针刺组、电针组分别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延髓及血清中AngⅡ水平、延髓内AT1R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可见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阳性细胞表达也可见明显减少;电针组对血清中AngⅡ、延髓内AT1R的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更明显,与单纯针刺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人迎穴能有效降低大鼠血压,电针对SBP更敏感;能提高动脉压力感受的迷走和交感反射敏感性;还能有效降低延髓内ACE-AngⅡ-AT1的整体水平。其降压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枢RAS活性,从而改善ABR功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针刺 人迎穴 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下载PDF
利用神经示踪技术初步探讨针刺人迎穴降血压的动脉压力反射机制 被引量:16
8
作者 孔莉 申鹏飞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555-558,共4页
[目的]利用神经示踪技术,从动脉压力反射角度,初步探讨针刺人迎穴的降压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45只,随机分为:人迎组、人迎加手法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并选取正常雄性Wistar大鼠15只,作为正常空白对照组... [目的]利用神经示踪技术,从动脉压力反射角度,初步探讨针刺人迎穴的降压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45只,随机分为:人迎组、人迎加手法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并选取正常雄性Wistar大鼠15只,作为正常空白对照组。人迎组针刺人迎后留针30 min;人迎加手法组针刺人迎后行小幅度(小于90°)、高频率(每分钟120~160次)的捻转补法,施术1 min,留针30 min;其余两组不进行针刺,干预周期28天。分别于干预前、后测定血压;干预结束后在大鼠人迎穴注射PRV-152病毒,镜下观察其延髓及下丘脑平面染色情况。[结果]人迎加手法组的降压效应明显优于其他组。各组大鼠下丘脑、延髓中PRV阳性细胞计数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人迎加手法组PRV阳性细胞在下丘脑、延髓中计数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针刺人迎穴,可能通过增强相关轴浆运输通路的敏感性,来实现降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穴 针刺 高血压 神经示踪
下载PDF
Mulligan手法结合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婷 万文俊 马朝阳 《中国康复》 2016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观察Mulligan手法结合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口服止晕药物、牵引及红外线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Mulligan手法联合人迎穴改良针刺治疗,对照组仅加... 目的:观察Mulligan手法结合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口服止晕药物、牵引及红外线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Mulligan手法联合人迎穴改良针刺治疗,对照组仅加用人迎穴改良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进行测评。结果:治疗1及2周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2组ESCV评分及VA、BA的Vm值均有明显增高(P<0.01)。治疗2周后与治疗1周时比较,观察组ESCV评分及VA、BA的Vm值均有显著性增高(P<0.05),对照组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周时,2组间ESCV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VA、BA的Vm值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ESCV评分及VA、BA的Vm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Mulligan手法联合人迎穴改良针刺治疗CSA患者,能够快速有效且持续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igan手法 针刺 人迎穴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下载PDF
人迎穴的探讨及颈动脉窦定位实验 被引量:10
10
作者 蒋松鹤 杨文秀 张慧玲 《上海针灸杂志》 1994年第6期269-270,共2页
通过尸体解剖观察了颈动脉窦的定位 ,澄清了以往对人迎穴的混乱的认识 ,并为临床针刺颈动脉窦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人迎穴 颈动脉窦 位定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针刺人迎穴治疗颈性眩晕重要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阔 姜丁荣 张国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66-167,共2页
颈性眩晕是颈部病变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眩晕。人迎穴为多气多血足阳明胃经之穴,与多条经脉相通,联属各个脏腑,是重要的经穴之一。针刺人迎穴具有调整机体阴阳、疏通全身气血之效。且人迎穴具有复杂的治疗眩晕的生理解剖结... 颈性眩晕是颈部病变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眩晕。人迎穴为多气多血足阳明胃经之穴,与多条经脉相通,联属各个脏腑,是重要的经穴之一。针刺人迎穴具有调整机体阴阳、疏通全身气血之效。且人迎穴具有复杂的治疗眩晕的生理解剖结构基础。临床应用治疗颈性眩晕疗效颇佳,其在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运用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人迎穴 重要性
下载PDF
针刺人迎穴联合中药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2
作者 郝媌 尹爱兵 丁元庆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5期526-529,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联合中药干预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2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人迎穴"为...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联合中药干预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2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人迎穴"为主的针刺技术联合中药葛根芩连汤加减。两组均治疗10个周期,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证候疗效,同时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和斑块面积、检测血压和血脂等水平。结果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中医证候改善及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双侧IMT均下降,斑块面积均缩小,治疗组斑块面积缩小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且在血压下降幅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下降显著(P<0.01),且治疗组在降低TC、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改善病人临床症状、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及降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人迎脉积 人迎穴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斑块面积 眩晕
下载PDF
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针刺人迎穴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瑞利 郭长青 +4 位作者 郭妍 石学敏 芦娟 马田 安娜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究针刺人迎穴对SHR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H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人迎组和模型组,另取10只WKY雄性大鼠为对照组。人迎组每天针刺人迎穴,模型组和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共28 d,结束后取材,进行基因芯片分...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究针刺人迎穴对SHR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H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人迎组和模型组,另取10只WKY雄性大鼠为对照组。人迎组每天针刺人迎穴,模型组和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共28 d,结束后取材,进行基因芯片分析,并对关键基因进行PCR技术验证。结果:模型组大鼠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人迎组大鼠血压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基因芯片结果显示:不同组别之间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基因数据分析显示有129个上调,243个下调;与模型组比较,人迎组有167个上调,188个下调。PCR结果显示:干预前模型组基因KLK1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模型组基因KLK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模型组基因EPHX2和CHI3L1表达的数量低于对照组。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的数据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针刺人迎穴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影响其下丘脑中有关基因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抗炎、基因EPHX2、KLK1和CHI3L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穴 针刺 原发性高血压 下丘脑 基因芯片 炎症 大鼠
下载PDF
针刺人迎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延髓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嫘 郑婕 +2 位作者 徐建超 孟智宏 申鹏飞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针刺人迎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血压的影响,从中枢延髓抗氧化酶角度探讨针刺人迎穴的降血压机制。方法:将30只16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电针组、针刺组、模型组,每组10只;以10只16周龄雄性京... 目的:研究针刺人迎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血压的影响,从中枢延髓抗氧化酶角度探讨针刺人迎穴的降血压机制。方法:将30只16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电针组、针刺组、模型组,每组10只;以10只16周龄雄性京都Wistar大鼠(Wistar-Kyoto rats,WKR)作为空白组。电针组和针刺组连续干预28天,每日针刺1次;模型组和空白组进行与实验组相同时间、同等程度的抓取。监测干预前及干预第28天大鼠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延髓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的含量。结果:干预28天后,电针组和针刺组的收缩压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的收缩压低于针刺组的收缩压(P<0.05)。模型组SOD、CAT、T-AOC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针刺组SOD、CAT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SOD、CAT、T-AOC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但均未达到空白组水平。结论:针刺人迎穴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同时针刺人迎穴对SHR大鼠延髓SOD、CAT,T-AOC的含量有良性调节作用,抗氧化能力的提高可能是针刺降血压反应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自发性 针刺 人迎穴 延髓 抗氧化酶 大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针刺人迎穴治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希彬 刘玉檀 严振国 《针灸临床杂志》 1998年第9期37-39,共3页
人迎穴首载于《内经》,该书记载了用人迎穴治疗多种病证,但通篇未言人迎“禁针”,“禁灸”。因而有医家认为《内经》时代人迎穴是否可针尚需考证。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最先立该穴为“禁不要灸”,“针入四分,过深不幸杀人”。晋... 人迎穴首载于《内经》,该书记载了用人迎穴治疗多种病证,但通篇未言人迎“禁针”,“禁灸”。因而有医家认为《内经》时代人迎穴是否可针尚需考证。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最先立该穴为“禁不要灸”,“针入四分,过深不幸杀人”。晋之后的著作尚袭这一禁忌,但直到宋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穴 针刺疗法 三叉神经痛 乳腺增生症
下载PDF
人迎穴临床研究近况 被引量:9
16
作者 邢瀚 张春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2期70-71,共2页
人迎穴是针刺危险穴位,也是古今应用中争议较多的经穴之一。本文从临床报道的角度回顾了近年的文献,认为人迎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建议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突破禁针禁灸的束缚,扩... 人迎穴是针刺危险穴位,也是古今应用中争议较多的经穴之一。本文从临床报道的角度回顾了近年的文献,认为人迎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建议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突破禁针禁灸的束缚,扩大其临床应用并阐明相关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穴 针灸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针刺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的近代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7
作者 乔波 张春红 石学敏 《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6期599-600,共2页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损伤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人迎穴的经络位置、及其解剖位置的特异性,近现代对人迎穴的经络、位置、诊断、刺灸、治疗等多方面的研究已全面展...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损伤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人迎穴的经络位置、及其解剖位置的特异性,近现代对人迎穴的经络、位置、诊断、刺灸、治疗等多方面的研究已全面展开。且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查阅近年文献,对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穴 高血压 综述
下载PDF
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宥伊 翟静波 +4 位作者 石涛 李中正 吕建明 杜宇征 张春红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期184-188,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定量系统评价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逐一检索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中国... 目的:通过Meta分析定量系统评价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逐一检索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英文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筛选纳入自建库至2016年1月有关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溯相关参考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评估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研究,共588例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人迎穴单穴或组方具有协同西药降压疗效,且优于西药单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RR=1.26,95%CI(1.13,1.41),P<0.000 1]、疗程后收缩压指标[MD=-9.98,95%CI(-15.87,-4.08),P=0.000 9]、疗程后舒张压指标[MD=-6.06,95%CI(-9.61,-2.51),P=0.000 8]及针刺即刻降压效应指标和疗程后随访长期降压效应指标等。结论:针刺人迎穴单穴或组方具有协同西药降压疗效,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上述论点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高品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人迎穴 原发性高血压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人迎穴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宥伊 杜宇征 张春红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8期856-858,共3页
目的检索近年来有关人迎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文献,分析了解其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情况。方法通过计算机逐一检索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 目的检索近年来有关人迎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文献,分析了解其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情况。方法通过计算机逐一检索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英文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筛选纳入自建库至2016年1月有关针刺人迎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临床研究进展方面,分析人迎穴组方针刺降压、人迎穴单穴针刺降压及人迎穴非针刺降压的疗效,以及相关实验研究进展。结论明确目前研究之优势与不足,为今后更深入的临床、实验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穴 针刺 原发性高血压病 综述
下载PDF
关于人迎穴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英 刘玉檀 《上海针灸杂志》 1996年第2期36-37,共2页
本文就人迎穴的出处、发展、定位、刺法、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机理探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1)人迎穴的定位在喉结旁开1.5寸,颈总动脉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2)在颈总动脉与胸乳突肌前缘之间可直刺1~1.... 本文就人迎穴的出处、发展、定位、刺法、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机理探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1)人迎穴的定位在喉结旁开1.5寸,颈总动脉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2)在颈总动脉与胸乳突肌前缘之间可直刺1~1.5寸,胖人可刺2寸,针尖深抵颈椎横突前方。(3)针刺人迎穴要求产生酸麻胀的针感沿颈上、颈下传导,并向头部传导为最佳。(4)人迎穴对调节植物神经及内分泌有特异性作用。人迎穴的出处与发展人迎穴出自《内经》之《灵枢·本输》篇'一次脉,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灵枢·寒热病》篇言'阳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指出了人迎穴的部位和分属经脉,对于其治疗作用及有关理论也分别作了论述,但均未言'禁针'、'禁灸'。及至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进一步明确了该穴的具体部位'在颈,大脉动应手,侠结喉'。并谓此穴'以侯五脏气,足阳明脉气所发'。'禁不可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穴 定位 刺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