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形体描写的“物喻”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桂奎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1期67-70,共4页
中国古代小说长于运用比喻来描写人物形体的某些部位 ,这种符号化的描写久历流变仍保持着相对稳定性。“物喻”意象的选择既具有包囊宇宙天象地貌的开放性 ,又有暗示某种力征或美质的定向性。其中 ,男性躯体描写的动物化倾向与女性仪容... 中国古代小说长于运用比喻来描写人物形体的某些部位 ,这种符号化的描写久历流变仍保持着相对稳定性。“物喻”意象的选择既具有包囊宇宙天象地貌的开放性 ,又有暗示某种力征或美质的定向性。其中 ,男性躯体描写的动物化倾向与女性仪容描写的植物化以及食物化倾向 ,是“英雄壮貌”与“美女柔形”等传统文化渗透的必然结果。归根结底 ,中国古代小说这种人体描写的“物喻”特征来自原始性的“隐喻”思维。这种隐喻思维化育成后世的“观物取象”意识 ,对“物喻”式写人传统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体 以物喻人 图腾 思维 取象
下载PDF
汉英“以物喻身”复合词认知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明霞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33-36,共4页
通过对汉英"以物喻身"复合词的映射模式、生成手段和喻体来源的对比,探索两者在映射模式和生成手段上表现出的共性特点以及在喻体来源、使用频率、词汇结构等方面因生活环境、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制约表现出的个性特点,加深对此... 通过对汉英"以物喻身"复合词的映射模式、生成手段和喻体来源的对比,探索两者在映射模式和生成手段上表现出的共性特点以及在喻体来源、使用频率、词汇结构等方面因生活环境、语言文化等因素的制约表现出的个性特点,加深对此类复合词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词汇习得和跨文化交际并为翻译实践中的恰当选词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物身”复合词 映射模式 体来源
下载PDF
“以物喻书”理念在课堂书法实践结构建构设计中的融合转换
3
作者 彭育龙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0-65,共6页
书法实践中结构的建构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焦点。文字早在“象形”时期就形成了“以物喻书”的结构建构规律,即通过世间万物想象的审美理念来建构联想的结构。在古代书论中,一般将笔画与结构建构的原理融合在一起而没有单独分开进行论... 书法实践中结构的建构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焦点。文字早在“象形”时期就形成了“以物喻书”的结构建构规律,即通过世间万物想象的审美理念来建构联想的结构。在古代书论中,一般将笔画与结构建构的原理融合在一起而没有单独分开进行论述,所以,只有通过“以物喻书”的想象联想将审美理念的笔画进行结构的建构。而空白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结构转向字形内部的建构,用笔的介入,几乎终结了以物象想象联想笔画建构结构的可能。站在时代审美的制高点上,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古代“以物喻书”书论与探索当代以事与物的理论如何在实践中进行结构建构的融合转换,不断创新审美理念的联想结构,进一步推动课堂书法结构建构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物 书法实践 结构 融合建构
下载PDF
以物喻,以事说--多角度写人
4
作者 陈祥 《小学生作文》 2022年第11期44-44,共1页
写作引路说到以物喻人, 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古诗《竹石》《石灰吟》,这些诗采用象征手法,表面咏物,实际上托物寄怀,表现诗人的精神品质和高洁理想。很多以花草、树木以及生活器具为描写对象的喻人文章,大都也以这种模式行文。
关键词 描写对象 精神品质 以物喻人 象征手法 古诗 多角度
下载PDF
写物喻人
5
作者 余映潮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2年第3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以物喻人 小蜜蜂 “人” 《荔枝蜜》 继续劳动 指导意义 写作水平 写作练习 爱劳动
下载PDF
动物影射 奇趣勃发
6
作者 孟建东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04年第Z1期37-39,共3页
[引言]人与动物本源于一,只是分化使之有了区别,但二者保留了许多相似处。人与动物情感相通的所谓奇妙故事,如义犬救主等,其实只是展现了认识二者属同的一扇小窗。二者既然可以相通,便为以动物影射人的文章找到了写作依据。这类文章很多... [引言]人与动物本源于一,只是分化使之有了区别,但二者保留了许多相似处。人与动物情感相通的所谓奇妙故事,如义犬救主等,其实只是展现了认识二者属同的一扇小窗。二者既然可以相通,便为以动物影射人的文章找到了写作依据。这类文章很多,并且古已有之,如古代那些不胜枚举的动物寓言,甚至古代诗歌里也有不少以物喻人以物影射人的诗句,如曹植的《野田黄雀行》中"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借雀的遭遇抒写朋友遇难无力援救的幽愤,以影射曹丕的淫威。又如杨万里的《观蚁》:"微躯所馔能多少,一猎归来满后车!"影射中饱含诙谐与嘲笑。我们姑且称此类内容的文章为"影射类"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动 寓言 古代诗歌 以物喻人 杨万里 相似处 黄雀 曹植 曹丕 幽愤
下载PDF
中国早期儒家以物喻德话语探析——兼论对古代文艺理论话语生成的影响
7
作者 李轶婷 《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2期88-95,共8页
以物喻德的言说方式,在中国早期儒家话语中表现鲜明。一是以物之性喻德之性,通过物的本质性譬喻道德本性;二是以物之辨喻德之别,通过服饰辨识譬喻道德区别;三是以物之用喻德之昭,通过各周其用之器譬喻道德昭著;四是以物之貌喻德之态,通... 以物喻德的言说方式,在中国早期儒家话语中表现鲜明。一是以物之性喻德之性,通过物的本质性譬喻道德本性;二是以物之辨喻德之别,通过服饰辨识譬喻道德区别;三是以物之用喻德之昭,通过各周其用之器譬喻道德昭著;四是以物之貌喻德之态,通过物的样貌譬喻道德形态。此外,儒家以物喻德话语对后世文艺理论话语的生成也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话语 以物 文艺理论话语
原文传递
古典诗歌中“秋扇见捐”文学意义解析——以班婕妤《团扇诗》为例
8
作者 崔玲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13-115,共3页
中国古典诗歌向来擅长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或抒情,诗歌中的物象一经诗人主观情感的注入便成为典型的文学意象。自班婕妤《团扇诗》问世以来,"团扇"意象便被后世文人广泛传承和沿用,尤其是在古典诗歌中频现"秋扇见捐"... 中国古典诗歌向来擅长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或抒情,诗歌中的物象一经诗人主观情感的注入便成为典型的文学意象。自班婕妤《团扇诗》问世以来,"团扇"意象便被后世文人广泛传承和沿用,尤其是在古典诗歌中频现"秋扇见捐"的抒发模式,借此来关合人生际遇,或表达美人迟暮、红颜遭弃的愁怨悲苦,或抒发仕途坎坷、怀才见弃的愤懑意绪,也为我国古典诗歌增添了含蓄朦胧哀婉之美,意义独特而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扇见捐' 以物喻人 文学意义
下载PDF
十竹斋笺画典故略述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宗光 《东南文化》 CSSCI 1994年第5期128-136,共9页
十竹斋笺画典故略述王宗光《十竹斋笺谱》分四卷,包括笺画33组,283幅。内容有历代贤哲名流历史典故、古人诗意、山水、花卉、文物博古、清供雅玩等。关于花、蝶、竹、石之属。遍见各卷之中。卷一中的“华石”、“奇石”、“写生... 十竹斋笺画典故略述王宗光《十竹斋笺谱》分四卷,包括笺画33组,283幅。内容有历代贤哲名流历史典故、古人诗意、山水、花卉、文物博古、清供雅玩等。关于花、蝶、竹、石之属。遍见各卷之中。卷一中的“华石”、“奇石”、“写生”各组笺画;卷二中的“入林”、“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传说 典故 陶渊明 以物喻人 《史记》 后汉书 略述 司马光 《易·系辞》 《列子》
下载PDF
元代绘画美学思想和画风嬗变研究——以花鸟画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振飞 《歌海》 2020年第5期91-94,共4页
通过剖析元代的社会背景,提出造成元代画家擅于抒发“自我”的原因为画家对统治手段的失望,产生隐世心态,从而揭示两宋时期的主流美学思想会在元朝产生嬗变的原因。以赵孟頫的成就为切入点,总结了元代独有的美学思想理论基础和风格特点... 通过剖析元代的社会背景,提出造成元代画家擅于抒发“自我”的原因为画家对统治手段的失望,产生隐世心态,从而揭示两宋时期的主流美学思想会在元朝产生嬗变的原因。以赵孟頫的成就为切入点,总结了元代独有的美学思想理论基础和风格特点是师法自然、尚意,以及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评价标准。通过对比分析宋元绘画作品的更新迭代,提出元代“墨花墨禽”的创新和对后世没骨花鸟画的启示和实践,总结出元代绘画美学思想在整个绘画艺术的发展史中重要的继承、推动、创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尚意 师法自然 以物喻人
下载PDF
“跳月”中的风情──贵州苗族风俗一瞥
11
作者 张旗 《华夏文化》 1997年第1期43-44,共2页
“跳月”中的风情贵州苗族风俗一瞥□张旗贵州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而苗族也是贵州省内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苗族人民的节日很多,“跳月”是其中一个比较重大的传统节日。“跳月”又称跳场、跳花、跳年、跳厂、跳芦笙等等。... “跳月”中的风情贵州苗族风俗一瞥□张旗贵州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而苗族也是贵州省内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苗族人民的节日很多,“跳月”是其中一个比较重大的传统节日。“跳月”又称跳场、跳花、跳年、跳厂、跳芦笙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内容大同小异,都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苗族 跳月 芦笙舞 小伙子 苗族人民 苗家 以物喻人 银饰 节日活动 姑娘
下载PDF
高尔斯华绥《品质》写作手法浅析
12
作者 张淑娟 《语文教学通讯》 2020年第48期79-81,共3页
《品质》创作于1911年,是高尔斯华绥的经典之作,从语言描写、细节刻画、以物喻人等方面解析小说的写作手法,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小说阅读 写作手法 以物喻人
下载PDF
略论苗族曲艺“嗄百福”的形成及演唱方法
13
作者 潘成义 《贵州文史丛刊》 1995年第5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苗族人民 曲艺形式 演唱方法 演唱者 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以物喻人 婚姻自由 散文 韵文 矛盾冲突
下载PDF
《荔枝蜜》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14
作者 刘福增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24,共1页
《荔枝蜜》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北京石油附中刘福增[研究课题]探索“主体参与”型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新途径。[课前构想]1、课堂教学程序符合学生阅读认知规律,使教法适应学生的认知,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法,从探求学生认知... 《荔枝蜜》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北京石油附中刘福增[研究课题]探索“主体参与”型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新途径。[课前构想]1、课堂教学程序符合学生阅读认知规律,使教法适应学生的认知,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法,从探求学生认知规律这个层面上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荔枝蜜》 文章中心思想 蜜蜂 正确率 无私奉献 设计与实施 课堂教学程序 以物喻人 学生认知规律
下载PDF
齐白石画鼠
15
《河北农业》 1996年第2期31-31,共1页
齐白石画鼠多年前,曾见《白石画谱》中,有福颇趣的“老鼠图”,那是老先生晚年画了送给任孙儿的生日礼物。画上一前一后,跳着两只在搬弄着大红萝卜的小精灵,都拖着长长的尾巴,瞪着滴溜溜的小眼睛,一副憨态可掬,呼之欲出的模样,... 齐白石画鼠多年前,曾见《白石画谱》中,有福颇趣的“老鼠图”,那是老先生晚年画了送给任孙儿的生日礼物。画上一前一后,跳着两只在搬弄着大红萝卜的小精灵,都拖着长长的尾巴,瞪着滴溜溜的小眼睛,一副憨态可掬,呼之欲出的模样,委实惹人喜爱而尤难忘却。前不久,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石 小精灵 以物喻人 生日礼 宽容大度 热爱生活 中国式 出生年 红萝卜 寓言
下载PDF
我爱腊梅
16
作者 李诗诗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3年第3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梅花 真挚的情感 以物喻人 外墙角 紫丁香 成功地运用 生命垂危 丰富的内涵 生长着 洋溢着
下载PDF
突出重点 强化训练——《高粱情》教学设计
17
作者 佘同生 《湖南教育(上旬)(A)》 1997年第8期30-31,共2页
《高粱情》是一篇以物喻人的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透过对高粱形象的描绘,寄寓了对养育自己成长的高粱深深的赞誉之情,歌颂了在艰苦环境中顽强奋斗的坚韧不拔的品行。教学这篇课文。
关键词 《高粱情》 强化训练 教学设计 突出重点 以物喻人 自然段 教师 抒情散文 艰苦环境 品行
下载PDF
卜算子·咏梅
18
作者 (宋)陆游 《学苑教育》 2021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梅词 卜算子 言志 梅花 以物喻人 生死观
下载PDF
泥土
19
作者 鲁黎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1年第11期5-5,共1页
关键词 泥土 平凡化 艺术风格 价值取向 抗战时期 民族解放战争 哲理意蕴 知识分子 人生智慧 以物喻人
下载PDF
爱尔克的灯光
20
作者 巴金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03年第Z1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长宜子孙” 说明文 小圈子 记叙文 建筑 红绿灯 发光原理 意象特征 以物喻人 心灵世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