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网络文学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基于汉西翻译网站的调查和分析
1
作者 郭恋东 解依洋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7-216,共10页
本文专注于中国网络文学在西班牙语世界的网站建设及翻译和传播情况的分析,在综合考虑文化差异、翻译策略以及技术平台等因素对文学传播影响的基础上,客观展现中国网文在西语世界的传播效果。其中,通过结合量化数据对西班牙语网站的案... 本文专注于中国网络文学在西班牙语世界的网站建设及翻译和传播情况的分析,在综合考虑文化差异、翻译策略以及技术平台等因素对文学传播影响的基础上,客观展现中国网文在西语世界的传播效果。其中,通过结合量化数据对西班牙语网站的案例分析,发现中国网文在西语世界的传播具备以下特点,依次为依赖粉丝间接翻译的传播特点,18-24岁年轻男性用户比重较大的受众特征,以拉美用户为主体的接受特点,这些特点显示出中国网络文学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在译者身份、翻译模式与受众主体等方面呈现出与传统文学传播截然不同的新趋势。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拥抱AI技术以提高翻译效率、扩大翻译团队以实现直接翻译、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提升网络文学的国际知名度等策略以有效促进中国网文在西语世界的进一步传播和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网络文学 西班牙语世界 西语翻译网站 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副文本理论视阈下《偶像失格》的传播与接受
2
作者 陈颖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3期27-30,共4页
《偶像失格》是日本作家宇佐见铃于2020年发表的一部短篇小说,2021年该作品获得了第164届芥川龙之介奖。小说文笔洗练,将严肃文学和流行文化融为一体,被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尾崎真理子称为“最新也是最古典的青春物语”。该作品以“应援... 《偶像失格》是日本作家宇佐见铃于2020年发表的一部短篇小说,2021年该作品获得了第164届芥川龙之介奖。小说文笔洗练,将严肃文学和流行文化融为一体,被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尾崎真理子称为“最新也是最古典的青春物语”。该作品以“应援文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讲述了患有轻微自闭症的日本女高中生明里,在得知偶像殴打粉丝后,从坚定不移地支持偶像到认清事实从中抽离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语 自闭症 女高中生 心理描写 传播与接受 严肃文学 视阈下 偶像
下载PDF
写本学研究视角下《茶酒论》在敦煌的传播与接受
3
作者 罗娱婷 《新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9-44,共6页
仅存于敦煌写本的唐代俗赋《茶酒论》,一直都被视为戏剧表演的底本,是因底层文士个人喜好随意抄写而得以流传。但重新考察《茶酒论》相关写本,发现《茶酒论》的传抄至少存在两个系统,其中的学郎传播系统是作为敦煌教育活动的辅助性读物... 仅存于敦煌写本的唐代俗赋《茶酒论》,一直都被视为戏剧表演的底本,是因底层文士个人喜好随意抄写而得以流传。但重新考察《茶酒论》相关写本,发现《茶酒论》的传抄至少存在两个系统,其中的学郎传播系统是作为敦煌教育活动的辅助性读物而传播,且逐渐被民众所接受,具体表现为将文本中警示忌酒的句子改编成格言诗,以五七言两种形式传播。《茶酒论》在敦煌传播并被教育活动所接受的原因有二:一是文本本身的佛教思辨色彩与敦煌佛教文化相契合;二是吐蕃占领敦煌后,寺学兴盛让教育文献更加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酒论》 传播与接受 格言诗 写本学 寺学
下载PDF
长征精神在民族地区的传播与接受——以甘南州为例的历史分析与现实意义
4
作者 范雪萍 《党史文苑》 2024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南州")成立。甘南地处甘肃省西南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和黄土高原西部的过渡地段,是青藏高原上一颗灿烂的宝石。该地区总人口的63.13%为少数民族,藏族、汉族、回族、土族、蒙古族等34个少... 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南州")成立。甘南地处甘肃省西南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和黄土高原西部的过渡地段,是青藏高原上一颗灿烂的宝石。该地区总人口的63.13%为少数民族,藏族、汉族、回族、土族、蒙古族等34个少数民族均有居民居住于此,形成了独特的多民族社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精神 青藏高原东北部 过渡地段 甘南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肃省西南部 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多重面孔:再论徐浩书法在北宋的传播与接受
5
作者 蔡志伟 《大学书法》 2024年第6期66-75,共10页
北宋书坛的“徐浩热”,既是神宗个人好尚的上行下效产物,又与宋绶“朝体”的楷模效应相关。围绕徐浩的楷书水准和书风变化,北宋书家分别为之塑就“妙在楷法——犹吏楷也”“圆媚可爱——全无妍媚”两张矛盾面孔。这也决定了他在北宋不... 北宋书坛的“徐浩热”,既是神宗个人好尚的上行下效产物,又与宋绶“朝体”的楷模效应相关。围绕徐浩的楷书水准和书风变化,北宋书家分别为之塑就“妙在楷法——犹吏楷也”“圆媚可爱——全无妍媚”两张矛盾面孔。这也决定了他在北宋不会拥有较高的书史地位,只会被视作师古路上的浅近典范,此乃其在当时的又一张历史面孔。徐浩书法在北宋的传播与接受,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书法在唐宋之间的承续与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浩 北宋书坛 多重面孔 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11
6
作者 傅其林 张宇维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78,共13页
毛泽东于1942年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本土话语,同时对世界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形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思想传播最为... 毛泽东于1942年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本土话语,同时对世界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形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思想传播最为广泛的文章之一。该文在英语世界中的传播掀起过三次高潮。以这三次高潮(20世纪60年代,70—80年代,90年代至世纪之交)为线索,考察毛泽东《讲话》70多年以来在英语世界的接受转型,从而揭示英语世界汉学家对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接受转变,以及这些转变所体现出的知识社会学的变迁和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传播与接受 英语世界
下载PDF
本土性、民族性的世界写作——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61
7
作者 刘江凯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33,共14页
莫言是中国最富活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内数量不算很多的当代作家海外传播研究的文章中,关于莫言的研究相对较多。海外中国当代作家研究,莫言无疑是一个重镇。本文以莫言的海外... 莫言是中国最富活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内数量不算很多的当代作家海外传播研究的文章中,关于莫言的研究相对较多。海外中国当代作家研究,莫言无疑是一个重镇。本文以莫言的海外传播为研究重心,围绕着莫言作品的海外翻译出版、接受与研究状况展开,希望通过对这一案例的整理与研究,揭示和探讨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可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传播 传播与接受 莫言 本土性 民族性 中国当代文学 写作 世界
下载PDF
在“重构”与“创设”中走向世界——格非小说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9
8
作者 褚云侠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9-202,共14页
作家格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先锋小说家”的姿态登上中国文坛,其创作活力一直延续到现在。经历了一九九四年《欲望的旗帜》之后接近十年的思考沉潜期,二00四年以《人面桃花》强势回归文坛之后,似乎比当年同时代的先锋作家走得更为... 作家格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先锋小说家”的姿态登上中国文坛,其创作活力一直延续到现在。经历了一九九四年《欲望的旗帜》之后接近十年的思考沉潜期,二00四年以《人面桃花》强势回归文坛之后,似乎比当年同时代的先锋作家走得更为深远。尤其是近年作品以丰富的细节和场景、最真切的中国当代生活经验、文体上的充分自觉,有效切中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症候。格非的小说已经越来越不是一种西化的小说,当他使文学真正回归到自身之后,便开始不断地徘徊于西方的“智性”与中国古典的“诗性”之间,试图在当代的汉语写作中续接和复活中国古老的士人传统,无论从小说结构与人物塑造上,还是从内在的风致与气韵上,都开始向中国古典的美学与文化致敬。从这个角度来讲,格非重构了西方的资源与中国古典的叙事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家 传播与接受 格非 重构 《欲望的旗帜》 海外 世界 中国文坛
下载PDF
框架理论视野下美国主流报刊对莫言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晶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6-179,共14页
众所周知,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二0一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更是声名鹊起,时常被作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得到官方的大力宣传。对于莫言获奖的原因,不少人将其归功于莫言小说的多语翻译与跨国出版,由此也催发... 众所周知,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二0一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更是声名鹊起,时常被作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得到官方的大力宣传。对于莫言获奖的原因,不少人将其归功于莫言小说的多语翻译与跨国出版,由此也催发了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莫言小说在海外传播与接受现象的研究热。在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中,既有众多从语言转换层面探讨莫言小说各语种译本翻译技巧的微观研究,也不乏以跨文化视角对莫言小说在世界各国的译介、出版与研究情况进行系统梳理与评析的宏观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传播与接受 主流报刊 框架理论 美国 诺贝尔文学奖 学术研究成果 中国当代
下载PDF
结构完密 方法新颖--评《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立平 彭国忠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1-142,共2页
文学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青睐。就词学领域而言,出版的学术成果业已不少。陈水云等著《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就是其中一部优秀的著作。作者之所以选择传播与接受作为词的研究视角,... 文学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青睐。就词学领域而言,出版的学术成果业已不少。陈水云等著《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就是其中一部优秀的著作。作者之所以选择传播与接受作为词的研究视角,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试图打破文献、创作、理论相隔离的做法,想通过传播与接受的视角将三者的研究相打通,二是试图改变词史上先后代序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与接受 明末清初 唐宋词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结构 接受研究 学术界 文学
下载PDF
英语翻译作品在我国传播与接受的成功原因探析——以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的出版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海英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8-59,共2页
外国文学在国内的传播与接受,既受到翻译家、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又受本国文化及传统等"期待视野"的制约。好的翻译作品之所以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在"人本"基础上对普遍人性、人伦和人情的跨... 外国文学在国内的传播与接受,既受到翻译家、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又受本国文化及传统等"期待视野"的制约。好的翻译作品之所以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在"人本"基础上对普遍人性、人伦和人情的跨越国界和地域限制的译介。文章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到灯塔去》的成功出版为例,对外国文学作品在我国的传播与接受的成功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 弗吉尼亚· 伍尔夫 《到灯塔去》 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儒学思想在日本江户时期的传播与接受——以保科正之的《家训十五条》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立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9-135,共7页
本文通过对日本江户时期武士家训相关史料的分析和解读,探讨了产生于中国母体的儒学(主要是朱子学)在近邻日本的江户时期如何被吸收和接受。具体的考察对象为江户时期著名的好学大名保科正之颁布的用于教育家臣集团的《家训十五条》,通... 本文通过对日本江户时期武士家训相关史料的分析和解读,探讨了产生于中国母体的儒学(主要是朱子学)在近邻日本的江户时期如何被吸收和接受。具体的考察对象为江户时期著名的好学大名保科正之颁布的用于教育家臣集团的《家训十五条》,通过对它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保科正之等江户大名通过理解和接纳儒学理念构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伦理道德方面,强调"五常之理",谨言慎行、忍让不争的儒家思想也以其隐忍含蓄、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特点征服了江户武士,从而成为江户时期"文治"政策的发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期 大名 家训 儒学的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论贝多芬音乐思想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红 孙相根 佟殷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第11期132-133,共2页
贝多芬继承了海顿、莫扎特交响曲中的奏鸣曲式,并把它发展成庞大的结构,如第一乐章特别是扩大了尾声。他像海顿和莫扎特一样,把展开部看作是奏鸣曲式的动力中心。他的短小而深刻的主题为扩展和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它们以猛烈的力量和... 贝多芬继承了海顿、莫扎特交响曲中的奏鸣曲式,并把它发展成庞大的结构,如第一乐章特别是扩大了尾声。他像海顿和莫扎特一样,把展开部看作是奏鸣曲式的动力中心。他的短小而深刻的主题为扩展和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会,它们以猛烈的力量和气势展开。慢乐章在贝多芬手中具有赞美诗的特点,体现了贝多芬式的悲怆。他把小步舞曲乐章变为谐谑曲乐章,成为具有节奏动力的乐章,情绪从"纵情大笑"到神秘的和惊奇。他把终曲扩大,成为在规模和意境方面与第一乐章相仿的一乐章,使交响曲在凯旋中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音乐思想 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泰戈尔诗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2
14
作者 黎跃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泰戈尔诗学是泰戈尔对自然世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文学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审美性阐释。他的诗学是心灵表现的诗学、和谐统一的诗学、讲究韵律的诗学。泰戈尔诗学在中国的传播以翻译介绍和学者研究为主要途径,在20世纪20年代泰戈尔... 泰戈尔诗学是泰戈尔对自然世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文学艺术活动及其规律的审美性阐释。他的诗学是心灵表现的诗学、和谐统一的诗学、讲究韵律的诗学。泰戈尔诗学在中国的传播以翻译介绍和学者研究为主要途径,在20世纪20年代泰戈尔访华前后的译介和学界的论争,催发了泰戈尔诗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20世纪80、90年代,泰戈尔诗学的传播获得极大的发展。进入21世纪,两套"全集"的出版和相关专著问世,标志泰戈尔诗学的传播走向深入。泰戈尔诗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映现了20世纪至今百余年中国社会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泰戈尔诗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参与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戈尔 诗学 中国 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不破不立”,中医在法国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明星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78,共3页
一种文化思想的接受与传播,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志,就是有关该思想的书刊、文献的出版,与之相对应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逐渐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最后上升到制度层面。法国号称中医的“第二故乡”,中医在法国的接受,通过欧洲商人、传... 一种文化思想的接受与传播,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志,就是有关该思想的书刊、文献的出版,与之相对应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逐渐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最后上升到制度层面。法国号称中医的“第二故乡”,中医在法国的接受,通过欧洲商人、传教土再到医学专业人士的传播历经700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与接受 中医 法国 文化思想 日常生活 第二故乡 专业人士 制度层
下载PDF
中医典籍《难经》英译本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明树 王格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51,共9页
中医药典籍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其翻译工作以及海外传播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中医药典籍《难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其成书、通行本以及英译本情况,再从全球图书馆馆藏情况、两大书评网站(Amazo... 中医药典籍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其翻译工作以及海外传播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中医药典籍《难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其成书、通行本以及英译本情况,再从全球图书馆馆藏情况、两大书评网站(Amazon和Goodreads)中的书籍销售情况、海外读者反馈(普通读者评论以及专业读者的书评和引用情况)三个方面对其英译本的海外传播和接受情况进行考察,以期对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典籍英译 《难经》 海外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杜甫诗歌在英美世界之翻译、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7
17
作者 常呈霞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27-231,共5页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杜甫诗歌在英美世界的传播与接受越来越引起关注。通过统计近十年国内中文期刊(包括会议论文集)涉及到杜诗在英美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类文章,从翻译对话性角度出发,对杜甫诗歌进行回顾和评价,并对杜诗学未来的...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杜甫诗歌在英美世界的传播与接受越来越引起关注。通过统计近十年国内中文期刊(包括会议论文集)涉及到杜诗在英美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类文章,从翻译对话性角度出发,对杜甫诗歌进行回顾和评价,并对杜诗学未来的发展和具体实践进行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对话性 杜诗英译 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现代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与接受的差异性问题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四平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3年第1期1-21,共21页
由于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在文化传统与国家价值观方面,语言的'字思维'与'词思维'方面,意识形态认同与西方的'固执'方面,以及文学的历史、观念与审美方面,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现代中国文学在海外传播与接受呈... 由于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在文化传统与国家价值观方面,语言的'字思维'与'词思维'方面,意识形态认同与西方的'固执'方面,以及文学的历史、观念与审美方面,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现代中国文学在海外传播与接受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局面。正视和研究这些差异,在于理性思考现代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诸种问题,努力寻求跨中外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文学 海外传播与接受 差异性 文化传统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汉魏六朝时期昭君故事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2-86,共5页
汉魏六朝时期昭君故事的传播与接受,可以分为两汉、魏晋和南北朝三个阶段,在民间与文人两个层面进行。其途径主要有四:正史记载;歌曲传唱;小说传讲;文人题咏。史书是官方记载,注重的是汉与匈奴的交往;歌谣出现于民间,关注的是昭君的命... 汉魏六朝时期昭君故事的传播与接受,可以分为两汉、魏晋和南北朝三个阶段,在民间与文人两个层面进行。其途径主要有四:正史记载;歌曲传唱;小说传讲;文人题咏。史书是官方记载,注重的是汉与匈奴的交往;歌谣出现于民间,关注的是昭君的命运。文人题咏承歌谣而起,是魏晋以后主要的传播途径,昭君的情感是题咏的中心。文人写作以同情为基调,由以时间为主线的叙述变为以空间为转换的抒情,或刻划昭君的心情,或寄寓自己的失意。在这一时期,音乐是昭君故事传播与接受的重要形式,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昭君故事 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经典文学打开世界之窗——中国现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1
20
作者 鲁旭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108,共6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文学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国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在俄的译介和传播独具特点。本论文首先梳理中国文学在俄罗斯的译介和传播史,并指出译介过程中所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文学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国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学在俄的译介和传播独具特点。本论文首先梳理中国文学在俄罗斯的译介和传播史,并指出译介过程中所遵循的翻译理论,传播的途径及特点。在此基础上聚焦中国现代文学在俄的译介传播,以著名作家为例分析其作品的译介与传播情况,为今后“中国文学走出去”文化战略所涉及的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俄罗斯 传播与接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