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杨满 黄琰 +4 位作者 朱璐遥 张灵秀 字友梅 王秀峰 张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4-1419,共6页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62例R/R 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治疗...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62例R/R 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治疗,评估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对化疗近期疗效、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62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8.39%。病变部位在结外、NCCN-IPI中高危/高危、IPI中高危/高危、进展或复发时间<12个月是影响R/R DLBCL患者化疗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均P<0.05)。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75.19%),其中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达52.71%。62例患者1年和2年OS率分别为48.51%和31.56%,中位OS时间为12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后客观缓解[HR=0.080(95%CI:0.028-0.235)]是R/R DLBCL患者OS的保护性因素,NCCN-IPI中高危/高危[HR=4.828(95%CI:1.546-15.080)]是影响R/R 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伊布替尼联合维奈托克可作为R/R DLBCL的有效治疗方案,NCCNIPI可作为预后的评价指标,化疗后客观缓解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维奈托克 复发难治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NCCN-IPI
下载PDF
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急性肾损伤不良反应1例
2
作者 任志宏 唐洋 +3 位作者 侯洁 刘洋朴 武泽慧 尹冬虹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和处置措施。方法以1例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急性肾损伤不良反应为切入点,检索FAERS数据库和查阅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处置措施。结果数据显示,伊布替尼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很...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和处置措施。方法以1例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急性肾损伤不良反应为切入点,检索FAERS数据库和查阅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处置措施。结果数据显示,伊布替尼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很低,表现为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可合并蛋白尿、血尿,肾活检显示为急性间质性肾炎或急性肾小管坏死。及时停药、经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治疗后,部分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可有所恢复。结论临床医生应权衡利弊,密切监测患者血肌酐,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肾损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苯丁酸氮芥联合伊布替尼对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株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妮娜 刘婉艺 +5 位作者 刘志强 龚佳惠 林艺玲 王泽川 黄月琴 郭健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探讨苯丁酸氮芥联合伊布替尼对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苯丁酸氮芥、伊布替尼单药及两药联合作用于Jeko-1细胞株,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c... 目的:探讨苯丁酸氮芥联合伊布替尼对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苯丁酸氮芥、伊布替尼单药及两药联合作用于Jeko-1细胞株,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caspase-3、PI3K、AKT、P-AKT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分别用苯丁酸氮芥(3.125、6.25、12.5、25、50μmol/L)及伊布替尼(3.125、6.25、12.5、25、50μmol/L)单药处理Jeko-1细胞株24、48和72 h后,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且抑制作用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两药联合时抑制作用更明显(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苯丁酸氮芥(3.125、6.25、12.5、25、50μmol/L)及伊布替尼(3.125、6.25、12.5、25、50μmol/L)单药组细胞凋亡率增加,呈剂量依赖性;与相应剂量(3.125、6.25、12.5μmol/L)单药组比较,两药联合应用组Jeko-1细胞株的凋亡率明显增加(均P<0.05)。与单药组相比,两药联合时可产生协同作用,Jeko-1细胞的caspase-3表达明显增强,BCL-2、PI3K、p-AKT/AKT表达明显减弱(均P<0.05)。结论:苯丁酸氮芥及伊布替尼能够促进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株的凋亡,两药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其主要是通过AKT相关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苯丁酸氮芥 伊布替尼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伊布替尼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丰雨 刘珊珊 +7 位作者 聂淑敏 李田兰 周静静 毛春霞 黄俊霞 高燕 李硕 冯献启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834-838,共5页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伊布替尼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后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其相关机制及潜在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伊布替尼联合复方黄黛片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后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其相关机制及潜在应用价值。结果:该例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稳定达15个月,生存期显著延长。结论:伊布替尼和复方黄黛片两药可能有协同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为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复方黄黛片 自体干细胞移植 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伊布替尼不良反应个案报道
5
作者 田文灏 马薇 +1 位作者 何晓玉 石凤芹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9期1024-1030,共7页
回顾性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1例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该患者在服用伊布替尼治疗时并发肺部感染,遂停药,结合中医药治疗后感染症状得到控制,后继续坚持口服中药治疗,... 回顾性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1例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该患者在服用伊布替尼治疗时并发肺部感染,遂停药,结合中医药治疗后感染症状得到控制,后继续坚持口服中药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相关症状得到改善,且未再发生感染。针对长时间应用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需警惕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中医药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能够防止各类感染的发生,提高机体耐受力,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伊布替尼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肺部感染
下载PDF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6
作者 姚书娜 严正 +7 位作者 赵爽 王海英 褚俊峰 徐原林 张九阳 张培培 刘艳艳 姚志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6期570-575,共6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应用地西他滨联合伊布替尼治疗的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应用地西他滨联合伊布替尼治疗的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理诊断、治疗经过、毒副作用及生存情况),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12例患者接受该方案治疗。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1例,疾病进展7例,客观有效率33.33%(4/12)。疾病控制率41.67%(5/12)。中位无事件生存时间为1.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5个月。1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后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并保持完全缓解。在不良反应方面,Ⅲ~Ⅳ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25.00%(3/12),非血液学毒性主要表现为Ⅰ~Ⅱ级乏力、皮疹,Ⅰ~Ⅱ级肺部感染约33.33%(4/12),无心脏毒性发生。结论: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伊布替尼用于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有效性尚可,干细胞的动员不受影响,安全性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伊布替尼 复发/难治性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含伊布替尼方案治疗高龄进展期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7
作者 蒲红斌 王吉 +5 位作者 蔡力力 王晨欢 刘萃 朱宏丽 卢学春 杨波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84-385,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2岁,2008年6月以右侧颈部肿大包块入院。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象各系为正常范围,且无发热、消瘦、盗汗等症状,未给予治疗,随访观察。2009年1月复查超声提示双侧颈...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2岁,2008年6月以右侧颈部肿大包块入院。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血象各系为正常范围,且无发热、消瘦、盗汗等症状,未给予治疗,随访观察。2009年1月复查超声提示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区淋巴结为异常肿大淋巴结。左侧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为“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伊布替尼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RICHTER综合征
下载PDF
伊布替尼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停药原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文彬 赵秋玲 +2 位作者 杨琳 邱秀梁 谢瑞祥 《海峡药学》 2023年第10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伊布替尼在国内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停药情况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接受伊布替尼治疗的门诊或住院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资料。接受伊布替尼治疗后评估其疗效及停药率,分析停药原因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国内外停药... 目的观察伊布替尼在国内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停药情况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接受伊布替尼治疗的门诊或住院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资料。接受伊布替尼治疗后评估其疗效及停药率,分析停药原因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国内外停药率及原因。结果所有患者的总停药率为40.28%(29/72)。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4.55%(12/22),停药率为36.36%(8/2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的ORR为86.96%(20/23),停药率为17.39%(4/2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ORR为33.33%(9/27),停药率62.96%(17/27)。与国外数据对比,我院B细胞淋巴瘤患者使用伊布替尼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停药率都低于国外,停药原因大多与疾病进展和不良反应有关。结论伊布替尼对B细胞淋巴瘤疗效较好,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会导致部分患者的停药,其中原因可能与随访时间长短、患者年龄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 伊布替尼 不良反应 停药情况
下载PDF
伊布替尼致重度肝损害1例附文献分析
9
作者 朱鸿斌 卫延辉 +3 位作者 林晓燕 何玉卓 郭学军 刘正彪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导致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伊布替尼导致肝损害的特点及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我院1例患者应用伊布替尼治疗滤泡细胞淋巴瘤过程中出现严重胆汁淤积性肝损害的案例,综合分析患者服用伊布替...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导致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伊布替尼导致肝损害的特点及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我院1例患者应用伊布替尼治疗滤泡细胞淋巴瘤过程中出现严重胆汁淤积性肝损害的案例,综合分析患者服用伊布替尼后出现肝损害后相关指标变化,并结合国内外伊布替尼引起肝损害的案例报道分析,探讨伊布替尼导致肝损害的特点及可能机制。结果:本例患者服用伊布替尼72 d后出现胆红素、胆汁酸和转氨酶上升,彩超提示弥漫性肝损害。结论:伊布替尼服用后虽然很少出现因药物不良反应停药现象,但可能在肝脏中蓄积,进而导致肝损害的发生。建议临床上使用伊布替尼时,检测肝功能尤为必要,特别是对于基线时肝功能就出现异常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药物性肝损害 胆汁淤积
下载PDF
伊布替尼血药浓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10
作者 韩功伟 张腾 +2 位作者 赵营莉 刘沁华 夏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756-2759,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伊布替尼血药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以泽布替尼为内标,血浆样本以固相萃取柱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伊布替尼的浓度。以Agilent 5 TC-C_(18)(2)为色谱柱,乙腈-0.5%磷酸二氢钾溶液(43∶57,V/V)为流动相... 目的建立检测伊布替尼血药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以泽布替尼为内标,血浆样本以固相萃取柱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伊布替尼的浓度。以Agilent 5 TC-C_(18)(2)为色谱柱,乙腈-0.5%磷酸二氢钾溶液(43∶57,V/V)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运行时间为25 min。采用上述方法测定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第30天用药后2 h时血浆中伊布替尼的浓度。结果伊布替尼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500 ng/mL(R^(2)=0.9989),定量下限为10 ng/mL;批内、批间精密度试验的RSD均不高于12.77%;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4.80%、97.70%,RSD均小于2.90%;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7.10%。9例患者的血药浓度为15.341~279.628 ng/mL。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简单、快捷,可用于伊布替尼血药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血药浓度 非霍奇金淋巴瘤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伊布替尼二线治疗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11
作者 刘轩 曾庆芳 刘晓晓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156-157,162,共3页
目的 探讨伊布替尼二线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25例MCL患者。25例MCL患者均采用伊布替尼治疗。分析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结果 治疗... 目的 探讨伊布替尼二线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25例MCL患者。25例MCL患者均采用伊布替尼治疗。分析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结果 治疗期间有5例患者停药,停药原因为疾病进展(PD);2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PD各有1例、14例、5例、5例,临床缓解率(ORR)为60.00%,疾病控制率(DCR)为80.00%;治疗后卡氏评分(KP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40例次,其中Ⅰ-Ⅱ度不良反应发生37例次,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3例次;出血、血小板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治疗后随访12个月,25例患者PFS有17例,PFS率为68.00%,OS有21例,OS率为84.00%。结论 伊布替尼二线治疗MCL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轻微,有利于抑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可为MCL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伊布替尼 生存质量 不良反应 生存期
下载PDF
伊布替尼介导心房颤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梦蝶 陈延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5期475-479,共5页
伊布替尼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靶向药物,临床发现伊布替尼会增加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易感性。目前房颤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者提出非靶向抑制可能是伊布替尼诱导房颤发生的主要机制。本文对其相关机制进行总结,阐述非心肌细胞在... 伊布替尼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靶向药物,临床发现伊布替尼会增加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易感性。目前房颤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者提出非靶向抑制可能是伊布替尼诱导房颤发生的主要机制。本文对其相关机制进行总结,阐述非心肌细胞在抗肿瘤药物介导心脏毒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心房颤动 脱靶效应 心肌细胞 非心肌细胞
下载PDF
伊布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
13
作者 王玉茹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0期108-111,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伊布替尼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研究组采用伊布替尼靶向治疗,对照组采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实施伊布替尼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研究组采用伊布替尼靶向治疗,对照组采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能状态评分、临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体能状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体能状态评分(2.55±1.24)分低于对照组的(3.25±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9.44%,低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布替尼靶向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可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对缩短疾病恢复进程具有积极意义,还可有效抑制临床毒副反应,安全性、可行性均较高,实现最佳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伊布替尼 体能状态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挽救性治疗老年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晓婧 姜义荣 +1 位作者 赖应昌 李章坤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挽救性治疗老年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致间质性肺炎(IP)的发生情况,并明确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221例老年难治DLBCL患者,均接受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 目的探讨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挽救性治疗老年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致间质性肺炎(IP)的发生情况,并明确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221例老年难治DLBCL患者,均接受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治疗,统计IP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上述危险因素对IP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221例老年DLBCL患者经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挽救性治疗后IP的发生率为11.8%(26/2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肺实质侵犯、Ann Arbor分期、乳酸脱氢酶(LDH)水平、IPI评分、肺部感染史和吸烟史是影响IP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分析数据集,根据预测值和真实值绘制ROC曲线,AUC为0.924(95%CI:0.869~0.979),预测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84.62%。结论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挽救性治疗老年难治DLBCL患者的IP发生率为11.8%,主要与吸烟史、肺部感染史、肺实质侵犯和LDH水平等因素有关,建议做好上述危险因素干预,降低I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老年 伊布替尼 利妥昔单抗 间质性肺炎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伊布替尼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敏 张子雨 +1 位作者 张宏伟 张杰 《肿瘤药学》 CAS 2021年第4期406-412,共7页
目的通过对伊布替尼不良事件的信号挖掘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在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二季度共22个季度的伊布替尼相关不良事件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提取以伊布... 目的通过对伊布替尼不良事件的信号挖掘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在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二季度共22个季度的伊布替尼相关不良事件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提取以伊布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46754个,共涉及32086例患者。采用比例失衡法检测,共得到不良事件信号740个,累及25个系统和器官,主要集中于出血、感染、心脏器官疾病、皮肤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反应等,并挖掘出说明书中未收录的46个新的不良事件。结论临床应用伊布替尼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事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比例失衡法 药品不良事件 信号挖掘
下载PDF
伊布替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庞露 刘立民 +1 位作者 朱旭 肇丽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伊布替尼在治疗期间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年1月—2019年2月在Web of Science、Pubmed、Springer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关于单药伊... 目的分析伊布替尼在治疗期间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年1月—2019年2月在Web of Science、Pubmed、Springer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关于单药伊布替尼导致TLS文献,并对患者性别、年龄、伴随疾病、联合用药、TLS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例单药伊布替尼治疗原发肿瘤导致TLS患者,年龄57~75岁,均为男性,多数存在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等伴随疾病。发生TLS的时间均在用药7 d内。经过积极救治,4例患者均缓解,其中3例再次或继续使用伊布替尼,未再出现TLS。结论伊布替尼所致TLS虽发生率较低,可一旦出现后果严重,使用前应评估TLS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密切监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一旦发生,应及时治疗,将损伤程度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肿瘤溶解综合征 文献分析
下载PDF
伊布替尼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梦颖 蔡俊 +1 位作者 姚瑶 葛卫红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647-651,共5页
目的:探究伊布替尼致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使用伊布替尼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伊布替尼所致IFIs的文献,对文献报道病例中的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伊布替尼用药剂量、给药途径及合并用药,IFIs... 目的:探究伊布替尼致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使用伊布替尼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伊布替尼所致IFIs的文献,对文献报道病例中的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伊布替尼用药剂量、给药途径及合并用药,IFIs发病时间、发生部位、病原学情况、转归及关联性评价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73例伊布替尼所致IFIs病例。男性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女性,60岁以上患者占比最多(82.19%);原患疾病主要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4.38%);73例患者中有68例伊布替尼给药剂量符合说明书规定;13例患者联用了其他药物;79.45%的患者IFIs发病时间在用药后6个月内,发生部位主要为肺部(46.94%)及中枢神经系统(30.61%);曲霉菌(49.35%)为主要的致病菌,病死率高达31.51%;大部分病例的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结果为"很可能"和"可能"。结论:伊布替尼致IFIs具有发病迅速、病死率高的临床特点,应在用药早期加强监控,及时诊断与治疗,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侵袭性真菌感染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伊布替尼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的单臂Meta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昊 李超群 +4 位作者 郭玉娇 杨燕玲 张凯 孙鲁宁 王永庆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2年第5期434-44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伊布替尼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及Clinical trials.gov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0月前发表的研究,采用ROBINS-I对文献进... 目的:系统评价伊布替尼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及Clinical trials.gov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10月前发表的研究,采用ROBINS-I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单臂Meta分析,所有分析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201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伊布替尼治疗的总生存期率为89.7%(95%CI:82.8%~94.0%),无进展生存期率为75.9%(95%CI:66.0%~83.5%),总缓解率为86.3%(95%CI:79.8%~91.0%),主要应答率为77.5%(95%CI:72.6%~81.7%),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7.6%(95%CI:90.1%~99.5%),血液学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3%(95%CI:14.0%~44.0%),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4%(95%CI:31.8%~75.3%)。结论:伊布替尼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疗效较好,且可持续治疗;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应密切监测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B细胞恶性肿瘤 疗效 安全 META分析
下载PDF
伊布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及临床应对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曦 杨海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750-754,共5页
伊布替尼作为第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复发的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 伊布替尼作为第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复发的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等在内的B细胞淋巴瘤有效率高、安全性好的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自伊布替尼在国内上市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从中获益,但随着使用例数增多和时间延长,临床上面临着更多与既往化疗药物相比出现的特殊不良反应,如出血、房颤、腹泻和关节痛等.因伊布替尼作用机制的独特性,在处理不良反应时亦需关注药物相互作用.本文总结相关文献中伊布替尼不良反应的处理策略,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淋巴瘤 不良反应 出血 房颤
下载PDF
伊布替尼致3例特殊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20
作者 徐成波 廖斌 齐彦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2期1123-1125,共3页
本文报道我院3例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肿瘤患者常规剂量应用伊布替尼后引起出血、房颤和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特殊不良反应。通过文献检索和综述,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基础疾病、药物治疗过程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伊布替尼与出血事件... 本文报道我院3例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肿瘤患者常规剂量应用伊布替尼后引起出血、房颤和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特殊不良反应。通过文献检索和综述,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基础疾病、药物治疗过程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伊布替尼与出血事件、房颤、乙肝病毒再激活事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在使用伊布替尼的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出凝血功能、乙肝病毒拷贝数和心脏电生理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特殊不良事件是患者用药安全和持续治疗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药物不良反应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