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微专业人才培养——基于26个新闻传播学微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严俊 胡明泽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8,32,共9页
新文科建设促使新闻传播学专业建设不断调整优化,面向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26个新闻传播学微专业最新培养方案的内容分析,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定位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 新文科建设促使新闻传播学专业建设不断调整优化,面向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26个新闻传播学微专业最新培养方案的内容分析,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定位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要求。针对微专业存在的学时安排影响培养定位、招生要求低增大培养难度、师资力量制约培养质量、微专业课程简单拼凑重复的问题,提出优化课程设计、针对性设定招生要求、构建融合型师资队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微专业 培养方案 新文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十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庆安 许涌斌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9,共9页
百年来,新闻传播学科蓬勃发展,伴随学科内涵的不断深化和学科外延的不断扩散,其知识体系逐渐呈现出碎片化、依赖化的特征。文章对近年来学界关于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观点进行分析阐释,从必要性、历史脉络、构建路径三个层面,... 百年来,新闻传播学科蓬勃发展,伴随学科内涵的不断深化和学科外延的不断扩散,其知识体系逐渐呈现出碎片化、依赖化的特征。文章对近年来学界关于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观点进行分析阐释,从必要性、历史脉络、构建路径三个层面,总结出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十个基本问题。文章认为,当前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正在解决框架性问题,从框架上回答了知识体系的建构问题,但还需构建内部架构,以“两个结合”为方针,以“三大体系”为重点,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新闻传播学 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一波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时代语境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不仅有助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同时也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时代语境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不仅有助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同时也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传播主体单一、传播内容缺乏针对性、传播渠道不够多元、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缺失等问题。传播学理论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即加强传播主体建设,聚合对外传播力量;深挖非遗精华,精选对外传播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拓宽对外传播渠道;构建对外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科学分析受众心理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外传播 传播现状 传播路径
下载PDF
论新时代文化传播学:新闻传播学转型的内生逻辑、现实条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文山 樊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70,共12页
在全球化进程中,新闻传播学既要突破“西方理论+中国经验”研究范式,又要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并能够对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智慧在新时代具有重要作用,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义重大。新时代文化传播... 在全球化进程中,新闻传播学既要突破“西方理论+中国经验”研究范式,又要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并能够对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智慧在新时代具有重要作用,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义重大。新时代文化传播学的构建正是以文化与传播二者的共生共融关系理论为基本认知框架,以解决人类交流沟通问题为出发点和目的。新时代文化传播学能够激活强大传播能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对内实现文化的凝聚力,对外彰显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新时代文化传播学引领新闻传播学转型发展的内生逻辑在于这既是构建具有中国属性和普适性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现实需要,也是学科发展内涵不断深化的结果。新时代需要新闻传播学响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实现“第二个结合”,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需求,契合文化强国战略,以及适应技术赋能社会发展和新文科建设的需要。新时代文化传播学强调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新闻传播学的文化属性,具有跨学科、交叉融合等特征。它既已形成从古代文化中国到现代文化中国再到全球文化中国的传播研究框架,也致力于构建新时代文化传播学共同体,进而实现人类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文化传播学 新闻传播学 国际传播 中华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传播学的学科危机及其破局之道——学术逻辑的全新定位:打开未知的力量与能力
5
作者 喻国明 《青年记者》 2024年第8期50-52,共3页
数字时代的社会进入革命性的转型期,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面向”以及与此相应的价值评判标准亦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以知识的多寡来判断学术价值的“向后整合”型标准已不再适用,面向未来的学术逻辑必须是“向前探索”,即打开未知的力量... 数字时代的社会进入革命性的转型期,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面向”以及与此相应的价值评判标准亦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以知识的多寡来判断学术价值的“向后整合”型标准已不再适用,面向未来的学术逻辑必须是“向前探索”,即打开未知的力量与能力。因此,找到一个基点,既能够锚定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传播现象,又能有效聚合当前离散的理论研究,是应对当前传播学学科危机的关键点。行为传播学或是走出学科困境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学科危机 学科重构 理论创新 行为传播学
下载PDF
公文用语与新闻传播学术语的互动交融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凤英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2期73-80,共8页
公文用语与新闻传播学术语的互动交融,是新闻传播学术语的“非术语化”和公文用语的“新闻传播学术语化”的生动体现,亦是新闻学与政治密切相关的表现之一。这种互动交融主要通过公务文件对新闻传播学术语的使用和《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 公文用语与新闻传播学术语的互动交融,是新闻传播学术语的“非术语化”和公文用语的“新闻传播学术语化”的生动体现,亦是新闻学与政治密切相关的表现之一。这种互动交融主要通过公务文件对新闻传播学术语的使用和《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对公文用语的参考吸纳来实现,表现为散点式基础互动和专题式深度交融两种方式,其中散点式基础互动为主要形态。专题式深度交融往往涉及特定领域和具有较强约束力的法规或政策文件,其所使用的附带释义的术语具有更明确的意指和规范性,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的编制构建了参考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术语 传播学术语 公文用语 《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 互动交融
下载PDF
数字中国的传播学理论表述与实践路径
7
作者 连水兴 陈经伟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5,共13页
传播学的本土化自引进之初即是中国学界的核心命题与使命任务,传播学的发展与实践也始终绕不开中西语境的二元互构。通过梳理既往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文章认为需要跳脱出“本土路径—世界体系”与“世界视野—本土路径”两种探索理路... 传播学的本土化自引进之初即是中国学界的核心命题与使命任务,传播学的发展与实践也始终绕不开中西语境的二元互构。通过梳理既往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文章认为需要跳脱出“本土路径—世界体系”与“世界视野—本土路径”两种探索理路,意识到数字中国所催生的新传播语境与历史使命,进而在“去陌生化”的视野中开辟“再陌生化”的向度,以数字中国为背景谱写学科本土化的实践。首先,在厘清数字地球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廓清数字中国的结构意涵,建构数字世界的中国样本。其次,明晰数字中国中传播学的两重“基底性”定位,把握数字时代中国传播学研究的人民性核心,主动推进从学科互涉到学科共振。最后,以数字时代中人的境况为轴心,考察数字中国传播语境下“物质基底”“文化基底”“治理基底”的三位一体,也就成为探索“中国路径”、建构“中国话语”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传播学 本土化 中国路径
下载PDF
AIGC对传播学定量研究的意义
8
作者 刘德寰 张涵 《新媒体与社会》 2024年第2期1-13,M0004,共14页
人工智能内容生产对于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从生产力的角度重塑了学术研究的范式。本文通过分析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传播学定量研究的影响,探寻其对于文献综述、数据收集处理和数据分析的意义。结果表明,AIGC在以上三个环... 人工智能内容生产对于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从生产力的角度重塑了学术研究的范式。本文通过分析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传播学定量研究的影响,探寻其对于文献综述、数据收集处理和数据分析的意义。结果表明,AIGC在以上三个环节当中都能起到不同程度的功能性作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机器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在功能性方面有待提升,在思辨性方面不尽如人意。研究强调了人类独有思辨思维的不可替代性,并针对基于机器固定算法的主观生成提出质疑,认为这种方式可能破坏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定量研究 传播学 数据收集处理 数据分析
下载PDF
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时空视域
9
作者 方卿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共1页
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基于特定的时空视域提出的一个学术命题。东汉张衡言,“辨方位而正则”。科学理解这一特定时空视域的规定性,正是“辨方位”,是构建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或基础。作为知识界和现代学术体系的“迟到... 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基于特定的时空视域提出的一个学术命题。东汉张衡言,“辨方位而正则”。科学理解这一特定时空视域的规定性,正是“辨方位”,是构建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或基础。作为知识界和现代学术体系的“迟到者”,从“欧洲现代知识谱系中分蘖而成”的新闻传播学,要展现学科的自主性或民族性,改变以“中国经验”注解西方新闻传播学概念与理论的被动局面,构建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必然要科学地理解当代中国这一特定时空视域的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学术体系 知识谱系 特定时空 学术命题 知识体系构建 迟到者 自主性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新闻媒体意见对审计判断的影响与对策
10
作者 王玉 黄义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1-84,共4页
基于传播学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新闻媒体意见对审计判断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通过分析审计判断及其影响因素、新闻媒体意见对审计判断的影响机制,提出了针对性的提升对策,包括多维度优化审计环境、发挥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对新... 基于传播学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新闻媒体意见对审计判断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通过分析审计判断及其影响因素、新闻媒体意见对审计判断的影响机制,提出了针对性的提升对策,包括多维度优化审计环境、发挥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对新闻媒体行业的监管与引导、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合作等。实施这些对策有助于优化审计判断过程,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进而维护市场秩序和公众利益。研究对于理解新闻媒体意见在审计判断中的作用,以及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媒体意见 审计判断 传播学 对策 质量和效率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教育理念更新与实践路径探索
11
作者 朱杰 苏静怡 《新闻论坛》 2024年第4期117-120,共4页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作为一项理论与实践并重、研究性与应用性并重的基础学科,需要因应新文科建设对学科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构建适应时代发展、技术变革、行业需求的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从价值引领、技术赋能...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作为一项理论与实践并重、研究性与应用性并重的基础学科,需要因应新文科建设对学科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构建适应时代发展、技术变革、行业需求的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从价值引领、技术赋能、融合创新三个方面,探索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教育理念的理论维度与实践路径,以期为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闻传播学 教育理念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
12
作者 张明新 李华君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9-48,124,125,共12页
新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促使新闻传播实践和生态急剧变化,新闻传播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科转型压力。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人文社会学科,新闻传播学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特性。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学科交叉融合,是改革创新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理... 新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促使新闻传播实践和生态急剧变化,新闻传播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科转型压力。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人文社会学科,新闻传播学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特性。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学科交叉融合,是改革创新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理念和方法。近些年来,新闻传播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越来越明显,但交叉融合的程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为此,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队伍与团队建设,探索新兴学科与专业方向,推动融合性课程创新改革,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和育人,深化学科交叉体制机制改革。展望未来,新闻传播学科交叉融合的观念将会持续强化,合作、开放、共享的意识将逐步增强,学科交叉融合特色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将更加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新闻传播学 学科交叉融合 有组织科研 有组织育人
下载PDF
公共传播: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一种探索
13
作者 张淑华 王子健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5期35-39,共5页
重新审视学科框架、重新定位建设目标,建构符合当下实际需求的自主知识体系,是今天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面临的关键课题。基于“问题梳理—目标调适”维度的公共传播研究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探讨和实践... 重新审视学科框架、重新定位建设目标,建构符合当下实际需求的自主知识体系,是今天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面临的关键课题。基于“问题梳理—目标调适”维度的公共传播研究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探讨和实践转型的可能,既回应了新媒体时代的社会需求,也会增益社会认同与理性精神。以公共传播作为建构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一种范式探索,有助于促进知识生产、强化公共价值、统筹学科畛域,并经由理论建设、实践拓展、学科建制三方面的努力,最终落脚于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国家软实力提升,为新闻传播学的未来发展开辟新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传播 新闻传播学 自主知识体系 学科范式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辽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
14
作者 刘艳华 田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2-76,共5页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传播学理论进行梳理,针对辽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翻译原则和策略。发现遵循文化交流互通原则采用增译法翻译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专有名词,既能保留文化特色,又能照顾译语受众的接受...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传播学理论进行梳理,针对辽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翻译原则和策略。发现遵循文化交流互通原则采用增译法翻译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专有名词,既能保留文化特色,又能照顾译语受众的接受能力;遵循译语受众原则对地方性和口语化的词汇采用意译法可增强译本的可接受性,采用改译法将流散型的汉语句子改译为句式严谨的英语句子,符合译语受众的期待。结果表明:传播学对指导辽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翻译
下载PDF
以传播学助力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15
作者 张红军 《青年记者》 2024年第10期1-1,共1页
针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这一时代命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给出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即“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依... 针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这一时代命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给出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即“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依据和话语框架,更是我们党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争取与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时必须倚重的理论资源。面对这一命题,传播学的使命意识可以体现为:用学科专属的理念对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以阐释,以确保其广泛的国际接受度,增强中国在全球话语体系中的影响力。对此,我们可以在三个方面做出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 中国话语 传播学 位相匹配 传播 使命意识 接受度 话语框架
下载PDF
建构中国特色的讣闻传播学知识体系——评吴锋教授等新著《讣闻传播史论纲:基于重大突发风险事件的视角》
16
作者 阳海洪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讣闻传播史论纲》以讣闻传播为观照对象,在历史断面中分析讣闻传播的“典型案例”“基本理念”“内在逻辑”和“报道范式”,在纵横交织的历史框架中呈现了中国讣闻报道的演进规律,初步建立起讣闻传播史的纲要体系,系统呈现讣闻传播的... 《讣闻传播史论纲》以讣闻传播为观照对象,在历史断面中分析讣闻传播的“典型案例”“基本理念”“内在逻辑”和“报道范式”,在纵横交织的历史框架中呈现了中国讣闻报道的演进规律,初步建立起讣闻传播史的纲要体系,系统呈现讣闻传播的理念思想与具体实践,研究对象独特、研究架构完整、研究视野宏大。该书构建了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立场和中国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讣闻传播史系统性研究的缺憾,推动了讣闻传播研究的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讣闻传播 讣闻报道 新闻传播学
下载PDF
基于传播学视角的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应对
17
作者 吴栓虎 《科技传播》 2024年第15期82-85,90,共5页
以传播学“5W”模式为理论依据,采用案例整理研究、线上调查研究、文献检索的方法,分析指出传播者群体庞大、媒介素养不高,传播内容敏感性强、容易产生热度,传播载体方便快捷、形式多样,受众面广、容易引发共情,影响巨大,易发意识形态... 以传播学“5W”模式为理论依据,采用案例整理研究、线上调查研究、文献检索的方法,分析指出传播者群体庞大、媒介素养不高,传播内容敏感性强、容易产生热度,传播载体方便快捷、形式多样,受众面广、容易引发共情,影响巨大,易发意识形态风险是高校网络舆情的总体特点,强调反应滞后、思维僵化、协同缺失是高校应对网络舆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即高校要加强内部治理、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建设专业管控团队、保障舆情监管常态化,建立系统、科学的网络舆情预警和研判机制,发挥官方网络平台联动机制作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是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处置的有效途径。文章认为,作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充分了解舆论形态在这一特定场域中的传播规律,不断提升舆情敏感度和分析研判、引导处置的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5W 高校 网络舆情 应对策略
下载PDF
马克思异化理论对传播学研究的启示——兼谈马工程教材《西方传播学理论评析》编撰释义
18
作者 戴元光 《海河传媒》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的学问,其根本旨趣在于促进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达成更好的交流和交往,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探讨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殊途同归。在关于人类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辩证关...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的学问,其根本旨趣在于促进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达成更好的交流和交往,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探讨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殊途同归。在关于人类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辩证关系的论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普遍交往建立在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普遍联系之上,从而试图将资本主义社会里抽象的人回到现实的人、从异化的人回到完整的人、从经济人回到自由个性的人,最终推动人的天性的解放。马克思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理解交往理论,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大众媒介的异化现象,对传播学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异化理论 传播学研究 启示意义
下载PDF
用文献-传播学方法开拓通俗小说研究新局面——《〈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以〈水浒传〉早期传播史料为中心》读后
19
作者 温庆新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在《〈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以〈水浒传〉早期传播史料为中心》一书中,作者采用文献-传播学的方法,对李开先《一笑散》、杨慎《词品》、张丑《真迹日录》、钱希言《戏瑕》、陆容《菽园杂记》、潘之恒《叶子谱》、熊过《故相国石斋杨公... 在《〈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以〈水浒传〉早期传播史料为中心》一书中,作者采用文献-传播学的方法,对李开先《一笑散》、杨慎《词品》、张丑《真迹日录》、钱希言《戏瑕》、陆容《菽园杂记》、潘之恒《叶子谱》、熊过《故相国石斋杨公墓表》等《水浒传》早期传播史料加以考辨。此举兼具文献及其传播的时效性价值与历史性价值,有助于学界转变思路,客观讨论《水浒传》的成书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成书时间研究:以〈水浒传〉早期传播史料为中心》 《水浒传》 文献-传播学方法 成书时间
下载PDF
实践思政:新闻传播学育人路径的创新探索
20
作者 郑青华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18期5-7,共3页
实践思政是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闻传播学思政育人体系的深化与发展。对新闻传播学实践思政育人改革进行探索,可以发现目前存在实验教学忽视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实训项目资源开发滞后、专业实习无法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等... 实践思政是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闻传播学思政育人体系的深化与发展。对新闻传播学实践思政育人改革进行探索,可以发现目前存在实验教学忽视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实训项目资源开发滞后、专业实习无法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等突出问题。为推进实践思政育人创新,新闻传播学教师应以思政育人为线索推进课程融通,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产品为载体融入思政元素,在项目实训上深化项目实训与思政育人的联结,在专业实习上实现学界与业界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思政 育人路径 新闻传播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