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画布上的心态史——忻东旺油画艺术的价值重建与意义追求
1
作者 傅查新昌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5期123-128,共6页
从中国油画史脉络来看,忻东旺的油画艺术在当今写实油画艺术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就艺术批评的共时观而言,对忻东旺油画艺术的研究涉及形式语言的观念性与视觉性变化,这一研究表征着艺术作品语境生成和意义解读的动态与方向。从社会... 从中国油画史脉络来看,忻东旺的油画艺术在当今写实油画艺术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就艺术批评的共时观而言,对忻东旺油画艺术的研究涉及形式语言的观念性与视觉性变化,这一研究表征着艺术作品语境生成和意义解读的动态与方向。从社会学观点阐释艺术的形式创新与知识生产,是自马克斯·韦伯和西美尔以来兴起的一种学术思潮和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忻东旺 艺术批评 写实油画 艺术作品 形式语言 价值重建 心态史
下载PDF
中国耕地价值重建方法与案例研究 被引量:235
2
作者 蔡运龙 霍雅勤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84-1092,共9页
耕地不断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耕地农业利用的比较收益低下,所以建立耕地保护机制的主要途径在于:一方面提高耕地利用的比较收益,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耕地征用的价值补偿来抑制乱占耕地行为。这两条途径归结于重建耕地资源的价值。本文提出... 耕地不断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耕地农业利用的比较收益低下,所以建立耕地保护机制的主要途径在于:一方面提高耕地利用的比较收益,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耕地征用的价值补偿来抑制乱占耕地行为。这两条途径归结于重建耕地资源的价值。本文提出耕地资源具有经济产出价值、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并尝试用市场价格分别加以评估。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为耕地年收益与贴现率之商,生态服务价值为耕地生态服务年价值与贴现率之商,社会保障价值是耕地提供的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障价值之和。分别选择广东省潮安县、河南省淮阳县和甘肃省会宁县三个县作为案例的评价,以显示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耕地资源价值量在各地区之间呈现东高西低的差异;在耕地资源价值构成中,社会保障价值在三个案例区都占60%以上,但所占比重从东到西渐增,说明农民对耕地资源的依赖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反相关。耕地资源的经济产出价值在总价值中所占比重则从东到西递减,主要源于自然和经济生产率的差异。生态服务价值所占比重也表现出东低西高的特点,反映出生态系统从复杂到简单的变化使得农田生态系统对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显得更加重要。农业用地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外部效益,这可成为实行农业补贴的一大理由,也是计算补贴量的一种依据;更可作为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依据。在我国现阶段,耕地是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甚至不存在的情况下,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价值重建 经济产出价值 生态服务价值 社会保障价值 中国
下载PDF
关于21世纪中国文学价值重建的思考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金城 冒建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75,共6页
21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重建,既是文学自我救赎、寻求价值意义和重新确立在社会大系统中位置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重建文化精神价值系统的需要。其直接动因是,一方面,中国乃至于人类共同面临前所未有的精神文化问题,需要文学更充分... 21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重建,既是文学自我救赎、寻求价值意义和重新确立在社会大系统中位置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重建文化精神价值系统的需要。其直接动因是,一方面,中国乃至于人类共同面临前所未有的精神文化问题,需要文学更充分地发挥其不同于科学、哲学、宗教、法律等的特殊作用;另一方面,文学自身同样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面临价值选择的困惑。客观分析新世纪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在追寻新的意义过程中出现的价值迷失现象及其原因,揭示这些现象与20世纪中国文学价值系统的渊源,提出21世纪中国文学应在新的基点上进行融通和超越,从观念、学理、实践和制度层面重建21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中国文学 困惑与迷失 迫切性 价值重建
下载PDF
学业负担政策的价值重建 被引量:13
4
作者 靳玉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6,共6页
学业负担政策的价值存在需要从价值论视野探寻其本体价值,审视现实中的价值问题,重构以元价值、中介价值和次生价值等基本结构的价值形态,从科学样态、过程样态和实践样态等基本形式重建其价值实现机制,最终实现学业负担的价值意蕴。
关键词 学业负担 学业负担政策 价值特性 价值形态 价值重建 价值实现
下载PDF
论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模式重塑──关于价值重建与文化转型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56
5
作者 衣俊卿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4期1-8,共8页
当前价值重建与文化转型的实质是中国民众生存方式的重塑。未来中国社会的命运取决于中国民众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价值选择。工业文明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因此不能从道德尺度的浪漫情调出发而企图超越它。实现人的现代化即用工业文明最... 当前价值重建与文化转型的实质是中国民众生存方式的重塑。未来中国社会的命运取决于中国民众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价值选择。工业文明是我们必须经历的,因此不能从道德尺度的浪漫情调出发而企图超越它。实现人的现代化即用工业文明最本质的精神──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重塑中国民众的生存模式。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从总体上把中国传统文化“悬置起来,同时拒斥后现代文化的总体介入,以确保技术理性与人本精神的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现代工业文明 价值重建 社会转型时期 生存模式 技术理性 人本精神 文化精神 中国民众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互助养老模式下农村留守老人的价值重建 被引量:15
6
作者 肖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138,共9页
当前,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陷入价值边缘化困境,家庭地位和社区地位的边缘化导致留守老人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基于中部S县的田野调查发现,县级政府引导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通过内外联动,形成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当前,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陷入价值边缘化困境,家庭地位和社区地位的边缘化导致留守老人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基于中部S县的田野调查发现,县级政府引导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通过内外联动,形成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社区层面缓解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困境的重要方式。通过关系重建、空间重构和认知重塑,留守老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建立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摆脱边缘化的价值体验。在县域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重视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将村庄社区重新建设为留守老人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老人 互助养老 价值重建 人口老龄化 县域乡村振兴
下载PDF
价值重建时代的大国文化战略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岳川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5,共9页
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问题是新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性关注的重大课题。但是,世界上却充斥着"妖魔化中国"的各类话语,只有消除"妖魔化中国"的误读,才能达到文化反思和文化对话的新语境。"妖魔化中国"折射着中... 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问题是新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性关注的重大课题。但是,世界上却充斥着"妖魔化中国"的各类话语,只有消除"妖魔化中国"的误读,才能达到文化反思和文化对话的新语境。"妖魔化中国"折射着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在过去,中国的大国地位遭遇质疑,"去中国化"不断出现,但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重新确立,"去中国化"已经成为历史,而东方文化世界化成为新世纪重要的文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反思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化边缘化处境、进一步厘定中国价值,就成为文化输出的重要任务。中国文化世界化强调中国对维护世界精神生态和促进东西文化互动的重要意义,而确立文化立国和文化输出的大国文化战略就成为中国文化世界化的基本保证。今天的中国已经跨入新的时代。处在世界多元文化氛围中的中国文化,其发展方向在于,从新的视角探讨东方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未来走向,以崭新的文化姿态参与到世界生态文化营建的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重建 中国文化 世界化 文化战略 精神生态
下载PDF
当代传统婚礼的礼俗再造与价值重建 被引量:12
8
作者 何斯琴 《文化遗产》 CSSCI 2018年第4期88-95,共8页
传统婚礼有着亦礼亦俗的文化内涵。中国当代的传统婚礼实践有着复杂面相:乡村婚礼出现了许多时尚元素,但其基本构架并未发生实质变化,仍与传统婚礼一脉相承,沉淀着许多历史深远的礼俗,亦凸显了地方文化特色。在非遗保护的语境中,政府、... 传统婚礼有着亦礼亦俗的文化内涵。中国当代的传统婚礼实践有着复杂面相:乡村婚礼出现了许多时尚元素,但其基本构架并未发生实质变化,仍与传统婚礼一脉相承,沉淀着许多历史深远的礼俗,亦凸显了地方文化特色。在非遗保护的语境中,政府、媒体、地方文化人合力将传统婚礼非遗化、资源化,对其进行以雅化、文明化为宗旨的再造。儒家婚礼的主动复兴则是对儒家婚礼内在精神的张扬。传统婚礼的当代实践还体现出重建人伦价值的文化自觉。包括传统婚礼在内的传统礼仪的重建,是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文明的对话,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的人伦焦虑和文化困境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婚礼 当代实践 礼俗再造 价值重建
下载PDF
高校的“文化自觉”与价值重建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忠昭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0-92,共3页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价值偏移的困境,其中尤以传统文化价值的缺失为最。当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非制“器”。高等教育要在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同时,唤起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使之在了解自身文...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价值偏移的困境,其中尤以传统文化价值的缺失为最。当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非制“器”。高等教育要在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同时,唤起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使之在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主动去重建自身的文化,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认识中国、认识世界。笔者认为主要通过营造高校的人文氛围、进行通识教育、精心设计基础人文必修课程以及研读中外经典等方式来实现,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现代高校人文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文化自觉 价值重建
下载PDF
八九十年代以来现代文学的价值重建和文学史重构与海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轶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6,共10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重建和文学史重构"中,海外研究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其中,在文学价值观的嬗递与经典重塑、现代性的发掘与"大文学史"的繁兴、"新文学传统"的"重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重建和文学史重构"中,海外研究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其中,在文学价值观的嬗递与经典重塑、现代性的发掘与"大文学史"的繁兴、"新文学传统"的"重寻"等方面形成的渗透和互动尤为明显,形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一条重要的文学史叙事线索;同时,海外研究的局限和偏颇也越来越凸出。近年来,"民国文学"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对八九十年代文学史观的嬗变、文学与政治关联性、"无边的现代性"、现代文学传统的重新反思和探察,或许会带来"价值重建与文学史重构"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研究 现代文学 价值重建 文学史重构 民国文学
下载PDF
论价值重建进程中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变迁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6-118,共3页
本文透过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价值重建进程中大学校园不断涌动的文化热点,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不断变迁的心路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为当代大学生全面而健康的价值取向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参照系。
关键词 价值重建 校园文化热点 大学生 价值取向
下载PDF
现实批判与价值重建:阳明的知行合一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善蒙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7,213,共11页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最为重要的观念之一,如何理解知行合一及其当代价值,也是当前阳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念事实上至少包含现实批判和价值重建两个重要的维度,现实批判是知行合一的出发点和基本立场,而价值重建则是知行合...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最为重要的观念之一,如何理解知行合一及其当代价值,也是当前阳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念事实上至少包含现实批判和价值重建两个重要的维度,现实批判是知行合一的出发点和基本立场,而价值重建则是知行合一的理论归宿,正是在这两者统一的意义上,知行合一观念在当下具有了特殊的价值。一旦把知行合一的知作为经验知识的知,必然的结果就是知先行后,而知先行后的必然结果就是知而不能行;应以知行合一观审视科学所带来的问题,并最终从社会行为的角度来改变,以行为来改变知而不能行的社会现实,从而使得科学知识能够切实有利于社会民生。阳明先生所倡言的良知,虽然不可能再作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而被确立,但可以转换成个体的一种基本行为规范而被强调,作为社会的共识影响大众的日常生活,如能很好地在个体的意义上重建良知,那么,民主和法制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则将会具有更为广泛而又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批判 价值重建 知行合一 现代价值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的乡村文化价值重建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9-492,共4页
随着现代性的不断推进,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割裂和冲突越来越剧烈。传统乡村的文化价值面临着一个重建和秩序重组的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为化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措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 随着现代性的不断推进,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割裂和冲突越来越剧烈。传统乡村的文化价值面临着一个重建和秩序重组的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为化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措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传统乡村文化价值的融合,塑造符合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型乡村文化价值是必然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乡村文化 价值重建
下载PDF
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乡村文化价值重建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霞 杨筱柏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9-82,95,共5页
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指导,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这是乡村文化未来的发展走向和价值归依。为此,必须以理论创新来强化整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威,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 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指导,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这是乡村文化未来的发展走向和价值归依。为此,必须以理论创新来强化整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威,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以人为本塑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文本权威,在乡村社会和农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中重塑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权威。并同时要打造重塑乡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系统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价值重建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主导权威 文本权威 系统工程
下载PDF
从“以人为本”看成人教育的价值重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元涛 岳海玲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7,共3页
在一个倡导发展、关注人之生存境遇的时代背景下,追求"以人为本",决不是简单认同于人的现有生存状态,而是对人的理想状态的一种自觉设计与积极追求。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旨归。贯彻以人为本,成人教育需... 在一个倡导发展、关注人之生存境遇的时代背景下,追求"以人为本",决不是简单认同于人的现有生存状态,而是对人的理想状态的一种自觉设计与积极追求。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旨归。贯彻以人为本,成人教育需实现重心转移与价值提升,致力于提升人的生存智慧和精神境界,使其在一个充满诱惑、充满挑战、危机与生机并存的特定时代背景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美好的心灵和健康的追求,建构一种更有意义的积极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庸俗发展主义 以人为本 价值重建
下载PDF
中国文化的“寻根”与价值重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燕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9-30,共2页
中国文化的“寻根”与价值重建李燕我们是文化的存在,在文化中生长发展,受着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为文化传统的形成与扩展尽着努力.创造并促进文化发展。因此,我们人类的每一个民族和每个人都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 中国文化的“寻根”与价值重建李燕我们是文化的存在,在文化中生长发展,受着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为文化传统的形成与扩展尽着努力.创造并促进文化发展。因此,我们人类的每一个民族和每个人都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没有文化条件,就失去了人的存在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中华文化 价值重建 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人类文化 主流文化 思想方法 文化发展 文化根基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价值重建——谈以全球化为最大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转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圻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0-64,共5页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日益走向深入,文化的转型与重构是绕不开的话题。就当今中国来说,最大的文化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经济法则的普适化,这是任何关注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人不能不面对的。因此,要么我们不接受全球化、不选择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日益走向深入,文化的转型与重构是绕不开的话题。就当今中国来说,最大的文化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经济法则的普适化,这是任何关注中国思想文化建设的人不能不面对的。因此,要么我们不接受全球化、不选择市场经济体制,要么我们积极地接纳其有生命力的文化内涵,同时对之进行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解读、整合与吸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价值重建 文化转型
下载PDF
书院精神与今日大学的价值重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婧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1,共4页
人是一个价值的存在。在市场经济逻辑的主导下,今日之大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变成了职业训练所,大学的价值教育逐渐被边缘化。以人物为中心的中国传统书院不以"实学"为重,而以涵养心性为业,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旨趣。传... 人是一个价值的存在。在市场经济逻辑的主导下,今日之大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变成了职业训练所,大学的价值教育逐渐被边缘化。以人物为中心的中国传统书院不以"实学"为重,而以涵养心性为业,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旨趣。传统书院的教育理想以及书院精神在当前的延续,揭示了大学价值教育的中心在于"立人",大学的根本价值在于"人"的精神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 书院精神 价值重建
下载PDF
精神教育:价值重建中高等教育的使命 被引量:2
19
作者 庞桂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8-20,共3页
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程度是检验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和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内在特征 现代高等教育的价值迷失和精神发展的当代危机
关键词 精神 精神教育 精神危机 价值重建 道德教育
下载PDF
文化转型与价值重建——冯天瑜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天瑜 聂运伟 《文化发展论丛》 2017年第1期3-19,共17页
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关于文化转型的论说层出不穷。如何界定文化转型的性质、理性评判各种有关理论、寻求社会重建的历史之路,无疑是当下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难题。历经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步入一个错... 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关于文化转型的论说层出不穷。如何界定文化转型的性质、理性评判各种有关理论、寻求社会重建的历史之路,无疑是当下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难题。历经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步入一个错综复杂的关节点,面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及文化乱象,如何通过有深度的学术探讨和争鸣,实现切实的理论创新,是摆在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冯天瑜先生是国内知名且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史研究专家,是国内最早关注、投入中国文化史研究领域,并取得卓越成就的学者之一。冯天瑜先生对中国文化史的研究长达半个世纪,领域宽广,著述颇多,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以及价值重建等问题有很多真知灼见,《文化发展论丛》编辑部特委托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聂运伟先生,就上述问题多次求教于冯天瑜先生,并整理出这篇访谈录,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转型 价值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