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朱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05-0008,共4页
探究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3.1-2023.12期间收治的9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组。ZQ组-48例-基础治疗2W后康复治疗;WQ组-48例-基础治疗1月后康复治疗。比较:肌力分级、... 探究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3.1-2023.12期间收治的9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组。ZQ组-48例-基础治疗2W后康复治疗;WQ组-48例-基础治疗1月后康复治疗。比较:肌力分级、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肌力分级中,2级与3级,ZQ组29.17%、35.42%>WQ组6.25%、12.50%;4级与5级ZQ组20.83%、14.58%<WQ组41.67%、39.58%(χ2=8.649、6.918、4.848、7.596,P=0.003、0.009、0.028、0.006<0.05)。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治疗前ZQ/WQ组无差异(T=0.258、0.315、0.290、0.170,P=0.797、0.753、0.772、0.865>0.05);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ZQ组<WQ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ZQ组>WQ组(T=15.786、22.012、12.432、21.544,P<0.001)。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前ZQ/WQ组无差异(T=0.127、0.243、0.084、0.245、0.134、0.108、0.172、0.214,P=0.899、0.808、0.933、0.807、0.894、0.914、0.864、0.831>0.05);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ZQ组>WQ组(T=8.319、17.398、9.734、8.500、7.853、18.078、11.908、10.658,P<0.00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治疗中,能改善患者肌力分级,对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存质量均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介入 介入时机 脑梗死 偏瘫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福建 陈堃 +2 位作者 邓家豪 陈浩 高卓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诊的8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观察组(43例)在发...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诊的8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观察组(43例)在发病后48 h内开始介入针刺疗法,对照组(43例)则在生命体征稳定48 h后开始介入针刺疗法,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变化、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比对照组74.42%(32/4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生活质量评估表(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疗后两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介入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效果明确,优于晚介入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脑梗死 介入时机 肢体功能
下载PDF
循经闪罐辅助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介入时机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陈嘉杰 王频 +5 位作者 石海平 高万里 李肖伟 舒玉铃 王永哲 蒋滨键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939-944,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循经闪罐辅助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介入时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期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3组均在发病后立即接受针刺配合药物治疗,A组在急性期(病程0~7 d)介入循经闪罐治疗,B组在亚急性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循经闪罐辅助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介入时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期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3组均在发病后立即接受针刺配合药物治疗,A组在急性期(病程0~7 d)介入循经闪罐治疗,B组在亚急性期(病程8~14 d)介入,C组在恢复期(病程15~28 d)介入。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至病程为7 d、14 d、28 d时House-Brackman(H-B)分级量表评分、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及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中躯体功能(FDI physical function,FDIp)评分和社会功能(FDI social life function,FDI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痊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至病程为7 d、14 d、28 d时H-B分级量表评分和FDIs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和FDIp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至病程为14 d、28 d时H-B分级量表评分和FDI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和C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FDIp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临床痊愈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C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A组(86.7%)和C组(9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药并用的基础上,循经闪罐辅助治疗急性期贝尔面瘫疗效明确,病程8~14 d时介入疗效最优,能明显缩短临床痊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罐 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瘫 介入时机 针刺疗法 House-Brackman分级量表 针药并用
下载PDF
针刺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介入时机的研究探析
4
作者 孙千惠 古春凌 +4 位作者 杨守亲 杨智文 戴兴业 仇兴华 程凯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当前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针预处理可以减轻再灌注损伤,但是急性心肌梗死往往发病急骤,不具备临床可预见性,除了重视预处理外,在发病中和发病后进行干预同样具备临床适用性。通过查阅针刺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 当前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针预处理可以减轻再灌注损伤,但是急性心肌梗死往往发病急骤,不具备临床可预见性,除了重视预处理外,在发病中和发病后进行干预同样具备临床适用性。通过查阅针刺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文献,对不同的针刺介入时机进行探讨,将介入时机分为预处理和后处理,预处理对应前驱期即缺血前,后处理对应缺血后,分为再灌注前及再灌注后。旨在明确不同介入时机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性,为针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针刺 介入时机 预处理 后处理
下载PDF
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介入时机及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雪娜 赵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420-427,共8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 NSCLC)是一种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放疗(Radiotherapy, RT)是NSCLC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尤其是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PD-1)、程序...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 NSCLC)是一种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放疗(Radiotherapy, RT)是NSCLC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尤其是抗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PD-L1)抗体等药物,使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有显著延长,为NSCL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由于一些患者对免疫治疗未产生应答,且很多患者在治疗后很快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因此单纯的ICIs对于治疗NSCLC的疗效仍不满意。近年来,基于RT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原理,一些研究发现在NSCLC的ICIs治疗中加入RT会显现出更好的疗效,但临床上对于RT介入时间及加入RT后安全性仍有争议。本文就ICIs联合放疗的作用机制、介入时机以及安全性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论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介入时机 安全性
下载PDF
运动疗法联合振动训练介入时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刘碧原 王景信 +5 位作者 何鹤 王欣欣 吴孟娇 马秀娟 龚新靖 舒甜心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1378-138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在不同时期介入运动疗法联合振动训练对下肢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康复科2022-03—2022-08诊治的84例AIS患者,均采取常规运动疗法和振动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发病时间≤2周,对...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在不同时期介入运动疗法联合振动训练对下肢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康复科2022-03—2022-08诊治的84例AIS患者,均采取常规运动疗法和振动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发病时间≤2周,对照组患者发病时间>2~12周,2组各42例,试验中2组各有2例脱落。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Fugl-Meyer(FMA)下肢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BI)、Holden功能性步行量表相关指标。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FMA评分[(23.1±6.18)分比(26.05±6.21)分]、BI评分[(65.63±19.32)分比(71.88±19.17)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3.07±0.82比3.35±1.07)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0 d后观察组FMA评分[(30.25±4.17)分比(28.07±5.52)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4.17±0.84比3.65±1.12)高于对照组(P<0.05),BI评分[(82.50±17.93)分比(77.51±19.54)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在发病2周内介入运动疗法联合振动训练对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和步行能力的恢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功能 振动训练 康复干预 介入时机 运动疗法
下载PDF
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袁小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63-0166,共4页
研究脑梗死后伴有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与康复治疗启动时间的关系。方法 涉及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间医院收治的100例此类患者,根据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将他们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一组作为对照组,接受后期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实施早期治... 研究脑梗死后伴有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与康复治疗启动时间的关系。方法 涉及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间医院收治的100例此类患者,根据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将他们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一组作为对照组,接受后期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实施早期治疗,然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显示,观察组在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因此,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指出,通过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照顾能力,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脑梗死 介入时机 康复治疗 临床指标
下载PDF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时机的研究
8
作者 秦华丽 《留学》 2024年第10期60-61,共2页
在自主游戏现场中,教师的介入时机对于游戏的质量以及幼儿的学习体验具有重要影响。笔者通过对幼儿区域自主游戏现场的观察,探讨教师介入时机的选择原则,分析不同介入时机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影响,并提出教师有效介入的策略,以期为幼儿教... 在自主游戏现场中,教师的介入时机对于游戏的质量以及幼儿的学习体验具有重要影响。笔者通过对幼儿区域自主游戏现场的观察,探讨教师介入时机的选择原则,分析不同介入时机对幼儿游戏行为的影响,并提出教师有效介入的策略,以期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游戏 学习体验 介入时机 教师介入 幼儿游戏行为 提供参考 幼儿区域 有效介入
下载PDF
无痛分娩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介入时机的探讨
9
作者 刘晓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38-141,共4页
了解无痛分娩及产后康复护理介入时机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1年2月~2023年9月期间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541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021年217例,2022年199例,2023年125例,按照有无进行无痛分娩分组,分为Ⅰ组(n=265),给予... 了解无痛分娩及产后康复护理介入时机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1年2月~2023年9月期间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541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021年217例,2022年199例,2023年125例,按照有无进行无痛分娩分组,分为Ⅰ组(n=265),给予无痛分娩;Ⅱ组(n=276),正常分娩。对比两组患者产后盆底功能及生产情况。根据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介入时机不同分组:对照组(n=227),产后42天后介入;观察组(n=314),产后42天内介入。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压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产后Ⅰ组盆底功能情况及生产情况均优于Ⅱ组(P<0.05)。康复护理介入对比:康复护理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压力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分娩对产妇盆底功能损伤较小,且有助于提升孕产妇生产质量及加快产妇产后身体恢复速度;对于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产后42天内进行康复护理效果显著优于42天后进行的产后康复护理,42天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对患者盆底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理想,而且还能减少产妇产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升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所以临床可推广产妇进行无痛分娩,并在产后尽早介入康复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产后盆底功能 产后康复护理 介入时机
下载PDF
治疗急性脑梗,中、西医介入时机不同
10
作者 黄旖旎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第5期31-31,共1页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威胁生命的脑血管疾病,要求及时有效地治疗以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中医和西医各自拥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念,综合运用二者可以发挥更大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介入时机 脑血管疾病 西医 降低致残率 威胁生命 死亡率 综合运用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法介入时机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魏翠颖 马宇标 李新华 《中医康复》 2024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时机介入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t-PA、PAI-1、D-D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均衡组间基线,纳入68例匹配患者,根据溶栓后不同针刺介入时机分成A、B、C、D组。A组(溶栓时即刻介入)17... 目的:评价不同时机介入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t-PA、PAI-1、D-D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均衡组间基线,纳入68例匹配患者,根据溶栓后不同针刺介入时机分成A、B、C、D组。A组(溶栓时即刻介入)17例,B组(溶栓后24小时内介入)17例,C组(溶栓72小时后介入)17例,D组(不进行针刺)17例,四组均接受静脉rt-PA溶栓和常规治疗,A、B、C三组在D组疗法基础上,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28。四组患者均设置治疗周期为28d,随访至90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残障程度改善情况,检测血清t-PA、PAI-1、D-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组、B组、C组NIHSS、BI和mRS、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D组(P<0.05),其中A组、B组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针刺时机与患者发病30d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残障状态以及90d生活能力和残障状态独立相关(P<0.05)。结论:针刺介入时机是影响脑梗死肢体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患者残障程度的独立因素,溶栓后24小时内介入针刺疗效可能更佳,通督调神针刺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日常生活能力和降低残障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针法 脑梗死 阿替普酶 介入时机
下载PDF
比较不同介入时机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龚升玄 吴金海 《新疆医学》 2024年第7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究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不同介入治疗时机的疗效。方法2021年8月-2022年10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40例,对照组于早期开展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试验组于晚期开展连... 目的探究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不同介入治疗时机的疗效。方法2021年8月-2022年10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的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40例,对照组于早期开展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试验组于晚期开展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前,PCT、IL-10、IL-6、TNF-ɑ,2组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炎症介质水平2组均有下降,而且组间对比试验组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针对两组相关生化指标对比,即BU、Scr、N%等指标,表示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48小时,2组以上指标均有改善,而且组间对比试验组BUN、Scr、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住院病死率、90天后病死率,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时,早期开展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且还能减少死亡率与病死率,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 不同介入治疗时机 生化指标 死亡率
下载PDF
原发性痛经针刺治疗不同介入时机Meta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飞跃 解鸿宇 +4 位作者 叶敏 樊吟秋 王泽华 夏玉 袁爱红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1期1191-1200,共10页
目的:分析针刺在不同时机介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万方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关于针刺在不同时机介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 目的:分析针刺在不同时机介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万方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关于针刺在不同时机介入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提取数据,按照《Cochrane系统性文献综述手册》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分,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7项RCT,共1643例受试者,试验组822例,对照组821例。在COX痛经症状评分(CMSS)、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麦吉疼痛简化量表(SF-MPQ)评分、数字强度疼痛量表(NRS)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改善方面,经前期介入均优于经期介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分中只有经行腹痛有明显改善,而腹痛时间、月经量、月经色质、乳房胀痛、手足不温等症状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在原发性痛经经前期介入治疗的疗效优于经期介入,但所纳入的文献质量水平一般,加之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等原因,应进行严谨、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经前期 针刺 META分析 介入时机
下载PDF
无痛分娩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妇产后康复护理介入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洁 刘奕希 邓祎 《循证护理》 2023年第23期4357-4362,共6页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对产妇产后盆底(PF)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护理介入时机。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于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无痛分娩分为有痛分娩组(n=60)和无痛分娩组(n=60);按照产妇康复...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对产妇产后盆底(PF)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护理介入时机。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于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无痛分娩分为有痛分娩组(n=60)和无痛分娩组(n=60);按照产妇康复护理介入时间是否于产后42 d内进行,将12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n=57)和试验组(n=63)。比较有痛分娩组和无痛分娩组产妇临床资料,分析无痛分娩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产妇盆底功能,分析无痛分娩产妇康复护理介入时机。采用随机行走实验模型评价对照组和试验组产妇康复护理后盆底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无痛分娩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盆腔器官脱垂分度POP-Q分期、肌力检测、会阴撕裂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盆底动态压力、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有痛分娩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盆底收缩压、盆底舒张压、I类肌纤维肌力、II类肌纤维肌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更小,生活质量更高(P<0.05)。随机行走模型结果显示,试验组康复护理后盆底收缩压、盆底静息压、I类肌纤维肌力、II类肌纤维肌力改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较小,生活质量更高。结论:无痛分娩能减少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损害,产后42 d内进行康复护理对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比产后42 d后进行康复护理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分娩 产后 盆底功能 影响因素 康复护理 介入时机
下载PDF
推拿不同介入时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
15
作者 高冉 兖庚深 +1 位作者 马随 张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8期1666-1668,共3页
目的:观察推拿不同介入时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88例分为常规介入组和早期介入组各44例。常规介入组发病后14~30d的时间段开始行推拿,早期介入组发病后7~14d的时间段开始行推拿。结果:两组治疗2个月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较治... 目的:观察推拿不同介入时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88例分为常规介入组和早期介入组各44例。常规介入组发病后14~30d的时间段开始行推拿,早期介入组发病后7~14d的时间段开始行推拿。结果:两组治疗2个月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早期介入组低于常规介入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评分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早期介入组低于常规介入组(P<0.05),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早期介入组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末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上肢部分(FMA-U)、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下肢部分(FMA-L)、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早期介入组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WS)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早期介入组高于常规介入组(P<0.05)。结论:发病后7~14d的时间段开始用推拿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推拿 介入时机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不同介入时机和治疗时程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段好阳 闫兆红 +3 位作者 刘娜 刘福迁 怀志刚 李贞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73-1177,共5页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在不同介入时机和治疗时程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1例患者。三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肌力训...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在不同介入时机和治疗时程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1例患者。三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肌力训练,A组患者等速肌力训练4周后再进行抗阻肌力训练4周;B组患者抗阻肌力训练4周后再进行等速肌力训练4周;C组患者等速肌力训练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的峰力矩值(PT)、Berg平衡量表(BB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三组患者的肌力、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组内比较,三组患者PT、BBS、FMA、FAC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A组和C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A组与C组比较各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组内比较,三组患者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均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A组和C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C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全程介入等速肌力训练可有效提高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力和平衡功能,并显著改善其步行能力和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等速肌力训练 恢复期 介入时机 疗程 步行功能
下载PDF
原发性痛经针灸介入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春华 徐大钊 +5 位作者 胡妮娟 苑鸿雯 陈滢如 辛思源 李静 朱江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6期639-642,共4页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针灸的效应与介入时机密切相关。文章通过总结即刻针灸和预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介入时机对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的影响,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最佳介入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提出即刻针...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针灸的效应与介入时机密切相关。文章通过总结即刻针灸和预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介入时机对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的影响,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最佳介入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提出即刻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而预先针灸在全面调节机体功能状态方面更具优势。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应将即刻针灸和预先针灸相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痛经 介入时机 即刻针灸 预先针灸
下载PDF
高压氧不同介入时机治疗对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文春 张安仁 +4 位作者 付西 杨坤 卢家春 杨和平 王巧利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6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不同介入时机治疗对轻中度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5例轻中度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年龄17~53岁.平均年龄32.0岁.分别于伤后7天~1个月(A组...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不同介入时机治疗对轻中度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5例轻中度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年龄17~53岁.平均年龄32.0岁.分别于伤后7天~1个月(A组)、伤后1~3个月(B组)和伤后3个月(C组)介入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neurobehavioral cognitive status examination,NCSE)、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定3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和组间的NCSE和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评分的变化均数比较显示伤后7天~1个月介入高压氧治疗患者的ADL和认知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后两组(P〈0.01)。结论早期介入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轻中度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压氧 认知功能 介入时机
下载PDF
不同介入时机针刺组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9
作者 安英 杜冬青 +1 位作者 高树中 马玉侠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通过选用不同的介入时机(经前5 d左右针刺或疼痛发作时针刺)针刺组穴(十七椎、次髎、地机、三阴交)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不同的针刺介入时机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 目的通过选用不同的介入时机(经前5 d左右针刺或疼痛发作时针刺)针刺组穴(十七椎、次髎、地机、三阴交)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不同的针刺介入时机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经前针刺组(经前5 d左右针刺)20例,疼痛时针刺组(经前发作或疼痛发作时针刺)20例,空白对照组20例。观察治疗3个月经周期中及结束后组间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中的主要症状小腹部疼痛评分的变化。结果与结论经前针刺组和疼痛时针刺组均能显著地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小腹部疼痛症状;不同的针刺介入时机(经前5 d左右针刺或疼痛发作时针刺)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无显著性影响,但经前5 d左右针刺有优于疼痛发作时针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时间因素 痛经 介入时机
下载PDF
FES介入时机对中风后足下垂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琪 高汉义 +2 位作者 高强 高学生 付海燕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智能助行仪不同介入时机对中风后足下垂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中风后单侧足下垂住院患者共40例,其中A组为Brunnstrom2期患者20例,B组为Brunns...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智能助行仪不同介入时机对中风后足下垂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中风后单侧足下垂住院患者共40例,其中A组为Brunnstrom2期患者20例,B组为Brunnstrom3期患者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FES智能助行仪治疗,两组患者均使用Senno Gait步态分析系统对其治疗前后进行步态分析。结果经过4个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患侧支撑相治疗后比治疗前的比例都较前变长;患侧摆动相的比例都较前变短;患侧着地仰角治疗后比治疗前增大;患侧着地内翻角治疗后角度变小;患侧离地仰角治疗后比治疗前增加。A、B两组相比较A组患者的患侧的摆动相、支撑相、着地仰角、着地内翻角、离地仰角治疗前、后的差值较B组患者大(P <0. 05)。结论中风后足下垂Brunnstrom2期患者治疗后的患侧的摆动相、支撑相、着地仰角、着地内翻角、离地仰角的差值较Brunnstrom3期的患者大,因此Brunnstrom2期的患者的恢复速度比Brunnstrom3期患者快,FES智能助行仪在Brunnstrom分期2期介入,可以更好、更快地纠正足下垂导致的异常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足下垂 步态参数 介入时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