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饲料和桑叶对家蚕机体3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永生 朱水芬 +6 位作者 陈松 陈云明 江亚 范永慧 杨启慧 李琼艳 杨海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0,共7页
为明确人工饲料和桑叶饲育对蚕体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自五龄起蚕开始用人工饲料和桑叶分组饲养家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家蚕中肠组织和血淋巴中碱性磷酸酶(ALP)、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人工饲料组家蚕... 为明确人工饲料和桑叶饲育对蚕体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自五龄起蚕开始用人工饲料和桑叶分组饲养家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家蚕中肠组织和血淋巴中碱性磷酸酶(ALP)、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人工饲料组家蚕的血淋巴ALP活性无显著变化,而桑叶组血淋巴ALP活性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在60 h和72 h,桑叶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桑叶组和人工饲料组血淋巴CarE活性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其中人工饲料组CarE活性略高于桑叶组,但差异不显著。在12 h和24 h,桑叶组血淋巴AchE活性略低于人工饲料组;在36 h,桑叶组血淋巴AchE活性开始升高,并且在48、60、72 h持续高于人工饲料组,AchE活性分别是人工饲料组的1.52、1.64、1.71倍。桑叶组家蚕中肠ALP活性在36 h开始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升高,在72 h,酶活性极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酶活性为人工饲料组的2.13倍。人工饲料组中肠CarE活性在24 h开始显著高于桑叶组,在60 h达到最高值,为桑叶组的2.61倍;在72 h,CarE活性有下降的趋势,但仍显著高于桑叶组。桑叶组家蚕中肠AchE活性在12 h开始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在24~48 h桑叶组AchE活性继续增强;在60、72 h,AchE活性极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分别为人工饲料组的2.68、2.84倍。综合分析可知,喂食人工饲料家蚕血淋巴和中肠ALP和AchE活性均显著低于桑叶组,而中肠CarE活性显著高于桑叶组,提示人工饲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蚕的代谢生理,降低蚕体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饲料 桑叶 家蚕 代谢酶活性 不同组织
下载PDF
不同氮效率水稻生育后期氮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2
2
作者 叶利庭 吕华军 +3 位作者 宋文静 图尔迪 沈其荣 张亚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40,共9页
以不同氮效率水稻基因型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两个供氮水平下水稻生育后期功能叶和茎秆的氮、可溶性蛋白浓度和氮转运量以及氮代谢关键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处理能显著增加不同氮效率水稻功能叶和茎秆的氮、可溶性蛋白的浓... 以不同氮效率水稻基因型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两个供氮水平下水稻生育后期功能叶和茎秆的氮、可溶性蛋白浓度和氮转运量以及氮代谢关键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处理能显著增加不同氮效率水稻功能叶和茎秆的氮、可溶性蛋白的浓度和氮转运量。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水稻从齐穗至成熟顶三叶的氮浓度降低了60%~67%;而茎秆氮在生育后期对籽粒氮的贡献取决于环境供氮水平,与对照相比施氮处理水稻从茎秆转运出的氮大幅提高,在不同的供氮水平下南光的叶片和茎秆氮转运量显著高于Elio。与对照相比,施氮处理增加齐穗期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随生育期的推进,四种氮代谢酶活性随之降低。南光的NR和GS酶活性显著高于Elio,但NR活性受水稻生育期和环境供氮水平的影响较大;南光的GOGAT和GDH的活性显著低于Elio。相关分析表明,NR和GS活性与功能叶和茎秆的氮转运量呈显著正相关。这就意味着水稻生育后期功能叶和茎秆的NR和GS活性高,尤其是GS活性高是筛选水稻氮高效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效率 氮浓度 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莱芜猪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海玲 曾勇庆 +5 位作者 魏述东 武英 曹洪防 刘婵娟 王刚 包新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50-1154,共5页
以40-90kg6个体重阶段莱芜猪和新莱芜猪共72头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组织中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背膘厚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生长期随着体重的增大,肌肉组织中脂肪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 以40-90kg6个体重阶段莱芜猪和新莱芜猪共72头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组织中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背膘厚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生长期随着体重的增大,肌肉组织中脂肪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活性显著高于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P〈0.01);ICDH活性在60-70kg时达到峰值,而后开始下降,MDH活性规律不明显;脂肪分解酶激素敏感脂酶(HSL)的活性先降后升,70~80kg时活性最高。(2)背膘中合成酶MDH活性显著高于ICDH活性(P〈0.01);MDH和ICDH活性都是先降后升,但总体升降幅度不大;HSL活性40~50kg基本稳定,而后逐步增强。(3)肝脏组织中合成酶ICDH活性显著高于MDH活性(P〈0.01);ICDH、MDH活性逐渐升高,至60kg以后其活性趋于稳定,脂肪分解酶HSL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不明显。(4)肌肉组织中的MDH、HSL活性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肝脏组织中的MDH、ICDH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ICDH还与背膘厚呈极显著正相关;背膘组织中的MDH、HSL与背膘厚呈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结果提示:肌内脂肪的沉积与背膘脂肪的沉积既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肝脏),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通过选择肌肉组织中脂肪代谢酶活性,在不显著影响皮下脂肪沉积量的前提下可望提高肌内脂肪的沉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猪 脂肪代谢酶活性 肌内脂肪 背膘厚 发育规律
下载PDF
百合育性与花药发育过程中激素和内源物质含量及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贾文杰 郑洁 +4 位作者 崔光芬 马璐琳 段青 杜文文 王祥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0-488,共9页
为揭示百合雄性不育发生与其花药内源激素含量、几种内源物质含量和能量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关系,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和比色法,测定了可育系和不育系花药发育关键时期的激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脯氨酸含量... 为揭示百合雄性不育发生与其花药内源激素含量、几种内源物质含量和能量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关系,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和比色法,测定了可育系和不育系花药发育关键时期的激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COD及ATP能量代谢酶活性,分析激素含量、各激素间比值、内源物质含量和能量代谢酶活性对百合雄性不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百合花药造孢细胞期到四分体期,花药内源激素含量、内源物质含量及能量代谢酶活性变化在不育系与可育系间均存在差异。其中,不育系花药的生长素(IAA)含量在发育的各阶段均高于可育系;ZR和GA4含量在花粉母细胞期不育系与可育系相差不大,但到四分体期不育系中的含量低于可育系;ABA含量在不育系四分体期出现盈积;JA含量在不育系的花粉母细胞期低于可育系,而在四分体期高于可育系。(2)花药内源物质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表现为可育系均高于不育系,但不育系的丙二醛含量在四分体期显著高于可育系。(3)COD和ATP能量代谢酶活性在花药发育的各阶段均是可育系高于不育系。研究认为,在百合不育系花药发育关键时期(花粉母细胞期到四分体期),其IAA含量增加,ABA水平提高,GA4和ZR含量降低,影响了花药内源物质和能量的正常代谢,这可能是导致百合花药中花粉发育受阻、形成败育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雄性不育 植物激素 内源物质 能量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烘烤过程中烟叶苹果酸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9
5
作者 宋朝鹏 全琳 +2 位作者 武圣江 张勇刚 宫长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9-54,63,共7页
【目的】分析烘烤过程中烟叶苹果酸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为进一步探明烘烤过程中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化及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K326、云烟87和豫烟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在烘烤前、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3... 【目的】分析烘烤过程中烟叶苹果酸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为进一步探明烘烤过程中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化及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K326、云烟87和豫烟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在烘烤前、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38,42,48,54℃)及烘烤结束后苹果酸、总有机酸含量及苹果酸脱氢酶(MDH)、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及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变化,并对总有机酸、苹果酸含量与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烤烟的MDH、PEPC和SDH酶活性变化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烘烤过程中,MDH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并在48℃达到最大值;PEPC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再上升的走势变化,但整体呈上升趋势;38℃之后SDH活性持续下降,54℃降至最低;烘烤过程中,丙二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在54℃时达到最大值。K326、云烟87和豫烟6号的苹果酸和总有机酸含量在烘烤过程中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分别在54,48和42℃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烤烟MDH活性与苹果酸含量相关性不显著;K326和豫烟6号的PEPC活性与苹果酸、总有机酸含量呈正相关,云烟87的PEPC活性与苹果酸、总有机酸含量呈负相关,相关性均不显著;K326和豫烟6号的SDH活性与苹果酸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云烟87的SDH活性与苹果酸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不同品种烤烟间苹果酸含量差异较大。SDH对苹果酸积累的作用大于MDH和PEPC,相对较高的MDH和PEPC活性与相对较低的SDH活性均能够促进苹果酸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烤 烤烟 苹果酸 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用柘树叶饲养家蚕对蚕体生长发育及3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薛英伟 涂增 +3 位作者 万永继 向芸庆 谢洪霞 冯丽春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8-411,共4页
探讨家蚕不同饲料营养与抗性生理的关系对家蚕的病理生理及蚕病预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自4龄起蚕开始用柘树叶和桑叶分组饲养,调查家蚕的生长发育状况,并连续10 d分别检测蚕体内与抗性相关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柘叶饲养组不仅蚕体重和体... 探讨家蚕不同饲料营养与抗性生理的关系对家蚕的病理生理及蚕病预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自4龄起蚕开始用柘树叶和桑叶分组饲养,调查家蚕的生长发育状况,并连续10 d分别检测蚕体内与抗性相关的酶活性。结果表明:柘叶饲养组不仅蚕体重和体长的增长小于桑叶饲养组,而且上蔟率、结茧率、全茧量及茧层量均显著低于桑叶组;柘叶饲养组蚕体内的碱性磷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及羧酸酯酶活性平均值分别为0.070 8、14.129 0、632.557 1 U/mL,桑叶饲养组蚕体内的碱性磷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平均值分别为0.076 4、15.189 0、628.055 1 U/mL,与桑叶饲养组相比,柘叶饲养组蚕体内的碱性磷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显著降低,而羧酸脂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由此认为,家蚕采用拓叶饲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蚕体的生理代谢,降低蚕体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饲料营养 生长发育 产茧量 代谢酶活性 柘树叶
下载PDF
不同饲料饲养对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能力以及体内3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谢洪霞 涂增 +3 位作者 万永继 薛英伟 冯丽春 王晓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2-647,共6页
为探讨饲料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发生的关系及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发生与蚕体内代谢酶活性的关系,研究比较了用桑叶、柘叶饲养的家蚕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抵抗性以及与抗性相关的羧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结... 为探讨饲料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发生的关系及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发生与蚕体内代谢酶活性的关系,研究比较了用桑叶、柘叶饲养的家蚕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抵抗性以及与抗性相关的羧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BmNPV对柘叶饲养家蚕的感染中量(ID50)和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1.319×105PID/头和1.632×105PID/头,与对桑叶饲养家蚕的ID50和LD50相比,仅为1/2和1/4左右,即柘叶饲养家蚕对BmNPV的抵抗力明显降低;不论用柘叶饲养还是用桑叶饲养的家蚕感染BmNPV后,蚕体内的羧酸酯酶活性均大幅度上升,碱性磷酸酯酶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显著下降,且柘叶饲养家蚕感染BmNPV后体内的碱性磷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比桑叶饲养家蚕感染BmNPV后的酶活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饲料 桑叶 柘叶 蚕体抵抗力 BMNPV 感染中量 致死中量 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大叶丁香丙酮提取物对皮氏叶螨的毒力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青 杨卫帆 +1 位作者 覃丽金 吴忠琴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33-36,共4页
采用叶片浸渍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大叶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丙酮提取物对皮氏叶螨(Tetranychus piercei McGrvgor)的毒力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叶丁香丙酮提取物对皮氏叶螨具有良好的毒杀作用,处理后72 h... 采用叶片浸渍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大叶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丙酮提取物对皮氏叶螨(Tetranychus piercei McGrvgor)的毒力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叶丁香丙酮提取物对皮氏叶螨具有良好的毒杀作用,处理后72 h LC50值为4.31 mg/mLL;其13.33 mg/mL对皮氏叶螨的48 h和72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1.82%和95.35%,其6.67 mg/mL对皮氏叶螨的72 h校正死亡率为75.58%;大叶丁香丙酮提取物在5.0、4.0、3.0、2.0、1.0 μg/mL的质量浓度下,对皮氏叶螨酯酶、羧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作用大小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大叶丁香丙酮提取物对酸性磷酸酯酶则有一定程度的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丁香丙酮提取物 香蕉 皮氏叶螨 毒力分析 代谢酶活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锡兰肉桂丙酮粗提物对皮氏叶螨的毒力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陈青 杨卫帆 +1 位作者 覃丽金 吴忠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9-31,共3页
试验研究锡兰肉桂丙酮粗提物对皮氏叶螨的毒力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锡兰肉桂丙酮粗提物对皮氏叶螨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处理后24h LC50值为3.5642mg/mL,其6.67mg/mL、4.44mg/mL、3.34mg/mL对皮氏叶螨的48h和72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试验研究锡兰肉桂丙酮粗提物对皮氏叶螨的毒力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锡兰肉桂丙酮粗提物对皮氏叶螨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处理后24h LC50值为3.5642mg/mL,其6.67mg/mL、4.44mg/mL、3.34mg/mL对皮氏叶螨的48h和72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5.45%和98.84%、85.23%和90.70%、81.82%和87.21%;5.0μg/mL、4.0μg/mL、3.0μg/mL、2.0μg/mL和1.0μg/mL浓度下锡兰肉桂丙酮粗提物对皮氏叶螨酯酶、羧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其作用大小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兰肉桂 皮氏叶螨 毒力 代谢酶活性 粗提物 叶螨 丙酮 碱性磷酸酯 羧酸酯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烤烟干物质积累与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韦建玉 金亚波 +4 位作者 郭晓惠 张纪利 王军 吴开松 黄志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1-1085,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烤烟不同生育期内亏水胁迫对烤烟干物质积累及其烟叶生理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团棵期亏水对中后期干物质积累具有滞后性,其抑制效应无法弥补;旺长期适度亏水仅仅对茎干物质积累产生显著抑制效应,但...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烤烟不同生育期内亏水胁迫对烤烟干物质积累及其烟叶生理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团棵期亏水对中后期干物质积累具有滞后性,其抑制效应无法弥补;旺长期适度亏水仅仅对茎干物质积累产生显著抑制效应,但随着供水恢复,对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的抑制效应消失;成熟期适度亏水显著降低根、茎及整株干物质积累,但对叶的干物质积累无显著影响。在生理代谢酶活性方面,与对照相比,团棵期、成熟期适度亏水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而旺长期适度亏水则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旺长期适度亏水处理时叶片在成熟后期处于较高水平,而淀粉酶活性处于较低水平。总之,伸根期亏水对烟株中后期有不可逆的抑制效应,而旺长期适度亏水其对烟株生长发育的抑制效应可逆,且对延缓烟株叶片衰老具有显著效应。应高度重视伸根期和成熟期水分管理,确保烟株此期不受干旱,但在旺长期可适度亏水,以提升烟株叶片成熟期的田间耐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水分胁迫 不同生育期 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急性低氧及低氧复合运动对骨骼肌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侯振海 余斌 汪志忠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5期902-903,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低氧(3d)及低氧复合运动对大鼠腓肠肌肌纤维形态以及血清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M)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5)活性的影响,探讨运动在骨骼肌急性低氧适应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建立大鼠急性低氧及低氧复合运动模型,将动物随... 目的:观察急性低氧(3d)及低氧复合运动对大鼠腓肠肌肌纤维形态以及血清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M)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5)活性的影响,探讨运动在骨骼肌急性低氧适应中的意义。方法:分别建立大鼠急性低氧及低氧复合运动模型,将动物随机抽签法分为单纯低氧组(A组),低氧适应性训练组(B组),常氧对照组(C组),观察腓肠肌肌纤维的形态变化,测定血清CK-MM和LDH5活性的变化。结果:单纯急性低氧条件下,大鼠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血清酶学改变明显,而低氧复合运动则无显著变化。A组CK-MM为(690.5±120.3)IU/L,LDH5为(8.9±2.2)IU/L,B组CK-MM为(282.7±60.7)IU/L,LDH5为(5.3±1.5)IU/L,C组CK-MM为(278.7±20.3)IU/L,LDH5为(4.8±1.2)IU/L,A组与C组比较,t=10.7,P<0.001,B组与C组比较t=0.02,P>0.05。结论:急性低氧条件下适当运动可以提高骨骼肌的低氧适应能力,起到保护骨骼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运动 骨骼肌 代谢酶活性 肌型肌酸激同工 乳酸脱氢同工 高原医学
下载PDF
高铁高碘日粮对产蛋母鸡血浆及肝匀浆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盛丰 程美蓉 杨丽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7期11-12,共2页
用高铁高碘日粮饲喂产蛋母鸡,观察血浆及肝匀浆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浆和肝LDH活力上升;肝SDH和SOD活力增加,而血浆SDH和SOD活力无明显变化;血浆和肝ALP、GPT及GOT活力未发生变化。提示产蛋母鸡在将高水平铁、碘向蛋转移... 用高铁高碘日粮饲喂产蛋母鸡,观察血浆及肝匀浆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浆和肝LDH活力上升;肝SDH和SOD活力增加,而血浆SDH和SOD活力无明显变化;血浆和肝ALP、GPT及GOT活力未发生变化。提示产蛋母鸡在将高水平铁、碘向蛋转移的过程中其自身代谢未发生不良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肝匀浆 代谢酶活性 高铁高碘日粮
下载PDF
三丁基锡对文蛤外套膜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13
作者 黄周英 陈奕欣 +3 位作者 左正宏 赵扬 陈美 王重刚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1-486,共6页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观察浓度为0.1、1、10ng/dm3的三丁基锡暴露2、8、20d以 及恢复7、20d后对文蛤外套膜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以及Na+、K+-ATP酶活性的 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组的三丁基锡在暴露早期(2d),外套膜中酸性、碱性磷酸酶和 ...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观察浓度为0.1、1、10ng/dm3的三丁基锡暴露2、8、20d以 及恢复7、20d后对文蛤外套膜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以及Na+、K+-ATP酶活性的 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组的三丁基锡在暴露早期(2d),外套膜中酸性、碱性磷酸酶和 Na+、K+-ATP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高浓度的 TBT暴露对AKP表现出激活作用,对ACP和Na+、K+-ATP酶活性则具有抑制作用. 结果显示Na+、K+-ATP酶可作为有机锡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化学 三丁基锡 酸性磷酸 碱性磷酸 Na^+、K^+-ATP 文蛤 外套膜 代谢酶活性 ATP活性 K^+-ATP
下载PDF
桃果实和叶片中糖分的季节变化及其与碳代谢酶活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郭雪峰 李绍华 +2 位作者 刘国杰 付占方 李松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6-200,共5页
以晚熟的艳丰一号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早期,果实和叶片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还原糖,中后期,还原糖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非还原糖大量积累;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间,... 以晚熟的艳丰一号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早期,果实和叶片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还原糖,中后期,还原糖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非还原糖大量积累;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显著地高于叶片,而叶片中山梨醇和淀粉含量则显著地高于果实;叶片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和果实中山梨醇含量较稳定,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差异较小;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蔗糖在果实中持续积累,尤其是在成熟前急剧增加,果实内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生长发育前期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后期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叶片中山梨醇含量在生长前期下降,之后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中果糖含量与NI、SS和SDH活性及葡萄糖含量与SS和SD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葡萄糖含量与SD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且果糖含量与SS和ADPGPPase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叶片中蔗糖含量与SP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但果实中蔗糖含量与SPS不存在任何相关性。因此认为各主要糖的合成与转化在叶片和果实中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酶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果糖 葡萄糖 山梨醇 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黑鲷幼鱼力竭运动后代谢酶活性的恢复水平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丹丹 陈丕茂 +4 位作者 朱爱意 袁华荣 陈文静 龙鑫玲 王文杰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5,共7页
为探讨鱼类力竭运动后代谢水平的恢复情况,以黑鲷(Sparus macrocephlus)为实验对象,用手持续逆流追赶黑鲷幼鱼使其做力竭运动。结果显示,全长8.9~9.9 cm的黑鲷幼鱼力竭运动后,不同恢复时间血清中的乳酸(LD)和血糖(GLU)浓度,以及谷草转... 为探讨鱼类力竭运动后代谢水平的恢复情况,以黑鲷(Sparus macrocephlus)为实验对象,用手持续逆流追赶黑鲷幼鱼使其做力竭运动。结果显示,全长8.9~9.9 cm的黑鲷幼鱼力竭运动后,不同恢复时间血清中的乳酸(LD)和血糖(GLU)浓度,以及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琥珀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激酶(PK)和己糖激酶(HK)活性均有极显著变化(P<0.01)。力竭运动后第0小时,血清中的LD和GLU浓度及AST、ALT、SDH、LDH、PK、HK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力竭运动后第4小时,血清中的LD浓度基本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力竭运动后第16小时,血清中的SDH、HK、PK、AST活性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但血清中的GLU浓度及LDH、ALT活性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黑鲷幼鱼力竭运动后第0到第4小时处于应激反应中,其无氧代谢水平得到短时提高。从血乳酸恢复水平上看,黑鲷幼鱼在首次力竭运动后4 h可再次进行力竭运动,但血糖检测结果显示此后无氧代谢耐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 代谢酶活性 力竭运动 恢复水平
下载PDF
枣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与抗裂果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欢 林敏娟 +1 位作者 高疆生 王振磊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5-854,共10页
【目的】测定枣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研究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与抗裂果的关系。【方法】以抗裂枣品种扁核酸与易裂枣品种京枣39为研究对象,测定生长过程中枣果皮不同部位细胞壁代谢酶活性,比较抗裂和易裂枣品种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 【目的】测定枣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研究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与抗裂果的关系。【方法】以抗裂枣品种扁核酸与易裂枣品种京枣39为研究对象,测定生长过程中枣果皮不同部位细胞壁代谢酶活性,比较抗裂和易裂枣品种果皮细胞壁代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抗裂枣品种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果皮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易裂枣品种,而在绿熟期不同部位抗裂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低于易裂品种。【结论】易裂品种果皮果肩阴面POD活性和PPO活性在白熟期显著高于抗裂品种,而其余时期其余部位则是抗裂品种的POD活性和PPO活性显著高于易裂品种,易裂品种果皮的梗洼、果顶、果肩阳面和果肩阴面CAT活性在绿熟期极显著高于抗裂品种,而其余时期则是抗裂品种高于易裂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皮 细胞壁代谢酶活性 抗裂果
下载PDF
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洛氏鱥消化酶和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瞿子惠 吴莉芳 +4 位作者 周锴 杨兰 祖岫杰 段晶 王婧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2,共8页
【目的】研究饲料中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消化酶和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7.64±0.04)g/尾的洛氏鱥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为蛋白源,玉米油和鱼油... 【目的】研究饲料中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消化酶和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7.64±0.04)g/尾的洛氏鱥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为蛋白源,玉米油和鱼油为脂肪源,糊精为碳水化合物,配制5种等氮(360.0g/kg)、等脂肪(60.0g/kg)、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为0.0%(对照组),10.0%,16.0%,22.0%,28.0%(均为质量分数)的试验饲料,在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测定洛氏鱥肝胰脏和肠道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及糖代谢酶活性和肝糖原含量。【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洛氏鱥肝胰脏、前肠、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0.0%,16.0%和22.0%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28.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0%,16.0%,22.0%和28.0%组前肠、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和16.0%组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0%和28.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以22.0%组最高,且10.0%,16.0%,22.0%和28.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肠淀粉酶活性以16.0%组最高,且16.0%和22.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8.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2.0%组洛氏鱥肝胰脏和肠道脂肪酶活性均最高,且10.0%,16.0%,22.0%和28.0%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洛氏鱥肝胰脏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活性及肝糖原含量均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为16.0%和22.0%时,洛氏鱥肝胰脏己糖激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和28.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丙酮酸激酶活性在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为22.0%时达到最高值,16.0%,22.0%和28.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果糖-1,6-二磷酸酶活性在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为16.0%和22.0%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和28.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肝糖原含量则在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为22.0%和28.0%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和16.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从消化及糖代谢角度看,洛氏鱥利用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适宜水平在16.0%~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氏鱥 碳水化合物水平 消化活性 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施氮量对复合沙培番茄氮代谢酶活性及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迁杰 程云霞 +4 位作者 贾凯 时振宇 张婧 魏少伟 吴慧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3-191,共9页
为探究复合沙培番茄最佳施氮量及其促高产和高品质的生理机能,以‘毛粉812’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0(N0)、143(N1)、285(N2)、428(N3)、571(N4) kg·hm^(-2)共5个施氮水平,分析施氮量对番茄叶片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R)和... 为探究复合沙培番茄最佳施氮量及其促高产和高品质的生理机能,以‘毛粉812’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0(N0)、143(N1)、285(N2)、428(N3)、571(N4) kg·hm^(-2)共5个施氮水平,分析施氮量对番茄叶片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活性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适量施用氮肥有助于提高番茄叶片氮代谢酶活性,进而改善果实品质,提高产量。N3处理的NR和GS活性较N0处理分别提高了42.79%和182.93%;N3处理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产量较N0分别提高了70.90%、66.67%、25.00%、27.25%和58.38%。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综合评价得出不同处理的综合排名为N3>N4>N2>N1>N0。因此,推荐428 kg·hm^(-2)为复合沙培番茄种植的施肥标准,为复合沙培番茄的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复合沙培番茄 代谢酶活性 果实品质 产量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烤烟光合特性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朝科 王军 +4 位作者 谢玉华 陈永明 顾学文 王佩 丁效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8-464,共7页
采用田间裂区试验,研究3种种植密度(主处理)与3个氮水平(副处理)对烤烟产量、光合特性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地上部生长具有正交互作用.2)种植密度、施氮量、种植密度×施氮量对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 采用田间裂区试验,研究3种种植密度(主处理)与3个氮水平(副处理)对烤烟产量、光合特性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地上部生长具有正交互作用.2)种植密度、施氮量、种植密度×施氮量对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影响.高密度与中密度处理叶片光合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两者均显著高于低密度处理;高密度时光合速率在高氮时高于中、低氮处理;中密度时光合速率在中氮时与低、高氮时均无显著差异,高氮时显著高于中氮时;低密度时光合速率在高氮时低于低氮时,中氮处理与低、高氮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3)种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旺长期和成熟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种植密度 施氮量 叶绿素 光合特性 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河豚毒素在暗纹东方鲀体内的转移分布规律及相关代谢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义博 曾军杰 +2 位作者 陈思 王瑞瑞 张小军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9-135,265,共8页
为了研究河豚毒素(TTX)在暗纹东方鲀体内的转移分布规律及其对肝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选择口服灌喂的给药方式,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组织中TTX的浓度变化,同时测定肝脏代谢酶活力。结果如下,在灌喂TTX后的短期转移... 为了研究河豚毒素(TTX)在暗纹东方鲀体内的转移分布规律及其对肝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选择口服灌喂的给药方式,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组织中TTX的浓度变化,同时测定肝脏代谢酶活力。结果如下,在灌喂TTX后的短期转移分布期间,性腺中TTX的浓度从19.00 ng/g升至42.02 ng/g,蓄积率为121%。肝脏中TTX浓度呈波动性变化,在4 h时,TTX浓度最高为11.43 ng/g,在48 h时,TTX浓度最低为1.27 ng/mL。皮肤、肌肉、血液、肠道、鳃组织中TTX含量在2 h时最高,分别为7.43 ng/g、1.15 ng/g、11.44 ng/g、9.77 ng/g、31.75 ng/g。脾脏、肾脏、胆组织中TTX浓度分别在2 h、4 h、6 h时最高为5.05 ng/g、6.54 ng/g、9.06 ng/g。此外,肝脏代谢酶活力的检测结果显示,TTX显著提高了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p<0.05),在前期对两种磷酸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p<0.05),而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实验结果表明,TTX在暗纹东方鲀中的转移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并且对肝脏中不同代谢酶活性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灌喂 河豚毒素 组织含量 相对毒素量 肝脏 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