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论《书序》的今古文问题与汉初《尚书》学
1
作者 高中正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6,共23页
今、古文问题是古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又以《尚书》的今、古文最为繁杂。西汉初年是否有今文《书序》,与《泰誓》“后出”、今文《尚书》之《顾命》《康王之诰》是否分篇等,相互纠葛,成为《尚书》今古文问题中的重要关节。汉初伏生所... 今、古文问题是古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又以《尚书》的今、古文最为繁杂。西汉初年是否有今文《书序》,与《泰誓》“后出”、今文《尚书》之《顾命》《康王之诰》是否分篇等,相互纠葛,成为《尚书》今古文问题中的重要关节。汉初伏生所传为二十八篇,《泰誓》在武帝末年以前已被发现,因官方政令而受博士传读,纳入今文《尚书》系统,始有二十九篇之数。而今文《尚书》的《顾命》《康王之诰》两篇为一,与古文《尚书》不同。熹平石经《尚书》来自欧阳本,以此为定点,可知汉代只有孔壁所出古文《书序》,今文家欧阳《尚书》的二十九篇之《序》是从古文《书序》摘抄而来。厘清今、古文交涉情况,对于了解汉初的《尚书》流传、经学师法形成“前夜”学者间的交流互动,都有一定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书序》 汉代今古文
下载PDF
荀悦的经学思想与汉代经今古文学之争的终结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9-52,共4页
荀悦的经学思想与汉代经今古文学之争的终结张涛东汉末年,反映官方意志的今文经学日趋衰微,今古文经学逐渐融合、统一。郑玄兼通今古,遍注群经,在实践上基本完成了这一学术发展过程。而在理论上最早提出平息今古文经学之争的,乃是... 荀悦的经学思想与汉代经今古文学之争的终结张涛东汉末年,反映官方意志的今文经学日趋衰微,今古文经学逐渐融合、统一。郑玄兼通今古,遍注群经,在实践上基本完成了这一学术发展过程。而在理论上最早提出平息今古文经学之争的,乃是略晚于郑玄的荀悦。荀悦(公元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古文 今古文经学之争 经学思想 今文经学 今古文之争 荀悦 文心雕龙 《申鉴》 郑玄 范文澜
下载PDF
两汉今古文之争概念杂识
3
作者 黄文泉 《安康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0-32,共3页
今古文之争作为两汉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被各种经学史著作当作一项专题来论述,甚至有专著探讨此问题。然而,我们若从几组相关概念进行阐发,则可更清晰地看出两汉今古文之争的实质,即由"文字"、"经本"的相异上升... 今古文之争作为两汉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被各种经学史著作当作一项专题来论述,甚至有专著探讨此问题。然而,我们若从几组相关概念进行阐发,则可更清晰地看出两汉今古文之争的实质,即由"文字"、"经本"的相异上升到"治学宗旨"的不同,进而上升到学派的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今古文 今古文 今古文
下载PDF
王闿运兼综今古文的公羊学风格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平 李克琴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5-187,共3页
作为晚清颇具盛名的经学家,王闿运毕生致力于经典笺释,广涉经史子集,其经学思想并不措意于学术史中今、古文门户的争辩,而是独树一帜,具有今古文兼具的公羊学风格,成为晚清学术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 王闿运 今古文 公羊学 学术性格
下载PDF
今古文经学合流原因新探──汉代博士制度与今古文经学合流之渊源 被引量:5
5
作者 葛志毅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1期23-27,共5页
关于汉代今古文经合流的原因,过去论者多认为因经学大师郑玄兼治今古文家法,并以之遍注群经,遂使今、古文经合流.本文则一反这一传统说法,认为今古文经合流绝非某位经师大儒所可一蹴而就,而是有学术上、政治上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 关于汉代今古文经合流的原因,过去论者多认为因经学大师郑玄兼治今古文家法,并以之遍注群经,遂使今、古文经合流.本文则一反这一传统说法,认为今古文经合流绝非某位经师大儒所可一蹴而就,而是有学术上、政治上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特别是与博士职任性质密切相关。博士职任之一是“晓古文尔雅”,即通古文训诂之学,此为后来的今古文经合流之果先播下其因。由于王莽曾立古文经学博士,东汉虽未将古文经学生于学官,但朝廷始终对其采取优容奖掖的支持态度,从而使古文经学日益发展,并起而与今文博士争教席,在东汉时表现为屡因争立古文经而在今古两派间发生剧烈争议。今文经学面对古文经学的挑战,为确保自己独占学官的地位,被迫去研究古文经学以批驳之.今古文经学争议辨难的直接结果是使二者相互渗透,尤其是古文经学向今文经学的渗透,而最终导致了今、古文经学的合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古文经学 《左传》 今文经学 博士制度 古文尚书》 王莽 《毛诗》 立于学官 《谷梁春秋》 后汉书
下载PDF
郑玄校《仪礼》兼采今古文的二原则——字义贴切的原则和习用易晓的原则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天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92,共5页
《仪礼》在汉代有今古文两种本子。郑玄在给《仪礼》作注时,也对今古文异文作了校勘,或从今文,或从古文,而“皆逐义强者”。至于郑玄兼采今古文究竟遵循哪些原则,如何“逐义强者”,则尚无人作过专门的研究。笔者通过尽索《仪礼》全书中... 《仪礼》在汉代有今古文两种本子。郑玄在给《仪礼》作注时,也对今古文异文作了校勘,或从今文,或从古文,而“皆逐义强者”。至于郑玄兼采今古文究竟遵循哪些原则,如何“逐义强者”,则尚无人作过专门的研究。笔者通过尽索《仪礼》全书中郑玄从今、从古的字例,加以分析研究,从中归纳出郑玄取舍今古文的五原则。本文着重分析其中的两项原则,即“字义贴切的原则”和“习用易晓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仪礼》 兼采今古文 字义贴切 习用易晓
下载PDF
清华简《金縢》与《尚书》郑注文本考——兼论《史记》述《金縢》的今古文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晶 《古代文明》 CSSCI 2016年第3期39-47,共9页
前人认为郑玄《尚书注》"兼采今古文",但是单凭存世文献,辨别郑注哪些属于今文经说、哪些属于古文经说是个难题。而近年新出的清华简《金縢》篇是战国中晚期的古文本,通过文本对读等方法,可以推断郑氏经说主要采用了古文,亦... 前人认为郑玄《尚书注》"兼采今古文",但是单凭存世文献,辨别郑注哪些属于今文经说、哪些属于古文经说是个难题。而近年新出的清华简《金縢》篇是战国中晚期的古文本,通过文本对读等方法,可以推断郑氏经说主要采用了古文,亦可确知《史记·鲁周公世家》述《尚书·金縢》兼采今古文经说,构成了《史记》采用古文的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金縢》 郑玄 《史记》 今古文
下载PDF
郑玄校《仪礼》兼采今古文的三原则——合理的原则、符合规范的原则和存古字的原则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天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2-126,共5页
《仪礼》在汉代有今古文之分。郑玄在给《仪礼》作注时,也对今古文异文作了校勘,或从今文,或从古文。而“皆逐义强者”。‘至于郑玄兼采今古文究竟遵循哪些原则,如何“逐义强者”,则尚无人做过专门的研究。笔者通过尽索《仪礼》全书中... 《仪礼》在汉代有今古文之分。郑玄在给《仪礼》作注时,也对今古文异文作了校勘,或从今文,或从古文。而“皆逐义强者”。‘至于郑玄兼采今古文究竟遵循哪些原则,如何“逐义强者”,则尚无人做过专门的研究。笔者通过尽索《仪礼》全书中郑玄从今、从古的字例,加以分析研究,从中归纳出郑玄取舍今古文的五项原则。本文着重分析其中的三项原则,即“合理的原则”、“符合规范的原则”和“存古字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仪礼》 兼采今古文 合理 符合规范 存古字
下载PDF
略论许慎在汉代今古文经学融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天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93,共4页
东汉时期,是古文经学发展兴盛并压倒今文经学的时期,同时也是今古文经学走向融合的时期。这一融合最终是由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完成的,其标志则是"郑学"的出现。这是两汉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一大进步。但首先在今古文经... 东汉时期,是古文经学发展兴盛并压倒今文经学的时期,同时也是今古文经学走向融合的时期。这一融合最终是由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完成的,其标志则是"郑学"的出现。这是两汉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一大进步。但首先在今古文经学融合方面做出贡献的是郑玄之前的许慎。许慎在汉代是以古文经学大师的面目出现的。许慎的《说文解字》兼采今文经说即已体现了融合的精神,而他的《五经异义》更为这种融合起了奠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古文经学 融合 许慎 《说文解字》 《五经异义》
下载PDF
周予同与经今古文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永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108,共5页
周予同是带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新型学者,受五四时期重新审查一切古代典籍、构建符合时代要求之学术思想体系的观念深刻影响,首次尝试对二千年的经学进行系统清理。经今古文学则不仅是其研究入手处,亦是其一生治学重点。其主要代表作《经... 周予同是带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新型学者,受五四时期重新审查一切古代典籍、构建符合时代要求之学术思想体系的观念深刻影响,首次尝试对二千年的经学进行系统清理。经今古文学则不仅是其研究入手处,亦是其一生治学重点。其主要代表作《经今古文学》,辨析经学两大流派的异同、揭示两派演进脉络及原因、挖掘今文学的学术思想价值并探讨两派与其他学术的关系,在20世纪经学史研究领域具有开创之功。其最初研究虽带有今文学倾向,但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提高,他逐渐摆脱了学派影响,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研究真正达到科学、客观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予同 今古文 进化论 唯物史观
下载PDF
王莽与汉代今古文经学之辨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继训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36,51,共3页
关键词 今古文经学 王莽 今文经学 《易》学 《周礼》 《周官》 《毛诗》 《礼》学 《春秋左氏传》 《汉书》
下载PDF
胡适的学术方法与清末今古文经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洪峻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8-153,共6页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学术新范式的建立者,最重要的是提出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胡适的学术方法,尤其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字法,长期被视为对清代汉学正统派研究方法的直接概括,其实乃兼取清末经学今古文两派之长,与二者都有...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学术新范式的建立者,最重要的是提出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胡适的学术方法,尤其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字法,长期被视为对清代汉学正统派研究方法的直接概括,其实乃兼取清末经学今古文两派之长,与二者都有着明显的承传关系。胡适从清代汉学中撷取“小心求证”的方法论传统,又从康有为今文经学中总结出“大胆设想”的方法,用以补救清代汉学家缺少假设之弊,从而突破清末经学的门户与家法,体现了对经学今古文两派方法的综合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清代汉学 清末今古文经学 学术方法 疑古思想 归纳演绎
下载PDF
帛书《周易》、《易》今古文与汉易卦气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韦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8,168,共7页
马王堆帛书《周易》的卦序并非史书所称西汉今文《易》的卦序,这种卦序的形成远在传本《周易》卦序之后,这种卦序与西汉孟、京卦气占法无关,故这种卦序并不能证明孟、京的阴阳灾变《易》学是早于先秦儒家《易》学存在的"《周易》古... 马王堆帛书《周易》的卦序并非史书所称西汉今文《易》的卦序,这种卦序的形成远在传本《周易》卦序之后,这种卦序与西汉孟、京卦气占法无关,故这种卦序并不能证明孟、京的阴阳灾变《易》学是早于先秦儒家《易》学存在的"《周易》古义"。《序卦传》与十翼它篇当同为先秦儒家《易传》。坤卦卦名的写法本即为坤,不存在因以"坤"易写"川"而失去其卦名本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 周易 今古文 卦气
下载PDF
《仪礼》今古文差异释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杰鹏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9年第3期1-6,共6页
关键词 《仪礼》 今古文 古文 通假字 《说文》 通假现象 今文经 古文 上古音 武威汉简
下载PDF
制度与转型:文献学视野下的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刚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2期8-13,共6页
汉代今古文经学的对立主要是在学术方法上的,今文官学最本质的东西,是口耳相传的师说系统,但今文经在文本上多残缺,要对六艺有切实理解,最终必求之于文献的把握。所以刘歆在整理典籍的过程中,在解经立足点上,从师说转到了文献上来,从而... 汉代今古文经学的对立主要是在学术方法上的,今文官学最本质的东西,是口耳相传的师说系统,但今文经在文本上多残缺,要对六艺有切实理解,最终必求之于文献的把握。所以刘歆在整理典籍的过程中,在解经立足点上,从师说转到了文献上来,从而引起了今古文的对立。在两汉今古文经学问题上,当时双方都不讨论文献真伪问题,而是学术立场,即对于文献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古文经学是今文经学的发展,而不是两条线的对立。并由此可见后世所谓刘歆造伪及今古文对立的一些特点,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古文经学 学术转型 文献学 刘歆
下载PDF
今古文融通:郑玄的经籍笺注及其史学价值
16
作者 汪高鑫 马新月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8-169,F0002,共13页
郑玄是东汉经学集大成者,郑学“小一统”对促进东汉今古文经学的融通具有重要的作用。郑玄的经籍笺注以古文经说为主要立场,又兼采今文经说,体现出他博采众家、融合今古的经学特点。郑玄的经籍笺注不但对经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而且具有... 郑玄是东汉经学集大成者,郑学“小一统”对促进东汉今古文经学的融通具有重要的作用。郑玄的经籍笺注以古文经说为主要立场,又兼采今文经说,体现出他博采众家、融合今古的经学特点。郑玄的经籍笺注不但对经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这种经籍笺注内蕴的史学价值也明显呈现出今古文融通的学术特点:一方面,郑玄基于古文经学的学术立场注重名物训诂和史实考辨,其经籍笺注保存了大量史料,为考察上古三代历史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他的经籍笺注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思想,他对天命王权的宣扬、古史系统的构建,以及礼治思想的阐发,都力求融合今古文经说以解释历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经籍笺注 今古文经学 融通 史学价值
下载PDF
文与政之间:西汉今古文学之争的另一种解读——兼论争立“古文”学并非始于刘歆
17
作者 曹海琴 张立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5-120,共6页
西汉今古文学之争的性质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学者或视之为学术义理之争或视之为利禄之争。细读史料发现这桩学术公案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学术与政治背景。刘歆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六艺经典散佚缺失导致"道术"分裂的问题,但却卷入了... 西汉今古文学之争的性质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学者或视之为学术义理之争或视之为利禄之争。细读史料发现这桩学术公案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学术与政治背景。刘歆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六艺经典散佚缺失导致"道术"分裂的问题,但却卷入了汉哀帝与博士官学系统出身的儒学士大夫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儒学士大夫集团欲借助垄断经典的解释权,牢牢占据道德制高点,对汉哀帝的一系列政治举措和意图进行批判和限制,哀帝则欲借增立"古文"于学官之机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新"官学",从而打破博士官学系统对"真理"的垄断。又,学界历来以刘歆建议增立"古文"学于学官为"古文"学派崛起之始,文章认为争立"古文"学于学官早有先声,始于汉成帝时期博士平当为由先秦史料汇聚而成的《乐记》请立学官之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古文 道术 新官学 政治
下载PDF
汉代文字古今观念与今古文经学理论
18
作者 李树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4-111,共8页
在汉代,古文是指以孔壁文献书写文字为代表的字体,也特指孔壁文献的书写字体,人们认为这种文字是周代的标准字体,也是孔子书写的字体,籀文大篆是从古文演变过来的,小篆是从大篆变化而来的。隶书在汉代有一个从秦隶演变为汉隶的过程,其... 在汉代,古文是指以孔壁文献书写文字为代表的字体,也特指孔壁文献的书写字体,人们认为这种文字是周代的标准字体,也是孔子书写的字体,籀文大篆是从古文演变过来的,小篆是从大篆变化而来的。隶书在汉代有一个从秦隶演变为汉隶的过程,其应用非常广泛,但它只是汉代文字书写系统中的一种字体,小篆和秦隶都源于大篆,西汉初年它们不是古今字体的关系,而是同源关系。两汉时期,古文与隶书不是一组古今对立的概念。今古文经学理论认为,在汉代隶书称为今文,以今文书写的经书是今文经,篆书称为古文,以篆书写的经书是古文经,从而形成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种学派。这种认识不符合汉代今古文字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观念 今文 隶书 今古文经学
下载PDF
也谈《周易》的今古文问题
19
作者 刘保贞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58,共8页
后人说解《周易》时,常常从今古文的角度立论。其实,这当中多系误解:秦焚书而儒门《易》传之不绝,《周易》只有师法、家法之争,并无纯粹的今古文本之争;用扬雄之言证明河内女子所得逸《易》一事,则是对扬雄《法言》断章取义的误读;《汉... 后人说解《周易》时,常常从今古文的角度立论。其实,这当中多系误解:秦焚书而儒门《易》传之不绝,《周易》只有师法、家法之争,并无纯粹的今古文本之争;用扬雄之言证明河内女子所得逸《易》一事,则是对扬雄《法言》断章取义的误读;《汉书·艺文志》说《费氏易》与古文同,是说其字之多寡同于中古文,无脱缺,并不是说《费氏易》一直用古文字传播;许慎《说文序》中列出包括《孟氏易》在内的书目,是说他引用的这些书中的某些字的用法合乎仓颉、史籀造字本意,并不是说它们都是古文经,"皆古文"三字是针对《论语》、《孝经》而言,是说这二书用的是篇章、词句与今文本有不同(但字体可能都是今文隶书)的古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今古文 《费氏易》 孟氏易
下载PDF
齐文化与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
20
作者 邱文山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1期84-89,共6页
齐文化在汇入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之中后,以新的形式和形态继续向前发展。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之一是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本文就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的历史背景、汉代经学的今... 齐文化在汇入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之中后,以新的形式和形态继续向前发展。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之一是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本文就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的历史背景、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的概况以及齐文化对今古文之争的影响等方面试作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汉代经学 今古文之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